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哎,为了世界的和平,为了给小鬼子们添添堵,您老就从了吧!
第三十二章 名将兄
本章副标题:煊赫之辈们开始出场了
………………
在国家利益和世界和平的大义感召之下,施肇基公使终于是从了。
他把我们的袁大师送到了电梯口,还不忘嘱咐道:“鸿渐,我们坐明天下午的火车去华盛顿,你可别忘了。”
“植公,晚辈不敢忘。请留步……”
“腻嗷,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啊。”
“安,你说的就跟生离死别一样。我只不过先走一步,两三天的功夫我们又能见面了啊。”
袁燕倏觉得带着个金丝猫上洛……嗯,去华府实在太招摇了,所以决定还是分开走比较好。
“嗯……”艾纽卡小姐姐两手趴着汽车车窗,两眼泪汪汪地道,“可是,我们还是要分开两三天了啊。”
袁大师在心里叹了一口气,他好像把这位无政府主义或者托洛斯基主义女战士给养废了,以后得给她找点事情做做。
他伸出手宠溺地摸了摸小龙女的一头金毛,安慰道:“小傻瓜,没事的。我在华盛顿一安顿好了就打电话给你,到时候你马上就能过来了啊。好了,你也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说着他提起皮箱,转身随着熙熙融融的人流走进了宾夕法尼亚车站。
没错,1921年的纽约曼哈顿岛上有两座大型……嗯,超大型火车站。
一座就是袁燕倏在万圣节晚上送别大明星的纽约中央火车站(grand central station),这个“中央(central)”不是指其位置在纽约中央,而是来自于这座火车站的建设者,纽约中央铁路公司。
而纽约中央铁路公司属于美国历史上最富有的家族之一,范德比尔特家族(vanderbilt)。从这个姓氏就可以看出他们是荷兰后裔。实际上,《绯闻女孩》里面的白富美女主角的范登伍德森家族就是影射这家人。
而同时宾夕法尼亚车站也坐落在曼哈顿岛上。同样的,这个车站最初由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简称ppr)建造并使用。
ppr在历史上可了不得,它是大大小小800多家公司合并成的巨无霸中的巨无霸。巨到它的年度预算一度比美国政府还要高,霸到十九世纪的美国人认为ppr的董事长比美国大统领还要有权势。
宾夕法尼亚铁路网是美国二十世纪的铁路历史上最庞大的铁路网,在最高峰时其路网长达16,000公里。
1968年,纽约中央铁路公司就和ppr合并成了宾州中央铁路公司。不过两年后就被强制破产了。
可以说这也代表了美国的铁路时代正式宣告终结。
袁燕倏走进的这座地上车站大楼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室内建筑之一,面积达2。8公顷,接近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中殿规模,同时还带有古罗马浴场的那种风格。不然美利坚怎么会被叫做新罗马呢,他们的审美情趣真的和古罗马人十分相似。
可惜的是,这座豪华的车站大楼在1968年被纽约市政府拆除了。
他今天要乘坐的这趟列车路线也大有名堂,叫做东北走廊铁路线(northeast corridor railway line),起始于波士顿,向南连接普罗维登斯,纽黑文,纽约,费城,巴尔的摩,终于华盛顿,经过五个州全长730公里,是美国最繁忙的铁路线。其重要性相当于东方某大国的京沪线。
笔者注:以上史料摘自《辉煌之路:美国铁路史》,慕容看了那么多参考书不用一下念头实在不通达。
“鸿渐兄,这里,我们在这里!”
他进了地下月台就见到了刚认识不久的驻美武官曹霖生少校:“庆芝兄,还有几位先生,你们好……”
他们两人和其他几位随员一起上了这列名为“拱顶石之星号”的火车。当然啦,他们这些随员和施肇基夫妇地位不一样,公使夫妇坐的是头等包厢,他们坐的是普通硬座。
“呜呜呜……”
汽笛一响,火车开动。
其实这趟旅程也不用花多少时间,五六个小时就能抵达华盛顿。只不过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我们的袁大少爷这段时间享受惯了,坐在这么“狭小”的位置上总觉得全身不舒服。
他招呼道:“庆芝兄,不如我们去餐车喝点东西。”
曹霖生面露难色,有些艰难地说道:“鸿渐兄,恐怕我们进不了餐车啊。”
袁燕倏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想了那么一想才明白问题出在他们两张黄色的face上面了。
他冷笑一声,拿出皮夹抽出两张绿色的portrait道:“他们不让我们进餐车,还不让他们的国父们进去吗?”
