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大宋-第2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看就是家境并不殷实的柔弱书生,而让唐奕生出兴趣的是,这人的眼睛极为有神、锃亮。

    即使面前的人是声名赫赫的唐疯子,也依旧射出不卑不亢的荦荦之光,四平八稳地站在那里,与唐奕对视。

    只见沈括一指那人:“洛阳,祁白山!”

    那人也是适时上前一步,拱手抱拳:“祁雪峰,字白山。”

    唐奕回礼“唐奕,唐子浩。”

    “唐公子,久违了!”

    。。。。。。

第691章 能惊到唐奕的牛人

    沈括说这是一个奇人,奇在哪里,唐奕还不知道。但是,他之所以对此人另眼相看,是因为那双眼睛。

    。。。。。。

    有神倒不算奇,关键是,唐奕在其中看出一股莫名的自信、坚毅和执着。

    许是错觉,但这样的眼神,唐奕也只在一人身上看见过

    他的老师范仲淹!

    十年前,就是因为老师的这样的目光,才让唐奕生出好奇,才让他以稚子之身,说出那番改变自己、改变范仲淹、改变大宋的惊天之言。

    此时,沈括见唐奕露出少有的正色之意,立时冲着唐奕畅快大笑:

    “哈哈哈,怎么样?子浩也觉此人非凡吧!?”

    唐奕点头,“不俗!”

    “来里面坐,咱们畅饮几杯!”

    。。。。。。

    把沈括和祁雪峰请到里面落坐,又让君欣卓去准备一桌酒菜,沈括也道出了这个祁雪峰的来历。

    此人是洛阳人士,家境贫寒,却是要强不屈,自学十数年。此番进京,却是得沈括引见,想入观澜求学,下一科准备搏一搏前程的。

    要是只是这样,倒也不算出奇。

    从沈括的言谈之中,唐奕还知道,这个祁雪峰白天在修河工地出役养家,晚间才能自学文道,励志功名。

    本来上科已经地了乡试,可以进京会考。可是天不随人愿,正赶上老母病重,家中实在无钱,只得放弃。

    沈括在工地上见他身弱又识文断字,便生出恻隐之心,就安排些统计、调度,不用出苦力的活计与他。几番接触之下,倒是把沈存中给惊着了。

    原来,这人不但有些文采,对于天文地理、恪物之学也有涉猎,而且极有见解。在地志、绘图,星象天学等方面,更是在沈括之上。

    比如,唐奕的气压测高法,沈括会用,但是原理还有诸多不顺。可是,这东西到了祁雪峰手里,都没用沈括讲解,他只是拆了一个气压计,山上山下跑了几趟,就把原理说的似模似样,用的更是比沈括还溜,还准。

    都是读书人,又有了共同话题,二人自是抛去门户之见,相交莫逆。

    此次沈括把他带入观澜,也算是拉了这个寒门知己一把。

    。。。。。。

    对于祁雪峰恪物之学上的造诣,这着实让唐奕刮目相看。

    这个儒家大道横行的时代,像沈存中这种不务正业的人可是不多。而这位既有正业,还有副业,还上有老,下有小的要他来养,真是不容易。

    “如此说来,白山可比存中这个笨蛋强多了!”唐奕开怀大笑。

    “当初单一个气压计,这小子跟我学了半年也没全弄明白。”

    “哈哈哈。”沈括脸色一红。“莫要揭我的短处!”

    祁雪峰则道:“子浩的气压测高还真不是一般人能懂的,精巧至极。其中玄妙,雪峰到现在也还是没弄明白。”

    唐奕可算是抓到一个能聊点有“技术含量”话题的人了,登时与祁雪峰聊开了。先是把所谓气压与他细说,没想到他居然听懂了。

    唐奕兴致更盛,神秘一笑,与祁雪峰道:“我这儿还有比气压计更玄乎的东西,白山兄要不要见识见识?”

    祁雪峰眼前一亮,“自要见识见识!”

    “随我来!”唐奕立时起身,连酒都不喝了,带着二人就直奔自己的“实验室”。

    可抓着一个懂行的了,伏蛰多年的“技术宅”本质彻底爆发出来。

    到了地方,唐奕直接拿起一个物件递到祁雪峰前面。

    “白山兄看看,这个东西你可玩得明白?”

