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降牡匚灰彩侨找嫦陆怠�
不过在看到宋江询问孙、杨二人情况的时候,吴用立刻就明白了宋江的用意。眼下虎威军大败,可若是孙、杨二人立了功,那对宋江这帮人将来的处境将更加不利。
“哥哥莫急,小弟这就亲自去孙、杨二人那里看看。”吴用主动请令道。
“……也好,贤弟此去小心。”宋江想了想,点头答应了吴用的毛遂自荐。
……
话分两头,虎威军这边是愁云惨淡,相对的凤鸣军这边则是士气高昂。虽然遭到自己人暗算的确叫人郁闷,但这样一来也就给了凤鸣军一个可以名正言顺的离开的大周的理由。
非是我等不愿为朝廷尽心尽力,而是朝廷视我等如蛇蝎,不肯给我等一个机会不说,反倒出手加害,实在叫人寒心。若是说凤鸣军中之前还有人对大周朝廷心存一丝幻想,到了此时那是一点念想都没有了。
泥人都有三分火气!更何况是这种背后捅刀子的行为!
娘子关已在李墨的手中,战报几乎就是在李墨率军击破虎威军的同时送到李墨的手中。有了娘子关在手,李墨的后路基本上就得到了确保。先前宁王柴英尚未与大周现任皇帝柴冲达成意见一致,为了防备朝廷的平叛大军,宁王柴英的人马多部署在前线,对与西京道比邻的人马抽调颇多,而那时的柴英也不知道李墨在辽国西京道的情况。
眼下他是知道了,可就是知道也晚了,在得到山士奇命人送回了急报之后,急忙下令宁王军回防,此时别说让他去主动招惹李墨,李墨不去找他麻烦他就谢天谢地。
仗着手上有飞鸽传书,在李墨进入娘子关之后,之前李墨布置在各处的反击手段也开始展开。
舆论的威力是强大的,尤其是来自后世的李墨,更是清楚掌握了舆论的走向以后会对自己如何有利。
若是李墨这回真的叫虎威军给除了,那李墨之前所做的种种布置也就没了用处。人都死了,即便将胖子的名声搞臭,只要胖子不在乎,顶多最后的结果也就是在野史里记载下李墨这个倒霉的人名,又或者连野史中都不会出现。
可现在李墨还活着,而且还活得生龙活虎,那其中可做的文章就多了。李墨这个被害人一日不死,那当今圣上就一日也别想甩掉嫉贤妒能的帽子。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当这个理的背后有强大实力作为后盾的时候,谁也奈何不了这个占了理的人。
******************************************
京城
胖子最近的日子有些不好过!先是留在京城的伏婉离奇失踪,紧跟着虎威军袭击友军的消息就在京城传开。
虎威军的不给力打乱了胖子的计划,原本胖子所准备的后手此时全都用不上了。按照胖子所写的剧本,李墨的凤鸣军会在虎威军的攻击下全军覆没,而心腹大患也会在乱军中死于非命。到那时胖子推出几个替罪羊,再追封已死的李墨几个显赫的爵位,这件事也就可以慢慢摆平。
但李墨偏偏没死,不仅没死,反倒活得活蹦乱跳,而那些流传在市井间的小道消息也让胖子感到心惊。为了“辟谣”,胖子第一时间命人出面澄清,只是老百姓更相信“解释就是掩护”这句话,朝廷越是拼命解释,老百姓就越是相信他们所听到的小道消息,尤其是在李墨留在京城的家眷离奇失踪以后,虽然没人敢当面质问胖子,但每回上朝时,胖子都可以感觉到朝中文武百官在看向自己的眼神中夹杂着一丝意味不明的警惕。
第329章 家有一老
经营一个好名声不容易,但毁掉一个好名声却很容易。而对身居上位的人来说,一个好名声对其的帮助极大。胖子身为大周皇帝,自然需要一个好名声,而眼下市井间的“流言”却极容易毁掉他苦心经营的好名声。
