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富庶的东方垂涎三尺。只要有人带个头,千百万亡命徒就会奔向东方,去寻找他们的出路。
这样的事情终于发生了,那就是欧洲十字军的东侵。
带头发起向东方侵略的,不是别人,正是前面提到过的那个罗马教皇。教皇也想向东方掠夺财富,而且他还有一个借机扩大教会势力的打算:让信奉基督教的骑士去占领东方,使罗马教皇成为东西方共同的最高统治者,那样,教皇和教会就真是天下无敌了。
为了实现这个美梦,1095年冬天,罗马教皇乌尔班二世在法国的克勒芒城召开宗教会议。第一次发出东侵的号召。他对前来听他演说的各国骑士声嘶力竭地叫喊说;上帝的孩子们呵,我们东方的圣地耶路撒冷(传说耶稣就葬在那里)给异教徒占领了。这是何等的奇耻大辱呵!上帝要你们赶快去夺回我们的圣地。要知道,东方国家遍地是蜜和乳,简直是第二个天堂,你们还不赶快响应上帝的号召么?经过教皇这一番煽动,骑士们立刻疯狂地大喊起来:神意如此!神意如此!让我们奔向东方吧!
这样,东侵的军队就打出了一面蛊惑人心的大旗,似乎他们是为了收复圣地而战。骑士们争先恐后地把红十字(十字架是基督教的标志)缝在自己胸前。第一批十字军就这样拼凑起来了。
第二年秋天,由法国、意大利、德国西部的骑士领主组成的十字军大约三四万人,分别由各地出发,经过小亚细亚半岛,向耶路撒冷进军。当时小亚细亚和巴勒斯坦等地处在塞尔柱土耳其人的统治下,实际上已经分裂成一些各自独立的小国。十字军一下子打过来,这些小国难以组成统一的反抗力量。十字军占了便宜,在1099年7月攻下了耶路撒冷。
长途跋涉带来的劳累,激烈交锋遭到的伤亡,已经使十字军疲惫不堪。可是,一进入耶路撒冷这个圣地,他们立刻精神大振。什么拯救圣地,什么宣扬圣教,全顾不得了。一个个疯狂地杀呀,贪婪地抢呀他们冲进伊斯兰教在耶路撒冷城里最著名的阿克萨清真寺,把里面的珠宝财物一抢而光;然后把它当作刑场,在那里杀害了1万多无辜的伊斯兰教徒。居住在耶路撒冷的所有居民,包括基督教徒,都遭到了这些欧洲强盗的抢掠。十字军居然立下了这样一条规矩;谁先闯进某家宅院,谁就是这座宅院的主人。结果,进入耶路撒冷的十字军人人都发了大财,许多穷光蛋骑士一夜之间就变成了富翁。
十字军在他们占领的地区建立了耶路撒冷王国。可是到了1187年,东方人民在能征善战的领袖萨拉丁领导下,消灭了十字军主力,收复了耶路撒冷。德国皇帝、英国和法国的国王又组织第二次和第三次十字军东侵,也都被打败,灰溜溜地退了回去。
进军东方没有成功,13世纪初组织的第四次东侵便把矛头指向了拜占庭。按理,拜占庭也信奉基督教,根本不应成为十字军进攻的目标。但是,这些欧洲骑士,仍然毫不留情地进攻和抢劫了信奉同一个十字的国家。这就暴露了他们所谓征讨异教徒不过是借口而已。拜占庭帝国将近千年的文化艺术珍品遭到了彻底的破坏。
十字军远征使欧洲的骑士和教会大发横财,却没有给劳动人民带来任何好处。许多农民被骗加入了十字军以后,无钱置备马匹粮草,甚至连武器都没有,也不能和贵族骑士一起走,只好跟着几个教士盲目地向东方移动。他们既不知道路径,也没有任何目标,看到一个城市,就问:这是不是耶路撒冷?一路上,许多人饿死、病死,还有不少人被抓去卖为奴隶。少数人总算拖到了东方的边缘,但一碰上土耳其人就被打得七零八落──成千成万的农民就这样惨死他乡。
