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年街-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品:十年街
  作者:四月兰
  内容简介:
  依然是一个跟青春有关的故事。
  也许你会看到熟悉的影子,但主角已经不是暗河中的那对。
  暗河献给我心目中永远的无极。
  此文献给我生命中几位重要的朋友。
  正文
  第一章…1
  1997年7月1日,对于我来说,发生的两件事至关重要。
  第一件事是当我回到初三三班拿回我和雯川的毕业留言录时发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
  这个秘密并无阴谋,亦不复杂。我不过是在我的留言录里发现了一个白色信封,里面有一封折叠工整的信,信里有三个字迹清秀的单词:
  Be——My——Girl!
  我虽不至于晴天霹雳,呆若木鸡,但也足足为此跌坐在座位上至少三分钟。
  我是个在感情上特别晚熟的女生,所以后来当我知道洛颜跟冷飘居然在小学时代就已经发展了多场小豆芽恋的时候,震惊不已。
  虽然我从小学起就有不同的男孩子给我送过糖果,玩具,好看的橡皮擦等各种各样的东西,我不过把那当作好朋友间增进正常友谊的正常方式。
  从初中以后,我开始收到各种各样不同的情书,才终于明白,有种东西,叫爱情,它和友情不同,比友谊更魔幻,更玄妙,更不可捉摸。但我不喜欢那些男生在字里行间写的肉麻的诗句,我也不喜欢看到诸如喜欢,爱之类的字眼。
  我大概能知道那些男生为什么会给我写那些莫名其妙的东西。
  我很好看。我文静温柔。我知书识礼。
  但于我而言,这些特质简直乏善可陈。
  我是好看,但当我第一眼见到雯川的时候,就发现了女人不一定要好看。如果可以选择,我宁愿像雯川那样气质逼人,而非五官标致。
  我文静,是因为我生性是个不多言的人,如果说话不是为了交流,而是为了无聊消遣,或是品头论足,甚至滋生事端,我宁可永远沉默。
  我礼仪周全,不过因为我有个知书识礼的母亲,和出身书香的父亲。在他们的严格调教下,任何一个人,都会像我一样,成为一个横平竖直的完美机器人。
  我等于淑女的代名词。
  淑女,是我最讨厌的东西。
  可为什么是他。
  我在抚平心跳之后,重新打开了被我慌忙揉乱的信纸。
  落款是钢笔写下的两个大字:江远。
  那两个字落笔有力,工工整整,像个承诺一样,顶天立地。
  我心跳再一次加快,努力搜索关于他的记忆。
  我们从初中开始同班,他的名字出现频率最高的地方是在三楼的女厕所,因为那里是女生们传递八卦信息的最佳场所,而同级女生最常提到的就是他。
  她们说他什么呢?我皱眉,发现平时不爱八卦的弊病之一就是导致信息量太少。
  他很高很帅,只是略显瘦削,眉目清朗,皮肤有些白皙。在我们学校现在好像突然流行这一款的男生,加之他成绩从来在三到十名之间徘徊,不是那么突出,但又绝对算是优秀,所以当他拍着篮球在走廊来去时,无怪乎女生们的尖叫声四起了。
  我在座位上呆了许久,直到肯定自己神色自若,足以应对任何即将发生的情况,才起身准备回家去。
  站起身来,我还不忘为我的宝贝同桌郭雯川同学拿出她的留言录,我在任何时候都是这么心思缜密,从容自如,绝对有大家风范。
  我将两本留言录捧在胸前,那封面是徐若瑄在对我们欲语还休的微笑,粉红的底色衬托的是我们的少女心情。
  当我第一眼相中的时候,雯川立刻拍手:“很好!很梦幻。很少女。”
  然后我们均是大笑不止。
  回家时经过篮球场,我忍不住往那平时并不留意的场所多看了几眼。
  他果然在人群之中,白色球衣穿得十分潇洒。我只看了两三分钟,就发现他显然是处于领头地位,几个简单的手势,就已显出卓然不群的气质。
  我低头,突然思考起一个问题:爱都是源于被爱吗?
  当你发现有人喜欢,不自觉地对那个人留心起来,接着可能发现他与众不同的好处,两人便水到渠成地在一起。
  如果你一开始不知道他喜欢你,也许一辈子也不会对他多看一眼,更谈不上什么两情相悦。
  当我拿这个问题请教雯川的时候,她只瞪我一眼:“你发现邓飞的好处了?”
