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藏,是可以买卖的,但是唯一一个就是这座山有一条河,这些村子都吃这条河水。还讲了一个很狗血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个地主,就是看中那一片风景,买了下来。后来因为和村民闹了矛盾,截断了水源,村民没有水,就闹了起来。因为那处已经被地主买下,官府不管。村里的人见没了指望,几个人偷偷摸去了地主家把地主杀了。后来地主家搬走了,那片林子就荒废了。再后来听说那家没了,地就回归朝廷了。“
李小听了师爷的故事,明白他们就怕她切断水源,到时候村民找事么。李小说道:”我哪里会这么做,我本身就是李家村的,我和三个村子的村长交情莫逆,之前我买地都是他们三个帮忙买的,大老爷不信,可以问问师爷。“
县太爷看向师爷,师爷一拍头说道:”可不是么,上次和李青少爷一起来的就是张家村村长。”
李小又说道:”我要是断了水源,我李家族长就得把我除族,大人放心吧。“
县太爷放下心来,把整座山的手续办了。李小付了五千两白银拿着山的地契回家了。
回去后,李小召集四人开会。
李小开会的主要内容就是李家房子问题,李小让张成和李仁动员两个村子的人过来帮忙建房子,现在冬天都没有活计,李小包饭。让吴家村人继续挖地,打地基。张家村和李家村的人起房子,三个村子全部动员。文生依然管所有的钱财账目往来。
第二件事就是要派人去赵家,送年货。她要把三旺,四喜和五福送去那边过年。这个任务就交给了张成。李小怕张成赶不回来过年,特意让他去城里买辆马车。
第三件事是她要开始憋坝建水库。现在可以开始丈量,设计建造。等天暖了就开始施工。这个事还要和蒋工匠商量一下。
工人们的饭食就由吴大娘和来弟带人做,女人们也一样是包饭食。
事情按照进展进行的很顺利。李小白天带着一群孩子上山,三小已经大了,李小把三个村子八岁以上十三岁以下的孩子组织了起来,组成个民兵队。分别是民兵一队,二队和三队,由三小做小队长负责训练。李小上午就带着民兵小队清一条上山的路。把动物赶去后山或者是另外一侧。还找了很多火把果的种子,撒在地上,用来隔开山田和林子。
一个月下来,李青家完工了。李青开了篝火晚会,请了三个村子所有的人。
李青在晚会上,感谢了三个村子的村民,重点感谢了两位族长和三个村长的支持与理解。要不然李青家也不可能这么快建好。让大家不用客气吃好喝好。村民们这个冬天帮李小建房,吃李小的,家里存的粮食够过冬了,都很开心。只有李族长不是很乐意,他从来就没支持过李小拆房。其他人是有的吃就好,所以也没人管李小说的是不是实情。
第二天吴家村人帮忙把李家之前的物品归位,顺便拆茅草房。打扫卫生。
蒋工匠也准备结钱告辞。李小在正厅等蒋工匠,王文生在旁边整理账目。李小谢过蒋工匠,王文生给蒋工匠结好了工钱。
李小给蒋工匠看了一张地图,地图上面画的乱起八糟的。蒋工匠的话就是,这是鬼画符吗。李小实在是画工不好,来到唐朝就没拿过笔。要是上一世的笔,还好用些,可惜是毛笔。李小借了王文生的笔墨,就画了一堆王文生看不懂的东西,李小不敢写字,她怕她写的字自己都不认识。
蒋工匠看着被弄得脏不垃圾的地图很是诧异,看向李小问:”李青公子这是何意“。
王文生在一旁,都想要一头撞死,他发誓,帮老大搬好家,就教老大认字画画。
李小全当看不到二人的表情,拿着地图,开始解释道:”这是我们临安县的地图。“
