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不能好好玩耍了?
作者和读者是敌对关系,这话一点也不假,你们恨不得把我摁电脑里一天码八万。。。看完之后再骂一句,“什么特么玩意!又水又短!”
而我呢,则是挖空心思,骗着哄着,让大伙儿花钱看我顺嘴胡诌。有时候花钱还不够,得夸着、赏着。心甘情愿把票捧过来。
作者和读书是朋友,因为你我都被同一个故事吸引。
作者和读者也是敌人,因为我的故事永远要吊着你的胃口,我才能有饭吃。
但是。。。
(注意了!但、是!)
真特么不是我卡章节啊。。。
其实字数和从前是一样多的。
实在是苍山很有良心,很有节操,很够意思,很呕心沥胆,很吐血三升的。。。。
放出来的都是干货啊!干货啊!干货啊!
没特么掺一点儿水啊!一点水啊!水啊!
大伙儿细琢磨呗。
照你们这个说法,我是连着断了二十来章的‘断章狗’
那我得把二十多章合成一个大章发出来!
好像也脱不开“断章狗”这个恶名了吧?
因为下面那章,你们还会说我断章狗。
从燕云回来,虽然都是一些琐事,但苍山写的还行啊。各种挖坑,各种断(咳咳)。
反正没让你们以养肥的名义把我养死。
说明苍山进步了,更坏了。你们更爱我了。。。。
。。
别急。
从这一卷开始,都是这样的连贯剧情。苍山要把改革线和大剧情串联起来,尽我所能,给你们一个合理又有趣,又血性,又精彩,又无敌,又美腻的故事。。。
(上面是吹牛逼的,莫言也写不出又合理又有趣,又血性,又精彩,又无敌,又美腻的故事。)
再括弧(无形中水了好几十字。)
。。。
不许再骂我断章狗!虽然我真的是断章狗。。。。
可是我也没招啊?要不你们把票交出来,把自动订阅点上。再把骂我的话收回去,再夸我几句?我考虑考虑?
。。。。
好了,不闹了。。。
说正事儿。
这个单章主要就两件事儿。
第一,更新。
这段时间不是断章的问题,而是一天就两章,确实不给力。我知道,所以两天了,没敢张嘴要月票。
实在是分身乏术。。。逼得苍山把九公主这种纯书友拉到大理来给我看着装修。你们就说我已经到了什么地步了吧。
每天要找装修队,要研究方案,还要逛建材市场。
(原谅我这么矫情,这是我准备养老的地方。)
总之码字的时间真的有限,能做到不断更,已经是极限了。
大伙儿多多包涵。
月中吧,月中我会抽出三四天时间专心码字。
一来这几天把后面的剧情捋顺,二来集中爆发一下也有脸要月票。。。
能码多少发多少,可好?必让你们看爽。少于十更剁右手!
(左手上个月的月票已经剁了。)
再括弧(上个月月票记着,一定还。)
再再括弧(无形当中又水了几十字。)
好了,第一件事说完了。月中!炸死你们!
。。。
第二件事,关于一点心意。
之前让v群管理统计过一份名单,(125干的很差劲,人数很少)
什么名单呢?一份感恩的名单。
《调教大宋》能有今天,离不开大伙昧着良心的生抬还有破费。尤其是那些傻盟主和水群专业户。苍山不是个忘本的人,谢谢你们。于是就想送上一份心意。
让125要来一部分活跃分子和盟主的地址,想邮寄一份小礼物。
不值什么钱,大理的一些土产,《调教大宋》的主题书签什么的。一份心意,别嫌弃。
可惜一直到今天也没寄出去。
一来是赶上事儿多,没有时间。
二来。。。还是因为赶上事儿多,没时间。
之前说过,邓州营那段苍山是五六万字删减到一万五千字的。这是我的遗憾,也是很多书友的遗憾。
原来说寄东西的时候,答应随件送上邓州营剧情的原版和签名(虽然我也不知道你们要签名有什么用。)
可是那段剧情的原稿,已经找不到了。正好苍山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写作,自认又有新的领悟。所以就想重写邓州营广南的剧情,给喜欢的兄弟一观。也算弥补当时的遗憾。
没时间写,所以整件事儿都耽误了。
等我写完了,一起邮寄过去。
正好,125统计的很潦草,很多人没有照顾道。
他现在工作很忙,也没什么时间,大伙儿受个累,别不好意思,我不拿你们当外人,你们也别客道。盟主,还有自认话唠为v群灌水事业堵过枪眼的,自己m一下125。
在国外漂着的也有几个,同m,邮费不是借口。你们几千大洋都扔给苍山了,我还能差你那点儿邮费吗?