一个能对身边重臣痛下杀手的君王,怎么看都不是一个合格的君王。
胖子很清楚要解开眼下困局的关键就在李墨的身上,只要李墨主动出面进行澄清,那“谣言”自然不攻自破。可问题是双方现在已经撕破了脸,而且还是自己先动的手,在这种情况下,胖子实在是没有信心还能让李墨为他说话。
原本胖子还打算拿李墨留在京城的家眷做筹码,却不想李墨棋高一筹,虽然两边几乎是在同时动手,可伏婉依然在重重包围下全身而退。而伏婉的这一走,胖子手头上就连能威胁李墨投鼠忌器的筹码都没了。
胖子也在伏婉脱身离京后命人前去追捕,可这追捕的命令没下两天就又被胖子给收回。胖子是真怕了,想他身为九五之尊,身居皇宫大内,但却有人能够在他的床头神不知鬼不觉的摆放一个一切两半的冬瓜,这其中的寓意不言而明。
胖子无计可施,可又不得不冥思苦想寻找破局的可能,若是任由外面的流言蜚语继续传播,即便日后能稳住形势,对他的帝位还是会产生不可避免的影响。
想要破局,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李墨松口。可如何让李墨松口,这就成了胖子无法解决的难题。如今李墨占据了娘子关,而自己所派去的虎威军损兵折将,短时间内压根就奈何不了李墨。
而更让胖子感到不安的,就是自己动了李墨的连锁反应此时已经出现,李墨属于军方,但李墨却不能代表军方,真正代表大周军方的是常胜军的秦八郎。作为大周上任皇帝最为信任的武将之一,秦八郎手上的常胜军可说是聚集了大周颇多的精兵良将。
身为臣子,最担心的就是遭遇兔死狗烹的下场,而李墨的遭遇就等于是给众人提了醒,尤其是掌握着大周将近半数人马的秦八郎,也不得不慎重考虑是否还要继续奉胖子为主这个问题。
李墨的今日,或许就是秦八郎的明日!秦八郎效忠的是已故的太上皇,而非是当今的圣上。胖子虽然也在私底下考虑过如何削弱秦八郎的兵权,但这却不是这时候能提的事情。收买孙立、杨志这事虽然会令秦八郎不满,但在大局为重的前提还是能让双方相安无事。可李墨偏偏没死,那收买孙立、杨志这事就有些不好交代了。
“圣上,徐和徐大人求见。”内侍在御书房外恭声禀报道。
胖子一听不由纳闷,这徐和是李墨的老丈人,而这次伏婉离京却没有带上徐和,胖子原本以为是徐和不愿离京,也没打算去动徐和,却没想到这徐和会主动前来求见。
“老大人有何要事?”胖子见到徐和以后连忙问道,他现在实在是没心情跟人客套。
“老臣特为圣上排忧解难而来。”徐和微笑着答道。
胖子刚想说自己没什么烦忧,但忽然又想起了徐和的另一个身份,不由脸色微变,吩咐左右退下之后才沉声问道:“不知他有何话要老大人带给朕?”
“……先皇尚在之时,曾逼我那贤婿发下一重誓,说是若有一日圣上与我那贤婿意见相左之时,我那贤婿需要功成身退,当时我那贤婿应下了先皇的这个要求。”徐和没有立刻回答胖子的问题,而是说起了一件不相干的事情,听得胖子脸色又是一变。
不过徐和没兴趣去欣赏胖子变脸,继续说道:“圣上在私底下的小动作,我那贤婿早就有所察觉,但因为有他在先皇面前所发的那个誓言在,他才选择了退让,只想着等平定了大周的内乱,就会带着愿意跟他走的人离开,只是没想到圣上是如此的迫不及待……”
“老大人此言差矣,若是他真的有心退让,又何故出现当前的情况。”胖子有些不认同的反驳道。
“呵呵……我那贤婿是什么脾气,圣上难道不清楚?”徐和笑着反问道。不等胖子答话,徐和已经继续说道:“他选择退让那是因为有那个重誓的缘故,但却不代表他就会任人鱼肉,更不会让自己的亲人身陷险境。圣上,眼下事已至此,再说这些又有何意义?”
