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大宋-第1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允让看了一眼那诗,“可惜了,一代奇才,却不能为我所用。”

    赵宗懿则道:“即不能用,就要除之以防后患。下一步,父王要如何打算?是否借此良机,一举将这个唐子浩。。。。。。”

    说到这儿,赵宗懿顿了一顿。他当然忘不了唐奕那一巴掌,只想除之后快。

    “大理寺和刑部,咱们还是能说得上话的。只要堂审之时,留堂晚一点,让唐疯子在衙门里住上一晚,出点状况,死的不明不白,还是不难的。”

    。。。。。。

    赵允让略一沉吟,缓缓摇头,“急不得!”

    “此事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不能逼得太急。”

    赵宗懿不解道:“这是为何?”

    赵允让一叹,“因为那个位子毕竟还没到咱们手上啊!”

    纵然除掉唐子浩意义重大,但是,赵祯毕竟还是大宋的皇帝,朝中耿直中正之臣还是大有人在的。若是做得太过,把赵祯压得太死,逼其反噬,对谁都没好处。

    “物极必反、月满则亏,此事不能再折腾下去了。”

    “包拯等人的反弹已是先兆,且近几日坊间对唐子浩的风评也开始扭转,为防有变,这件事就此作罢吧!”

    赵宗懿不死心地的急道:“就这么便宜了那个唐疯子?”

    赵允让拍了拍儿子的肩膀,“你要学会忍耐!老十三的事情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得势的。此番已是大胜,不但断了唐子浩的前程,更是把他的观澜商合拆的七零八落,够了。。。。。。”

    赵宗懿面色一暗,知道父亲心意已决,亦不再废话。

    “那接下来?”

    “卖官家个好儿,让贾昌朝自请外放吧!”

    说完,行至窗前,默然远望。

    “但愿。。。。。。只折一个贾昌朝!”

    赵祯的反弹在所难免,只看凶猛与否了。

    如果只走一个贾昌朝,当然是最好的结果。

    —————

    弹劾唐子浩的事情折腾了这么长时间,闹了这么大的动静,汝南王已经想着该如何收拴残局了。

    可是,在桃花庵的唐奕,又怎么可能让他就这么轻松地把这关给过了呢?

    “唐家哥哥是故意的!”

    萧巧歌虽只有十六岁,但从小生活在权贵之家,对唐奕的那首《桃花庵歌》又怎能不看得通透呢?

    唐奕歪着身子半躺在塌上,端着茶碗横了萧巧歌一眼。

    “就你心眼多!你看君姐姐,即使知道,也不拆穿的。”

    君欣卓白了他一眼,“别拿我说事。”

    萧巧哥则抿嘴道:“小妹开始只当是面子大,求了唐哥哥,才有了下阙桃花诗。可是,想明白之后才晓得,就算没有小妹,唐哥哥也会补上那诗的,自然心里有些气闷吗!”

    唐奕哼的一声笑了,不承认道:“这可是冤枉我了,本来就是让他们压着的,何必要弄首诗出来呻吟叫屈?你可以在宋辽两朝打听打听,除了你们两个,谁还能从我唐奕嘴里抠出下阙来?”

    他不这么说还好,这么一说,反倒君欣卓和萧巧哥脸色一下就拉了下来。

    “还好意思说,一首词送了两个人,当真无耻呢!”

    呃。。。。。。

    唐奕一窘,当初一首《玉青案元夕》先送了君欣卓,说是给她写的。结果,从大辽临走之时,又送了萧巧哥。

    如今,二人朝夕相处,又怎会不知道他一词两用的丑事?

    唐奕尴尬地咧着嘴,“这次真的是看你的面子才写的,你要相信我!”

    萧巧哥低头调茶,嘴角上扬,露出一排贝齿。

    “狡辩!”

    唐奕不接,显然心虚。

    “不过,话说回来,你怎么知道我一定有下阙?就不怕我真的就只有那三句,对不下去,下不来台?”

    萧巧哥笑的更是灿烂,歪着脑袋得意道:“我就是知道!”

    “一个连大辽朝王爷的亏都不肯吃的人,怎么会让一个酸秀才比下去呢?”

    唐奕深以为意地点头,“这倒是真的。”

    君欣卓闻言又白了他一眼,插话道:“所以,大宋王爷的亏,你也肯定不会吃喽?那首《桃花庵歌》亦只是个开始吧?”

