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周贤婿-第2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耽罗岛孤悬海外,只要手中还掌握着海上控制权,那就不怕朝廷跟自己翻脸,可若是失去了耽罗岛,有丰州这块根基在,李墨也不需要害怕朝廷会不顾一切的与自己作对。战船再厉害也不可能开上陆地,但铁蹄却可以将陆地踏个遍。以李墨如今的实力,真要是跟大周闹翻,大周想要干掉自己也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而这个代价也将是大周不能去承受的代价。

别看李墨如今在大周只有一支合并后的凤鸣军,可真要是让李墨将丰州的人马给拉过来,那平定江南并不是什么难事。在大周朝廷并不知道的情况下,李墨其实羽翼已丰。如今的西京道虽然名义上是耶律余里衍当家作主,可实际上却是掌控在李墨的手中,虽不敢说全民皆兵,但想要拉起一支四五十万的大军,那还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只不过李墨喜欢闷声发大财,不喜欢将自己的底牌过早叫他人知晓,所以才让大周朝廷认为要控制李墨并不是什么难事。尤其是已经变了心的胖子,更想要借平叛的机会剪除李墨的亲信。杜胜以及孙家兄弟的阵亡,对胖子来说就是好消息。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李墨并不想打内战,内部不管打得多热闹,损失的都是自家,这也是他为什么会选择退让的最大原因。至于在太上皇跟前赌咒发誓,李墨压根就没往心里去。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丰州

李墨在大周的一举一动,人在丰州的许贯忠等人并不是不知道。只不过鞭长莫及,他们也只能在丰州干看着。对于李墨决意退让的决定,许贯忠等人并不反对,终归是来自大周,许贯忠等人自然不希望李墨与大周反目,从而叫外人渔翁得利。

不过不希望不代表他们就愿意让大周朝廷摆布,虽说许贯忠等人原本是打算将西京道治理好,待日后重归大周。可大周新帝私底下的那些作为却实在是叫人失望,这还没坐稳屁股下的皇座就开始计划鸟尽弓藏,叫人如何能够信任。

可以说大周新帝帮了李墨一个忙,至少叫李墨留在丰州的亲信抱成了团,不再对大周抱有幻想。既然不能再对大周朝廷抱有幻想,那就唯有自己靠自己。许贯忠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为将来有可能会与大周反目开始做准备。

西京道如今实际上已经改姓了李,在大周与辽国结盟以后,为了缓解耶律定的压力,许贯忠命唐斌、郝思文为帅,杀入上京道骚扰金军主力后方,而西夏发生的一件大事,也让西京道有了征讨西夏的借口。

西夏皇帝李乾顺是个很擅长左右逢源的主。当初借着辽周之间的矛盾捞取好处,而如今眼瞅着辽国日薄西山,他自然也要开始考虑西夏的出路。投靠大周不可能,刚被大周打得就剩一口气,这时候即便他肯投靠,他手底下的人也不肯。可继续依靠辽国这个昔日的老大也不可取,那剩下的选择也就只剩下新兴的金国了。

金国开出的条件很诱惑,不需要西夏出兵,只需要西夏日后像对待辽国那样对待金国,等到辽国被灭后,西京道的东胜州以及云内州就可以划归给西夏。李乾顺心动了,可他的态度一变化,顿时就惹怒了一人。

当初为了取得辽国的支持,李乾顺求娶了辽国的成安公主耶律南仙,并且生下了一子李仁爱。政治联姻,夫妻恩爱的能有几个?辽国强大的时候,耶律南仙自然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可如今辽国势微,李乾顺与耶律南仙成亲后日积月累的小矛盾自然也随之爆发。

几句口角,李乾顺失手推倒了耶律南仙,不想耶律南仙摔倒时后脑勺磕在了因为夫妻争吵而倒地的烛台之上,就此丢掉了性命。李乾顺见耶律南仙一死,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命人软禁了太子李仁爱,随后命大将出兵云内州,准备与金兵左右夹击西京道。

只不过金兵眼下正为杀入自家后院的那两支神出鬼没的骑兵焦头烂额,哪有工夫去搭理“自作多情”的李乾顺。虽然口头上答应了李乾顺的出兵请求,但实际上却并未派出一兵一卒进入西京道。

不被金国看好的李乾顺一开始并不知道金国没有出兵,等到知道的时候却已经晚了,西夏的大军已经进入了云内州,这时候想要再说误会已经不可能。原本李乾顺还想要故技重施的跟辽国解释出兵是为了帮助辽国抵抗金国,但随着耶律南仙的死讯传来,辽国上下沸腾了。

