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年风云-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阃贰M蝗唬曰巫萆笮Γ叫υ较欤叫υ娇瘛Nげ悦ξ实溃骸澳悖阏馐鞘裁匆馑迹俊焙曰我蛔忠话宓厮档溃骸拔倚δ闾煺妗⒂廾痢⑽拗 薄澳恪辈坏任げ运祷埃曰吻雷潘担骸翱商灸愣潦槎嗄辏床恢褚澹幌么酰煌ㄈ饲椋欢愠簟>椭勒ǘ崾疲暗梦扪幔鏊沙频闷鹂涨熬螅∧盐阆氲谜庋擅睿梦颐桥阕拍阋煌旆础:撸媸腔煜轮蠡D忝幌胍幌耄液曰文芩炒幽懵穑磕憧梢陨比耍梢钥耪模赡闳次薹ㄈ梦仪!蔽げ蕴眨醪嚼吹胶曰蚊媲埃湫Φ溃骸罢饷此担阋不钅逦读耍俊焙曰蔚溃骸扒氡悖 薄澳愕降资鸩皇鹈俊薄胺讲潘盗耍伪卦傥剩 薄拔以俑阋桓龌帷!薄罢飧龌崾嵌晕业淖畲蟪苋琛!蔽げ缘溃骸澳阏娌皇短Ь伲 薄笆苣愕奶Ь伲壹易孀谌几械搅成衔薰猓 薄胺潘粒 蔽げ砸簧焓郑С霰#骸澳阏娌慌滤缆穑俊焙曰伟岩路犊骸芭滤啦皇呛煤海 薄把剑 蔽げ院鸾幸簧4檀┝撕曰蔚男靥拧:曰蔚纳砬土业匾』瘟艘幌拢吭卜朊冀詩L,一口鲜血喷到韦昌辉脸上。尔后,壮烈死去。韦昌辉忙将血迹揩净,命人把尸体抬走。
  通过这两次的尝试,韦昌辉也气馁了。他命人把百官囚禁在北府花厅里,一个也没有放掉。接着,高声喊叫道:“拿酒来!”一名参护端来一壶“金陵大曲”,四碟小菜。韦昌辉“咕嘟咕嘟”把酒喝干,又大吼道:“传我的诫谕,全体军兵集合,随我攻打天王府!”大将张同海问道:“准备多少人马?”韦昌辉焦急地说道:“我不是说了吗?全部,全部。”“是!”张同海仗着胆子,又说:“殿下容禀!我们手中,现有军兵九千三百多人。防御外围占去了四千人,守把城门占去了四千人。可以调动的军兵,只有一千多人。如何调动?请六千岁定夺。”
  韦昌辉一听,心里凉了半截。现在他才感到人少力单,实力空虚。心里说:一千多人能拿下天王府吗?而且,这是关键性的一次战斗。只准胜,不准败,必须把天王府拿下来。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急得他满头大汗,不住地摇头叹息。可是,不采取这次行动行吗?也不行,形势不等人哪!石达开随时都可能杀回来,没有兵防御那还了得?守把城门的任务更是至关重要,万万不能削减兵员。这样算来,只好指望这一千人马了。韦昌辉又分析了一下:守把天王府的卫队,基本上都是女子,还有一部分童子军。所以,战斗力并不强。据掌握的情况看,没有重武器,只要指挥得当,这场战斗不难取胜。因此,他向张同海命令道:“集合手中现有的人马,配备弓弩火炮,晚饭后攻打天王府。”“遵命!”张同海转身准备去了。
  韦昌辉稍微休息了一会儿,晚饭后便披挂整齐,全副戎装,在北府外提刀上马。张同海早已准备就绪,一千人马整装待发,韦昌辉把大刀一摆,奔天王府杀去。
  这晚,天色特别黑暗。星月无光,伸手难见五指。不过,韦昌辉轻车熟路,时间不长,便来到天王府的正门,韦昌辉勒住战马,冶头观看:但见高大的城墙上,一片漆黑,声息皆无。他心中暗喜道:真乃天助我也!于是,马上传下将令,命张同海率部进攻。刹那间,灯球火把,照如白昼。军校建起了五座浮桥,北府军队迅速地通过三道御沟,直逼太阳城下。接着,竖云梯,架火炮,就要攻城。
  突然,天王府里放了三声信炮,城头上举起了火把。几百名女兵,各执弓弩和长矛、大刀,密布在高墙之上。箭如雨发,奔北军猛射。与此同时,就见城门大开,几百名女兵和童子军,势如猛虎,杀出城来。为首之人,正是西王妃洪宣娇和国舅赖汉英。负责守城的,乃是国宗洪仁发和洪仁达。
  北军没有防备会有这么一招。他们措手不及,乱了阵脚。霎时,着枪。中箭的很多,大将张同海也死在乱箭之下。
  韦昌辉一看,知道洪秀全已做了充分准备。因此,急忙调转马头,越过御沟,夺路而走。可他万没料到,迎面一声炮响,伏兵四起,火光触天。一员小将拦住去路,大声喝斥道:“乱臣贼子,你跑不了啦!”韦昌辉定睛观看,对面小将正是春官副丞相陈玉成。暗中惊叫道:“我命休矣!”
