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37 进王府接旨拜堂 五福苑恭敬敬茶3
夸赞完了黛玉,又是恭喜水溶。接着众人少不得又是笑闹打趣一番新人,黛玉只是被弄的两颊通红。不过好在这些人都是有规矩的,倒是也不曾太过为难了黛玉,只是看着黛玉害羞便也就罢了。且这些人都知道,水溶是对这个新王妃十分在意的,要是闹的过了,水溶生气反而不划算,因此不过都是略微闹一闹也就各自散了。
等掀了盖头,水溶便不能在洞房里,要出去招呼客人了,走的时候不忘记把一干赖在这边看新嫂子不愿意离去的都带走,房中这才算是安静了。
等他们都出去,房中除了丫头便是因为哥哥的嘱咐今日特意回娘家陪伴嫂子的漪澜郡主。
“兜兜转转,最后我们到底成了一家人,以前的时候我就想着能和你做了一家人倒是更好,如今才算是如愿。”看着眼前熟悉的容颜,漪澜郡主笑着说道。
见了漪澜郡主的笑容,黛玉到底觉得自在多了,只是想着以往还是称呼漪澜郡主为姐姐,如今却成了她的嫂子,面上不觉还是有些害羞。可是眼前的人熟悉总是比不认识的好,所以黛玉也不觉得特别不适应。
黛玉想着这便是自己以后要生活的地方了,因此不觉便朝着周围看了一圈儿,却不想入目都是崭新的家具,并不是荣国府中送来的那些。因此心中便存有疑惑,却也不表露出来,只想着回头再问也使得。
再看看一边垂站着两个标致的丫鬟,料想便是日常服侍水溶的大丫头了,因此不由便多看了一眼。
“曼文、惜文,你们两个还不过来拜见王妃?”看着黛玉看了一眼这两个丫头,漪澜郡主便对着二人说道。
“奴婢拜见王妃。”两个人倒是懂规矩,只是忙就到了黛玉的身边叩头。
黛玉知道这两个人自然是王爷最心腹的人,要不然也不能到自己房中来,因此便示意紫鹃给二人赏。对于来府中以后的各色赏赐。紫鹃早就预备好了,因此这会儿出手便是每人一个荷包,里面是两个金锞子。两个丫鬟早就得了王爷严命,只是不敢对黛玉有丝毫的怠慢,如今又得了王妃厚赏,对黛玉自然更是殷勤相待,十分周全。
这边漪澜郡主才和黛玉说话,忽然便见水溶进来。
“哥哥你怎么来了,外面的客人都走了?”漪澜郡主很是好奇,因此便问。
“我让人帮我支差。抽空过来一趟,你陪着你嫂子跟过过去一趟。”说话便带着黛玉和漪澜郡主两个出去。
因为有漪澜郡主在身边,黛玉心中倒是也安心。只是心中不免猜测,水溶这是要带着自己去哪里。只等着到了才知道,原来是一处佛堂。因为早就知道,水溶的亲生母亲便是再佛堂修行,因此黛玉便猜出这便是水溶之母修行的地方了。原想着水溶是要带着自己进去拜见的,谁知到门外,水溶便拉着自己跪下磕头。黛玉见了水溶这样。忙就也跟着跪下来磕了三个头,只是黛玉还是听到一旁漪澜郡主几不可闻的一声叹息。
“漪澜,你陪着你嫂子回去吧,我要去招呼客人了。”等到了院子门口。水溶对漪澜郡主吩咐道。
漪澜郡主应了,便陪着黛玉回了新房。
且不说这边是如何招呼客人,漪澜郡主和黛玉又是如何在新房中说话,单说是荣国府中此事却是一场惊天动地的闹腾。
只因为贾母为了此次之事,便要让二房的人从正院搬出来,让大房搬进去,且说是自己已经年老,他们兄弟二人年岁也已经大了。倒是不用因为自己再继续一起过日子。便就此分家也是好的。
贾母原是这两日一直就有了这打算,所以早早的便差人请了族中的长辈以及族长贾珍等人同来主持今日分家事宜。
贾政原是感觉到了母亲近日对自己不如以前,可是却没有想到母亲竟然已经存了要分家的心思。只是这分家如何使得。者对于二房来说损失可当真就大了,如今自己在外面便说是荣国公府的人,便是连自己家的孩子结亲也能说是荣国公府的公子姑娘,可是一旦分家,便再不能算是荣国公府的了。一想到分家以后诸多变化,贾政两口子如何能愿意。
这些年来,因为老太太的偏宠,他们两口子一直在正院住着,倒是让他们都已经忘记了,自己并不是荣国府的主人,现在猛然间听到贾母要让自己搬出去住到如今贾赦住着的花园子里,如何能甘心离开这住习惯了的大院子。因此贾政便只是再三说如今母亲健在,自己便要在膝下承欢,断然没有分家另过的道理。
只是贾母是什么人,许是早就猜到了贾政是不会愿意的,所以才会早早已经连族中的人都找来了,从此处便可以知道,这事情便是再也没有回寰的余地。
倒是贾赦听了贾母这话的时候当真是十分意外,倒是比贾政还觉得惊讶三分。原本他已经做好了这一辈子都偏南一隅过日子的准备,却不想,母亲还有让自己搬回正院的一日,这辈子自己总是说母亲偏心,到了这时候难不成母亲居然想通了不成?因此心情激动自然是有的。
倒是凤姐,早就知道了贾母有让大房管家的意思,所以不是十分震惊,可是却也没想到贾母是要让大房和二房分家。不过再想想,其实如今也就是因为老太太的缘故,才算是两家人勉强在一起,实际上除了公产没有分开,大老爷和二老爷也是和单过的差不多了,分家也没有什么不妥当。倒是分家以后,说不一定自己家这边的日子还是更好过些。只是既然是分家,便只是让大老爷和二老爷来就是,为什么要把自己和贾琏两口子也叫了过来?
