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复分类,以一岁为一卷焉。《明史》本传称定之以文学名一时。尝有中旨命制《元宵诗》,内使却立以俟,据案伸纸,立成绝句百首。又尝一日草九制,笔不停书。有质宋人名字者,就列其世次,若谱系然。人服其敏博。然其榛楛勿翦,亦由於此。李东阳《怀麓堂诗话》曰:“刘文安公不甚喜为诗,纵其学力,往往有出语奇崛,用事精当者。如《英庙輓歌》、《石锺山歌》等篇,皆可传诵,读者择而观之可也。”其言可谓婉而章矣。
△《完菴诗集》·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不著撰人名氏。惟篇首有《吴宽序》,称完菴先生刘公,少为刑部。属出佥山西按察司事,居三载,弃官归吴中。所与倡和者,武功徐公,参政祝公及隐士沈石田数人。考《江南通志·人物·文苑类》中载,刘珏字廷美,长洲人,正统三年举人,官至山西按察司佥事,老而好学,工於唐律,时人称为“刘八句”。
所叙仕履,与《宽序》合。又《艺文类》中载,《完菴诗集》,长洲刘珏撰,与书名亦合,则此集盖珏所作。然其诗有亮节而乏微情,不能如《志》所称也。
△《刘文介公集》·三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刘俨撰。俨字宣化,吉水人,正统壬戌进士第一,累官太常寺少卿、春坊大学士,掌院事,《明史》附见《周叙传》。称其景泰中典顺天乡试,力持公道,黜大学士陈循、王文之子,几得危祸,盖刚正不挠之士也。是集策表讲章一卷、记四卷、序十四卷、杂著六卷、五七言古今体诗五卷,尚沿台阁旧体,无疵累之可括,亦无精华之可挹。
△《姚文敏集》·八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明姚夔撰。夔字大章,桐庐人,正统壬戌进士,官至吏部尚书,谥文敏,事迹具《明史》本传。是集本名《矗堆稿》,后其子玺刊版,改题此名。夔一代名臣,风裁岳岳,不愧古人,而诗文乃直抒胸臆,不中绳度。如《寄弟诗》云:“嫩韭蒸来香满口,一铮缟疟堆俺!保灰源试逦ひ印4怂饺烁饔心苡胁荒芤病
△《兰轩集》·四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明沈彬撰。彬字原质,武康人,正统壬戌进士,官至刑部郎中。其居官以彊幹著,不以诗文自鸣,遗稿亦多散佚。没后百有馀年,至隆庆己巳,其乡人周维新始序而刻之,以墓志、墓表诸篇附於后。
△《静轩集》·十三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明陈宜撰。宜字公宜,静轩其号也,泰和人,正统壬戌进士,官至兵部侍郎。
路璧所作《宜小传》,称有《金台集》、《金陵集》、《滇南集》、《金台晚集》存於家。此本其季子佩所编录累朝诰敕、家谱、序与摚鹜对鳎参呔恚陟肚埃⒁晕宥髡吒皆鼐砟凇W缘诎司硪院螅嘉怂摹1啻问馕尢謇
△《商文毅公集》·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一名《素菴集》。明商辂撰。辂有《商文毅疏稿略》,已著录。是编为万历中淳安知县汉阳刘体元所编,凡文九卷、诗一卷,多馆阁应酬之作,不出当时啴缓之体。
△《菉竹堂稿》·八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叶盛撰。盛有《叶文庄奏议》已著录。是集乃盛所自订,凡诗词四卷、文四卷。诗词皆非所长,文有劲直之气,稍胜於诗,然亦无杰构,惟碑志诸篇什尚颇整饬有法耳。
△《卞郎中诗集》·七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明卞荣撰。荣字华伯,江阴人,正统乙丑进士,官至户部郎中。荣在景泰间,盛有诗名。居郎署二十年。朝骑甫归,持牍乞诗者拥塞户限,日应百篇。汤沐《公馀日录》盛称其“状元自是渴睡汉,宰相须用读书人”一联,以为虽有剪裁,浑无痕迹,盖亦俊才。然所作大半皆酬赠哀輓之章,亦多浅率,盖得之太易也。
是集为其门人无锡吴键所刊,附以杂文十馀首,亦非所长。李东阳《怀麓堂诗话》曰:“诗在卷册中易看,入集便难看。古人诗集非大家数,除选出者鲜有可观。
卞户部华伯在景泰间盛有诗名,对客挥翰,敏捷无比。近刻为全集,殆不逮所闻。”
是当时已有公论矣。
