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左右说:“若杨坚面色异常,就立即杀掉他。”可见杨坚与自己的这位女婿之间,已到了骑虎难下之势,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据《周书·宣帝纪》的记载,公元580年5月10日夜,宣帝驾幸天兴宫。第二天,宣帝生病,还宫,诏隋国公杨坚入宫侍疾。23日,诏赵、陈、越、代司马懿像、滕五王入朝。第二天宣帝就死了。宣帝之死,疑点甚多:第一,宣帝时年22岁,死得未免太早。另据记载,宣帝发病不久,即不能说话,这尤为可疑。第二,宣帝在驾崩前没有留下遗诏,这也有悖于常情。第三,皇帝患病,请长辈入宫侍疾,似乎不合情理,更何况宣帝对杨坚非常忌惮,在弥留之际绝不可能召他入宫。第四,从发病到死,时间非常短暂,而且病情发展非常迅猛,杨坚入宫侍疾不久,就召五王入朝,这显然是杨坚清除异己的举措。可见,宣帝生病以后,杨坚利用他在宫中的势力,精心安排了一场政变,弑杀宣帝,然后立年仅8岁的静帝,不久即以禅让的方式夺取了北周的政权。
魏明帝时,司马懿与曹爽共同辅政。曹爽是一个毫无才干的人,但他却有极强的权力欲。为了专断朝政,他安插亲信,排挤司马懿,朝中大事全由他独断,根本不与司马懿商量。司马懿对曹爽的专权非常不满,但他权衡利弊以后,认为条件还不成熟,因此决定暂时忍让,避其锋芒,行韬晦之计。于是他以退为进,上书曹芳,说自己年近七十,体弱多病,要求退职闲居,朝廷批准了他的请求。
司马懿虽称病不参与朝政,但曹爽对他仍存戒心。他派遣新任荆州刺史李胜前往司马懿家,以辞行为名,察看实情。司马懿对李胜的来意非常清楚,于是就装出一副大病在身将不久于人世的样子,令两个奴婢扶着接见李胜。一个奴婢拿来一件外衣,他双手颤抖着拿过衣服,衣服又掉在了地上。坐下以后,他用手指嘴,表示要喝水,奴婢端来一碗稀粥,他一边喝,汤水滴滴答答地往下掉,胸前都打湿了。李胜看了,心里也觉得难过,不由得掉下泪来。在同李胜对话时,他又装成又聋又傻、神志不清、语言错乱的样子,使李胜完全以为他是一个行将就木的人了。李胜将情况报告给曹爽,最后说:“司马公形神已经离散,不足为虑了。”从此,曹爽对司马懿不再加以防备。但他哪里知道,司马懿正暗中积极做政变的准备呢!
司马懿在称病期间,已经安排儿子司马师任中护军,掌握了一部分朝廷禁军。又暗中蓄养死士3000多人,并取得太尉蒋济等元老重臣的暗中支持,待机而动。公元249年1月,齐王曹芳出城拜谒明帝高平陵,曹爽兄弟等一同陪护前往。司马懿得知消息,即刻点兵直逼皇宫,谒见皇太后郭氏,奏告曹爽有不臣之心,将危及国家,请太后下诏罢黜曹氏兄弟。与此同时,司马师、司马昭兄弟带领军队和平时蓄养的死士,已经占领城中各处要害。又命令司徒高柔行大将军事,占据曹爽军营,解除了曹爽兄弟所掌握的武装。此外,用皇太后名义关闭洛阳城门,派兵截断洛水浮桥,阻挡曹爽等人入城。然后,司马懿上书齐王曹芳,奏请处置曹爽等人。
司马懿发动政变时,大司农桓范冒死逃出城,力劝曹爽立即护送齐王车驾去许昌,然后下诏勤王,讨伐逆臣司马懿。这在当时不失为一条反击政变的上计。但被司马懿的政变打懵了头的曹爽兄弟,这时却优柔寡断,迟疑不决。正在这时,司马懿送信来说,绝无伤害曹氏兄弟之意,言辞非常恳切。曹爽看罢来信,认为司马懿无非是为了夺他的权力,他能以侯还家,还不失做一个富家翁。于是不顾桓范的劝阻,同齐王一道回到洛阳。果然司马懿没有立即诛杀曹氏兄弟,而是让他们交出兵权,以侯爵在家闲居。但是没有过多久,司马懿就罗织罪名,将曹爽兄弟及其党羽一网打尽,处以死刑。他们的家属,不论男女老少,全部被诛杀,曹魏皇族几乎被屠杀殆尽。此后,曹魏政权便牢牢地掌握在司马氏手中。
第五章 伐交之术
《孙子兵法·谋攻》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即是说,用兵之道,最高明者乃以谋略取胜;其次以外交取胜;以兵戎相见,攻城拔池,乃为最下之策。不用通过战争的手段,就使别的国家放下武器,停止战争,这是战争的最高境界。而外交谋略的正确运用则是达到这一境界的重要方面。
