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魏延的种子三国-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惜,刘表在荆州优先要保障的是蔡家、蒯家、黄家等少数豪门世家的利益,像他们那种县级世家的利益,刘表懒得维护,毕竟就算调停了,那些世家还是该向着袁术的向着袁术,该向着曹操的向着曹操。

    既然刘表不愿出面,跟魏延打,又不是对手,现在他们只剩下一条路,服软!

    当魏延领兵回返义阳新城的时候,李严来报,义阳胡家派次子胡济带领八百部曲、两万石粮食前来投效。

    魏延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连忙问道:“谁?”

    李严道:“是义阳胡家次子胡济!”

    魏延这才恍然想起,为什么自己在听到义阳胡家、义阳樊家、义阳董家的时候,好像隐隐想起来什么却又想不明白,实在是因为这三家分别出现的人才都主要在蜀汉后期活动,魏延有点记不清楚。

    蜀汉后期有义阳三杰,分别是胡济、樊建、董厥。

    这三人有几个共同特点,都曾在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幕府担任过主薄、令使等职务,后期几乎全都反对姜维北伐,不断地扯姜维的后腿。

    后世有人推断,胡济三人后来扯姜维的后腿,是为了给冤死的同乡人魏延报仇,魏延本人对那个说法不敢恭维。

    胡济三人都曾在诸葛亮的幕府工作过,跟诸葛亮的关系非常好,就像领导跟秘书的关系一样,他们虽然是魏延的乡人,却因为他们是世家出身,魏延是寒门庶族出身,他们以前在义阳的时候可能就没什么来往,以后更少来往,这三个人更像是技术官僚,说他们憋着劲在几十年后为魏延复仇,实在有点太过荒谬!

    而且他们三人作为诸葛亮的秘书,在诸葛亮死后,似乎跟蒋琬、费、董允、杨仪、马岱等人一起,参与过诬陷谋害魏延的事情。

    胡济、董厥的历史记录上没有针对魏延的内容,但樊建的历史记载上有“随诸葛亮出征伐魏,诸葛亮卒,魏延反叛,与杨仪、马岱诛魏延。”

    魏延见到胡济后,第一眼就不怎么喜欢这个人,胡济脸型瘦长,三角眼,眼白稍多,眼黑少,使得他看人的时候,神情说不出的古怪。

    胡济这个人的历史履历也说不出的古怪。

    历史上,胡济曾任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主簿,与诸葛亮有着亲密友好的关系,胡济为人不避嫌疑,敢于直言,多次向诸葛亮进谏,诸葛亮将他与崔州平、徐庶及董和相提并论,认为他们都是能适时规劝自己过失的诤友。

    这点就超有问题,诸葛亮是什么人,自视甚高,刚愎自用,连他自己都说自己“姿性鄙暗,不能悉纳”,那胡济对诸葛亮的存在,有点像魏征对李世民的存在,有这么个人存在着,让人知道自己还是虚怀若谷能听得进不同意见的,换言之,胡济只是诸葛亮摆出来的一个幌子。

    结果,装出的虚怀若谷毕竟是装出来的,北伐时,诸葛丞相便“违众拔谡”,当时众将都不赞同马谡领军,诸葛亮根本不听众人意见,违众拔谡,以致大败,一伐以后,再没人提不同意见了,因为提了也没用。后来,诸葛亮“事必躬亲,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因为诸葛已经不信任其他人,也不敢用其他人了。

    公元256年春,蜀汉大将军姜维北伐曹魏,与时任镇西大将军的胡济约好在上会合,但胡济并没有领军赴约,使得姜维最终在段谷被魏将邓艾大败。本来失约导致大军大败,都会被问罪的,像当年李广就逼得自杀了。结果轮到胡济,不但没有任何惩罚,反而升任右骠骑将军。

    胡济失约是蜀汉历史上的一大悬案,这里面到底有什么问题,现在不便于展开说,总之一点,胡济这个人,有点复杂有点古怪。

    这个时候,种子神器精灵空空提示道:“主公,发现一名能臣种子胡济,此人武力45,统率63,智力70,政治72,魅力61,此人尚有潜力,建议培养。”

第93章 【胡济的心结】

    胡济、樊建、董厥三人在那一世有些诡异,让人看不清楚他们是人是鬼,这一世,魏延有种子神器精灵空空的帮助,他能够看得出对方的忠诚度,不管对方有何等鬼蜮伎俩,忠诚度是骗不了人的。

    魏延便跟空空沟通道:“我现在最关心的是,他的忠诚度,我猜,他的忠诚度一定很低!”