胖子哑口无言,尤其是徐和的最后那句话,事已至此,再说其他已无意义。
“那老大人要替他传什么话与朕知?”胖子迅速调整好心态问道。
“这个嘛……我那贤婿说了,道不同不相与谋,既然圣上不待见他,那他离开大周就是。只不过圣上若是想要让他替圣上解围,那也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无偿。”
“……他想要什么?”胖子皱眉问道。
“在我那贤婿率兵平定江南的时候,他留在丰州的人马也没闲着,趁着我大周无力对外的工夫,他的丰州人马打下了西夏,将西域的商路控制在了手中。而我那贤婿要圣上付出的代价,就是安西大都护一职。”
胖子闻言心中一惊,李墨派人打下西夏这事胖子之前还真不清楚,这也不能怪他,自登基不久就是三王之乱,他忙着经营自己的势力,培植自己的亲信,自然也就没什么精力去关心大周以外所发生的事情。
有心不答应,毕竟辽国西京道再加上一个西夏,那在日后对大周将是个不小的威胁。可问题是眼下的难关想要渡过却非李墨莫属,没他出面,自己的名声只会越来越糟,好不容易积攒下的一些人望也会因为这件事烟消云散。
“……好,他想要安西大都护,朕给他。”胖子权衡了半天,最终还是咬牙答应了下来。
“圣上别忙,这只是我那贤婿所提的条件之一。”
“……他还有什么条件,老大人不妨全说出来。”胖子颇有些不满的瞪着徐和说道。
徐和却不在意胖子的“怒视”,胖子对李墨下手这件事已经让徐和对眼前这位圣上失望透底,相比起先帝,眼前这位实在不是一个有容人之量的人君。李墨虽然只提了一个条件,就是安西大都护,可徐和却想为自己那位贤婿再多讨要一些好处。
“圣上莫急,其实我那贤婿所提的要求也不是很多。除了方才所说的安西大都护一职外,剩下的条件只有两个。”
“你说。”
“一是西夏新占,境内我大周子民人数稀少,我那贤婿希望圣上可以允许安西大都护府招募流民前往西夏定居。”
大周人口稠密,但地少人多,没有土地的流民虽然大多都被官府编入了厢军,但不得不说这是大周的一个隐患。此时分流给李墨的安东都护府虽然会在日后壮大其实力,但眼下胖子已经顾不上那么许多了。
“第二个条件呢?”胖子又问道。
“第二个就是公主殿下与我那贤婿两情相悦,希望圣上可以成人之美。”徐和微笑着说道。
胖子闻言脸色有些古怪的看着徐和,见过保媒的,没见过老丈人给女婿保媒的。不过转念又一想,胖子立刻明白了徐和的用意,脸色一沉,“他想要龙骧军?”
“圣上,事已至此,莫非圣上还觉得可以让龙骧军为圣上甘效死命?”
“……小妹可以嫁,龙骧军休想。”
“……好吧,既然圣上不愿拿龙骧军做嫁妆,那给些别的总是可以的吧?”
“他想要什么?”
“西夏初定,地方缺乏能吏抚民,还望圣上可以下旨调拨一批官员前往,同时允许安西都护府在大周境内自行招募。”
“……此时容朕考虑一下。”胖子没有马上答应,凝眉答道。
“此事圣上的确需要多做些考虑,只是希望圣上能尽快答复,毕竟时间不等人。还有一点,算是老臣给圣上提个醒,眼下大周除了我那贤婿以外,圣上需要留意的人还有许多,比如常胜军的秦八郎,就是陛下需要妥善处理的一个。”
“……老大人,秦八郎对朝廷忠心耿耿……”
“圣上,何必自欺欺人,前有李墨,谁敢担保自己不是下一个。”徐和打断了胖子的话,冲胖子拱手一礼后转身退出了御书房。
徐和走了,胖子也没耽搁时间,立马便将自己的亲信聚集到了一处,希望这些贴心人能够给自己出个主意。
但凡是能做奸臣的人,大多都是手眼活络之辈,从胖子的言语中,粱师成、蔡京、高俅、李邦彦等人已经看出了端倪,知道自己这位恩主其实心里已经同意了那个李墨所提的条件。反正受损失的又不是他们,何苦为了不是自家的东西跟自己的恩主对着干。
而得到了支持者的胖子也不再矫情,当即就让人去通知李墨在京城的“全权代表”徐和,基本上答应了李墨的条件。
封李墨为安西大都护,迁三十万户流民入西夏,下嫁皇妹与李墨。不过最后那个有关龙骧军作为陪嫁的条件,胖子还是拒绝了,虎威新败,眼下急需一支可以稳住人心的人马。所以胖子选择了徐和所提出的第二个选择,选派官员前往安东大都护府任职,同时允许安东大都护府在民间自行招募。
徐和也没想到胖子的答复会如此之快,自己这才刚回家没多久。送走了来传话的人,徐和找来了留在京城的马灵。
“那昏君真答应了?”马灵也是有些不敢相信。
徐和没在意马灵称呼胖子为昏君,点头说道:“其实老夫也没想到他会这么快就答应。马灵,听贤婿说你绰号神驹子,那想必这脚程是极快的,老夫这就书信一封,把这里的事情告知与他,你尽快送去。”
“老大人放心,小人这就去准备。”马灵答应一声,当即下去做赶路的准备。而徐和也没闲着,把自己为李墨额外讨来的两个好处写在了书信中,等马灵准备妥当之后,徐和的书信也写完了。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李墨与胖子的妥协正在进行中,而另一个叫胖子感到不安的秦八郎此时也大致了解了李墨中伏的详情。尤其是在知道伏击李墨的人中还有孙立、杨志两部人马以后,秦八郎更是震怒不已。
凭良心讲,秦八郎不喜欢李墨,毕竟没有李墨横刀夺爱,秦八郎还有一点希望。可现在伏婉的孩子都要出生了,秦八郎也只能无奈的接受现实。但不喜欢归不喜欢,不代表秦八郎就想要置李墨于死地。
胖子不顾大局的举动让秦八郎很是不满!现在是什么时候?正是齐心协力平定大周内乱的时候,胖子忽然来这么一出,这不是添乱嘛!
