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魏延的种子三国-第1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汝南郡有玻璃用砂、萤石矿产,煤炭矿产也很丰富。

    南阳郡的的天然碱储量达8514万吨,储量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蓝石棉储量达5800万吨、银金属储量达2729吨、蓝晶石储量达498万吨、红柱石储量达450万吨、金红石储量达255万吨、黄金金属储量达122吨、大理石储量达25000万立方米、石墨储量达2158万吨……其他各个郡县也都有魏延和种子神器能够探测出来的大量矿产,欠缺的只是矿工,大量矿工!

    义阳八郡这大片地方在后世能开垦出两亿亩良田,在这一世,魏延为了巩固水土,只让开垦出一亿五千万亩,但目前整个开垦出来的良田还不到八千万亩,大约折合每个人十一亩,还有大约七千万亩荒地需要人来耕作。

    因魏延的政策十分优惠,可提前赊贷粮食、种子和耕牛、农具,而且五年后耕种的田地归个人所有,国家只收一亩两斗的薄赋,其他全归个人。

    等诸侯混战爆发、灾荒频发以后,其他州郡的大量流民必将大量涌入义阳八郡,他们暂时可以解决制采矿、耕田劳力不足的问题。

    魏延不是一个眼睛就盯着眼前一小片地方的鼠目寸光之辈,他曾想过,随着自己麾下数十万大军打下了一片大大的疆土,未来的疆域面积没准会远超秦皇汉武时期。

    但是,在这个东汉末年,后世那个天下粮仓鱼米之乡的江南还只开发出两成田地,还有七八成的荒地未曾被人开垦,更不用说其他地方了,后世能开垦出十八亿亩田地,而这个东汉末年的大汉领土面积不逊于后世,但耕地面积只有六亿多亩,如此推断,还有三分之二的耕地没被开发出来。

    魏延心中有些烦忧,以三千多万汉人再加上落后的生产力,如何才能把后世十三亿人以先进的生产力才勉强开发完的国土给开发出来呢?

第325章 【怎么恢复元气?】

    魏延以后会开办大学堂,然后在大学堂开设技术学院,在技术学院里开设格物课程来促进技术革命,想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力。

    但他心里很清楚,以东汉末年这个“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的极端落后的技术条件,不知道能不能在自己有生之年发展到机械化那一步。

    提高生产力是可以指望的,但不能完全指望,至少在眼下的十几年内,生产力不可能有飞跃的提高。

    魏延又曾想过,大汉男子天下布种,把汉人的种子洒向全世界。

    做到这一件事情的前提,汉人的种子要多才行啊,不然也没有那么多男子为国争光地搞那么多金发碧眼的良田。

    魏延本着有一亿多斤小麦和陆续从各地收购回来的一亿多斤粮食,前思后想,最后毅然决然地推出了一项撼动人心的基本国策,“全民超生”!

    魏延想起穿越前所见所闻,心里不胜唏嘘。

    不论是从人口密度,还是从其他资源分配来说,某个国家在全世界二百多个国家里面都是中下等的,很多发达国家,尤其是日本、新加坡和一些西欧国家,才叫做人满为患,某个国家除了沿海一些大城市外,其他内陆中小城镇和广大的乡村,可谓“大国空巢”!

    大国空巢,多么恐怖的事实,老龄化提前来临,人口再也不是红利,短缺的劳动力制约了整个民族尤其是大汉民族的发展,因为大汉民族占据整个中华民族的百分之九十人口,每年新生儿跟占据中华民族百分之十的少民们竟然是一样的,长此以往,大汉民族恐怕有成为少民的可能!

    某个让既得利益者沾沾自喜的制度,是变相的自我阉割,几乎断绝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元气所在!

    中华民族之所以千百年间昂首世界民族之林,靠的不是地大物博,而是人口众多,北方游牧民族和西方蛮族再穷凶极恶,也挡不住中华民族人多势众,以强悍的大汉儒家文化把他们都汉化了,可在1980年以后就很难说了。

    幸亏,在他穿越之前,有识之士把那个制度进行了弥补,不然,中华民族数十年后将重蹈倭国的覆辙!

    来到这个东汉末年,他要是再搞那个制度,他就枉为汉人!

