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几个人倒是老老实实地交代了自己受人指使,可指证的无非就是关在廷尉司大牢的那些人,线索等同于断在了此处。
萧景泽听闻之后十分诧异,廷尉司的雷霆手段在百姓之间一直广为流传,曾有宁在长安令府蹲一辈子的班房,也不愿在廷尉司的大牢里过一晚的说法。
“臣亲自审问的,也用了几样刑罚,但始终一无所获。”周廷之颇为汗颜,他上任之后遇到棘手的案子不知凡几,但这一桩却是涉案人数最多,人员鱼龙混杂,却得不到一份有力口供的。
萧景泽沉吟了半晌,道:“既是如此,那明着便先不要查了,就将他们关在牢中晾着,朕倒要看看,是谁先熬得过谁。”
静待死亡的来临远远要比奔赴刑场来得痛苦的多,因为待在牢房之中的那些人,他们永远也不会知道,黑白无常的索命链何时就会缠到自己的脖子上。
巨大的恐惧永远比加诸在*上的疼痛要更让他们难以忍受,这是他初登帝位时,处置那些匈奴刺客时,靖国公教会给他的法子,在兵法上,又被称之为不战而屈人之兵。
不过,还没等萧景泽的法子奏效,廷尉司的明察暗访终于又有了新的进展,而指证之人不是旁的,正是那一日在东市上被决明收下的小阿诚。
或许是在决明身边跟了一段时日,阿诚也学会了他师傅不动声色的那一套,小脸儿面无表情,将自己先前看到的情形说了出来。
“我们家住在平野里水井巷,和王大力家是背对背挨着的,那天晚上我起来撒尿,隔着一道墙听见有人在说话,他们大半夜的不睡觉肯定没干什么好事,我就爬到墙头去偷听。”到底是个孩子,阿诚说到这儿,有些羞窘地低下头,继续道:“他们说话声音很低,我爬上去的时候已经说得差不多了,我只听到一个男人说,让王大力多叫一些人,然后就拿出一个包袱给他,说事成之后必有重谢,那天晚上月亮很亮,王大力刚一打开那个包袱,我就看到全都是亮锃锃的银子,后来那个跟他说话的男人走了,王大力就把包袱给埋到自家后院的枣树下面了。”
阿诚说完这话还抿了抿嘴,他把这件事还告诉了他娘,准备趁着王大力不在家的时候偷偷翻墙去他们家把那包银子挖出来,这样他们就不用靠他娘平日里缝缝补补,一文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来维持生活了。
可惜当时罗氏没同意,她一是怕王大力发现了报复,二是不愿儿子从小养成偷盗的恶习,阿诚是个极其听话的孩子,没有违逆他娘的意思,那包银子到如今还好好地藏在王大力家的后院中,被廷尉司的人一挖就挖了个正着。
足足三百两。
虽说长安大居不易,但三百两银子,已经足够一个普通人家三年的开销,王大力一口咬定这钱是他帮别人干活得到的报酬,但是像王大力这样游手好闲的混子,除非是卖命杀人的勾当,不然是不可能一下赚到这么多银两的。
周廷之看罢阿诚的供词,笑道:“这王大力明显是与什么人做了交易,去查查他与哪些人有过来往,这个小阿诚,真是帮了我们的大忙了。”
王大力是个混子,平日里与他来往的多是下九流,查来查去,别说能拿出三百两银子的,就是家底,恐怕加起来也没有这么多。
线索无疑又断了。
周廷之无奈之下,又再度将阿诚找了来,让他好好想想,那天晚上和王大力在一起说话的人长得是什么模样。
阿诚摇摇头,那一晚月光虽然明亮,但那人却是戴着帽子,阿诚并没有看清他的长相,只知道他是比王大力高了一头,身形消瘦,说话文气。
可这样的人,在长安城比比皆是,想要找出来,可以说是大海捞针。
周廷之不是个容易气馁的人,他先是将那三百两银子找了根绳子挂在王大力的牢房外面,让他日日看得见摸不着,又命人带着小阿诚亲自寻访可疑之人,然后让他一一辨认。
这一辨,还真查到了些了不得的事儿。
汝阳县主这些天闭门不出,在府中专心反省,但她的管家却没有闲着,日日跑到廷尉司追问案情进展,刚巧有一日就撞到了正准备出门的周廷之和阿诚。
阿诚远远听到他和廷尉司的守门衙役说话,本就紧绷着的小脸,这会儿竟连眉头都皱起来了,像个小大人一般。
周廷之走了几步发现他没跟上来,回头问:“阿诚,是有什么事吗”
连日来的相处,这个小孩子既不抱怨苦累,也从来没有烦躁,让周廷之这样耐心细心的办案之人十分喜欢,不仅没有把他当成小孩子看,还很尊重他的想法。
