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攸纳闷的看着他们,不解他们在跑些什么,伸手拉住其中一人,好奇地询问。
被拉住这人一脸的凄惶之色,看着小攸的样子,啰啰嗦嗦的说:“姑娘,你快去躲起来吧!鞑子又要来杀人了,昨天晚上东城被杀了几千人,几百个大姑娘都被拉去糟蹋了。”
小攸闻言眼睁得溜圆,杀了几千人,糟蹋了几百个大姑娘!这是怎么回事?
“姑娘,快去躲起来!”说完,那人不等小攸再问,用力扯开小攸还拉着他的衣袖,慌慌张张的往一边跑去。
小攸还是不明白什么原因,又拉住一人问:“你们去哪儿?”
“我们去西城,今天鞑子大都去了东城南城,西城防守轻松,现在很多人都往那儿赶,希望可以出城而去。”那个男人急匆匆地说了句话就跑了。
小攸还是莫名其妙,又拉个人问这里是哪儿。
那人看白痴样的看了小攸一眼,大概是由于太急着走,所以没有时间去嘲弄小攸,简单的答句话:扬州、南明王朝,然后疾奔而去。
小攸看到大部分人跑的方向都是西边,也好奇地跟去。但是想到如此混乱,怕被波及,干脆就施了个障眼法。
很快她就被眼前的景象吓呆了。
无数平民装扮的百姓登上城墙,你挤我涌,势如潮水,城墙上面十几个满清装扮的士兵被拥挤在地上,被惶恐的人群踩了几十上百脚,然后气息奄奄。城墙下面城门之处有几十个把守的满清士兵,正在对付那些冲过来的义愤填膺的百姓。
城墙下的士兵尖利的大刀毫不留情的一刀刀砍在百姓的身上,刺入他们的身体。
然后又是用力的一抽,那些人鲜血狂飙,连肠子也顺势滑了出来,倒地而亡。很快的城墙下面成堆的尸体挡在了城门之前,血流成河,鲜血顺着青石地板流入泥土之中。
小攸站在一旁看得心惊动魄。
我的天啦,怎么会有这样可怕的事情发生,比起这些事情,昨天同城派的厮杀完全就是小儿科了。
士兵的前面堆满了尸体,百姓们也没有办法轻松过去,这样双方就形成了对立之势。红了眼睛的百姓,浑身沾满了百姓鲜血的满清士兵,好像被施了定身术般,看着对方,没有一方肯让步。
突然百姓这方有个声音叫了起来,“我们从城墙上面跳下去,我就不信他们还能用那么多兵力去追不成!”
一呼百应,所有的人都涌上城墙,城墙上面本来已经存在的百姓们也响应似的,纷纷从城墙上往下跳。
城墙大约十二米高度,无数的百姓跳下,后面的压着前面,顿时就有几人被踩得动弹不得,成功跳跃下来的那些人一瘸一拐的向着郊外的荒野逃去。
这样一个个的跃下,能够站起来的人却没有见到几个,老弱妇孺,年老体衰的只能站在城墙上面战战兢兢,这一跳下去怕也是个死吧!转眼间,城头上就只剩下小孩的哭声,老人悲怆的叹息声,妇女幽咽的呜咽声。
小攸不忍目睹,这样的惨烈啊!
见到激动的百姓已经散去,那些士兵从尸体堆的后面爬了出来,看到城墙上面还残留的老人小孩女人,狞笑着一步步的靠近。
一个士兵似乎是这些人的头领,他满脸都是鲜血,伸手抹了抹,还伸出舌头用嘴舔舔,随之大叫一声什么,然后众士兵即刻欢呼起来,挺着大刀就攻向城墙上面无助的众人。
小攸不知道那满清士兵说了什么,不过再蠢的人也知道绝不是什么好事。
一个士兵的刺刀刺入一位老者的身体,见到老人扭曲的表情,然后回头对着身后的士兵说了句什么,接着所有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剩下的人看到这样的情形,有些人不管不顾的跳了下去,当然也难逃头破血流的命运。
接下来的事情惨绝人寰,一个个的生命全都快速倒下。
有几个妇女“扑通”一声跪在士兵的面前,扯开衣襟,露出里面的大红鸳鸯亵衣,连不跌的叩头,身后紧紧站着自己的小孩,眼泪汪汪的祈求可以得到宽恕,可以放过自己的小孩。
那些士兵笑得更加的畅快,竟然一语不发,毫不留情的杀死小孩,甚至还有人挑了几个小孩的肠子出来狞笑。
小攸由开始的目瞪口呆到怒火中烧,看着这个场面,她不由的想到了日军侵华时的丑恶嘴脸,浑身的热血沸腾起来,她要将这些该死的士兵全部杀了 。
小灵脸上就挨了一巴掌,但还是倔强的看着她冷冷的说:“如果正史中没有记载,我不管你做些什么都行,可是‘扬州十日’是正史中有的,你不能去改变历史,你的出手会导致历史错位,会向着另一个轨道前行。而且你救得了一个能救得了全部吗?史书可是记载这次屠杀,人民死亡人数是八十万!”
