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堂堂的洛阳袁门,何时受过这样的屈辱?这口气,是一定要出的。
烟锁却觉得事情已经平静了,以一种大家都没有想到的方式结束了。袁绍仿佛已经放弃了对童军的报复,不但没有让人咬出童子安,甚至连中牟商会都没有牵扯。
烟锁以为,对方就会这样罢手了。所以她向曹操告辞,准备去朔方,去找童老大。
曹操不放心她一个人上路,就找了几个家丁护送,一路走到朔方,已经是两月之后了。
两个月的时间可以做很多事,烟锁把洛阳的事情告诉童军的时候,朔方的事情也基本上尘埃落定。合伙股份制彻底转换为独家经营,黑猫的身份已经从股东变成了业务经理。
童老大军队已经扩充到八千人,除了黑猫的那部分马贼,还有一些流浪的牧民也加入朔方守军。
金燕子对此曾经表示过自己的不满。她认为,童军是汉军的军侯,手下的士兵就应该全部是汉军才对。
对此童老大无语,这个女人的正义感虽然已经被自己消磨,可偶尔还会冒出来的。对于这些偶尔冒出来的正义,童老大直接无视之。
自己身在草原,大汉又没有能力给自己什么实质上的支援了,如果仅靠那些汉人,别说,什么理想和蓝图,能不能活下去都是问题。
所以,童军对待那些少数民族的人,在态度上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不光是将一些牧民招入自己的部队,还和附近的一些小部落极力改善关系。
他的计划是,用一年的时间,把朔方打造成整个草原的交易中心,大汉和边塞之间的纽带城池。
但是,有些时候也不是什么事情都按照童老大的方向发展,也就是在烟锁刚来没有几天,丁原的军令就来了。
是丁原的军令。丁原让他走最近的路,一定要在半月之内赶到洛阳。
童老大不想回去,可是这一次,丁原不并是在和他商量。
如果抗命,丁原现在虽然奈何不了自己,可那就意味着以后自己不再是大汉的军侯,朔方的守军也不再是汉军部队。
童军明白,自己能凭着三千人在朔方立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自己的身后站着一个让这些边塞民族害怕的巨人!尽管这个巨人什么也没为自己做。
如果巨人抛弃自己,那朔方城马上会被狼群分食,连骨头都不会剩下。
回去吧,回去没什么不好,赶一场热闹的盛会。
丁原也是接到了军令的。他是接到了当朝大将军何进的命令,何进命令丁原,用最快的速度,带所有部队进入洛阳。
何进是个屠夫,丁原很看不起他,即便是大将军,丁原依然看不起他。
但丁原必须去洛阳,因为那里的士族也需要他去。之所以都要丁原去洛阳,是因为洛阳要掐架了。
灵帝驾崩,大将军,士族,十常侍,都已经磨刀霍霍。
“各路兵马如何?”大将军何进问道。
袁绍上前答道:“大多已经启程,只有董卓的西凉军,”
“如何?”
“尚未有回音。”
何进的手紧紧握成拳头,董卓就在河东,他的军队应该是最快一支到达的才对,董卓在想什么?何进不知道。
旁边,曹操默不作声。与众人大战之前的兴奋相比,曹操显得很平静。
大将军想铲除十常侍,十常侍想废了大将军。而那些士人们呢?他们希望十常侍与大将军两败俱伤,这样他们就能重新执掌权柄。
这场博弈,最后胜利的到底是十常侍?大将军?还是士人?曹孟德也看不明白。
又或者,这根本就是一场没有赢家的赌局?
曹操这几天经常想,如果自己是手握重兵的边疆大吏,该站在哪一边?
想了几天,他觉得,还是让哪一边都认为自己是在帮忙,却又哪一边都不帮的好。这岂不就是董卓么?
“将军!皇太后下诏,让您去宫中有要事相商。”一声通报,打断了所有人的思路。
这个时候形势如此紧张,皇太后让何进入宫做什么?
