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纨绔到底-第1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拜见父皇。”

他抬头一看,安乐公主出现在了自己的面前,她身后跟着侍女暧玉,双手捧着一个大食盒跪在殿前。

“裹儿……”中宗声音有些儿变调,他太喜欢这个女儿了。他丢下笔。推开御椅,快步走上前去,把女儿扶起来。

“父皇……”安乐公主喊着,眼泪不住往下掉。

中宗对杨思勖、高力士道:“你们先下去吧!”

杨思勖与高力士相视一眼,点点头退了出去。

安乐公主流泪道:“母后叫儿臣奏告父皇,她那日冲撞了父皇,望父皇宽恩。她本有病。但仍挣扎起来,做了父皇最喜欢吃的蒸饼,叫儿臣送来,请父皇品尝……”

“好,起来,起来。我老早就闻到香味了。”中宗把女儿扶上御座。叫她坐下。

暧玉递上食盒,中宗揭开盖子一看,亮晶晶白生生一屉,还在冒热气,他先取了一个递给安乐公主说:“来,你先尝尝。”

“谢谢父皇!”安乐公主接过蒸饼,咬了一口道:“父皇。您请吧……”

“好,我吃,我吃。”

中宗也太贪嘴,一连吃了七、八个。

当第八个蒸饼还在嘴里没吞下肚时,他指着肚子说痛,但也只说了两声,便瘫倒在御案下了。他的眼睛大大地睁着,一个手指着肚子,一个手指着他的爱女安乐公主。

“父皇,父皇!”安乐公主惊呼道:“快来人呀,快来人呀!”

杨思勖、高力士与裴岳三人,急忙冲了进来,他们愣愣看着眼前的一幕。

杨思勖怒目看着安乐公主:“你……你枉为人女,竟然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裴岳上前摸了摸中宗的脉搏,皱着眉头道:“杨公公,速速召太医来!”

杨思勖急急出去。

“力士!你安排人迅速请皇后娘娘、相王、太平公主入宫来!”见状大喊道:“杨公公,赶紧”中宗竟然死在了他们的眼皮之下。

“知道了!”高力士点点头。

待杨思勖与高力士走后,裴岳盯着安乐公主。她浑身战栗,目光中惊险万分。裴岳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可又说不出来。

片刻之后,韦皇后便到了。她看着倒在地上的中宗,心中震骇之极。她恨恨盯着安乐公主,咬牙切齿道:“是你做的?”

“阿娘,不是我,不是我,我从你那一出来就到这来了,谁知……”见韦后似是不信,安乐公主痛哭道:“他是我的父亲呀,我怎么会做这样的事情?这样做对我有什么好处?阿娘,你相信我!”

韦皇后冷静下来了,知女莫若母,她知道此事绝不是安乐公主所为。不管在皇宫也好,还是在民间也罢,家族的女眷仍然得不到和男子同等的地位。这也是武则天为什么最终决定传位给儿子的原因。因为儿子即位,在以后的太庙,自己是先皇后或者太后,而自己的侄子如若即位,将来自己只能以姑母、姑祖母的身份侧身太庙,再多几辈只怕就不认自己了。韦后很清楚,中宗只要在一天,自己便是皇后,是太平公主、相王李旦的嫂子,可如果中宗死了,即位的又不是自己的儿子,地位肯定会下降。至于安乐公主,即使她皇太女的美梦成真,将来真的当起了女皇,但她的继承人问题也会十分混乱。总之,中宗一死,韦后失去了丈夫,而安乐公主失去了父亲,她们失去了对自己最有力的保护伞,太平公主等人再对她们下手,就毫无亲情上的顾虑了。就算韦后再傻,她也绝不会傻到杀害自己丈夫的。同样,安乐公主对这一点也很明白,她是不会做这种傻事的。

可既然不是安乐公主,又是谁在暗中做了这事,嫁祸于她呢?

第三百六十五章遗诏

就在此时,太医也赶到了。

“快看看陛下!”韦皇后还抱着一线希望。

太医为中宗号完脉之后,面色凝重地对韦皇后道:“皇后娘娘,陛下已经驾崩了!”

杨思勖在一旁问道:“陛下是因为什么原因驾崩的?”

太医嗫嗫不知如何作答。

突然,殿外有太监通报:“太平公主求见!”

韦皇后脸色难看之极,中宗是吃了自己做的蒸饼才暴亡的,太平公主素来与自己不和,这下自己是有嘴也说不清楚了。可中宗已经死了,不让太平公主进宫,更说不过去。

韦皇后叹了口气道:“让她进来吧!”

