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太平广记-第4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日铃阁连宴,三宵不归,妻达意云,来必刃之。泣告州牧,徙居佛寺,浃辰晦迹,因《咏愁》诗曰:“到来难遣去难留,着骨粘心万事休。潘岳愁丝生鬓里,婕妤悲色上眉头。长途诗尽空骑马,远雁声初独倚楼。更有相思不相见,酒醒灯背月如钩。”(出《抒情集》)
  李廷璧致力于科举应试二十年之久,才在蜀中弄到个官职。他精于诗韵,诗词歌赋写得很漂亮。曾在舒州作过军副。妻子生性多疑,为人妒忌。一次,廷璧在铃阁接连参加了几个宴会,三宿没有回家,妻子便传话对他说:“回家后一定宰了你!”廷璧将此事哭哭啼啼地告诉了舒州太守,自己躲进寺庙里居住。一连十二天没敢露面,于是写下《咏愁》诗一首,抒发了难以排遣的孤独感和愁绪。诗中写道:“到来难遣去难留,着骨粘心万事休。潘岳愁丝生鬓里,婕妤悲色上眉头;长途诗尽空骑马,远雁声初独倚楼。更有相思不相见,酒醒灯背月如钩。”
  张褐妻
  (褐原作扬,据北梦琐言改,下同)
  张褐尚书典晋州,外贮所爱营妓,生一子。其内苏氏妒忌,不敢取归。乃与所善张处士为子,居江津间,常致书题,问其存亡,资以钱帛。及渐成长。,其读书。有人告以非处士之子,尔父在朝官高。因窃其父与张处士缄札,不告而遁归京国。褐已死,至宅门,僮仆无有识者,但云江淮郎君,兄弟皆愕然。其嫡母苏夫人泣而谓诸子曰:“诚有此子,吾知之矣。我少年无端,致其父子死生永隔,我罪矣。”家眷众泣,取入宅,齿诸兄之列,名仁龟。有文学,修词应进士举,及第,历侍御史。因奉使江浙而死。(出《北梦琐言》)
  张褐尚书在执掌晋州郡守时,在外面收纳了一名心爱的的随营妓女,生了一个儿子。因为妻子苏氏为人妒忌,没敢把这个儿子领回家,便送给好友张处士当儿子。张处士家住在江津,张褐时常去信打听儿子的情况,并且资助给他们钱财。孩子长大后,张处士教他读书。
  有人告诉他不是张处士的儿子,亲生父亲在朝廷作大官。他便偷取了父亲写给张处士的秘信,不告而辞,逃回了京城。张褐已经去世。他找到自己家门时,家仆们谁也不认识他。他只说自己是江淮长大的少爷,但兄弟们听了都感到惊愕。嫡母苏夫人一边流泪一边对儿子们说:“确实有他这么个儿子,我是知道的。都怪我年轻时不懂情理,使他们父子永生分离,这都是我的罪过啊!”全家人都伤心地流着泪,把他领进屋里,与各位兄弟按照年龄大小排了行。他的名字叫仁龟,很有文学特长,后以修词科应举中了进士,历任侍御史。后因奉命出使江浙而死。
  吴宗文
  王蜀吴宗文,以功勳继领名郡,少年富贵,其家姬仆乐妓十数辈,皆其精选也。其妻妒,每怏怏不惬其志。忽一日,鼓动趋朝,已行数坊,忽报云“放朝”。遂密戒从者,潜入,遍幸之。至十余辈,遂据腹而卒。(出《王氏见闻》)