    好吧,唐奕让这两个女人给绕进去了。

    “君姐姐,你要注意了,可千万别跟巧哥学出个玲珑心思,女人还是笨一点儿比较好!”

    萧巧哥和君欣卓不接他的玩笑,反而凝重道:“我们是想劝唐哥哥的。”

    “劝我什么?”

    “不是来人传信了吗,那个贾昌朝已经上表认错,明言报你谋反之事有失偏颇。朝廷的调查现在也只是走个形势,贾昌朝更是请求自贬谢罪。这一劫没伤筋骨已经是万幸,唐哥哥为何不就此隐匿,静待时机呢?何必与那些龌龊之人斗气?”

    萧巧哥很清楚,唐奕是不能就这么就算了的。但是,无论从哪方面来看,现在就暴起反击,都不是最好的时机。

    借着《桃花庵歌》扭转的名声,养精蓄锐,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姥姥!”

    唐奕瞪着牛眼,差点没蹦起来。

    “把我踩的狗屁不是,他说过去了,就过去了?做梦吧!”

    “既然他们已经开了头儿,那就别怪我玩的脏。小爷不说停,这事儿就没完!”

    。。。。。。

    唐奕现在别看被压的挺惨,但是,正应了那句老话,光脚不怕穿鞋的。

    心里这股邪火不撒出去,唐奕连觉都睡不好。

    就算不把赵允让烧成灰,也得把那些枝枝蔓蔓给他燎光。

    。。。。。。(未完待续。)

第357章 民愤

    这几日,政事堂人心惶惶,谁都知道,刚回来没多久的贾相公应该是呆不长了,而何人继承这个副相的位子,才是各方所关心的。

    贾昌朝倒也看得开,整件事上,他就是个牺牲品,现在只不过是到了该走的时候了。

    罪己请放的折子已经递上去了,赵祯虽然还没批复,但也不过是在等刑部和大理寺那边出个结果,将整件事情定性之后,方能明正言顺地把他踢出中枢。

    那日与汝南王一会之后,他曾与汝南王又见过一面。

    对于这个即将失势的宰相,汝南王不但并无疏离,还特意询问他的意见,何人可接其职?

    贾昌朝沉吟良久,“韩琦吧!曾公亮太软,需要一个凌厉之人佐之。”

    汝南王暗暗点头,把韩琦这个三司使扶到参知政事的位子,其实并不难。放眼朝堂,文彦博下去只一年,庞籍还在西北主军,有资格接此高位的,也就一个韩琦了。

    。。。。。。

    富弼主理的三衙会审,此时却是不急了。

    还唐奕一个清白只是时间问题,只不过,这个“清白”无论怎么挽回,也是打了折扣的。

    民间风评倒还好说,唐奕此番最大的损失是官途自行封闭。就算谁都知道他是冤枉的,但是,官场法则如此,这个污点算是蹭上了,这辈子也洗不掉了。

    此时,不论赵祯也好,富弼也罢,亦或是赵允让、贾昌朝,所有人都以为这阵邪风算是过去了,所有人都在暗中较劲,安排“后事”。

    只有唐奕压着邪火,默然冷笑。

    “这事儿想就这么过去了?”

    “还真过不去!”

    就算满朝文武想过去,开封百姓也不能让他们就这么过去!

    一连十天的舆论引导,生生把唐疯子这个狂逆之徒,掰成了忠义两全、仗义疏财、为国为民的大宋良心。

    而一向在人们心中是贤臣良相的曾公亮、贾昌朝、韩琦、张尧佐等人,瞬间成了祸害忠良、扰乱朝纲、藏污纲垢的过街老鼠。

    百姓们可不管什么礼法、政治,百姓只认一个“理”字,而且还是情理的“理”。

    唐疯子纵然有逾越、狂妄之嫌,但这是事出有因,人家是为了救忠臣、护家将、鸣不平!

    这哪里有错?

    大宋不缺“愤青儿”,而且大宋的愤青儿们可不是后世那些只会当“键盘侠”的货色,他们发起疯来,那也不叫愤青儿,叫——民愤!

    。。。。。。

    富弼那边还没出结果,开封百姓们的舆论风潮就已经起来了。

    而且,谁也没想到,这阵风会这么大,这么猛!

    这一日,贾昌朝像往常一样,天不亮就起来,准备早朝列班。只不过,还没出家门,就差点被熏死过去。

    贾府门前臭气熏天,也不知是哪个泼皮无赖半夜在老贾门前泼了粪,门上更是让人大字涂刷:“奸佞小人、陷害忠良!”