最悲惨的还是那次儿童十字军。那是在1212年,教皇和封建主宣传无罪儿童更能得到上帝保佑,儿童十字军可以创造奇迹的鬼话,哄骗3万名儿童参了军。他们大多数是农家孩子,年龄不超过12岁。在法国南部海港马赛集合以后,他们就挤在木船上渡海东征。结果,有的船遇到风暴,沉入海底;有的船到了埃及后,船上儿童全被船主卖为奴隶。在德国,也有两万儿童受骗参军。他们好容易翻越了阿尔卑斯山,就饿死了一大半;剩下几千人到了意大利,又被拐卖不少。儿童十字军坑害了五六万天真无辜的孩子。
十字军东侵共8次,历时200年。它给东西方的劳动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西欧骑士想永远占领东方的美梦却始终没有实现。
43。草原上“活动的城”
十字军侵扰东方的远征失败以后,欧洲也同样遭到了外族的侵扰。那是亚洲北部的蒙古人进行的大规模的西征。
欧洲的伏尔加河两岸(现在的苏联境内),是一片茫茫的草原。一眼望去,平野千里,广阔无边。从这儿往东经过中亚大草原,一直到蒙古和我国的新疆边境,地势都比较平坦。这里自古以来就是游牧民族往来迁徙的地区。13世纪中期以后,草原变得更热闹了。来到这儿旅行的西欧人回到家乡,向同胞们叙说了许多新奇的事情。其中最令人感兴趣的,就是草原上出现了活动的城──蒙古可汗(蒙古族最高的统治者)的流动营帐。那是千百辆大车组成的浩浩荡荡的队伍。车上载着蒙古包式样的房屋,还有千千万万牛、羊、马、骡跟随左右。当车队前进的时候,人们就好像看到一座城市在草原上移动;而当车队停下来的时候,在夕阳的金色光照之下,本来荒无人烟的草原突然出现了热闹的街道、商店、营房和教室。城的中央是蒙古可汗的缀满金银珠宝的金帐。第二天,只要可汗一声号令,整个城市又会在车轮的辘辘声中浩浩荡荡向前移动。这一切,在习惯于中世纪简陋生活的欧洲人看来,是多么使人惊奇呀!
蒙古人怎么会成为伏尔加草原的主人呢?这就和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情有关了。原来,蒙古民族从13世纪初开始,就在成吉思汗的领导下统一起来,组成了一支兵强马壮的队伍。他们在长期而又艰苦的草原生活中,锻炼出慓勇强悍的性格,又从我国的汉族学到了先进的军事技术,除了弓箭以外,还会使用火炮和飞火枪等新式武器。再加上他们骑术高明,行军迅速,打起仗来确实是很难应付的对手。因此,成吉思汗和这支蒙古军队所到之处,亚洲和欧洲的许多封建国家就难以招架,纷纷成为蒙古人的手下败将而被征服了。成吉思汗本人征服了中亚地区的花剌子模国以后,就派遣先头部队西征,一度接近了伏尔加河。但他本人在1227年死了。更大规模的西征是由他的孙子拔都继续进行的。
从1235年起,拔都率领大军远征欧洲。像草原上刮起了不可阻挡的狂飙,他们在短短的时间里就占领了莫斯科、弗拉基米尔、乌克兰,随后是波兰、捷克、匈牙利、奥地利、南斯拉夫。连波兰、德意志和条顿骑士团的联军,也被打得大败。蒙古人一路远征,一直来到了亚得里亚海边,已经遥望到了意大利的威尼斯城。到这时候(1242年),不仅伏尔加河流域,半个欧洲都被他们的铁骑征服了。他们是多么踌躇满志啊!
