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周贤婿-第2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东都护府眼下群龙无首,这次跟大周谈判,下一任安东都护的人选将由安西来指派,所以这个人选嘛……你懂得。”李墨笑眯眯的看着伏婉停下了话头。

“……”伏婉又惊又喜。当初秦八郎身死的消息传来,伏婉还难过了一阵子,终归是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得知秦八郎身遭不测,难过一下是肯定的。但人死不能复生,秦八郎虽死,但他的安东都护府却必须要有人继承。这里面并不存在什么乘人之危的事情,即便没有朝廷的认可,了不起任由朝廷取消安东大都护府,但大都护府里的人还是回落到李墨的手上。

现在朝廷答应了安西的这个要求,说白了就是让安西吞并安东显得更加名正言顺而已。不管朝廷承不承认,安东大都护府都是要归安西,朝廷顶多算是顺水推舟。有安西的海军存在,朝廷就是强行取消安东大都护府又能怎样?除了激化朝廷与安西的矛盾,半点好处都捞不到,倒不如承认下来,为当时的谈判争取有利条件。

不过安东大都护府归了安西,但这人选却需要慎重考虑。终归不是自己起家的人马,想要将安东都护府的人马收归己用,那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办到的。所以新任安东大都护的人选必须慎之又慎。

李墨考虑来考虑去,最终选择了伏婉。首先就是伏婉与秦八郎青梅竹马,出自常胜军的安东军会比较能够接受伏婉,其次就是如今主持安东都护府的汪旦,他也算是伏婉的青梅竹马,有他辅佐不必担心安东军会出现反水。当然,虽然打算任命伏婉为安东大都护,不过李墨却没有让伏婉去走马上任的打算。以后安东大都护的主要任务还是作为插在金国后背上的一把尖刀,随时呼应安西军对金国作战。至于其他的事情,李墨也没打算让安东军去负责。

一支军队,唯有有了灵魂才能被称作强军,秦八郎就是安东军的灵魂人物。但现在他死了,那安东军在短时间内是恢复不到秦八郎活着的时候所能表现出来的战斗力的。眼下安西军需要调整,需要重新树立灵魂人物,在对外方面自然也就要以收缩为主。

……

不提伏婉是如何让李墨“屈服”,答应了伏婉的毛遂自荐,单说李墨接刺客一事大肆清理在战争初期开始便潜伏在大同府内的各方探子。

有杀错勿放过,之前不动那是不想打草惊蛇,但现在战争暂时结束,那自然也就没必要继续留下这些碍眼的人。以大同府为中心,清除各方探子的事情在整个安西境内逐渐展开,那些自认为隐藏安全的家伙纷纷落网。

而那个放蛇想要咬死李墨的刺客,也在难逃生天的情况下露出了马脚。就如李墨事先所猜的那样,刺客就是府里的人……这么说也不准确,确切的说,是刺客冒充的府里的人。

李墨的府邸按规格可算是王府,这也难怪,他如今的身份实力即便没有正式对外称王,但实际上就是那么回事,没人拿他只当安西大都护看。

王府大了,平时所需要用到的下人就多,而刺客所借用的身份,就是在王府厨房负责打杂的一个下人李四。当然,真正的李四已经被刺客干掉了。这刺客擅长易容,化装成那个李四的模样躲在王府伺机下手。

原本这刺客的目标并不是李墨,只是赶巧了,李墨回府的时候管家去通知厨房准备一些点心送去书房,恰好当时刺客也在厨房,就这么知道了李墨回到府里的消息。只是他没想到李墨命不该绝,就在他把藏在府里后花园的毒蛇从笼子里放出来,游进书房的时候,李墨偏就在那个时候醒了过来。若是当时刺客手里有箭弩,那李墨还真有些危险。可刺客为了不暴露身份,引起他人的注意,他身上并没有带任何兵刃,在发现李墨苏醒以后,当即就悄然而走。不过走是走了,但他却并不知道李墨不仅没被蛇咬到,反倒借着这个由头开始清理大同府内的探子。

所谓灯下黑,刺客没有选择离开,而是继续冒充李四躲在府中。只是他并不知道自己所看到的只是李墨让人释放出去的障眼法,在被生擒活捉之前,他一直以为李墨是真的被毒蛇咬伤,生命危在旦夕。

但等看到李墨面色红润,完好无损的站在自己面前的时候,刺客知道,自己这回算是走眼了。

“既然被抓了,那就合作点吧。”李墨面带微笑的对被绑在柱子上的刺客说道。

“……我自问自己的易容术天衣无缝,你能告诉我你们是怎么发现我有问题的吗?”刺客问出了自己心中的疑问。

“这个问题要告诉你也不是不行,但这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我回答你一个问题,你是不是也要回答我一个问题?”