    为了大汉民族的千百年大计着想,为了大汉民族能够把大汉种子洒向全世界,能够打造大中华共荣圈,在他有生之年里,实现大汉民族人口破两亿是必须的!

    大中华共荣圈需要这么多主体民族的人去开发,不然把整个东亚地区囊括进来,大汉民族只有五六千万人,跟那些异族的人口差不多一样多,大汉民族就无法强有力把大中华共荣圈推动下去!

    后世的大唐,把高句丽打下来了,只派兵驻扎,不派民开放,结果被那苟延残喘的高丽棒子们死灰复燃,空流数百万大汉男儿的热血得来的高丽半岛再度回到高丽棒子手里!

    而后世建国初期,之所以能够强有力地掌控西域,跟王大将军强大的屯田兵团密不可分。

    这一正一反的例子,说明了作为主体民族的大汉民族必须要时刻保持人口众多这个最大的优势,有了足够的人口才能移民到那些新占领的疆土,以大汉子民为主,以本地土著为奴,再驻扎上强大的大汉军队,必定能够把那些开辟出的疆域牢牢地掌控在大汉的手中!

    魏延是个容易心血来潮的人,这点让他有了强大的执行力!

    一旦他想到某个好点子,他要马上把它制定下来,安排下去,执行起来,让他的好点子能够立竿见影地实现起来。

    想到这个之后,他马上召集所有文武将领,商议此事。

    魏延依旧是那副武将打扮,他不习惯穿得那么峨冠博带好似一个衣冠禽兽。

    魏延静默不语,等大家都安静下来,用探询的目光看着他,魏延原本放松的表情渐渐严肃起来:“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可否知道,从黄巾之乱到现在的十三年时间里,我大汉折损了多少人口?”

    所有人都一脸茫然,不知道魏延为什么突然问这个问题,也不知道答案,毕竟这个时代并没有像样的人口普查,而且兵荒马乱的,不像样的人口普查也没有。

    魏延神情浓重道:“今天我就告诉大家,大汉人口最多的时候是在十三年前,当时的户籍人口有五千八百多万,而我通过各处细作传报预估出来的人口,只有三千八百多万人,短短十三年间,人口短少两千多万人,大汉元气大伤!”

    众人想起他们行军路上所看到路边散落的累累白骨,一座座渺无人烟的村庄,不得不承认,魏延所预估的情况可能还是比较乐观的情形,真正情况可能更让人哀伤。

    魏延见诸位将领都低下头黯然神伤,也想起了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后的所见所闻,无不触目惊心,情不自禁地念起了《蒿里行》:“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魏延的诗正中大家的心事,唉声叹气之声溢满议事厅。

    魏延轻咳数声,把众人从失落的心境惊醒。

    魏延认真地说道:“大汉最近十几年,频遭战乱、瘟疫,损失了这么多人口是可想而知,不过我们无需为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悲叹,我们应该把时间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如何才能让大汉恢复元气!这就是这一次我召集大家过来议事的根本意图,大家都来议一议吧?”

    大家几乎从来没有考虑过这类的问题,一个个目瞪口呆,面面相觑,场面一下子黯淡下来。

    徐庶拱手道:“主公提出这样的议题,心中应有定策,还请主公明言,如何让大汉恢复元气。”

    魏延胸有成竹,便当仁不让地说道:“让大汉恢复元气,说难不难,说易不易,我有三策说给大家听,希望诸公能够对这三策鼎力支持!”

    诸位文武将领纷纷拱手示意:“若是主公三策果能恢复大汉的元气,我等必定尽心竭力,鼎立支持!”

第326章 【全民超生!】

    魏延说道:“第一策,迅速结束战乱,实现天下太平,避免更大的损失,对于这一点儿,我们现在精心打造的精兵定能帮助我们实现清平大治的愿望。

    第二策,多开医院,多培养医生来消除瘟疫,我请名医张仲景和华佗来义阳新城建立医学院,就是为了早日清除瘟疫。

    至于第三策嘛,这三策里面最容易的,而且在座的各位都可以参与进来!”

