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秦之帝国再起-第4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那是一种哪怕付出足够代价也要重创胡人,给予日后深入草原打下良好基础的心态。

“边郡的黔首真的要内迁吗?”

“是的,暂时内迁,将他们投入到建设中去,战事平息之后再另行安排。”

“……,那么执政府会部署妥善安排,有了内迁的近百万人手,相信能更快恢复中原地区的复苏。”

话是那么说,但是萧何其实内心里是纠结的。

迁移民众从来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人的移动需要通知到位,各种思想工作也要做好,同时内迁之后的各项安排更是繁杂到令人窒息,萧何需要庆幸的是国家在长久的以工代赈中已经累积起足够的经验,也有雄厚的财帛和物资能够动用,不然那将会是一场灾难。

蒯通表现出来的是一副默然的姿态,他能从吕哲下达一系列行政指令中了解到很多关键,他们为之效忠的对象这一次下达的决心大到惊人,只能是期盼事态的发展能够按照预期进行了。

只要是知道全盘战略部署的人都知道那会是一场豪赌,赌赢了就消灭足够多的胡人为日后进军草原深处打下基础,赌输了北疆边郡满目苍痍还算是轻的,极为可能还会成为胡人的牧场,他们所有人都会成为华夏族群的罪人。

吕哲发现到一些人的心里沉重,他笑着说:“边塞各郡在前期的战乱中,能够被破坏的基本都已经被破坏,哪怕是内战战火没有破坏的东西,到了头曼率军南侵也全都遭殃,于经济上已经没有能够可以破坏的东西,我们内迁黔首看似被迫,实际上何尝不是在给那些黔首寻找活下去的环境?”

萧何对此持赞同态度,内战打烂了各地,胡人南侵也到处肆虐,边塞各郡从经济上到农业上本来就比不上内地,一再历经灾难中枢没有进行辅助,现在的百万人在未来几年还不知道能剩下多少。

“已经糜烂到没什么家底了,由国家组织起来安排工作,提供伙食至少不会出现饿死人的情况,”吕哲是真的在那么考虑,不是一时间的临时起意:“……还能获得工钱,对他们来说不但是活下去的希望,还能有一些积蓄,对他们是最好的安置了。”

有那么一些言词上的美化,但绝对是实情,除了让百来万人口离乡背井,倒也没什么可反驳的……

第八百二十六章:遥远的距离

很难说清楚华夏族群是从什么时候养成故土难舍的情结,不过农耕民族基本上都会有乡土情结,毕竟农民离开了可以耕作的土地也就什么都没有了,只有游牧部落那种有水草就能活得下去才不在乎脚下是哪里。

可以确定的是维持半农耕半游牧的上古先秦时代,华夏的乡土情结还不是那么的“严重”。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要是能够进行土地置换,一村一部落更换栖息地并不是多么严重的事情,有些时候甚至十分欢迎国家主持下的迁徙,能够得到来自于所属资源的调配。

真正让华夏族群不愿意背井离乡的情结是在封闭的社会环境中养成。

李唐率先颁布限制民众随意迁徙的政令,规定了出乡、出县、出州府都要有官府的允许,不过虽然是有相关规定,可是不管是官府还是民间都不太当一回事,于惩罚措施上并不森然。大概是有那么某一时期,李唐更改了相关的政令,鼓励士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才有那么多的士子在游历的时候能够写出那么多的美好诗篇。

到了赵宋时期这样的限制开始变得更加严重,为的是防止流民的出现,防止流民成为动摇皇朝根基的危害,官府每每发现流民便会进行追捕,追捕到就脸上黥字成为厢军,而厢军在赵宋时期压根就是难民营一样的官府机构。

一直是到朱明皇朝对于人们远游的限制就更加严重了,史学家说朱明皇朝限制人口流动是担忧一些野心家从游历中扩展眼光,也在游历中结交到英雄豪杰成为助力,没有得到允许而乱跑在赵宋时期会被抓捕成为难民团的一员,到了朱明时期却是会被杀头。史学家拿出严酷的法律和科考上的一应知识,甚至认为八股文和限制远游是出身低微的朱八八在担忧自己的统治并不是正朔,进行彻彻底底的愚民政策,用这样的行政限制保证不会出现“英雄”来达到自己统治的长长久久。

