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秦之帝国再起-第6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阵阵天雷滚滚的声音在吕启的脑海里炸响,他不知道铜雀台到底有什么含义,内心里几乎是崩溃地想:“什么情况?一开始是叫铜雀台的吗?但是到最后怎么成了万美园???”

吕阳已经凑过来,他听了一个尾巴,贼兮兮地说:“万美园好,真的,一听就知道是什么含义。”他见两位兄长将眼神横过来,立刻说:“别赶我走,这种话题我是最喜欢了。容小弟给你们念首诗。听着啊!萝莉有三好,清音、柔体、易推倒;**有三好,**、**、技术好;少妇有三好温柔、善良、喂不饱。”

吕议和吕启只剩下面面相觑,他们一直都不明白吕阳到底是活在什么样的世界。

“果然,封地在倭岛是最适合他了!”吕议内心里忍不住地吐槽:“不过,这些是谁教他的啊!??”

第一千零七十八章:谜题

吕启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也知道自己改变了什么。▲∴頂▲∴点▲∴小▲∴说,x。他改变了帝国科技线上的一些东西,比如提前制造出了蒸汽机,但是他最感到满足的是改变了吕议的一些思想。

吕议会选择清洗,无非就是存在不安全感,认为勋贵集团的强大会威胁到皇权。那是一个地地道的天~朝人都会有的思想,毕竟皇权集中制在天~朝足足执行了两千多年,然后因为皇帝的宝座独一无二又有口含天宪的权柄,导致人人都想要争抢那个宝座。

有了蒸汽机,想必铁路的建造会将帝国每一个行政区的距离一再拉近,比如没有火车的话,哪怕是骑兵也要需要三个月才能抵达帝国最遥远的边疆,但是有了火车之后却是能够将世间节约到半个月之内。

军队什么样的时间点可以抵达哪里,这才是中央政权想要的安全感,吕启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只要让吕议觉得有安全感,可以避免发生很多没必要的事情。

其实吕启一直都在郁闷一点,他搞不懂吕议哪来那么多的不安全感,第一代皇帝……也就是他们的老爹,构造出来的是一个看似勋贵强大无比,实际上是多方多面形成制衡的国家。

勋贵该获得利益基本已经获得,不排除是有勋贵想要人心不古蛇吞象,但绝大多数的勋贵绝对是最不希望国家陷入混乱的那批人,因为一旦乱了就代表利益阶层又要重新洗牌,谁敢保证洗牌的过程中不会完蛋,或者是利益遭受损失?

事实也证明的那一点,吕启清楚的记得,登基后的吕议在进行清洗的时候,绝大多数的勋贵都是站到了皇权这边,哪怕是勋贵阶层的利益受到损害,依然也是大多数的勋贵选择了效忠皇权,一直是到了吕议要破坏帝国宪法基础的时候,勋贵集团才做出了激烈的反弹,但是始终并没有引发大规模的叛乱。

没有引发大规模叛乱,一是那个时候开国的太祖还健在,虽然已经退位,但吕哲依然是这个国家天空中的一道巨幕,哪怕是有天大的野心,谁敢不敢轻举妄动;第二个原因与第一个其实分不开因为太祖还在,国防军哪怕是有将领蠢蠢欲动,可是真的不敢掺和国内的事情,他们只能严格按照宪法那样,不将矛头指向国内,才让吕议掌握了国内最大的暴力机构能够占据绝对优势,国内最大暴力机构是禁军;第三个原因是吕议只打击了部分勋贵和封国的利益,新型的商人集团非但没有遭受损失,似乎还有点赚头。

吕启其实一直都想告诉吕议一点,勋贵在长久的安逸和享乐之后或许有一部分变味了,但比起勋贵来说,商人才是人类公敌,特别是那些在谋求政治权益的商人,他们绝对是任何一个国家的公敌。

帝国是继承于上古先秦时代,贵族的教育是充满了“封建”,其实他们的节操真的有保证,至少是在对上级阶层和同级阶层有着最基本的德操,更被一套规则所约束。商人是不会有节操这种东西的,他们的存在就是单纯地为了追求利益,只要有足够的利润他们连自己都愿意出卖。