据《墨子·公输》记载,春秋时,楚惠王为了北上争霸中原,决定向宋国进攻。当时有一位能工巧匠名叫公输班,受到楚惠王的重用,制造了云梯、撞车、飞石、联珠剪等新式攻城武器,这些武器在当时确实具有很强的威力,用于攻城战中十分有效。宋国知道楚国又要来进攻,举国上下十分惊恐。墨子得到这一消息后,就赶紧带着三百弟子赶到宋国去。墨子名翟,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人与人之间“兼相爱”,反对战争。他到了宋国后,就教宋国的军队进行防御的方法,又把弟子们布置在关键的城防要塞。然后他自己徒步走到楚国去,劝说楚王不要攻打宋国。但是楚王认为,楚国兵力强盛,公输班发明的攻城武器非常先进,一定能攻下宋国,因此拒绝了墨子的要求。墨子见劝说不了楚王,于是就告诉楚王说:“您能攻城,我就能守城,您是攻不下来的。”楚王不信,于是就把公输班叫来,要两人比画对阵,看看谁有能耐。
墨子解下自己身上的皮带,围在桌上当做城墙,再拿一些木块当做守城的器械,就同公输班演示起来。公输班攻城,墨子防守。公输班用云梯,墨子就用火箭;公输班用撞车,墨子就用滚木礌石;公输班挖地道,墨子用烟熏。公输班一连用了九种攻城方法,均遭到了墨子有效的抵抗,不能取胜。公输班的攻城方法用完了,而墨子的守城方法还有几种没有使用出来。楚王在一旁看得很清楚,公输班输给了墨子。但公输班却对墨子说:“我现在知道战胜你的方法了,但我不说。”墨子也针锋相对地说:“我也知道你战胜我的方法是什么,我也不说。”
二人打的哑谜使楚王困惑不解,就偷偷地去看望墨子,问他究竟用什么方法战胜对手。墨子直言不讳地告诉楚王说:“公输班的意思是要您杀了我,这样就没有人知道抵御他的方法了。其实不然,我来的时候就做好了这方面的准备,我已经派我的大弟子禽滑厘率领三百弟子帮助宋人守城,我已把所有的防守方法都交给了他们,他们每个人都能够运用这些方法来抵抗公输班的进攻。因此杀了我也是没有用的。”楚王被墨子的坦诚打动了。墨子又进一步对楚王说:“楚国方圆五千里,地大物博,大王如果用心治理,一定会富甲天下。而宋国的土地方圆不足五百里,物产也远不及楚国丰富。您去攻打宋国,就好比扔掉自己华贵的马车而去偷别人的破车,丢掉自己的锦绣长袍而去捡别人的破短袄,岂不被人耻笑!”楚王听了墨子的一席话,感到非常羞愧,就放弃了进攻宋国的打算。
这可以说是一个“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典型范例。一般来说,这种情况大都是通过外交途径,运用恰当的谋略,使对方感到通过战争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或者用第三种力量加以制衡,使其不敢贸然动武。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史上,外交战史不绝书,外交谋略层出不穷,丰富多彩。诸葛亮叫刘备修一封书信给马超,便阻止了即将南下的30万曹军。这就是伐交谋略的作用。唐太宗也说过:“魏徵一言,胜十万师。”
为了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在外交中采取种种手法,或施以小恩小惠,或以甜言相诱,或以卑辞相接,使对方放松警惕,麻痹大意,当对方毫无警惕的时候,突施攻击,一举成功。春秋初年,郑国国君郑武公为了拓展疆域,决定灭掉邻近的小国胡国。为了麻痹胡国,他把女儿嫁给胡国国君,表示两国亲善。郑武公召集大臣开会,讨论先向哪国用兵。大臣关其思说:“胡国最近,是最好的目标。”哪知郑武公听了却十分生气,责骂道:“郑、胡两国长期友好,又是我的姻亲之国,你居然要我的攻打胡国,实在是天理难容。”立即下令把关其思推出斩首。胡国国君得知此事,大为感动,放松了对郑国的警惕,不再在边境设防。这时,郑武公突然发动奇袭,轻而易举就灭掉了胡国。可怜关其思,不明郑武公的谋略,糊里糊涂便做了外交的牺牲品。