    贾昌朝差点没晕过去,气的破口大骂:“谁?谁人坑害于人!?”

    “巡夜禁军是干什么吃的!?竟然有人在宰相门前生事?”

    这是赤、裸、裸的挑衅!这是赤、裸、裸的羞辱!

    贾昌朝哪里忍得了?连误了早朝都不管了,派家仆直接去把当夜负责巡街的禁军管事叫来。

    贾相公就算不查出是谁干的,也要禁军给他个说法。

    可是,本以为叫来的最多是个禁军的营指挥,没想到,来的是王守忠这个殿直。

    而且,王守忠来了之后一点都不慌,还没等贾昌朝质问,自己就先开口了。

    “相公,急也没用,我殿前侍卫负责巡夜不假,可也做不到面面具到。总不能在各家朝官门前专门蹲守吧?”

    贾昌朝鼻子都气歪了,“你这是推卸责任,与我上殿找官家说理!”

    王守忠冷笑一声,“说理?贾相公还知道说理啊?不过,您要与某说理也得排队,现在还轮不到相公。”

    “你,你这是何意?”

    “唉!”王守忠一叹。“这可问不着某家了,倒要问问贾相公、曾相公、韩相公,还有张宣徽使,到底是哪里触到了民怨,一夜之间,竟都门前恶臭!”

    贾昌朝瞪着眼睛,满眼的不可置信。

    “曾、韩几家也被泼了粪?”

    “所以说,贾相要找我理论也得排队吗!”

    正说着,街面儿上早起的百姓越来越多,几个总角小童由门前蹦蹦跳跳地跑过去,一边跑,一边口中歌谣成诵,声闻街巷:

    假(贾)相公,黑心肠,陷害忠良命不长。

    真疯子,侠义郎,气死奸臣保朝堂!

    。。。。。。

    嘎~!

    贾昌朝眼前一黑,一头载倒在地上。

    这下,事情可大条了。

    若只是他一家被个泼皮恶心到了,抓来问罪就是。可,若是开封百姓自发而为之,那可就不是谁敢在他家门前泼粪,谁就要倒霉了,而是民怨已起,必有灾祸啊!

    贾昌朝在朝上玩的再脏,那也只限于朝堂。

    当今大宋,名节比官位、权势都要来得重要,这个时代的文人们还是“要脸的”。

    唐奕因一个“莫须有”的谋反之名,为什么就铁定进不了官场了?还不就是因为名节这个东西。

    至少在仁宗朝之前的大宋,名节是高于一切的,甚至是凌驾于理想、礼法之上的。

    想想杨业为了保住名节,宁愿赴死;想想寇准为了能以中书令置仕,宁愿低声下气地去求人;想想庆历君子党们为了洗刷一个谋逆之名,不得不放下理想,放下高位,被推入深渊。。。。。。

    你就知道,名声这个东西,对于一个大宋朝官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了。

    被人在门前泼了粪,还大骂奸佞小人,这要是传出去,贾昌朝就不用做人了。

    好吧,连总角小童都编出了歌谣,说明,已经传出去了。

    事实上,不光是贾昌朝、曾公亮、韩琦、张尧佐,凡是与这次倒唐之事有关的朝臣,那是一个都没跑了。

    一夜之间,开封民声四起、怨声载道,几位当朝宰相恶评如潮。

    别小看了百姓的力量,百姓不拥护宰相,这是“失德”、“失节”的大事,即使没有什么过错,也要自贬以证清白的。

    何况,这几位都不是什么干净的主儿呢?

    曾公亮首先坐不住了,民怨四起之后的第三天,就在早朝之上自辨清白,并上奏请求出朝。

    此时,贾昌朝已经从慌乱之中缓了过来,暗自庆幸自己跑的快,在民情有变之前就上请下放,也算挽回一点尊严。

    而韩琦一看,曾公亮都自请了,自己也就别做什么宰相的梦了,早点表态,兴许官家还能有所怜惜,留下他不贬。

    可惜。。。。。。

    韩琦想多了!

    。。。。。。(未完待续。)

    ps:  谢谢“u咔”的千赏!谢谢“朝阳下、一罪防锈、2541、天煞孤星krs、吴明时”的打赏。谢谢!

