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大宋-第2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送走曹佾他们,唐奕见外面天已经黑了,没有呆在小楼,而是缓步出院,向后山行了过去,他想去看看阎王营。

    。。。。。。

    让唐奕意外的是,阎王营本应在夜色中寂静下来的军营,此时却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常。

    而且,唐奕还在校场边儿上,看到一个颇为意外的人王德用。

    “这么晚了,您老怎么在这儿?”

    王德用背着手,月色之下,灰白的须发犹为刺眼,一双老目冷冽地看着校场之中,咧嘴笑道:

    “杨家小子不善夜战,老夫来给他支支招。”

    这也间接地告诉了唐奕,为什么大晚上阎王营还是这么热闹。

    唐奕摇头轻笑,“杨二哥还真是面子大,把您老都请来了。”

    王德用凝重道:“大战将近,老夫当然要出一份力。”

    “。。。。。。”

    唐奕一暗:“范师父已经与您说了?”

    “嗯。”

    唐奕看向场中在黑暗中走马、擎枪的阎王营,“其实,我不想他们参与此战。”

    “哦?”王德用偏头看向唐奕。“为何?”

    “这是咱们大宋军中的一颗种子啊,不能再。。。。。。”

    王德用笑了,也看向黑暗中奔走的军士。

    “你是觉得这支从邓州营过来的铁军,被灭了一次,绝不能再灭第二次了吧?”

    唐奕不说话,王德用猜到了他的心思,这些兵,都是他的好兄弟。。。。。。

    见唐奕不接,王德用把话扯到别处,“官家可有定计?”

    “有,倾兵待战!”

    “那你呢?”

    “有,倾财养战!”

    “哈哈。。。。。。”王德用朗声笑了。“陛下和你,这是倾其所有了啊!”

    转向唐奕,“那你知道军人如何倾其所有吗?”

    “。。。。。。”

    唐奕当然知道:

    国与命!

    就是军人的所有。。。。。。

    王德用又道:“战场就是军人的所有!你既然说这是大宋军人的种子,什么种子?惜命怕死的种子?”

    “。。。。。。”唐奕一时无言,道理都懂,可是落到自己身上。。。。。。

    人总是自私的。

    “你不让杨家小子去,就是在侮辱他,侮辱这五千阎王兵!”

    。。。。。。

    “对!!”

    “王爷爷说得好!”

    却是不知何时,杨怀玉已经带着几个厢督、营将朝这边走了过来。

    来到近前,杨怀玉重重地捶了唐奕一下,“早就说过,你敢把老子藏起来,兄弟没得做!”

    那边,曹觉则是一脸坏笑,“大宋的兵七十年没进过燕云了,你敢不让小爷第一个马踏幽州,想死吧你!?”

    唐奕苦笑,“前途未知,可能是我越到眼前,越是患得患失了吧!”

    陈志扬乐了,一指场中飞驰的战马,“大郎好好瞅瞅,就这兵?契丹蛮子挡得住吗?”

    “平推,懂不?去了就是平推!”

    “最好辽人别太怂,不然,咱就去熘个弯儿就把燕云拿回来了,那多没意思。”

    “放心!咱是阎王营,谁还挡得住阎王?”

    “少得意!”却是王德用冷声喝斥。“骄兵必败!”

    这位是军中祖师爷,秀才哪敢顶嘴,缩着脖子就退了回去。

    但是,申屠鸣良却是个直性子,依旧是那一身黑漆漆的重甲在身,瓮声道:“还真不是咱傲气。。。。。。”

    说着,狠敲了身上的战甲两下,铛铛作响。

    “就咱那五百个大铁坨子,咱还是那句话,除非自己把自己累死,辽人那破刀破棒,砸在身上也就听个响儿!”

    “谁也挡不住咱!”

    。。。。。。(未完待续。。)

第593章 辽国之乱(为“欣宝”飘红加更)

    申屠鸣良本来就黑,又着了一身黑甲,再加上晚上。。。。。。

    好吧,这巨汉吹牛的时候,除了一双眸子锃亮,一口钢牙雪白,就看不见别的东西了。

    唐奕被他的话逗乐了,“就申屠大哥这体魄。。。。。。难了点。”

    “哈哈。。。。。。”申屠鸣良大笑。“你大郎还怕啥?你鼓捣起来的这一军,怎么可能是纸煳的?”