    说到这里,魏延卖了一个关子,微笑不语地看着大家。

    见大家的好奇心被他勾了起来,议论纷纷。

    魏延这才笑着说道:“全民超级激励生育!我们要超越以往地鼓励大汉万民多多生育,不但是口头给与奖励,还要给与钱财上的支持!”

    全民超级激励生育,简称全民超生!

    全民超级激励生育?!众人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主张,都愣在那里。

    魏延心里暗自得意,我这个点子空前绝后,妙得很吧!

    不过,他的得意只延续了一小会儿。

    学识渊博的王粲笑道:“各位不要吃惊,主公这个全民超级激励生育的政策并非是凭空捏造,实是有前例可援。

    战国初期所有六国的总人口仅一千余万,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时,全国人口翻了一倍,达两千万人左右。当时东周王室衰微,诸侯国争霸,战争连连,死亡巨大,可人口不减反增,就是当时各诸侯国实行鼓励多生的政策的结果。

    在此期间,实行鼓励多生的政策最为坚决的,当属越国。

    在吴越之战中,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实施强国战略,其中一条重要的举措就是鼓励生育,增加国内人口。勾践当时实行的奖励政策非常优厚,女人生产时只要通知官府,医生很快便会赶到产妇家里助产;如果生的是男孩子,奖品是两壶好酒,一条狗;如果生的是女孩,奖品是两壶好酒,一头小猪;如果是双胞胎,政府安排免费保姆;如果是三胞胎,政府安排免费奶娘,也就是说,由国家来抚养。

    在鼓励生育的同时,越国也强制早婚,规定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娶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三十不娶,其父母有罪。

    后来,越国能打败吴国重新崛起,虽然原因很多,但与此鼓励生育政策的实行不无关系。”

    王粲说完这番话,魏延心里的得意被打击了一下。

    这非但没有让他心情黯然,反倒让他对推动激励生育的方针大计更有信心。

    他本来以为自己还要大费口舌,来说服大家来接受这个政策,现在看来,不必再大费周章了。

    鲁肃也引经据典来支持魏延这项政策:“《韩非子》里有过记载,齐桓公到民间微服暗访,在一贫民家里看到,一年已七十岁的老人还是自己做饭,他便问是不是没有子女,那老人说他有三个儿子,可因为家里贫穷,都没有娶妻。桓公回宫后,把这件事对上卿管仲说了,管仲便提出了一项政策,规定男二十岁、女十五岁必须成婚。”

    魏延把自己对激励生育的基本国策做了一番阐述。

    首先,激励结婚,规定:

    在他治下,男女都要在十八岁以前完婚。

    地主豪绅家蓄养的丫鬟女仆必须在十八岁前择人婚嫁。

    汉族男子可娶异族女子为妾,女奴如有汉族男子愿娶她为妻妾者可除奴籍。

    汉族女子不得嫁异族男子,除非该名男子足够出色够格入汉籍。

    妓女从良嫁人者一律有赏。

    其次,激励生育,规定:

    夫妻成婚后一年内必须生育,有身体疾病者必须就医治疗。

    孕妇怀孕脯乳期免役,生二个孩子以上者每多生一个可获官府补助。

    生二孩子以上的妾可转平妻。

    异族女子或女奴生育的后代即为汉民,此类孕妇同样享受官府补助。

    为了消除平民生育的后顾之忧,规定:如有家庭抚养不起多出的子女,则可将子女送往当地郡县官府开办的福利院,由官府雇人抚养长大。

    鉴于古代孩童夭折率甚高,魏延还规定,在随后逐步建立起的各州郡县的公立医院里设置儿科,免费为孩童看病,规定每个孕妇生育时都必须要专业稳婆和妇科医生看护。

    魏延把基本政策阐述完毕,众人都颌首赞许。

    满宠却举手质疑道:“主公,您说到的政策里仅有对响应政策的民众给予奖赏,却没有对那些违反政策的民众给予惩罚的条款,属下认为,这样赏罚不明是不足以推动政策执行下去。”

    魏延点头赞许,满宠提的意见很对,便笑问道:“以伯宁之意,该如何是好?”

