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美国当大师-第2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己暗搓搓做个大空头,等到明年春节前银根紧缩的那个时候,让整个市场摔碎碎。

    想想看,这一波能赚多少钱?弄死多少人?

    不对,要弄死人干嘛啊?!

    到时候自己就是收拾残局的大善人,拿出点钱来托个底,那还不让人交口称赞啊。

    再把低价收购的那些债头转成实际的股份,入主自己看中的银行、钱号、企业和交易所……

    当然啦,说说容易,做起来少不得要洋人的撑腰,军阀的帮衬和地下势力的效劳。

    嗨,有了这一千万美金,这三者还愁没有吗?。

    只需要短短一年都不到的时间,自己就是赛里斯的摩根了啊!

    什么“身先士卒孙檀香”,什么“从不买票曹仲珊”,什么“学富五车张大帅”,什么穿林北腿,什么天魔传人,什么军道杀拳……都逃不过余之一握!

    “皮卡皮卡。”

    “哎……”

    这次袁燕倏连回嘴的兴致都没有了,只能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老子本来能当站在世界之巅俯视众生的众神之王……至少也是王族一员吧。

    现在有了这个破系统,只能当个狗屁大师。居然还有人问为什么老子要带着这个破系统?!

    “boss,他们请您上去呢。”

    “我知道了。你们两个自己去吃午饭吧。”

    意兴阑珊的袁大师整理了一下衣服和心情,打发了自己的女秘书和男司机,跟着引路的办事员来到了顶楼。

    “笃、笃、笃。”

    “请进。”

    “摩根先生,袁博士来了。”

    办事员闪开身子,露出了一间宽大豪华却绝对不能说奢侈的办公室,还有办公室中坐着的几位绅士。

    其中自然有他认识的乔治…贝克先生,不是老的那位,而是乔治…贝克先生二世。

    有着一副运动员般的好身材的贝克先生利索地站起来迎接道:“尼奥,你来了?”

    袁燕倏快速地摘下礼帽,风度翩翩地躬身道:“是的,贝克先生。我们很久没见了。”

    “是啊,我们是很久没见了,上次还称呼你密斯陀,现在要称呼你道可托了。”

    小乔治…贝克先生开了一句玩笑,便道:“袁博士,我来给你介绍一下。”

    贝克先生二世指着身旁一位瘦瘦高高的中年人道:“这位是托马斯…拉蒙特先生,现任摩根财团的副总裁。”

    原来就是那位把墨索里尼和罗斯福并排挂在一起,还有着“摩根财团史上最成功的总裁”的高级合伙人。

    “拉蒙特先生,很高兴认识你,”

    “袁博士,我也很高兴能认识你这样的家。对了,我听人说你还是一位非常有见地的经济学家。”

    “拉蒙特先生,这都是经济学界前辈们的鼓励,请不要当真。”

    贝克先生又一指一位身材敦厚留着络腮胡的绅士道:“这位是乔治…惠特尼先生,他马上就要成为纽约证券交易所主席(英文简称,nyse)。”

    没错,这位就是把倒吊男称为伟大的爱国者,还认为节制是挽救德国的大英雄的nyse主席。

    “惠特尼先生,那我要恭喜你了。”

    “袁博士,我也要恭喜你获得phd。啊。你的《socialism》我也拜读过了,写得相当不错。”

    “惠特尼先生,这是我的荣幸。”

    听听,老子跟着两位实在太有共同语言。

    “而这位便是……”贝克先生二世指着屋中最后一人。

    此君上唇留着一副一字胡,眉毛浓密,眼神深邃,鼻子高大,和他父亲倒是很有几分相似。他看上去六十左右,正是大人物们最为黄金的年龄。

    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我们的袁大师一见之下就觉得人家贵气逼人。

    果然就听乔治…贝克二世介绍道:“杰克…皮尔庞特…摩根先生!”

第二百六十一章 小摩根 中

    本章副标题:开往东方的列车……上不上呢?