成安公主耶律南仙在辽国可以算是众所周知,这么“顾家”的女儿谁不喜欢。可现在她死了,而且还是死在自己丈夫的手里,夫妻争吵的原因还是为了是否继续帮助娘家,为耶律南仙报仇的提议立刻就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

许贯忠原本就有意对外扩张,西京道局势渐稳,不趁着此时四周强敌无暇他顾的机会对外扩张,那就是坐失良机。现在与金国死磕并不符合西京道的利益,柿子要捡软的捏,把西京道四周的敌人一过滤,也就西夏最好对付,那不收拾西夏收拾谁?

恰好此时出了耶律南仙这档子事,而且还是西夏主动挑衅,那出兵也就显得顺理成章。许贯忠以孙安、袁虎、马铭三人为主帅,分三路攻入了西夏。

在李乾顺的眼里辽国已经是强弩之末,被金国打击的快要抬不起头,可等西京道一出兵,他就意识到自己错了,而且错得还很离谱。辽兵远不是他手底下的西夏兵可比,三路大军几乎是以一日一城的速度迅速向着西夏的兴庆府逼近。

若是在与大周死磕之前,西夏倒也不是没有还手之力,可问题是大周的军队刚刚消停不久,西夏远还没有恢复元气。李乾顺出兵也是打着利用云内州跟东胜州来贴补贴补空虚的国库,却不想给自己惹来了一群吃人不吐骨头的饿狼。

这时候再高举辽夏一家亲的旗帜已经晚了,作为辽夏亲善的纽带耶律南仙已死,李乾顺想要保住自己当前的位置,也唯有咬牙死撑。可有些事却不是咬咬牙就能撑下去的,实力摆在那里,而且因为耶律南仙的死和辽国大举入侵而对李乾顺感到不满的人大有人在,李乾顺除了要应付外敌的同时还要提防来自内部的反对。

求援!

在当前的情势下,除了寻求外援,李乾顺已经想不出可以帮助自己渡过难关的办法了。可援兵在哪里?金国眼下是甭指望了,而大周正忙着平乱,恐怕也不会来管西夏的闲事,李乾顺能想到的援兵,似乎就剩下西边的回鹘人,可想要让回鹘人出兵又谈何容易。更何况请神容易送神难,万一到最后成了引狼入室,那李乾顺再后悔也晚了。

许贯忠之所以决意对西夏出兵,一来是为了扩大地盘,毕竟地盘越大,自身的实力就能越强,而第二点原因则是为了打通与西域诸国的商道。随着李墨对西京道的投入不断加大,西京道如今自身的造血能力已经日趋完善,所生产的商品急需一个销售渠道,而李墨既然准备从大周抽身,那以前所使用的商道肯定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不影响西京道日后的发展,许贯忠必须为西京道寻求新的商路。而西夏倒霉就倒霉在他恰好堵住了西京道的商品售往西域的主干道上。

不愿意在日后受制于人的西京道自然不可能放过西夏,而每拿下一地,西京道也没有纵兵劫掠,而是当做自家的地盘开始治理。也正是因为知道了西京道的这一举动,才让李乾顺明白辽国这是打算吞并西夏,而不是捞一票就走。

第297章 识时务者

秀州

守将段恺正在面对一生中最艰难的选择。他本是一平民百姓,投身摩尼教只能说是适逢其会,在方鼎落难之时出手搭救,从而结下了这段孽缘。摩尼教起事之后,方鼎感念段恺的救命之恩,便提拔段恺做了这秀州守将。

当时段恺见摩尼教势大,便接下了这个任命。一开始的那段日子还算过得不错,有苏州在前面顶着,段恺虽然没什么本事,但实际上需要段恺操心的事情并不多,平日里也就是负责一下粮草的事情。可随着苏州丢失,主将贺从龙逃至了秀州,段恺的心里发慌了。

担任秀州守将之前的段恺不过是个见识短浅的平民百姓,别说杀人,就是杀鸡都没有几回。而在看到被人认为很有本事的贺从龙狼狈逃到秀州以后,段恺终于意识到造反不是他这种人可以掺和的事情。

他在第一时间将秀州的主将之位连同兵权一并交给了贺从龙,可即便这样他还是感到不安。上船容易下船难,段恺在秀州这段时间虽然没有扰民,但他是摩尼教人的身份还是有不少人知道。

