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点转告给了莫洛托夫。莫洛托夫那时就说,他7月9日提出的定义是代表他的政府的最后决定,是不可变更的。由于莫洛托夫与大使们在7月23日的下一次会谈中,无论哪一方都没有愿意在实质性问题上让步的表示,谈判似乎已经陷入僵局。西兹根据来自伦敦的指示,7月27日再次与莫洛托夫会谈时仍坚持原来的立场。虽然对各种不同方案提出了一些文字上的修正,一般是由法国人提出来的,但这并不能弥合英俄之间的分歧。7月31日下院在威斯敏斯特进行了一场关于国际局势的辩论。张伯伦在其演说中对间接侵略的问题作了如下的阐述:
当然这已不是什么秘密,苏联政府与英法两国政府之间至今还未能在“间接侵略”的定义上取得能使各方都满意的一致意见;虽然我们三国全都知道,间接侵略可能同直接侵略一样危险,而且我们三方也都期望找到一种满意的办法来防止它。与此同时……我们也极其担心,决不要即使是只显露出一点想要侵犯他国独立的样子。如果说我们至今还未能在这个间接侵略的定义上同苏联政府达成协议,那是因为它所赞成的方案,在我们看来正好包含有那种意义。
辩论是由R·A·巴特勒来收场的。他在发言的末尾也提到了间接侵略的问题,他的话也许相当真实地反映了政府和下院成员们对这个争论问题的意见,但是也无法指望它能解决困难,找到一种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我们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来同俄国商讨我们之间尚未解决的困难问题,而……主要的问题还是,我们是否应该侵犯波罗的海各国的独立。我们同意(A·辛克莱爵士),我们不应该这样做。在这一点上难以找到一个方案,这就是谈判拖延的主要原因之一。
莫斯科立即对巴特勒的讲话作出了激烈的反应。8月2日刊登在《消息报》上的一份塔斯社公报声称,巴特勒的话“歪曲了苏联政府的态度”。
(公报接着说)事实上意见的分歧并不在侵犯或不侵犯波罗的海各国的独立这一问题上,因为双方都赞成应保证,这种独立问题是不要在有关“间接侵略”的条款中留下漏洞,使企图侵犯波罗的海国家独立的人有空子可钻。谈判拖延的原因之一,就是英国的方案为侵略者留下了这样的空子。
8月2日大使们又一次见到莫洛托夫时,莫洛托夫立即强烈抗议巴特勒的讲话。西兹试图替巴特勒辩解,他说巴特勒一定是认为,重要的是不要使波罗的海各国产生疑虑,或给予敌意的宣传以可乘之机。然而这种解释并不能平息莫洛托夫的怒气。西兹报告说,在这次会谈中莫洛托夫成了“另一个人”,这位大使觉得谈判遇到了“严重挫折”。因此,这次会谈在寻找一个双方都同意的间接侵略定义方面没有取得任何进展,是并不出人意外的。次日,当哈利法克斯在上院发表演说时,他也只能说这个问题仍然没有解决。此时,在签订一项军事协定的时间问题上,两个西方政府迫于俄国人的压力,已经作了让步。因而只剩下间接侵略的定义这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它至少已使这三个大国在总参谋部人员会谈开始之前不可能草签一项政治协定的条款了。
那时作出的关于军事协定的谈判应立即开始的决定,也是经伦敦和巴黎再三考虑研究后才得出的。正如我们已知道的,缔结一项军事协定是5月15日莫洛托夫向西兹提到的三基本要点中的第三点。6月2日俄国的建议中还有这样一条规定,即载明三国同意彼此互相给予的援助的“方法、方式和范围”的一项军事协定,应与公约本身同时生效。然而,在6月间谈判初开始时,英法政府就希望它们能够说服苏联政府撤回这一要求。它们反对这个建议的主要原因是,军事协定的谈判必然会进展缓慢,而它们则极其不愿意将签订一项政治协定的时间拖延到三国总参谋部能够在军事条款上达成协议的时候。当然,它们还有另外一个想法。这在斯特朗7月20日给外交部的一封信中略有提到:“的确,这是非常奇怪的,在我们还不能确实断定它将成为我们的盟国之前,就要我们去同苏联政府谈军事秘密问题。”然而,在有些问题上莫洛托夫的死缠住不放战术证明是很成功的,而这就是其中之一。大使们的争辩毫无用处。的确,随着双方之间的分歧在谈判中逐渐减少,军事协定的问题也越来越被苏联政府看成是最最重要的一个问题了。如果不能确实保证它将得到西方的实质性援助,它是不会承担任何新的义务的。
