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太平广记-第3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 裕
  □□□□□刘璋会涪,时张裕为从事,侍坐。其人饶须,先主嘲之曰:“吾涿县特多毛姓,东西南北,皆诸毛也。涿令称曰:‘诸毛绕涿居乎!”裕即答曰:“昔有作上党潞长,迁为涿令者,去官还家。时人与书,欲署潞则失涿,署涿则失潞,乃署曰潞涿君。’”先主大笑。先主无须,故裕云及之。(《艺文类聚》卷二五引《蜀志》[《蜀志》十二周群传文]文略同,疑出《启颜录》)
  蜀汉先主刘备与刘璋在涪州相见。当时,张裕任刘障的从事,在旁边坐陪。张裕脸上长着连鬓胡须,刘备嘲笑他说:“我的家乡河北涿县姓毛的特别多,东西南北,都是毛啊。涿县的县令自称为:‘众多的毛绕着涿而居住啊!’”张裕听了反唇相讥说:“从前有个人任上党潞长,后迁任涿县县令,辞官回家了。当时有人给他写信,想在信头写‘潞’就遗漏下‘涿’,写‘涿’就遗下‘潞’。于是,所兴写上‘潞涿君’。”刘备听了后哈哈大笑。刘备脸上没长胡须,因此张裕这样讲。(按:“涿”,另有一义为“阴器”,即‘生殖器“;”潞“,谐音为”露“。)
  薛 综
  吴薛综见(“吴薛综见”四字原空缺,据黄本补。)蜀使张奉,嘲尚书令阚泽姓名,泽不能答。薛综下行乃云:“蜀者何也?有犬为独,无犬为蜀。横目句身,虫入其腹。”奉曰:“不当复嘲君吴耶?”综应声曰:“无口为天,有口为吴。君临万邦,天子之都。”于是众坐喜笑,而奉无以对也。(出《启颜录》)
  东吴的薛综见到蜀汉的使臣张奉嘲笑尚书令阚泽的姓名,阚泽一时反驳不了,于是走到张奉面前说:“‘蜀’是什么?旁边有犬(按:犬同‘犭’。)念‘独’,没有犬念‘蜀’;横‘目’‘句’身,‘虫’进入它的腹中。”张奉说:“我不应当再嘲笑您吴国的大臣啊。”薛综应声回答说:“无‘口’为天,有‘口’为吴,我们吴国君临在万邦之上,是天子的国都啊!”在坐的人听后哈哈大笑。张奉却没话可讲了。
  诸葛恪
  诸葛恪对南阳韩文晃,误呼其父字。晃诘之曰:“向人子而字父,(”而字父“三字原空缺,据黄本补。)子为是礼也?”恪大笑,答曰:“向天穿针而不见者,非不明,意(”不明“二字原空缺,”意“原作”澺“,据黄本补改)有所在耳。”孙权使太子嘲恪曰:“诸葛元逊食马矢一(”矢一“二字原空缺,据黄本补。)石。”恪答曰:“臣得戏君,子得戏父。”答曰:“明太子未敢。”上曰:“可。”恪(可恪二字原空阙,据黄本补。)曰:“乞令太子食鸡卵三百枚。”上问恪曰:“人令君食马矢,君(矢君二字原空缺,据许本补。)令人食鸡卵,何也?”恪答曰:“所出同耳。”吴主大笑。(出《启颜录》)
  诸葛恪有一次无意中失口叫了韩文晃父亲的名字,韩文晃责问他:“当着儿子的面叫父亲的名子,您认为这样做有礼貌吗?”诸葛恪大笑着说:“农历七月七日夜,妇女们向天穿纫七孔针,不是不知道天是黑的,难纫针,而是另有寓意啊!”吴主孙权指使太子孙亮嘲弄诸葛恪说:“诸葛之逊吃马粪一石!”诸葛恪问:“做臣子的可以戏弄国君吗?做儿子的可以戏弄父亲吗?”太子明回答说:“我不敢这样做啊。”吴主孙权接口说:“可以这样做。”诸葛恪听了后,说:“请皇上命令太子吃鸡蛋三百只。”孙权问:“太子让你吃马粪,你让太子吃鸡蛋,这是为什么呀?”诸葛恪回答说:“都出自同一缘由啊!”孙权听了,哈哈大笑。