  王蜀(前蜀)吴宗文以功勳继领名郡,年纪轻轻就过上了富贵荣华的生活,家里有奴婢乐妓十多名,全是她精心挑选的美人。但他妻子为人妒忌,管束极严,他常因不能与美人们取乐而心情郁闷。忽有一天,他听到鼓声便急忙赶着上朝,已经走过几条街了,忽然来人报告说已经散朝了。他便悄悄告诉随从人员,要偷偷地回家。回家之后便与所有的美女纵情淫乐,一连玩到十几个人,然后用手按着肚子死掉了。
  蜀功臣
  蜀有功臣忘其名,其妻妒忌。家畜妓乐甚多,居常即隔绝之。或宴饮,即使隔帘奏乐,某未尝见也。其妻左右,常令老丑者侍之。某尝独处,更无侍者,而居第器服盛甚。后妻病甚,语其夫曰:“我死,若近婢妾,立当取之。”及属圹,某乃召诸姬,日夜酣饮为乐。有掌衣婢,尤属意,即幸之。方寝息,忽有声如霹雳,帷帐皆裂,某因惊成疾而死。(出《王氏见闻》)
  蜀国有位功臣,忘记叫什么名字了。他妻子是个妒妇。家里有许多歌妓,日常生活中总不让他与歌妓们在一起,家里举行宴会时,就让歌妓们隔着帘幕奏乐,他从未见过她们的面。妻子身边一直让年老或貌丑的仆人侍奉;他则一人独处,身边根本没有奴婢,他的居室内只有齐全的器具和各式多样的衣服。后来,他妻子得了重病,临终前对丈夫说:“我死之后,你若亲近婢妾,我会立即来捉你!”妻子下葬后,他便召集起家里的婢妾,日日夜夜地饮酒作乐。有个掌管衣服的婢女,尤其中他的心意,便跟她同居起来。刚刚上床熄灯,忽有霹雳般的巨响,屋内的帘幕全被撕裂,他因惊惧成疾,便死了。
  秦骑将
  秦骑将石某者,甚有战功。其妻悍且妒,石常患之。后其妻独处,乃夜遣人刺之。妻手接其刃,号救叫喊。婢妾共击贼,遂折镡而去,竟不能害。妇十指皆伤。后数年,秦亡入蜀,蜀遣石将兵,屯于褒梁,复于军中募侠士,就家刺之。褒蜀相去数千里,侠士于是挟刃,怀家书,至其门曰:“褒中信至,令面见夫人。”夫人喜出见,侠拜而授其书,捧接之际,挥刃斫之。妻有一女跃出,举手接刃,相持久之,竟不能害。外人闻而救之,女十指并伤。后十年,蜀亡,归秦邦,竟与其夫偕老,死于牖下。(出《玉堂闲话》)
  秦国骑将石某战功赫赫,妻子强悍而妒忌,石某常常想除掉她。后来妻子一人独处,他便于当夜派人去行刺。妻子用手接住砍来的刀刃,大喊救命。婢妾闻声群来捉贼,刺客的剑环被打折后匆忙逃走。结果妻子未能杀掉,但她的十个手指都受了伤。过了几年,秦国灭亡后石某到了蜀国。蜀王派遣石某带兵驻守褒梁,他又在军营里召募侠士到家里刺杀妻子。褒梁距离蜀都几千里,侠士提着刀,怀里带着石某的家信,长途跋涉来到了石某的家门,然后说:“褒梁来的家信到了,主人命令要面见夫人。”夫人高兴地出来相见,侠士行礼递上书信。在夫人捧接书信之际,侠士挥刀砍去,夫人的女儿跳了出来,举手接住了刀刃,双方相持了好长时间,一直没能杀死夫人。外人听到砍杀声后纷纷相救,女儿的十指全被砍伤了。
  过了十年,蜀国灭亡,石某回到了秦地。妻子终能与他白头偕老,死在乡间。
  卷第273 妇人四(附妓女)
  卷第二百七十三
  妇人四(附妓女)