晴天霹雳,才几百人她就已经受不了了,难道要让她眼睁睁的看着这么多人死去吗?
老天,你为什么要送她来这个朝代,这个时间啊!
真的没有办法吗?
小攸的眼睛湿润了,眼前哀嚎的妇女,狞笑的士兵,当众表演的活春宫,似乎都模糊成了一片……
42第二卷 初中生活 第九十章 老人再现
“己酉夏四月十四日,督镇史可法从白洋河失守,闭城御敌。”
小灵看着小攸泪眼朦胧的样子,有点心疼,但是转念一想,现在不是很好的锻炼小攸心智的时候吗?
“……城中四周火起,近者十余处,远着不计其数。”
“……诸妇女长索击颈,累累如贯珠,一步一跌,遍身泥土。满地皆婴儿,或衬马,或籍人足,肝脑涂地,泣声盈野。行过一沟一池,堆尸贮己,手足相枕,血入水,碧赭化为五色,塘为之平。”
小灵的记忆力真的很不错,能够把《扬州十日记》从头到尾的背出来,对才看了一遍的人来说,还真是天才中的天才,果然适合背书。只是此时小攸根本就没有心思去管小灵这点用处,她的脑海中全部都是刚刚看到的景象,还有文章中所记叙的那些事情,那些惨不忍睹的场景。
“……遇一卒至,南人不论多寡,皆垂首匍匐,引颈受刃,无一敢逃者。”
“……所掳一少妇、一幼女、一小儿,儿呼母索食,卒怒,一击脑碎而死,挟妇与女去。”
“……富家大室,方且搜括无余,子女由十余岁起,抢掠殆无遗类。”
小攸的心仿佛冰冻在零下十度的冰层,身上的鸡皮疙瘩也一层层起来。
“……初二日……查焚尸薄载数,共八十余万,其落井投河闭门焚缢者不与焉,被掳者不与焉。”
八十万人,真的是八十万人,这个数目就算不是完全正确,怕也是相去不远吧!
“……初四日,天晴,烈日蒸熏,尸气熏人,前后左右,处处焚烧,烟结如雾,腥闻数十里。”
“腥闻数十里”,哈哈哈,小攸忍不住地嘲弄起来,你听过尸体烧焦的味道飘了几十里地的吗?她只怕很快就可以见到闻到了。
“……后之人幸生太平之世,享无事之乐,不自修者,一味暴殄者,阅此当警惕焉耳。”
最后的警戒之语,言犹在耳,小攸仰望蓝天碧云长叹一声:同样的蓝天,自己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更何况她还比着平常人多了一份际遇。修真就算是有危险,这好歹也是自己选择的道路,可是这些扬州城的百姓却无法选择自己的人生,在外力侵占的时候,就只能引颈就戮,那点点反抗是如此的无力……
她不能改变历史,但是她就不应该这样眼睁睁的等着屠城直到结束吗?
她不能改变历史,难道就应该呆呆地站在这里,看那些凄惶惨烈到无法可想的场面吗?
一定有办法的吧!
小攸此时正站在扬州城最高的景点——文峰塔,以小攸的目力,可以俯瞰扬州一城,现在整个扬州城是个人间地狱,清军烧杀淫掠,无所不至,哀嚎声不断,繁华都市顿成废墟。
小攸如坐针毡,如果她有什么法术可以造成这种假象,那可不可以挽救这些还没有死去的平民呢?
就在小攸苦苦思索的时候,突然感觉到一股强大的威力直逼身前,小攸惊得急忙抬头看去。
就见身前已经站定一个普通士人装扮的老人,普通的青布长衫,头上四方平定巾,眯着眼,似乎是闭目养神的样子。
小攸仔细的打量,却看不出丝毫的异常,这个人很厉害,至少是出窍中期以上,不过这个人现在过来这里干什么?