可以发现一点,越是封闭的社会越是没有什么杰出人物,越是开明的社会各种文人墨客和英雄豪杰也就越多。李唐的开明和对新鲜事物的包括使得华夏历史有了辉煌的篇章。但是李唐的辉煌也正是因为过分的包容,接纳了太多应该被遏制的潜在威胁而走向毁灭;赵宋一开始就是不那么自信,那是建国之初先天性上的不足,他们的针对却只是针对最底层的民众。对于商贾和士人却是采取有选择性的包容;朱明的限制就过犹不及了,愚民政策造成帝国毁灭的时候,不但没有出现力挽狂澜的人杰,反而是一大群莫名其妙的家伙十足的蹦跶,甚至出现了一个举族不过三五十万人却能统治一个一两亿族群的荒唐事。

“所以教育为帝国之根本。我们不会在教育的过程中植入过于莫名其妙的思想,知识也只是知识,掺杂了奴役思想的知识叫洗脑。”

“王上,还是要进行忠君爱国教育的吧?也应该培养美好的品德才是。”

“忠君爱国什么的另外分说,一定要让他们认清楚自己属于哪一个族群,族群的强大与衰弱是与他们息息相关的大事!所以忠诚于族群也就比什么都重要。”

“彼因为忠君是最重要的,比一切都重要。”

“呵呵,忠诚不是依靠思想植入那么简单的事情,生活得凄凄惨惨戚戚怎么忠君,族群屡屡遭受入侵而君王国家没有作为哪来的爱国。孤坚信。创造和维护民众的生活环境才真正是一切的根本,能够使得民众生活有所期盼,努力工作能够改变生活,积极建立功勋便能获得高匹配地位,不用去植入什么思想民众也会自发性地认为帝国应该千世万世。”

“忠君爱国的思想还是要灌输的,一切的忠诚起于幼年时期的洗脑,成长过程中的不断洗脑。”

“随便你怎么想,不过孤可是有言在先,不准你插手教育。”

“……,诺……”

其实吧。统治者已经占了那么大的便宜,掌握了所有能够调动的资源,制度和律法上面也全部都是对统治者有利的东西,已经是有庞大到没边的天然优势了。如果都这样了统治者还能让自己治下的民众离心离德。什么忠君教育都没有用,那是统治者在自己作死,而自己作死通常都会死得无比凄惨。

怎么都是来自于后世,身为一个穿越者的吕哲从未妄想过自己的家族能够一直永久性地统治脚下这片土地,再强的皇朝家族一旦出现那么几个混账子孙都会使得统治崩塌,只有一个民族的强盛才有更大的可能性持续下去。毕竟一个家族也仅是一个家族,一个族群却是数千万、数亿、数十亿、数百亿、数千亿……无数人的集体,这么大的一个集体中哪怕是会有负能量的害虫,但是也绝对会出现正能量的人杰。

“所以啊……”吕哲返身摸了摸吕议的脑袋,又看向旁边的吕启:“不要相信什么君权天授的说法,没有什么权力是上天赐予的。权力对于某些人来说是来自于奋斗,对于皇族来说却是保证治下民众的生活,掌握最大的暴力机构——军队!”

两孩子也不知道听懂了没有,动作上倒是一致得很,都是像小鸡啄米一样地点头。

燕彼也是听得入神啊,他只听出一个关键词,那就是“军队”,一切都是建立在军队的效忠和服从上面,而军队是来自于民众群体,那么当然是要保证民众的生活,那就成为一个相等的循环了,要得到军队的效忠和服从需要照顾好民众,有了民众的支持也才有兵源。

“过上一二十年,帝国的总人口突破一亿没什么难度,甚至有可能会达到三亿。人口的增加意味着生存空间的缩小,知道那时候该做什么吗?”

“晓得的,就像爸爸在做的那样,不断开疆扩土。”

“答对了,但是开疆扩土也要有那样的环境。想要开疆扩土不但需要帝国要内部平稳,还要懂得寻找合适的敌人。柿子挑软的先捏,就像你老子我拿最容易开刀的百越诸族。轻易地占领那么大的一块土地,将那些土地开发建设起来,在那些土地上得到想要的资源,又在让那些土地有出产。资源累积足够了。下一轮就可以挑选新的敌人了。”

“是正在爆发的与胡人之战吗?”

