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箭神-第1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啸八人以他们的高超箭术以少胜多,对匈奴箭手进行无情的碾压。

在他们的配合下,希腊老兵们发起了狂飚般的反击。虽然已经恶战了大半天,但是他们一直在利用地形进行有效的反击,又有意识的进行轮番休息,体力充沛。憋屈了半天。终于等于了可以大显身手的机会,他们怒吼着,互相激励着,发起一波又一波的冲击。杀得匈奴人狼狈不堪,毫无还手之力。

调虽被压制在盾阵之后,冲杀在最前线的百夫长、十夫长被逐一清除,匈奴人陷入了群龙无首的混乱状态。他们原本就不擅长这种密集阵形的步战,现在又失去了有效的指挥,只能凭借个人的勇力硬撑。

可惜。步战不是骑射,他们的罗圈腿没有希腊老兵们灵活,手中的盾牌不如希腊老兵的步盾宽大厚实,弯刀也没有希腊老兵手中的长矛利于突刺。挥动弯刀需要更大的空间,而且攻击意图明显,很容易就被希腊老兵的盾牌挡住,可是希腊老兵的长矛突刺却不是他们手中的骑盾能够抵挡的。

“哐哐!”弯刀砍在盾牌上,火星四溅。

“噗噗!”长矛刺入匈奴人的身体,鲜血喷射。

匈奴人虽然人多势众,却被希腊老兵们杀得节节败退。老兵们组成两个横队,互相掩护,如浪涌进,将一排排的匈奴人刺倒,踩在地下。他们的战靴踩在匈奴人的尸体上,血泊中,哧哧作响,山坡上野草已经踩烂,绿色的草汁和鲜红的血液混合在一起,将土地汇成一片泥泞。

调虽躲在盾牌之后,看不清整个战场的情况,却感受到了前方传来的压力。他心急如焚,连声催促传令兵吹响号角,命令部下向前攻击,询问战场的情况。

可是,他却没有听到回音。整个战场上,除了他的号角在响,似乎只有对面敌人的号角。

调虽大吃一惊,他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推开卫士,挤到阵前,放眼看去,这才发现那些熟悉的面孔几乎都消失了,眼前只有慌乱的部下。

还在如蜂的箭矢。

看到调虽露头,几乎不用梁啸下命令,箭手们立刻将他当成了目标。片刻之间,调虽就中了三箭。他痛得大呼一声:“救命!”卫士们扑了上来,用盾牌护住了他,自己却成了箭手们的目标。“嗖嗖”几声,数人中箭,闷哼着倒地。

一时间,阵势大乱。调虽连滚带爬,躲回盾阵之中,一边命人拔箭疗伤,一边破口大骂。这仗打到这一步,他如果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就真的是猪了。可惜,他虽然明白了,却无法解脱。百夫长、十夫长们战死,他面对的是一群没有指挥的散兵,又被箭射得出不了头,就算是想组织撤退也很难办到。

怎么办?调虽心急如焚,后悔莫及。

梁啸看出了调虽的慌乱,意识到最后一击的时刻到来。他举起弓,搭上一枝箭镞宽大如月牙的特种箭,对准调虽的大旗射出。

相隔三十步,梁啸轻而易举的射中了目标,宽大的箭镞射断了绑着大旗的皮索,大旗呼啦啦的响着,落在地上。掌旗兵大惊失色,伸手去扶。“嗖!”一枝利箭飞到,射穿了他的咽喉。

掌旗兵倒在,又粗又长的旗杆和大旗一起倒地,砸在匈奴人的身上,惊起一片惊呼。

梁啸大吼一声:“大当户死啦,杀……”一边喊着,一边跳下山崖,手不停挥,接连射出数箭,将几个负隅顽抗的匈奴人射倒,露出一个缺口。与此同时,庞硕挥舞铁刀,冲下了山坡,梁啸在荼牛儿等人的保护下,也冲了下去,闯入缺口,冲向匈奴人。

与此同时,那七个箭手也从各自藏身的地方冲了出来,在佣兵步卒的保护下,与梁啸汇合,冲向匈奴人。

他们是真正的生力军,从逃上山坡到现在,基本没有参加战斗,体力最充沛。一杀入战场就给匈奴人以重创。庞硕手中的乌兹铁刀最为暴力,几次起落,就将几名匈奴人连盾身人斩为两段,鲜血泼洒,场面骇人。

面对希腊老兵,匈奴人已经力不能支,看到庞硕等人杀入,无一不大惊失色,再也没有战斗的勇气,转身就跑。

庞硕等人组成一个锋矢阵型,如汤泼雪,迅速将缺口拓宽。

希腊老兵们立刻转换阵型,跟在梁啸的后面,楔入匈奴人的战阵,将他们向两侧的山坡上挤去,护住梁啸的两翼。庞硕挥舞铁刀在前,大砍大杀,荼牛儿左手短刀,右手长刀,当者披靡。

