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依据1929年签署的土苏友好条约,土耳其政府不经苏联同意就不得与第三国达成政治协议,因此,他们就其采取的这一立场向俄国人征求意见;但是莫洛托夫的答复是那样“否定的和实在咄咄逼人的”,以致土耳其人决定以1939年10月英法土条约中的第二号议定书作护身符,俾使他们得免于采取可能与苏联树敌的行动并从而保持其非交战国地位。最后,土耳其总理勒菲克·萨伊达姆于6月26日宣布了这一政策;7月11日英国外交大臣在上院发表了一项声明,表明伦敦方面不会见怪土耳其拒绝参战的决定。
'哈利法克斯勋爵说'英王陛下政府完全了解导致土耳其政府做出这一决定的环境。……同时,我们与土耳其的条约仍旧存在着,而这一条约以之作为基础的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同情也仍旧存在着,这种友谊和同情使这个条约过去是,今后也仍将是我们之间进行建设性合作的有益的基础,不论在战争继续下去时期内,还是在未来的和平岁月里都是如此。
1940年10月28日意大利进攻希腊,几乎将战火烧到了土耳其的“安全区”;但是,英国政府马上意识到,现在要求土耳其根据1939年5月和6月声明和同年10月的采约履行诺言,并以交战国身份参战,不会有多少好处,或根本没有好处。土耳其无法在不放弃它自己防务的情况下(西欧各国迄今还未能对加强土耳其的防务有所作为),派出一支远征军到希腊,甚至即使能够这样做,英国海军也无法为其提供必要的支援。因此,英国政府决定不要求土耳其采取行动,直到它能给土耳其更多的援助,而要它尽可能在不招致被攻击的危险下保持善意的中立。土耳其确曾帮助过希腊,保证它能够安全地从色雷斯东部边界撤回其军队,并担保如果保加利亚侵犯希腊,它将给予支援。希腊战争爆发后不久,土耳其就向英国大使纳奇布尔…休格森重申了这些保证,这时,英国和土耳其政府都相互发表了忠于1939年10月条约的声明。11月26日丘吉尔通知他的外交大臣说:“如果德军越过保加利亚,不管是否得到保加利亚军队的协助,土耳其必须在当时当地加以抵抗,这是至关重要的”;但到了1941年1月底,他
才明白……土耳其的处境已是多么危急。……他们没有任何一种现代化武器,而自1940年5月起这些现代化武器就证明是起决定性作用的。空军也极为落后脆弱得可怜。他们既没有坦克或装甲车辆,又没有制造和供应武器的军火工厂,更缺乏训练有素的人员和官兵使用这些武器。他们几乎没有任何高射炮或反坦克炮。他们的报警系统也十分落后,对雷达一窍不通。他们也缺乏包括接受所有这些现代发展的能力的军事素养。另一方面,德国却把从法国和低地国家缴获到的大量各式各样武器大规模地武装了保加利亚。……在这种情况下,与保加利亚军队相比,色雷斯的土耳其军队处于一种严重的、几乎是绝望的劣势地位。
英国大使一直在对土耳其施加压力,要它设法阻止保加利亚完全投靠德国阵营,土耳其政府要他放心,它已向索非亚提出适当的警告。德国人于1941年1月和2月上旬得到报告说,一旦发现德国有进攻希腊的最早迹象,土耳其就准备参战;但也接到有关土耳其同保加利亚举行会谈表明其不愿卷入的报告。这些会谈的结果,他们于2月17日缔结了一项土保互不侵犯条约。从英国人看来,这是一件令人“大失所望”的事。
英国外交大臣和帝国总参谋长于1941年2月26日至3月1日访问了安卡拉,他们一致认为英国在目前既无法弥补装备不足,就不能要求土耳其采取军事步骤;但是土耳其首脑们保证,如果他们遭到攻击,或在某一适当的时候,他们将参战;英国拚命企图阻止面临的德国的南进,他们希望一个坚定的土耳其政治和外交立场可能还有某种效果。同时,土耳其对德军进入保加利亚(德军于3月1日侵入)的可能反应引起了德国驻土耳其大使冯·巴本和武官的关注;正是出于他俩的动议,希特勒于3月4日写给土耳其总统伊诺努一封私人信件,向他保证德国对土耳其没有侵略意图,并担保保加利亚境内的德军将与土耳其边界保持六十公里的距离。3月中旬,伊诺努总统的复函坚定了希特勒这一信念,即他可以在4月6日开始进攻南斯拉夫和希腊而不用提防土耳其。结果,土耳其政府明确表示它无意进行干预,并且将它同希腊和巴尔干半岛联结起来的跨越在马里查河上的铁路桥梁炸毁,作为一项预防措施。