  周皓 李秀兰 杜牧 刘禹锡 李逢吉 洛中举人 蔡京 武昌妓 韦保衢
  曹生 罗虬 徐月英周 皓
  太仆卿周皓,贵族子,多力负气。天宝中,皓少年,常结客为花柳之游,竟蓄亡命。访城中名姬,如蝇袭膻,无不获者。时靖恭有姬子夜来,稚齿巧笑,歌舞绝伦,贵公子破产迎之。皓时与数辈富者更擅之。会一日,其母白皓曰:“某日夜来生日,岂可寂寞乎?”皓与往还,竟求珍货,合钱数十万,会饮其家。乐工贺怀智、纪孩孩,皆一时绝手。扃方合,忽觉击门声甚急。皓戒内忽开,良久,折关而入。有少年紫衣,骑从数十,诟其母,即将军高力士之子也。母与夜来泣拜,诸客将散。皓时血气方刚,且恃其力,顾从者不相敌。因前让其怙势,攘臂格之。紫衣者踣于拳下,且绝其颔骨。大伤流血,皓遂突出。时都亭驿所由魏贞,有心义,好养私客,皓以情投之。贞乃藏于妻女间。时有司追捉急切,贞恐踪露,乃夜办装具,腰白金数锭,谓皓曰:“汴州周简老,义士也,复与郎君当家,今可依之,且宜谦恭不怠。”周简老盖大侠也,见魏贞书,喜甚。皓因拜之为叔,遂言其状。简老令居一船中,戒无妄出,供与极厚。居岁余,忽听船上哭泣声。皓潜窥之,见一少妇,缟衣甚美,与简老相慰。其夕,简老忽至皓处,问:“君婚未?某有表妹,嫁与甲,甲卒无子,今无所归,可事君子。”皓拜谢之。即夕,其表妹归皓,有女二人,男一人,犹在舟中。简老忽语皓:“事已息,君貌寝,必无人识者,可游江淮。”乃赠百余千,号哭而别,于是遂免。
  (出《酉阳杂俎》)
  太仆卿周皓,贵族子弟,力大气盛。天宝年间,周皓当时正年轻,常常结伙寻花问柳,终至酿成逃命之灾。他当时遍访城中名妓,犹如苍蝇猎获腥臭,没有不到手的。那时有个靖恭坊名妓叫夜来,天真单纯,笑口常开,歌声舞姿又属天下绝伦,贵公子们往往倾家荡产而去奉迎,周皓与几个富家子弟更是专在她身上下功夫。有一天,夜来母亲告诉周皓说:“某日是夜来的生日,可不能冷落了呵!”周皓为她的生日作准备,竟然弄到了折合几十万的贵重东西。在夜来家里举办宴会。贺怀智、纪孩孩等当时最有名的乐手到场献技。刚把门关好,忽然听到有急切的敲门声,周皓不让屋里的人前去开门。过了好长时间,门栓被推断了,外面的人破门而入。领头的是个身穿紫衣服的少年,还有几十名随从的骑手,进屋之后便破口大骂夜来的母亲。这位少年就是高力士将军的儿子,母亲与夜来吓得哭哭啼啼地对他跪拜施礼,客人们见状就要离去。周皓当时正血气方刚,又仗着有浑身的力气,看相从的人不能敌他,就上前指责他们仗势欺人,就攘臂上去与他格斗,紫衣少年便倒在他的拳下,下巴骨也被打掉了,伤势极重,流血不止。周皓于是夺路而逃。当时都亭驿所由魏贞,很重义气,喜爱私下收养客人。周皓凭着交情投奔到他家。他便将周皓藏匿在妻子女儿们中间。当时有关部门追扑得很急,魏贞担心暴露踪迹,便乘夜晚置办行装,让周皓带上白金数锭,叮嘱他说:“汴州周简老是位义士,又跟你是一家子,如今你可以去投靠他。到他那里后应当谦让恭敬不要有所怠慢。”