阿诚指了指不远处的夏管家,不太确定地说:“我觉得他的声音跟那天晚上那个人有点儿像。”
周廷之是认识夏管家的,他先前去汝阳县主府拿人,就已经见过这人了,后来又见他日日来廷尉司,自然是脸熟的,当下便命人将他抓起来。
夏管家正专心致志地和衙役们套话呢,怎么也没想到,忽然就涌上来几个人,将他拿住了,不过他是个沉稳的人,并没有慌乱,而是神色镇定地询问:“敢问小人犯了什么事,要劳烦诸位抓我”
周廷之缓步走过来,沉声道:“夏管家来我廷尉司数次,都是过门不入,本官也想问一句为什么”
“暴民作乱,我家县主被牵扯进来,她盼着廷尉司早日查明真相,好还她一个清白,才命我来打听案情的。”夏管家解释道:“若是周大人不信的话,不妨问问这位差役大哥。”
周廷之笑着摇头,“我手底下的人,我自然是信的,只不过夏管家打听案情到底是为了什么,恐怕本官还得详查才是。”
说罢这话,也不等夏管家再辩解,就能让人将他押了进去。
王大力百无聊赖的在牢房里蹲着,目光盯着挂在外头装着银子的包袱,神情扭曲。
他已经尝试了多次想从牢房中逃出去,可廷尉司的大牢乃是精钢浇筑而成,坚不可摧,多少江洋大盗都在这里折戟,他平日里那些三脚猫功夫又如何能从此处脱身。
怔忡间,牢房的大门开了,一道光亮从外头照了进来,有衙役押着一个人走了进来,王大力在心底默默地想,这群当官的又不知道想出什么幺蛾子来了,反正他是一个字都不会说的,只有闭紧了嘴,才能保住命。
可是当他抬头看到那被押着的人的面容时,瞬时间张大了嘴巴,愣在了那里。
夏管家也没有想到,周廷之命人将他抓起来之后,不提审,不问话,而是让人直接将他押到了牢房来,他自然也是看到了王大力的,不仅仅是王大力,还有其他几个他曾给过银两的人,他们在看到他的那一瞬,露出了出奇一致的表情。
想要开口提醒,可惜嘴巴被廷尉司的人给封住了,一句话都说不出,夏管家沉下眼脸,知道大势已去,恐怕无可挽回了。
果不然,在衙役押着夏管家在牢房游了一圈之后,那些咬紧牙关不肯松口的混子们就像是失去支柱一般,瘫在牢房的稻草上,还有一个人,已经迫不及待地喊来衙役,红着眼睛不停地说自己要招供。
案子一下子变得顺利起来,几个领头的不用周廷之问话,就已经老老实实地将夏管家是如何找上自己,自己又是如何召集熟识之人,先是领着他们去汝阳县主的宴席上,然后又故意说皇后娘娘只施舍粥,实在是抠门,引起许多人没能在东市吃上席面的愤怒,然后领着他们去闹事,而这其中要做什么事,说什么话,都是夏管家提前教好的。
夏管家对于这些人所阐述的罪行供认不讳,但在周廷之询问他是否是受汝阳县主指使时,他只是摇了摇头,然后闭口不言。
而萧瓷在得知夏管家被抓起来,并且承认整件事是他在背后所为之后,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
夏管家是她府中的老管家,他说是自己去鼓动暴民作乱,还刺伤了皇帝,这不明摆着让人以为是她在背后指使吗
萧瓷觉得,这一回,她恐怕浑身是嘴也说不清楚了。
第148章 年关
第150章年关
对于暴民作乱之事,谢瑶光并没有过多的关注,尽管在最初知道萧景泽受伤的时候,她恨不能将罪魁祸首揪出来千刀万剐,然而随着愈来愈频繁的胎动让谢瑶光饱受折磨,夜不能寐,这倒还是小事,接踵而来的脚肿和腿抽筋才更是令她苦不堪言。
萧景泽无法,只能去御医那里讨教了法子来,每晚入睡前帮她按一按,效果如何且不说,光是这份心意,就足以让谢瑶光感到安慰。
怀孕的过程万分艰辛,尤其她又是第一胎,经常会出现情绪失控,若不是有萧景泽哄着,只怕她都钻了不知多少回牛角尖了,就连谢瑶光也觉得,她娘说得没错,她就是瞎折腾。
在这种孩子折腾娘亲,娘亲就折腾孩儿他爹的时光中,新年很快就来了。
“我听说昨儿汝阳县主跪在前殿请罪,你没见她,让人把她给请回去了?”谢瑶光扶着自己的腰,在一旁的软榻上坐了下来。
萧景泽没有应她的话,先是摸了摸她的手,觉得有点儿凉,便吩咐珠玉拿个手炉过来,再让喜儿将这屋内的炭火拨弄得旺一些。
“娘给我缝了对手捂子,戴着暖和得很,才不用手炉的,今儿起来倒是忘记戴了。”谢瑶光解释了两句,接过珠玉拿来的暖炉,笑了笑问道:“你还没答我刚才的话呢,不是前一阵儿说汝阳县主的管家参与暴民作乱之事吗?按你的性子,怎么会轻轻松松绕过她?”