土耳其的政治家对希特勒进攻俄罗斯的打算还一无所知,他们同样不知道他们至少可以有几个月的喘息时间。对土耳其来说,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它的欧洲部分以及西部整个(包括两个主要的商业城市伊斯坦布尔和伊兹密尔)海岸线,都受到了来自被轴心国所占领的巴尔干本土和(希腊陷落后)南至多德卡尼斯群岛的爱琴群岛近在咫尺的威胁,外交部秘书长努曼·梅内门吉奥卢当时告诉英国大使说,他正“绞尽脑汁想知道土耳其怎样才能撑持到秋天”。
出于这种种忧虑,土耳其总统向冯·巴本建议说,假如德国能提出一些合理的条件,他愿意充当英、德之间的调解人。就在此时,冯·巴本已开始设法说服土耳其外交部同德国缔给一项友好条约。土耳其政府觉得根据1921年土法协议条款,它不得不允许在地中海东部各国的法国维希当局为了支持“伊拉克陆军在5月份同英国作战”而使用土耳其境内巴格达铁路的那一段运送军用物资。但与此同时,土耳其政府却继续将其与冯·巴本的谈判内容通知了英国大使,并抵制了里宾特洛甫的威胁利诱,要他们从拟议的土德条约中将有关他们对英国承担的现有条约义务部分删去。里宾特洛甫虽很恼火,但最终只得放弃这一点;土耳其政府向英国大使作了口头保证(他们不愿写在纸上),他们不会因为同德国于6月18日签订了友好条约而允许德军或军用物资通过土耳其国土。依据此有效期为十年的条约,两国保证互相尊重领土完整,避免相互间直接或间接的对抗和以和平方式解决影响两国共同利益的一切问题。对有利于英土现行条约所做的保留,意味着英土联盟是置于德土新约之上的。四天后德国进攻苏联,使土耳其稍松了一口气;紧接着,近6月底,当维希法国在抵抗英国…自由法国向地中海东部诸国的进攻中正节节溃败时,土耳其便拒绝允许维希的增援部队假道土耳其,而在一次英国飞机炸沉了一艘停泊在土耳其安塔勒亚港内的维希船只时,土耳其只提出一次正式抗议而已。
在战前,德国就已是土耳其的为军火工业所必需的铬和其他铁矿砂的主要主顾,也是土耳其其他各种原料如皮革、山羊毛、棉花、油脂和烟草等的主要主顾,德国作为交换条件供给土耳其以所需的轻工业和重工业制品。战争爆发以后,英、法与土耳其外交部进行了旷日持久的、艰难的谈判,结果土耳其原来同德国的大部分贸易都转移到了英法一边,从而使英法共同垄断了土耳其的供出口的剩余铬。德国和盟国之间争夺土耳其铬原料的情况已在前面叙述过了,但只是很有必要在这里叙述一下土耳其政府同德国经济专家克洛迪乌斯于1941年10月9日所签订的一项协议,按照该协议规定在1943年1月之前不得向德国运交铬矿,而且届时交货还要依以下这些条件办理,即德国必须首先交清战前有关军火供应合约中的短欠部分,并且以后还必须继续运交,保持与土耳其运交等价铬的同样速度。土耳其还在1941年10月同意德国在伊斯肯德伦(亚历山大勒达)设立副领事馆,一个曾经在叙利亚为维希政权活动过的女间谍,就在那里迅速地展开了她在中东反盟国的活动。然而,总起来应该说是,尽管德国人能在土耳其保持的情报和宣传机构取得了相当大的战时宣传效果,但盟国在那儿的相应机构,虽没有象德国人的那么众目昭彰,实际上却是得到了土耳其当局的庇助而可能比它们的德国对手还略胜一筹。
第三节 土耳其和德苏战争