蒋工匠心想,我知道这是地图,只是不知道你给我看一幅画花了的地图做什么。但是这话他只是心里想想,没敢说出口。只是等李小解释。
李小看懂了蒋工匠的意思,不好意思道:”这是我们村的后山,这里有一个天然的水潭,我想在这里建一个水坝,就是把水拦住的水坝。然后再这里建一个庄园。“
李小话未说完,蒋工匠就插话道:”李小公子,你要是把水拦了,村里的百姓喝什么,这事我不做。“说完就往门外走。
第六十三章 勘测 上山
李小认为是自己赚了,人家签的可是一辈子的契约,要干到五十岁,给的只是普通公司的待遇福利。感叹古人真是心思单纯又善良啊。
李小给蒋工匠的待遇更好,只要蒋工匠完整这个项目。李小会在村子里给蒋工匠盖个房子,蒋工匠可以一家一起搬来村里住。房子直接就给蒋工匠了,蒋工匠只要每隔一段时间指点一下小工匠们,他就每个月都有月钱拿,而且月钱是其他工匠的双倍。就是以后蒋工匠什么都不干了,只要人活着,就有月钱拿,拿到他死为止。蒋工匠觉得东家给套房子就已经是天大的恩惠了,他年纪大了,以后肯定干不了多少活,要是按照东家这样给钱,东家亏死了。李小认为蒋工匠是工程师,待遇当然要好了。工程师可是年纪越大越值钱,她是想把人留下的。
蒋工匠跟李小说:”东家不必如此,不必如此啊,这叫他们何以为报“。
李小说道:”如果你觉得待遇太好了,受之有愧,平时就努力工作好了。如果你要是干不动,可以多带几个徒弟,以后徒弟给李家干活,你就是李家的大功臣“。蒋工匠被感动的一塌糊涂的。
李小的话是,这个叫幼有所依老有所养。以后在我李青的地界上,就不能有穷人。
李小的这一举动,在李小离开村子后,李青地界的人都是老有所养幼有所依。
来弟看着属于自己的东厢房很是感动,就主动承担起了这些人的吃食和打扫工作。
王文生每天除了管账外,都会抽出一些时间教李小认字,李小让三小跟她一起学认字,还包一顿饭。三家人见孩子能学认字很是高兴。
李小年前就已经不打猎了,她认为现在那些都是自家的东西,她保护还来不及。但是她依然每天带着民兵小队上山,她要做的是驱赶那些大型动物,她要保证这一片地区的安全。而且他们还会在林子和田地的边缘撒一些火把果,等火把果长成,自然的防护带就出来了。
这次探测,李小不想声张,就自己带着他们九个人上山,早上上山,晚上下山。开始头两天上山,他们都没有遇到什么危险,蒋匠人只和大徒弟二徒弟说了图纸上的工程,二人见了都是大叹东家大义,对李小更是尊重。其他几人虽然不知道这些,但是对于如此好的东家,都很是尊重。
他们上山的第四天,路上遇到了一只熊。吓得几人围在了一团。死死的把李小护在身后。
李小实在是无奈,只能让众人后退,众人不肯。李小发飙,让他们闪开,他们才闪开。李小费了好大劲才把熊赶走。其中一人不满的说道:“东家如此做,实在是太危险了,我觉得应该带些壮汉保护东家,我们出事不要紧,东家是一定不能出任何意外的。”
李小看着大伙说道:“这次的工程,我希望大家保密,所以只能自己带你们上来,我既然敢自己上来就会保证自己和大家的安全,以后大家遇到危险,尽量的往我身后靠拢。我的人必须听我话,我不喜欢个人主义。而且我说话,喜欢只说一遍,希望大家都能记住。”
众人议论,蒋匠人也不好说什么,之前是没遇到,现在他也是后怕不已。他也怕东家出事。所以就闭口不言,他觉得的确应该带些壮汉保护东家。
李小对这些担心自己,为自己好的人实在是无语,就说道:“你们看不出来,我是故意放过熊的吗?”
