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毒清-第1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拢了一下尖兵的人手,伤了二十几个,死了十好几个,左轮丢了二十余把,平台上死的督标,也有五六十个,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虽说永昌的哨练不成器,但几千人的战斗,督标还是付出了百余人的伤亡。

带着黑巾蒙面的魏芷晴,和大军之中不多的马匹,督标尖兵,开始奔永平而去。

“爷,为什么要蒙住眼啊?”

作为杨猛的贴身书童,魏芷晴几乎每天都跟在他的身边,刚刚浓重的异味,让她很不适应,再加上被蒙住了双眼,一股淡淡的不安,也罩住了魏芷晴。

“山势险恶,你就忍一会儿吧!别惊了马匹。”

霁虹桥还算不错,可桥两岸的山路真是有些难走,东岸还好些足有两米多宽,可这西岸的山路,刚刚有一米左右,只能行一匹马,加上满地的尸首,这山路也是相当难走的。

下了山之后,杨猛解去了魏芷晴脸上的黑巾,四下里一看这位女夫子就吐了,扑鼻而来的血腥味,已经比山上淡了许多,可沿路零落的无头尸,和一滩滩尚未干涸的血迹,让魏芷晴知道自己刚刚是从什么地方下来的。

“还是蒙上吧!”

“习惯就好!”

“好!那就打马永平。”

沿路的尸首不少,足有六七百具,看来永昌哨练扼守霁虹桥的人手,没几个幸免的。

望着一具具残缺不全的尸身。杨猛知道前面的督标杀顺了手。只怕到了永平杀的人会更多。自己要过去坐镇了。

“全速前进,赶在杜伏虎之前,到达永平。”

紧赶慢赶,到了永平杨猛还是晚了一步,督标堵在了永平城门处,里面的喊杀声也没响起来,这让杨猛有些疑惑,自己下的命令可是执凶器者杀无赦。这杜伏虎干什么吃的?

“怎么回事儿?”

近千督标被堵在了城门外,看来里面也是遇上了硬茬子。

“三爷,永昌哨练打算拒守永平,杜参将正在前面开路。”

杨猛行走在云南,多是使用三爷之名,除了生人是没人会叫他的官职的。

“让开!让尖兵进去开路!”

驱散了城门口的杨猛打马进了永平城,杜伏虎这人杀性不成,正在与永昌的哨练对峙呢!

“杜伏虎,怎么回事儿?”

“三爷,永平的士绅出来挡路。他们不是哨练,我……”

杜伏虎把手一指。十几个老爷模样的人,正端着做工精美的宝剑,堵在进城的必经之路。

“杀过去,抄了这些人的家!老子的命令就是执凶器者,无论善恶杀无赦,你他妈是怎么做事的?给我杀!杀!!杀!!!”

永平的这些士绅也是屠回的拥趸者,这些人和沈振达是一丘之貉,永昌府除了保山,就是永平,沈聚成、沈振达父子,如何能聚得起数万哨练,就是有这些人在背地里撑着,永昌屠回,最大的受益者,不是沈聚成或是永昌府的官员,而是这些暗中鼓动回汉征伐的汉人地主。

土地、矿场就是他们目标,与沈聚成得到的浮财相比,永昌府支持沈聚成的幕后之人得到的东西,远比那些浮财多的多。

回回善于经商,滇西南又通联着缅越泰印诸邦,无数的山林里,有无数的马帮商路,滇西南,杨家的马帮虽说最大,但路子最多、最杂的还是回回马帮。

回回与云南当地的山民不同,他们的祖先就是商家,经商赚钱的血液,也算是流淌了千年,种地是他们的副业,经商和手工业才是他们的主业。

回回大户的富足,普通回回的富足,也是回汉争斗的原因之一,仇富、一夜暴富,也是促成永昌屠回的原因之一。

对于永平的这些大户,杨猛本就没有什么好感,他们这次堵路,让杜伏虎失了杨家的威严,杨猛的杀性也在瞬间到了顶点。

‘啪啪啪……’

杨猛抽出了自己的左轮,堵在路上的几个永平士绅,直接被他爆了头。

“杀!全城搜杀永昌哨练,打着老子的名号,打着老子昆明杨三爷的名号,但凡顽抗的一律灭门,就照着老子的原话给我喊!”

金银丝变成的马鞭直接劈在了杜伏虎的身上,督标的尖兵打头,背后血淋淋的杜伏虎,也带着督标的人手,开始了在永平城中肆虐。

“奉昆明杨三爷口谕,搜杀永昌练匪,庇护者死!反抗者族诛!”