自从大战爆发以来,我们就已看出,苏联同土耳其由于它们各自同德国和西欧国家签订了条约而处于两个敌对的阵营;虽然它们之间的关系因对德国进入巴尔干半岛共同感到忧虑而多少有所改善,但莫洛托夫…萨拉若卢1939年秋的会谈重又提醒了土耳其对苏联凯觎海峡和外高加索的野心的疑虑,而这种疑虑以后一直没有减轻过。莫洛托夫对土耳其的态度以及不久后苏联对芬兰的入侵都是俄罗斯帝国扩张主义复活的征兆,而这种扩张主义奥斯曼帝国已领教过达两个多世纪之久,直到1921年在经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各自国内的革命而国力齐被削弱之后,土耳其共和国和苏联才共同携起手来,互相支持,以对付英、法帝国。1941年6月间,德国方面由于它在1941年6月22日进攻苏联前不久把土耳其拉到了它这一边,就它说来,这是一项十分有用的外交上的成就。但那次,希特勒的广播讲话及其披露的上一年11月莫洛托夫提出的要求,却证实并加剧了土耳其对苏联的猜疑,因此自那以后的战争期间,虽然英、美大使居中不断斡旋,但土耳其对西方盟国一方面的态度同对苏联一方面的态度之间还是有明显的(若不是反复无常的)不一致。在对俄战争初期阶段,德国进展之迅速给土耳其的政治家们和一部分高级将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36年蒙特勒公约授权赋予土耳其对通过海峡出入黑海的船只的控制权,很快就引起了摩擦。尽管德国没能在冬季来临之前打垮苏联红军,尽管德国人在“一月和二月将军们”手下遭到了损失(更不用说苏联的冬季反攻了),但在土耳其人看来,似乎在1942年大部分日子里,德国还有很大可能在东线赢得一场决定性胜利。因此,在这期间,土耳其的政治家和将军们鉴于德国可能获胜,就有兴趣谋求德国保证给予在苏联的二千余万操土耳其语的穆斯林以独立;这些人,土耳其的安那托利亚人(特别是泛土耳其主义的知识分子)把他们看作是骨肉兄弟。冯·巴本竭尽全力煽动土耳其政治家们对苏联的恐惧和怀疑;然而尽管德国大使在给柏林的报告中无疑是据实将土耳其表现出的强烈的反苏感情归因于土耳其的政治家们,但他从来没能从1942年8月13日继萨拉若卢后任外长的精明的努曼·梅内门吉奥卢那里,或从现任总理萨拉若卢本人那里获得任何肯定或积极的保证。相反,土耳其却以这样的声明来搪塞冯·巴本,即土耳其保持中立的必要性势必限制土耳其同它的合作,但若合作能被认作是代表土耳其的天然与合法的利益时,就将给这种合作以保证。里宾特洛甫被土耳其这些没完没了的遁词所激怒,于9月12日电告冯·巴本,德国对同土耳其政府进行对话不再感兴趣了。
假如土耳其政府对于东线战事(他们倾向于同情德国一方)仍持不介入态度的话,那么他们就用同样的、外表上注意平衡的姿态来保持“与英国结盟,同德国修好”。当一个土耳其高级官员代表团访问西部沙漠时,另一个在德国人指使下的代表团就访问了东线。新闻界旗帜鲜明地分成亲轴心国和亲盟国两派,并不偏不倚地向交战国双方都派出了新闻使团。当托卜鲁克陷落的消息传来时,伊诺努总统作出一副站在英国大使一边的样子;但是,据说接近1942年8月底,梅内门吉奥卢还曾对瑞士外交部长表示过他确信隆美尔将于深秋开始一路从埃及低地,另一路从塞浦路斯和叙利亚对苏伊士运河发动钳形攻势。
第四节 在形势变为有利于盟国后的土耳其政策
现在已到了这一时刻,战争形势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首先是1942年10月在阿拉曼、紧接着就在斯大林格勒;土耳其舆论的调子也立即顺应这种趋势而改弦易辙了。