起初,西方政府希望这样也许就能使俄国人满意,即答应等政治协定签署后立即开始参谋部人员的对话,或稍迟之后即开始。这样内容的一个条款于是以西方政府准备予以接受的形式列入了一份条约草案的文本,这是在两国驻莫斯科的大使馆里拟订的,两位大使6月底时并建议应尽早在适当的时候把它交给莫洛托夫。在接到这一建议之后,外交部又通知西兹说,他不得同意把军事协定的签署作为政治协定生效的必要条件。7月5日并再次指示他必须坚持这一点。然而,在7月9日两位大使和莫洛托夫会谈时莫洛托夫说,苏联政府全体成员一致同意,政治协定和军事协定应同时签署,这是绝对必要的。他所建议的程序是:政治协定的文本应先行草签;总参谋部的会谈应立即开始;政治协定和军事协定应同时签署,同时生效。政治协定一旦草签,他认为,也许就可以把它的条款主要内容公开宣布出去。7月11日,西兹从伦敦方面获悉,英国政府打算接受这种安排,如果苏联政府能接受它的关于间接侵略的提法的话。如果苏联政府不愿接受这笔交易,那么英国政府认为也许这样的时刻已经到了,即告诉莫洛托夫,要么签订一项只适用于直接侵略情况的互相援助的协定,并附有在其他情况下进行磋商的条款,要么就是让谈判归于破裂,除此之外,别无他法。然而法国政府对这两种办法都不赞成。它认为还是接受苏联提出的最后一个关于间接侵略的方案比较好些。它相信,这样就将意味着政治协定可以立即签订,并可以继续拒绝同意在同一时间签署政治协定和军事协定。它(十分正确地)预见到,在参谋人员会谈中将会产生一些需要征得波兰和罗马尼亚同意的问题;如果不首先签订政治协定的话,它害怕在德国与波兰的关系进入关键性阶段以前就会什么也签订不成——这一阶段它(又是十分难确地)预期将在8月间来临。不过,它还是乐于同意让法英两国的代表团立即前往莫斯科去开始参谋人员的会谈。
遵从法国人的愿望,7月15日外交部指示西兹不必再向莫洛托夫提起它在11日建议的那笔交易;但要告诉他,如果他不再坚持必须同时签订政治协定和军事协定,并且接受英国的关于间接侵略的方案,那么,西方政府就准备立即开始参谋人员会谈。7月17日向莫洛托夫一提出这一建议,他当即加以拒绝。他说,协定的政治部分和军事部分必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除非西方政府同意这一点,否则就没有必要继续商讨了。俄国人这种中断谈判的威胁几乎使博内恐慌得手足无措。自6月底以来,法国政府已从柏林和莫斯科得到报告说,俄德两国的贸易谈判已经或即将恢复,而且博内还刚接到里宾特洛甫的一封信,警告法国不要干预东欧的事务。现在,在博内看来,最最要紧的是,尽可能早地与苏联缔结一项协定,而不管其条款如何。因此,他以最强烈的措辞敦促英国外交部接受俄国人的关于间接侵略和同时签署政治和军事条款这两项建议。英国政府拒绝了这一劝告的关于间接侵略方案的部分,但是通知西兹,他可以接受俄国人的关于政治条款和军事条款的建议。不过,他应该再作最后一次的努力,劝莫洛托夫同意英国提出的关于间接侵略的定义,这样在军事协定的谈判开始之前,政治方面的问题就可以全部得到解决。
