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与猫共舞-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下俯身抓起巨阙,向包拯草草行了一礼,竟然踉踉跄跄的夺门而出了。
包拯和公孙策对望一眼,然后一个含笑不语一个嘴里小声念着“孺子可教孺子可教”之类的话,仿佛甚是满意他的反映。
待展昭刚走到门外不远处,又听得公孙策的声音在屋内响起:“刘姑娘,你可是明日要到狄大人府上去?丁姑娘那边该让何人接替?”
展昭听得此问,心中还来不及细想这是否是偷听这种不礼貌的行为,脚下却已经不自觉的放慢了脚步。
接着,便是刘楚的作答:“丁二侠不是已经回来了吗?让他接着照顾便是了,那好歹是他妹妹,自小到大熟悉无比,自然是比我要细心的。”
公孙策又道:“学生以为,刘姑娘与丁姑娘同是女子,比起丁大侠和丁二侠自然是更方便一些。其实在丁府也都是丁家表妹在照顾,这次丁姑娘来到开封府,丁家表妹也没有跟来,所以还望刘姑娘多多照料与她。”
刘楚想了想,便说:“这倒也是。那明日中午先让丁二侠暂代一次吧。我与狄大人也算是数日前相约,怎也不好一拖再拖了。”
展昭听得屋内的公孙策道了谢,又问她大概何时回来,用不用找人送她一程。却又听刘楚连说不用,说到申时之前肯定回来,再到后面却因为离的远了些已经听不清楚了。只是他听到刘楚似乎是要在狄府呆上大半天,顿时脚下步伐凌乱,逃似的奔回了自己的院子。
展昭闷闷的回到房中,也顾不得打坐练功的事,只像普通人累到极点一般,合衣躺在床上,心中不知为什么总有股郁结不通的感觉。他闭上眼睛,细细回忆起自己刚刚的行为,那可是他第一次窘迫的转身逃跑,虽然在场的包拯和公孙策怎么也算他的长辈,叫他们看倒也没什么要紧。可偏偏旁边个他心中总是不自觉的时时惦念的小楚,这怎能不叫他捶胸趸足一阵后悔?
展昭重重的叹了口气,然后翻身面对墙壁,开始自我检讨为何会出现那般失态的行为。他对自己的自制力忍耐力一项自负,当时他到底在神游什么以至于能让从不离身的巨阙都脱手而去?
小楚,狄青,狄青,小楚。
刚才也不过说了这些吧?
狄青是他朋友,如今调如京中,他本该是高兴的,可一想到小楚与他有约,那股高兴劲儿就瞬间变了味,心中不高兴的感觉反过来占了大半。
难道他是在乎狄青回来没有告诉他,是不把他这个朋友放在心上不成?
要不,明日且随小楚去看上一看?怎么也要对朋友的迁升当面道声恭喜罢……
很好,就这样办!
挣扎过后,展昭方才安然睡了过去。
第二天一早,刘楚便已起来收拾行头。衣服是昨天晚上李家丫头新给她做的里面夹了双层棉的袄子,外面套了碧色长衫又穿了件嫩黄色夹绒的小坎,脚上再踏着一双内制皮毛鞋底加厚的靴子,最后外面再罩上一件白色大裘,这才算是整装完毕——这倒不是她特意打扮,而是近几天连连下过几场雪,外面冷的要命,北宋常人穿着的衣服套在她身上根本不足以为她御寒,所以只好让李家丫头特意赶制出这么一套,现在这个天气穿着大概可以和羽绒服媲美了。
刘楚先去开封府帮丁月华吃过了“早点”,又对着中午要接她班的丁兆惠嘱咐两句,然后看着包拯下朝回了开封府,估计着狄青怎么也应该下朝回去了,才出了开封府打算步行到北子巷去。
刘楚刚下了开封府门前的石阶,紧跟在她后面出来的就是汴京城管们。刘楚抬头看看天,每天早上差不多就是这个时辰他们出来巡街,只不过以往她都赖床起不来,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观看上一次。
她回头看去,两队人马,一左一右的分别往大街两边走,向她这个方向而来的,正是展昭带队,后面还跟着赵虎与几个小捕快。她连忙上前笑着打了招呼:“展大哥,赵大人,早上好啊!”
二人微笑回应。
展昭不着痕迹的打量了刘楚一番,见她身着新衣,眉眼间的笑容似带了春天的气息,本来还觉得赏心悦目。可转念又想到她这是要去见狄青,想必还刻意装扮一番,心下顿时一沉,口中硬帮帮的发问道:“小楚这是要去狄大人府上?”