永平城的练匪不多,加上永平士绅的家口,也不过一两千人,可永平城小啊!不足昆明的十分之一,一两千人,永平城的每一条街道上都是无头的伏尸。

永平城是个小城,算是个联通霁虹桥与永昌的中转站,这是个回、汉、白、彝、壮、苗杂居的小城,杨三爷满城搜杀永昌练匪,也得到了白彝壮等山族的协助,永昌练匪算是永昌府的一霸,尤其是这几个月,不仅是回回被永昌哨练打压,就是永昌府的其余各族,也没少被欺压。

永平城也有不少的回回,藏了下来,杨三爷带着督标满城搜杀练匪,灭门灭族的事情,也很快传到了回回高层耳中,永平附近蠢蠢欲动,企图借机报复的回回们,也瞬间安静了下来。

当天杨猛就要带人直扑永昌,可杜伏虎却劝住了杨猛,永昌就是保山,保山就是永昌,永昌距永平将近一天的路程,而永昌的哨练,在那边的数量不少,督标已经奔杀了一天,连夜赶去永昌,应该能赶到,但还能不能战就不好说了。

杨猛在永平搜杀哨练之事,也在当夜传到了永昌。永昌绿营降卒一去不回。永平的哨练被搜杀殆尽。秦子祺的人手和永平残存的哨练一起,瓦解了永昌的数万哨练。

练匪,可不是一般人能承受住的,昆明杨三爷在永平搜杀练匪,那可是株连家人的,许多涉事未深的永昌哨练,纷纷丢了手里的武器,匆匆的逃回了家里。

这些人跟着金鸡村的沈老爷。多半是为了粮食,和丰厚的赏钱,现在要玩命了,多数人都怂了。

但沈振达还是有一批铁杆的,加上他撒了不少的浮财,一批永昌哨练之中的凶悍之辈,也聚在了沈振达麾下,妄图做最后一搏。

大军压境,永昌县城的哨练们也安分了许多,随着杨三爷在永平搜杀练匪的消息。不断在城中传播,坐镇永昌的沈振达。也感觉到了沉重的压力。

当年自己被割了双耳,义父沈聚成脸上残存的惧色,再次浮现在沈振达的脑海之中,沈振达虽说三十多岁了,可见过的世面与他义父相比,还是差了好多,如今杨家老三真正的发了威,他才感觉到不妥,可事情已经这样了,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沈振达被逼到了墙角,也露出了森森的獠牙。

定了永平,杨猛带着督标,第二天一早就奔永昌而去,赶到了永昌地界,已经是半下午了,现在不是进城的好时机,杨猛索性就在距永昌十几里之外,扎下了营帐。

两千多人的督标,看着并不吓人,与绿营兵一样的号衣,只背着一把大刀,督标与拿着鸟枪、抬枪的绿营兵一比,还是少了一股威势。

听到杨老三不过带了两千多人,沈振达的豪气野心,又重新回来了,永昌的哨练虽说多数已经散去,但沈振达的手里四五千人还是有的,加上七把香会的势力,两三千的督标,对沈振达来说,又好像没什么了。

第二天一早,杨猛率领着不到两千多督标,来到了永昌城下,作为府城,永昌的城墙还算凑活,但是没了永昌的绿营兵,沈振达的手下连守城都不会,稀稀落落的永昌哨练,站在城墙之上,看热闹的多过了守城的人。

“让沈振达出来答话。”

永昌有枪,杨猛也不会傻乎乎到城下搦战,派出了几个嗓门大的,就在城下吆嗬了起来。

沈振达那边也是一样,同样派了几个大嗓门的答话。

“告诉沈振达和永昌城里的练匪,现在缴械只诛首恶,不然时辰一到全数剿杀。”

杨猛知道永昌城里有不少的哨练,三五千人,全杀了也有些可惜,这话不是说给沈振达听得,而是说给城里的永昌哨练们听得,若是他们擒了沈振达,还有一条活路,不然只能陪着沈振达等人一起上路了。

但场面话终归是场面话,两千多人的督标,并不能给永昌城内的哨练多少压力,不等沈振达回话,城头上的叫骂声,已经掩盖了一切。

“唉……何苦来哉!既然急着去死,那三爷也就没什么负疚感了!

将永昌左近的汉人士绅、回回高层、各山族头人聚到一起吧!

来日再战!”