  第六十一回 石达开回京辅政 曾国藩密谋诱降
  出生入死走天涯,
  高风亮节令人夸。
  一心只为打天下,
  不爱名利爱国家。
  韦昌辉夜攻天王府,刚被娘子军杀败,又被春官副丞相陈玉成截住。于是,身陷于绝地。
  原来,陈玉成奉石达开之命与韦俊、罗大纲等将守把武昌。后来,又奉东王之命驰援镇江,一直在苏州、杭州外围,与清军鏖战。天京发生的事情,他早有耳闻。只因没有接到诏命,不敢擅离职守。最近,战斗停止了。陈玉成通过北府的军帅李志忠,化装潜回天京,连夜受到洪秀全的诏见。陈玉成了解到天京事变的详情,又分析了韦昌辉目前的处境,估计他要孤注一掷,做困兽之斗。因此,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自告奋勇,带着二百军兵,埋伏在天王府对面的里弄中。真是无巧不成书,就在这天晚上,韦昌辉果然杀来,中了陈玉成的计策。
  闲言少叙。陈玉成纵马抡刀,把韦昌辉挡住。韦昌辉露出一副丑态,苦笑道:“原来是玉成兄弟。如能助小兄一臂之力,将来我与你平分江山。”“呸”陈玉成高声喝斥道:“乱臣贼子,死到眼前,还敢胡言。着刀!”说罢,二马盘旋,战在一处。韦昌辉哪是陈玉成的对手?五六个回合,便累得吁吁直喘。他不敢恋战,打算乘机逃走。可是,刚调转马头,就被陈玉成把他的战带抓住。一队童子军扑了过去,把韦昌辉生擒活拿。
  俗语说:“树倒猢狲散。”平时,韦昌辉残暴寡恩,早已引起公愤。在这关键时刻,无人替他卖命。所以,北府军兵一哄而散。
  接着,陈玉成与洪宣娇、赖汉英兵合一处。陈玉成说:“韦逆虽然被拿,但余孽尚存。应乘势捣毁匪巢,永绝后患。”洪宣娇道:“天王有旨,唯北逆一人问罪,余者不究。”陈玉成问:“旨在何处?”赖汉英说:“在我这里。”说罢,从怀中取出天王的诏旨。陈玉成大喜,让洪宣娇留下,守卫天王府,他和赖汉英率女兵和童子军五百人,直驱北王府。
  韦昌辉被拿的消息传到北府,好像敲响了丧钟,一片混乱。正在这时,陈玉成领兵而至,没费吹灰之力,便破门而入。赖汉英面对众人,宣读了天王的诏旨。当读到“除北孽一人问罪,余者不究”这几句话时,北府众人一齐跪倒,山呼万岁。
  陈玉成率兵抄了北府,把几个主要人物软禁起来。然后,飞马赶奔各个城门,向北府军兵招安。日出卯时,陈玉成接管了各门的大权,立即出榜安民。
  这是个极不寻常的变化。一夜之间,扳倒了压在天京头上的大山,活捉了吃人不吐骨头的大刽子手。天京臣民,无不欢欣鼓舞。天亮以后,天京的居民就拥上街头,围观安民告示。还有些胆大的,来到北府门外观看究竟,老人们议论着,妇女们说笑着,孩子们嬉闹追逐着,天京又呈现出一派生机。
  洪秀全的五官舒展了,露出了笑容。早膳后,他高高兴兴换上龙袍,升坐金龙宝殿,文武朝贺已毕,分立两厢。洪秀全左右环视,心潮起伏,眼里淌出了热泪。
  春官副丞相陈玉成,向他禀奏了活捉韦昌辉。查抄北府、接管各门的详细情况。天王大喜,加封陈玉成为春官正丞相兼九门御林侍卫之职。又传下两道诏旨:一,由蒙德恩、赖汉英为正、副史,将韦昌辉明正典刑,碎尸万段;二,命陈玉成为特使,将秦日纲捉拿归案。为稳妥起见,洪秀全又写了一封向秦日纲假招安的诏旨。并授权陈玉成,将他处决。众人领命,分头而去。
  一八五六年十一月十二日,韦昌辉被绑赴法场,枭下人头。并且,用盐水浸过,挑到竹竿上,游街示众。官民人等,无不拍手称快。
  再说春官正丞相、九门御林侍卫陈玉成。他率领亲兵十名,在常熟外围找到了秦日纲。