段恺想过逃跑,可又不敢。他如今的身份不容于朝廷,一旦逃跑,就连摩尼教都不会放过他。可紧抱着摩尼教又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别看只是苏州一座城池被攻破,可对段恺这样老实巴交的“泥腿子”的冲击却很大。即便再没见识的人,也知道造反是要掉脑袋的大罪。

也就在段恺不知该如何是好的时候,一个人悄悄来到了段恺的家中。虽然交出了兵权,但秀州本来是被作为一个屯粮之所,所以在秀州只有段恺这一个寡将。贺从龙只身逃到了秀州,至少在摩尼教派人赶到之前,需要段恺去做的事情还是不少。

见到了不速之客金节,段恺先是一喜,随即就是一惊。喜的是金节的到来可以让他身上的担子轻一些,但惊的就是他忽然想起贺从龙曾经跟他说过,他身边的三个副将都在苏州城被擒。

“你,你是怎么逃回来的?”段恺心里还抱着一丝希望,看着金节问道。可金节的回答却叫段恺大失所望,这金节没想到已经投了朝廷。

“段兄弟,你是个老实人,所以我也不瞒你,金某本就是朝廷武官,回归朝廷理所当然,这中间可不存在什么背叛不背叛。哪怕是硬要说背叛,金某当初也是因为丢失了城池害怕朝廷怪罪而不得不屈身从贼。如今朝廷既然不怪罪金某先前的过失,金某自然要重归朝廷,又怎能继续为摩尼教卖命。”

“……那你来找我作甚?”

“我家将军仁德,不愿多做杀戮,得知你段恺不过是被摩尼教所蒙蔽之人后,不忍加害,故此派我前来说你。”

“说我?金节,我段恺虽没有什么大本事,但也知道忠臣不事二主这句话。念在你我同僚一场,今日我不害你,但来日战场相见,我必不会留情。”

“哼哼……段兄弟这话说的还真是大义凛然,不过段兄弟,那摩尼教本就是一邪教,此次起兵作乱,那就是叛贼,你执迷不悟,不仅死后会受世人唾弃,就是你的家人也会因此而蒙羞。你莫忘了,朝廷对叛逆可从来就没有过宽容一说。”金节闻言一阵冷笑。

摩尼教起事算上这一回已经是第二回,上一回作乱被朝廷平定以后,那些拥护摩尼教的人可没有一个得了善终,哪怕是那些人的家人,也因为家中从贼之人而受了牵连。段恺不过是个平民百姓,方才那番话也不过是嘴硬罢了,等听到金节的威胁,他那点好不容易才鼓起的勇气顿时烟消云散。

家国天下,平民百姓首先考虑的永远是自己的小家,而段恺又不是摩尼教信众,也就更不会为了理想而不惜一切的想法。一人生死事小,可若是连累了自己的家人……他段恺又不是摩尼教中的首领,真要是事败,是不会有人去照顾他的家小的。

“……我若是听话,你能保证朝廷不会追究我的罪过?”

“呵呵……段兄弟,说句你不爱听的,你有点高估你自己了。在摩尼教里,你不算什么,而在朝廷眼里,你同样也不算什么。我家大人之所以命我前来,所为不过是这秀州的存粮,而你不过是个小人物。即便真的杀了你,在功劳薄上也算不得什么大功,所以放你一马都不需要朝廷点头,只不过是我家大人的一个念头而已。”

被人轻视的滋味虽叫人感到不好受,可段恺听后还是心里一松。他就怕朝廷把他当做大恶来处理,那样不光他自己要倒霉,家小甚至祖上都有可能遭难。金节既然敢说朝廷招他是为了秀州的存粮,那只要自己献出了秀州,身家性命总是可以保全的。

“……真的不会秋后算账?”

“若要人救,不如自救。段兄弟想要平安无事,还需作出一点贡献。就好比我,重新回归朝廷也不是没有顾虑,担心朝廷会秋后算账。可我家大人的一番话却提醒了我。段兄可知苏州柳家?”