说着他站了起来,戴上帽子拿起大衣道:“曹少校,请吧。”
曹霖生没有办法,也只好站起来整了整身上的军服,跟着他走向餐车。
“你们不能进餐车,里面满了!”
听到列车员这么阴阳怪气的语调,甚至连个“sir”都没有,袁大师气就不打一处来。他探头透过玻璃门往餐车看了一看,里面明明还空了一大半。
他现在确实是在纽约混得风生水起,不过袁燕倏也只能去那几个有限的认识他或者知道他是贝克家族好友的高级餐厅和高档场所。至于不认识他的地方么,那就和现在的遭遇一样。
运气好还能用国父们开路,运气不好也只能摸摸鼻子灰溜溜地滚蛋了。
算了,老子这种高等华人不跟你这种下等白皮置气。
他二话不说就要掏出皮夹……
“train man(列车员),你不能这么对待一位军官!”
就在这时,两个中国人的身后传来了一个温和却坚持的男声:“不管他们是什么人,军官还有他的绅士朋友是有资格进餐车的。”
袁燕倏和曹霖生转头一看,就见到一位三十多岁,相貌英挺的陆军上尉站在他们身后。
这位american captain见到曹少校转过身,马上立正敬了一个军礼。而曹霖生不敢怠慢,也端端正正地回了一礼。
别看人家只是上尉,军官在美国可是非常值钱的,哪像北洋还有民国那样名爵泛滥得一塌糊涂。
见到有军官帮这两个黄种人说话,那个狗眼看人低的列车员也只好悻悻地给他们三位让开了去路。
一进餐车,我们的袁大师率先开口邀请道:“上尉先生,谢谢了。不知道我和这位少校有没有这个荣幸请你喝一杯。”
美**官十分愉快地点头道:“ok!”
………………
病友们有没有兴趣猜猜他是哪位二战名将。
提示一下,他的姓氏以a开头,不是艾森豪威尔。
第三十三章 阿诺德
本章副标题:二等人他爹
……………………
三人落座,各自点了一杯软饮料……没办法,现在美国禁酒,如果是在私人场合当然百无禁忌,可是他们是在列车上,所以喝不了好年份的拉菲,只能和今年份的可口可乐。
这年头的可口可乐里面真的是含有微量可卡因(英文就是coke)的,喝了特别提精神,当然也容易上瘾。所以才叫做coke…cola。
而且这玩意如今还没有进入赛里斯市场,在原本那条时间线上一直要到1927年才出现在上海街头,译名是“蝌蚪啃蜡”……
然而这玩意古怪的味道,加上古怪的名字,销售情况自然很差。于是,在第二年,这家饮料公司公开登报,用350英镑的奖金悬赏征求译名。
最终,当时江西九江县县长蒋彝击败了所有对手,拿走了奖金。而这家饮料公司也获得了迄今为止被广告界公认为翻译得最好的品牌名可口可乐。它不但保持了英文的音译,还比英文更有寓意。更关键的一点是,无论书面还是口头,都易于传诵。(注释1)
这是可口可乐步入中国市场的第一步。
当然在这条时间线上,就没有蒋县长什么事了,有我们的袁大师在就行了。
袁燕倏和曹霖生还没有开口做自己介绍,那位“美国队长”就笑呵呵地向着袁大师问道:“请问一下,你就是neo…yuan先生了吧?”
neo…yuan小吃一惊,讶道:“没错,我就是。请问上尉先生,你怎么认识我的呢?”