事实情况是,吕议削弱了勋贵集团,扶持起了商人集团,但是事情没有转好……

勋贵集团至少有自己的骄傲和准则,骄傲到不会去剥削平民,他们只会与身份同等的人竞争,就好像人只会与人竞争,却不会特意去踩死一只蚂那样。

商人则不同,他们被吕议扶持起来之后,制定看似对国家很有利的政策,实际上却是加强了对平民的剥削,然后掌握了媒体传播主流,进行看似美好的舆论宣传。

后面还是没死的太祖进行干预,总算是让国家重新回到了正轨,吕议开启了新一轮的外对扩张,打完了之后算是一种对民族和国家的赎罪,立刻退位给自己的儿子,从此除非是一些重大的仪式,不然再也没有出现在公众视界。

吕启似乎是看过一些野史,里面充满了奇奇怪怪的东西,比如就有一段关于第一代皇帝骂第二代皇帝的话,说是第二代皇帝是不是被“灯塔国”洗脑给洗傻了什么的,竟然会去玩万恶的不可控的财团资本主义,明显就是“新时代信息战争中的阵亡者”什么的,是想把帝国给玩死。

唔???反正没人听懂“灯塔国”是什么玩意。

不过根据野史的记载,第二代皇帝被训之后不断破口大骂一个中x部的什么部门,说是因为那些人的无能,没能坚守阵地,没能吸取苏联僵硬的官僚化作风导致的结果,在宣传战之中连抵抗都没有,只会封杀、封杀、封杀,然后就是做一些能把人恶心到吐的僵硬伟、光、正宣传,简直就是“灯塔国”派来的特工。

苏联又是啥???此后的帝国人士查了一遍又一遍的史书,华夏历史和帝国历史里面,无论怎么查都找不到有关于“苏联”二字的记载。

真的就是那么回事,华夏没有经过游牧民族一再的摧残之前,封建并不是什么贬义词。是那种责任与义务相等的契约模式!可不是什么糟糠,更不是什么可以任意凌~辱和欺凌。

问题是吕议没有搞懂这个,他就是生活在天~朝红旗下的普通人,在那个金钱至上、官本位至上的环境下生活了那么久,哪怕是穿越了一次,也没有像吕哲那样接受环境不一样了的事实。

吕议的生活怎么样?那早就是一个扶起一个跌倒老奶奶都能上新闻联盟的时代了,可见社会道德观念是崩坏到了什么地步。另外,他没有穿越之前,天~朝的经济已经面临低迷的现状,钱越来越不值钱,若说零八年一百块钱还能买到不少东西,到了十四年之后一百块拆散了分分钟花完还买不到多少东西。大城市一个月没有月收入上万省吃俭用都难以维持,一个人哪怕是奋斗一辈子都难以买上一间房子!

吕启不知道一点,吕哲穿越的时代是早了一些,吕议的时代是晚了一些,另外吕哲是生长在富足的家庭,吕议纯粹就是一个穷吊丝。

生活环境会造就不同的性格,那是一场长期潜移默化的思想。谁都无法否认的一点,让国家领导人掌握核弹发射器只不过是一种制衡手段,让普通人掌握核弹发射器一个不爽分分钟就直接按了!

吕启觉得万幸的是,吕议在改变。当然,他知道吕议并不知道自己在改变,但就是在改变了,一些事情该是不会发生了。那是吕议的幸运,也是国家的幸运,至少不用再去走一些被时间评价为错误的事情。

稍作暂停的休息已经接受,事实上那些波斯舞娘也没有被萧禄买到,是被一个豪商给买去了。

要说是在其它历史阶段,豪商可不敢站出来与官员的孩子抢买什么,但这里是帝国,是刚刚结束了上古先秦战乱的帝国。

要是皇室想要买,商人估计不会抢,他们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前进,什么时候应该退让。对官员的孩子,因为帝国一再强调法治,豪商很清楚官员的孩子也不能绕过法律,只要现场不被破坏规则的收拾,不在现场之后哪怕是官员的孩子想报复也要知道他是谁。

萧禄虽然郁闷,但是没有生出报复的心理,这与度量什么的无关,纯粹就是不值当。皇室在建设的是一个法治国家,他们正在享受皇帝创造法则的福利,为了那么一点小事去破坏制定下的规则,父辈辛辛苦苦累积起来的恩典不是那么被消费的。

“其实……哪怕是始皇帝想要杀人也是需要建立在秦律的框架内。”吕议见重新上路之后萧禄一直闷闷不乐,说道:“那个家伙胆子是大了一些,但他很聪明。”

