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魏延的种子三国-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延冷笑道:“他们收走了六七成租子,佃农还剩多少,一旦天灾**,还让佃农怎么活,咱们把田赋降到三成,为什么他们不降到三成呢?”

    一旁的邓芝苦笑道:“主公,对于这些贪婪成性的世家来说,已经习惯这样狼吞虎咽,让他们胃口小一点,那可比杀了他们更难受!”

    魏延不禁摇头:“自古以来,不只是这些世家,连国家也是如此,每每说要减税减负,结果这苛捐杂税越减越多,直到天灾**频繁爆发,百姓实在难以承受,便揭竿而起,一个王朝崩塌,连同那些世家也跟着崩塌,可是就算把他们的后果明明白白地告诉他们,他们也是不肯放松贪婪的手。

    对了,阿羽,那些世家到底想要怎么对付我们?”

    魏羽道:“他们有些人准备联合给刘表上书,让刘表罢免主公的东部都尉之职,有些人则准备合兵一起,攻打我们!”

    魏延剑眉一挑:“上书罢免倒不用在乎,关键是合兵一起!阿羽,这十三家世家合起来有多少兵力?”

    魏羽说道:“每家少则五百,多则两千,合在一起,有一万五千人马,其中以平春白家最多,足有两千人马,也是白家最积极合兵一起攻打我们,此外还有义阳樊家、义阳胡家、义阳董家,都是人马较多的世家,但他们三家态度含糊。”

    “义阳樊家?义阳胡家?义阳董家?”魏延隐隐想到了什么,却死活想不得更清晰,干脆不想了,便继续问道:“那个白家跟哪个势力关系密切?”

    魏羽说道:“白家家主此前是四世三公袁家门生故吏,跟淮南袁术关系密切。”

    魏延听到,胸中已有成竹,便吩咐左右:“叫廖化、管亥将军前来!”

    在等待廖化、管亥前来的时间里,邓芝劝谏道:“主公,您把田赋降到三成,不但是跟义阳三县的世家为难,将来也是跟全天下的世家为难,现在义阳三县十三家中下世家叛乱,您不怕,可如果将来全天下的世家一起反您呢?还请主公三思,将田赋升为五成。”

    听了魏羽和邓芝这些话,魏延才恍然明白,为什么曹操屯田的分成比例是,使用官牛者,官六民四,使用私牛者,官民对分,除了多储备军粮的需求,还有世家压力在。历史书上说“屯田制的剥削较重,屯田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却没说如果那些流民不去屯田而是去给世家做佃农或者做自耕农,负担反而更重。

    曹操把屯民分成比例弄到五五分成,也会迫使那些收取六成租子的世家降租,降一成租子倒也能够忍受,到魏延这里,那些世家要降三成租子来保证自己的佃农不离开,难怪那些世家对魏延那么大的意见。

    魏延思前想后,决定现阶段还是不宜太过激进,便道:“那就做一番调整吧,家中有人加入常备军的田赋为三成,其他的自耕农田赋提升到五成,民屯、军屯的分成跟曹操的屯田一样。

    对了,特别注明,种子均由官方提供!

    还有,命人散布,是受世家胁迫所以才会这样调整,并非我魏某人贪婪!”

    ……

    魏延提到“家中有人加入常备军的田赋为三成”,这话的信息量稍微有点大。

    现在魏延势力小,夹杂在曹操、刘表、袁术之间,但凡有哪个势力心血来潮,倾巢出动,绝对能把他这个弱小的势力迅速歼灭。

    所以,魏延现在不得已,采取了全民皆兵的制度。

    首先,所有青壮年男女都编入行伍,接受五天一次的训练,称为预备役民兵,简称预备军,现在魏延掌握了将近四十万人口,预备军大概有四分之一,十万人。

    如果能够把三县里所有世家都打下来,掌控的人口将会增加三十万,预备军也将增加七八万。

    如果换做其他地方,魏延的全民皆兵制度会受到强烈抵制,可义阳三县处于南阳郡、汝南郡、江夏郡三郡交叉位置,黄巾贼、山贼活动猖獗,使得这里的民风也比较彪悍尚武,一些女人也能抡刀自卫,在曹操、袁术随时打过来屠城的谣言压力下,在黄巾贼、山贼袭扰的现实压力下,没有多少人反对。