与此同时,尽管土耳其格外谨慎小心,避免采取任何可能引起德国怀疑其中立的公开行动,但是,在1942年间西方盟国已能帮土耳其修整港口、公路、铁路和安那托利亚的机场以及给它运进大量军用品以加强它的力量,准备它可能投入战争。1942年11月,丘吉尔抱着使土耳其政府在来春参战的种种希望,哈里·霍普金斯于1943年1月19日卡萨布兰卡会议期间即注意到丘吉尔曾说,假如土耳其仍执迷不悟,他准备告诉他们除非他们参战,否则他不能答应在达达尼尔海峡问题上约束俄国。这时丘吉尔是急欲同伊诺努总统以及他的部长们举行一次会晤,但是丘吉尔在说服他的包括外交大臣在内的战时内阁阁员为召开这样一个会议已打下了充分基础时遇到了一些困难。丘吉尔提议,塞浦路斯是一个合适的会址,但由于伊诺努总统表示,按照宪法,他不能离开自己的国家,除非他的最后继承人已被指定,而且还要考虑保密问题,因而会址改在土耳其南部邻近阿达纳的地方。会议于1943年1月30…31日召开。会上萨拉若卢表示出对苏联今后政策所一贯怀有的忧虑,后来冯·巴本被告知说,伊诺努总统出于同样的担忧,已向丘吉尔提出是否有可能与冯·巴本讨论迅速结束战争的各种途径。经过这一系列的会谈,丘吉尔于2月2日告知斯大林说,他现在认为土耳其可能在年底前参战,并且在这以前,土耳其可能会答应英、美袭击普洛耶什蒂油田的轰炸机在其境内加油。
阿达纳会议结果,规定英国必须尽可能快地提供给土耳其军队以一年的军火储备并为防卫土耳其的一些薄弱环节拨给它一支英国战斗机空军和一部分受土耳其指挥的反坦克和空防部队。英国中东地区陆、海、空三军总司令奉命先后访问了安卡拉以进行更具体的会谈;可是,当英、土陆军参谋人员2月26日开始对话时,土耳其对它在战争中军用或民用的需要都表示“无法或不愿”提供任何可靠的估计。他们保持缄默的一个原因,是土耳其政府就约在这时从冯·巴本那里已获得了希特勒关于德国对土耳其没有侵略意图的再次保证,对此,土耳其显然答复说他们只有在“极端情况下”才会向德宣战。5月5日,当冯·巴本带着更多的信息从德国返回土耳其时,英国谈判人员正遇到一些相当棘手的困难。土耳其人争辩说,德国的夏季战役可能象进攻苏联那样,是针对它的,英国则猜测德国可能曾以飞机轰炸威胁土耳其,而如果是针对拥有多语种居民的,又大都是木建房屋的伊斯坦布尔,或针对土耳其唯一的宗古尔达克煤矿进行轰炸的话,那将是一场大灾难。因此当艾登5月31日参加阿尔及尔会议期间,他确信只要盟国一旦能对巴尔干半岛构成一种紧急的威胁,土耳其的态度马上就会好转。但土耳其总参谋部却对英国关于在阿菲翁…卡拉希萨尔(距离伊斯坦布尔以南和伊兹密尔以东一百九十英里,要由地中海的摩西港和伊斯肯德伦港口提供补给)建立前哨基地的提议,从6月上旬拖至8月,方予答复;而且最终达成的协议还受下述条件的限制,即该工事必须伪装成商业建筑物,并须由土耳其工人建造,除现有的英国监理人员外,不得增加。
1943年9月下半月,当英国在没有获得盟军地中海地区总司令艾森豪威尔的物资支援助情况下,发起了夺取多德卡尼斯群岛的进攻时,土耳其人允许英国动用其一直在土耳其境内积累起来的军需品堆栈来补给多德卡尼斯群岛上的守备部队。在莫斯科召开的“三巨头”外长会议上(1943年10月18日…11月2日)又带来了一个新的因素,因为当时莫洛托夫和维辛斯基想要盟国“命令”土耳其立即参战,以牵制德军而便于苏军在东线挺进。但英国眼下主要关心的是想获得土耳其空军基地的使用权,以便给予多德卡尼斯群岛上的英国阵地以空军战斗机掩护,由于德国在当地拥有的空中优势,英国的这个阵地正变得愈来愈岌岌可危;莫斯科会议最终一致同意:艾登应要求土耳其允许其立即使用它的空军基地,英、苏两国并将在晚些时候一起“建议”土耳其在1943年底前参战。艾登邀请梅内门吉奥卢于1943年11月4日至6日在开罗同他本人和纳奇布尔…休格森一起进行商讨,梅内门吉奥卢接受了这一邀请,但在会上梅内门吉奥卢强烈拒绝考虑孤立地使用空军基地;如果土耳其卷入战斗,那就必须给它一项明确的任务,而且还须澄清一些政治和军事上的问题。在梅内门吉奥卢回安卡拉向政府汇报会议情况时,他似乎曾对冯·巴本强调过英国正在向他施加巨大压力,要土耳其断绝同轴心国的所有商务关系。然而,到11月17日,当土耳其政府和议会研究了英国的要求之后,德军已经迫使多德卡尼斯群岛的科斯岛和勒罗斯岛上的英国守军投降了,萨摩斯岛和其他一些小岛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