“对的,就是与胡人的战争,不过与胡人的战争并不属于挑软柿子捏。所以咯,扩展疆土不要奢望全是软柿子,每每开启一场战争都要有打艰苦之战和打持久战的心里准备。不要小看任何一个敌人,每一场战争都要认真去对待。”

“那爸爸去见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来使,是要联合他们攻打胡人吗?”

“这两个国家离我们有点远,他们的手伸不了那么长,另外他们按照我们的族群观念也是属于胡人。”

“知道了。那乌孙呢?孩儿听说乌孙离我们的敌人不远。”

“乌孙啊?短期的联合是不错的,不过我们解决匈奴等那些胡人,接下来就轮到乌孙了。”

“这是爸爸说的国与国没有朋友之说,国与国只存在利益之说吗?”

“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友谊只看利益是不是相符合。

一路走一路的教儿经,吕哲教导自己的儿子的方式也有点特别,讲的不是什么童话故事。基本也很少会说什么和平和谐,除了一些国家政策就是扩展孩子的眼光。

旁边跟随着的燕彼无数次在心里吐槽,吕哲是不打算向治下民众灌输植入某些思想,可作为一个父亲却是一直在向自己的儿子灌输和植入血淋淋的扩张思想。

其实燕彼懂个屁,吕哲的子嗣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身份上的不同,普通民众是普通民众,皇子是皇子。普通民众不用刻意地去强调什么,无论是安居乐业,昂或是建功立业,有着很多的选择权。身为皇子却是没有过多的选择权。不存在什么安居乐业,就该要担任起皇子这个身份带来的天然责任,不论是成为帝国的继承人,或是被分封出去成为一地的封王。他们就该拥有向外开扩的觉悟,为族群去开拓生存空间。

燕彼心里吐槽归吐槽,该提醒还是要提醒:“王上,光明殿要到了。”

为什么要提醒?吕哲自己有眼睛去看,总不至于自己到了哪里都不知道。不过吧,燕彼的提醒其实就是一个指令。什么样的场合就该摆出什么样的姿态,现在是要去见帕提亚使节和巴克特里亚使节,两国使节也在鸿儒馆那边的官员约束下老老实实地站在光明殿的台阶前面等着,总该是要亮出仪仗的吧?

“这次就算了,强大不是用仪仗能承托出来的,”吕哲摆手阻止了一众甲士、侍女的忙活:“就这么散步一样地过去。”

燕彼张了张嘴有点愕然,最终说道:“也是,两个蛮夷之国,确实当不起煌煌礼仪。”

瞧,动不动就蛮夷什么的,很是有天朝气概吧?然而事实还真的就是那样,就现在这个年份来讲,华夏族群是有瞧不起任何人的资格,谁让吕哲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帝国,帝国的军队也在战场上一再击败异族。

吕哲等人离得近了,鸿儒馆的一众官员开始提醒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的那些人该做出什么样的礼仪。

一众样貌全然不同于华夏族群的人,他们之中有皮肤为麦色的波斯人,也有白皮肤一头黄色头发的希腊人,就在鸿儒馆一众官员的指挥下摆出了华夏人的礼节。

没让两国那些人下跪啊,就是按照华夏那种弯腰、伸出双臂向上三十五度、两手手掌做鞠的动作而已,毕竟现在任何一个国度都没有多少下跪的礼仪,不论是华夏这边还是中亚、欧罗巴,动不动下跪那是奴隶才会做的事情。

“参见帝国皇帝陛下!”

吕哲听着一群人操着口音奇怪,穿着也显得奇怪,什么都奇怪的人,用着十分标准的华夏礼仪问候,回应是微微点了点头,然后脚步不停地踏上通往光明殿大门的台阶。

光明殿,不是说这座宫殿正大光明什么的,它的规模实际上也远要比宫城的任何一座宫殿小得多,但是它可能是世界上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用透明玻璃组装起来的建筑。

这一座建筑西面八方都是透明的玻璃,无论是从外还是从里向外看都能尽览一切,正午的时候几乎是没有什么光线死角,通常的情况下阳光照射下也是一片反射的白光闪闪。

用透明玻璃组建起来的建筑物,内部局部的地板是黑色被抛光的石材板,大体上却是栽种植物的一片绿色,甚至还有人工的溪流在内部流淌,按照吕哲的说法,以其说这座建筑物是一座宫殿,实际上压根就是一个看上去华美的暖棚……