    当预备军进行阶段性训练,他们能有力地协防正规军的防御和战斗。一旦全民皆兵落到实处,任何势力都不敢轻易侵犯义阳三县。

    其次,按照一定比例,从预备军中选择壮年男子,加上部分缴获的俘虏,编入警备军,警备军主要做地方治安、防御,也算是常备军的预备役,同时他们也是军屯的主力。

    然后,再从警备军中优中选优,选出正规军,又名常备军,这是主要作战部队,并不负责军屯,平时训练,战时打战。

    而且,常备军的家属担负的田赋也少其他一般家庭两成,一方面是家里少个脱产壮劳力,特意做的补偿,另一方面,则是一种待遇。

    一级一级的待遇越来越好,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最好待遇和最严格的军队是魏延的亲卫营,亲卫营都是军中百里挑一的精英,被魏延用后世用来操练特种兵的训练方法残酷训练着,马上马下都是以一敌百的猛人。

    ……

    这个时候,廖化、管亥来了。

    魏延先道歉道:“我知道,你们都不想再裹上黄巾了,但是,现在有个任务,对我们非常重要的任务,需要你们假扮黄巾贼去完成……”

    有可能魏延把原来收三成田赋的政策改了,那些世家就会偃旗息鼓,但魏延绝对不会容忍白家那样动辄剑拔弩张的世家继续在他的腹心存在,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次准备合兵对付他的世家全部连根拔掉!

    当然,这些世家跟各方势力联姻,每家都是人脉错杂,魏延现在不方便亲自用兵,那么廖化、管亥原来的身份便可以派上用场。

第88章 【借刀杀人】

    廖化整了整盔甲,拱手道:“主公,非是末将违抗军令,实是主公此前问过末将,愿意跟黄巾贼的身份一刀两断吗?当时末将说愿意,末将已经下定决心,再也不裹上黄巾!”

    魏延错愕,没想到自己当时说的话,现在廖化还记在心里,用他说过的话来拒绝他的命令,让魏延实在无话可说,便问管亥:“元芳,你怎么看?”

    管亥瓮声瓮气地说道:“末将跟元俭一样,再也不想裹上黄巾!”

    魏延万万没想到,自己竟然也有作茧自缚的时候。

    这个时候,邓芝看到主公陷入窘境,连忙劝道:“元俭,元芳,你们二位何须计较穿着,只要心中怀着对主公的赤诚,别说是假扮黄巾贼执行任务,便是去假装投效更大股的黄巾贼,又有什么问题……你们只要记得,你们终有一天会用战功证明你们的清白,证明你们对主公的忠诚,证明你们忍辱负重的伟大……到了那一天,天下无人会说你们是黄巾贼,都把你们看做英雄豪杰……”

    这邓芝不愧是能把孙权都能说得心悦诚服的外交人才,这番话,说得廖化、管亥心花怒放,欣然同意。

    看到这一幕,魏延非常欣慰。

    虽然他的口才不怎么样,但他能驾驭口才好的人才为他所用,他在筑城方面没什么经验,但他可以用经验丰富的李严来筑城,他动手能力很差,但他可以用马钧来主持军械制作……就像刘邦一样,不需要各个方面都超过下属,只要善于将将,善于发掘人才,把人才放在他们最擅长的领域,那他就可以无往而不胜。

    第二天,魏延宣布,除了家中有加入常备军的田赋继续维持三成,其他自耕农田赋提升到五成,民屯则是用官牛者,官六私四,用私牛者,五五分成,军屯则都是用官牛,五五分成,不过,此后种子均由官方免费提供。

    这个法令发布后,民众纷纷心怀不满,怨声载道。

    人心都是如此,如果给予他们过度的东西,他们会感激,但不会过度感激,可如果后来再从他们手里夺走那过度的东西,他们会怨恨,会过度怨恨,怨恨的程度会大于他们此前的感激。

    后来,有两个小道消息流传出来。

    其中一个说:“魏延受世家逼迫,不得不把田赋提高,实在不是魏延贪婪,”这让人们对魏延的怨恨减轻了一些。

    而后一个消息说:“魏延计划,三年后会降一成田赋,六年后会再降一成,”人们对未来有些希冀了,原来对魏延的怨恨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对世家的不满。