    唐奕陪笑,心道,可能是自己想太多了,想吃下阎王营?辽人还真没那个好牙口。

    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唐奕也好,赵祯也罢,现在是能做的都做了,如今只等耶律重元起事之后,静关其变。

    大辽那边的事,短期之内都用不到他了。

    在唐奕与赵祯,还有一众核心人物无数次的推演当中,应该是在临近冬月之时,把耶律重元反叛的消息传给耶律洪基。让他“稍有”准备,一来不至于措手不及;二来也不会过分刺激耶律重元,让这货又怂回去。

    等到耶律重元起兵攻打大定之时,两方乱战一处,相互消耗,这个时间大宋则可彻底撕毁澶渊之盟,挥师北进。

    有西夏从旁掣肘,纳其耶、突吉台两部暗中策应,加之萧家的默许,不管最后耶律洪基与耶律重元谁赢了,应该都没有余力再反攻大宋。

    至于萧家为什么会默许大宋占去燕云。。。。。。

    这个时候不谈情义,只说利益,他们很清楚在争位的路上,要付出什么代价。

    说起来好像很简单,可是就为了让大辽乱起来,唐奕从刚到大宋就开始思考,第一次入辽就开始布局,整整蛰伏了十年!

    。。。。。。

    话说回来,既然辽朝那边已经是谋无可谋,唐奕也真正的静下心来专心读书。

    别忘了,还有一个状元的牛皮已经吹出去了。

    进冬月。

    一切如旧,唐奕依然为了状元在苦读。

    观澜山门前的“文擂”也依然人头攒动。

    曹佾、潘丰等人更是奔波在外,估计过年是回不来了。

    而文彦博则是头发都愁白了,这个治世良相。真的就快玩不转了。

    。。。。。。

    冬月十七。

    大辽传来消息,大宋朝堂一片哗然,大辽那个“皇太弟”起兵自立了!

    耶律重元自许皇位正统,冬月十四自立德召大圣皇帝,于幽州登基。且召告天下,即刻挥师北上,直指辽都大定。

    而这个时候,耶律洪基那个没正事儿的还在钻山林、追兔子。

    说起来,这还是唐奕给耶律重元出的主意。当初,耶律洪基登基,下召封耶律重元为“皇太叔”,唐奕没让他接旨。

    理论上,耶律重元还是耶律宗真亲立的储君,他完全师出有名,以耶律洪基篡位为由,攻伐辽都。

    可是,耶律洪基也有传位诏书啊?

    呵呵,这就看你要信谁的了,完全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的有理的事情。

    耶律重元可以说,耶律宗真不是病死的,死因存疑。且最后一段日子卧床不起,神智不清,传位诏书有假。

    反正不管怎么说,耶律重元起兵不算叛逆。如果最后赢了,那收拢大辽诸部,只这一条,就省去了不知多少麻烦。

    。。。。。。

    冬月十九。

    耶律重元正式向大宋上表。愿永为兄弟之邦,互不侵犯。希望大宋奉其正朔,承认他为大辽合法皇帝,并上请宋皇,准许他派遣使节,常驻大宋。

    。。。。。

    冬月二十。

    耶律重元自立仅三天,就以帅十万大军兵临大定城下。辽都吃紧,还在外巡猎的耶律洪基闻讯,急速回援。

    。。。。。。

    冬月二十四。

    赵祯传召大辽使节耶律德绪,言明耶律重元之乱为大辽内乱,大宋概不参与。待辽乱平息之后,再向辽主递交言事书,详细说明大宋立场。

    看似大宋拒绝了耶律重元之请,但是,与此同时,雄州二十万大军为解“辽朝忧虑”,再次回撤百里,已经撤到了雄州以南。间接的向耶律重元传达了信号,给耶律重元吃了“半颗定心丸”。

    。。。。。。

    冬月二十六。

    耶律德绪派快驿绕道云州,把大宋皇帝拒绝耶律重元的召会传给正在驰援大定路上的耶律洪基。

    可是,在耶律德绪的奏报之中,对大宋边军南撤百里之事。。。。。。只、字、未、提!

    。。。。。。

    腊月十九。

    大辽再次传来消息,再次让大宋朝廷一片震惊。

    耶律重元奇袭之下,久攻月余,竟未能拿下辽都。

    大定,犹在耶律洪基手中!