“是啊。”吕阳又开始在二郎腿了,还一直抖个没完。他说:“在那场合那么干,是知道我们没那么小气,也是做给其他的商人看。”

没明白?说白了那个豪商知道那么做的收益比危险大,他清楚自己是在干什么,用那一些举动向自己的商业竞争对手炫耀,同时也是给皇室和勋贵子弟一次宣扬自己名声的机会。他在价格的竞争中获胜,买下了波斯舞娘,证实了帝国法律制度不是一纸空文,然后又用自己作为例子,来证明帝国的勋贵子弟可不是目无法纪的人。

“等着吧,那个家伙给将舞娘送你的。”吕阳抖着二郎腿,语气无比的笃定:“会非常非常谦卑地送给你,然后希望能够建立起友谊关系,到时候可别上当了。”

萧禄听到那个豪商会将波斯舞娘送来立刻露出了笑容:“那敢情好。我本来都想要了该怎么玩她们,为哥儿们日后怎么玩波斯女人做先行者。”,话好像有点怪,但可不是什么儿童不宜的意思,他是真的在那么想,甚至都打算到了长安去人市瞅瞅,看看能不能买到波斯女人了。

果然就像是吕阳说的,重新启程没有多久之后,进入到三川郡地界又一次休息,先前的那个豪商真的把那些波斯舞娘送给了萧禄,也像是吕阳讲的那样,豪商无比热情地要与萧禄建立友谊关系。

“三弟有时候挺聪明的,就老是不往正确的地方想。”吕议特地邀请大哥吕启在营地里散布。他有些好笑地说:“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的性格太跳脱了,想法也是稀奇古怪的。”

吕启都不想吐槽了,他清楚吕议在每位兄弟身边都安置了一个“眼睛”,哪可能会不知道吕阳怎么会变成那样。不过知道归知道,他才不会表现出来,是说:“倭列岛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不是吗?”

“哈哈哈,哈哈哈哈!”吕议笑得略夸张,引得在周围保护的武士扭头看过来。他笑得都快直不起腰了,舒缓下来才说:“对!倭列岛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地方,那里发生什么事都不会令人感到意外。”

其实,倭列岛的原住民除了一些躲避在深山老林,绝大部分要么是被杀了就是被抓。

要知道倭列岛现在就是帝国的金子和银子的大出产库,既然是不断从倭列岛挖出金银矿,肯定是需要人手。

为了节省成本,作为倭列岛总督的蒯通,他是极力赞成使用当地土著,似乎还举例了不少的理由,说是什么不会出现水土不服,倭奴听话耐劳。他更加明白地提过意见,别往倭列岛送那些从南洋捕捉的猴子了,说是就没有见过比那些猴子更懒惰的垃圾,懒到宁愿被乱刀砍死在睡梦和偷懒中,也不肯勤奋上那么一点点。

话说,南洋猴子懒惰是有原因的。他们生活在亚热带,那里生活环境从某些方面来讲,在食物上根本就不会缺少。谁要是自小生活在饿了可以随便摘果子吃,种粮食随便撒种子可以生长得很好,没有生活压力的前提下,谁勤快得起来?

“那片岛上的人最好不要太多,帝国也绝对不能放松那片岛上的控制。”吕议比较随意地问了一句:“你说是吧?”

吕启倒是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他仔细的回忆了一下,倭列岛一直都是帝国贵重金属的最大产地,帝国长久的历史中,倭列岛从来就没有发生过什么特殊的事情,哪怕是南洋的猴子有蹦跶那么一两下,倭列岛一直都是比较平静。

又一次小小地试探完,吕议内心里的迷惑越来越多。他很多时候都会试探自己这个会制造蒸汽机的大哥。他的这个大哥可不止会制造蒸汽机,懂的东西可多得很。他知道自己的这个大哥绝对是个“同行”,但是长久的试探中,吕启对一些非常常识的词语、故事都没有特别的反应,看样子也不是假装不懂或者不知道,是真的不知道。

吕启在那边说一些关于最近取得的科研成果,他说得无比认真。

另一边,吕议却是越来越想不通,搞不懂自己这个大哥到底是个怎么回事。

第一千零七十九章:一再改变的历史

吕启在发呆,他看着手持鞭子的武士在鞭打奴隶。

帝国现在有大概一百八十万的奴隶,大多是用来修建道路,极少数才被用为危险的工业职位。

十数年的扩张道路,帝国的军队踏进了南方的密林,走到了草原的深处,渡过海洋前往海岛,每到一处除了掠夺资源就是人口。

虽说是有一百八十多万在册的奴隶,那些不过是存活着的奴隶罢了,那么死掉的又有多少?