  费 祎
  孙权尝飨蜀使费祎,逆敕群臣:“使至,伏食勿起。”祎至,权为辍食,而群下不起。
  祎嘲云:“凤凰来翔,麒麟吐哺;驴骡无知,伏食如故。”诸葛恪曰:“爱植梧桐,以待凤凰。有何燕鸟,自称来翔。何不弹射,使还故乡。”咸称善。(出《启颜录》)
  一次,吴主孙权宴请蜀汉使臣费祎,事先告诉参加宴会的群臣们说:“呆会儿,费祎来了,诸位爱卿装成没看见,继续低头吃喝,不用站起来迎接。”费祎来了后,只孙权一个人停下杯筷,其他人没有一人起身迎接他。费祎看到这种情形,立即嘲讽地说:“凤凰飞来了,麒麟停下杯筷表示欢迎。愚昧无知的驴骡,却照旧在那里闷头继续吃。”诸葛恪听后抬起头来,说:“我们喜爱裁植梧桐树,是为了迎接凤凰来。从哪飞来的燕雀,自称是凤凰?
  为什么不同弹弓射它,将它赶回它的家乡去。“众臣起身叫好。
  王戎妻
  晋王戎妻。语戎为卿。戎谓曰:“妇那得卿婿,于礼不顺。”答曰:“我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戎笑遂听。(出《启颜录》)
  晋人王戎的妻子,称王戎为“卿”。王戎对妻子说:“妻子怎么能称丈夫为卿呢?这样称呼在礼上讲不通啊。”妻子回答说:“我亲卿爱卿,所以才卿卿。我不卿卿,那么谁来卿卿?”王戎听后笑了。(按:在古代,卿字除含有对男子的敬称,和君对臣、长辈对晚辈的称谓外,还含有夫妻情人间的爱称之意。)
  邓 艾
  邓艾口吃,语称艾艾。晋文王戏之曰:“艾艾为是几艾?”对曰:“凤兮凤兮,故是一凤。”(《御览》四六四引作出《语林》,又四六六引作出《世说》,文同)
  邓艾口吃,经常说:“艾艾……”晋文王戏虐邓艾说:“艾艾到底是几个艾呀?”邓艾回答说:“哦凤兮哦凤兮……”因此只是一凤。
  安陵人
  晋钟毓兄弟警悟过人,每嘲谑,未尝困踬。尝语会,闻有女善调谑,往观之。于是盛饰共载,行至西门。一女子笑曰:“车中央殊高。”毓等初不觉,车后门生云:“向已被嘲。”钟愕然。门生曰:“中央高,两头低也,盖言羝也。”兄弟多髯故云。
  晋朝时,钟毓兄弟机敏、顿悟超过一般的人,每次与人戏谑,从未被难倒过。一次,钟毓对钟会道:“听说有个女人非常会调笑戏谑,咱们去会会她啊?”于是两兄弟穿着华美的衣服,乘坐一辆车去会这个女子。他们走到西门,遇见一个女人指着他们笑着说:“车中央怎么那么高哇?”两兄弟起初一点也没有察觉出什么来。坐在车后面的弟子说:“方才你们已经被人家戏谑啦!”钟氏兄弟听后怔住了。弟子说:“那个女人说‘中央高,两头低(按:低,谐音’羝‘,公羊。)’意思是说‘原来是两头公羊’。”钟毓兄弟二人,都长着浓密的胡须,因此被那个女人戏称为“两头公羊”。
  杨 修
  晋杨修九岁,甚聪慧。孔君平诣其父,不在。杨修时为君平设。有果杨梅,君平以示修:“此实君家果。”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也。”(出《启颜录》)
  晋朝时,有个叫杨修的男孩,才九岁,特别聪明、慧颖。一次,孔君平到家来找杨修的父亲。偏巧杨父不在家,杨修代父亲摆放便宴招待孔君平。餐桌上有一道菜是鲜杨梅。孔君平指着桌上的杨梅问杨修:“这杨梅是你杨家的果吗?”杨修应声回答说:“我没听说过孔雀是您孔家的家禽啊!”