    而与此同时,耶律洪基下召契丹各部举兵勤王。松格鲁部、萧古浑部积极响应,已经于半月前加入战场。

    这个消息,不但大宋朝臣们惊得不轻,唐奕和赵祯更是惊得不轻。

    特么和剧本写的不太一样啊?松格鲁,还有萧古浑,反应怎么可能这么快!?

    原本耶律洪基手上只有六万皮室军,耶律重元却有十万大军。又是奇袭,就算一时攻不下大定,趁耶律洪基回援,阻其锋芒,完全可以打。

    而且,大定怎么会久攻不下呢?这是唐奕一直想不通的。

    他去过大定,那破城一捅一个窟窿。且辽主巡猎,大定几乎是举城相随,剩下的就是一座空城,怎么可能打不下来?

    而如今的形势却是,松格鲁,加上萧古浑各举兵三万,加上六万皮室军,人数上已经比耶律重元占优了。

    如此发展下去,耶律重元可能挺不过这个冬天就会败下阵来,毕竟他的十万兵和皮室军这支精锐之中的精锐相比,还是差上了不少。

    。。。。。。

    这个时候,容不得赵祯多想事因,要尽快把事态拉回到原来的轨迹才是正理。

    急令西夏的李杰讹疯狂侵扰夏辽边境,让突吉台部借口边乱严重,无法驰援大定。又暗中与萧家相通,以大雪封路为由,再拒勤王。

    同时,雄州重兵再次回撤。这回撤的更是彻底,直接把防线拉到了大名府,距离国境整整一千里。

    如此一来,就等于与燕云边境不设防,撤底让耶律重元放心。

    。。。。。。

    腊月二十九,大年前夜。

    于白沟河一线,防卫大宋的三万守军终于北进,驰援大定战场。。。。。。

    宋辽千里国境,近百年来,第一次出现了真空!

    。。。。。。

    推书:

    一本都市爽文《娱乐大喷子》,创新的都市娱乐文。苍山看了下,创意文笔皆数上乘。

    一本史毒瘤,《大宋好屠夫》嗯,镇关西成了好人,要吊打武松的节奏。其实我更希望吊打武松的大嫂。。。。。。(有点h,画美不想。。。)

    (未完待续。。)

第594章 突变(陈志扬飘红加更)

    大辽内战打成什么样儿,赵祯等人未能得见。

    但是,从耶律重元已经把宋辽边境的守兵都派去驰援了,可想而知,战况一定是十分焦灼的。

    。。。。。。

    事实上,辽国战情远比想像中的要惨烈得多。

    战争本来就是残酷的,这种叛乱与平叛的战争更加是你死我活的局面。

    耶律洪基冬月出猎并没有带走全部的皮室军,大定城中尚有三万守军。

    这位大辽新帝并不傻,他虽不在大定城中,但这毕竟是一国都城,怎么可能拱手让给耶律重元?

    从冬月二十到这段时间,辽都大定俨然就是人间地狱、血海修罗。

    攻城之军把并不大的大定城围成了铁桶,而守城之军则借城墙之利,也是力战到底。

    目前的情况是,三万皮室军固守城郭,而耶律重元偏偏又不能把十万大军都投入到攻城战中,他要分出五万去延缓耶律洪基回援的速度,宁死也不能让耶律洪基驰援杀到,形成内外夹击之势。

    。。。。。。

    耶律重元是不幸的,但也是幸运的。

    不幸的是,他没想到松格鲁部和萧古浑部会反应这么快,竟举六万勤王之师与耶律洪基会合,这完全在计划之外。

    九万大军一同增援大定,着实让他惊出了一身冷汗。

    而幸运的是,北方变幻莫测的天气帮了他一把。

    从冬月二十二开始,大定以北至临潢一线就连降大雪,“冒烟儿”的风雪一连刮了十多天,北地积雪厚余三尺,把南下的道路彻底封死了,致使耶律洪基的援军寸步难行推进极慢。

    不然,他那区区五万阻敌之军,怎么可能让耶律洪基九万精兵临近过年都没回到大定呢?