李小看众人的表情,就知道大家是不信的。便解释道:“这座山我已经买下了,现在山上所有的东西都是我的,熊杀一只少一只,我舍不得。在林子和这片地中间,我已经撒了好多火把果,以后火把果长好了,就会有一道隔离带把林子和山田隔离开来,这样就不危险了。更何况山上有野兽,别人才不会随便上来。你们也不希望别人随便去你们家吧。”
李小说完继续往前走。其他人忙跟上。李小觉得应该让他们看看她是有自保能力的,让他们相信才好。
李小看了周围一圈,然后看到天空飞着的鹰,其他人也看到了,心里第一反应就是,就你那箭术不是想射鹰吧。
李小抬手就是一箭,只见天空上的老鹰掉了下来,掉在离他们不远处。李小带着众人去捡了鹰说道:“蒋伯伯我们晚上顿鹰吃“。
蒋工匠笑笑说道:”射这个,你就不心疼?“
李小说道:”这个是路过的,不射也是会飞走的“。
蒋工匠大笑,其他人也大笑。
就这样一连十天他们都是上山下山。蒋工匠带人测量好后就开始动工了。
一动工,李小更忙了,李小锁了家里的大门,就和吴天跟着蒋工匠带着吴家村的人上山动工,李小带着民兵小队保护众人安全。吴家村的人上山不知道是干什么,吴天只是说了这次要上山两三个月,全村人几乎都要去,让他们回去都说清楚。这次山上由他和李青带队。众人见是李青和吴天带队,很是放心,如果不是李青和吴天,他们这个冬天很难能过去。而且这次上山的人很多,他们吴家村几乎都去了。女人们上山可以帮忙建庄子或是做饭。
李小让民兵小队也回去和家人说一声。这次上山要走一到两个月。
吴家村的孩子不用说,肯定是会上山的。他们家大人都去了。吴家村里只有几家,家里孩子小或者是老人年纪大的,留下看着村子,其他的全都要上山。郑里正是因为有官身,所以不能离开,吴天就把村里的人交给他了。全村人都上山了,郑林要去,里正没有任何意见,就是嘱咐孙子要小心些。
张村和李村的孩子说想要上山,要去一个月,多数家里都是不同意的。他们就约定不说实话,这边就说家里同意了,然后那边偷偷溜走。
李庚也怕家里不同意,他压根就没敢说要走多久。就跟李仁说,他要和老大上山,回头要是爷爷问起来,就让他帮忙说一下。李仁没想那么多,觉得有老大带着肯定没事。所以李小就这样带着众人上山了。
第六十四章 开工
李小以为吴天跟张成和李仁说了。吴天以为李小说过了,结果他们谁也没有跟李仁和张成说上山的事,就走了。
等李仁和张成知道,已经是他们上山的两天后了。张家村和李家村村民来找,说孩子不见了。几乎村里半大的孩子都不见了。听大伙的意思是,之前有说要上山,李仁才想起李庚说的话,他们要上山几天,让他和自家人解释。
李仁就说,没事的,他们去山上几天,李庚也去了。众人见村长家的孩子都去了,也就放心回家了。
张成和李仁也没当回事。等半个月后,还不见人回来。李仁受不了了,他娘整天问他,李庚什么时候回来。李仁就去了吴家村,到了吴家村才发现,吴家村都空了,问过郑里正才知道,他们上山了,要去一到两个月。李仁找到张成把这是说了,气的张成和李仁大骂李小和吴天不靠谱,连王文生都骂了进去。
他们只能先拖着。好话说尽,挺了一个月。春忙开始了,李仁和张成都开始忙了,半大的孩子都走了,他们和村里的老的压力就大了。他俩顶着众人要孩子的压力收着的地,收自己村的地不说,还要收李小家的地。李小家那是五十亩地。二人累得回家就睡觉,起来就下地。
一直到春耕结束。好不容易可以休息了,村里人又去他们家问他们要孩子。他俩只能好说好商量的继续拖着。李仁最惨,他娘每天吃饭都瞪他。
李小带众人山上开工,两个月下来都很顺利。庄子建完了,水坝也快要竣工了。吴家村民终于发现他们是在干什么了,就集体找了李小问为什么要截断水源。他们不干了。
李小召集了山上所有的人,说是要开一次大会,解释这次的工程。