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的一群人表现得十分的谦卑,尽管是一路行色匆匆,但是进入到华夏本土的时候总该是能看到很多东西,一路上在秦地看到了战后的一片颓败,可是怎么也能瞧得出原有的底蕴。

若说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的使节团是在秦地看到了这个陌生族群的底蕴,离开秦地进入吕哲已经统治数年的地盘,他们看到的就是一片欣欣向荣和惊人的人口数量,来到南陵城时更是被这座城市所震撼,更是计算路途和旁敲侧击之后知晓了这个东方帝国的疆域之广阔。

吕哲先行步入光明殿,随后进入到建筑物之内的一帮乡巴佬们用神奇的目光观察所能看到的一切事物,他们不懂什么叫玻璃,更加不懂这座建筑物之内怎么会有果树会在现下的时节长出果实。

“这个国家不止幅员辽阔和人口众多,远比我们想象中更加神奇。”

“神奇吗?不过是一种控制植物生长的技术,我们的历史中的巴比伦帝国也有这样的技术,并建造了伟大的空中花园,这里也就那种透明的东西显得神奇。”

“似乎不是说这些的时候吧?”

“也对,希望这次是好的开始。”

第八百二十七章:接触从血腥开始

好或者坏其实都不是那么重要,至少目前不是那么重要……

帝国与帕提亚、巴克特里亚等不接壤,帝国西边边境土地离最近的巴克特里亚也至少有七八千里,中间不但有西域各族和那些从西向东迁移的族群挡住,一些乱七八糟叫不上的族群部落更是多得是,无论是从字面还是地图上来看,几乎是不会有疆域的纷争,更难产生什么利益纠葛上的冲突。

因为地域性质的关系,不接壤又离得稍微有些远,不会产生利益冲突的前提下很难产生对抗,那么不远万里的地进行交流其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但能够在货物上互通有无,也能在文化上进行交流,能够各取所需那是极好的事情。

“我们在西域那边有看见过贵国的军队,不得不承认你们的战士非常骁勇善战,但是却是有一个小小的疑问,贵方的战士难道不能穿戴更好的甲胄吗?”

“什么意思?”

“贵方的战士,他们的甲胄是拼装甲(扎甲)或是缝制甲,材料上也是采取青铜,极少有铁质或是钢质,那么勇敢的战士只能用那样的甲胄实在是可惜了一些。”

“哦?”

“请允许我的侍从抬上来一个箱子,请皇帝陛下观看我们帕提亚战士的甲胄。”

经由翻译的话也不知道有没有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不过吕哲自然是不无不可的态度。很是随意就同意了帕提亚使节米拉特斯的请求。

两个有着麦色身穿绿色长袍的波斯人抬着一个看似沉重的箱子进来,箱子却是又执殿卫士来打开,拿出了不少看上去鳞片形态的零件出来。观看材质是一种铁甲?

米拉特斯站起来一个鞠躬,然后走向摆放甲胄各项零件、部件的案几,嘴巴里不断介绍带来的甲胄是用什么材料、什么工艺做成。

吕哲本来还是有点兴趣,可是看到帕提亚使节团带来的是鳞片款式的甲胄就有点意味索然了。

现在应该是能算得上上古先秦末期对吧?华夏族群的战争器械经由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事频发,实际上关于战争所需的一应器械都有长足的发展,像是兵器上的种类远不止十八般兵器那么多,甲胄也呈现出多样化。

春秋战国时期的甲胄外观上非常多。制作方式有镶装甲、缝制甲、扎甲等等种类,一般情况下列国装备的却是以缝制甲和扎甲居多。但也不能说没有鱼鳞甲,只是相对起缝制甲和扎甲来说,鳞片甲的制作工艺实在是太多了,战事多发又受于国力的限制除开一些武将才会武装鳞片甲。其余都是装备制作工艺和耗时相对要少的缝制甲和扎甲。

吕哲对于其它列国的甲胄款式不是那么熟悉,他最为清楚的是秦军的甲胄。

秦军的甲胄分为将官和士兵好几种级别,将官的甲胄胸前、背后未缀甲片,皆绘几何形彩色花纹,似以一种质地坚硬的织锦制成,也有可能用皮革做成后绘上图案。甲衣的形状,前胸下摆呈尖角形,后背下摆呈平直形,周围留有宽边。也用织锦或皮革制成,上有几何形花纹。整件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