“哈哈哈,袁先生,我怎么会不认识你呢?豪赌五十万美金的疯狂赌徒,纽约大学的慷慨捐助者,华尔街爆炸案的唯一嫌疑犯,民主党政府的政治批判家,电影明星的中国情人,外加……”
这位上尉从随身的公文包里面拿出一本杂志,翻开封面指着一张袁大师的相片道:“你还是《冰与火之歌》的作者!”
没错,其实我们的袁大师在美利坚文化界、一部分知识分子和比较关心时政文化新闻的中产阶级当中已经是小有名气了。
就像这位校尉先生说的,袁燕倏一开始就以很让人印象深刻的方式进入了美国公众视线之中。当然普罗大众对于新闻和新闻人物的记忆总是很短暂的,但是他一直自觉不自觉地保持着这种热度。
我们的袁大师从医院出来之后就隔三岔五地开喷民主党和威尔逊总统。他和丽莲…吉许的关系也没有什么遮掩,所以有些时候还登上了某些不入流的八卦小报。另外自然就是他的那几本小说了。
作为军人上尉先生自然是关心时事的,他的业余爱好也颇为广泛,再加上眼力也不错。于是在看过这张东方face之后就认出了袁燕倏。
而袁大师最近这段时间一直混在熟人堆里,反倒是没有意识到自己如今也算是celebrity(名流)了。
“我真是太喜爱《冰与火之歌》这部小说。袁先生,你能不能给我签个名呢?”
袁燕倏怎么会拒绝这种要求,欣然点头同意。他接过对方递过来的杂志,一边掏出金笔一边口中问道:“上尉先生,请告诉我你的名字是……”
“henry harley arnold!”
我们的袁大师就在自己照片上写下了:献给亨利…哈利…阿诺德上尉……
等等,不是那么巧重名的话,眼前这位不就是美利坚空军之父,二等人他爹吗?!
如果袁燕倏不是伪劣军迷而是真的军事爱好者,那么他就能用对方左胸前的功勋略章印证他的身份,这玩意在后世中国被称为级别资历章。当然啦,他这种伪劣军迷完全看不懂这些花花绿绿的玩意到底代表什么资历,
不过他不是有大师球吗……
“大师球,搜索一下……对了,我还要照片!”
他在这里签名查资料的时候,身边坐着的曹霖生少校自我介绍道:“上尉,刚才多谢了。我叫lance cao,中华民国少校,西点1918届的。”
阿诺德上尉有些惊喜地道:“曹少校,想不到你还是我的学弟,我是1907届的。”
两位军官大力地握了握手,就此很是热络地攀谈了起来。
草草看了一遍资料的袁大师心道,那应该就没错了。总不见会那么巧,1907年西点毕业生中有两位亨利…哈利…阿诺德。
众所周知,此君日后就是美利坚空军五星上将。他老人家不但是二等人他爹,在二战中他指挥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庞大的一支空军。
这支空军包括15个航空队,下辖234个作战航空大队,共计250万人和高达七万架的各类飞行器。
空前那是肯定的,绝后么……如果人类不进入星际时代,建立一支跨恒星系舰队,那么就算美利坚自己也难以重演这样的盛况了。
他之所以成为二等人之爹,是因为他很早就对飞行器产生了兴趣。1911年阿诺德先生自愿报名去俄亥俄州的代顿,向莱特兄弟学习飞行。积累了3小时48分钟的飞行经验之后,他成为了美军第一批飞行员,第二年就创造出了飞行高度6540英尺的世界纪录,因此获得了一枚胜利勋章。
此后他很不幸却很正常地出了飞行事故,停飞了四年。这年头的飞行器出事故是正常的,不出事故才是反常的。
所谓福兮祸兮,他的飞行生涯遭到了一大打击,只好去菲律宾步兵部队服役。但是他在那里结识了他的贵人乔治…马歇尔。
1916年,他回国再次转入陆军航空队并晋升为上尉。
美国参加一战之后,他受命在巴拿马指挥一支飞行部队,后来也就是最近几年,他在华盛顿的陆军航空队总部任职。
那么他们在这里“巧遇”也就说得通了。
这位宾夕法尼亚人回家探亲,现在是在回华盛顿的路上。
笔者声明一下:以上史料绝非百度,都是慕容一个字一个字打下来的。而且这些也是史实。
………………