当然,皇太后作为何进的妹妹,召何进进宫甚至不需要理由。可是现在这个形势,不禁让人心中起疑。
大将军思索片刻,还是决定去一下。众人纷纷相劝,何进却是认为无妨。
他知道自己妹妹叫自己去做什么,甚至能清楚的想出她将会说什么样的话。
无外乎就是让自己想一下两人当初的情况,想一下十常侍对自己的帮助,手下给十常侍留一条活路罢了。
何进也这样想过,如果十常侍肯放权,愿意告老还乡,他肯定保证这些人后半生平安度过就是了。
他和十常侍的争斗本来没这么激烈,何进甚至还被十常侍压在下风,根本没有和十常侍死拼的本钱。
皇帝死后,何进也想算了,让这些太监做主算了。但是后来,袁魁找到何进,他告诉何进,袁家站在何进这一边,所有的士族也都站在何进这一边。
他们支持何进,支持皇子刘辨。
形势忽然变的对何进很是有利,何进当然会抓住这个机会。现在,从表面上看何进似乎是赢定了。
所以他不害怕,他要去见见妹妹,告诉她自己做这些是为了什么。她不光是皇太后,还是自己的妹妹,自己最亲的亲人,何进不希望和她产生任何一点不愉快。
见何进如此坚持,众人也不便多劝,只是让袁绍等人带上甲士,随何进一同前去。
他们相信这样的话,十常侍不敢轻举妄动。
他们错了,错的很厉害。
士人们都是君子,十常侍却是标准的小人。
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很多,面对死亡和失败的时候,君子往往能坦然赴死。而小人不同,小人面对死亡的时候,会垂死挣扎。即便无法逃脱命运,他们也会拉上一些人陪他们一起去死,就如童子安一般。
—://。。
第一百三十章 董卓进洛阳
更新时间2011…4…30 20:06:10 字数:3314
张让疯狂的叫喊着:“既然你想让我死,就陪我一起死!”将手中的宝剑插入何进的胸膛。
他们把何进的脑袋丢了出去,袁绍等人马上冲击皇宫,皇家的威严在这一刻变的一文不值。
整个皇宫乱成一团,太监被砍死前的惨叫,宫女遭到强奸时的哀号,让人不敢相信这就是皇宫,是那些大人们白天还在议论政事的地方。
刘明非常的害怕,她就像一只没头的苍蝇一般,四处乱蹿,躲避着那些手拿武器的太监,躲避着身穿铠甲的武士,躲避着所有的人。
刘明不知道怎么样做才能让自己安全,她的两个侍女死在她面前,就在刚才。
或许,只有逃出皇宫才是最安全的吧。刘明悄悄向墙边爬去,那里有一个地洞,只有她和哥哥知道。是他们小的时候,为了偷偷跑出皇宫玩耍挖的。
华丽的衣衫上已经满是泥土和血迹,平日里那高傲的面容写满了惊惧。皇家的威严已经不存在了,拔开地洞旁边的杂草,刘明爬了出去。
她很快发现自己错了,外面的街道比皇宫之内更乱。
支持何进的人马和十常侍的人马杀在一起,街上行人已经绝迹,到处都是厮杀。
整个洛阳,乱了!
刘明脚步踉跄的跑到一家住户门前,使劲的拍打着门上的铁环,对方却并不开门,甚至没有出来询问一声。
“什么人?站住!”身后一声喊叫。
刘明惊慌失措,停下拍打,颤声说道:“我是大汉郡主……”
话还没说完,一支火把照在她的脸上,一个声音说道:“哎呦,这小娘子还真漂亮,兄弟们今晚没白来,哈哈。”
他身后的军士也跟着狂笑起来,将刘明后面的话音全部掩盖。
一只手伸向刘明衣领,开始用力撕扯。
刘明挣扎着,叫喊着自己是大汉的郡主,但这一切努力都显得那样无力。
正在这时候,又一支人马赶到这里,两帮人见面就打了起来,那些军士也再顾不上刘明了。
顺着墙角,刘明慢慢的爬行。哭泣的泪滴一滴滴的落在地上。
马!有匹马!刘明看见一匹无主的战马正在借口踱步,马的周围还没有人,这更让刘明心中一喜。
紧跑两步,拉过缰绳,刘明翻身上马。她认为,只要能上马,那些在地下跑的军士追不上自己,就能安全不少。
刘明又错了,她从没有逃亡过,也不知道骑在马上只会让自己成为别人更明显的目标。而且,虽然能躲开刀剑,但却招来了更难对付的弓弩。
两条大街跑过,刘明的身后已经有很多人在追赶,其中有十几名骑士,更是紧追不舍。一边追着,一边嘴里不干不尽的说些什么。
刘明哭了,哭的很大声,她害怕自己落入这些军士的手中,那样的话,被一刀杀了都是轻的。
但是每一次回头望去,那些骑士却又离自己近了一些,她好怕。
除了哭之外,她实在找不到更好的办法。
狂奔的骏马忽然中了一箭,发出一声长啸,将刘明高高的抛飞起来。
刘明的身体在空中旋转,一个念头不由滋生:“就这样摔死也不错。”
夜色之中,一抹血红色飞驰而至,骑士在刘明快要落地的瞬间,伸出他那比常人大腿还要粗的手臂,一把将刘明抄了起来。
与死神擦肩而过的刘明,还没回过神来,耳边听到:“不要怕!”