  孙子荆
  晋孙子荆年少时欲隐,语王武子云:“当枕石漱流。”误曰“漱石枕流。”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子荆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出《世说新语》,明抄本作出《启颜录》)
  晋朝人孙子荆,年轻时想当隐士,对王武子说:“应当头枕石头,口饮溪水。”失口说成了‘应当口饮石头,头枕溪水。“王武子问:”溪水可以头枕,石头怎么可饮呢?“孙子荆这才知道刚才失口说错了,于是狡辩道:”我之所以头枕溪水,是为了洗耳朵;之所以饮石头,是想磨砺牙齿啊!“
  蔡 洪
  晋蔡洪赴洛,洛中问曰:“募府初开,群公辟命。求英奇于仄陋,采贤俊于岩穴。君吴楚之士,亡国之余,有何异才,而应斯举?”蔡答曰:“夜光之珠,不必出于盟津之河;盈握之璧,不必采于昆仑之山。大禹生于东夷;文王生于西羌。圣贤所出,何必常处。昔武王伐纣,迁顽民于洛邑,诸君得无是其苗裔乎?”(出《启颜录》)
  晋朝人蔡洪从江南去京城洛阳应举。洛阳城里有人问他:“现今刚开始招幕僚,你们这些人就拼命挤入京城。这里在卑微的人中选拔英才奇士,在山野岩洞中招览贤人俊杰。你们这些从江南吴、楚之地来到京城的人,原本是国破之家后侥幸生存下来的人,有什么特殊的才能来应此召?”蔡洪回答说:“价值连城的夜光宝珠,不必产在周武王会盟诸侯的孟津水中;一手握不过来的美玉,不必采在昆仑山上。有名的贤君大禹出生在东边夷人的蛮荒之地,以贤德著称的周文王出生在西羌胡人居住的地方。圣明贤良的人,为什么必得产生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当年周武王伐纣胜利后,迁移顽固不化的人到洛阳来。那么,你们这些现在的洛阳人,能不是这些顽民的后裔吗?”
  陆 机
  陆机诣王武子,武子有百斛羊酪。指以示之曰:“卿东吴何以敌此。”陆曰:“有千里莼羹,未下盐豉耳。”机在坐,潘安至,陆便起。安仁曰:“清风至,乱物起。”陆应声答曰“众鸟集。”(启出《颜录》)
  陆机到王武子家作客,王武子家存有一百斛羊奶酪。王武子指着这些羊奶酪问陆机:“在你们东吴,有什么名菜可以跟羊奶酪相媲美?”陆机回答说:“我们东吴有千里那儿产的莼菜烹制的羹汤、未下那儿产的盐豆豉,都是跟羊奶酪一样好吃的佳肴啊!”陆机正坐着呢,潘安来了,陆机站起身来。潘安说:“清风吹来了,各种废弃东西都被刮起来了。”陆机听后应声回答说:“群鸟集到一块儿来啦!”