匈奴人被杀得叫苦不迭。他们不约而同的向大旗的方向看去,看怎么也找不到大旗,更加慌乱。

然后,让他们更加绝望的事情还在后面。

休息了大半天的骑兵重新上马,在山谷间列阵。谢广隆手持长矛,站在队伍的最前面,发出兴奋的嗥叫。

“杀……”

“杀……”少年骑士们嘶声怒吼,猛踢战马。

“杀……”蒲类人同样欣喜若狂,在蒲甲的率领下跨上战马,举起战刀,跟着少年骑士们加速,冲锋。

战马奔驰,借着坡势加速,蹄声汇成一道惊雷,滚滚而来。

匈奴人目瞪口呆。

骑兵像风一样从匈奴人头顶刮过,将一个接一个的匈奴人砍倒在地,撞成滚地葫芦,然后加速冲下山坡。

无数匈奴人被长矛刺中,被战马撞倒,惨叫声此起彼伏。匈奴人彻底崩溃,舍命狂奔,连滚带爬的逃离战场。可是他们哪里跑得过战马,很快被骑兵追上。骑兵们为了自身的安全,根本不愿意去追杀他们,一口气跑下山坡,冲向那些看守战马的匈奴人。

匈奴人看着狂奔而至的骑兵,大惊失色。他们一直以为胜劵在握,只等擒住梁啸,结束战斗。面对这个情况,他们一点准备也没有。

几乎没有任何还手的机会,他们就被包围,杀戮一尽。

梁啸等人也顾不上四散奔逃的匈奴溃卒,纷纷跳上战马,冲下山坡,将匈奴人的战马、辎重全部收入囊中。他们兴奋不已,有的舞动胳膊,载歌载舞,有的骑着马,绕着梁啸奔驰,大声欢呼。

运气爆棚,从乱军中逃过一劫的大当户调虽站在山坡上,看着山下狂欢庆贺的人们,欲哭无泪。

第313章娃娃亲

梁啸甚至懒得去搭理调虽。落毛的凤凰不如鸡,匈奴人实在得很,没有了实力,他再也威风不起来了。

他抓住了几个俘虏,问清调虽的部落就在二十里外,毫不犹豫的下达了继续作战的命令。他们将能完好的战马带走,受伤或者体力不支的战马全部杀死,不给调虽一点机会,然后跨上马,向调虽的部落方向赶去。

很快,梁啸就消失在调虽的视野之外。

调虽后悔莫及。他知道梁啸要去干什么,可是他除了掩面痛哭之外,没有任何办法可想。仅凭两条腿,他追不上梁啸;仅凭身边这些惊魂未定的士卒,追上梁啸又有什么用?

半个时辰后,梁啸找到了调虽的部落。正当黄昏,上千座帐篷散落在水草丰茂的山谷间,女人们在准备晚饭,孩子们在帮着收拢牛羊,一片安祥和静谧的景象,谁也没有想到一场灭顶之灾迫在眉睫。

大部分战士都随调虽外出,山谷里只剩下三百多骑。面对如狼似虎的梁啸等人,他们几乎没有任何还手之力,一击即溃,伤亡过半,仓皇逃入草原深处。

山谷里的一切都成了梁啸的战利品。

梁啸没有任何怜悯,下令洗劫、屠杀,所有具备战斗力的人全部杀掉,只剩下没有反抗能力的老人、孩子和女人。做这样的事,他原本还有些下不了手,可是现在他杀了太多人,已经有点麻木了。就算他不杀,他的手下也不会心慈手软。

战斗结束,山谷中倒处是鲜血和尸体,悲伤而沉默的匈奴人有的挖坑埋葬被杀的家人,有的杀牛宰羊,为敌人准备晚饭,孩子们像一头头脏兮兮的小狼,挤在一起,瞪着或惊恐或仇恨的眼睛看着梁啸等人。相比于那些沉默的女人和孩子。他们多少有一些生气。

梁啸站在调虽豪华的大帐前,看着那些孩子,眉毛挑了挑。

皇甫其大帐里走出来,顺着梁啸的目光看了过去。“大人。要不要全杀掉?这些小崽子以后可都不是什么善茬。”

梁啸看了他一眼,不屑的歪了歪嘴。“不是善茬又如何?我还怕他不成?”

“这倒也是,以大人之强,他们要敢来报仇,也是自寻死路。不过。大人……”

“老丈,你是想劝我说除患不尽,自遗其咎吧?”