李小说道:”详细的,我解释你们也听不懂。稍后有想要知道的去问王文生。但是有一件事我可以说,就是我李青没有对不起大家,也没有害过大家对吧?我李青做的事都是为了三个村子好的。我是李家族人,我还能害我自己族人么。我姐夫是张家村长,我和张成的关系大家都很清楚。我也不可能害张家村。还有你们,如果是你们父辈祖辈,可能他们不相信我。但是你们和我是同辈人,我们从小一起长大,虽然我小时候欺负过你们,但是你们想想如果没有我,你们会这么和谐?三个村子,只有咱们这一批人,关系是最好的,要不是我当年把大伙都统一了,你们自己说,你们关系会这么好?还有你们,你们是我爷爷辈的人,你们可以不信我,难道还不信吴天?“
王文生又接着说道:”吴天他爹当村长时可有对不起大家的吗?没有。吴天当村长有对不起大家的吗?也没有。为什么这次带上山的是吴家村的人,不是李家村也不是张家村。一个是因为春耕到了,他们两个村子有田,吴家村没有田。还有一个就是吴天求我们老大,让她帮你们度过这青黄不接的日子,要不然现在你们吃什么?“
众人听的有道理都回去继续干活了。有几个有见识的老人留下来,他们不放心,还是想知道的更多一些。王文生耐心的解释给几人听。几个老人听明白后都很是高兴,回去和村里人说,李青是为了村子好才花大价钱这么做的。以后他们就明白了。这几个老人在吴家村很有威望,听他们这么说,众人更是放心了,也就继续干活了。
直到五月底,水坝竣工,开始蓄水憋水库了。
村里人才发现河水少了,觉得不对劲。就集体找到了村长家。让他们带人去山上看看。
李仁找了张成二人商议。他们肯定这就是老大他们搞出来的。他们带人上山怕耽误老大的事,不带人上山,怕自己不够野兽填肚子的。
正在烦的时候,李家老太太来张家了。
张成和李仁听到李老太太来了。才想起来,李老太太从今年一月份就去了赵家,现在都五月尾了。两个人一头的冷汗,老大这事干大发了。
两人赶紧去正房见了李老太太和秀兰。李老太太还在震惊当中。张成看向三旺,三旺说道:“我们刚刚回李山家了,可是不确定我们见到的那个,是不是我家的房子。”
赵田听的一塌糊涂的,他就没明白倒地怎么回事。
张成说道:“李青上山了,人不在家,她走的时候也没有留钥匙。你们先住在我这,让三个小舅哥去吴天家里住,奶奶和伯母就住李青的那间房间。这位是?”。李老太太介绍这位是赵田,是她弟弟。张成赶紧说道:“原来是舅爷爷,舅爷爷也去吴天家住吧。吴婶子带着石头也上山了,他家现在是空的。”
李老太太同意了,就让大伙都去休息吧。赵田心想难道真的是自己媳妇说的,李青那小子把家产霸占了,要不然老姐姐回家怎么会进不去门。赵田决定在这多住些日子,要是真是这样,他要给老姐姐做主的。
这时候李仁和张成呆不住了,二人觉得还是得上山。他们拿着李小屋里的弓箭,就沿着河往山上走。他们俩越走越心惊,这一片火把果已经长起来了,野兽都被拦在了外面。李仁和张成越走越放心。继续上山,他们看到很多被挖过的山地。在往上被吴家村民拦住了。他们都认识张成和李仁,直接让进去了。
二人上到庄子里,庄子已经初具规模了。水车也建好已经在使用了。看的二人目瞪口呆。
李小听说二人来了,让吴天和文生先去见见,她训练完,稍后过去。
水坝建好后,她就把所有人组织起来了,训练他们。年纪小的白天还要学习认字。
王文生教众人认字,总结李小的时候说,老大是个认字天才,说过的字,她很快就能记住。可是说到写字,不管王文生如何的教,李小的字依然是鬼画符。王文生每次看到李小的字,只觉得亚历山大,觉得前途一片黑暗。后来就连吴天都能写出不错的字了。李小的字依然如同鬼画符,只不过大伙能认得是什么字了。李小觉得自己写的字,别人能认识,就是很大的进步了。
第六十五章 下山
四人在庄子里的大厅见面,先是一阵打闹。闹完,李仁就开始说这两个月过的有多悲催。是怎样被老娘折磨的,怎么被村里人折磨的,又是怎样累的跟死狗一样的。张成就在一旁补充附和。吴天听得哈哈大笑,问道:”老大走之前没跟你们说吗?“这时候众人才反应过来,这事既然没人提过。就在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