  我不愿多与她说话,将留言录塞到她手中:“再见。我下午还要下乡呢。”
  第二件大事,便是跟我父亲一起,在离城区三十公里左右的县城里,接到了我的堂兄——殷若。
  堂兄殷若,是我大姑妈的儿子。
  说是大姑妈,其实她只是我爷爷的养女,本来是小时候领回来给大伯当童养媳的,可惜大伯幼年早夭,爷爷就把她收做干女儿,跟父亲小叔他们一起长大。
  爷爷中年从乡下到了城里,带着父亲和小叔一起回城,两个儿子十分争气,考上大学,走上仕途,一路风声水气,光宗耀祖。可是姑妈却一直留在乡里,找了个开杂货店的男人,继续着起早贪黑却依旧拮据的日子。
  大人们的事我不太懂,也从来不敢问。
  在我的世界观里,我不太明白,同样是兄弟姐妹,为什么我们过着体面的日子,可姑妈一家却不能。
  只是我习惯沉默,我知道多余的询问可能会引来父亲的微微责备,所以索性不问。
  “蓓蓓,要不你去看看你哥什么时候回来。”姑妈对我说话,却小心翼翼地看着父亲。
  “是的,是的,让孩子去瞧瞧。”父亲连忙点头。
  我这才知道殷若每个假期都会到县里去做家教,攒够下个学期的学费,即使今天就要跟我和父亲一起进城,插班到著名的省重点中学七中,他还在给一个孩子补习化学。
  我抬头,有点不知所措,这是我中学以后第一次回到县城,小时候的印象早就模糊,根本分不清东南西北,可是我却不敢表现出丝毫的迟疑,连忙微笑应着:“好的。”
  姑妈牵着我走出狭小的胡同,来到稍微宽阔的街道,她指着前方说:“街尾就是你姑父的杂货店,你去问一声就行了。”
  我根本看不清楚姑妈到底指着何方,却还是懂事地点头:“好的。”
  我走在七月骄阳如火的街头,发现皮肤又开始有些敏感,手臂开始泛红。微微蹙眉的时候,发现一辆单车从我身边骑过,却又突然停下。
  车上的人回过头来,有些诧异的问:“阿安?”
  作者有话要说:好久没发过长篇了。
  呵呵,紧张。
  第一章…2
  那人确是殷若。
  虽然长这么大,见面次数屈指可数,但殷若这样的男子,从来叫人印象深刻,不可能被轻易遗忘。只不过听到他的称呼,我在片刻间没回过神来。
  我叫安蓓蓓,虽然我不知道为什么,但我的亲人长辈都叫我蓓蓓,我的同学朋友都叫我安安。从来没有人这样叫过我:阿安。
  他叫我阿安。
  我不排斥这样的称呼,并且庆幸他没有叫我小安,或者小蓓。
  我对着阳光的方向,不自觉地眯眼,却看到他的笑容,比阳光更加温暖。
  他真的是个笑容温暖的人呢,我这样想着。不知道为什么,脑海中立即浮现另一个人的身影。
  说实话,他们是相似的,又或者,这个时代流行的帅哥,都是雷同的。
  咱们追求的就是更高更帅更瘦,殷若便是这样,比江远更高一些,洗得泛白的衬衣比他的骨骼宽大一些,风把衬衣吹在他身上,竟有一些性感的味道,他的头发看起来是细而柔软的,甚至有点微微的棕褐色,靠近我的时候带来一阵薄荷的清香。
  我脱口而出:“海飞丝!”
  他又是一笑,点头:“上车,我带你走。”
  这笑容让我意识到他跟江远是完全不同的,江远是清冷的,孤高的,狷狂的;而殷若是平和的,柔韧的,温暖的。
  是因为环境吗?
  如果殷若也有江远那样的家世,生长在和我们一样的环境,他会不会还这样性情平和?