刘明愣住了,她没有看骑士的样貌,但是她知道来的人是谁。忽然在马上扭过身体,两只手臂紧紧的抱着那骑士,嚎啕大哭起来。
董卓的双手一开始不知道该如何放置,尴尬的停在半空。
片刻过后,他的一支手臂慢慢下垂,搂住刘明的肩膀,另一只宽厚的手掌,轻拂刘明后背:“不用怕,没事了,我来了。”
希望他来的大将军死了,希望他来的十常侍也死了,剩下的人都对董卓的到来很不高兴。
“卢公,听说董卓的军队还在不断进城,已经四个时辰了,这样看来,董卓这次最少带了十万人马。”蔡邕心事重重,眉头紧锁。
卢植在窗前背手而立,脸上挂着一丝轻笑:“那是董卓在吓人。”
“吓人?”蔡邕想不明白。
卢植看着窗外奔腾的马蹄,手一指:“你看,外面那些骑士的脸上是什么表情?是疲惫,是麻木。洛阳是什么地方?是帝都,是大汉最大最繁华的城市。一个人如果第一次进洛阳,就算他再累,也会很兴奋。”
回头看看蔡邕,卢植问道:“知道他们为什么兴奋不起来么?”
蔡邕茫然的摇摇头。
卢植轻轻叹了口气:“因为,从昨天晚上到现在,他们每个人,最少十几次进洛阳了。”
蔡邕闻言明白过来,大惊道:“既是如此,为何卢公不知会袁魁一声?”
卢植没有解释。知会袁魁做什么?让袁魁不要害怕,继续闹下去么?
昨夜,当何进被杀的时候,卢植就知道十常侍疯了,被袁魁和何进逼疯了。
后来袁绍冲击皇宫的消息让卢植更是吃惊,卢植的心里当然明白袁绍为什么冲击皇宫,但是他不敢想那个理由,唯一能找个让自己的接受的借口,就是袁绍也疯了,那些士人都疯了。
疯子之间的博弈代价肯定是惨重的,整个洛阳马上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之中,就在这时候,董卓来了。
董卓大摆迷魂阵,让所有的势力都安静了下来,让那些还在街上厮杀的军士都飞快的收起刀枪逃回军营。
从这一点来说,卢植认为董卓没有做错什么。
“老爷,”蔡邕的家人在门前通报:“老爷,西凉刺史董卓大人送来名帖,请老爷和卢大人与正午赶到皇宫赴宴。”
蔡邕挥手:“知道了,下去吧。”
蔡邕转向卢植:“看样子,董卓想借平叛之功窃据朝堂了。”
按照蔡邕的想法,董卓没那个资格请他和卢植赴宴,至少现在还没有。
如果真的有事情和自己商量,也应该打着皇上的旗号才对。现在董卓给自己送来的是西凉刺史的名帖,其心昭然。
卢植微笑:“你还是不了解董卓,他不是窃据朝堂,而是重新洗牌。”
蔡邕冷笑一声:“他有这个能力么?”
卢植很痛快的答道:“有!”
蔡邕并不相信:“袁魁会答应?”
“不答应杀了就是。”
“那些洛阳手握军权的将军会答应?”
“不答应杀了就是。”
见蔡邕不相信自己的话,卢植笑了,拍拍蔡邕的肩膀:“董卓一定会好好对你的,其实,他这个人不错。如果你真心帮他,他会把你想要的都给你。答应我,以后一定要帮董卓一把,别让他太过激了。”
蔡邕马上听出了卢植的话外音,慌忙问道:“卢公,那你?”
卢植说道:“现在,董卓需要控制洛阳的局势,首先就要控制军队。整个洛阳,这个时候,能让所有守军听命的是谁?是我!”卢植用手指向自己的鼻子,“就像,我如果想控制西凉军,第一个就杀董卓一般。”
蔡邕一阵惊愕:“我们,没机会了么?”