(谁知国际包裹能不能到付?留言。)
第三。
(我好想说只有两件事。。。)
第三就是面基这个事儿。
群里一帮败家孩子,性情爷们,觉得隔着网线聊还不够!非要跑大理来祸害我。
我是欢迎的。
(上面那句哭着说的。)
七月份,路费自己出,食宿我包。
就像我和陈志扬说的那句。。。
坑了你们这么多,总得吐出来点儿吧?
也算是回馈大伙儿的生抬。
。。。
这个事儿,不看你在《调教大宋》花了多少钱,只要是v群全订的书友,想来就来多少都可以。
当然,有一个前提。
这事不是我一个人的事儿,是群里的几个人组织的。出来玩,图一个乐呵。我这没要求。但有一点要事先说明白。
你得合群儿。
有心来玩的,先去群里和大伙儿聊聊,真正能融进来就没什么不可以。
苍山都欢迎,都管饭。
(这句也是哭着说的。)
。。。
没了!
。。。。
再说一个事儿!
最后一个事儿!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才是重点!
一会儿可能还有一章。
第652章 观澜山长——赵祯
停停停停。
那个单章主要是说后面那几件事儿,‘断章狗’只是调侃。。。而且。。。我那也算解释?你们也太好煳弄了吧?
其实挺喜欢你们这种笑骂的。说明真的看进去了。说明大月月抓住你们的心了。
继续,这是一种交流,正合我味口的交流。
观澜商合。
若说这十年间唐奕除了燕云还做了什么。可能就只有观澜商合了。
这个庞大的商业网络,为唐奕和赵祯带来多少财富倒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潜移默化间,它在悄然的改变着大宋百姓的生活方式。
北方的宋民不再为市面上可以买到南边的特货而新奇。
东边沿海的水产,也不再是渔季多如土,卖不个白菜价的贱物。因为观澜槽运的船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在收购,然后或晒成干货,或冰鲜冷藏,发往全宋。
老百姓冬天的饭桌,也开始有绿色。南方的鲜菜,又或是观澜的冬菜已经到了寻常百姓家。
从大辽运来的贱牛。使着牛肉不再是稀罕物。禁止屠牛的律令也越来越行同虚设。
种种微妙的变化,正一点点把大宋的原始自然经济盘活!把整个大宋联通起来。
物活,则人通。
虽然华联铺的奇货,价格相对较贵,但是至少城镇中的富户,愿意花钱享受这种改变。进而带动一方商贸,欣欣向荣。
唐奕前一世只是一个普通的化学硕士。对于经济与政治,只只局限于考研时的一点点累积。还有超越这个时代的一点点见识。
这些年,对于怎么盘活大宋这潭死水,唐奕也是与赵祯商量,与老师们讨论,与史为鉴。
但是纵使摸着石头过河,不论赵祯还是范仲淹,亦或是唐奕,都有一个共同认识。
那就是想让大宋活起来。而且还不能像庆新政一般硬力改革。只有一个办法!
那就是先让钱活起来!
。。。
从古至今,各朝各代。
财富达到一定高度,就会沉淀在土地之上。
说白一点儿,就是富户大族,有了钱之后,最终的流向,绝大多数是买地!无止境的买地!
注意!这种买地可不是后世的房地产,而是实实在在的养活人的土地!
农耕社会,土地就是根本,土地就是最高信仰,土地就是财富保值的究级选项!