滇西之乱乱在永昌,永昌之乱乱在保山,保山也就是永昌县城,是回汉征伐的源头和焦点,永昌左近的各族山民,也跟回回一样,桀骜之性远胜于云南的其他地方,破永昌城之后,除了要搜杀永昌练匪,七把香会杨猛也打算一并做掉。

这次永昌戡乱,杀了不少人,这事儿瞒不住,林则徐早晚会知道,督标自己不能再带了,也不知这次林则徐会惩罚自己呢?还是架空自己呢?

沈振达占了永昌城,而永昌算是滇西南的一处要冲,许多商人、大户,提前得知了消息,就藏在附近的村寨之中。一天多的时间,永昌左近的山寨、残存的回回,各族的商人,几千人被督标,半请半抓的带到了永昌城下。

“滇西回乱持续经年,这次杨三来永昌戡乱,不仅是代表着朝廷,也代表着杨家,代表着滇西的百姓,更代表着云南的百姓。

永昌之乱是云南最后一场动乱,沈振达、永昌的练匪、七把香会,明天就是榜样,此后云南再出叛乱,不管官府如何处置,我杨家不会放过参与动乱的人。

明日之后,哪个再敢在云南打着教派的名义、族群的差别,区分人之高低贵贱、行那戕害同胞之事,七把香会和永昌练匪就是榜样。

明日杨三做事,大家伙好好看着,以后莫要重蹈永昌之覆辙。各族、各教出了纷争,先找官府解决,官府处理的不合心意,就到昆明找杨家。两族互斗,参与者灭门,两教互斗,参与者灭教。”

云南的大局,杨家已经差不多握住了,趁着这次机会,杨家要发出自己的声音了,各族叛乱对谁也没有好处,杨猛看似说笑的一番话,却被写在了纸上。

到场的所有人,都在督标的监视之下,将杨猛说的话给背熟了,这些人大多是商人和马帮的人手,行走在云南各地,杨家的声音,就要通过他们传到云南的山山水水之间,传到与云南接壤的地方。

杨猛要让云南的百姓知道,在云南除了有朝廷,还有一个杨家,朝廷的话不一定好使,但杨家的话一定要好使。

第二百一十三章世间大恐惧(下)

杨猛的话,军营里的商家、百姓、各族高层,大都记住了,但记住了归记住了,对于这些东西,他们并不在意,杀鸡给猴看,以前朝廷不是没做过这样的事情,尽多杀上百十人,这些人命,触动不了在场的大多数人。

这次被强请到永昌,这些人也能安之若素,无非是陪着朝廷看热闹而已,以后该怎么做还得怎么做。但杨三爷所属的督标,伙食和军纪都相当的不错,与云南的绿营区别很大,但愿杨家人,能镇住滇西的各族吧!

无论是商人还是百姓,都不喜欢战乱,滇西连年征伐,最苦的不是那些死人,而是他们这些活着的,朝廷的税赋,活口的粮食,百姓挣扎在生死线上,商人也是一样。

世道越乱,路上的强人也就越多,现在的云南,刀手也成了一个最赚钱的职业,而做买卖一去不回的,在场的商人和走马帮的,哪个说起来都是一堆堆、一群群的。

杨家在滇西的庄子,也派来了不少人,一是送粮食,二是裹挟着滇西各族的头脑,来永昌看戏。一天一夜的时间,永昌城下就聚集了上万人。

“再去喊一遍,城内的永昌哨练,不把沈振达等重犯擒下交到军营,一律定为叛贼,能找着家口的一律抄家灭族。

派五百人去金鸡村,但凡家里有子弟参加哨练的,一律给我拖到永昌城下。”

天蒙蒙亮的时候,督标的人手在杨猛的命令之下。就开始了围城劝降,可城内除了乱骂之声,再也没了其他的回应。

日出之时,金鸡村的数千老少,被拖到了永昌城下,这下沈振达也急了眼,这些日子在永昌城内享福,他把自己的家口也给忘了,而金鸡村老弱之中,打头的就是沈氏一族的人。

“告诉他们。半个时辰!老子就给他们半个时辰。愿意降的剁去小指,丢了兵器在城内等着,不然阖族皆诛!”

杨猛的一道道命令,不仅传给了永昌城内的哨练。也传给观战的万余人。经历的事情多了。分辨能力也就高了许多。

在场的回回变脸的最多,杨三爷这是要玩真的,这架势。真是打算灭门啊!

