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元配之训妻记-第1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自是没有机会给儿子生下同胞兄弟来,同时为了儿子利益,她不得不对着丈夫的庶出子磨刀霍霍。
“我明白了,皇儿他是想过平常人的安稳富贵日子,可惜,老天惯会捉弄人,”刘娘娘思量半天,艰难开口道:“我昨天已经把皇儿遗召一事告诉了梁王。卢国公一家如今便是梁王眼中钉肉中刺了。所以,他想活命,想保住他今世的亲人,就必须要抢那个位子了。”
李全虽乐见皇上再次登临帝位,可是现在就开始争斗,也未免太急,简直打了他个措手不及,忍不住埋怨道:“娘娘怎地如此沉不住气?”
李全自昨夜就担心这事,但又觉得梁王已坐稳皇位,收拾个宗室还不是易如反掌,闹不出乱子来,搅不成浑水,达不到刘娘娘要的结果,估计她暂时不会走这一步臭棋的,哪里想到,人算不如天算。
刘娘娘心里更是悔不当初。
她比谁都更愿看到儿子重新做皇帝,只可惜她因恼恨李全向梁王示好,这次便借机处处刁难李全,没能及时听到皇儿转世的消息,又因看不得梁王得意,特特拿遗召一事恶心他,当时是痛快了,却不想皇儿竟成了安世诚的儿子。
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恕,她又狠狠坑了儿子一把。
“我知道你手中一定有梁王的把柄,赶紧拿出来,把他扯下皇位,就不会祸及皇儿了。”
李全摇头苦笑:“梁王老奸巨猾,许多事皆是安世弘出面,若真拿出来又如何,奈何不了他。他如今有四个儿子呢,处置一个安世弘,也就交待过去,伤不了根本。况且梁王自做了皇帝,对宗室对百姓,皆可圈可点。安氏宗族也早就厌倦了纷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咱们势单力薄,成就不了大事的。”
刘娘娘沉思半刻,不由叹道:“你说的很对。真把遗召的事抖落来出,反倒方便梁王行~事了,他只要不杀安世诚,而是随意寻个借口将他一家圈禁起来,想来得梁王恩惠的宗亲们也就觉得对得起先帝了,过得几年,安世诚一家再得个疫症没了,天下自此就太平了。”
他二人历经争斗,自不会策手就擒,少不得各自想法子解套,却又难得一致地认为,提前将卢国公府架到火上烤,未必是坏事,至少安天祐为了家人性命着想,再不能得过且过了。
安天祐听说后,也是皱眉。
只见他依靠在榻上,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敲着身旁引枕。
董先生见了,心中颇多感慨,若是安天祐再长个十岁,这神态姿势活脱脱便是当年卧榻养病中深思里的长兴帝。
前世多年养成的习惯,竟被他带到了今生。
安天祐自不觉得,此时他坐起身来,沉吟道:“梁王颇有城府,一惯以宽厚待人示外,竭力表现对宗室的维护爱惜。朝中几位知情的元老犹在,他又已坐稳了皇位,为了他自己的名声,短期内不会对遗召事发动的。往乐观了看,因为安世弘办事急燥阴狠歹毒,为达目的不惜残害安氏宗亲,梁王短时间不会将此事告诉他的。梁王生前,卢国公府倒还能保全。只是寄希望于别人身上,总归被动。”
董先生闻言,面上一喜,忙道:“皇上的意思是?”