  这些天来,秦日纲拉着他的队伍,与清军打了几仗,互有胜负。他每天都愁眉苦脸,注视着天京的一切。韦昌辉被处决的消息,他很快就知道了。为此,更增加了他的恐惧和不安。有人劝他归降清军,他认为不妥;有人劝他独立,他又没那个胆量;也有人劝他回京请罪,他又怕洪秀全不能宽恕。左思右想,苦无良策。陈玉成突然来到,对他的震动很大。他怀着极度不安的心情,把特使接进大帐。陈玉成说道:“燕王接旨。”秦日纲慌忙趴伏在地。陈玉成把诏旨展开,高声读道:
  天国不幸,妖孽横行,杨逆篡试行于前,韦孽谋叛跟于后。幸赖天父、天兄庇佑,文武将士用命,杨、韦二逆已遭天报。秦日纲追随韦逆,助纣为虐,其罪大矣,本应严惩。
  姑念尔素日有功于天国,又受韦逆裹胁,故免除惩罚,以观后效,着立即回京,另有委用。
  钦此
  秦日纲听罢,深受感动,不住地叩头高呼:“谢主龙恩,万岁!万岁!万万岁!”秦日纲双手接过诏旨,供在特备的桌案以上。然后,备下酒宴,款待陈玉成。玉成又假意代大王安慰了他一番,于是,秦日纲带兵回了天京。
  陈玉成下令,叫他的军队屯驻在城外。接着,自己领秦日纲赶奔天王府。当秦日纲走进太阳城时,突然伏兵四起,将他拿获。秦日纲高喊:“别误会,别误会,我是奉旨来认罪的。”“晚了!”陈玉成大吼一声,“天王有旨,将反骨妖人秦日纲就地正法!”到了现在,秦日纲才知道上了当。就在这一瞬间,刽子手大刀一闪,已把他的人头砍下。尔后,挑在竹竿上,游街示众。
  韦、秦被诛,陈玉成立下了大功,又被晋升为豫天侯之职,暂时管理朝政。虽然一场大动乱平息了,可是它遗留的创伤却极难愈合。人心涣散,粮米奇缺,这是最突出的两大困难。太平军中,不断有人开小差。天京军民,怨声载道,几乎到了无法维持的地步。为此,洪秀全坐卧不安,满朝文武也一筹莫展。人们都急切地盼望着翼王石达开,能早日还京,力挽狂澜。
  一八五六年十一月末,石达开率领十万大军,从芜湖回到下关。消息传来,天国震动。洪秀全愁云顿消,马上传旨,以最隆重的仪式迎接翼王进城。
  十二月一日,碧空万里。消沉了两个多月的天京,一下又沸腾起来了。大街小巷,披上了节日的盛装;十三个高大的城楼,淹没在旗海花山之中,寅时刚过,男女老少就拥上街头。从仪凤门到天王府的大街两旁,张灯结彩,锣鼓喧天,变成了五颜六色的海洋。下关码头,更是花团锦簇。奉天王诏旨,亲自赶来迎接翼王的专使洪仁发、洪仁达、洪宣娇、赖汉英、蒙德恩,从昨天晚上就来到下关,紧张地忙碌着。中午九时,翼王的坐船靠岸。当石达开出现在跳板上时,欢声雷动,鞭炮齐呜,人们拼命地狂呼、喊叫,石达开激动得热泪盈眶。跟在翼王左右的军兵,也无不落泪。
  蒙德恩等五人,代天王向石达开致了迎接词。然后,一同上马进城。石达开徒步从人群中通过,刚走到小十字街,突然被一百多位老人拦住了去路。他们跪在翼王脚前,高呼道:“我们代表京城的父老,在此迎接五千岁。”石达开激动地说:“达开乃一介武夫,德浅才薄,愧对父老和各位兄弟姊妹,”一个老者拉着石达开的手,说道:“谁不知您翼王是太平天国的擎天柱哇!俺们把希望托付给您了,愿五千岁替百姓做主。”另一位老人说道:“日思夜念,两眼望穿,可把您盼回来了。翼王,愿老天保佑您,健康长寿!”
  这时,又挤过一群年轻人来,热情地高呼道:“你不是翼王,是忠义的义王。今后,就给我们当家做主吧!”还有人仗着胆子说:“现在缺吃少烧,困苦极了,就盼望您回来解救我们呢!”石达开当众说道:“请大家放心。石某一定竭尽全力,让诸位吃饱过好,绝不食言!”不知是谁,带头喊道:“翼王万岁!”接着,人们都一齐狂呼道:“翼王万岁!万万岁!”
