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纨绔到底-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墙前那道矮墙和荆棘是为了防止有人接近进士榜做出不理智的举动。

放榜的结果终于出来了,头名宗暄,次名张若语,第三名刘辰,张九龄名列第四。住在天和客栈的杨乘亿、常敬忠、文俊三人则落榜了。

这次科考命题为“以星月为题做赋”,这一切都是按照宗楚客的设计进行的,他为了让孙子“名正言顺”地考个第一名,就先让孙子写好文章,再让程子山来府中“无意”间看到并熟记。老奸巨猾的宗楚客没有看错人,程子山果然有心计,宗暄的《星月赋》无人可比,所有考官都赞不绝口,宗暄毫无疑问地得了状元。

这榜眼张若语是何来头,却无人知道。

刘辰与张九龄两人才学都很出众,众考官看了刘辰的答卷;好!看了张九龄的答卷;妙!左掂量右掂量;两份答卷一般重;最终左右权衡,便定了刘辰为探花郎,而张九龄则屈居第四。

放榜的当天,有考生揭露,宗暄的这篇《星月赋》并不是他所作。因为早在科考之前就有人看到过这篇文章,是在一本名为《士卿闲品》的书上。

堂堂宰相之孙抄袭作弊,此事非同小可。宗楚客也听到了外界的风言风语,马上叫来宗暄询问是怎么回事。这宗暄柔弱胆小,见宗楚客发怒,马上不打自招。

原来,宗楚客命他在科考前做出一篇好文章来,可这宗暄平日最烦读书,每次宗楚客要看他的文章,他都是让教书先生帮忙“润色”才能过关。这次先生听说事关科考,怕担责任不肯再替他写,宗暄索性命手下人花重金去找一个会做文章的替他“捉刀”。

第二百九十九章恶有恶报

有钱能使鬼推磨,这篇《星月赋》就是花五十贯钱从一个叫丁士卿的落魄书生手中买来的。宗楚客对这篇文章十分赞赏,以为宗暄有了长进。直到试后闹将起来,宗楚客才明白是怎么回事。那个丁士卿是个屡试不中的书生,家境十分贫寒,只落得卖字为生。这篇《星月赋》卖了一个大价钱,他就把这些年写的得意文章集结出了一本《士卿闲品》,找人抄了数十本。如今正值科考之际,好多考生买到了这本书,这才使宗暄“捉刀”作弊的事暴露。

得知内情后,宗楚客大怒,取家法要惩治宗暄,吓得宗暄面如白纸、抖如筛糠。正在这时有人要求见宗楚客,来人正是那程子山。

宗楚客喝令宗暄先退下,马上让程子山进来。程子山正是为这事而来。如今事情越来越乱,他难逃干系,这真是拍马屁拍到了马脚上。精明的程子山想,只有帮宗楚客解决好这件事,自己才能不受连累,而且还能继续得宠。

程子山进来和宗楚客闲聊了几句,话题就转到了宗暄身上:“公子此次夺魁真是不负众望,听说他学识渊博下笔如神,已经有大作成书了,真是令人佩服呀!”

宗楚客一惊,这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只得含含糊糊地说:“过奖,那都是涂鸦之作,实在不值一提。”

“公子年少才高,我那些喜欢舞文弄墨的朋友都想与公子结识,故请他闲暇时屈尊寒舍。对了,一定要带上那本大作给他们见识见识。”程子山说完就以有事为由告辞了。

宗楚客思量程子山此行的意图,难道他真的不知道那本《士卿闲品》是别人写的?肯定不会这样简单。他左思右想,终于有了眉目。原来,这位城府很深的程子山是给他出了个主意,用“李代桃僵”之计,将错就错,把别人写的书说成是宗暄写的,这样一来既平息了“抄袭作弊”的风波。又可使宗暄得了“博学多才”的美名,真是一举两得的妙计!

宗楚客又转念一想,丁士卿可是个障碍啊!就算他一时将自己写的书拱手让与宗暄,也难保日后他不将此事宣扬出去。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宗楚客眉头一皱,想了一条毒计。

宗楚客以宗暄要找个先生教他作文为由,请丁士卿进了相府。正苦于找不到正经营生的丁士卿并不清楚内情。高高兴兴地来了。宗楚客安排宗暄与丁士卿交谈,暗中悄悄派人在丁士卿的茶里下了毒。