“程攸攸程道友!”那老人缓缓地开口。
小攸闻言,瞠目结舌的看着眼前的人,不明白自己才来到明朝,是什么时候认识到了一个修为这样高的人!
看着小攸目瞪口呆的样子,那老人低沉地“呵呵”笑了两声,嘴角的皱纹似乎都舒展了开来,眼突然睁开,眼里明亮的神色一闪而过。
这个人是有点熟悉,仿佛在哪里见过!
看着他的笑容,小攸惊讶的发现眼前的这个人似曾相识,哪里见过呢?她接触的修真者可是很有限的啊!
“杭州西湖!”一旁一直默不作声做警戒状态的小灵慢慢的开口。
杭州西湖,小攸恍然大悟,没错啊,在杭州西湖见到的那个老人就是眼前的此人!
小攸突然觉得自己似乎是陷入了什么怪圈之中,认识的人都是这个朝代,那个朝代的搞不分明,要是她再多穿越几次,保不准回到现代了,她都会搞不明白辈分到底该怎样计算的了。
不过修真者也不用去搞这些虚名,现在还是先搞清楚眼前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我没有骗你吧!我们还会见面的。!”老人看着小攸呵呵笑道。
小攸有点黑线,他知道要和自己见面到底是因为现在推算到呢?还是因为后来见过面了,所以前面也知道了?
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呢?这是个问题!
“因为我们以前见过面,所以你就知道我们现在会见面吗?”小攸还是好奇的问出了这个问题。
对于这个老人,她有一种很信任的感觉,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当然不是这个原因,是因为师尊利用五行衍生大法推算出来。知道我和你在几百年之后的杭州有一面之缘。”那老人还是笑呵呵的回答,对小攸很友好。
“师尊?”小攸惊讶的不得了,这个人已经如此的厉害了,那他的师傅该是到了什么样的水准呢?他这么厉害的师傅怎么会认识她呢?
“对,师尊!”那老人的眼里闪过一丝神秘莫测的神情,弄得小攸心里面痒痒的,勾起了她的胃口。
莫不是她在其他朝代认识的人,知道她要来明朝,所以就专门叫人来找她!哈哈哈,自己还真的很传奇啊!多么有趣的事情竟然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不过转眼想到眼前的事情,她马上就没有了高兴地心情。“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己笑得如此的开心,可是下面的百姓却是水深火热,一相对比之下,自己都变得面目可憎了。
“程攸攸道友可是为了这城中百姓唏嘘,不忍见他们如此么?”那老人也瞬间转换了话题。
“嗯!”小攸点点头,“我还不知道您的名字呢?不知道如何称呼?”总不好“喂喂”吧!
“大家都称呼我为‘陶庵老人’或者‘山阴老人’,如果你不嫌弃,就叫我一声陶庵吧!”那老人笑笑,不以为意的说。
陶庵?
很耳熟。她记得不知是哪个名人就是号这个名的!是谁呢?
小攸一时还是没有想起来到底是谁,也就懒得再动脑筋了,反正哪个名人应该也和修真者扯不上关系。
“怎么敢直接称呼您老的名头,我还是和他人一样叫您一声‘陶庵老人’吧!”
陶庵老人听了淡淡笑了下,也没有继续这个话题。
“程道友刚刚的长吁短叹我也看在眼里,刚刚这位林道友念的这篇文章大概就是写的这件事情的后续吧!”
林道友?小灵还是真的化名为林青玄了!
小攸点点头,既然陶庵老人都知道自己的底细,当然也明白这篇文章的出处。
“现在才是第二天,还有几天时间这个扬州城就会变得面目全非,这里多是今天还好好的和家人一起的普通百姓,很快就会妻离子散,生离死别……”小攸慢慢的说,没有了先前的激动,有的只是没有办法改变这一切的沉痛。
“佛家有句话叫做‘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今天程道友如果救了这扬州城八十万众,那就不知道该是多少功德了。在修真一途就将会有更多的机遇!”陶庵看着小攸眯着眼说。
“嗯,您老还是叫我小攸的好,另外我在这里想化名为程语攸……唉,我也想去救他们,可是我不是这个朝代之人,要是我的介入改变了历史,那就会有更大的灾难啊!”小攸沮丧地说。
“这点你不用担心!”陶庵老人看着小攸淡淡的笑了,“今天我来就是为了这件事情!”