  卷第246 诙谐二卷第二百四十六
  诙谐二
  蔡谟 诸葛恢 周顗 韩博 习凿齿 孙盛 祖纳 郝隆 罗友 张融
  何承天 王绚 何勖 谢灵运 刘绘 徐孝嗣 沈文季 沈昭略 胡谐之
  梁武 柳信言 徐摛 徐陵 李谐 周舍 王琳蔡 谟
  晋王导妻妒,导有众妾在别馆,妻知之,持食刀将住。公遽命驾,患牛迟,手捉尘尾,以柄助打牛。蔡谟闻之,后诣王谓曰:“朝廷欲加公九锡。”王自叙谦志,蔡曰:“不闻余物,唯闻短辕犊车,长柄尘尾。”导大惭。(出《晋史》)
  晋朝人王导的妻子非常好吃醋。王导在外面另有住宅,里面住有许多姨太太。王导的妻子得知这件事后,手里拿着一把菜刀要去这幢住宅砍杀那些姨太太。王导知道后急忙让家中仆人驾好牛车去追赶妻子。王导嫌牛车走得太慢,手里倒握着拂尘,用拂尘把击打牛屁股,让牛快走。蔡谟听说这件事情后,来看王导说:“朝廷想赏赐你九种礼品,这可是最高的礼遇啊!”王导听了后,谦让他说自己无功无德,不应得到这么高的赏赐。蔡谟说:“不说别的,单单听说你乘坐短辕牛车,用长把拂尘鞭牛。这件事就足够赏赐的了。”王导听了后,羞愧无比。
  诸葛恢
  晋诸葛恢与丞相王导,共争姓族先后。王曰:“何以不言葛王,而言王葛。”答曰,“譬如言驴马,驴宁胜马也。”(出《启颜录》)
  晋朝的诸葛恢与丞相王导,二人因为族姓排列的先后顺序而发生争吵。王导说:“为什么不可以称葛王,而非得称王葛呢?”诸葛恢回答说:“譬如称驴马吧,这样称呼的意思难道是说驴就胜过马了吗?”
  周 顗
  晋庾亮造周顗。顗曰:“君何忻悦而忽肥。”庾曰:“君何忧惨而瘦。”周曰:“吾无所忧,直是清虚日来,秽滓日去。”(出《南史》)
  晋朝时,庾亮去拜访周顗。周顗问:“你近来有什么高兴愉快的事情忽然肥胖起来了?”庾亮反问道:“您怎么忧伤愁惨得忽然瘦了呢?”周顗说:“我没有什么忧伤愁惨的事情,只不过是天天吃些蔬菜使胃肠清洁虚空,那么,那些污浊的废弃物也就一天天减少了。”
  韩 博
  晋张天锡从事中郎韩博,奉表并送盟文。博有口才,桓温甚称之。尝大会,温使司马刁彝谓博曰:“卿是韩卢后。”博曰:“卿是韩卢后。”温笑曰:“刁以君姓韩,固相问耳。
  他人自姓刁,那得是韩卢后。“博曰:”明公未之思尔,短尾者则为刁。“阖坐雅叹焉。
  (出《启颜录》)
  东晋时,张天锡的僚属中郎韩博,前往建康向东晋上表与送盟文。韩博能言善辩,很有口才,东晋执掌朝政的大司马桓温很是赞赏他。一次盛大的聚会上,桓温暗中指使司马刁彝问韩博:“你是韩卢后吗?”韩博回答说:“您是韩卢后。”桓温笑着说:“刁司马因为你姓韩,因此这样相问那。刁司马自然是姓刁了,哪能是韩卢后呢。”韩博回答说:“大人您没有很好地思考啊,短尾则为刁黄,因此是韩卢‘后’哇!”在坐的人,都赞叹韩博的高雅与善辩。
  习凿齿
  秦苻坚克襄阳,获习凿齿、释道安。时凿齿足疾,坚见之,与语大悦。叹曰:“昔晋平吴,利在二陆;今破南土,获士一人有半。”盖刺其蹇也。初凿齿尝造道安谭论,自赞曰:“四海习凿齿。”安应声曰:“弥天释道安。”咸以为清对。(出《晋春秋》)