“……顾主的事情我不能说。这是我们这一行的规矩。”刺客沉默了一会,回答道。

陪在李墨身边的贝应夔一听这话顿时就怒了,李墨遇刺,最生气的就是他这位亲军统领。而直到这次刺杀背后的顾主是谁,他才能带人去把丢掉的颜面找回来。

“老贝,稍安勿躁。刺客这一行的规矩就是这样,你不必为此感到生气。”李墨拦住了贝应夔,安慰了几句后对刺客说道:“你不愿坏了你们这一行的规矩,我理解,那我就问你些别的事情,这点你没意见吧。”

刺客闻言点点头,就见李墨说道:“之所以会发现你有问题,原因不是出在你身上,而是出在你冒充的这个人身上。能被招进府里做事的人那都是经过层层排查的,毕竟这里是我的家,不小心些不行。所以这些被招进府里的人都知道,每隔一段时间他们都要去官府报备,而你冒充的这个李四却迟迟未去。官府的人到了李四的家里去找李四,结果李四没找到,却在一口废井里找到了一具无头的男尸。”

“……”听了李墨的解释,刺客明白了,原来不是自己漏了马脚,而是这府里的规矩让他现了原形。之前他混入府中还有些沾沾自喜,觉得府里的防备松懈,却不想陷阱会在这里等着他。

“好,我认栽,你有什么想问的。”

见刺客如此光棍,李墨满意的点点头,“不错,到是条汉子。我也不问你是谁派你来的,我就问问你,你是哪家的刺客?”

“……摘星楼。”

“摘星楼?你确定?”

“没错。”

“……你这样可不好,我刚夸你是条汉子,怎么转眼你就变成小人了?你是摘星楼的人?那你怎么连我这个摘星楼的主人都不认识。”李墨神色古怪的看着刺客问道。

第366章 变废为宝

刺客,历来便是上位者颇为头疼的一个职业。侠,以武犯禁;士,以文乱法。不管出发点为何,但凡是跟朝廷律法对着干的事情,对朝廷来讲都不是好事。杀人,那是只有朝廷才能干的事,而以刺杀为业的那些刺客行馆,明显就是在抢朝廷的买卖。

李墨自成为摘星楼当家之后,就开始下手对摘星楼改型。但凡是刺客,大多身手敏捷,没听说有什么刺客体重过两百斤,用战锤或者巨斧作为兵器的。一个合格的刺客,讲究的是一击必中,飘然而去,所以对自己的体重,基本上所有刺客都有严格的要求。

李墨有心让摘星楼的刺客转型,那最好的选择莫过于斥候。打探消息,刺杀敌方首脑,这些都是刺客的老本行,对刺客来说并不存在什么困难。经过李墨的努力,如今的摘星楼表面上已经沦为了只贩卖各种情报消息的刺客行馆,但实际上摘星楼内的大部分刺客如今都在李墨的谛听营内任职,有一些甚至已经做到了校尉。

刺客是不能见光的一个职业,而托了李墨的福,这些原本只能游走于黑暗的人现在可以光明正大的出现在人前,那对李墨的感激,自然是不言而喻。所以当听到李墨遇刺的消息以后,反应最激烈的就是这帮人。而有了这帮人的出面,各方势力派到大同府潜伏的探子没有几个能躲过他们的法眼。

至于这回刺杀李墨的刺客自称属于摘星楼一事,李墨那是不相信的。说瞎话都不会说,说别的李墨还会派人去查证,可说摘星楼,当着李墨这个摘星楼幕后大当家的面,那不是指着和尚骂秃子嘛。

说瞎话是要受惩罚的,好说好道的不听,那李墨自然不会再客气。只要方法得当,这世上就没有人能够守住秘密。刺客不怕打,可问题是李墨的手段并不仅仅只有打,找到了刺客的弱点之后,李墨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敢情这刺客的雇主竟然是来自西域。当初安西与耶律大石交锋,龟兹、高昌等西域小国禁不住诱惑也派兵相助耶律大石。只是耶律大石惨败而走,安西军的怒火自然也就要龟兹、高昌这些当初见风使舵的西域小国来承担。