△《白沙诗教解》·十卷、附《诗教外传》·五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明陈献章撰,湛若水注。献章有《白沙集》,若水有《二礼经传测》,皆已著录。《白沙诗教》凡一百六十六篇,皆阐发性理之作。《诗教外传》则皆献章语录之类,足与诗相发明者。若水以类排纂,各为之标目。献章於诗家为别调,不妨存备一格。若水务尊师说,必以为风雅正宗,至别撰此书以行。言之似乎成理,而实则不然。王士祯《居易录》曰:“如欲讲学,何不竟作语录。”可谓要言不烦矣。
△《彭文宪集》·四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彭时撰。时有《可斋杂记》,已著录。其集原本十卷,岁久散佚。此本乃其六世从孙笃福所刊,掇拾残剩,取盈卷帙,不足见所长矣。
△《刘古直集》·十六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明刘珝撰。珝字叔温,号古直,寿光人,正统戊辰进士,官至户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谥文和,事迹具《明史》本传。是集乃其子太常寺卿鈗所编,凡诗五卷、文十一卷、志表祭文附於末。珝当万安、刘吉等朋比乱政之时,颇能持正。故本传称“安贪狡,吉阴刻。珝为稍优,顾喜谈论,人目为狂躁”。又《万安传》称“在内阁者刘吉、刘珝。安为首辅,与南人相党附。珝与尚书尹旻、王越又以北人为党,互相倾轧。然珝疏浅而安深鸷,故珝卒不能胜”。则珝亦一客气用事,轻率不检者耳。朱彝尊《明诗综》谓其诗率意涂写,不事翦裁,盖肖其为人也。彝尊又引李东阳语,谓“公於诗,兴之所到,笔不能阁,而无毫发点缀呻吟之病”云云。考《东阳序》中无此语,其语乃在《王承裕序》中。考此本二序皆五页,版心号数相同,装缉者互易其末页。彝尊以仁裕语为东阳语,知所见之本,二序亦互易末页矣。
△《王端毅文集》·九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王恕撰。恕有《玩易意见》,已著录。是集乃嘉靖壬子祥符李濂所编。前六卷为文集,平实浅显,无所雕饰,如其为人。《乔世宁序》称当时以为其文无假英藻,而质厚有馀;不务以闳辨,而归准於躬行。又最称其《答刘太保书》。
第七卷即《玩易意见》,八卷曰《石渠意见》,九卷曰《意见拾遗》,皆说经之语,各有别本单行。濂用李石《方舟集》例,又编入集中也。
△《鸣秋集》·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赵迪撰。迪字景哲,怀安人,自号白湖小隐。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谓:“余宪《百家诗》以迪为山人。徐庸《湖海耆英集》载其《元夕应制诗》。徐泰《明风雅》则云迪宜阳人,官吏部侍郎。然《鸣秋集》有景泰五年迪仲子壮《后序》,中云先人值时多故,投老林泉。而同时闽人均有《輓鸣秋山人诗》。则二徐所云,自是别一人矣。”是集即其仲子壮所编。前载《林志序》,称其古诗不下魏晋,而诸作则醇乎唐。今考其诗,古体颇为薄弱,志说殊诬。律诗谐畅,差有唐音,然亦晋安一派也。
△《王文肃集》·十二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王亻与撰。亻与有《毗陵志》,已著录。此集亦名《思轩稿》。卷首载李东阳所作传,谓其官吏部尚书时,上疏陈八事,多见采纳。今其疏不见集中,止存《经筵进讲》、《文华进讲》二卷。殆有所避而不载欤,抑东阳溢美也。
△《王太傅集》·二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明王越撰。越字世昌,濬县人,景泰辛未进士,官至兵部尚书,以功封威宁伯,谥襄敏。此集称王太傅者,其赠官也。考《明史》越本传,功名颇有可观。
惟以前结汪直,后依李广,为士论所轻。是集分体编辑,附录杂文。前有嘉靖九年吴江吴洪《序》,称其遗稿散佚不传,有郢人高德崇录所见闻,刻之於学舍,乃行於世。后越曾孙绍思,别辑全集。其跋中所称“在楚有太傅诗文集”者,即此本也。
△《王襄敏集》·二卷、《续集》·一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明王越撰。是编即其曾孙绍思所辑。第一卷为疏议,皆处置边务及奏报捷音。
第二卷为杂文。《续集》一卷,为诗及诗馀,而以李东阳所作墓志、崔铣所作神道碑,附录於末。越本魁杰之才,其诗文有河朔激壮之音,而往往伤於粗率。