太平公主进殿来,只见中宗躺在临时搭起的床上,微闭双目,看似安详,细看隐约有痛苦状。她转头向太医问道:“陛下怎么样了?”

“陛下已经驾崩了!”

“”太平公主看向韦氏,连珠炮似地向她提问:“皇兄昨天还好好的,今天就驾晏了。得的什么病?吃的什么药?停尸在何处?”

韦氏心虚,说话吞吞吐吐:“我也是刚到,不知陛下怎的便驾崩了……”

太平公主放声大哭起来,好一会她才停下来,对着中宗的尸体一语双关地说道:“皇兄,你放心去吧,后事自有妹妹为你安排。”

说完,转身向韦氏:“皇兄有遗诏吗?”

“没有,我已派人叫上官婉儿,她一来便可拟旨。”

她们匆匆来到上官婉儿那里。

婉儿被通知赶往中宗的寝宫,她站在中宗的尸体前泪眼朦胧。中宗脸上的那黑色斑迹使婉儿一望便知显是死于毒杀。中宗的血管在鸠酒的强烈侵袭下瞬间便破裂了开来,将他的血溢尽。一向和事宽容的李显得罪谁了呢,竟也要残酷被毒死。婉儿抬起泪眼便看见了韦皇后那忧郁的目光,她不相信韦皇后会蠢到将中宗杀死的地步,再看向安乐公主,她依然在惊恐当中。安乐公主虽然平日里飞扬跋扈,可她却没有胆量杀死自己的父亲。难道会是太平公主?想到这里上官婉儿心中有些不寒而栗。

就在此时。上官婉儿发现了一丝不对劲的地方。

“上官昭仪,陛下已经驾崩,你速速去为陛下拟一份遗诏!”韦皇后吩咐道。

太平公主就在身旁,韦皇后自然无法明说这遗诏该如何去拟。

“上官昭仪,我想此时只有你才能解决这一难题的!”太平公主一语双关道。

上官婉儿与自己是同盟,韦后肯定不知道,此时让上官婉儿拟诏肯定对自己是有利的。

上官婉儿点点头。便向外走去。她走到裴岳身边时,趁着众人的注意力都在中宗身上。她轻声道:“速跟我来!”

裴岳稍一犹豫,便悄悄跟了出去。

上官婉儿站在宫门外,左右环顾一圈后,小声道:“安乐公主身边的侍女有问题,你尽快想办法将她弄出去藏好,等蓝田王回来之后,一定可以从她身上搞清楚陛下的死因。若是迟了,恐怕就被人灭口了。”

说罢,上官婉儿便自顾自地走了。

裴岳终于想明白了。之前他总觉得有什么么地方不对劲,现在听上官婉儿这么一说,他才意识到了那个叫暧玉的侍女不对劲。暧玉她太镇静了,屋内众人表情各异,可偏偏她没有任何表情,就好象屋内的事跟她没有任何关系一般。这既不符合常理,也不符合暧玉的身份。她如此反常只能有一个解释:她早就知道这个结果了。

裴岳再次回到殿内,他怕引起暧玉的怀疑,并没有去刻意注意她。裴岳走到杨思勖与高力士面前,轻声说前些什么,二人目光闪动,频频点头。

……

上官婉儿缓步离开陛下的寝宫。这可能是她最后一搏的时刻了。上官婉儿苦思冥想,以非凡的智慧,终于想出了一个缓兵之计,她便立即挥笔草拟了中宗李显的遗诏。

韦皇后与太平公主匆匆来到上官婉儿那里。

“遗诏拟好了吗?”刚跨进门,太平公主就迫不及待地问。

上官婉儿回道:

“刚刚拟好,请皇后和太平公主过目。”

“不行!”

“绝对不行!”

韦后与太平公主看罢之后,都异常坚决地否定道。

上官婉儿的诏书上是这样写的:立蓝田王李陶为皇太孙。韦太后训政。

韦皇后对这个诏书肯定是不满的,开什么玩笑,让李陶以后太孙的身份继承皇位,自己还训会么政?她可不认为自己能对会的了李陶。

可是,太平公主为何也不赞同呢?她不与李陶建立了同盟关系吗?看来太平公主对李陶还是相当忌惮的,不愿意他上位。

上官婉儿似乎早已知道这个结果,她笑了笑道:“既然皇后娘娘与太平公主都不同意这个诏书,我还另拟了一诏,请过目!”