    “主公英明,”空空说道:“根据鉴定,胡济现在对您根本谈不上忠诚,他对您的好感只有20!”

    “什么?20?”魏延惊讶道:“这都快接近0了,我怎么他了,至于这么仇视我吗?”

    空空说道:“主公,义阳丁家跟义阳胡家有姻亲关系,廖化、管亥他们掳走的丁家女人里,就有胡济的未婚妻!胡济已经猜到,廖化跟主公的关系,但迫于家族压力,不得不带人向您表示效忠!”

    “卧槽!”魏延忍不住爆了粗口:“尼玛,居然有这么巧的事情,好不容易迎来个治政人才,结果给我搞出这样的事情,我现在让廖化他们把那个丁家女送回来,如何?”

    空空苦笑道:“主公,且不说现在管亥已经把那个女人霸占了,再说您就是把那个丁家女要回来,赐给胡济,胡济也会被那个女人说动,对您更加仇视!”

    魏延问道:“那现在该当如何呢?我把之前拉拢其他将领的套餐拿出来整一遍,给他下厨,给他抵足而眠,给他增加各项数值?”

    空空非常斩钉截铁地说道:“全都不行!当对方对主公的好感度低于40以下,不管主公对他怎么好,都会被他误会,反而降低好感度!”

    “卧槽!”魏延又忍不住爆出粗口:“你的意思是,我只能杀了他吗,他现在主动投效我,我反而把他杀了,让其他想要投效我的人才怎么看?”

    空空笑道:“主公,我又不是真的苍老师,你的卧槽只能草天了。至于怎么提升他的好感度,还是主公您自己拿主意吧!”

    魏延脑子急转,过了好一阵子,才拿定主意,问道:“胡公子,你可有字?”

    胡济虽然心里很憎恨魏延,但自己家族在人家地盘,人家拥兵数万,自家只有两千人不到,只能委曲求全,便强挤出笑容:“在下字伟度。”

    “纬度?”魏延一时没反应过来,心里怪怪地想到,这货果真是个古怪的家伙,连字都起得这么新潮,你弟弟的字是不是经度啊。

    胡济看出魏延的疑惑,便解释道:“伟度,伟大的伟,度日如年的度!”

    “好字!”魏延忍不住暗笑,胡济这货未来会有很长一段时间会处于度日如年的状态。

    他宣布对胡济的任命:“伟度,听闻你通晓算术,那么就任命你为我东部都尉的主薄,随我左右。”

    本来都尉是没资格设立主薄这个职位的,但魏延这样设置,摆明这是一个为胡济特设的临时职位,目的就是把胡济羁押在他身边,方便时时洗脑。

    而且,胡济为主薄后,身为文官,本来不能有部曲,他带来的八百人马,全部被打乱整编,只有两百多人有资格编入正规的常备军,其他的编入军屯的警备军,胡济完全丧失了对这支部曲的掌控权。

    不只是胡济,日后魏延对于任何一个投效的将领,都不容许他们拥有过百以上的部曲,像孙吴政权那样正规军全是各个将领的部曲组成的、孙权调兵还要看他们的眼色,在魏延这里绝对不存在!

    魏延要他的军队里只有一个绝对的权威,只有一个绝对效忠的对象,那就是他自己,其他将领如果不能接受这个,那么从一开始就不要加入,魏延绝对不容许他的势力里有半独立的力量。

    除此之外,魏延还把胡济安排在近卫营里面的教导队里,接受学习。

    这个教导队,实际上是一个流动的军校,可比黄埔军校,魏延把所有军官潜质的士卒、准备晋升的基层军官、新来忠诚度不高的将领都暂编在教导营里,一直跟随魏延身边,接受他时时刻刻的洗脑、灌输、影响、熏陶。