“我什么性子?”萧景泽笑问。
谢瑶光瞥了他一眼,刚说了一句“睚眦必报”就被萧景泽一把给搂住了,男人温热的呼吸弄得她脖颈痒痒的,一双温热的手掌贴上了她的脸,想到皇帝陛下好几个月没开荤,谢瑶光脸一红,怕他当着几个宫女的面胡来,连忙低声道,“刚刚我是胡说八道的,皇上行事严明,依律量刑,是最刚正不阿的人了!哎呀……我错了……错了还不行么,别……”
萧景泽的手伸进了她的后腰,故意摩挲了一下,谢瑶光怀孕之后身体变得极为敏感,还没有大动作便已经受不了了,眼圈泛着红连声求饶。
皇帝也就是吓唬吓唬她,阿瑶如今已经七个多月的身孕了,他也不敢太过分,笑着放开她,这才认真道:“汝阳县主没那个胆子,她害朕,有什么利益可图,还不如安安分分做个县主,起码朝廷给的食邑和俸禄都是实实在在的,这一回,只怕她是成了别人手中的棋子尚不自知,才会来请罪的。”
“所以皇上迟迟不处置这件事,是想引蛇出洞吗?”谢瑶光笑问。
那汝阳县主府的管家,定然是另投他人,只是这个人是谁,引得暴民作乱又有何动机,谢瑶光想不出,最先她以为是萧承和,可从皇陵传来的消息,萧承和并无什么异常表现,甚至还颇有闲情逸致地在皇陵边上开了一畦菜地,教着那些卫陵的兵士们种地。
萧景泽摇摇头,“那管家自知性命不保,不肯吐露实情,廷尉司那边也查不出什么新证据来,估摸应当是行事隐秘,未曾留下马脚,如今不杀他,只不过是觉着要过年了不宜见血罢了。”
“我还当皇上有什么好计谋呢。”谢瑶光嗔笑了一句,又问道:“我娘已经帮着我在草拟今年除夕家宴的菜单了,咱们要不要请萧承和和周嘉梦夫妻俩?还有汝阳县主,不管怎么说,她身陷暴民之案在外人看来乃是不争的事实,恐怕外头也是风声鹤唳。”
“既然所谓家宴,请得自然是宗族之人,宁王和汝阳县主又没有明着有什么罪名,咱们何必落人口实,请吧。”萧景泽道,“今年的宴席有岳母布置,你就莫要在劳心,好好休息养精蓄锐,等着孩子出生吧。”
谢瑶光瘪瘪嘴,本欲争个长短,说自己并非有了身孕便成了无用之人,可细想想萧景泽也是为了她着想,只能将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点头说了句,“我知道了。”
话虽如此,可在凌氏无论是拟定菜品、布置席位,还是给几个小辈准备新年礼时,谢瑶光都要在旁边问一句,又顺便给些自己的建议。
凌氏拿她没办法,自己虽为命妇,但这除夕家宴乃是皇室宗亲才能出席的,她自然不懂仪程,少不得做皇后的女儿从旁指点。
“娘可不要同皇上说,不然他又该训我了。”谢瑶光晃着凌氏的胳膊撒娇,让她给自己做掩护。
“你都是要做娘的人了,还撒娇成什么样子。”凌氏无奈,“皇上虽说这两日忙于朝务,只是用膳和安寝才回来,但你当他不知道你在做什么吗?如果不是皇上先点了头,珠玉喜儿她们能由得你跟着我在这儿忙前忙后?”