    …………………………………………………

    比起摩根财团的创始者约翰…p…摩根,他的儿子杰克…p…摩根的名气要小了不少,在历史上的评价也低了不少。

    所以也有人说老摩根之后,“华尔街再无王者”。

    平心而论,倒不是这位二代目真的比不上一代目,只不过守成者总比不上开创者那么传奇。

    还有一个关键因素,美利坚乃至全世界人民对于摩根财团这样的超巨型托拉斯都非常警惕,而且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全世界人民那是越来越警惕。

    十九世纪末,美利坚就兴起一场反托拉斯运动。在这个背景之下,1890年美国国会就通过了历史上第一部授权联邦政府控制、干预经济的法案《谢尔曼反托拉斯法》。

    顾名思义,这个法案就是为了反垄断。第1条就规定,以托拉斯或任何类似形式限制州际贸易或对外贸易者均属非法,违者处以5千美元以下罚金,或1年以下监禁,或二者兼科。

    这个法案让洛克菲勒家族不得不在1911年把自己的“标准(美孚)石油帝国”拆分成37个独立的地区性石油公司。

    1914年又通过了补充《谢尔曼法案》不足的《克莱顿法案》,这个法案比前者更进一步,预防垄断某行业的托拉斯成型。比如其中的第七条,严格规范企业获得同行业竞争对手的股票,防止恶意并购。

    但是这两个法案对于金融界的垄断行为几乎没有怎么着力。

    而到了三十年代,大萧条中损失惨重美国人民把矛头指向了华尔街,树大招风的摩根财团自然是首当其冲。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针对华尔街的调查最初是由摩根财团还有我们袁大师的亲密朋友胡佛总统发动的。其最初的靶标并非华尔街的银行家们,而是他心目中破坏股市稳定的“大量抛空”者。

    胡佛认定这些空头投机家身后有着民主党的恶毒势力,而民主党操纵股市的目的,是为了羞辱他复兴经济的努力和谋求连任的企图。

    1932年初,胡佛要求参议院银行和货币委员会对当时的卖空行为做调查。这个调查在寻找“民主党阴谋”上失败了,但是非常成功地把三十年代的公众视线拉回到了二十年代。

    关于1929年的惨痛回忆重被勾起,随着听证会的深入,公众的情绪犹如愤怒的葡萄一样在一天天膨胀。

    为了响应美国人民的呼声,1933年上任伊始的罗斯福敦促参院银行委员会进行一个更为全面的调查,以查清“恶劣银行行为的所有影响”。

    黑幕终于被揭开了,摩根和他的合伙人们各式各样的丑恶行径曝露在公众眼前。

    汹涌的舆情和及时撇清与摩根干系的需求促使fdr尽快痛下杀手,将摩根财团加以肢解,以示对其丑行的惩罚。

    1933年《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由罗斯福签字生效。这个法案严格区分了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界限。此后,银行要么从事存贷款业务,要么只能从事证券买卖。前者只能购买美联储发行的债券。

    1935年,摩根财团不得不另行成立了一家投资银行摩根…斯坦利(man stanley),也就是未来财经界的“大摩”。

    顺便说一句,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共同努力之下,这个法案被取消了。花旗集团和****这样的商业银行集团卷土重来……

    于是,就有了2008年的那场次贷危机。

    不管怎么说,老摩根建立的金融帝国在小摩根手上被拆分。虎父犬子这个说法就变得实至名归了。

    “很荣幸见到你,摩根先生。”

    我们的袁大师脸上保持了热情却不失矜持的笑容,身体姿态看上去很是恭敬却没有到谄媚的地步。

    总的而言就是八个字,不卑不亢,有礼有节。

    而当他在打量“华尔街之王”的同时,人家也在打量着他。

    杰克…p…摩根……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还是卡大爷故意的,泰坦尼克是他老爹造的,后世的电影男主角恰巧也叫杰克。

    他早就听说过尼奥…袁的大名,就是1920年11月1日,袁燕倏豪赌五十万美金压“250”张选举人票的“nyu豪赌之夜”。

    小摩根还因此把nypr的股票输给了老贝克先生。(见第一卷第一百一十三章《大人物》)