蒙古人能这样长驱直入,也是和当时欧洲的分裂混乱局面分不开的。欧洲人自己内部矛盾重重,自然很难团结起来,抵抗蒙古的侵略。当时许多俄罗斯兰公无心作战,蒙古人来了立即举手投降。但是,当人民群众起来坚决抗击的时候,情况就不同了。蒙古军进入捷克后,在捷克军民的坚决抵抗下吃了败仗,只好撤退。总的说来,蒙古军队烧杀抢掠,给当地人民造成很多苦难。它的侵略和统治遭到各地人民的反抗。因此,拔都的远征并没能使大多数欧洲国家长久处在蒙古统治之下。13世纪中叶以后,蒙古人在欧洲的统治就局限在俄罗斯、乌克兰一带了。
蒙古的远征军不仅在欧洲长驱直入,还从中亚南下,攻占了波斯和伊拉克。这里原来是阿拉伯帝国的中心。1258年,另一位蒙古可汗旭烈兀攻下了阿拉伯帝国首都巴格达,灭了阿拔斯王朝,占领了西亚广大地区。这时,窝阔台汗统率蒙古军队主力在1234年灭了我国北方的金国。不久,忽必烈在中国建立元朝,又南下灭了南宋(1279年)。到13世纪末,除了元帝国以外,蒙古人还在中亚建立了察合台汗国,在西亚建立了伊儿汗国,在东欧、俄罗斯建立了钦察汗国。由于蒙古可汗住在金帐里,欧洲人也把钦察汗国称为金帐汗国。这些汗国虽然同属于蒙古帝国,但它们既没有共同的经济基础,又没有集中的统治机构,彼此之间,缺乏统一的纽带,各自求发展。它们的统治者一天天被突厥人和波斯人同化,下层军民信奉伊斯兰教的越来越多,加上内部矛盾激化和当地人民的反抗,到后来汗国有的瓦解了,有的被突厥人灭亡了。
当然,蒙古人四方征战的结果,决不是在历史上没有影响的:它既然把欧亚大陆的一大片地区放在同一个民族的统治之下,这就加强了欧亚之间、东西方之间的经济交流和文化联系。蒙古人学习我国的驿站制度,在辽阔的帝国领土的交通要道建立了许多完善的驿站,为各大汗国互相沟通提供了条件。他们还注意保护国际商道,便利各族人民往来。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中世纪一直很沉寂的欧亚大陆的贸易交往又热闹起来了。许多欧洲旅行家可以来到他们梦想的东方天国,穿越辽阔的蒙古草原,游览富庶、美丽的长江、黄河流域。欧洲人来到中国,不仅把中国的文明介绍给欧洲,中国的许多技术发明也传到了西方,对欧洲以及世界的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蒙古人在欧洲、西亚等地方的统治,对于当地的历史也有一定影响。前面说的活动的城只是蒙古人初到伏尔加草原的情形。后来,他们在草原上建设了一座新的都城──萨莱。几十年后,一位阿拉伯旅行家看到的萨莱已经是一座极美丽繁盛的城市。那里有辉煌富丽的宫殿,四周环绕着无数的塔楼碉堡,皇宫屋顶闪烁着黄金的新月──金帐变成真正的金宫了。在西亚的伊儿汗国,东西方商业贸易发达,波斯文化也有了新的发展。在中亚,和蒙古人有亲缘关系的帖木儿,后来又建立了新的帝国。他的后裔还一度进入印度,在印度建立起莫卧儿帝国,把蒙古统治的痕迹带到印度历史中去了。
44。马可·波罗周游中国
现代的旅客从欧洲到北京,乘大型喷气式客机只要几个钟头就可以了。可是,在700年前的中世纪,从陆路走得整整1年。而且,那是多么艰苦的旅行啊!爬山涉水不算,那无边无际的大草原,荒凉恐怖的大沙漠,出没无常的山贼夜盗,以及路途中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几乎使最有雄心的旅行家也望而却步。然而,中国和欧洲的联系一直是人们热烈向往的。在古代,有那条著名的丝绸之路,把中国名贵的丝绸送到了罗马,也使欧洲人第一次知道了中国。到了中世纪,商业贸易衰落了,欧洲几乎和中国隔绝,直到蒙古人建立了他们空前广阔的大帝国以后,从欧洲到中国的路途才重新打开。于是又有一些勇敢的旅行家踏上这条世界上最长、最艰险的到中国之路了。他们当中有教士、商人和工匠,最著名的就是马可·波罗。
比其他旅行家幸运的是,马可·波罗在16岁的时候就踏上了奔赴中国的旅程。马可的父亲和叔叔都是曾经到过中国的商人。他们专做东方贸易,在中国受到过元世祖忽必烈的接见,后来又带着元世祖给罗马教皇的信回到意大利。那时候,马可年幼,一直在家乡威尼斯生活。父亲所述说的沿途旅行的见闻和中国的富庶美丽,激起了小马可的好奇心,他非要跟父亲到中国去不可。父亲终于同意了。他再次到中国去的时候,就带上了小马可。老波罗看到儿子聪明伶俐,满心相信他一定会在这万里征途中学到不少东西,说不定还会得到中国人的赏识呢!