听得展昭连好友狄青的名字都以狄大人称呼了,惹得赵虎侧目不解的看他一眼,倒也没多深究原因。
刘楚道:“是呀,昨天已经和狄大人约好了。”
展昭若有似无的轻哼一声,随机想到昨天睡觉之前的念头,又道:“展某与狄大人也是多年未见,不如此刻送你一程?也好与他祝贺一下迁升之喜。”
刘楚一愣,展昭是会眼巴巴主动跑去和别人道喜的人?她怎么从来都不知道……
“展大哥不是要去巡街了么?我想也不必急于这一时吧……”
展昭语塞:“这……好吧!反正也是顺路,正好小楚和我们一同走吧。”
刘楚乖巧的应了,却只是与巡街的队伍保持着一些距离,说什么也不能让开封府(展昭)给别人留下因私忘公的印象不是?
不知是官员的府邸都比较集中,还是因为皇帝赏赐时狄青选址时特意选了这么块临近开封府的地皮,所以北子巷的狄府其实离开封府并不远,只隔了几条街道而已。
刘楚与展昭一行人到了北子巷巷口,见展昭还要继续向巷子里走,连忙将他拦住:“展大哥,送到这里便好了,狄府能找到,你公务在身,实在不必再为我浪费时间的。”
展昭顿了顿,本来刘楚的一番好意到他耳朵里却已经不自觉的转化成了“赶他走”“不要他陪”的意思,当下心中一气,也不言语,直接对刘楚一抱拳,转身带着赵虎几日越走越远了。
刘楚叹了口气,实在不明白她又哪里惹到这只猫了。按说这御猫平时不都是一副工作狂的姿态吗?怎么这次反倒大有“我就要罢工”的意思了?
想不明白……
刘楚暗自摇了摇头,才站在巷子口向里面望去。北子巷不深,巷子里大多都是中小型官员的府邸,放眼望去都是一个个朱漆大门,并没有普通百姓的院子。此时正是隆冬天气,家家户户都是大门紧闭,连个守门的家丁也看不见,却偏生只有一家府门外站着两名身穿铠甲的士兵,一动不动的守着大门。刘楚立刻便猜到这正是狄府了,想来狄青作为一名军人将领,即使到了京城,这军规也是不会随意更改的,更不许有人擅离职守,容不得有一点懈怠之意。
刘楚直奔这宅子走来,到了门口,果然看到门额之上悬挂着一方新匾,上书“狄府”二字,皆是流金溢彩,辉煌无比。
刘楚又再次确认了这是狄府,才登上台阶,那两名士兵果然将她拦下来盘问,待她说明来意又拿出当时狄青特意让人交给她的令牌时,那二人才开了大门,引着她进府而去。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却说刘楚在那边终于进了狄府,这边展昭却不怎么好过了,从北子巷走开,他满脑子想的就是刘楚和狄青的事。
展昭昨天左思右想,好容易想出个借口打定注意要同刘楚一同去拜会狄青。狄青所居住的北子巷在京城偏西的位置,为此今天一早本应该由他带人去往城东巡街而去,却因着这个由头非要与张龙换了班,让张龙往动,他则带着赵虎往西。
而他也确实知道,刘楚早上还要过来照顾丁月华,所以估计了一下时间和她同路不是什么难事,虽然在开封府门口看到刘楚那身装扮时,让他有些气闷,但好歹刘楚是同意与他(们)同行,所以他也不去计较她的穿着问题了。(话说猫大你有啥立场计较啊?)
一路上保持一步以上的距离,还不曾讲一句话,这让展昭频频侧目看她。这太不像刘楚了!在他的认知里,刘楚虽然不是呱噪的女孩子,但也绝对和娴静沾不上边。她应该是脑子稀奇古怪的点子念头一大堆,与谁都能扯上几句的人,除了心情不好不想说话的时候,她是大多都能带动气氛的人,不然怎会有人叫她做人来疯(笑),难道是因为心中想着和狄青见面所以就顾不上他(们)了吗?(怒)
终于到了北子巷口,展昭顺水推舟的提出送他进去,反正只要见到了狄青,还怕狄青赶了他去不成?可惜想象和现实永远是有差距的。小楚居然拿巡街噎了他一下。而且这噎还正好噎得他无从反驳。
他这公务,也不是没了他就执行不下去吧?再说他和老友见面,想必包大人他们也不会拦着他非让他去巡街不可。可是看小楚那眼神,好像他不去巡街就是什么罪大恶极的事一样。
好吧!赶他走是吧?不要他陪是吧?
那他走就是了。哼!(猫大傲娇了?)