    教导队里面分成三个组,第一组培养未来的指挥人才,第二组培养未来的参军人才,第三组培养未来的行政人才。

    胡济便编在第三组,跟他一直轻视的一些寒门庶族出身的人才待在一起,接受魏延的洗脑灌输,接受更接地气更靠谱更有效率的行政观念策略的轰炸。

    魏延每天晚上都给全体人员讲课,除了洗脑之外,还讲授古今军事案例,甚至还把三国以后的经典案例改换时代人物,以讲故事的模式教授给他们。

    在非战时,除了魏延之外,军中高级将领和高级参军也会前来上课。

    而且,每逢大战之后,所有军队曲以上主将都要来旁听,听魏延和其他军师将领们分析战情,讲如何避免之前的失误,如何在现有基础上扩大战果。

    所有的将领,尤其是新投降、新投靠、新招募、新提拔的将领,在没有紧急军情的情况下,必须要在魏延的教导队入编或旁听,培养出足够的忠诚度和共同的价值观以后,屯级以上将领要经魏延面试,合格以后才能下放下面的队伍里独当一面,而且之后还要定期聚拢在一起,再做洗脑运动。

    这里的学员都算是魏延的学生,以后便是天子门生,以后收编招募军队缺乏将领,优先从这教导营里选拔。

    对于胡济这等有才能、好感度又不高的人物,魏延当然是打着十二分的警惕,让魏羽拍特工人员悄悄跟踪他,严密监控,省得他跟外界敌对势力搭上线。

    就像男女之间一开始没有感觉,可能有各种各样的误会,可当熟悉以后,对彼此的了解多起来,没准感觉就忽然有了,人才和主公之间也是如此。

    胡济之前对魏延严重缺乏了解,只是因为魏延的部将抢了他的未婚妻而迁怒于魏延,对魏延只有厌恶没有好感,可当他在义阳新城待下去,待上一些日子,跟随魏延身边的时候了解魏延的理念,又从士卒、屯民那里侧面地了解魏延做的事,忽然发现,魏延这个人不正是自己一直寻找的雄才大略知人善任又仁义无双的明主吗?

    当时,胡济心里满溢的都是惭愧,昔日吴起为求功绩而杀妻,我胡伟度却连个未婚妻都舍不下来,岂配为这样的明主效力,岂能建立什么大功绩?

第94章 【《悯农》二则】

    某一天,胡济漫步在街头,对着一户寒门人家呆呆入神的时候,身边忽然有个声音说道:“伟度,我听说,昨晚你喊李小姐的名字喊了两百四十六次,一次都没有喊过丁小姐,是吗?”

    胡济惊诧回头,看到魏延不知何时出现在他身旁,顿时一脸惊愕:“魏都尉,您怎么知道的呢?”

    魏延淡淡一笑:“伟度,知道你因为一个从未谋面的女人而对我心存怨恨,我能放心吗?不过,这些日子下来,我发现你这个人还是挺不错的,虽然对我心存怨怼,但做事勤恳,兢兢业业,井井有条,极为负责,我想提拔你,只是你的心结一直未解,实在让我放心不下。”

    一开始,魏延因为历史上胡济履历上的古怪而对他心存偏见,对他有种限制使用的想法,可这些日子相处下来,发现这个人做事极为靠谱,虽然对自己还有芥蒂,但自己交给他的任何任务都没有打折扣全都完成,而且是超额完成,确实是个能臣种子。

    现在,魏延也想清楚了,历史上胡济失约的古怪,其实是蜀汉后期主战派和反战派的斗争,一度扯姜维后腿的还有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

    公元262年,姜维北伐败回,诸葛瞻与董厥等人认为姜维好战无功,致使国内疲弊,于是上表给刘禅,要求让姜维担任益州刺史,并削夺他的兵权。

    很多人以为,诸葛瞻作为诸葛亮的儿子,应该和诸葛亮的徒弟姜维精诚合作,实际上,两人军政理念分歧很大,以至于诸葛瞻死之前曾悲愤地说道:“我有三罪,于内不能除去黄皓,于外不能制衡姜维,进军又不能守护国土……”

    连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都反对姜维穷兵黩武地北伐,胡济失约而不受责罚,其实也可以理解。

    胡济听到魏延这样说,心里大惊,他以为他把他对魏延的怨恨藏得很深,没想到,魏延洞若观火,早就觉察出来,而且在他身边安插了人手。

    现在,胡济除了惊恐之外,更多的是敬佩!

    如果换做袁术那样的主公,知道一个部将对自己心存怨恨,恐怕早就让人杀了,如果换做刘表那样的主公,也早就驱除了,而魏延竟然还想提拔自己,这样宽宏的心胸,实在让胡济心折不已!