身体不好,今天只有一更

本来都月底了,全勤奖不想放。但是。。。。。

    都拉虚脱咧,实在没状态。

    见谅。(未完待续。)

第358章 体面

    祝“王爷、陈丽娇”生日快乐!

    ————————

    汝南王府。

    此时赵允让和他的一众儿子们聚于一处,气氛凝重。

    “这个唐疯子是想抱着咱们同归于尽!”

    赵宗懿盛怒咆哮,“他这是不甘前程尽毁,想拉上贾昌朝等人垫背。”

    赵宗楚则阴森冷笑,“看来,还是记吃不记打,就该弄死这鸟厮,好一了百了!”

    “行了~~!”

    赵允让凝眉喝止。

    “临死反噬也属正常,只不过,咱们还是低估了唐子浩的手段。”

    赵允让万万没想到,唐奕玩了这么一手儿。

    本想走一个贾昌朝也就算了,可现在看来,曾公亮、韩琦等人也是留不住了。

    “无须慌张!”赵允让安抚几个儿子道。“让他一时之盛又能如何?”

    他还是坚信,只要折了唐奕,就算把曾、贾、韩、张等人都搭进去了,那也是值得的。

    久未出声的赵宗实闻言,语带埋怨地叹道:“早知有此一失,当初父王就不应心慈手软,一举除了唐子浩这后患,最坏也不过就是失了这几个重臣吧?”

    “唉!”赵允让也是一叹。

    谁能想到,这个唐疯子最后会来个“以彼之道,还之彼身”,把这盆脏水又泼了回来。

    说到底,还是赵允让看错了唐奕。

    大宋的文臣们输得起,恪守着君子言行,远谗修身,即使吃了亏,也就自认倒霉了。

    说句不好听的,狗咬你一口,你还能咬回去吗?

    可是他忘了,唐奕根本就不是一个君子。

    这货睚眦必报,整个儿就一泼皮无赖。狗咬他一口,他不但要咬回去,而且要多咬一口。

    “且让曾、韩等人也一并出京吧。。。。。。”

    但愿保住最后一点名声,将来也有回来的一天。若是真跟着唐奕一起被彻底踩死,那才真的是损失惨重。

    ——————

    赵允让想的挺好,各位涉及此事的相公们也是积极响应。

    能不响应吗?

    京城他们真是一天都呆不下去了。换了谁也受不住,天天有人往门前泼粪,上街听得满耳皆是骂声。

    大宋朝开国八十余载,还没有谁当宰相当到这个地步,让百姓骂的门都不敢出。可能,也就几十年后的蔡京可以和曾、贾几人拼一拼了。

    可是,想走?

    哪那么容易?

    唐奕的事儿把赵祯恶心得够呛,现在你们想拍拍屁股就走?

    等着吧!

    什么罪已、请辞、请出、下放的折子,赵祯是一律留中不发。

    在京中遭几天罪,当几天过街老鼠不是挺好?

    贾昌朝、曾公亮、韩琦等人的折子在赵祯那儿这一压就是半个多月,贾昌朝都快哭了。

    皇帝就算不乐意,起码做做样子,大家几驳几请都有脸面不是?

    可是,这回真的是把皇帝得罪死了,连起码的体面都不给了。就是扣着折子,不说放人,也不说不放人,明摆着就是让他们留在这遭罪。

    最后,实在没办法了,曾公亮、贾昌朝干脆把赵祯堵在了福宁殿,说什么也要个说法。

    而赵祯看着堂下立着的二人,一点笑模样都欠奉。

    良久,突然指着二人,对身边的李秉臣极为轻蔑地来了一句:

    “这就是朕选的宰相啊!”

    二人闻声,脑袋嗡的一声就炸了。

    曾公亮顿时面如死灰。

    这一刻,曾相公仿佛什么都明白了,一切,都结束了!

    以后,大宋的朝堂之上,再无他曾公亮的立锥之地了。

    赵祯悠然叹道:“既然要走,那也要把接任人选定下来啊!”

    这是惯例,前任宰相有举荐继任的责任。

    可是,只有善终的宰相才有这个资格,这二人算是善终吗?

    “臣自知无能,不敢妄言,一切皆由陛下定夺。”

    “嗯!”赵祯点了点头。“不用急着搪塞于朕,回去问问,明日再禀也不迟。”

    二人更是惶恐,这已不是不留余地了,已经是诛心之言。

    “臣不敢!”

    “唉!”赵祯又是一声长叹,从案头拿起一道拟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