周简老乃是一位大侠,见了魏贞的书信非常高兴,周皓便拜他为叔父,向他讲述了自己的遭遇。简老让他住在一只船里面,不让他随便出来,供给他极为丰厚的生活用品。住了一年多,周皓忽然听到船上有哭泣声,便偷偷爬上来观看,见一位少妇穿着孝服,长得极美,正跟简老互相劝慰。这天晚上,简老忽然来到周皓住的地方,问他结婚没有,并说:“我有个表妹,嫁给了一个男人,这个男人死了,又没有儿子;表妹如今无依无靠,可以侍奉您。”周皓当即向他拜谢。当天夜晚,他就把表妹送给了周皓,还有两个女仆,一个男仆,也都在船里。简老忽然对周皓说:“事情已经平息,你的相貌又不大惹人注意,肯定没人认出你来,可以到江淮一带去。”说完便赠给他一百多串钱,双方挥泪而别。周皓于是逃脱了。
  李秀兰
  李秀兰以女子有才名。初五六岁时,其父抱于庭,作诗咏蔷薇,其末句云:“过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父恚曰:“此女子将来富有文章,然必为失行妇人矣。”竟如其言。
  (出《玉堂闲话》)
  又
  秀兰尝与诸贤会乌程县开元寺。知河间刘长卿有阴疾,谓之曰:“山气日夕佳。”长卿对曰:“众鸟欣有托。”举坐大笑,论者两美之。秀兰有诗曰:“远水浮仙棹,寒星伴使车。”盖五言之佳境也。上方班姬即不足,下比韩英则有余,亦女中之诗豪也。尝赋得三峡流泉歌曰:“妾家本住巫山云,巫山流水常自闻。王琴弹出转寥夐,直似当时梦中听。三峡迢迢几千里,一时流入深闺里。巨石奔湍指下生,飞渡走浪弦中起。初疑喷涌含雷风,又似呜咽流不通。回湍濑曲势将尽,时复滴沥平沙中。忆昔阮公为此曲,能使仲容听不足。一弹既罢又一弹。愿与流泉镇相续。”(出《中兴间气集》)
  李秀兰是女子当中有文学名气的人。五六岁时,父亲抱着她在院子里,她便能作诗词赞蔷薇。诗的末句是“过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父亲责怪说:“这女孩子将来富有文才,然而必定是个行为不检点的女人。”结果真象他说的那样。
  秀兰曾与几位贤才在乌程县开元寺聚会。她知道河间刘长卿有男性病,冲他说:“山气日夕佳。”长卿对道:“众鸟欣有托。”在座的人都大笑起来,评论者以为双方对答的都极妙。秀兰在一着诗里写道:“远水浮仙棹,寒星伴使车。”这该是五言中最美的意境了。李秀兰的诗才,上比班超尚嫌不够,下比韩英则实有余,她也是女子之中的一个诗豪。她曾写过一篇《赋得三峡流泉歌》,诗中充溢着这位女诗豪的才气。现将此诗照录如下:“妾家本住巫山云,巫山流水常自闻。王琴弹出转寥夐,直似当时梦中听。三峡迢迢几千里,一时流入深闺里。巨石奔湍指下生,飞波走浪弦中起。初疑喷涌含雷风,又似呜咽流不通。回湍濑曲势将尽,时复滴沥平沙中。忆昔阮公为此曲,能使仲容听不足。一弹既罢又一弹,愿与流泉镇相续。”
  杜 牧
  唐中书舍人杜牧,少有逸才,下笔成咏。弱冠擢进士第,复捷制科。牧少隽,性野放,虽为检刻,而不能自禁。?