  “想什么呢?”殷若低头问我。
  “没有。”我微笑摇头,他的车是老式的二八自行车,对我来说有点高,后座显然没有人常坐,已经布满了黄色的锈甲。我从Hello Kitty的包里拿出一张纸巾垫上,殷若有些局促,低头对我说:“不好意思。”
  我知道他误会了我的意思,我想解释,迎面却遇到了他的两个同学。
  “殷若!”那两个女生见了他,眼睛里闪烁光彩。“他们说你马上就要转学到城里了啊。”
  “啊……是。”殷若回头去跟她们寒暄,语气还是那样温和。
  “那……你还会不会回来看我们啊?”她们的眼光里满是失望,显然对眼前人是无比依恋的。
  “当然会。”
  “刘老师一定会特别难受。你走了,咱们这一级还有谁能考上好大学呀?”其中一个女生很认真地说,我想难受的人可不止是刘老师。
  “别这么说。”
  “以后广播站也少了你这个主力呢。”
  ……
  女生很依依不舍地跟殷若聊着,仿佛是预感到她们的殷若马上便要跟她们分离,此刻若不多言,再见不知何日。
  而我发现殷若虽然随和,但其实也是个寡言的人,对她们的任何问题都只是笑着,微微前倾,仿佛很认真地倾听,回答的话却只是三言两语,很简练。
  好不容易聊得差不多,一个女生鼓起勇气跟他要了通讯地址。殷若回头向我,我会意,把家里的地址写给他。
  这时这两个女生才意识到我,一个立刻就问:“你妹妹啊?”
  我心里觉得好笑,我跟殷若长得一点也不像,她们可真会想事情。
  殷若点点头:“我堂妹。”
  我也乖巧地点头,依旧在他背后沉默。
  好不容易送走了那两个女生,殷若问我:“车会不会太高?你先坐上来吧。”
  “没事。你先骑着,我能坐上去的。”
  “没关系。你先来。”我看了看车是有前杠的,但看着他的表情,只好遵从。想起他刚才的误会,我已悄悄把纸巾扔掉,他似乎发现了这一点,说:“锈太多了。”然后从前框拿了一本化学习题册帮我垫上。
  我想拒绝,他却拍拍封面,说:“上来吧。”
  我踮踮脚尖坐稳,他已经娴熟地跨过前杠,骑了上去。风吹动他的衣摆,偶拂在我的脸上,我问到一股肥皂的自然气息,却发现那气息,比家里各种昂贵洗衣粉的味道更加让人心旷神怡。
  到姑父杂货店的时候,他缓慢减速,待车停稳,再将车倾斜到一定程度,让我便于落地。
  姑父的店面很小,地面是泥地,有些高低不平,除了经营些日用杂货,姑父同时也卖着豆花凉粉之类的小吃,于是铺里半边摆着货柜,另外半边摆了两张八仙桌和几条长凳。
  见我们进来,姑父那布满皱纹的脸上立刻笑开出一朵花来。我看了莫名的心酸,明明和父亲是一样的年龄,他却显得苍老了十岁,但那笑容是极纯朴极忠厚的。他老远就站在店铺中央招呼我说:“蓓蓓来啦?要不要吃点豆花?来尝一尝吧。”
  我不忍心拂了他的好意,于是表示出欢喜,一个劲儿点头。他像遇到一件多大的好事似的,开心地走到盛豆花的木筒前面,殷若走过去帮忙,问:“店里还有新碗吗?”
  我知道他们都把我当作城里来的小公主来对待,而那些娇奢的习气,尽管我很厌恶,却发现自己永远难以摆脱。
  一些东西成了习惯,要戒掉就很困难。
  他们忙碌的时候,我不经意地回望来时那条狭窄的街道。
  突然发现这街道蜿蜒曲折,配合左右错落有致的房屋,竟如江南小巷一般灵秀动人,韵味悠长,不似这贫穷小城应有的风貌。
  殷若已坐在与我同一条长凳的另一端,他看一眼我,微笑道:“喜欢这条街?”
  “嗯。”我不回头,只是应着。
  “这街有名字的。”
  “叫什么?”我在心中猜想这街或许叫长江路,黄河道,最多含蓄点叫杨柳巷之类的,却听见殷若的声音:
  “叫十年。”
  第一章…3
  “十年?”我诧异地回头,继而笑道,“哪有这种名字呢?你自己取的吧?”