其实李墨一开始并不打算找这些墙头草的麻烦。毕竟以安西军目前的实力,虽说攻灭这些小国不在话下,但可捞的油水并不是很多,而且攻灭了这些小国就需要派兵驻扎,这无形中也就减弱了安西军的整体实力。李墨需要的,是安西通往西方的那条商道,至于那些沿途的小国,只要安分守己,李墨并不在意他们的存在。

只是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龟兹、高昌等人贼人胆虚,以己度人,耶律大石率兵离开以后,他们就提心吊胆的等待安西军的兴师问罪,只是左等也不来,右等还不来,等到最后这帮人忍不住铤而走险,决定先下手为强。

一开始刺客的目标并不是李墨,毕竟李墨是安西军的首脑,刺杀了他那就等于要迎接安西军的疯狂报复。西域小国的目标是李墨身边的人,他们希望李墨可以无暇顾及他们这些小国。可万万没想到派来的刺客会自作主张,会对李墨下手。

“不知主公打算如何处置那些西域小国?”刘敏听完李墨的讲述,开口问道。

“唔……我本无意找那些墙头草的麻烦,却没想到这些墙头草却这么不识趣,我准备派人出使一趟西域,让这帮墙头草给我一个交代。”李墨想了想后说道。

“……主公可有人选?”刘敏又问道。

“这个倒是还没想好,智伯可有什么推荐?”

“若是主公允许,刘智伯倒是想要毛遂自荐。”

“你去?不行不行,万一那帮墙头草打算一条道走到黑,对你痛下杀手,那我的损失可就大了。我也不瞒你,我暂时没有对西域用兵的打算,这次遣使问罪,那也只是打算从西域诸国身上找补一点损失。”李墨一听立刻摇头道。

“若是主公不许,那刘智伯推荐左谋。”

“左谋?就是那个白纸扇?”

“嗯咳,正是此人。”

“唔……他倒的确挺合适。房先生可有什么意见?”李墨扭头问房学度道。眼下大同府里负责为李墨出谋划策的就是刘敏跟房学度。

房学度闻言答道:“左谋的确合适担当此任,只是此行虽说风险不大,但为安全起见,最好再挑选几位武艺高强者随行,方才稳妥。”

“唔……武艺高强者啊……”李墨想了想,心里已经有了人选。

要说武艺高强者,李墨手下有不少,安西军中的主将多是武艺高强之人,但用这些人去做左谋的护卫,实在有些大材小用。不过这不是说李墨就没有别的人选,术业有专攻,那些在军中身居要职的人李墨不打算动用,但这不意味李墨就找不到人,比如李助,那就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李助在江湖上被称为金剑先生,当初李墨命栾廷玉由海路突袭明州,能够截住摩尼教教主方鼎,就是多亏了李助。只不过李助过惯了江湖生活,对做官没什么兴趣。万幸他和童飞交好,只要童飞出面相请,相信他会卖李墨这个面子。而事实也正如李墨所料,李助一口答应了李墨的邀请,愿意陪同左谋往西域走上这么一遭。

等到送走了左谋一行人后,李墨就没打算再去关心西域的事情,左右也不过是件小事,有安西军作为后盾,即便龟兹、高昌等国发自内心的不愿低头,到时也不得不低头。李墨如今需要关心的,是如何利用此次刺客事件为自己争取到更大的好处。

知道刺客是受西域小国指使这件事的目前只有李墨以及他身边的亲近之人知道,而在外界,大多数人还在猜测刺客的来历,而这里面,就有李墨的文章可做。

任何事物都有他的两面性,有好的一面,必然就有坏的一面。李墨遇刺,与李墨关系近的自然是紧张愤怒,而与李墨有仇的,那自然就是暗自窃喜,从而蠢蠢欲动。而李墨从来就知道自己不是万人迷,有喜欢自己的,那肯定就有讨厌自己甚至仇恨自己的。人无完人,善待爱自己的人就足够,至于那些讨厌自己不盼自己好的,只要他不表露出来,李墨也不会把他们怎么样,可若是他们主动蹦出来,那李墨同样也不会心慈手软。