  丞相牛僧孺出镇扬州,辟节度掌书记。牧供职之外,唯以宴游为事。扬州胜地也,每重城向夕,倡楼之上,常有绛纱灯万数,辉罗耀烈空中。九里三十步街中,珠翠填咽,邈若仙境。牧常出没驰逐其间,无虚夕。复有卒三十人,易服随后,潜护之。僧孺之密教也。而牧自谓得计。人不知之。所至成欢,无不会意。如是且数年,及征拜侍御史,僧孺于中堂饯,因戒之曰:“以侍御史气概达驭,固当自极夷涂。然常虑风情不节,或至尊体乖和。”牧因谬曰:“某幸常自检守,不至贻尊忧耳。”僧孺笑而不答。即命侍儿,取一小书簏,对牧发之。乃街卒之密报也。凡数十百,悉曰:某夕,杜书记过某家,无恙。某夕,宴某家,亦如之。牧对之大惭,因泣拜致谢,而终身感焉。故僧孺之薨,牧为之志,而极言其美,报所知也。牧既为御史,久之分务洛阳。时李司徒愿罢镇闲居,声妓豪华,为当时第一。洛中名士,咸谒见之。李乃大开宴席,当时朝客高流,无不臻赴,以牧持宪,不敢邀致。牧遣座客达意,愿预斯会。李不得已驰书。方对酒独斟,亦已酣畅,闻命遽来,时会中已饮酒。女妓百余人,皆绝艺殊色。牧独坐南行,瞪目注视。引满三卮,问李云:“闻有紫云者孰是?”李指示之。牧复凝睇良久曰:“名不虚得。宜以见惠。”李俯而笑,诸妓皆亦回首破颜。牧又自饮三爵,郎吟而起曰:“华堂今日绮筵开,谁唤分司御史来?忽发狂言惊满座,两行红粉一时回。”意气闲逸,旁若无人。牧又自以年渐迟暮,常追赋感旧诗曰:“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情。三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又曰:“舸船一棹百分空,十载青春不负公。今日鬓丝禅榻伴,茶烟轻飏落花风。”太和末,牧复自侍御史出佐沈传师江西宣州幕。虽所至辄游,而终无属意,咸以非其所好也。及闻湖州名郡,风物妍好,且多奇色,因甘心游之。湖州刺史某乙,牧素所厚者,颇喻其意。
  及牧至,每为之曲宴周游。凡优姬倡女,力所能致者,悉为出之。牧注目凝视曰:“美矣!
  未尽善也。“乙复候其意,牧曰:”愿得张水嬉,使州人毕观。候四面云合,某当闲行寓目,冀于此际,或有阅焉。“乙大喜,如其言。至日,两岸观者如堵。迨暮,竟无所得。将罢舟舣岸,于丛人中,有里姥引鸦头女,年十余岁。牧熟视曰:”此真国色,向诚虚设耳!“因使语其母,将接致舟中,姥女皆惧。牧曰:”且不即纳,当为后期。“姥曰:”他年失信,复当何如?“牧曰:”吾不十年,必守此郡,十年不来,乃从尔所适可也。“母许诺,因以重币结之,为盟而别。故牧归朝,颇以湖州为念。然以官秩尚卑(卑原作毕,据明抄本改),殊未敢发。寻拜黄州池州,又移睦州,皆非意也。牧素与周墀善,会墀为相,乃并以三牋干墀,乞守湖州,意以弟顗(顗原作头,据杜牧集上周墀书改)目疾,冀于江外疗之。大中三年,始授湖州刺史。比至郡,则已十四年矣,所约者,已从人三载,而生三子。
  牧既即政,函使召之。其母惧其见夺,携幼以同往。母诘其母曰:“曩既许我矣,何为反之?”母曰:“向约十年,十年不来而后嫁,嫁已三年矣。”牧因取其载词视之,俛首移晷曰:“其词也直,疆之不祥。”乃厚为礼而遣之。因赋诗以自伤曰:“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荫子满枝。”(出《唐阙史》)
  唐代中书舍人杜牧年轻时就有过人的才华,落笔成文,出口成章。二十余岁进士及第,又很快通过制策登科。杜牧年青俊逸,生性狷介狂放,即使有法度制约他也不能约束住他的狂放行为。丞相牛僧孺镇守扬州时,召他为节度府中掌书记。杜牧在公务之余,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