    满宠笑道:“关于如何惩罚,早已有许多先例可援。春秋越国规定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娶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三十不娶,其父母有罪,齐国也规定男二十岁、女十五岁必须成婚,否则父母有罪。便是本朝,惠帝时期,也曾颁下诏令‘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

    书中暗表,‘算’是汉朝计征人头税的一种计量单位,是开国皇帝刘邦在建国后第四年定下的税收办法,15岁以上、56岁以下的国民,都要缴纳人头税,每人税款金额是120钱,称为‘一算’,加上五算就是720钱,也就是说,如果适龄不结婚,就要缴五倍人头税的罚款。在当时并不算低,以整个西汉的粮食均价每石100钱上下的标准来算,720钱可以买到七八石粮食,至少是一个成年人一年的口粮,仅仅因为没有及时结婚,一年的口粮就没了。

    满宠说完,其他人也都或多或少地做了一些补充,“激励生育”的基本政策便又增加了几点:“男女若在二十岁以上不婚嫁者,父母子女每年罚钱各五百钱。

    男女若在二十五岁以上不婚嫁者,可由官府强制婚嫁。

    男子贪龙阳而不娶者斩,女子贪百合而不嫁者罚为官妓。”

    魏延想起后世一些畜生扒房拆屋、抄家灭门、强制拘留孕妇、强制大月份引产等灭绝人性、惨绝人寰、天理不容、丧心病狂的行径,气愤填膺,不可遏制。

    他不能再做那种断人子嗣生孩子没**的事情,他积极顺应国人多子多孙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行人间正道。

第327章 【黑娃横扫欧亚】

    魏延立法规定:“一个女子必须要生两个孩子以上,只生一个孩子,每年罚社会抚养费一百钱,直至生两个才免除罚款。

    孕妇肚里的宝宝亦是一条生命,亦受大汉律例保护,若有人跟孕妇生气斗殴致使孕妇流产者,一律视为杀人罪,特别是各级官吏,不准因为收税、罚款诸事而伤及孕妇,若是有官吏伤及孕妇的,不但涉事官吏被判处杀人罪,重罪惩处,举荐该名官吏的官僚也要免职。”

    大汉还没有出现朱熹那个存天理没人性的王八蛋,封建礼教还未形成一种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妇女的禁锢也并不严厉。

    对妇女的再嫁,在当时是完全正常的现象,并不是丢人卑贱的事,这从刘兰芝被焦仲卿的老母休回娘家后县令、太守遣媒说亲便可以得到证明。

    类似的情况,蔡文姬初嫁匈奴河东卫仲道,再嫁匈奴左贤王,曹操用金璧赎回来后又允嫁董祀,虽两次改嫁却不减身价;卓文君夜奔司马相如同归成都的故事,还传为美谈,所以暂时还没有“女子从一而终不能改嫁”的歪风陋习,这时候的礼法并不禁止“男子娶寡妇、寡妇再改嫁”。

    魏延便在“激励生育”的基本政策里添加一条:“夫妻成婚后一年内未有生育者,必须接受官府医疗检查,不论任何一方有疾病不能生育,都必须离异,让能够生育的一方再行婚配;妻子亡故,丈夫必须另娶,再生子女,丈夫亡故,妻子可以守寡,若是寡妇另嫁,可获官府奖励。”

    有的将领家中多有妻妾,便举手问道:“主公说‘生二个孩子以上者每多生一个可获官府补助’,在下有些不明,我家里有六个孩子能否得到补助?再者,这个官府补助,是怎么样一个补助法呢?”

    魏延认得那个人,知道对方比较贪财,绝不放过任何一个捞钱的机会,便哈哈笑道:“莫要太过贪心了。生两胎以上者,指的当然是母亲,而不是父亲,要是你一下子娶上十个妾侍,生下来几十个孩子,难道朝廷都给你补助不成?!这样一来,大家都不用干事了,天天在家里敦伦生孩子算了!”

    众将哄堂大笑,两人羞惭地把手放下。

    魏延止住笑容,耐心解释道:“生二个孩子以上者每多生一个可获官府补助,这条法令日后会有详细的解释条款,我现在就稍微解释一下,一个母亲只生一个孩子,要向官府缴纳社会抚养费,大概是每年缴纳一百钱,直至生了第二个孩子,才免除社会抚养费,若是她生了三个孩子,官府要给她这第三个孩子补助,大概是一年一百钱,若是她生了四个孩子,官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