反正他今天是没那个心情去巡街了,爱谁去谁去吧!其实包大人原本的意思也是让他再休息一天的!
想到此处,展昭交代了赵虎一番,然后迈着步子独自在汴京城里溜达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
收藏好少好少TAT

ps:中暑好难受 亲们要多多注意身体

 



第48章 白云一片去悠悠(三)
狄青所居住的府邸不大,只分前后两个院子,而且以房屋回廊居多,山水草木基本都居于一偶。又由于是皇上刚赏下来不久,而他本身又是平民百姓出身的军人,自然也对这布局摆设伺花弄草的没什么兴趣,所以府里的样貌比之以前空置时只稍显干净一些,大致陈设倒是没变。
听得守卫的通报,狄青得知刘楚已经进门,便顾不得什么身份之别,出屋相迎而来。
刘楚见到狄青,只见他与一月之前见到的样子已大不相同,不知是不是范仲淹的教导有方,还是人在京中必须注重自己的形象,狄青已经不是当初那副不修边幅的样子了,整齐的束发,黑色蓝色滚边的黑袍子,再加上那一脸笑容,让他整个人都文雅了不少。刘楚上前盈盈一拜,说道:“狄大人,数日不见,风采更胜啊!”
狄青赶忙虚扶她一把,嘴中连连说道:“不敢当不敢当,外面天冷,刘姑娘快请进来坐罢!”
二人进到屋子分主次落座,刘楚这才细心打量起来。屋中的摆设一如平常人家,既没有什么名贵器物摆放也没有什么珍贵字画挂在墙上,与她认知的官员府邸大不相同,就连给他们端茶来的人也是身穿军服的士兵而不是丫鬟小厮之流。
二人小饮了几口茶水之后,狄青这才打开话题:“刘姑娘与那位兄弟的伤已痊愈了么?”
刘楚笑道:“早就好了,本来也没多大的伤,劳烦狄大人惦记了。”
狄青看了看刘楚,说道:“怎能说什么劳烦,当初若不是刘姑娘赠言,狄某又怎会有今日?倒是狄某该谢谢姑娘才是。”
刘楚心知她说的赠言也包含了她当“神婆”时说给他听的那番“预言”当下也不好解释,便说道:“这都是狄大人命中注定的,与我可半分关系也没有。这谢小女子可担待不起啊!”
“这不同的。当日姑娘所赠之言‘少不更事有勇无谋,上阵杀敌全仗身上胆。发奋读书尤时未晚,行兵作战只凭心中智。’‘浮生如茶,破执如莲,戒急用忍方能行稳致远。’我牢牢记在心中。后来,拜了范先生为师之后,这两句话我也曾与范先生说过,范先生很是高兴能有人在他之前点我一点,否则我可能也不会这么快就调到京中来。”狄青说罢,起身向刘楚深深的行了一礼,说道:“范先生说,若有一日再见到这个人,当冠以师礼待之,所以姑娘当得这一拜。”
狄青行过了礼,又坐了回去。刘楚来不及阻止他,只好硬着头皮受了下来。她低声一叹,说道:“狄大人,范先生是当世名师,你且跟他好好学习,将来必将功成名就。小女子才疏学浅,可当不得老师的名头。今天这一礼既然是范先生所言,那小女子暂且受了,以后可万万不要再提什么老师不老师的了。”
狄青笑笑,只当刘楚或是对身份或是对学识有所顾虑,而且在他而言,称呼一个比他还小的女孩子为老师,就算他是一个肚中墨水甚少的粗汉子,也会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如今刘楚这话倒是正对了他的心思,他也没理由再坚持:“既然如此,狄某也不勉强了。”
刘楚道:“若是狄大人不嫌弃,我们当以朋友相称。如何?”
狄青出身普通百姓之家,对于称呼倒也不像展昭那般拘礼,当下便痛快和刘楚互改了称呼,以朋友之名相待。
“狄大哥,和范先生学习的怎样了?”