    。。。。。。

    可是,祁雪峰此时哪还有心思理什么唐奕,双目圆瞪,呆立当场。

    入眼就尽是图纸、仪器、新奇之物,没有一样儿是他见过的。

    “白山兄?”唐奕轻唤一声。

    祁雪峰才恍然回魂,局促道:“早就听沈存中吹嘘,说唐子浩有一个房间,一个穷尽天下之奇技的房间。于雪峰来说,那简直就是宝库。”

    “今日得见,果然不假啊!”

    他今日之所以跟沈括来,就是想见识一下唐子浩的那间屋子,只不过刚刚还没好意思开口罢了。

    唐奕是学化学出身,可是这些年迫于无耐,在大宋一展拳脚的,不是经济之道,就是政谋之思,真正让他学有所用的地方其实不多。

    这间屋子可以说才是真正的唐奕,才是唐奕真正的本事所在。

    今天不但沈括回来了,又带回来一个臭味相投的,他又怎会吝啬?

    “白长兄若不弃,可以住在我这里,这间屋子你可随意进出!”

    “嚯!!”沈括一声惊叫。“白山可是面子大了去了。”

    祁雪峰嘿嘿大乐,“怎地?”

    沈括解释道:“这间屋子,整个大宋,你是除屋主之外,第二个可以随意进出的人!”

    “第二个?”祁雪峰一疑。“那第一个是谁?”

    只见沈存中得瑟地一扬下巴,“当然唯我沈括有此殊荣!”

    唐奕哈哈大笑,“别听他鼓噪,来来,看看这个物件。”

    祁雪峰这才把目光放在唐奕手里的东西上。

    “这是。。。。。。”

    “此物叫六分仪。”

    “六分仪?”

    祁雪峰把六分仪拿在手中,现在他还看不出具体用途,不过看到上面有镜片、标尺,心道,多半是目镜一类的东西。

    “所为何用?”

    唐奕笑道:“这是一把尺子。”

    “若奕告诉白山兄,若在一地立下基准,配合日轨或沙漏计时,所得横纵两轴之数各一,这两个数,不管何时何日都不会变。“

    “可若换到别地,以上一地为基准,同样可得两不同之数,不管何时何日,亦不变更。”

    “那白山兄觉得这东西能干什么?”

    祁雪峰沉思起来,“一地两数,横纵各一。。。。。。”

    抬头看向唐奕,“这个数,亘古不变?”

    “亘古不变!”

    祁雪峰登时释然,“测地、量图!”

    “!!!”

    唐奕大喜,这真是个奇人!

    却闻祁雪峰道:“单一个基准地数不足为测,子浩还需要何物为参照?”

    “没错!”唐奕更是激动,一指当空之日。“以日为照,量与地角而测。”

    基准横纵地数,就是经纬度,六分仪的用法则是观测太阳的夹角,祁雪峰猜的一点都没错。

    而祁雪峰此时下意识抬头望天,又低头看向手中六分仪上的数字刻度,“子浩的这个六分仪,难道是以浑天说为据,打造而成?”

    “。。。。。。”

    唐奕震惊了。。。。。。

    你大爷的!

    老子捡到宝了!!

第692章 你们到底哪头儿的(三合一)

    你大爷的,捡到宝了!

    唐奕彻底震惊了,这个祁雪峰,人才啊!

    首先,“浑天说”这个东西就不是一般人能学的。

    不光要有求真务实的天性,还得有胆子。因为天文历法之学于普通百姓来说,是犯法的。

    这事儿,还得从汉人对宇宙认识的起源说起。

    虽然现代天文学的奠基咱们汉人基本没啥贡献,但是,咱们老祖宗那可是牛到了天际,是足以让今人叹服的。

    。。。。。。

    早在春秋战国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汉人对“科学”的探索就已经很发达了。

    有时,唐奕不禁会想,如果始皇帝不一统六国,如果不因为那么多的政治因素而独尊儒术。那么,华夏虽然可能会继续乱下去,但是,整个世界的文明进程却不知道要被那个大时代提速多少年了。