    义阳三县里那十三个世家得到魏延提升田赋的消息,都以为魏延屈服了,便先后偃旗息鼓,毕竟魏延自从来到义阳三县后,跟他们这些世家井水不犯河水,不像刘表当初匹马进襄阳后按照蒯越之计诱杀豪强宗族,也不像曹操那样擅杀边让等世家,更不像袁术那样强征世家的粮草、人马,他们对魏延并不怎么排斥。

    他们却万万没想到,他们这次的举动引起了魏延深深的忌惮,已经对他们开始亮起了屠刀。

    多日之后,魏延宣布,把之前那些罪大恶极的黄巾贼首斩杀。

    在刑场上,廖化站出来为张赤求情:“主公,张赤对末将有活命之恩,希望主公能绕过张赤。”

    魏延勃然大怒:“廖元俭,你怎么可以公私不分,张赤乃是黄巾贼首,为祸四方,如果我把他放了,怎么对得起那些被他荼毒过的乡民!”

    廖化还要求情:“主公……”

    魏延猛然一拍桌子:“把这个公私不分的东西乱棍打出!”

    一阵乱棍把廖化打出去。

    当夜,饱受屈辱的廖化带了两千人马走了,走之前,扬言:“我背负骂名,投效魏延,怎知魏延匹夫视我如无物,我今日离开,他日必定血洗义阳三县。”

    魏延勃然大怒,率领人马前去讨伐廖化,廖化已经逃入山中。

    再过了几日,管亥也因为一些小失误,惹得魏延勃然大怒,命人打了管亥五十大板。

    管亥将养好身体后,也领了两千人马叛逃。

    管亥和廖化合兵一处,以廖化为主将,管亥为副将,不断袭扰义阳三县。

    一开始,廖化、管亥只打一些小坞堡。

    有一次,魏延的骑兵跟廖化、管亥相遇,杀得廖化、管亥四散奔逃,死伤无数,使得那些心存狐疑的世家们以为廖化、管亥是真的跟魏延反目了。

    那十三个世家以为廖化、管亥已经被魏延击溃,便放下心,继续过他们的太平日子。

    远在宛城的贾诩听到这个消息,抚须大笑:“借黄巾之刀清除世家,妙哉妙哉!”

    ……

    白家,是平春县境内最大的世家,现任家主白雄的祖父和他的父亲都是汝南袁氏的门生故吏,他祖父做过太守、刺史,他父亲做过县令、太守,积累下万贯家产,良田有五十多万亩,家里有两万多雇农。

    白雄志大才疏,却野心勃勃,编练出两千人马,本来想趁乱世做出一番大事,可他不想投靠别人,自己又没有自立为主的魄力,只能窝在平春县做春秋大梦。

    这次魏延就任东部都尉,曾经派人送来拜帖,却被白雄丢弃在地:“某不知天下有魏延者也!”

    意思是,从来不知道有个叫魏延的人,换言之,魏延就是个无名小卒。

    白雄以为,魏延只是区区义阳县尉之子,寒门庶族出身,纵然靠着贿赂蔡瑁得到这个官职,也肯定做不长,却没想到,魏延竟然混得越来越好,还把张绣击败了,在义阳三县地位更加稳固。

    白雄就开始坐不住了!

    这一次,他本来想借着反对魏延的机会,集合其他世家的武装,把魏延赶出义阳,他好取代魏延的地位,所以极力怂恿其他世家一起起兵造反。

    他却万万没想到,魏延及时把三成田赋提升到五成,其他世家以为魏延屈服了,纷纷偃旗息鼓,白雄孤掌难鸣,只得也按捺住野心。

    此前有些佃农逃去魏延那里,使得有些田地抛荒,白雄便效仿魏延,招揽流民来给他做佃农。

    十几天时间里,从四面八方来了一千多流民,多半还是青壮。

    白雄喜不自胜,不但能得到许多佃农,还可以趁机把自己的武装再扩大一些。

    他从那些流民里面选出五百青壮,编入队伍里面,看那些流民俯首帖耳非常顺从,他就没有什么戒备,还让这些新兵跟老兵们一起驻扎在坞堡里。

    数日后,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廖化、管亥的人马忽然从四面八方杀到。

第89章 【白起的兵法!】

    黑暗中,便是打起火把,也分辨不出外面有多少人马,白雄连忙领着两千五百士卒全部上到坞堡城头护卫。

    让他惊讶的是,廖化、管亥的人马只进攻西门,另外几个门都没人派人去攻,可西门是他们坞堡依山背水而建的,最容易防守的。

    白雄哈哈大笑:“廖化、管亥之辈是不是脑子有病,竟然选择最易守难攻的城门进攻,别说只有几千人马,便是有几万人马,也休想通过西门攻进来。”