  东晋时,前秦苻坚攻占襄阳,虏获习凿齿、释道安。当时,习凿齿正患脚病,瘸着走路。苻坚接见他,跟他谈了一会儿话,非常高兴,慨叹地说:“当年晋人平定东吴,得利于东吴的两名水军将领陆抗、陆景。我现在攻克襄阳,得到一个半人啊!”苻坚这样说,是讽刺戏谑当时习凿齿患脚疾瘸着走路。当初,习凿齿一次跟释道安闲谈,自我夸赞说:“四海之内习凿齿。”释道安应声说:“普天之下释道安。”都认为这两句话是一付清对。
  孙 盛
  晋孙盛与殷浩谈论,往反精苦。客主无间,左右进食,冷而复暖者数四。彼我奋掷尘尾,毛悉脱落,满餐饭中。宾主遂至暮忘食。殷乃语孙曰:“莫作强口马,我当捩卿鼻。”
  孙曰:“卿不见决鼻牛,人当劳卿颈。”(出《南史》)
  晋朝人孙盛与殷浩互相辩论,你来我往,不辞辛苦。不论是客是主,都不得闻。家人仆夫往来上菜上饭,凉了再热,热了又凉,再三再四。辩论到激烈时,彼此用拂尘击打。拂尘上的毛都脱落下来,弄得满桌都是,饭里菜里都有。宾主一直到了旁晚都忘了吃饭。殷浩对孙盛说:“你莫作强嘴的马,我应当拧住你的鼻子。”孙盛对殷浩说:“你没有见到被拽豁鼻子的牛吗,我让人按你的脖颈。”
  祖 纳
  东晋光禄祖纳少孤苦,性至孝,常自为母炊爨作食。王平闻其佳名,(“佳名”原作“住”据《世说》补改。)知其常亲供养,乃以二婢饷之,因以为吏。人有戏之者,奴价倍于婢。祖答曰:“百里奚亦何必轻于五羖之皮耶。”(出《世说》)
  东晋光禄大夫祖纳少年时孤苦伶仃,但是非常孝顺,经常亲自为母亲烧火作饭。王平听说他的美名后,得知他亲自服侍供养母亲,就送给他二名女仆,并推荐他担任官职。有人戏谑祖纳说:“你这个奴隶的价格比婢女高一倍呀!”祖纳回答说:“身为秦穆公宰相的百里奚为什么必得比五张公羊皮还轻贱呢。”(按:秦穆公听说百里奚贤能,用五只公羊皮在楚人那儿将他赎出来,委以国政。)
  郝 隆
  晋郝隆为南蛮参军。三月三日作诗曰:“娵隅跃清池。”桓温问何物,答曰:“蛮名鱼为娵隅。”桓曰:“何为作蛮语。”隆曰:“千里投公,始得一蛮府参军,那得不作蛮语。”(出《世说》)
  晋时人郝隆被授予南蛮参军。他在三月三日这天作诗一首,其中一句是“娵隅跃清池”。执掌朝政的大司马桓温听了问:“娵隅是什么东西?”郝隆回答说:“南蛮人管鱼叫娵隅。”桓温问:“你为什么用蛮语?”郝隆回答说:“我千里迢迢地来投奔大司马您,才得到一个蛮府参军的官职,怎么能不用蛮语呢?”
  罗 友
  晋罗友家贫,乞禄于桓温。虽以才学遇之,而谓其诞肆,非治民才,许而不用。后同府人有得郡者,温为坐饮叙别。友亦被命,至尤迟晚。温问之,答曰:“臣昨奉教旨出门,于中路见鬼椰榆云:”‘我只见汝送人上郡,何不见人送汝上郡。’友始终惭,回以还解。不觉成淹缓之罪。“温笑其滑稽,而颇愧焉。后以为襄阳太守。(出《渚宫旧事》)
  晋朝时,有个叫罗友的人,家里很贫穷,投奔到大司马桓温手下找口饭吃。罗友虽然是因为有才学而得到桓温的赏识,但是由于他平素生性放诞不受管束,桓温认为他不适合担任官职治理百姓。因此,只赏识赞许他而不使用。后来,同为幕僚的一位同事被任命为郡守,桓温为他设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