    那是个大师云集的时代,甚至可以说,是一次文明大爆炸。

    好吧,扯远了,回到正题。

    在那个时代,对天地、宇宙的理解众说纷纭,主观臆想还是起到绝定性作用的。

    但是,即使是单单凭借想像和肉眼极为有限的观测,古人所取得的成就也是叹为观止的。

    主要的学说有六说: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昕天说、穹天说、安天说。而簇拥最多的,则是前三种。

    。。。。。。

    其中,最扯淡的是“盖天说”

    “天圆如张盖,地方似棋局。”

    主张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四野为方,上有九州,华夏所居,赤县神州。

    每个州四周环绕着一个稗海,九州之外,还有大瀛海包围着,一直与下垂的天的四周相连接。

    这也是古人以“九州”代指天下,“神州”意为中华的由来。

    之所以说它扯淡,后世的人一看就知道,全无学术价值。

    。。。。。。

    靠谱一点儿的是“浑天说”

    “浑天如鸡子,地如鸡子中黄。”

    此说成于战国,被西汉张衡所发扬光大(就是发明浑天地动仪的那个)。主张大地是球形的,居于中心,日月星辰组成天球围绕在大地周围,升落往复,日月更迭。

    这个就厉害了,虽然还是和事实差了点,但提出了地球是圆的,并为天文历法提供了科学依据。

    同志们,两千多年前啊!老祖宗的智慧还是很牛叉的。

    。。。。。。

    而浑天说还不是最先进的,最牛的是“宣夜说”(“宣夜”这个名字是清代才有的,学说始于战国。)

    “宣夜说”也主张大地是圆的,但其外而非天球,而是无尽的气体。宇宙无限大,日月星辰都浮于气体之上,亦由气体组成。

    怎么样?很接近正确答案了吧?

    可惜,“宣夜说”没有解释日月天体运行的规律,无法运用在历法推演上面,所以说。“宣夜说”是最没有市场的。

    (还有“安天说”是“宣夜说”的改进版,比宣夜更接近真理,可惜,宣夜都没市场,况安天乎?)

    。。。。。。

    “宣夜说”既然不够完善,按理说那“浑天说”应该可以了吧?

    毕竟在历法演算、日月缺食方面,它的应用已经得到了证实。唐朝时的诸多天文学家更是彻底否定了“盖天说”,“浑天说”应该是称霸华夏文明的主流天文思想了。

    。。。。。。

    可惜,错!!

    拥护者最多、应用最广的,恰恰是最最扯淡、漏洞最多的“盖天说”。

    这个锅,又要甩给儒家了。

    “盖天说”天圆地方、上尊下卑的谬论,恰恰迎合儒学关于“礼',关于“天尊地卑”的说教,正好在封建王朝的天地理论中占据了正统位置。

    比如,历朝历代祭祀的皇家建筑明堂,都是圆的,上合天意;帝王宫殿都是方的,下合地心。

    历朝历代,祭天之坛必为圆,祭地之坛亦为方,这些都足以证明“盖天说”在实际应用中的主导地位。

    甚至是到了后世,国学势微,天地本物早有定论的现代,连普通面姓的家装都还在讲求天圆地方的格局,足见其对华夏影响之深,已经是深入骨髓。

    “浑天说”、“宣夜说”在“高级知识分子”之中虽然有一定的市场,但是面对皇权正统、大道“真理”,这也只不过是一家之言,荒谈谬论罢了。

    儒术最操蛋的地方,也就在这里。为了迎合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儒教的至高地位,无所谓科学,无所谓真伪。

    有用就是真,无用,就算是铁证如山,也只当没看见,甚至把你打成假的。

    天文,也只是无数被“正统”左右工具罢了。

    他们连远古夏商诸朝的历史都可以改,可以毁,还有什么事儿是干不出来的呢?

    两千年前!

    两千年前啊!!

    老祖宗就已经打通了任督二脉。

    但是,只是为了政治需要,只是为了自圆其说,纵使真理昭昭,纵使大师荟萃,纵使天眷华夏。。。。。。

    可历史是胜利者的历史,为了统治,始皇帝可以一把火把历史和真理烧掉;董仲舒可以尊儒罢百家;魏晋士族更可以神化道学,凸显儒术。

    “浑天说”应用是多,但也只能当是不知道。甚至装不知道还不行,还得掩人耳目吧?