    但是,耶律重元很清楚,光靠老天是挡不住耶律洪基的。

    那九万大军已经推到了距离大定不足一百五十里的位置,就算有那五万阻兵挫其锋锐,但最多也只需半个月就能兵临大定城下。

    如今,他五万大军不顾冬寒拼命攻城,但是一个月下来,城头上的皮室军已经不足两万,可他的损失更为惨重,攻城之兵已经只余三万,两万多人填在了大定城下。

    无奈之下,耶律重元只能挺而走险,把宋辽边境的三万守军急召而来。

    只要在耶律洪基到来之前攻下大定,加上阻敌之兵的五万,他手上仍有十万强兵,占据大定城郭之利,与耶律洪基决一死战,胜面还是很大的。

    。。。。。。

    耶律重元那边打成什么样且不多说,单千里边境不设防这一点,就足够让大宋君臣动心了。

    别忘了,现在大宋与燕云之间有宋辽大道那条新式的水泥大路。

    这条路宛若通天坦途,把燕云和大宋连接到了一起。

    别看大宋军队缩到了大名府,距离边境遥远。但是,赵祯若真想北进,只要五天。。。。。。五天就可以跨过无人防守的白沟河,七天就可以进兵空城一般的幽州。

    从来都是大辽巨剑高悬、锋指大宋,什么时候百年燕云对大宋来说也是这般唾手可得了?

    试问这样的诱惑,谁人能不动心?

    朝堂上已经吵翻了天,有好战者当然声称这是千载良机,比雍熙北伐的局势好上不知道多少倍。只要大宋举两路大军北上,除了云州,长城以内的燕云失地,复之有望。

    而怠战居安者也是大有人在,言煌煌天宋怎可不顾道义、背弃祖德。既然撤去边军,就不能背信弃义,行小人之事,为天下万邦所不耻。

    。。。。。。

    对于那些畏战腐儒,连包拯这种正义之臣都嗤之以鼻。特么不敢打就说不敢打,这个时候还讲什么大义,装他…妈的什么君子?

    赵祯、文、富等肱骨之臣当然不会听信宵小之徒的谗言,但是也没有被主战者冲昏头脑。

    赵祯也想马上收回燕云,实在是即刻出兵并非最佳的时机。

    一来,与原本设想出入太多。大辽内叛从开始到现在也不到两个月,大宋不论君臣武将,还是后勤物资,根本没有准备好这么快就介入战场。

    二来,此时无论是耶律洪基,还是耶律重元,都没到伤筋动骨的地步。一旦大宋北进,很难说耶律重元与耶律洪基会不会暂时息战,一至对外。

    如若那样,以大宋现在军队的风貌,就算拿了燕云,能守得住吗?

    。。。。。。

    可是,正当大宋群臣犹豫不决之时,大辽战况再生变故。

    正月十三,距离上元节只有两天,北方再传战报:

    耶律重元,大败!!

    。。。。。。

    赵祯接到奏报,愣了足足有一刻钟。

    “怎么。。。。。。怎么会败得这么快!?”

    下首的文彦博、富弼、庞籍、狄青等人,也都无不面色灰白。

    文彦博道:“年后,许是耶律洪基也清楚,耶律重元援军一到,大定城破只在旦夕之间,容不得他在耽搁片刻。是以,不计代价地与耶律重元阻敌血战于仪坤州以南。苦战多日,以自损五万兵将的代价,将耶律重元阻军尽数歼灭。”

    “然后,其日夜兼程,终在正月初七兵回大定。”

    “如今,耶律重元北阻耶律洪基折损五万,久攻大定又损近三万,手中只剩下五万可用之兵,自知攻之无胜,改为防守,已经南撤北古口了。”

    庞籍有些不死心,“耶律重元就没有翻盘之机了吗?”

    狄青凝重摇头,“耶律重元叛乱已经有两个多月,各地勤王之师除了突吉台、纳齐耶两部要防守西夏迟于增员,萧惠的北京道确被大雪阻隔无法南下,其余各部陆续已经与耶律洪基会合。”

    “别看此战耶律洪基也是损伤甚巨,可他现在是越打人越多,而耶律重元正好相反,他手上一共就十五万大军,是死一个少一个!”

    “两万在白坂道据长城之险防守云州,余者十三万尽数投入了战场,却落得个折损八万精兵的下场。”

    “所以。。。。。。”狄青声音有些艰涩。“所以,耶律重元大势已去!”

    “。。。。。。”

    “。。。。。。”

    “。。。。。。”

    在场诸臣无不默然,万没想到,会是这样一个结果。

    赵祯心存侥幸地看向众人,“那现在,我们还有进兵的可能吗?”

    狄青哀叹,“不可妄动。。。。。。”

    。。。。。。

    “不值得冒一回险吗?”赵祯显然还不死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