丁士卿一边喝茶。一边眉飞色舞地同宗暄谈诗词歌赋,忽然觉得腹中一阵绞痛,顿时豆大的汗珠从脸上滴了下来。宗暄一见吓坏了,站起身就要走,不料被丁士卿一把揪住,欲质问他。但毒性发作,丁士卿已经说不出话来了,刚一张口便鲜血喷出,溅了宗暄一身。然后扑在宗暄身上直挺挺地栽倒在地,将宗暄压在了身下。

宗暄本来就胆小,见此情景顿时吓得魂飞魄散,没命地惨叫起来。宗楚客的下人赶紧冲进屋,只见丁士卿的手死死抓着宗暄不放,宗楚客的下人只得将宗暄的衣服扯破,才把宗暄和丁士卿分开。

除掉了丁士卿。宗楚客松了一口气。他告诉宗暄:“以后就说那本《士卿闲品》是你写的,‘士卿’是你写文章时用的一个闲号。”但宗暄受了惊吓,神情恍惚,宗楚客说的话他根本没听明白。宗楚客怒斥他胆小怯懦日后难成大器,宗暄如同受惊的鸟,浑身不停地发颤。

宗楚客的下人打听到。丁士卿那本《士卿闲品》是城中的“尚圣书局”誊抄的。丁士卿取走了几本,还有几十本存在书局。宗楚客就让下人把那些书都弄到相府,一本都不要留。下人冲进“尚圣书局”,不由分说就要把书抄走,还威吓书局掌柜不许声张,否则有杀头之罪。

书局掌柜哪敢得罪宗楚客,只得自认倒霉。可书局掌柜的娘子不怕这套。同相府下人理论起来,说那丁士卿当初只付了一部分的钱,答应日后取书时再付清所欠,现在书都拿走了,钱谁给?

相府下人把眼一瞪,说想要钱,就到相府找相爷去要!掌柜娘子知道去了相府也要不出钱来,说不定连小命都得搭进去,可亏也不能就这么白白吃了,得给宗楚客老贼添添堵。她趁相府下人不注意,把杀鸡时留下的小半碗血悄悄倒在了其中一本书中。这血被老板娘做了手脚,能渗入纸中,合上后看不出来。

下人把书弄到相府,宗楚客随手拿了一本,可巧正是老板娘倒了鸡血的那本。宗楚客让人把那本书交给宗暄,命他熟读里面的文章,以免别人问起那本书,宗暄说不出名堂。

宗暄拿到那本书,打开一摸,弄了一手血。宗暄吓得瞪大了眼睛,丁士卿临死时拼命揪住他不放的场景立刻浮现在眼前。宗暄本来上次受到惊吓就没有恢复,这次又拿到带血的书,宗暄的魂儿一下子就飞了!这书上怎么全是血呀?难道是冤死的丁士卿找我索命来了?宗暄一声惨叫,眼一翻倒在地上,当时就没气儿了。

老奸巨猾的宗楚客本想让自己的孙子飞黄腾达,没想到机关算尽也未得逞。而他那不争气的孙子还被一本带血的书夺去了小命,真中了那句话:恶有恶报!

……

“宋县令?你怎么来长安了,可是那件案子有进展了?”李陶一见宋璟吃了一惊。

“正是,下官还有一事要请蓝田王帮忙!”宋璟满脸喜色。

“你说吧!”

“是这么回事……”

……

这天,王员外家的管家王三欢欢喜喜地跑进县衙来,给宋璟送上了一张请帖。宋璟打开请帖一看,原来是王员外决定在本月初六大张筵宴,为儿子王延琮完婚,特邀宋璟届时前去赴宴。

宋璟和王员外是忘年交,关系很好,如今员外儿子成亲宋璟自然也同喜共慰,因而欣然应允。

第三百章假榜眼

到了宴会那天,王家张灯结彩,丝竹齐作,筵席广开,高朋满座,好不热闹。酒过三巡,大家纷纷到洞房去向王延琮表示祝贺,宋璟自然也不例外。

就在洞房里,宋璟赫然发现书桌上有一只玉雕雄鹰。这只玉雕雄鹰与几个月前他在卧龙山无头尸案案发现场捡到的那只一模一样。只不过,那只断了一只脚,而眼前的这只完好无损。宋璟愣了片刻,旋即拿起玉雕雄鹰,装作爱不释手的样子,观赏片刻。

“王郎君是从哪里得来的这只玉雕雄鹰?”宋璟微笑地问道。

“一个朋友送的。”王延琮回答。

“嗯,形态逼真,栩栩如生。不错!”宋璟夸赞道,把玉雕雄鹰放回桌上。“请问公子,你的哪位朋友有如此精湛的雕刻技术,能做出这样精美绝伦的作品来?”