    他笑声还没停,就看到西门一阵大乱,原来他此前招募的五百新兵竟然全都反了,一阵砍杀,将西门夺了下来,砍断绳索,放下吊桥。

    廖化、管亥大军像滔天巨浪席卷而来。

    这些人马多半都是此前在山中苦练三个月的精悍士卒,这些日子又是天天见血,勇悍无匹,一会儿工夫就把白雄那既没有刻苦训练也没有真正打过战的人马杀得节节败退。

    白雄见势不妙,第一个骑马逃走,他这么一逃,下面的士卒顿时军心大乱,败退变成了溃败。

    白雄从北门逃出,一直往平春县城方向逃去。

    这个时候,魏延还没有领军回返平阳,还驻扎在平春县城。

    白雄以为,魏延憎恶廖化、管亥的反叛,肯定会亲率大军,帮他夺回坞堡。

    却浑然忘了,他跟魏延不但没有交情,反而有着不愉快的过去。

    白雄在距离平春县城二十里的官道上,遇到了魏延。

    魏延领着三千骑兵,打得旗号就是去援救白家坞堡。

    白雄看到魏延的旗号,仿佛见到了大救星,连忙策马跑过来:“魏……魏都尉,黄巾贼攻破我家坞堡,你快点帮我夺回来吧!”

    他本来想直呼其名,但想到自己有求于魏延,只得把魏延改成魏都尉。

    魏延露出一脸茫然:“你是在叫我吗?”

    白雄陪笑道:“我当然是在叫你啊,魏都尉!”

    魏延摇摇头:“我记得,几个月前,某个人说过‘某从不知天下有魏延者也’,说明他不认识我,嗯,他可能认错人了!咱们回去吧!”

    白雄不想求魏延,他想去求袁术,可袁术远在淮南,近距离这里有千里之遥,况且,袁术自顾不暇,怎么可能帮他收服坞堡。

    他现在只能求魏延了。

    白雄看到魏延拨马要走,连忙从马上滚下来,趴在魏延马下:“魏都尉,之前都是小的妄自尊大,有眼无珠,不识世间真英雄啊,小的给魏都尉磕头了,魏都尉大人不记小人过,救救小的坞堡吧!”

    魏延轻轻摇摇头:“白雄,我记得,你是武安君白起的后人吧,有那么强的祖先,你的用兵之法应该也很厉害吧,用不着我帮忙吧!”

    白雄一脸羞惭地说道:“小的虽然是武安君后人,怎奈是旁支。”

    魏延冷冷地问道:“所以,你们那里没有武安君遗留下的兵书?”

    白雄更是羞惭:“武安君却曾留下兵书,一个嫡系、两个旁系都有,怎奈晦涩难读,数百年下来,族内没有一人读得懂。”

    魏延顿时来了兴趣,问道:“那兵书何在?”

    白雄连忙说道:“那兵书在我们白家祠堂,若是都尉肯帮我拿回坞堡,我必定双手将兵书呈上。”

    白起是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是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军事地位还在廉颇、李牧、王翦之上,白起平生大小70余战,没有败绩,伊阙之战歼灭韩魏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大破楚军,攻入郢都,迫使楚国迁都,楚国从此一蹶不振,长平一战一举歼灭赵军45万人,开创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敌战先例,整个战国期间共战死两百万人,白起据二分之一。

    传闻白起在长平之战后在家休养的时间里,曾把自己一生战役心得写成兵法传给后代,只是后世没有考据发现,所以没法像孙子兵法、孙膑兵法那样流传千古,魏延也只是试探地问一下,没想到,白起果然有兵法流传后世。

    魏延现在用兵作战多用阴谋,缺乏系统的兵法学习,如果能够拿到《白起兵法》,对自己以后用兵,绝对大有裨益。

    魏延又轻蔑地俯视着白雄:“你不是那些世家的领头人吗,你为什么不去向他们求救呢?”

    白雄苦笑道:“他们部队的战力还不如我们白家呢,我们白家士卒不敌黄巾兵,他们更不是黄巾兵的对手,这方圆百里只有都尉您才能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