虞、虢二君贪宝好色亡国春秋中期有虞、虢二国,都是姬姓之国,比邻而居,唇齿相依。二国皆与晋国南部接壤。晋献公欲伐虢国,问计于荀息。荀息说:“虞、虢二国,素来相亲善,我国攻虢,虞必救之,若移师攻虞,虢又救之。我国以一国敌二国,臣无必胜之把握。臣听说虢君荒淫好色,君如能在国中寻求美女,教以歌舞,然后派使者敬献给虢君,卑辞恳请虢国与我国结为友好邻邦,虢君必喜而接受。虢君沉迷于声色之中,必然怠弃政事,排斥疏远忠良之臣,我国再向犬戎部落行贿,使其经常骚扰虢国边境,然后我国乘隙而图之,就可消灭虢国了。”晋献公采纳了荀息的计谋,果如荀息所料,从此虢君耽于声色,不问国事,疏远大臣,国力日衰。犬戎贪图晋之贿赂,也屡屡兴兵侵犯虢境。这时献公又问荀息:“今戎、虢相攻,寡人可以伐虢否?”荀息回答道:“虞、虢联盟尚牢。臣有一计,可以今日取虢,而明日取虞。”献公急切地问:“卿之计谋如何,快快讲来。”荀息说:“君以厚礼贿赂虞君,向他借道伐虢。”献公说:“我才与虢国结盟,就兴兵伐之,师出无名。虞国会相信我吗?”荀息说:“君可密令我军在边境挑起事端,虢人必然与我国争执,我国就有了伐虢之理由,即可借道于虞。”
献公用其策,虢国边官果然来责问,两国又重开战事。献公对荀息说:“现在伐虢已经不患无名了,但不知贿赂虞君当用何物?”荀息说:“虞君虽贪,但非贵重之宝物不能动其心。必须用二物前去,但是恐怕君舍不得矣。”献公说:“卿试言所用何物?”荀息说:“虞君最爱者乃最上乘的璧玉和宝马。君有垂棘之璧、屈产之马,臣请以此二宝向虞君借道。虞君贪得璧、马,遂中我之计矣。”献公一听,面露为难之色,说:“此二物乃寡人之至宝,何忍弃之他人?”荀息笑道:“臣就知道君舍不得嘛。虞如借我道以伐虢,虢国没有虞国的支援必然灭亡。虢国既亡,虞国焉能独存?璧玉、宝马又能何往?这好比把璧玉藏于外府,把马养于外厩,仅暂时之事而已。”大夫里克说:“虞国有宫之奇和百里奚两位贤臣,明于料事,若其出面谏阻,当如何应对?”荀息说:“不碍事。虞君贪而愚,虽有二人谏阻,我料虞君必不从。”
献公立即就把璧玉、宝马交与荀息,任命他为使者前往虞国借道。虞君初闻晋国使者来借道伐虢,非常愤怒,及使者把璧玉、宝马献上,不觉转嗔为喜,爱不释手。他问荀息:“此乃汝国至宝,天下罕有,奈何赠予寡人?”荀息对曰:“吾君仰慕君之贤明,畏惮君之强盛,故不敢自私其宝,愿以此结欢于大国。”虞君笑道:“你们必然有求于寡人吧?”荀息道:“虢人屡屡侵犯我边境,吾君以社稷之故,曲意求和。但誓约墨迹未干,谴责日至,吾君无奈,特向贵国借道,向虢君请罪。倘若我国侥幸获胜,所有俘获全部奉送贵国,吾君愿与贵国世代友好。”虞君听了荀息的这一番话,心中十分高兴。宫之奇谏道:“此事国君万万答应不得。谚语说:”唇亡齿寒。‘晋国吞噬同姓之国,众所周知,其所以独不敢加兵于虞、虢,就是因为我们两国唇齿相依。若答应借道伐虢,虢今日灭亡,则明日祸必及于虞国。“但虞君贪得宝物,根本听不进宫之奇的话,遂答应借道给晋国。晋国灭掉虢国后,在回师的路上,趁虞人不备,顺势就灭掉了虞国。晋献公进入虢都,荀息左手托着璧玉,右手牵着宝马,来到晋献公面前说:”今请归璧于内府,还马于内厩。“晋献公与群臣开怀大笑,共庆胜利。
勾践像春秋末年,诸侯争霸战争的舞台转移到了东南地区。新崛起的吴、越两国展开了争夺霸权的斗争。公元前496年,越王勾践打败吴国,吴王阖闾因箭伤而死,其子夫差即位为吴王。夫差不忘父仇,两年以后便打败越国,把越王勾践包围在会稽山上。在越军即将遭到灭顶之灾的危急时刻,大夫文种向勾践说:“现在形势非常危急,唯有向吴王求和,才是唯一的生路。”勾践说:“吴王不同意求和,那怎么办呢?”文种说:“吴国太宰伯,其人贪财好色,忌贤妒能,却为夫差所宠信。相国伍子胥功高自负,持严太急,二人志趣不合,常生龃龉之心。我若能私交太宰,讨其欢心,向他求和,太宰言于吴王,没有不听之理。即使伍子胥阻挠,吴王必不采纳。他们君臣不同心,对我更加有利。”