实际情况果然是这样。1271年,他们一行由意大利启程,渡过地中海,经过波斯、中亚、帕米尔,进入中国,在1275年觐见元世祖。马可·波罗很快就学会了蒙古话,得到宫廷的信任,在中国各地广泛旅行,还做了几年地方官。马可·波罗在中国一直生活了将近20年。当他在1292年重新踏上欧洲土地的时候,他已经是当时对中国和东方最有见识的人了。他靠亲身接触、观察得到的有关中国的知识是那样丰富,可以说给整个欧洲带来了中国文明之光,对以后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那么,马可·波罗是怎样介绍中国的呢?他是从帕米尔高原进入我国新疆的。从这个世界屋脊下降到中国大地,他首先看到的是果实累累的葡萄园、芳香扑鼻的果树林和美丽繁华的城市喀什噶尔,心里对中国的富有就有了初步的印象。他称赞喀什噶尔是当地最繁华的城市。随后,他到了出产美玉的和阗,又穿越大沙漠,来到甘肃敦煌一带,瞻仰了举世闻名的佛像雕刻和壁画;以后又进入宁夏、内蒙,经过千山万水,长途跋涉,最后才到达元朝首都大都(就是北京)。这个国家的广大,真是把他惊呆了!到了北京以后,他看到的是一个从来没见过的最伟大的都城:城郭方正,街道笔直,有高大的城门、宏伟的宫殿、美丽的住宅和众多的店铺。全世界的货物都川流不息地运到这儿,光是生丝一种,每天就有1000车以上运入城中;这里的奇珍异宝、日用百货,都是世界上其他城市不能比拟的。皇宫的壮丽美观,更使马可·波罗觉得它简直是举世无匹:有多层的台基,洁白的大理石栏杆,高耸的屋顶,金碧辉煌的彩画和晶莹灿烂的釉瓦,殿堂里可以供几千人举行宴会马可·波罗从北京南下,经涿州、太原、西安、成都,进入云南边境一带,游历了华北、西北和西南广大地区。无论是涿州的丝绸锦缎、太原的军火生产、西安的工商业、成都的桥上市集,都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各地丝绸生产的兴盛普遍,使他觉得中国简直是黄金遍地。因为在中世纪的欧洲,丝绸贵如黄金,而在中国是随处可见的普通衣料。所以他认为中国的繁荣富庶远远超过欧洲和世界任何国家。
除了地大物博,马可·波罗还看到中国有许多别国所没有的新事物,其中他最为称赞的是驿道的完善和交通的方便。从北京到全国每一角落都有驿道连接,大道旁种植树木,每隔二三十里就有村镇驿站。不仅食宿不愁,而且每个房间都有全用丝绸(他始终非常注意丝绸!)做的被褥铺盖,每站有专人专马传递政府的情报,遇有紧急公文能用最快速度送到北京。他还提到华北人民用黑色的石头当木柴烧(中国人用煤生火比世界其他地区早好几百年)。另一件大奇事就是使用纸币。马可·波罗说纸币在中国各地各族都受到欢迎。纸币可以用来偿付一切款项,携带非常方便。中国是最早发明纸币的国家,从宋朝以来就正式使用,到元朝已经相当普遍。这说明中国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远远走在了世界各国的前头。纸币的印造还表明中国当时已经有很发达的印刷术。不过对这一点,马可·波罗只是提到而没有给予充分注意。原来,欧洲当时识字的人不多,对书籍的需要不很迫切,马可自己就识字有限。他的游记还是别人替他写的呢!
后来,马可·波罗又从北京到了风景如画、更加繁华的南方。他渡过黄河,经过淮安,到达扬州。在这儿他做了几年地方官,自然更感亲切。他说扬州是一个极大极重要的城市,它管辖着27个其他城镇。扬州人以经商和手艺为主。在扬州城边就可以看到伟大的长江。马可·波罗说,长江是世界上最大的河流,有些河段宽十里八里,从下游到上游行船要走100天。那么,长江上究竟有多少商船呢?他说,有一次在真州(现在的江苏省仪征)就看到了1。5只船。他从长江经过16个省份、200个城市的情况估计,长江1年内航行的船只会有30万,比所有欧洲国家的船只加在一起还要多!
马可·波罗十分赞美苏州和杭州。他说,苏州城周围有60里,生产大量丝绸锦缎。富有的商人和居民简直数不清。全城有6000座桥,全都是石造的。这些桥非常高,大船可以顺利通过,有些甚至可以同时过两只大船。杭州比苏州更大更繁华,它周围有100里,全城有1。2万座石桥,南宋王朝建造的宫殿比北京的还要宏大华丽。其中最大的一个厅堂,可举行1万人的宴会。杭州的市集异常繁荣,仅仅胡椒一项,每天就销售43车(胡椒也和丝绸一样,在欧洲是很珍贵的商品)。杭州人都穿着精美的丝绸,食品花样繁多,西湖上满是游艇。甚至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话,马可·波罗也听到了。他赞叹说:杭州实在是世界上最繁华、最有钱的城市!
1292年,马可·波罗奉中国皇帝的命令,护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