韦皇后接过来粗略看过后,没有言语,便交给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刚看头一句便问:

“‘立温王重茂为皇太子。’怎么没有皇帝?国家岂能一日无君?”

上官婉儿解释道:“只是临时过渡,待选定吉日,再即帝位。”

太平公主向下念:“韦太后训政,相王辅政。”

太平公主也不言语,只是眉头紧皱,不知在想些什么。

“我觉得这个诏书不错,你看呢?”韦皇后望着太平公主问道。

“这个主意是不错;那就这样定吧;快选吉日新皇上登基。”说罢,太平公主头也不回便出宫回府了。

望着太平公主远去的身影,上官婉儿面上神情复杂。

……

晚上三更以后了,一名太监正在御花园里巡夜,忽听轻微的脚步声由远而近。深更半夜的,他干什么?但这件事太怪,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闪在一棵大树背后,想看个究竟。

隐约中他看见一个蒙面人,他的肩头上还扛着物件,软耷耷的,分明是人。太监在宫中已经多年,他相信这绝不是刺客,或是盗贼,肯定是有人又倒霉了,这种事韦皇后不止做过一次了,他估计这与今天皇上突然驾崩有关。

太监虽然心里难过,也很气愤,但他又有什么办法呢?。他知道,宫里的事,不该看的不看,不该问的不问,否则会连小命都搭上。他故意把手中的梆子敲得响响的,果然,那人听了便急急忙忙走了。

……

第三百六十六章紧锣密鼓

中宗死了,没有人去查找他的死因,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他死后,大唐王朝将何去何从。

群臣都知道,此时真正有影响的是两大势力,一支是以韦皇后为首的后党,核心成员包括安乐公主和上官婉儿;另外一支是以相王李旦为首的李唐宗室,核心成员还有太平公主。这两大集团势均力敌,谁也不能把对方压倒。

当然,蓝田王李陶也不可小觑,可他在长安的时日毕竟还短,没有形成自己的势力。再加上,此刻他人也不在长安,故而被人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这种情况下该怎样办呢?最合理的办法就是由后与宗室共同推举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新皇帝。

中宗去世的当天晚上,所谓的先帝遗诏就起草出来了。这份遗诏由三部分组成,第一,新任皇帝由唐中宗最小的儿子李重茂担任;第二,皇帝年幼,韦皇后以太后身份临朝听政;第三,鉴于孤儿寡母的政治局面,新皇帝由叔叔相王李旦辅政。

这份遗诏起草得应该说是相当有水平的。首先,李重茂这个皇帝选得好。他是唐中宗的儿子,符合父死子继的继承原则。另外,他只有十六岁,因此需要有人帮忙辅政,所以双方都能接受。其次,遗诏的第二和第三部分兼顾了韦后势力和宗室势力,这是一个煞费苦心的遗诏。当然,这也是一个存在不安定因素的遗诏。因为韦皇后集团和宗室集团势同水火,俗话说,一山难容二虎的原则,日后双方还得一决高下,但是,至少从眼前看,这个遗诏应该可以维持一段时间。

可谁没想到,这个遗诏一出世就遭到了朝中大臣的激烈反对,竟然没有执行,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遗诏起草后的第二天。韦皇后便把这份遗诏提交给宗楚客。宗楚客立刻提出了反对意见:“相王辅政,于理非宜;且于皇后,嫂叔不通问,听朝之际,何以为礼?”

他的意思很清楚,韦皇后和相王是嫂子和小叔子的关系,按照古礼。叔嫂不说话,怎么能既让韦皇后临朝。又让相王辅政呢?这让他们俩在听朝的时候怎么相处呢?宗楚客提议,既然叔嫂不通问,索性把相王辅政一条拿掉,直接让韦皇后临朝称制吧!

韦皇后也跟中宗一起执政好几年了,没少提拔自己人,宗楚客这个提议一出来,大臣中支持韦皇后的居多,大多数人也便随声附和。于是,遗诏的内容改变了。就剩温王重茂为皇太子,韦皇后临朝称制两条了!

韦皇后也知道,相王毕竟是高宗的儿子,单凭这一点他就有很高的人望,有足够的资本来让自己既怕他又不能太委屈他,只好给相王加官进爵,决定让相王李旦做太子太师这个位高却无权的虚职。

几天后。韦后正式立十六岁的李重茂为皇帝,改元唐隆,加相王为太尉,同时将相王的长子成器由郡王进封为亲王,封号为宋。太尉是三公之一,实际上根本没有权力。这个太尉还不如他儿子从郡王到亲王来的实惠呢。

修改了遗诏之后,韦皇后紧急调遣五万府兵进入长安,和禁军一起,对长安实行军管。府兵和禁军一共六个最高军事将领,任命的全都是韦家子弟或女婿。最高指挥则由韦皇后的堂兄、宰相韦温兼任。

韦皇后这样做,很明显,想当皇帝!