皇甫其点了点头。梁啸轻轻地哼了一声:“老丈,匈奴人也好,汉人也罢,其实没什么区别。匈奴人并不天生就是狼,我汉人也不天生就是狼,全看你怎么养。为了所谓的后患将可能的敌人杀得干干净净,好让自己安生度日,这本生就是一种羊的思维。”

皇甫其怔了片刻。慨然而叹。“大人所言甚是,老朽一时糊涂,倒落了下成。”

“老丈也不必自责。你是商人,商人要尽可能地减少风险,最好能够垄断商路,不让任何对手有露头的机会。我是武人,不可能杀尽天下人,只能让自己变得更强,让敌人无机可趁。”

皇甫其连连点头。

梁啸轻叹一声,换了话题:“收获如何?”攻占了这个部落。大当户调虽的财产也成了他的战利品,皇甫其负责清点数目。此刻出来闲聊,自然是有了结果。

“老朽都不敢想象这个大当户积累了多少财物。依我看,这个部落里所有的财产至少有七八成被他一个人占有了。仅是丝绸就有十几箱,丝毫不弱于我汉人的列侯。”

梁啸皱了皱眉,再次把目光转向那些匈奴人。也许正因为如此,匈奴人才对调虽的战败没什么触动。对他们来说,调虽这个头领死了也许更好一点。

“老丈,我们的损失已近四成。我需要更多的人马。你看这些钱财能招募到多少人?”

皇甫其哈哈一笑。“有了这些财物,会有不少小部落动心的。匈奴人太过霸道,对河西的大小部落压榨得很厉害。有机会报复,抢回他们失去的财产和人口,他们不会拒绝的。大人放心,我明早就起程,等大人到达河西,自然会有人来投奔大人。”

梁啸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在饱餐一顿,补充了给养,又让将士们放纵了一夜之后,他带着丰厚的战利品离开了山谷。

皇甫其带着几个骑士和财物,离开了队伍。

素叶城下,尸体纵横,鲜血满地,蚊蝇乱飞。

在弓箭手的掩护下,匈奴人推着一辆辆攻城车逼近城墙。

城头的弓箭手射出一阵阵箭雨,压得匈奴人抬不起头来。一个接一个的匈奴弓箭手中箭。即使有大盾护着,他们也处于严重的劣势。

他们模仿了汉人的攻城方式,甚至造出了汉人的攻城器械,但是他们造不了汉人的弩。使用有效射程只有六七十步的骑弓来掩护攻城的士卒实在有些勉强,为此他们不得不逼到城墙下仰射,同时也成了城上弓箭手最好的靶子,伤亡惨重。

攻城车总算接近了城墙,放下了云梯,一个个匈奴人冲了出去。可是这短短的几步却是那么艰难,他们原本就不擅步战,这悬空的云梯又不是太稳,何况对面的城墙上还有手持长矛,虎视眈眈的守卒,两侧射来猛烈的箭雨,一不小心,他们就会中箭,就会被刺,哪怕是脚下踩空,都会摔下去。

攻城数日,匈奴人看到了城墙,甚至摸到了城墙,却始终无法攻占城墙,反倒被大宛人摸索出了克制攻城车的办法,用火攻之法焚毁了好几辆攻城大车。

右贤王又急又怒。富庶的素叶城就在眼前,他却不得其门而入,心里很焦灼。

就在这时,猎骄靡的使者赶到大营,奉上了猎骄靡的请求。猎骄靡说赤谷城遭到月氏人的攻击,请右贤王派兵支援。右贤王正在气头上,气得破口大骂。

“老子正在攻城,哪有援兵去求赤谷城。这乌孙人都是笨蛋吗,居然被人攻到了王城。这种废物留着有什么用,让他们去死吧。要救,让他自己去救,老子一个援兵也不会派。”

使者什么也没说,行了一礼,转身离开。

过来了好一会儿,右贤王冷静下来,仔细琢磨了一番,这才意识到不对劲,自己上了猎骄靡的当,猎骄靡求援是假,自己要撤才是真。如今正是大战最关键的时候,猎骄靡如果一撤,攻克山口的可能性更加渺茫。

他连忙派亲卫去追猎骄靡的使者。过了好半天,亲卫回报,使者已经离开,根本追不上。右贤王暴跳如雷,立刻派使者赶往山口,勒令猎骄靡不得撤退,并要求他派一些通晓步战的士卒来支援。

长安茂陵。

梁家一片热闹。梁媌坐在席上,面带微笑,老邻居荼恬夫妻坐在对面,正谈得开心。胡细君抱着儿子,胡姬月亮抱着女儿,坐在一旁说着闲话。在长安呆了一年,月亮已经能听懂汉话,勉强也能说几句,不过大部分时候只是含笑倾听。

李蓉清陪在梁媌身边,荼花儿忙里忙外,招呼着奴婢们上菜。今天是月亮的女儿百日,梁媌也没请什么人,只把荼恬一家叫过来吃饭。

施氏大声大气的问道:“梁婶啊,名字想好了没有?”