  站在石达开身后的洪仁发和洪仁达,看到这种场面,心里不是滋味。他们交换了一下眼神,挤到人群前边说道:“诸位,翼王累了,没时间多谈,请大家让开路吧!”蒙德恩也说:“是啊!天王还等着五千岁哪,请诸位体谅。”说罢,簇拥着石达开,继续前进。
  直到日色偏西,翼王才来到天王府正门。一直在这里等候的洪秀全,早已急不可待。石达开紧走几步,跪在天王面前:“二哥,小弟来晚了,请哥哥恕罪。”洪秀全抱住石达开,哽咽道:“我的好兄弟,你受苦了,朕就盼着你回来呢!”说着,潜然泪下。
  当晚,洪秀全为石达开设摆了盛大的晚宴。在京文武,奉旨作陪,洪秀全擎杯在手,满面春风地说道:“幸赖天父、天兄的庇佑,妖孽得除,我天国转危为安。今后天国重任,落在了翼王身上。俗话说,‘家贫出孝子,国乱显忠臣。’在这次大动乱中,是妖是鬼,是忠是奸,朕和诸位看得清清楚楚。翼王忠心耿耿,是朕最贴心的好兄弟,也是我天国最大的忠臣。为表彰他的功绩,请满饮此杯。”众人站起来,一饮而尽。翼王擎杯未动,对天王说道:“小弟无功受禄,实不敢当。这杯酒,应赐给豫天侯陈玉成。”天王道:“自然玉成是立了大功的。不过,他是他,你是你,各个有份。”石达开听罢,只好将酒干了,洪仁发喊道:“快奏乐,快奏乐!”洪仁达也喊道:“光听乐曲有什么意思?快叫他们歌舞上来。”
  霎时,几十名花枝招展的红粉娇娃,在酒席宴前翩翩起舞。百官们边吃边看,有的摇头晃脑,欲痴欲醉;有的低低耳语,品头论足;有的说这个舞得好,有的说那个长得美……
  翼王看在眼里,恼在心上。他既不吃,也不喝,呆呆坐在那里,不住地唉声叹气。洪秀全微微一怔,问道:“达胞,你是不是欠舒服?”翼王欠身道:“二哥,小弟有几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洪秀全道:“只管讲来。”石达开说:“杨、韦之乱,已动摇了天国的根基。现在,虽转危为安,可是留下的却是百孔千疮,百废待兴。我们应以百姓之苦为苦,百姓之乐而乐。不能忘乎所以,更不要好了疮疤忘了痛。时下,百姓吃、烧两难,我们却狂食暴饮。为此,小弟我深感不安。”“这……”洪秀全听罢,两颊绯红,无言可对。蒙德恩怕天王下不了台,忙解释说:“殿下说得对极了。不过,情况不同嘛!一为迎接五千岁还朝,二为祝贺天国中兴,我看不算为过。虽说国难时艰,也不在乎这一顿饭上,请翼王不必多虑。”石达开冷冷地说道:“昔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难道他就吃不起一顿宴席,盖不起一套好被褥?我以为,当君主的要有这种精神,当臣子的要有魏征、范蠢直言谏君的勇气。否则,后果不可收拾!”
  翼王这一番话,说得洪秀全手足无措,蒙德恩等局促不安。霎时,宴会的气氛冷了下来。石达开向洪秀全说道:“臣心直口快,如有不当之处,还望二哥原谅。我有些劳累,要先走一步了!”说罢,向众人拱了拱手,回归王府而去。
  洪仁发等翼王走去,把桌子一拍,说道:“真不识抬举!”洪仁达也说:“敬酒不吃吃罚酒,一片好心,却落了个驴肝肺!”蒙德恩冷笑道:“你我是小,天王为大。做臣子的,岂能这样对待君主?”洪秀全突然厉声喝斥道:“别讲了!你们胡说些什么?”说罢,拂袖而起,回归内宫去了。
  洪仁发、洪仁达望着天王的背影,摇了摇头,也回府去了。文武百官一哄而起,快怏而别。每个人心上,都结了个疙瘩。
  三天以后,洪秀全升殿议事。百官到齐,由翼王领衔,给天王见了礼,分站在左右。洪秀全道:“国不可一日无君。经朕思考再三,翼王理应助朕管理天国。听朕加封!”石达开赶紧跪倒:“万岁,万万岁。”洪秀全道:“朕加封你为义王,电师通军主将之职。统领文武,指挥全军,辅弼朝政。”他的话音刚落,有一个女官,手捧黑漆描金托盘,放着一只五龙交纽赤金大印,跪在义王面前,把托盘举过头顶。出乎意料的是,石达开并没接印。他往上叩了一头,说道:“小弟乃一介武夫,德浅才疏,不堪此重任,请天王收回成命。”洪秀全不悦:“难道你嫌官职太低?”石达开说:“非也!凭弟之功德和才干,当一名武将还觉吃力。如此重任,岂能担当得了?愿二哥另委贤者才是。”洪秀全道:“方才朕已说过,满朝公卿,并无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