谢瑶光哼哼了两声,最终咕哝出一句没人听得清的话。
除夕家宴转瞬及至,汝阳县主收到宫中送来的名帖后,悬着的心总算放下来一些,伺候她的婆子也跟着喜滋滋的,“皇上皇后定然是知道主子不是坏人,没有怪罪主子,咱们也别自己吓自己了。”
萧瓷脸上露出一丝笑来,吩咐丫鬟去采买新的胭脂水粉,又喊来府中的绣娘做新衣裳,可刚吩咐了没多久,她又改了主意,“马婆婆,你说本县主到时候穿得素净些,再打扮的憔悴点儿,到时候再在所有人面前向皇上求情,这事儿是不是就过去了?”
马婆婆是个奴才,能有什么大主意,自然是以萧瓷马首是瞻,点点头道:“还是主子聪明,您是皇上的姑母,皇上肯定会站在您这边的。”
萧瓷满意地点点头。
而另一边,西郊皇陵中的周嘉梦和萧承和,收到来自宫中的帖子后,一个欣喜若狂,一个低头沉思。
欣喜若狂的是周嘉梦,她感慨自己终于可以离开这鸟不拉屎急不生蛋的鬼地方了,整日跟一座座坟包相伴,晚上稍稍有点儿响动她都能吓出一身病来,好在……
想到这儿,她抬头看了一眼萧承和,成婚半载,她对这个夫君是极满意的,且不说他容貌俊朗,风神毓秀,虽然在民间长大,但也是文武双全的翩翩佳公子,对待自己温情蜜意,床上更是极尽温柔,即便是偶尔耍了性子,也是他来哄她,只怕就连当今皇上也没有这样的胸襟气魄呢。
“夫君,我的头一次参加家宴,你说我穿什么样的衣裳?那间绛红色的曲裾好不好,逢着新年正应景,好像有些老气了,那粉紫色的那件呢?新做的,我穿了还没几次呢,或者那间藕粉色的,正好衬我的肤色……你觉得呢?”
即便是像周嘉梦这样刁蛮任性的大小姐,终有一天也会为一个男人而摧眉折腰,只不过她的温柔还不过片刻,见到萧承和没有回答自己的话,反而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样,立刻生气了。
拧了一把萧承和的手背,却在对方抬头看过来的时候哼了一声背过身去,周嘉梦等着萧承和说软话哄她,却根本没有想到此刻她身后的男人眼中已经涌现出杀意。
萧承和晦暗的目光只一瞬便恢复了正常,他笑着抱过周嘉梦,“我是在想,梦儿跟随本王去皇宫赴宴,少不得要置办一套新头面,如今年关将近,想来城中大小店铺都没法子再预订了,正在为这个犯愁呢,一时没顾上听梦儿说话,还请王妃勿怪。”
周嘉梦听得这话,心里早已是怒气全消,但面上仍有几分不依不挠,哼哼了两声,萧承和低头亲了亲她,又说了一番甜言蜜语,两人便又和好如初了。
一番温存之后,周嘉梦趴在萧承和的怀里道:“皇上让王爷在这西郊守陵,一守便是好几年,妾身心里头着实不愿意,倒不是不想陪着夫君,而是这皇陵地处偏僻,咱们又有职责在身,想去城里逛一逛都是千难万难的事儿,要不这一次家宴,咱们就求求皇上和皇后娘娘,让他们准许咱们回城吧。”
萧承和笑了笑,皇上若想让他回去,便不会下令让他在此处守陵,还将周围的山地民户封给他做食邑了,这个女人当真是蠢,不过蠢也有蠢的好处,便是好哄,既然凌芷彤和靖国公府没拿到手,那么承国公府将就着用用也不是不行,毕竟周家喜欢嫁女儿,女婿遍布朝堂宗亲,他得借着这次回京的机会,同他那位好舅舅再商议商议。
“让梦儿跟着我在这里受苦了,只要能回去,别说求情,就是让本王闯一闯刀山火海,为了你,我也愿意。”情话信手拈来,萧承和看着怀中一脸娇羞的女人,觉得十分无趣,却仍是露出一副笑脸来,那面孔上,布满了无限情意。
周嘉梦笑着道,“皇后娘娘是个极好说话的人,咱们先求情,软的不行来硬的,她总会同意的。”
萧承和对此却没有抱任何希望,从靖国公府午后池塘的那一次偶遇开始,他始终觉得谢瑶光对他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