或许中宗在的时候。她当皇帝只是想想而已,可现在中宗死了,情况都变了。尽管她心中清楚中宗肯定不是死在自己手中,可又有谁会信呢?这个黑锅她是背定了,再加上宗楚客不停地怂恿,她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一心奔着皇帝之位而去了。

韦皇后做皇帝,谁最害怕?当然是李唐宗室了!当年武则天称帝,李唐宗室被杀得落花流水,现在如果韦皇后再来这么一次,李唐恐怕就更无遗类了!再说,武则天称帝,毕竟最后还是传给了自己的儿子,传回给了李唐王朝;可是,韦皇后没有儿子,如果她真的称帝,皇位最终会落到谁的手里就更不好说了!

宗室如果不想束手就擒,就得自救了。

怎么自救呢?宗室的领军人物毫无疑问是相王李旦。可韦皇后也不傻,早就防到了这一招,也已经派兵把相王府邸严严实实地“保护”起来了。这样一来,宗室这边就群龙无首了。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韦皇后和她的同党们千算万算,唯独忘了算计相王的儿子们。

要不要防范相王的儿子们呢?对这个问题,韦皇后集团里并不是没有人想到过。

宰相李峤人老成精,他看着相王的几个儿子虎虎生威,总觉得是个隐患,他提醒韦皇后:现在形势紧张,赶紧把相王的几个儿子打发到地方去吧。但是,韦皇后没听他的。或许是韦皇后认为再怎么也轮不到他们当皇帝,所以根本就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

韦皇后篡改遗诏,想自己当皇帝,此事事关每一个李唐宗室的利益,决不能束手就擒!可是,怎么办呢?李隆基从小就在大大小小的政变环境中长大,耳濡目染惯了,他想都不用想,就知道政变已经迫在眉睫了。事已至此,只能是搞一场政变,把韦皇后做掉。可是,具体怎么操作这场政变呢?虽然在李陶的帮助之下,李隆基也有了自己的班底,可要与韦皇后对抗,这点资本显然不够用。

李隆基此时最惦记的便是李陶了,在他看来只要李陶在,他成功的机会便大大地提高了。他甚至每过两个时辰便派人去一趟蓝田王府,打听李陶是否回到长安,可每一次传来的消息都让他失望不已。

韦后在明处,一步步迈向皇帝宝座;李隆基在暗处,紧锣密鼓地为政变做准备工作。两个集团都在与时间赛跑。谁掌握主动,谁就会走向成功,荣耀和耻辱只有一步之遥。

长安城上空乌云滚滚,似有厮杀之声从远处传来。但在平民百姓中,却是一派升平。六街三市,行人如云,熙熙攘攘,谈笑风生。虽然,那高大的皇城无论从长安的哪个角落都看得到,但老百姓还是觉得离他们太远。

第三百六十七章秘密潜回长安

十一月初二,长安的初冬还没有寒冷的感觉,似乎还有微微暖意。

祥和客栈丙号院的一间客房门口,一个年轻人缩缩了脖子,轻轻地敲门。

“进来吧!”

“怎么这么晚才来?”屋内坐着一个年轻人平静地问道。

“小主人,最近事情比较多,我一看到你留下的记号便赶来了。”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李申。

毫无疑问,这间客房住的年轻人不是别人,正是刚刚赶回长安的李陶。

“陛下是怎么驾崩的?”李陶继续问道。

“这一点我还不清楚,据说陛下是被安乐公主毒死的!”

“安乐公主?”李陶皱眉道:“这不可能,她没有那个胆量,再说了,这么做对她和韦氏没有任何好处。”

李申没有说话。

“说说吧,长安现在在情况如何?”

“是,小主人!”

李申将自己所知道的情况一一说于了李陶。

李陶听罢,脸上阴沉地能滴出水来,过了好一会,李陶才吩咐道:“你速速将裴岳找来,记住不要惊动其他人,不能让任何人知道我已经回到长安了。”

“是,小主人!”

……

“岳叔,你受伤了?”裴岳一进门李陶便发现了不对劲。

“一点小伤,不碍事!”裴岳见到了李陶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