    不过那场赌局的标的只有区区十几万美金,对摩根财团掌门人来说根本无所谓,反倒是让他对这个中国人产生了那么一点好奇之心。

    至于我们的袁大师后来写出的那些小说和搞出的那些大新闻,同处于纽约的小摩根也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好奇之心就变得更大了。

    当然啦,这点子好奇之心还不足以让“华尔街之王”一定要见“ny的ny”一面。

    真正促成这次会面的原因是,摩根财团急于拓展东亚业务。

    因此,摩根财团真的急需一位东亚事务专家。

    而老乔治…贝克先生对小摩根说,如果要在东亚找合伙人,尼奥…袁是最佳人选。

    所以这次会面其实真的就是一场面试!

    而作为一个面试对象,魅力值高达17点的袁博士光从卖相上来说,就赢得了“华尔街之王”的好感。

    “我也很高兴见到你,袁博士。我很喜欢你的《狄公案》。”

    “谢谢,摩根先生。”

    摩根财团的二代目和袁氏金融帝国的东宫太子殿下握了握手。

    “摩根先生,既然说到了我的《狄公案》……”袁燕倏从随身的皮包里面拿出一本装潢精美的书册,双手递了过去道,“小小礼物,不成敬意。”

    小摩根接过来一看,书册封面上有着一个抽象的火车图案,火车喷出的烟雾形成了这本书的标题和作者姓名。

    前者是《murderthe orient express》,后者则是“purple bishop”。

    “《东方列车谋杀案》……紫色主教……”

    “摩根先生,紫色主教是我的笔名,发表侦探小说时的笔名。”

    只听袁大师用浑厚低沉的男中音道:“我非常感谢你的这次邀请,而我这样的‘穷学生’,也没有什么送得出手的礼物……”

    “我之前就听路易斯…贝克先生说,你也是一位侦探小说爱好者……”

    “我这几天正好刚完成了一本侦探小说,还来不及投稿,就赠送给你当作见面礼了。”

第二百六十二章 小摩根 下

    本章副标题:我无欲则(p)刚,你有容(贾)乃亮!

    好奇怪,“魔艮达同”居然是敏感字?!谁能告诉慕容为什么?

    ……………………………………………………

    作为穿越者,“愚者大人”不用“教皇冕下”告诉他,就知道小摩根是一位侦探小说爱好者。

    而且他也不像父亲那样有很强的掌控欲,更喜欢恬淡一点的生活,打打猎,出出海,读读侦探小说。

    所以他在几年之前就把摩根财团的大部分业务交给了自己的二把手哈里…戴维森(1868…1922)。

    此君乃是美联储筹备委员会顾问之一,还是1915年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热门人选之一……

    如果他没有卷入那桩“悲惨绯闻”之中的话,很有可能会和争取连任的威尔逊pk一下总统大位。

    1915年,戴维森的一个邻居,同时也是一位被他带了绿帽子的丈夫,在晚饭之后先给妻子后脑勺一枪,再给自己太阳穴来了一枪……

    这件绯闻自然就闹大了,戴维森也失去了这个机会,后来感到内疚的他还收养了这对夫妇的两个孩子。

    看到了吗,在没有微博的时代,被带了绿帽的丈夫要复仇就只能用这种非常暴力的方式,所以大家还是要感谢时代的进步。

    也不知道是不是报应,到了1920年,哈里…戴维森的健康就发生了问题,被头疼和失眠所困扰,不得不去乡间修养。

    小摩根也只好重新出山执掌大位了。不过如果历史没有改变的话,在座的托马斯…拉蒙特很快就要当上“摩根财团史上最成功的总裁”了。

    “谢谢了,袁博士。我很喜欢这件礼物。”杰克…摩根露出了笑容,用很纯正的“queen’s english(女王英语)”说道。

    他在1898年到1905年被父亲“流放”到了英国,所以日后他和他的妻子、他的孩子们都成了亲英派,而且每一年当中的几乎一半时间是在英国度过的。

    当然,这不妨碍摩根财团借钱给牛牛的敌人们。

    我们的袁大师这才注意到对方的口音,立马就把舌头放平了道:“不用客气,摩根先生。”

    注意啦,美音和英音最显著的不同就是,美音有卷舌音,英音没有……是一丁点都没有!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father这个单词,美音念“发得”,英音念“发哒”。

    只要记住了这一点,那就能在美音和英音当中切换。而对于马上要去英吉利的袁燕倏来说,现在就应该开始习惯起来了。

    “袁博士,请坐。”

    “摩根先生,谢谢。”

    他刚坐下就听人问道:“袁博士,你喝点什么?”