于是勾践派文种以美女八人、白璧二十双、黄金千斤前往贿赂伯。伯果然悉数收下,带文种晋见吴王,说明越王勾践求和之意。在伯的极力撺掇之下,夫差同意了越国的求和,但要求勾践及其夫人入吴为人质,做臣奴三年。伍子胥得知消息,非常愤怒,极力反对。但是目光短浅的夫差却拒绝了伍子胥的正确主张,勾践在吴国服役的三年期间,以常人罕有的忍耐力侍奉夫差,以博取夫差的信任。有一次夫差患病,勾践夫妇多次前往探视。夫差要大便,勾践赶忙把便桶拿到床前,又帮夫差擦身,随后又把便桶提到外面,在众目睽睽之下,跪在地下亲尝粪便。他回到寝宫,用无比喜悦的语调对夫差说:“病人的粪便如果不臭,性命就有危险,如果是臭的,就表示生理正常。大王的粪便是臭的,一定会很快痊愈的。”勾践的这一异常举动使夫差非常感动,他说:“一个人至重的是生命,最苦的是疾病。勾践为了寡人的病,不惜亲尝粪便,勾践正是一个仁至义尽的人啊。寡人却把他当囚犯对待,实在惭愧得很。”于是就提前把勾践释放回国。
勾践回国后,为了进一步迷惑夫差,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国内挑选了一位美女西施送给吴王夫差。夫差高兴得不得了,特地为西施在姑苏城外修建了一座最豪华的宫殿姑苏台。从此,夫差迷恋美色,把军国大事完全置之脑后。就在夫差销魂于姑苏台的轻歌曼舞之中的时候,越王勾践却卧薪尝胆,为复国进行紧张而秘密的准备。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率领吴军北上争夺霸权,在黄池大会诸侯,争当盟主。勾践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向吴国发动突然袭击,包围姑苏,焚烧了姑苏台。夫差得知消息,狼狈回军救援。在姑苏城外,越军大败吴军。夫差向勾践求和,勾践说:“20年前,苍天把越国赐予你,你不接受。现在它又把吴国赐予越国,我不敢拒绝。”夫差求和无望,被迫自杀。吴国就此灭亡了。
三 反间计在中国传统的政治谋略中,反间计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孙子兵法》第十三篇就专门论述了“用间”:“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其中最重要的是反间,“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即运用谋略把敌人变成我方的间谍,离间敌方内部的关系为我所用。在具体的运用上,或是收买敌方的间谍;或是报告虚假的事实于敌;或是捕得敌方间谍,诈为不知,示以虚假的事情而故纵之,使其返报误敌,等等。反间的效果之大,为古今中外的共识。孙子也认为行反间计应当厚赏。
在楚汉战争中,汉王刘邦为离间项羽与其谋臣范增等人之间的关系,就成功地运用了反间计。范增年七十,足智多谋,是项羽的重要谋臣,项羽称之为“亚父”。但项羽有勇无谋,刚愎自用,优柔寡断,办事迟疑不决。项羽的这些弱点正便于汉王行使反间计。楚汉两军在荥阳对峙达一年多,项羽常侵夺汉军的阵地,后来又包围了汉军。汉军粮食匮乏,处境艰难,于是汉王提议割荥阳以西作为讲和的条件,但项羽不答应。汉王问计于陈平,陈平回答说:“项王手下的支柱大臣,不过范增、钟离昧、龙且、周殷数人而已。大王若能出数万斤黄金行反间之计,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猜忌,听信谗言,必然内部自相猜忌。这时大王乘势举兵而攻之,必然破楚无疑。”汉王深以为然,于是拿出4万两黄金交与陈平,由他任意使用,不问其出入。
皇太极像陈平派遣大批间谍潜入楚军中,到处散布谣言说:“钟离昧等诸位将领为项王立下许多功劳,然而始终不得裂地封侯,他们欲与汉王联合,共同打败项王而分其地。”项羽果然中计,不再信任钟离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