这就好比一条永不断流的大河,流入一个没有出口的死湖!
湖水有进无出,越积越多!
总有一天会决堤溃坝,总有一天会淹没天下!
这就是各朝各代跳不开,也防不了的一个死结土地兼并。
怎么办?唯有把死湖变成活水。而落到实处,就是让土地投资不再是最赚钱的买卖。
唐奕的观澜商合。就是试图,把大宋的商业彻底盘活,彻底脱离一城一地的限制。进而带动资本向商业靠拢。
商业是活水,而非死湖,有来有回。
当土地不是终极选项,死湖也就变成了活水。当投资土地不是最佳选择,那囤积在富户大族手里的钱,也就自然而然的流向了别处。
而这个别处。。。只能是商业。
大宋不抑商,是政策和人口流动上不限制。可不代表不收税。。。
大宋对于商人的税赋,那是一个大仔儿都不比前人少!
商者重税!要不哪来那么多钱,养活那么庞大的官员体系和军队?
所以,让资本流入商途,是向朝廷回流资金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打个比方,在邓州,买地已经不是富户的首要选择。因为从事醉仙酿果酒的上下游产业比种地挣的多得多。
邓州比之十年前,富得多,可是富户们购地的**却是不高,土地兼并的程度也是逐年衰退。近两年甚至略有倒退!
把土地还给农民,富户们利用商业谋得更多的财富。两相受益,朝廷因此也税得颇丰,皆大欢喜。
再比如东南沿海,富户大族更瞧不上买地。
一部分人,因西北用盐大增的缘故,把买地的钱用来开盐田,官府不限量的收购。比买地放租收入更高。
而另一部分人,则是成了专营水产干货的大商家。以手工作坊的形势参与到唐奕的商业链条中来。
当然。邓州与东南的改变只是个例。并不代表在全宋都行得通。
但这也给了赵祯和唐奕足够的信心!
所谓“试点”不就是让朝廷从中吸取经验吗?
观澜商合,这个庞然大物的目的就是把大宋盘活!把蛋糕做大!
。。。
没错。
吃了庆一次亏的赵祯,和见过‘世面’的唐奕,这次的革新,不是‘劫富济贫’而是分蛋糕!
像后世的邓爷爷一样,团结大多数!剩下的少数人,就算闹,也掀不起大浪。
如今这个蛋糕已经做好了,把文彦博等人叫过来通气,也不过是让他们帮着握住刀,看看怎么分这个蛋糕。。。
。。。
说完了观澜商合都有什么,唐奕深吸一口气。看了眼赵祯。
而赵祯也是微微点头,似是在首肯什么。
唐奕心中一颤!这位观澜商合背后真正的大佬,终于要露脸了。。。。
也不迟疑,这些年都是他在前面顶雷,也该换换人了。
可是唐奕也不想想!那边的唐介、包拯和王拱辰可不知道赵祯和他有什么猫腻,更不知道他们要再兴革新之举。
赵祯这么冷不丁的露脸,没把他们吓死!
。。。
此时唐奕环指在坐的观澜股东。
“与几位相公介绍一下吧。。”
一指曹佾:“曹家,在观澜占股一分。”
曹佾不自觉的坐直了身子,尽量风轻云淡的朝文彦博、唐介等人点了点头。
唐奕再指潘丰“番家,占股一分。”
潘丰此时手都不知道放哪儿了。十年磨一剑啊。。。
今当出鞘时!
让这些相公们也知道知道,为国为朝非士大夫的专属!潘家。。。
可不是只有铜臭气的庸门俗户!
“王家。。。”唐奕不停顿,继续介绍。
“杨家、邓州张家、邓州马家。皆是占股一分。”
杨怀良、张晋文也是点头示意,表情甚是自傲。就连马大伟,此时也是心潮澎湃!