7月23日,西兹告诉莫洛托夫说,英国政府原则上接受政治协定和军事协定应同时签署并生效的意见。看来这一消息使得莫洛托夫非常满意。当西兹继续说道间接侵略的定义是一个英国政府不能让步的原则问题时,莫洛托夫说,这一问题不是不可克服的障碍,他认为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是能够找到的。然而,他不同意两位大使要在参谋会谈开始之前再作一次尝试来解决这个问题的打算。莫洛托夫认为,这样做只能造成不必要的拖延;比较好的办法是参谋人员的会谈和间接侵略问题的讨论可同时分别进行。纳吉阿尔关于这次会谈的报告是这样的乐观,以致法国政府似乎已经断定政治协定现在实际上是“十拿九稳”的了,因为在间接侵略问题上只剩下了一些不重要的细节上的分歧,而这是很容易解决的。不过,西兹知道,间接侵略的问题并不是那么容易了结的,所以不象他的同行那样乐观。但是,他也希望莫洛托夫对于西方政府在军事协定方面的让步所感到的明显高兴,是意味着他打算尽最大的努力在这仅有的一个分歧点上迎合英国人的愿望。
然而,7月27日两位大使再次与莫洛托夫会谈时,莫洛托夫的态度又变得强硬起来了。这可能是因为俄国人怀疑英国在搞“绥靖”。最近几天欧洲许多国家的报刊都报道说,戈林的经济事务助手沃尔塔特和英国海外贸易大臣赫德森曾就德英两国之间的贸易问题举行过会谈。在7月27日的这次会谈中,大使们告诉莫洛托夫说,他们两国政府现在同意立即开始参谋人员的会谈,但是希望在法英两国军事代表团抵达莫斯科之前的这一间歇期间先恢复间接侵略问题的谈判。莫洛托夫对英法想重开谈判的企图避不表态,他拒绝在西方政府认为极其重要的事情上迎合它们的愿望。为了从这种局势中取得最大限度的好处和抚慰国内公众的关切心情,西方政府急于想宣布:鉴于政治谈判现在已取得很大成就,因此已可开始参谋人员的会谈,法英两国的军事代表团为此将尽快地前往莫斯科。两位大使在7月23日把这一点告诉了莫洛托夫,但是他表示他并不太赞成这样的做法,即采取联合公报的方式来进行宣布。27日当把这样一份公报的草稿给他看时,他不仅拒绝同意由三国联合宣布或同时分别宣布,而且说苏维埃政府反对其他两国政府发表声明。他认为,军事代表团到达莫斯科这一事实本身,就足以使德国人产生深刻印象和安抚公众舆论了;苏维埃政府赞成在总参谋部人员会谈完成其任务之前不作任何宣布。
面对这种态度,法国政府打算再一次让步,不再发表任何声明。但是英国政府决定,它必须在8月初下院休会之前发表一项声明。因此,在7月31日议员提出质询的时候,首相用以下一段话答复了关于同俄国谈判的进展情况和参谋部人员会谈的开始等问题:
苏维埃政府曾建议,在谈判的现阶段立即开始军事会谈是一个有利条件。陛下政府和法国政府已经表示同意,并且正在安排尽快地派遣英法军事代表团前往莫斯科。我们也建议在军事会谈的同时,政治讨论应该继续进行下去,以便在政治协定的条款方面最后能达成协议。英国代表团由海军上将雷金纳德·普伦基特·厄恩利…尼尔…德拉克斯爵士任团长,团员包括空军中将查尔斯·伯内特爵士和陆军少将海伍德。
如前所述,这一天在下院的辩论中也提到了间接侵略的问题。R·A·巴特勒关于这一问题的发言引起了莫斯科的极大愤慨。同预料的相反,张伯伦宣布派遣军事代表团一事,倒并没有引起苏联报刊敌意的评论。
在8月2日莫洛托夫和两位大使的会谈中,莫格托夫对巴特勒的讲话提出了抗议。这表明间接侵略问题的谈判已陷入僵局,在参谋人员会谈开始之前,这种僵局看来已不大可能打开了。由于一些紧要问题完全由西兹一手在抓,外交部决定斯特朗已没有必要继续留在莫斯科。于是,在8月4日它又把他召回伦敦。
第八章 德苏谈判,6月8日至8月12日