“还是得安世弘身上寻找缺口,当年多少事是他惹出来的,如今落在他身上,也算一报还一报了。”安天祐仰天叹气,前世他布下的套,今生还得他来解,终久还是得用上阴私手段,“他不能生,必是着了母后的道,随着小皇子的出生,不可避免会心慌意乱,定会有所动作,让人好好盯着他和他那个姓丘的妾,若有必要可以在其中搅和一番,闹点事出来,借此暂时分散梁王的注意力,至于其他,再视情况而定。”
董先生一一记下,自去回话不提。
安天祐则来到母亲房里,丘如意拉着他的手细细问过,十句话里,也只得一两个回应。
这也是安天祐细心处。他痴傻了三四年,一朝忽然正常起来,反常既为妖,安世诚夫妻本非笨人,若是心下起了疑惑,却让他白白失去父母之爱,故此打定主意,耐着性子,一点一点地慢慢儿往好里变。
即便如此,丘如意却已知足,还当是董先生教导有方,时常让人厚赠于他。
董先生自然更是卖力教导安天祐,等到丘如意临盆时,安天祐已经会叫爹娘了。
听着儿子清晰地叫着“娘”,丘如意心情澎湃,忍不住落泪,然后就发动了。
虽然早就做好准备,安世诚仍不免着慌地让人叫稳婆过来,待到众人有条不紊地忙碌起来,安世诚才抽空子地看到儿子还留在院里。
妇人生产,免不了血腥,安世诚忙又安排人带儿子下去。
安天祐本不放心,却也知道,这不是小孩子该呆的地方,只得悻悻然回了书房。
董先生倒是早就等着了,迎上来笑道:“有皇上庇护,夫人定会母子平安的。”
丘如意的这次生产也确实极其顺利,不过几个时辰就产下一个白胖的小子。
安世诚抱着儿子,笑不可抑,一面对妻子道“辛苦你了”,一面安排人往京城报喜。
安天祐也及时听了喜信,便迫不急待要去看母亲和弟弟。


第二七六章 抓周趣事
产房早就收拾干净,看到安天祐过来,奶娘倒是吓一跳,急忙拦着,产房到底是血腥之地,孩子太小,总得过得几天方可进来。
丘如意精神还好,连生两个孩子后,她对此倒看得淡了,本担心因为有了老二,怕老大心里不自在,如今刚有了老二,就不许老大过来,生恐让他受了委屈,忙道:“不碍事的,他小孩子阳气足,百无禁忌。”
坐在一旁正抱着孩子端详的安世诚,招手叫儿子过来:“快过来看看你弟弟祝儿,像足了你小时候的模样。”
卢郡王把孙子的起名权牢牢把在手中,两个孙儿还没出生呢,就已经起好了名字,倒是省却安世诚不少精力。
安天祐看了一回,又打量父母一圈,慢吞吞道:“更像娘。”
安世诚便笑:“你长得也像你~娘。男孩子都这般,小时长得象母亲,大了就象父亲了。”
一时,安天祐回到房中,董先生过来道贺,又道:“刚得了消息,皇上亲临小皇子的百日宴,并赐名为琛。太子好像不是很开心。”
琛,珍宝之意,梁王老来得子,爱之珍宝,也无不可,安世弘身为太子,未来的国君,此时还不屑于和个奶娃子争父亲的宠。
“必是他又被梁王关心子嗣一事了。”
“皇上英明!自从梁王添子后,太子便总被他催子嗣一事。”董先生笑着恭维,又详细说安世诚,“太子最近急燥的很,言语中颇有些抱怨,想来其中定有间隙可钻,只是娘娘和李公公皆不敢轻举妄动,群龙无首,全指着您,这里又偏僻,消息传递不易,皇上还是想个法子,看能不能赶快进京才行。”
自打刘娘娘将遗召一事告知梁王后,李全也就失了他的信任。
刘娘娘知道的事情,身为长兴帝心腹太监总管的李全没道理不知道,可他从前却只字不提,虽然他献上人手有功,却已不能再取信于梁王了。
幸而刘娘娘还念着主仆一场,并没有说出遗召在李全手中,只道儿子将召书存于几个老臣手中,但梁王不管信否都会派人监视李全的。
为保险起见,李全只得全然放手,诸事一概不闻不问,只一心守他的陵墓去了。
刘娘娘身在深宫亦有诸多不便,如今他们人手虽有,却无人担起指挥。
安天祐默想一回,笑道:“这事急不得。一动不如一静,监视好安世弘的一举一动,慢慢儿等吧,总会有机会回京城的。”
董先生也只得耐下心来等待,这一等就等到了将军府二公子安天祝的周岁生日。
这一日,丘如意特意起个大早,亲自张罗着,把两个儿子打扮一新。
因只是小儿生日,不便张扬,也只本地几位同丘如意说得来的夫人太太们,各带着些小礼物过来吃面,见着两位小公子,都赞道:“夫人有福气,这两个孩子倒象是菩萨身边的善财童子。”
丘如意心里得意,口内却谦逊一回,各各寒暄着述了话,抓周的吉时便到了。
丘如意抱着小儿子,来到厅前的榻前,榻上早就摆上了文书、印章、小金剑、算盘、帐册及各色珠玉等物件。