△《野菴文集》·十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吴宣撰。宣字师尼,野菴其别号也,崇仁人。景泰癸酉举人,授左军督府经历,坐劾长官不法系狱,十年始得释。改中府,升镇远府知府,道病卒。其文落落有气,而格律未严。是集乃其门人王君谟等所编,未经刊行,其玄孙道南复订正藏於家。前有道南《自述颠末》一篇。
△《奉使录》·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张宁撰。宁有《方洲集》,已著录。是集乃宁天顺四年出使朝鲜所作,已编入《方洲集》内。此其初出别行之本也。上卷首叙奉使召对及奏稿数篇,馀皆途中留题之作。下卷则至朝鲜以后篇什,题曰《皇华集》,注云“朝鲜刻本”。
前有《崔恒序》,乃奉国王李瑈命编次而序之者也。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载宁两使朝鲜,水馆星邮,留题殆遍。馆伴朴元亨诗篇唱和,殊不相下。及偕登太平馆楼,宁成七律六十韵。元亨诵至“溪流残白春前雪,柳折新黄夜半风”之句,乃阁笔曰“不敢属和矣”。然其诗纵调骋情,才思虽捷,而少沉思,故王世贞谓宁诗如小棹急流,一瞬而过,无复雅观也。
△《彭文思集》·六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彭华撰。华字彦实,安福人,景泰甲戌进士,官至吏部侍郎,入内阁,逾年以风疾去,卒谥文思,事迹附见《明史·万安传》。所著有《素菴集》九卷。
《李东阳序》称其文严整峭洁,力追古作者。今未见传本。此本为其六世孙笃福所编,视原集仅十之三矣。
△《耻菴集》·十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明陈炜撰。炜字文曜,别号耻菴,闽县人,天顺庚辰进士,官至浙江左布政使。炜风裁峻整,为御史时劾罢锦衣指挥门达。在江西平反疑狱,为民兴利除弊,具有实绩。诗文非所注意。是集乃正德初其从子墀为东莞知县时所刊,嘉靖中其孙全之复补辑之,而以赞輓诸诗附於其末。
△《礼庭吟》·二卷(衍圣公孔昭焕家藏本)
明孔承庆撰。承庆字永祚,曲阜人,至圣六十代孙也。年三十一,未及袭封而卒。其外祖王惟善为裒其遗诗以成此集,有景泰间同郡许彬《序》,又有天顺丁丑长洲刘铉《序》,岁久散佚。康熙庚辰,衍圣公孔毓圻检校先世遗稿,又得而重刊之。
△《耕石斋石田集》·九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沈周撰。周有《石田杂记》,已著录。是集乃瞿式耜所删定,凡诗八卷、文一卷。其诗与华汝德本互有出入,文则华本所未收。然周诗犹以天趣胜,文则更非所长,徒为赘疣矣。
△《桂坡集》·十五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明左赞撰。赞字时翊,南城人,天顺丁丑进士,官至广东布政使。是编凡《前集》五卷、《后集》八卷,皆诗赋杂文,而以所作《方外》诸篇别为一卷,附於末,盖用杨杰《无为集》例。至於《乐府》一卷之中,如《关山月》、《杨白华》之类,皆古题,而忽以词曲续其后,则从来无此体例。殆以宋人词曲亦标乐府之名,故合为一。不知源流递变,格律各殊,不可以宋之乐府竟当古乐府也。
赞尝删定《李覯集》,盖亦颇留心诗古文者。然所作质朴而不能健,清浅而不能腴,其於古格,仅仅具体云尔。
△《别本彭惠安公文集》·七卷、《附录》·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彭韶撰。韶有《政训》,已著录。所著诗文名《从吾滞稿》,已散佚不存。
是集乃御史陈时周所重编,已多所刊削,非尽精要。《附录》一卷,则杨守陈、陈献章等赠言及府志传论也。
△《馀力稿》·十二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
明徐贯撰。贯字元一,淳安人,天顺丁丑进士,官至工部尚书,谥康懿。是集乃贯所自定,前有弘治己未《自序》。其子颐初刊於舒城,间有遗佚。嘉靖壬子,其次子健倅归州时,复增订梓行。诗文皆平实,亦大半应酬之作也。
△《栗菴遗稿》·二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明郑环撰。环字瑶夫,号栗菴,仁和人,天顺庚辰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
是集有其子《孟绳跋》,称环集本十卷,不戒於火,兹集乃其搜辑另编者。杨守陈作环墓碑,称其文章典雅赡密。今此本所存无多,体亦不备,不足以见其全。