“为了这件事情?你有办法!”小攸惊讶的问。
“呵呵,只要你做一点小小的事情就行了!不会改变历史,不会对你有什么影响,但是又可以救出这些人!你可愿意?”陶庵睁开眼睛,眼里的光芒又闪耀起来,严肃的问。
愿意,当然愿意啊!
小攸点点头,对自己没有影响又可以救人,何乐而不为!
“慢着!”小灵见到小攸也不多加思考就点头应允,心里还是有点恨铁不成钢。
这个小攸啊!还以为她开始对人有点警戒之心的了,怎么还是这么的轻信于他人啊!
“还有什么事?”陶庵老人眼神严厉的瞟了小灵一眼,眼神里呆了一点威压,小灵只觉得这股威压简直要把自己压扁般。该死的,了不起吗?区区出窍顶峰就了不起吗?你这个老小子,等我找回魂魄后总要好好和你算算今天的账!
小灵即刻从威压中感受到了对方的修为,毕竟他那点眼力还是有的!
“你还是先把话说清楚!到底要小攸做什么事情?”小灵顶着威压,艰难的说。
陶庵老人赞许的看了他一眼,还真是不错的小伙子,难怪一直跟在小攸的身边。收了试探,陶庵老人淡淡的说道:“这个你不用担心,只是要小攸拿自己的隐灵耳环出来一用即可!”
隐灵耳环!小攸听到这句话顿时也大吃一惊,他怎么会知道自己有这样的法宝的,她的法宝除了小灵,就连父母都没有告诉过!
43第二卷 初中生活 第九十一章 小灵出浴
“你,怎么知道……”小攸想不通有谁会知道自己最深的秘密,小灵是绝对不会告诉别人的,对于这一点,她是非常的坚信,就算是全世界都不相信小灵,她都不会去怀疑。
“放心吧!我们对你没有恶意,至于知道的原因,时机一到你就会清楚,反正你只要明白一点就行,那就是我们对你不会有任何的不利。”陶庵老人做下保证。
小攸点点头,相信了他的保证,说得也是,人家要是对你没有恶意,你提心吊胆的,那是不值得,人家如果对你有恶意,而对方的实力好过你很多,那么你能怎样做呢?除了徒增担心,甚至是弄到茶饭不思的地步让自己不好过之外,你还能得到什么呢?说不定到时候敌人还没有动手,你的意志早就在惶恐的等待中崩溃了。
“事不宜迟,我们今晚就动手!”陶庵老人看到小攸已经相信了他的话,也就微微一笑,然后和小攸告别,约好的时间就是今晚三更在文峰塔顶。
小攸的心事解决了大半,心里好受一些,就专心等着半夜的到来,同时人也有了赏景的心情。
他们现在身处的文峰塔原名文笔塔,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砖砌塔身,高40米,塔下运河是鉴真东渡解缆入江之地。登顶可由南望大江,北眺蜀冈,绿杨城廊尽收眼底。
文峰塔是进出扬州所见的标塔,当时认为东、西、北三面皆有山峰,唯独正南缺少一峰,造成水口散漫,故在此建塔,作为水口关键,并以南应文明之象。
小攸拾阶而下,仔细的欣赏,由于战火纷飞,现在塔中并没有别人,想的也是,谁有这个闲情逸致还去看风景啊!逃命都来不及!
这个塔为楼阁式塔,八面七层,砖木混合式结构,第一、二层砖砌月梯和回廊,可拾阶而上。
三层以上用木板、铁钉筑梯,可攀高登临。其间盘路曲曲,石楼层层,如步云路。
小攸看得很是有兴趣,干脆叫上了小灵一起,两人在塔中来来回回走了几次。
又听说外面的“古运河”石碑,当年鉴真东渡曾从此扬帆远航,康熙乾隆南巡也曾在此游览。
小攸又跑到外面看看,想像着鉴真当年从扬州出发的情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石碑仍在,可是那些人、那些事却早已经离我们远去。
小攸感叹了下,时间能够消磨掉一切,几百年后的繁华都市可还有现在一星半点的狼狈与无奈。她能够回来这里,老天爷是不是就是想让她来见证这里的一切呢?
小攸仰望宇宙苍穹,感叹天意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