丘如意放下儿子,笑道:“快去选你最喜欢的东西拿来给娘。”
安天祝倒听懂了母亲的话,在榻上爬了起来,先是拿起来印章来,旁边的人便笑:“小公子将来定会官运亨通。”
安天祝看一下众人,感觉很好玩,于是放下印章,拿起一个碧玉,众人笑道:“小公子君子如玉。”
安天祝又放下碧玉,拿起书来,得了“饱读诗书,状元之才”后,便随手丢了书,拿起小金剑来,“子随父业,大楚将才”,安天祝便摸清规律了,竟是将榻上每个物品都拿起来,然后抬头看向众人等着赞他,惹得众夫人太太大笑,直赞他伶俐可爱,众人笑,安天祝也跟着笑,屋里屋外越发的笑声不绝。
安天祐看着弟弟,心里爱极,也抑制不住,脸上笑开了花。
众人看他眼神清亮有神,看向弟弟时,满眼里都是疼爱,这才知道,原来将军府的大公子果然不是个傻的。
丘如意则宠溺地轻斥儿子道:“别玩了,到底看上哪一个,拿来给娘。”
安天祝这半天也玩得倦了,抬头见哥哥正站在榻前,便伸手抱住哥哥,安天祐也忙半靠着榻,将他拢于怀中,安天祝还伸长脖子看着母亲道:“娘,哥哥。”
众夫人太太们便笑道:“有趣,抓了半天,竟是抓了他哥哥,果是亲兄弟,将来兄友弟恭,亦是一段佳话。”
心里却也觉得不错,将来继承爵位的是嫡长子,余下兄弟便是靠恩荫得个一官半职,到底还是得靠着得了爵位的哥哥,才更能尽享荣华。
丘如意也被儿子逗得直笑,心里只当个笑话。左不过民俗如此,哪有人拿这个当真的,想当年长子抓周时,只管躺在中间,什么都不看不拿,大家都道他是个生来享福不操心的,如今不仅好好读书,带弟弟也像模像样的,小小年纪就懂得为父母分忧了呢。
说起这一年来,安天祐也确实过得幸福自在。
每天读书习字逗孩子,不知不觉中,话也说得顺流了,还有板有眼地教弟弟学说话,倒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安天祝最先学会叫的便是“哥哥”,每日和哥哥亲得连亲娘都得靠边站了,所以今日被他抓周抓到,也不是什么稀罕事了。
夜里,安世诚听说了,也只是一笑,他一向自傲,觉得自己教导出的儿子,文武总能占一样,将来不靠父兄恩荫,亦可以立足于天地之间。
倒是安天祐对董先生道:“是时候去京城搏一搏了。”
既然弟弟抓周抓了自己,他岂有不许他一世荣华的理?
果然,抓周礼过后,丘如意就着手准备往京城里去了。
这两年皇家喜事不断,皇帝自去年添了一个小皇子外,前些日子竟又得了一个小公主,巧的是,这个小公主的百日礼竟与皇帝的寿辰是同一天。
而今天下太平,四海升平,经小公主百日礼一事,朝廷终于认识到还没有好好给皇帝过个万寿节呢。
万寿节大办,丘如意便只得带着儿子进京了。


第二七八章 寻仙问药
如此一来,刚出生就立了功的小公主自然也沾了光,百日礼必不可小视,故人都道这小公主是个有大福气的。
都投胎做了公主,还能是没福气的吗?
丘如意暗地里嘀咕,也怨不得她不高兴,此次进京不说一来一往要数月,而且据前几日公婆来信提起,按旧例,守边大将在边关,其妻子儿女是要在京城的,如今安世诚已成守边大将,又有了两个儿子,丘如意母子也该回京城长住了。
这一点,就连安世诚也没话说,要不说,武将娶妻不易呢。
丘如意却道:“除非皇上金口玉言留下我母子,不然我可不会识趣地自动留在京城的。孩子太小,离不得母,也离不得父啊。”
安世诚少不得劝道:“皇上暗示出这个意思,也是看在同出一宗,给咱们留了些脸面,何必非扯破这层窗户纸呢。再则,这些年咱们也没能在父母跟前尽过孝,你带着孩子暂且住些时日,过得一年半载再说吧。”
丘如意停住收拾衣物的手,叹道:“我也不是不愿尽孝,也不是离不得丈夫。只是觉得一国之君,行~事也忒鬼祟,他是君,我们是臣,有话只管说,想留我们做人质,还不明说,偏要我们自己主动,倒象是我多恋着京城繁华似的。”
安世诚闻言不由一叹。
依本朝旧例,为表皇恩浩荡,守边大将的妻儿们都在京城居住。
不过,因本朝皇室子嗣不丰,且有看重嫡子的习俗,故年轻些的宗室子弟在外,一般只要父母留在京城,妻子儿女若是能吃得苦,离京去边关生活,朝中也大多睁只眼闭只眼,并不过多干涉,历经大楚开国百余年,倒是成了不成文的约定俗成。
新皇登基以示君恩,也不曾对此严加要求,如安世诚上下年纪的,也多是带家眷驻扎边关。
如今,怎么就忽然变了风向?竟是对宗室起了戒心,加强防范了。
却偏偏不明言,只暗里敲打父亲,让他给自己写了那封信,是想着让自己主动带头表忠心?