注释1:这位蒋彝县长也蛮因吹斯听的。生于1903年的他参加过五四运动,北伐时期还加入了国民革命第七军担任政治部书记长。四一二之后他对革命前途灰心丧气辞职去上海教书。后来他被炮党里面的朋友推荐,当了几年县长。
不过他还是看不惯炮党政府,于是1933年去了英国深造,就此成了一位著名的画家。二战时期加入英国情报机关,担任中文翻译。
第三十四章 性价比(剧情无影响,心情有影响)
本章副标题:战争的经济学,并非战争经济学
………………
“阿诺德上尉,你的签名。”
实际上,美**队实行战时(临时)军衔和永久(正式)军衔双轨制。这是为了适应美国兵役制度。
在非战时,美国实行的完全志愿兵役制度,也就是说政府除了志愿兵不会强制征召任何人,这样一来军队规模肯定很小。所以军官们的军衔也不宜过大,不然会搞出本来应该是副营级别的少校手下才百来人的大笑话。
到了战时,比如南北战争和一战时期那就是义务兵役制,这样一来军队规模会急速扩充,因此会授予常备军官们战时军衔以符合其指挥官地位。
比如说这位阿诺德上尉,他在一战的时候战时军衔是上校,手下管着一个航空大队。战争一结束他就打回原形成了上尉,今年才会升任永久少校。
而我们的小钱德勒先生,他的少校其实也是战时军衔,只不过他在战争结束前就退伍了,于是就保留了这个军衔。其实他的永久军衔不过只是少尉罢了。
所以说,美军的永久军衔非常值钱,一到战时起码就能往上跳个两三级。
今年三十五岁的阿诺德上尉的含金量比起二十五岁的曹霖生少校要高得多得多。(笔者注:看到有病友不是很明白美军军衔制度,因此解释一下。)
未来的二等人他爹拿起杂志一看,只见上面写着:
献给亨利…哈利…阿诺德上尉,
祝你成为全球之鹰。
你的朋友,neo…yuan。
“全球之鹰……哈哈哈。”上尉先生很高兴地说道,“谢谢你,袁先生。不过我能成为美国之鹰就很满意了。”
这位仁兄性格倒是和资料上说的那样开朗风趣,不愧有一个“快乐阿诺德”的绰号。在二战时期的参谋长联席会议上,笑口常开的他和成天板着面孔的金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我们的袁大师微微一笑道:“不管是美国之鹰和全球之鹰,反正在我看来你们air force(双关词,既是空中打击力量又是空军的意思)必将主导未来的战争……”
他话锋一转问道:“对了,阿诺德上尉。你认识威廉…米切尔先生吗?”
现任的陆军航空委员会委员闻听此言,眼中异芒一闪,不答反问道:“袁先生,你也认识米切尔准将吗?”
说到空军先驱,最有名的自然就是意大利人朱利欧…杜黑和他那本今年出版的《制空权》。不过还有两人也被视作后世空战理论的开创者,一位是在一战期间担任过皇家陆军航空兵司令官休…特伦查德将军,还有一位就是他们口中提到的威廉…米切尔准将。
这位准将先生出身于威斯康星州法裔名门,目前担任陆军航空勤务部队副司令兼航空委员会主席。此君乃是美国航空史和空军建设的重要人物。
“不,我不认识他……”我们的袁大师摇了摇头道:“不过我读过他的文章。那篇文章说飞机已经使得战列舰变成了过时的无用之物。本人对此深表赞同。”
就这个判断来说,米切尔准将确实是一位天才。
当然啦,对他这种玩过海战棋的穿越者来说,航空母舰吃战列舰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过在当时的人看来,木头做出来的玩具让钢铁制成的堡垒成为一个笑话,那真的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了。
“原来如此……”阿诺德上尉点点头道,“我当然认识米切尔准将,他是我的上司。不过么,说到这篇文章,我们内部还有一些争议。”
曹霖生忍不住用英文说道:“尼奥,你说的可是战列舰,名副其实海上霸主的战列舰,一炮下去山崩地裂的战列舰。而飞机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