    为了垄断历法、星像,垄断天文说学,自唐朝开始(唐是浑天说最盛行的时期),统治者把天文历法列为禁学,不许普通百姓学习、质疑。(1)

    祁雪峰能说出浑天说,不但说明这不是一个一味啃书的腐儒,说明他敢问真理。

    最主要的是,只是把六分仪拿在手里看了几眼,连怎么用还都不知道,就能说出其原理,这就是个天才啊!!

    唐奕不管浑天说说的是地心,还是日心,又有多少谬误,祁雪峰只要明白地球是圆的,只要从这个圆里能看出一些特别的东西,只这一点,就特么有得聊了。

    此时,唐奕真的有点激动了,由衷感叹:

    “白山兄,大才啊!”

    而祁雪峰此时也被手里的六分仪所吸引,哪还顾得上唐奕的夸赞,急声道:“子浩快说说,这六分仪如何用?”

    当下,唐奕把六分仪怎么用,还有原理细细地与祁雪峰说了来。

    足足半个时辰,祁雪峰听得的津津有味,时不时还连连点头,这可苦了沈括。

    现在的他可还没到学问大成之境,对唐奕与祁雪峰聊的东西只是一知半解,云里雾里,这半个时辰比一天还难熬。

    “我说,你们能不能也照顾一下我的感受?”沈括实在受不了了,哀怨出声。

    唐奕一怔,登时明白了沈括的尴尬,急忙安慰:“术有专攻,存中之长在于水利地质,却是让存中兄无聊了。”

    沈括一撇嘴,这是三个同道中人的相遇,他当然不想置身其外,只不过,确实不太懂。

    唐奕这么说了,也算是给了他台阶下,搜肠刮肚寻思着说点什么能融入二人之中。

    “我听明白了,这个六分仪就是量图、定位用的。”

    “不错!”

    回答的是祁雪峰,他现在激动的不行。这东西太精巧了,若真如唐奕所说,那绝对是个神器。

    而沈括则是眉头一拧,“既然如些,误差有多少?”

    沈存中也不是吃干饭的,一下就问到了点子上,量图定位要是误差太大,那意义也就不大了。

    这个问题就只能唐奕来回答了,朗声道:“现在制出来的精度还不高,有时可能差出百里之遥。”

    “百里!?”沈括一下子就找到了宣泄点,有意打击唐奕。“那你做它还有何用?”

    “差出一百里?也就是说,在开封测之,弄不好就定位到大名府去了,这还怎么用?”

    好吧,有点夸张,但意思是这个意思。

    “呃。”唐奕有点尴尬,这确实是个问题。“现在我的能力也只有这样了。”

    沈括心中暗爽,嘴上没打算放过唐奕,“听你吹了半天,原来是个半成品。”

    “足够了!”

    却是祁雪峰突然开口,为唐奕辩解。

    “现在的精度,在陆上应用可能还不合适,但是,它真正一显神通之处,却不在乎这百里误差。”

    “哦?”沈括急问。“用在哪儿?”

    “海上!”

    祁雪峰笃定道:“对于航海定位来说,特别是远航,最大不过百里的误差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海上!”沈括猛然一震,终于抓住了一些什么。

    现在的航海技术还只限于指南针和观星定位,能做到方向正确就已经不错了,要是有了这个东西,意味着:

    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是晴天,有日有星,就能做到不迷航,这对航海的意义。。。。。。

    一脸叹服地看着唐奕,“原来这六分仪,大郎是专门为你的远洋舰队所制?”

    “远洋!?”祁雪峰一惊,双目圆瞪看着唐奕。“子浩要远洋!?”

    而唐奕此时也是一脸震惊,还没回过神来。三个人大眼瞪小眼儿,就这么呆在了那里。

    唐奕震惊的是,这个祁白山神的有点过头了吧?

    特么不但懂六分仪的原理,还特么一眼就看出这东西对航海的意义。

    有点心虚地对祁雪峰突然问道:

    “你知道原子弹吗?”

    “呃。。。。。。”

    “改变世界的那三个苹果知道吗?”

    这货不会是同行儿吧?也特么穿越过来的吧?

    “‘原子蛋’?”祁雪峰一脸的懵逼。

    “原子为何物?也能下蛋?”

    “至于三个苹果。。。。。。”祁雪峰一脸的为难。“雪峰更是不知,什么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