狄青有些不好意思的拍拍脑袋,说道:“儒家经典,范先生讲的倒是容易明白,但是这两天自行看书时进度落下一些。”他脸上易红,说道:“其实也不怕阿楚姑娘你笑话,至今书中还有些字不太认得……”
对于孔孟之道,刘楚懂的并不太多,心中记得的也都是一些脍炙人口的句子,本来想着若是狄青有困难,她也可以给他讲解一番,可转念一想,再怎么说他也是范仲淹的学生,既然老师都说让学生自行回去学习,想来也有他的道理,而且讲学方面,范仲淹讲的怎么也要比她深入透彻,索性也不和狄青继续说读书的事,让他讲讲别的趣事。
狄青从小到大,大半的时间都在军营中度过,对于刘楚说的趣事,他自己都没遇到过几件,也不知要如何讲给她听,只好捡着一些轻松的小规模战役或普通的绞匪或侦查伏击来当故事讲,其中又避免了血腥暴力的片段,生怕女子听了会吓到。
可刘楚却丝毫没有害怕的感觉,他生在和平年代,可网上乱七八糟的什么没有?但见过的战争不是从新闻中那种飞机来大炮去的就是在电视剧里个别镜头,多少有些不实和夸大的成分。如今有了与历史名将聊天的机会,当然要请他多讲一些。
狄青的口才并不是很好,将本来惊心动魄的事也能让他说成单调直叙的表文一般。不过内容的真实可信却已经让刘楚听得直呼过瘾。
“狄大哥,那当时要是没及时发信号通知大部队,你们岂不是都要葬身在那小山坳里了?”
“当然不是,行兵打仗虽然勇字当先,但却也要想好后路。那山坳里有条小路可以出去,并不是封死的。要是只有信号一途,万一出事岂不是白白葬送了那么多兄弟的性命。”
“这倒也是……不过狄大哥这招是不是叫调虎离山来的?三十六计中的吧?”
狄青憨笑一下,答道:“其实若不是碰到范先生,我也不知这叫调虎离山来着,看来阿楚姑娘还是比我有学问多了。”
“哪里啊,只不过我也很喜欢听人讲故事,听的多了自然就记得了啊!”刘楚见狄青追问,眼珠转了转心中便有了计较。其实在她记忆中看过的宋朝以前的经典战役并不多,什么草船借箭和火烧赤壁相信狄青也知道,只好挑了早先看《岳飞传》中的经典战役,将年代人名什么的一换,小心措辞之后讲述一番。
狄青听刘楚一路从洞庭湖之战,诛仙镇大战讲到结连河塑之谋,三援淮西,长驱伊洛,嘴上一直连连赞叹,这位元帅兵法谋略过人,武艺超群,尤其听到岳飞那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时,眼中更是一亮,真是让他恨不得立刻结识一番,可奈何听刘楚说只是传说中的人物,可能实际并不存在,才叹气作罢。
刘楚看他那惋惜的模样,心中不由得暗笑:要是这狄青再活个一百岁,搞不好人真要去和岳飞拜个把子了。
二人聊的正在兴头时,只听得有人来禀报午饭已经备好,才发觉已到了正午。
狄青抱歉的笑笑,命人将圆桌摆上,然后又端了四菜一汤上来,这才请刘楚入席就坐,他道:“真是对不住了,聊的太久竟然忘了时辰。”
“不打紧,是我说的太兴奋了。”
狄青道:“本来请姑娘过来,一则是为了谢谢阿楚姑娘的提点,二则是为了当日那赌约,内容狄青也记得清楚。若是三年内没有迁升到汴京,那阿楚姑娘自会到延州去请我一餐饭,若是我果真如阿楚姑娘所言,那么在我上任之后,这餐饭可是要我来请了,地方由阿楚姑娘挑。可对?”
刘楚点了点头,当初这段话本来只是为了加深一下狄青对她语言的记忆力,只是为了让他相信而已,没想到他倒记得这么清楚,连说的话都几乎一字不差。
狄青道:“这顿饭是由我军里的随军厨子做的,比不得什么名贵酒楼的菜肴,只得让阿楚姑娘凑合凑合,改日等阿楚姑娘挑好了地方,我定不推辞。”
刘楚笑说不必,桌上这四菜一汤她刚刚看过,虽然都是普通的菜色,但不难看出厨子也是费了一番心思的。她又听狄青说是随军的厨子做的,也有些明白了为什么菜色看起来细腻却卖相不佳,想来常年在军中担任厨子做惯了大锅饭的人,突然让他做些细致的菜色实在有些为难。况且军中的人吃饭,大多都不会太计较味道,只是能煮熟有口吃的便可以。可桌上这四菜一汤,色泽虽然不好看,但那阵阵香味倒是引得她食欲大增起来。
刘楚也不和狄青客气,两荤两素四道菜一一尝过,才笑着对狄青说:“狄大哥这军厨可真了得,手艺可堪比御厨了。看来你手下那些兵将口服可不浅啊!”啧啧,平时吃惯了的那些各种调味料做出来的菜,和这军中厨子做出的来到根本就是两种味道。不知是不是因为军中调味料少的缘故,这厨子做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