    魏延主动道歉道:“伟度,丁家小姐的事情,我实在抱歉,实在是不知你和她有婚约,否则绝不会让人把她掠走,但现在她已经和管元芳(管亥)在一起了,往事已矣,我们只能往前看……这个李小姐虽然不如丁小姐的出身,但美丽贤惠远胜丁小姐,伟度好眼光!这次,我为你筹备婚礼,让管元芳为你斟酒赔罪,我们把这篇翻过,如何?”

    如果魏延在一开始就用这种姿态,胡济肯定心怀惊疑,以为魏延要对他怎么样,但现在,胡济跟魏延接触日久,知道魏延雄才大略求贤若渴,这番姿态必然不是作伪,心里十分感动,俯身下拜:“都尉宽宏大度,实在令属下自惭,属下婚事,岂敢劳烦都尉……”

    魏延笑道:“岂有劳烦之说,都是我们应该的,欠你的就该还给你!”

    魏延把这时的婚礼跟后世的婚礼仪式相结合,创造出一个场景更宏大更感人也能让时下人们接受的婚礼,花团锦簇,漫天花瓣,盛大的音乐,欢乐的人群,整个义阳新城都参与其中,让胡济和他的新娘成为方圆千里都羡慕不已的佳偶。

    婚礼结束后,魏延听到种子神器精灵空空一连串的提示:“主公,胡济有感主公雄才大略智勇双全礼贤下士,好感度提升30!

    胡济有感主公心胸宽厚大度,好感度提升10!

    胡济感激主公尽心尽力帮他缔造完美婚礼,好感度提升30!

    现在胡济对主公好感度提升为90!”

    此后的日子里,胡济的能力值提升到武力55,统率73,智力80,政治82,魅力61,好感度提升到130,便转化为忠诚度。

    胡济俯身下拜:“属下胡济愿为主公效犬马之劳,肝脑涂地在,在所不辞!”

    魏延扶起胡济,笑道:“这些日子,复阳的王县令一直让我帮他物色县丞的人选,我一直找不到合适人选,现在伟度诚心加入,便由伟度担任复阳县丞,全面负责复阳一县的民政!一年之内,王县令必将调任,到时伟度便为复阳县令,还请伟度不辞劳苦!”

    从一个名不副实的主薄提升到县丞,相当于后世从一个挂名县财政局局长提升到常务副县长,官升一级,而且一年之内还能升为县令,更重要的是,以胡济的观察,魏延麾下人马不论是战力、纪律、器械、后勤,全都远强于荆州兵,料想以后,他在魏延麾下,可不只是一个县令,未来做太守乃至刺史都有可能!

    胡济去复阳县就任,王粲便可以放开手脚,做很多文宣方面的事情,比如继续推广魏延的《蒿里行》以及《悯农》。

    在此之前,魏延推广的减轻民众负担的政策,比如降低田赋,遭遇义阳三县乃至荆州很多世家人物的抵制,纷纷给刘表上书,要求罢免魏延。

    刘表无奈,派人让魏延停止那个政策并要求魏延回信解释。

    当魏延的回信到达襄阳的时候,一些激进的世家人物聚集刘表的镇南将军府要求刘表发兵讨伐魏延

    当时,刘表打开魏延的回信,上面只有一首诗,名为《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刘表念完那首诗,全场如死一般的寂静。

    这首诗,非常浅显,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朗朗上口,容易背诵,可以说,便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农夫也能懂得这首诗的意思,并能记住传播,正因为如此,对这些世家人物而言,这首诗犹如一把利剑,直接刺破他们伪善的面孔!

    大部分世家人物并不悯农,不然不会强征那么多田赋,但有一点,他们都好名声,当初他们先祖就是靠着装逼沽名钓誉举孝廉才有他们今时今日的地位,过去他们靠着掌控舆论欺蒙草民得以逍遥自在,现在,一首诗便将他们原形毕露!

    不管他们同不同意,魏延的《悯农》二则,还有更著名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传扬天下,上到三公,下到草民,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那一世,李绅写下这首诗,因为他的身份,只能是表示同情,无能为力,对他自身也没有多大的益处。

    这一世,魏延是一方势力的主公,这《悯农》二则一经流传,农夫都是第一次遇到这么懂自己辛劳的主公,感激涕零,而魏延的仁义大名远播四方,声望大增,以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