守陈所论,难遽定其确否也。
△《东白集》·二十四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张元祯撰。元祯五岁能诗,宁靖王召见,名之曰元徵。巡抚韩雍为改今名,字廷祥,南昌人。天顺庚辰进士。官至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掌詹事府。
天启初追谥文裕。事迹具《明史》本传。是集凡诗文二十三卷,末卷则附录事实祭文。元祯以讲学为事。其在讲筵,请增讲《太极图》、《西铭》、《通书》。
夫帝王之学,与儒者异,讵可舍治乱兴亡之戒,而谈理气之本原。史称后辈《女册》笑其迂阔,殆非无因矣。其诗文朴遬无华,亦刻意摹拟宋儒,得其形似也。
△《定菴集》·五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张悦撰。悦字时敏,华亭人,天顺庚辰进士,官至南京兵部尚书,谥庄简,事迹具《明史》本传。是集凡诗一卷、文四卷,大抵流易有馀,而颇乏隽永之味。
△《巽川集》·十六卷、《附录》·二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祁顺撰。顺字致和,巽川其号也,东莞人,天顺庚辰进士,官至江西左布政使。其集前载有韵之文,次为诗词,次为散体,末附张元正所作墓志、贾宏所作墓表,各为一卷。
△《东园诗集续编》·八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郑纪撰。纪有《东园文集》,已著录。是编其诗集也。初,纪子主一、主敬尝编其诗为十二卷,今未见传本。此本乃其少子忠蒐辑遗篇,故题曰《续集》。
集中如“古堑斜连江树没,饥乌恒傍野人飞”、“桥头雨歇径初溜,天际云收山渐多”等句,亦颇有南宋风格,然亦止於如此耳。
△《东泷遗稿》·四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彭教撰。教字敷五,号东泷,吉水人,天顺甲申进士第一,官至翰林院侍讲。集中诗文,类多应酬之作。《李东阳序》云:“敷五年仅四十馀,编摩考校之外,无由自试,而文又不尽其蕴。”盖亦微词也。
△《闵庄懿集》·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闵珪撰。珪字朝英,乌程人,天顺甲申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左都御史,事迹具《明史》本传。是编乃其诗集。集中七言律诗多至六卷,大抵皆酬赠之作。盖珪老成持重,治狱平允,为当代名臣,后以不阿刘瑾告归。其立身自有本末,吟咏则非所留意云。
△《桃溪净稿》·八十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谢铎撰。铎有《赤城论谏录》,已著录。是集凡诗四十五卷、文三十九卷。
盖李东阳因其旧本再取而芟之,故以《桃溪净稿》为名。然瑕瑜参半,犹不能悉为刊除也。
△《沧洲集》·十卷、《续集》·二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明张泰撰。泰字亨父,太仓人,天顺甲申进士,官至翰林院修撰,事迹具《明史·文苑传》。泰为人恬淡,独喜为诗。初与李东阳齐名。后东阳久持文柄,所学弥老弥深,而泰不幸早终,未及成就,故声华销歇,世不复称。今观是集,大抵圆转流便,而短於含蓄,正如清水半湾,洮洮易尽,视东阳《怀麓堂集》实相去迳庭。故东阳作序亦云:“将极於古人,而不意其遽止云。”
△《西山类稿》·五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谢复撰。复字一阳,祁门人。少从吴与弼游,与陈献章为同门友,而笃实胜於献章。故集中有《书献章诗后》一篇,颇诋其晚涉於佛、老。其宗旨可见。
然其诗文则不出讲学之门径,与谈艺家又别论云。
△《陈剩夫集》·四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明陈真晟撰。真晟字晦德,改字剩夫,又自号曰布衣,家本泉州,以父隶镇海卫戍籍,遂为漳州人。天顺中,尝诣阙上书,献所撰《程朱正学纂要》,兼上书执政,均不见收。又上书当路,献所撰《正教正考会通》,亦不见省而罢。又作《学校正教文庙配享疏》,拟诣阙再上,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