“想好了。”梁媌轻声笑道,眼中透出一丝担忧。“阿啸还在西域,我想给孩子起个小名叫太平,希望老天保佑我儿能够太太平平,早日归来。”

“这个名字好。”施氏一拍大腿,乐不可支。“梁婶,你可是和我想到一起去了。我家叫富贵,你家叫太平,合起来就是富贵太平,可真是齐全了。等他们长大了,让他们结亲,我们两家亲上加亲,可好?”

“阿母,你胡说什么呢。”荼花儿说道:“小太平是阿啸的长女,身份尊贵,岂能嫁给我家富贵,你也不看看自己的身份。”

“身份怎么了?”施氏翻了个白眼,不满地说道:“我和你梁家婶子是好姊妹,你弟弟和阿啸是好兄弟。若不是你不够贤淑,我就把你嫁给阿啸了,哪要等到下一代……”

“阿母,你再乱说,我轰你出去啊。”荼花儿急了,掐起腰,尖声叫道。

“好了,好了。”梁媌忍俊不禁,连忙打住。“花儿,你也真是,我们两家还分什么身份?就是一家人嘛。今儿我做主,定个娃娃亲,等这两个孩子长大了,我们两家就亲上加亲。”

“对嘛。你看,我就说梁婶不是那种见利忘义的人嘛。”施氏眉飞色舞,费力的爬了起来,扭着明显发肥的水桶腰,将丈夫荼恬挤开,坐得离梁媌近一些,探身拉着梁媌的手。“梁婶啊,当初你一到我们青云里,我就觉得你不错,那些没见识的人都说你孤身一人,又有孕在身,来路不正……”

“阿母!”荼花儿见施氏出言无忌,连忙喝止。“你喝多了,回家休息去吧。”

“哟,花儿姊姊,我这门还没进,你就往外赶客啦。”门外传来了一声轻笑,征贰抱着孩子走了进来,身后跟着卫青。一个面目清秀,眼神却有些桀骜不驯的年青人跟在后面。进了门,卫青领着年轻人赶上两步,来到梁媌面前,躬身下拜。

“卫青、卫陶,拜见梁夫人。”

第314章儒与道

卫青在长安城的西北角租了一个小院,征贰搬了过去,和卫青相守。不过,除了作为质子的哥哥征侧,她在长安没什么朋友,所以她一有空就来茂陵看望师父桓远和小姊妹们。今天是梁啸的女儿百日,她自然要来凑个热闹。

卫青也是常客,不过卫陶却是第一次登门,梁媌不愿失礼,很客气的请他入座。

卫陶是卫青的表弟,是真正的卫姓。不过他和卫青很亲近。征贰搬家,他出了不少力,从征侧口中听说了桓远和钟离期。他是长安城里的一个游侠儿,不好读书,最好武艺,遇到桓远和钟离期这样的高手,自然要亲近亲近。

他的目的就是来拜访桓远的。和梁媌说了几句客气话,便凑到了桓远身边。

卫青没有离开,他向梁媌转达了一些朝廷的近况。在东方朔西行之后,他就成了天子与梁家之间的联系纽带,有时候还代天子向桓远请教一些问题。

“陛下派李当户等人西行,助梁啸一臂之力。又派李将军转陇西太守,择机出击。如果可行,应该能牵制一部分匈奴人的兵力,阿啸在西域的压力又小一些。”卫青有些拘谨的笑道:“陛下虽不能大举出师,可为了阿啸,也是用了心的。”

“我儿得遇明主,是他的造化。”梁媌感慨。“天下有此明君,也是百姓的造化。”

“夫人所言甚是。李舒昀奉阿啸之命回报朝廷,已经升了职。只等阿啸回来,赏赐自是免不掉的。夫人若是有什么难处,不妨告诉我,我可以转告陛下,尽可能的为夫人解忧。”

梁媌目光一闪,沉吟了片刻,微微转身,却不是向卫青,而是向东南方向。那里正是长安城的方向。“多谢陛下垂怜。不过。老妇有良田百亩,衣食无忧,还请陛下放心。”

卫青舔了舔嘴唇,欲言又止。

梁媌见状。又道:“卫君可知淮南翁主的近况?自从断了来往,可有些日子没听到她的消息了。”

“淮南翁主还在长安,不过深居简出,很少见客,就连宫里也不怎么常去了。”卫青犹豫着。有些不太自然的笑道:“除了太皇太后相招,她现在是谁也不见,就连窦太主那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