安世诚一时把握不准皇帝的意思,只得细细叮嘱妻子,进京后少说多听多看,见机行~事。
丘如意道:“还用你说,我会注意的。”
不几日,丘如意母子三人启程进京。
进得京城,卢郡王夫妻抱着小孙子亲香不停,又见安天祐虽仍有些呆傻,却比从前好千倍,越发高兴,连声赞丘如意教子有方。
安世茂夫妻也领着儿子安天祥过来见过嫂子,三个孩子倒是玩到一处去,卢郡王暗地里点头,家和万事兴,乐见小辈们自小亲近。
忙忙碌碌大半天,方才收拾好了,丘如意母子仍住在从前的院子里。
歇息几天后,丘如意母子才养回精神来,周氏便带着人搬了账本进来。
袁氏如今是安心享福了,从前丘如意在时,管家的事就交给丘如意,后来丘如意离京,她不得接管了几年。幸好二儿媳又进了府,于是家事便都交给二儿媳,却也都是能干的,除她们有孕生产的那些月份,她帮着操点心,其余只管享福便是了。
丘如意一进府便觉出弟妹周氏是个管家的能手,也充分享受到了其中的福利,她本不想长在京城,更懒得操这份心,乐得周氏继续管着家,便道:“我多年不在府里,府上事务人手都生疏了,还是你照旧管着罢,好歹疼我一回,就让我这从穷乡僻壤回来的嫂子好生受用受用吧。”
周氏并不意外,叮嘱儿子在伯娘这里不许淘气,好生跟着哥哥们玩,便收起账本,带着管事走了。
安世茂正看着书,见妻子仍抱了账本子回来,不由嗤道:“果真又抱回来了。你们女人家就是虚套,推来推去,还不得嫂子管着家。嫂子也是,当年最是大方爽利不过的了,如今也扭捏作态起来。”
周氏横他一眼:“你们男人做事爽落?郡王府积累二十多年,家大业大,妯娌间能没个想法?不推让一番,倒想得我们多和睦无私似的,有人又该不放心了。便不是考虑我的感受,嫂子很乐意带着幼子和大哥分居两地么,痛快接了,被有心人看了,倒成假的了,好像包藏了什么祸心似的,不情不愿才是常情,某些人也能放心不是。”
安世茂便看不下书了。
皇帝不放心手握重兵的边防将士,尤其是宗室子弟,也是人之常情,但想撑控边关将士,方法多样。
皇帝如今的做法也太难看了些,就以大哥为例,父母兄弟侄子皆在京城,还不能让他放心,非要嫂子和小侄子也一同回京城,皇帝如此倒是放心了,却越发让人感到心寒。
丘如意到底还是接了管家大权,她是长嫂,有些个懒是偷不得也不能偷的。
如此,倒是忙碌起来,妯娌二人交接,又要熟悉新的事务人情往来,还要抽着空的寻亲访友。
丘如意那边分身乏术,安天祐却难得落得轻闲,安天祝和安天祥二人年纪想仿,倒是玩到一处去,安天祐也就有了自己的时间。
董先生身为安天祐的老师,又仰慕京城繁华,便也一同跟着进了京。
此时他正一脸笑非笑地说道:“安世弘有一妾侍已怀胎两个月了,刚刚确诊了。”
安天祐脸上不由动容:“真是难得。”
安世弘听到妻子喜悦地将妾侍有孕向他禀告时,却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脸色铁青地拂落了案上杯盏。
“殿下仔细伤了手。”丘玉~娟劝道,也不叫人进来,亲自蹲下~身来收拾,一面又笑道:“敢是臣妾伺候不周,惹殿下生气了。”
安世弘黑着脸躺在床~上,丘玉~娟便道:“莫不是差事不顺心?”
“我亲自出马,天下还没有不顺利拿下的差事。”安世弘冷笑,想他堂堂一个太子,竟对个杂毛道士毕恭毕敬地请着求着,那种耻辱,他终身难忘,“放心,待得父皇万寿节,他必会亲自呈上炼制的万寿丹的。”
丘玉~娟便放下心来,笑道:“果是殿下孝心感天动地。据说,青灵道长道行颇深,能点石成金,又善炼丹药,如今年已古稀,看着不过才仅知命,父皇多次差人去请,皆不受召。如今却被殿下请来,可见殿下孝心之诚。”


第二七九章 矛盾加深
安世弘心中冷哂。
原来自梁王即皇帝位,经过几年精心治理,如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