“哦,可能不是他雕刻的。他只是一个书生,我偶然认识的,便结为了朋友,于是他把这只玉雕雄鹰送给了我。他说,本来有一雌一雄两只,但那只雌的被摔坏了,丢弃了,只剩下这只雄的。”

“哦,原来是这样。不知道你的哪位朋友如何称呼。”

“他叫张若语,也是蓝田县人,现在已去长安赶考了。”

“好,再次祝贺公子!”

说罢,宋璟大步流星地离开了洞房。

宴后,宋璟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回到县衙的,不是因为醉酒,而是因为兴奋,激动和释放。这些天来,无头尸案就像一块沉重的巨石,压在他头上,让他无时无刻不牵挂着。而不知道如何下手去侦破这个案子,又使他迷茫,挫败甚至是绝望。现在,一切都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希望的曙光,即将驱散笼罩在无头尸案上的重重迷雾。所以,宋璟没有理由不兴奋,不激动,不释放。

宋璟决定进京去会会这位张若语。

来到京城,宋璟终于在一家客栈里见到了他想见的张若语,一个温文尔雅。风流倜傥的年轻人。眼前的这个张若语,皮肤很白皙。一点都不像北方人,而且还带着南方口音,一见之下,宋璟便断定这个张若语绝对是假冒的。

宋璟得知张若语已经中了榜眼,心中也是吃了一惊,连忙对他表示祝贺,与张若语客套一番,然后切入正题。

“张榜眼好像有位朋友王延琮,是我们蓝田人?”宋璟“循循善诱”地问道。

“对。王延琮这个人不错。所以我就交了他这个朋友。”张若语坦承道。

“哦。”宋璟微微点点头。“你还送给他一只精美的玉雕雄鹰。”

“是啊。本来有两只的。有一只被我弄坏,扔了,剩下的一只就送给他了。”

“被扔的那只是不是这只啊?”宋璟从怀里摸出那只带血的玉雕雄鹰,放在桌上,微笑地盯着张若语。

张若语一见玉雕雄鹰,立刻脸色大变,但很快就恢复了正常。

“宋县令真会开玩笑。”张若语讪笑说。随即哦的一声,似乎想到了什么,便站起来,抱拳说道:“对不起,宋县令,我还有点事。就失陪了。”

说罢,张若语站起来,转身疾步而去。

……

“蓝田王,这假张若语已经是榜眼了,现在如何是好?”宋璟忧心忡忡道。

“这事好办!”李陶笑道。

“蓝田王,你有办法?”宋璟惊喜道。

李陶点点头,朝门外喊道:“岳叔!”

“小主人!”裴岳进门应道。

李陶对裴岳附耳悄悄说了几句。裴岳点头出去了。

宋璟不知李陶何意,有一句没一句的与李陶聊着。

“宋县令还记得我上次给你说的话吗?”

“什么话?”宋璟一头雾水。

“我说过要送你一份大礼!”

“噢,还记得!”

李陶上次在蓝田县内衙的确说过这么一句话,不过宋璟当时并没有在意,只道是李陶随意说说。今日李陶突然又提起,他这才想起来了。

“待这个案子结了,你在长安逗留两日,我给引见一个人!”

“是谁?”

“到时候你自然就知道了。”

宋璟正在狐疑中,裴岳已经回来了,他将扛在肩头的一个大麻包掼在地上。

“打开!”李陶吩咐道。

麻包打开了,里面一个人惊魂未定的望着眼前。

“张榜眼?”

“宋县令?”

假张若语与宋璟同时惊叫道。

“你……你们想干什么?”假张若语结结巴巴地问道,他早已吓得面无人色,浑身哆嗦。

“谁指派你冒充张若语参加科考的?”李陶沉声问道。

“我没有冒充,我便是张若语!”假张若语狡辩道。

李陶冷笑道:“真的张若语已经被人杀了,难道非要把证据摆在你面前,你才承认吗?”

见自己的身份被识破,张若语反而镇定了:“没错,我是假冒了张若语,你们能把我怎么样?”