遇刺不是好事,可若是能通过这次行刺把潜藏在安西的内鬼给揪出来,那坏事也是有利用价值的。

安西并非铁板一块,龙生九子,各有不同,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想法,之前不显露出来,只是因为有李墨在,有他在上面镇着,那些心怀各异的人才把自己的小算盘给藏了起来,但如今李墨遇刺,据传情况还挺严重,那些平时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小算盘也就随即浮出了水面。

安西军的构成主要分三大类,汉人、辽人、西夏人。其中汉人人数最多,对同为汉人的李墨也就认同感最强,而辽人由于李墨娶了耶律余里衍,成了辽人的驸马,再加上李墨兵强马壮,辽人也就认同了李墨的统治。唯有西夏人,与汉人、辽人的合并不同,西夏人属于被征服者,虽然安西上下并没有拿西夏人当下人看,可大多数西夏人还是自觉低人一头,尤其是在后期被安西军征服的西夏人,更是总感觉自己低人一等。

当然这里所指的西夏人并非普通百姓。普通百姓的要求其实并不高,吃饱歘暖,不被欺负,那做谁的子民对他们来讲并不重要。统治者为被统治者提供保护,被统治者按时交纳保护费,这就可以了。

感觉到低人一等的是那些西夏的权贵,对于西夏的权贵,李墨自然不需要给什么好脸色,因为权贵终归是少数,数量占多数的百姓才是李墨需要的。只不过这些权贵见风使舵的本事一流,见西夏大势已去,在安西军杀到他们头上之前主动投诚,这才让他们躲过了一劫。只不过李墨不杀他们,却不意味着还愿意看到他们把持地方,像过去那样继续做他们的土皇帝。

大批私田的归公,算是彻底掘了这些权贵老爷们的根基,只是安西军强大,这些老爷们也只能选择忍气吞声。可如今不一样了,李墨遇刺,安西军内乱近在眼前,这就让这些权贵老爷们看到了希望。

他们不敢公开跟安西军叫嚣,但他们却知道找谁来代表他们的利益。如今在安西军中掌握兵权的,也就只有当初的西夏太子李仁爱,而这些西夏的权贵,这次就打算让李仁爱做他们的利益代言人。

李仁爱的母亲是辽国的公主耶律南仙,受母亲的影响,对辽国,李仁爱也是很有感情的。李乾顺失手杀了耶律南仙之后,命人软禁了李仁爱,这也就导致了李仁爱对李乾顺的不满。

安西灭夏之后,李仁爱作为当时西夏身份最高贵的人代表西夏归顺安西,也因此得到了李墨的重用。李仁爱聪慧有德,最关键的是他懂得审时度势,知道自己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

先是被安排担任史文恭的副手,后又被任命独领一军,李仁爱都显得安分守己,叫人抓不到任何毛病。当西夏权贵的代表谋宁克任找到李仁爱说明来意之后,李仁爱的第一反应就立刻拿下这个“反贼”。

但由于担心打草惊蛇,李仁爱虚与委蛇,答应了谋宁克任的请求,但同时他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那就是必须先弄清楚李墨的现状,在没弄清楚这个问题之前,李仁爱不会做这个出头鸟。

谋宁克任原本是西夏的御史大夫,曾经因为西夏王李乾顺的重文轻武多次提出谏言,可惜李乾顺不肯采纳,他也只能徒呼奈何。而在谋宁克任眼里,西夏会亡国,关键原因就是李乾顺的重文轻武导致。说他想要为西夏复辟有些言过其实,但想要在安西军中掌握一支兵马之心却没有一刻消散。

只不过谋宁克任所托非人,他们都看错了李仁爱。在他们看来,李仁爱身为西夏皇子,肯定是最想要复辟西夏之人,而他们的到来对李仁爱来讲就等于是雪中送炭。可万万没想到李仁爱压根就没有复辟的野心。他们想当然的以为李仁爱跟他们是同道中人,那被李仁爱举报也就不可避免。

谋宁克任前脚刚走,李仁爱后脚就去拜访了主持西夏大局的吕将。在李墨做了甩手掌柜,把西夏的治理大权尽数交托给吕将之后,吕将就成了“西夏之主”,对李仁爱这个地头蛇,吕将自然不会置之不理。

吕将博学多才,再加上早些年在耽罗岛的磨练,想要与李仁爱相处融洽还不容易。两个人亦师亦友,在李仁爱心里,最信任的就是吕将,这也是为何李仁爱第一时间来找吕将的原因。

“……李贤弟,你的选择是对的。实不相瞒,主公这次虽然遇刺,但却是有惊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