总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既然有这么一句话,那绝对有它形成的因素或理由。

莫说,人之所以可怜无非就是因为弱小,所以就有“弱小是原罪”的说法。那些被帝国所知道的异族,他们遭遇的不幸,不就是因为本身弱小无法抵抗帝国的入侵吗?

“在想什么?”吕议很喜欢找吕启聊天,总觉得除了吕启之外,与其他人聊天很难可以聊得愉快。他也看向了那些正在修建道路的奴隶,自然也看到了鞭打和正在被鞭打的场面,说道:“同情他们啊?”

吕启一愣,摇着头,理所当然地说:“非我族人,怎么会同情呢?”

瞧,这就是长久军国主义教育出来的价值观,吕启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都是生活在帝国的旗帜之下,帝国的教科书上没有教导国民要同情异族,任何的主流舆论上面也都宣传着掠夺异族是帝国强大的必要步骤。

要是享受着国家掠夺带来的好处,再去以享受者的身份谩骂国家的残忍,这样的人绝对是脑子有病。

“哈!说得对。”吕议理所当然地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嗯。”吕启没有任何犹豫地说:“最好的世界就是只有一个民族的世界,地球上只允许一个霸主,那个霸主最好是我们。”

吕议乐了,他喜欢与吕启聊天就是因为能够说到一块去。要是与其他人聊天,要么就是一帮听不懂他在说什么的家伙,要么就是一些只会点头的应声虫,聊天的乐趣全无。

“最近有一些人正在讨论,认为帝国应当适当地保护那些异族的文化。”吕启很少会去关注什么,可他就是关注到了这个,他说:“很好笑的事情,为什么要保护非本族的文化,不应该是尽力抹去吗?”

“哦?”吕议倒是不知道这么件事情,他好奇地问了一下,知道怎么回事之后,没有掩饰就破口大骂:“那些白痴,什么世界文化遗产啥玩意的,那是在培养反抗势力,要不就是在制造人为的分裂环境啊!”

说得一点都没有错,哪有主体民族去干什么保护征服掉的异族文化,脑子是有病到了什么程度才会干这种事情?不是在明明白白地说,咱不是同一个族群,咱没有把你当自己人,嘛!或者,保护下来之后,主体民族的利益不照顾,划出更多的资源搞什么优待少民那一套,那将纳税主力和付出最多的主体民族置于何地?

“幸好是其中没有官员,要不……”吕议比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不然都要当作是敌对势力派来的间谍,全部砍了。”

只是说应该保护即将消失的异族文化,那些人是带着不知道是真诚还是恶趣味的态度,说是至少应该让子孙后代知道先辈们做了什么,然后才有他们那一代的强大,之类吧啦吧啦的说话。

恰恰是因为那些人用了那样的说法,不是说应该培养和壮大,说法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可。然后,他们的行为也才没有遭到官方制止,要不当今皇帝的个性,那些家伙绝对会步上一些儒家门徒的后路,被委派到海上的一些岛屿好好的行善去。

“相信我,对异族的仁厚是对自己人的残忍。”吕议说得无比的认真:“我们绝对不能干一些蠢事,比如扶持异族,相信异族能够和平共处什么的。”

吕启对吕议的话没有太大的感触,毕竟吕启那个时空的历史里,自第一代皇帝建立帝国之后,帝国根本没有遭受过异族的侵略,都是帝国的军队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征战。

只有受过伤害才有知道有多痛,吕议会那么讲,那是因为华夏民族没有少干培养自己敌人的蠢事。

比如两汉时期收拢匈奴,使得本来苟延残喘的匈奴能够重新恢复强大,强大起来之后的匈奴充分演示了什么叫作狼性不改,等待华夏民族虚弱的时候毫不犹豫地第一个扑过来。

再比如有唐一代,虽说李唐一家子因为长期与胡人通婚,不但是血脉里有胡人的血液,思想上其实也是胡汉参半的想法,但李唐皇族真的是重用胡人多过于重用汉人,搞到最后任何一个被扶持的胡人都跳起来,只有汉人才愿意守卫李唐江山。

没有那些力挽狂澜的汉人大臣,安史之乱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