半个时辰的喊叫,终于有了结果,永昌城头上的人越来越多,有了几个带头剁掉小指的,许多人都开始照办,无数的刀枪剑戟都被从城头上丢了下来,任沈振达的亲信,如何打骂,都驱不散蹲在城头上的哨练了。

“进城之后,剁去小指的一概不杀,其他人,还是那句话,执凶器者杀无赦!留下五百人,处理金鸡村的老弱,让那些断指的指认,一旦确认了是练匪的家人,就地斩杀!

进城之后,包庇练匪者,与练匪同罪,老子的军令,一定要传遍全城。”

杨猛说话的功夫,一队队同样背着大刀的滇西民团,也聚在了永昌城下,这就是杨猛训练了一年之多的滇西新兵,喊他们过来不是参战的,这五千新兵,就是为了向滇西各族展现实力的,而行刑也是他们的职责之一。

半个时辰之后,永昌的城门依旧没有动静,看来这场杀戮是不得不为了。

“破城!”

臼炮不能直射,但永昌的城门太大,四门臼炮架在远处,还是能击中城门的,三轮炮响之后,丝毫没有防备的永昌城门就被开花弹炸了个粉碎。

“杀!”

杨猛一声令下,观战的人群之中,就有人瘫坐到了地上,至于为什么,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回回士绅、各地游商、各寨寨主,随我进城!”

一百多尖兵护着杨猛,他们身后是个千余人的观战队伍,一行人跟着督标的脚步就进了城。

城门口已经成了血肉屠场,除了满地的碎尸,和汩汩而流的血浆,活着的只有竖着手掌上只有四根手指的哨练了,城门口的血腥吓呆了所有人,除了杨猛所属的一百多尖兵,多数人是吐着进城的。

城墙背面的排水槽,淌下来的也是血浆,以哨为单位的督标,正在城墙的周边屠杀着永昌的哨练,从督标进城到现在,不过一刻钟的时间,永昌城墙周围就伏尸千人。

观战的众人,也开始不断的背诵,杨猛昨天说的话,这杨家是要来真的了。

半天的功夫,永昌城里仿佛下了一场血雨,城墙被染红了,铺着石板的街道被染红了,一条条水渠里流的不在是清水,而是带着腥臭味的血水。

半天之内,永昌成了血肉炼狱,一具具无头尸,倒伏在街道两边,偌大的永昌城内,除了喊杀声和观战团诵读杨猛军令的声音,再也没有别的声音了。

永昌城现在就是哨练们的地狱,督标的人手,一边杀人,一边喊着‘包庇练匪者同罪!’,原本哨练们能随意闯入的民宅,也成了龙潭虎穴,一具具被砸的不成样子的尸体,也频频出现在一些宅子的门口。

督标们清理出一条街道,杨猛就会带着观战团,参观一条街道,这次杀戮,杨猛也希望是在云南的最后一场大规模的屠杀,永昌的惨象,必须让这些人传遍云南的山山水水。

回汉之间的矛盾,各族山民之间的矛盾,云南百姓与朝廷之间的矛盾,以后都不能通过械斗来解决,这样才能让时间来冲淡一切,不然只要有械斗,这些矛盾就不会消停。

正午时分,喊杀声停了下来,五六千永昌哨练,剁去小指降了的不过两千,剩下的包括沈振达、金混秋、张时重在内,生擒的不过百余人,其他的都成了永昌城内的伏尸。

“带着降了练匪出去认人,凡是没人认领的金鸡村老弱妇孺。一律斩杀!”

杨猛一声号令,永昌城外又是千余人殒命,这还是杨猛打了折扣的,不然死的人会更多。

“沈振达,屠回之事由你父子而起,如今你沈氏断了香火,金鸡村半数被屠,你感觉如何呢?”

“杨三傻子你杀了这么多人,老天自会收了你,爷爷败了又怎样。但爷爷杀够本了。”

“好!你现在还死不了。但也活不好,一个千刀万剐的结局也是定了的,不过在此之前你还要受些苦头的,你以为这断头一刀如此好挨啊?

拖下去。好好料理他们。”

但凡这些人能收敛一下。自己也不用背上这么多的血债。杀人盈野的感觉可不怎么好。

不大的时间,又是一队人被解了过来。

“三爷,罗天池一家。恒文一家被解到。”

正主来了,罗天池已经被褫职了,还是永不复用,没想到这老货竟然也留在了永昌。

“罗天池大人,久仰了!拖下去埋了吧!

恒文大人,作何感想呢?”

罗天池该死,这恒文也好不到那里去,没有这两位的放纵,永昌之事、滇西之事,不会如此糜烂。

“你是谁?罗天池是士绅,你随意杀戮,我要到朝廷告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