现在的李墨是不可能再为平定大周内乱出力了。秦八郎原本还指望等李墨解决了齐王之乱后两家合兵一起收拾了蜀王柴慎,可现在倒好,自己不仅要对付蜀王柴慎,还要对付齐王柴英,说不定还要对付一个已经化友为敌的李墨。
常胜军虽勇,但三面被围,腹背受敌……这死胖子还真是看得起自己!
对圣上的不满仅仅是其次,让秦八郎真正感到愤怒的是孙立与杨志的私自行动。不遵将令,私自出兵,孙立与杨志的行为在秦八郎的眼中就是背叛。好在孙立、杨志都是聪明人,知道回去准没好果子吃,所以在被李墨的凤鸣军再次击败以后,带着残兵败将与同样损兵折将的虎威军待在了一起,压根就不回来。
“兄长,还生气呢?”汪旦找到了心情不顺的秦八郎,笑着问道。
“贤弟,这时候你还笑得出来?”秦八郎见汪旦跟个没事人一样,不由不满的问道。
“兄长,不笑难道哭吗?事已至此,圣上与李墨分道扬镳已成定局,你我就算有再多的不满又有何用?”说到这里,汪旦忽然压低了声音,对秦八郎说道:“更何况眼下你我又有什么空闲去关心这些事情?”
“……贤弟这是何意?”
第330章 各方反应
人无伤虎意,虎有害人心。秦八郎在胖子登基之初并没有什么异心,所想的不过是辅佐新君,可如今有了李墨这个例子,秦八郎就不得不多想一些了。即便不为自己的身家性命着想,他也要为这些年来跟随自己出生入死的那些部下着想。
想那李墨,说是胖子登基称帝的第一功臣也不为过,但胖子对李墨下手却是毫不犹豫。在为李墨感到不值的同时,秦八郎也开始为自己的处境担忧。论关系人脉,秦八郎比李墨在朝中更广,论所掌兵权,李墨更是与秦八郎没法比。胖子连李墨这样一个功臣都不放过,能轻饶了自己?
孙立、杨志二人是浮出水面的,可谁又敢保证常胜军中就没有了已经被胖子收买,只等胖子要对自己下手时就会跳出来给自己一刀的人存在。
秦八郎看出来了,汪旦同样也看出来了。
是非之地不可久留!因为李墨事件而产生危机感的秦八郎与汪旦此时也开始考虑自己的退路。让他们拱手交出兵权换自身安全的法子不可取,兵权即便没了,但关系人脉尚在,朝中的影响力也依然在,朝廷是不可能允许自己解甲归田,最好的结果就是被软禁在京当猪养一辈子。可那种如同坐牢一般的后半生却绝对不是秦八郎愿意去过的日子。
不想交出兵权,那就只能站在朝廷的对立面,学习李墨如今的做法。只是秦八郎此时才反应过来实在是有点晚,而且他的情况也与李墨大不相同,李墨的做法换到秦八郎的身上未见得就合适。
常胜军兵多将广,这也就导致了其中小山头遍布的现状,秦八郎虽为常胜军主将,但最大的作用却是协调各部之间的矛盾。家有千口,主事一人,秦八郎在常胜军中远没有李墨在凤鸣军中一言九鼎那样威风。
凤鸣军里是李墨说了算,众将依令行事。而常胜军里的秦八郎却是凡事商量着来,虽说秦八郎手上也有一支忠心耿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