“这个自然知晓。”段恺闻言答道。这苏州柳家他当然知道,贺从龙逃到秀州以后破口大骂的对象,段恺又怎会不知。

“那柳家在摩尼教进苏州的时候献出了大笔的金银,可我家大人一句柳家乃是本官的内应,便将柳家之前从贼的罪过洗脱了。而我之所以会重归朝廷,那也是我家大人答应为我开脱,可想要开脱也需要理由,所以说服你就是我的第一桩功劳。相比起我,段兄弟你可要轻松了许多,只要你献出秀州,那就是大功一件,而我家大人一句你是他派入摩尼教的内应,到时朝廷不仅不会怪罪于你,反倒会论功行赏。”

段恺心动了,如果事情真的像金节所说,那他倒是值得冒险一试。毕竟投靠朝廷要比投靠逆贼要好听一些,风险性也小得多。

“……那我需要做什么?”段恺沉声问道。

金节闻言心中一喜,段恺既然这么问,那就说明自己此行已经成功了一半。贺从龙在摩尼教中算是一号人物,可要是跟自家新投的那位大人的手下将领相比,也就不算什么了。先不说龙骧四将,就是自家大人手下的那个大和尚,就足以将贺从龙吃得死死的。

先前在苏州时贺从龙就没守住城池,现在换成秀州这座小城,一旦叫官军混入城中,贺从龙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是没用。

需要段恺做的事情真的不多,只需要他在夜半子时打开城门即可,至于擒拿贺从龙的事情,不需要他出面。段恺听了金节的话后,心里不由暗松口气。他还真怕让他去对付贺从龙,他有自知之明,就他的那点本事,贺从龙一只手就能摆平。

只是打开城门放官军入城,这点事情对段恺来说不算什么。秀州城如今就只有他跟贺从龙两将,虽然他把兵权转交给了贺从龙,可那些人还是自己的手下,而且贺从龙到秀州的时日尚短,就算是想要培植亲信在时间上也来不及。

而像是守城这样的大事,贺从龙也只能找段恺分担,至少在摩尼教的援兵赶至之前,贺从龙只有段恺可用。白日贺从龙负责守城兼加固城防之事,而段恺则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待到晚间,贺从龙则回去休息,而把守城的重任交由段恺负责。

夜半子时打开城门,对段恺来说并不困难,秀州的人马都是他的人,即便会有人反对,段恺也有办法应对,更何况此时还有金节会在暗中相助。

……

贺从龙很辛苦,丢了苏州让他颜面无光。虽有心去夺回苏州,但此时却是有心无力。摩尼教的主力尚在杭州,而他授命坐镇苏州的任务就是为摩尼教争取时间。可现在苏州丢了,他的任务失败了,为了不影响摩尼教的大计,他也只能先把这个消息送回杭州,而自己则留在秀州等待一雪前耻的机会。

赶回杭州亲自讲述此事也不是不可以,但贺从龙却丢不起那个人,与其回杭州受人耻笑,倒不如留在秀州整兵备战。可他现在手下实在无人可用,当初秀州就只有段恺一个寡将,而这个段恺的本事也没被贺从龙放在眼里,要不是为了安抚人心,贺从龙也不想用他,可不用他又没人可用。

知道段恺派不上大用场,那就只能让他负责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代替他在夜间守城,这种事很简单,别被官军摸到城下才发现就可以,贺从龙也不指望段恺可以代替他打退官军。

白天要一边忙着练兵一边加固城防,到了晚上就累得如同散了架。可贺从龙也知道此时不是放松的时候,简单洗漱了一番后就会抓紧时间休息,以便应付随时可能出现的官军。

贺从龙很累,可想要好好休息一下却难。满脑子的事情,睡眠质量自然就会受到影响,往往只要有一丁点的动静,他就很容易惊醒。今晚也是这样,刚刚倒在床上睡了没多久,就被噩梦惊醒。

坐起身环视了一下四周,发现只是一场梦以后,贺从龙不由暗松口气。可还没等这口气喘匀,就听屋外隐约传来一阵阵的喧哗。贺从龙顾不上穿衣,把门一开,顿时声音听得更清楚了。

官军来了!

贺从龙顾不上多想,三两下将衣物穿齐,拿着刀就奔马房。他现在所住的地方原本是秀州府的衙门,马房距离他居住的地方还挺远。也是贺从龙命大,就在他跑去后衙牵马的时候,一伙官军杀进了衙门。

就如先前所说,段恺要打开城门并不是什么难事,安排心腹随金节守在秀州南城,待到官军出现,段恺就让人通知金节开城,期间倒是也有人反对,可惜在城头上还是段恺说了算,那几个跳出来反对的人连给贺从龙报信的机会都没有就被段恺带着人砍翻在地。

官军就这样进了秀州,一队官军直奔粮仓,一队官军直奔衙门捉拿贺从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