裴岳见张若灵如此嚣张,手中的剑稍一加力,刺进假张若语的肉里,鲜血冒出来。

“说,你为何要杀死张若语,然后冒名顶替他参加科考?”宋璟严词问道。

“要我告诉你,呸!你也不看看你是谁,有没有资格和我说话。”

假张若语态度很是嚣张傲慢,似乎并不是贪生怕死之辈,闭着眼,很从容地看着裴岳的利剑。

李陶对裴岳施了一个眼色,裴岳当即把剑一翻,剑体在假张若语的脖子上用力一击,假张若语当即晕死过去。

……

等假张若语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一片荒草丛中。时间已是晚上。他缓缓地站起来,却赫然发现自己身边躺着一口黑漆漆的棺材。更恐怖的是,棺材里点着几盏昏暗的油灯。一具身着白衣的无头尸躺在棺材里,脖颈上汩汩冒出血来。棺材四周,白幡飘飘,阴风惨惨。凄厉的哭声,断断续续地从远处传来。

“啊……”假张若语吓得大叫起来,拔腿就跑。

忽然,一具尸体从空而降,拦在假张若语面前。尸体长发凌乱,面目狰狞,浑身血淋林。一双汩汩流血的眼睛,死死地盯着假张若语。然后,尸体的头咔地掉下来,落在地上。鲜血从断折处喷出来。

第三百零一章新科进士

“啊……”假张若语惊恐万状,转身又跑,却发现棺材正在缓缓逼近他。而且,棺材里的无头尸也在缓缓站起来。假张若语立刻吓得腿都软了,扑通地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哀求说:“两位大哥,你们饶了我吧。你们不是我杀的,是主公叫他的两个手下杀死你们的。”

“他为什么要杀死我们?”一个阴森森的声音低沉沉地问道,仿佛是从地底下发出来。

“因为他想控制陛下,而你们却要揭穿他的这一阴谋。”

“是不是你的主公谁派人打入了冲虚观,在给陛下炼制的丹药里加入某种容易成瘾的药物,让陛下服用后就上瘾,以便他控制。”

“你的主公是谁?他现在哪?”

“我不知道,也没见过,主公每次的指令都是由一个蒙面人送给我的。”

“好了,你可以起来了。”声音恢复了正常,不再阴森。

假张若语抬起头,哪里还有什么棺材和无头尸,只见两个活人站在面前。一是宋璟,一是裴岳。两人都冲着他得意地微笑。假张若语顿时恼羞成怒,忽地站起来。

“好啊,原来是你们两人在使诈。”假张若语气急败坏地说,冲过来,举拳就砸向宋璟。

裴岳飞出一脚,把假张若语踢翻在地,并上前一步踏在他身上,然后掏出绳子,把他捆得结结实实。

……

天和客栈内,刘辰、张九龄、杨乘亿、常敬忠、文俊正在交杯换盏,一方面是祝贺刘辰与张九龄高中,另一方面是为杨乘亿、常敬忠与文俊三人送行。

“刘兄,张兄,来,我们敬你二人一杯!”文俊对自己的落榜早在意料当中,不似杨乘亿、常敬忠那么情绪低落,率先举起杯来。

杨乘亿、常敬忠二人勉强带笑举起了杯。

“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愁杀人来关月事。得休休处且休休。”一个声音不合时宜地在门口响起。

“李小郎君,是你?”常敬忠首先认出了李陶。

“好诗,好诗,没想到李小郎君有如此好文采!”张九龄点头赞叹道。

“不知李小郎君是何意?”刘辰似乎对李陶并无好感。

李陶用奇怪的目光盯了刘辰好半晌,淡然笑道:“刘郎君,古语说的好,得意则忘形。乐极则生悲,你可要小心了呀!”

不待刘辰说话。李陶看向杨乘亿、常敬忠、文俊:“三位明日便要返回了吗?”

杨乘亿叹了口气道:“不回去难道还留在这里让别人看笑话吗?”

“三位能不能再多留三日,就三日!”李陶请求道。

常敬忠不解道:“李小郎君,你这是何意?”

“现在我不方便说,总归对你们是有好处的!”

刘辰在一旁讥讽道:“别人为什么要听你的?谁知道你打的是什么主意!”

李陶连盾看也不看刘辰一眼,对三人道:“你们若是信我便留下,若不信那就请自便吧!”

三人还要细问,李陶已经转身离去了,渐行渐远的声音传入了三人的耳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常敬忠用询问的眼神看着另外两人。文俊苦笑道:“反正是白吃白住,留三天就就留三天吧,看看会不会有奇迹出现。”

常敬忠与杨乘亿点点头。

……

七月初一,今日不是上朝的日子,但大臣们都接到了内侍的通知:巳时赶到麟德殿,陛下要与众位大臣共同接见新科进士。

麟德殿在大明宫北部太液池之西的高地上,建于唐高宗麟德年间。故以“麟德”命名。这里是皇帝召见贵族亲信、接见外国使臣和举行盛大宴会的地方。以往皇帝从来没有接见过新科进士,今年中宗却偏偏有了例外。

“众位爱卿,根据陶儿的建议,今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