  “不是啊。”殷若摇头,好脾气地回答我,“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反正它就叫这个名字。”
  他把桌上一小瓶醋跟酱油向我推近一些,又把邻桌的餐巾纸拿到我面前,我发现他的手指颀长,指节略有一些突出,十分好看。店外明媚的阳光洒落在他身上,我看到他的头发被染成淡淡的金黄色。我突然发现,眼前这个男子,有着极为英俊的侧脸。
  我当然不会知道这张脸是否是让雯川迷恋一世的原因。我只是在想,可惜他不是我真正的大哥,不然的话,我必定把我满腔的崇拜和依赖都给他。
  姑父从货柜里取出一个不大的纸箱子,放在殷若的自行车后架上,又用拿一截白色的尼龙绳固定好。回头对殷若说:“过去了要听话,可不能丢人啊。”
  殷若点点头:“我不会的。”
  我心里疑惑:难道姑父就这样跟自己的儿子道别,而不再送他了?果然,殷若跟我们离开的时候,姑父都没有再出现。我只记得我在街道回首那一刻,他站在店口张望的模样。
  他就那样望着自己的儿子,那样默默无言地望着,仿佛在将来的每一天,都会那样张望着。
  我跟父亲先上了小李司机开来的长安吉普,车窗外,殷若紧紧拥抱了自己的母亲。姑妈一路都泫然欲泣的神态,到最后终于流下了眼泪,可她还频频安慰儿子,也安慰自己:“没事。又不远,随时都可以回来的。”
  车启动前,我下车从包里掏出新买的护手霜递到姑妈手里,我知道她的手上有好多好多裂痕,看着让人心疼。
  姑妈稍微愣了一下,接着抚摸了一下我的脸:“孩子。姑妈知道你懂事。你要照顾着点你殷若哥。”
  年少的我当然不知道承诺意味着什么,也压根没想过年少的我怎么去照顾另外一个人,我只是不断点头,以期姑妈和姑父可以不要那么惦念。
  父亲跟殷若一向投契,在吉普车里相谈甚欢,好像他们才是真正的父子。
  我们很快回到了城里,进厂之前,父亲推开车窗,指着外面说:“喏,这就是七中。过十几天高二的补习班就快要开学了,这两天你在家好好适应一下,把没买齐的参考书都补上,尽快习惯这里的学习氛围。”
  殷若点头,看到坐在另一侧的我,问道:“阿安,你们高一也快开学了吧?”
  “下个月吧。我们还没去毕业旅游呢。”
  “哦。”殷若点点头。
  “殷若……”我刚开口,父亲便侧过头来对我蹙眉:“怎么没大没小的?”
  “没关系。”殷若解释,“反正也是同年生的。”
  我自小没叫过他殷若哥哥,其实只是种习惯而已。就好像雯川每天都直呼她老爸的名字:郭大山。郭大山。如果哪一天她开口叫“爸”,那表示一定是有事发生。
  我问殷若:“你读理科?”
  “嗯。”因为中间坐着父亲,殷若只能略微侧着头答我。
  “我爸说你数理化从来都考接近150分的。”
  “倒也不能算是‘从来’。”他微笑的脸上还是波澜不惊,却已用这句看上去没什么杀伤力的话狠狠的杀伤了我。
  我家住在化工厂的家属区,隔壁就是鼎鼎有名的省重点中学——市七中。
  我家住在五楼,也是顶楼。家里有很宽阔的阳台,两天前,母亲已经请工匠安装好防护栏,扯了几尺布把那一方空间封闭成一个小小的卧室,说是卧室,其实也只有一张桌子,和一张行军床。
  “过两天,定做的书柜就会拿过来了。”父亲对着殷若解释。
  殷若看着为他而改造出来的小小世界,略有一些局促:“二叔太客气了。平时住校,本来可以不用麻烦的。”
  “住校周末也是要回来的啊。”母亲语气里带点微嗔,假意听着他的客气话有些不高兴的样子。殷若连忙点头,于是我们便和乐融融的坐在一桌吃晚饭了。
  饭后,电视里开始播放庆祝香港回归晚会。
  整个一晚上,我能感觉到殷若的若有所失,晚会还没结束,他就到他的行军床上睡下了。虽然城区离他的小小县城并不是那么远,坐大巴也就几十分钟的路程,可他离开的,是个叫做家的地方,而我们对于他只是并不常走动的亲戚。
  我听见爸妈在厨房里小声唠叨:
  “这孩子,过于懂事了。”
  “可不是嘛。”
  “所以不能让他一直在乡下呆着,被埋没了。”
  “好苗子到哪儿都是好的。”
  “学校这么近,本来不该让他住校的,也方便照顾。”
  “有什么办法,女儿长大了嘛,顾忌自然多一些。”
  “离开的时候大姐担心得很,老殷也没来送。”
  “哪个做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