在4月中旬至7月的第三个星期这一期间英法同苏联的谈判进展缓慢,但这时苏联政府却正在对德国人大献殷勤,想使同德国签订一项条约的大门不致关死——如果它最后断定这比同两个西方大国签订条约在目前将能得到更大的好处的话。6月初德国方面曾就恢复经济会谈作了试探。于是,德国驻莫斯科大使馆参赞希尔格按照5月底他接到的指示,在6月8日会见了米高扬。这位苏联贸易人民委员说,苏联政府将把派施努雷前来莫斯科(2月间当他已在去俄国的途中时在最后一分钟又被召回了)看作是德国人真心想要改善同苏联的政治和经济关系的一个证明。接着,希尔格也回到柏林作短暂逗留。当他在柏林时,苏联代办阿斯塔霍夫又进行了一次试探。6月14日,他告诉保加利亚公使德拉加诺夫说,苏联……对于下面这三种可能性正在踌躇不决:同英法缔结条约,继续在条约谈判上进行拖延。以及同德国言归于好。苏联对最后这一种可能性寄予最大的同情。……不过,害怕德国人进攻,不论是通过波罗的海各国,还是通过罗马尼亚,这却是一个障碍。如果德国能声明它将不进攻苏联或是它愿意同苏联缔结一项互不侵犯条约,那么,苏联就可能不再同英国缔结什么条约了。无论如何,苏联并不知道德国的真正意图是什么,只知道一些非常模糊的间接提示。
德拉加诺夫得出的结论(无疑是正确的)是,阿斯塔霍夫向他这样推心置腹是有目的的。于是他在第二天去外交部见瓦尔曼,并把谈话的内容告诉了他。6月17日,正在柏林的舒伦堡访问了阿斯塔霍夫,后者对德苏之间的政治局势好转表示满意,但着重指出莫斯科仍然疑虑重重,有待于克服。
这时希尔格已带着指示回到莫斯科,他准备告诉米高扬,德国政府现在愿意派施努雷来莫斯科缔结一项扩大德苏经济关系的协定,不过德国政府认为俄国最后一次(在2月间)提出的建议不适合于作为谈判的基础。米高扬6月17日接见了希尔格,在座的还有新近被任命为苏联驻柏林商务副代表的巴巴林。对于希尔格带来的信息,米高扬表示失望。他说,他原来“盼望能具体地说明,他最后一次提出的建议中哪几点”是能够接受的,或不能接受的;他也仍然不相信德国人不是“在继续玩弄暂时对他们有着利害关系的政治把戏”。希尔格否认德国人是在玩弄政治把戏;说他们对于改善经济关系是认真关心的,但是他们希望俄国人能增加原料的供应数量。6月25日,米高扬又召见了希尔格,要他就双方意见不一致的各点写一份具体说明给他,以便决定是否需要让施努雷来莫斯科。
对照阿斯塔霍夫最近的这些作法,米高扬的态度就有点令人费解,因此舒伦堡被问起,他将如何解释这位对外贸易人民委员的手法。6月27日他回答说,看来苏联政府似乎相信德国人想要以恢复贸易谈判“来影响英国和波兰的态度”,一旦他们达到了这一政治目的,他们就会再一次把谈判停下来。所以,舒伦堡认为,如果俄国人能派一位有资格的代表来的话,在柏林举行经济谈判,其成功的机会将比派施努雷去莫斯科要大得多。
第二天(6月28日),舒伦堡同莫洛托夫进行了一次友好的谈话。这位大使根据最近柏林讨论的结果在开始时就说,德国政府欢迎同苏联政府关系的“正常化”。莫洛托夫回答说,这也是苏联政府的愿望。两人谈到了德国同波罗的海各国缔结互不侵犯条约以及它同波兰的关系等问题。莫洛托夫则询问德国政府对于德苏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有什么想法。舒伦堡回答得比较空洞,他说,双方都应当“避免做会使关系进一步恶化的事,要做可能使关系改善的一切事情”。看来,莫洛托夫似乎并不急于早日恢复经济谈判;他建议应当把米高扬索要过的进一步的详细情报送交给他,而施努雷的来访稍后也可能证明是有用的。
这时,希特勒已收到了关于希尔格同米高扬谈话的报告。6月29日,他决定应在几天之内告诉苏联政府,德国政府“目前无意同俄国恢复经济问题的讨论”。但由于舒伦堡的关于他同莫洛托夫在28日的那次谈话的报告比较乐观,所以这一决定又稍微有了一点改动。这位大使于6月30日被通知说,里宾特洛甫的“意见是:在政治方面,话已经说得够多了,……在目前,会谈不要由我们方面来提议重新恢复”。在经济方面,在没有接到进一步的指示之前,也不要有任何新的行动。
所以,在这个阶段,德俄双方的行动看来都不愿意超出初步探测对方意图的范围。在俄国方面,6月29日《真理报》上日丹诺夫的那篇文章就是一个迹象,表明苏联政府并不相信同西方的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