    他随口回道:“威士忌就好。苏打水不加冰,谢谢。”

    等到人家把酒端上来,袁大师这时又暗爽了一下,nyse的主席乔治…惠特尼给自己倒酒,这种待遇自己不穿越哪会有啊?!

    “袁博士,今天请你来的缘故你也知道吧?”只听小摩根单刀直入地问道。

    而对于他这样直接的方式,袁燕倏并不意外。

    据他的了解,小摩根对他父亲是亦步亦趋,不但在生意方面是萧规曹随,就连行为方式,甚至穿衣打扮也有点刻意地照抄老摩根。

    当时某家报纸举行了一次有奖竞猜。他们刊登了两张照片,照片上的摩根父子都在举起拐杖驱赶记者,然后问读者哪张照片是父亲,哪张照片是儿子。

    有这样的“大家来找茬”,可见这对父子多么相似了。

    而老摩根一个特点就是谈生意的时候直来直往,从不浪费时间。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他收购“钢铁大王”卡内基旗下产业。

    当卡内基公司的总裁将要价4。8亿美金报给摩根的时候,他猜想摩根一定不会同意,应该要讨价还价一番。但出乎他的意料,人家对于这个报价眼睛不眨一下地就点头确认了。

    这笔大买卖就这样做成了!

    可是我们的袁大师却没有急着回答“华尔街之王”提出的问题。

    他先是不紧不慢地喝了一口威士忌,还微微闭上眼睛稍微回味了一下酒的味道。

    过了大约十几秒钟,他这才向对方点了点头道:“摩根先生,我当然知道。”

    他当然知道他自己正站在一个历史支点上,一个他自己创造出来的历史支点上!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

    袁燕倏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历史。

    现在、如今、眼下、此刻……就是一个能轻易撬动历史的支点,轻易到只要用一番嘴炮就能让中日两国之间的实力对比发生变化。

    其实这就是所谓的“作死精神”啊。

    袁燕倏明明知道自己没有办法利用这个历史支点,可是偏偏故意地创造了这个历史支点。

    他结交“华尔街的奇迹”……

    他预言哈丁的大胜……

    他写了《socialism》和那些政论文章……

    他轻易地通过nypr和百岁山挣钱……

    他成为“麻将内阁”的座上宾……

    这一切的一切就是为了换这一次和小摩根的见面!

    然而,作死真的就会死。

    为了不死,他只好放弃这个历史支点。

    赛里斯古话说的好,无欲则刚。

    既然放弃了这个支点,那么他要塑造的形象就不是一个有能力、又诚实,还能听话的手下,而是一个有能力、又诚实,还有点傲娇的顾问。

    只要小摩根有那么一点肚量和眼光,那么自己就很有机会成为摩根财团的编外顾问。

    实际上他也希望和摩根财团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

    说的直白一点,他想要和小摩根他们建立私人友谊,但是不想搀和摩根财团的实际业务。

    为什么袁燕倏不想加入摩根财团呢?

    因为他想要当“狗屁大师”,就没法成为“众神之王的王族成员”。

    试想一下,他这么一位高举着人道主义和自由主义旗帜的大师,到头来却被公众发现和华尔街大鳄们沆瀣一气,这名声肯定就要臭了啊。

    这名声要是臭了,他怎么当新古典自由主义大师呢?

    这要是被人发现他和华尔街大鳄是一票里货色,他又怎么当fdr的亲密朋友和政治盟友呢?

    没有了道德制高点,他还怎么当后世各种颜色的白左公知们顶礼膜拜的学术偶像呢?

    “尊敬的贝克先生跟我提起过,我很感谢他的推荐。”我们的袁大师转头看向贝克先生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