卢植轻摇脑袋:“没有了。”
寅时,董卓进入皇宫,看见禁卫军统领张志抱着张让那已经找不到胳膊和腿的尸身哭泣。
董卓什么也不说,走到张让的尸身前三拜扣地。
起身之后大声喝道:“华雄!不管找到什么时候,也要把让公尸身找全,一定要找全!让公身前便残,死后我一定要让他全尸入土!”
张志闻言,纳头拜倒。
卯时,禁军四位统领被董卓召集到大殿,两个被杀,两人投降。
同时,董卓的女婿李儒,携带重金拜访何进家人,随后,在董卓军队的护送下,何府满门离开了洛阳,大将军的兵符落入董卓之手。
辰时,董卓亲自携带兵符,与西凉军悍将李漼,郭汜带卫队赶到西园军驻地,鲍宏,冯方,夏牟被杀,袁绍被抓。曹操率其余众将放下武器,听候董卓发落。
巳时,董卓亲自拜会袁魁。
同时,卢植接道一封没署名的信函,信函上面一个字也没写。
正午之前,所有的与这次动乱有关的势力都接到了董卓的请帖,所有的人都盘算着董卓的意图。
正午,百官赶到朝堂之上的时候,发现洛阳禁军,西园军的将领都已经加入了西凉军的阵营,包括袁绍,也站立在董卓的身后,大局已定。
就像卢植说的一样,董卓并没有要求士人们接受他的位置,只是说道:“诸位大人昨夜受惊了,今日略备薄酒,与诸位大人压惊。”
董卓的官职是西凉刺史,他备薄酒压惊应该在他的府邸,或者客栈酒店。
但现在,董卓把酒宴摆在皇宫,一切不言而喻。与会之人都看看袁魁,袁魁不说话。又看看卢植,卢植也不说话。
只有蔡邕站起身来问道:“董大人,现在洛阳之局已经平稳,大人的军马是否可以出城去了?”
董卓的双目一闪寒光,紧紧的盯着蔡邕。
蔡邕丝毫不畏惧,直视董卓。
片刻之后,董卓笑了:“蔡翁所言极是,只是乱局刚定,隐患却未消除。可先命军士在城外寻驻扎地点,一切安排妥当之后,本将自然会让手下人马出城驻扎。”
蔡邕的本意却是让董卓回西凉,看董卓的意思竟是要在洛阳住下一般。
他很希望有人能站出来和他一起说话,但卢植和袁魁就像两个哑巴。
董卓见状,嘴角漂起一丝冷笑。这就是士人!平日里总说自己不过是一介武夫,现在自己把刀架在他们脖子上的时候,他们比谁都老实!
两日之后,董卓的西凉军大队人马总算是赶来了。
这个时候,袁魁才知道自己错失了什么样的机会,但是董卓已经完成了对洛阳所有军事力量的整合,他再无力回天!心中懊悔不已。
—://。。
第一百三十一章 丁原不是董卓对手
更新时间2011…5…1 9:11:00 字数:2901
这一日傍晚,看见自己全部军马都已经赶到洛阳的董卓心里十分高兴,大宴会群臣。
席间董卓喝了很多酒,他知道,从今天开始,书写大汉历史的再不是士人手中的笔,而是自己腰间的刀。
董卓有一件事情要做,现在的皇帝叫刘辩,十四岁。董卓不太喜欢他。因为他已经十四岁了,他的身边有一群人,一群士人。
刘辩从小就是在士人的教育下长大的,那天董卓见到他的时候,他很看不起一身戎装的董卓,却对一边的文士将领闵贡非常欣赏。
这让董卓很不高兴,董卓想再立一个皇帝,一个小皇帝,不懂事的。
那样,或许能尊重自己一些。
前些天,他不敢说,因为他的腰杆还不够硬,现在,董卓觉得是时候了。
“诸位,诸位,”董卓挥手,让与宴众人安静下来:“我看陈留王天资聪慧,远胜少帝,想立他为帝,如何?”
一语说出,四座无声。之后,卢植拍案而起!
他知道那封什么都没写的书信是董卓送来的,也知道董卓的意思。
但是,人的忍耐总是有底线的。
董卓的这个举动已经超越了卢植的底线:“董仲颖!你到底想做什么!”
卢植是大汉的将军,是大汉最负盛名的将军。虽然董卓看不起那些文士出身的将军,但并不包括卢植在内。
对他,董卓还是很敬畏的。
一见卢植发怒,董卓茫然之间竟然找不到说辞。
“你是什么人?居然敢轻言废立之举?”卢植的手已经指向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