十年前他是一个连媳妇都娶不上的佣户,十年后。他坐在皇帝身边。参于着大宋朝最关键的一次议事。
而唐奕介绍完几个股东,一指自己:“我本人,占股三成。”
这些文彦博都是知道的倒还没什么。可是王拱辰他们就有点迷煳了。
曹潘王杨四大将门,原来只各占一分!?
唐奕也只有三成?那另外一大半是谁的?
“几位爱卿不用猜了。。。。”赵祯终于悠然出声。。。
“朕其实才是观澜的山长。。。”
。。。
王拱辰、包拯听罢。
只觉天旋地转!
观澜山长?
悬了十年的观澜山长,原来藏了这么一个惊天玄机。。。
(没改错字)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653章 官、兵、钱、税、农、商
赵祯是观澜山长?
赵祯是。。。
观、澜、山、长!
王拱辰只觉胸中一口闷气憋的他几近吐血,缓了半天才顺下去。心思电转,却是什么都明白了,多年间一直存在于朝臣之中的那么一点点疑惑也是豁然开。
观澜商合草创十年。。。
为什么官家会听之任之,使之发展到今天这般庞大?
朝中要臣、将门诸族,包括官家,又为什么对唐疯子信任到这个地步,纵容到这个地步?
近而唐疯子为什么顶着一个疯子之名,几次牵连谋反都是屹立不倒。
原来一切的根源皆因一个,观澜山长是赵祯!
想到这里,王拱辰勐然一颤,“陛下,容臣冒昧!”
“陛下到底要干什么!?”
王拱辰心里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赵祯是观澜山长,潜台词就是:那一多半的股,都是赵祯的!
王拱辰怎么能不惊!?所谓的华联、酒业,乃至观澜运力,都是皇帝在背后推手。
难道。。。。。。
而赵祯下面的话,也印证了他的猜测。
“大宋行至今日,国泰民安、内贤外服,算是太平盛世了。”
这个开场白,聊的有点儿大,说明下面肯定不是什么小事儿。
“然。。。。。。”
赵祯果然话锋一转,让王拱辰更是紧张。
“然,大宋九十八年,旧政难理时事,痼疾亦添新疾,已经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了!”
完了,老王眼前一黑,强打精神,却是看向范仲淹。
十余年啊。范希文隐忍十余年,到了还是没断了革新的念头。满朝只当他是人走政息,哪成想,他还藏了一手唐子浩,当真好手段!
而看这一屋子的人的表情,。好像就他和包拯什么都不知道吧?
延伸开来,王拱辰越想越心惊,燕云的富彦国、吴春卿,还有一个宋公序,加上很快就会回朝的狄青、庞籍。
这些朝臣难道都与唐奕一气了吗?
“希文兄!”王拱辰连赵祯这个皇帝就在上坐都已经顾不上了,直接瞪着范仲淹。
“当真。。。。。。当真要革新吗!?”说话都有点发颤。
庆年间,他反对新政,可不全是因为一己私欲。说严肃点儿,他王拱辰的君子之德还没丢,不能由着范希文硬来。
范仲淹看向王拱辰,淡然一笑,“怎么?王中丞心有顾虑?”
老王闻声冷然道:“庆一举已经证明革新非人力可为,难道还要再来一次国朝震荡、天下骇然的灾难吗?”
“范公是君子,是浩然贤士,难道一次还不够,非要把这个朝堂搅得再无宁日吗!?”
“你,你会成为千古罪人的!”
王拱辰字字千斤,直指范仲淹。
。。。。。。
“唉!”唐奕一声轻叹,为老师解围。
“王中丞不用咄咄逼人,此次与我师无关,乃奕一手推动。”
“哼!”王拱辰冷哼一声。“范公当真是教了一个好弟子啊!”
说到底,王拱辰可以顺应时事与唐奕方便,甚至在许多时候站在唐奕这边。但是,革新是根本政见相悖,没有转圜的余地。
极尽讥讽地揶揄道:
“师父闹了一场,现在轮到弟子再来一场!?”
唐奕暗自摇头,说心里话,他是不愿意让包拯,王拱辰,乃至唐介这样的直臣参与其中的,不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