“政哥儿孝顺,可是你母亲说的也不无道理,你们兄弟如今年岁也都不小了,这样混在一起过日子终究也不是长久之计,来来回回到了将来兄弟两个再反目成仇也不一定。今日既然你母亲说了,便分家单过也是一样。只要是有孝心,倒是不拘住在哪里。”说话的是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大概也是有七八十岁的样子,但是看起来容光焕发,此人按辈分乃是贾赦贾政的堂伯父,也是贾氏一族中年纪最长的人,说话颇有分量。
“伯父容禀,便是母亲如此说,我这个做儿子的也不能就如此,要是传将出去,只怕是旁人要说我不能赡养母亲,实为不孝了。侄儿原是在朝堂上的人,要是这些话传出去,岂不是连侄儿的名声也要受到连累?”贾政平日里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主张,可是内里实际上是个精明的人,现在这个时候要是分家另过,自己只怕是分不到多少东西,可是自己这边一大家子人,以后的日子只怕是就不好过了。
“这样的人家也多了,便是别人知道了,也只说这原是应该,断然没有说政哥儿你不是的。与其等到将来你们兄弟两个分家,不如就现在当着你们母亲的面分开单过,也算是了了老人心愿。”说话的是另外一位老者,乃是贾政的堂叔父,虽然说话分量不如之前一位,可是也绝对不会轻。
其实这二人愿意说这番话不过就是因为之前已经和贾母私下里说了这事,贾母只说是自己这些年偏疼二房,所以才会导致如今两个儿子位置本末倒置,现如今自己想明白了,所以要拨乱反正,让他们各自归正。荣国府这些年老大住在他处,老二住在主院,不知道被多少人笑话过,便是连族中的人每每听见了都是觉得没有面子,所以这两个人听了自然是十分赞同。
贾赦这会子倒是聪明了,今日的局面不管怎么说对自己都是有利,自己便只是不说话就好,犯不着去讨人嫌。他们二房拿着自己的钱财舒坦了这么多年,以后便也是到了委屈过日子的时候了。自己家这边统共不过就是自己两口子,链儿两口子加上孩子,也就是五口人。使用的下人仆从又少,开支相比二房可是少多了。
贾政听了两位叔伯都是这么说,知道今日只怕是一定会分家了,可是总是还想着尽力挽回,因此便忙就又说道:“若只是侄儿,便也就罢了,只是侄儿担心此举会影响到宫中的娘娘。”没有了荣国府的金字招牌,娘娘在宫中的地位便是大不如从前了,也最多不过就是个五品官的女儿,哪里比得了荣国府嫡女的名头响亮。
贾政话音才落,就听到外面有人高声喊着圣旨到。
众人却不知道这会儿怎么忽然会有圣旨到,可是既然是圣旨下达,自然就该妥帖接旨。贾政倒是也顾不得想这是什么样的圣旨了,只是暗自庆幸,这一道圣旨来的及时。
只是却不想圣旨的内容竟然是让贾政再也站不起来。圣旨中说,因为荣国府私藏林家家产,不配称为礼义之家。贤德妃身居妃位非但不加劝阻,反而助纣为虐,因此褫夺封号降为贵人。
☆、138 进王府接旨拜堂 五福苑恭敬敬茶4
此时同样的圣旨宫中的元春也是接到了,忽然之间从高高在上的妃子降为贵人,元春有些接受不了,只是傻傻的看着众人把她的东西搬到凤藻宫偏殿去。不是妃子了,自然不能算是一宫主位,当然也要从主殿搬出来。
元春从失了孩子以后,已经失宠,可是却不想如今竟然因为母家的事情问罪于自己,连累自己丢了封号还降为贵人。到底是自己命运不济,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好生做自己的女官,到了年纪出宫找个好人家嫁了,岂不是要比如今生不如死的境地好多了。说来说去,都是做父母的害了自己这一辈子。要不是他们想着要自己光耀门楣,自己又何至于走到今天这一地步。
元春心中从来没有像是现在一样恨自己的亲生爹娘。要不是他们一定要自己进宫,自己何至于到了如今的地步。可是话说回来,也到底是自己的不是,要是当初祖母让人给自己捎话进来的时候,自己能公平些,不要听母亲的话只想着这些银子留着将来给自己和宝玉用的话,便也不会有今日的结果了。可见,为人总是不能做亏心事的。
可是元春的恨意,到底也传不出宫来,更不是贾政和王夫人两个能感受到的。王夫人和贾政两个接了圣旨再也站不起来,只是跌坐在地,当真是没有想到,自己最后一重依靠如今也没了。贵人,在宫中连主子都不算了,便是人见了也不能称呼一声娘娘,如此还有什么前程。可是元春不是一直都争气,怎么今日就落得这步田地?当真就是因为林丫头的那些东西?
王夫人心下想着。便只是恨不得去北静王府找了黛玉出来亲手掐死她方解心头之恨。只可惜王夫人到了如今还是不知道悔改,一味只是知道把罪过推到别人的头上去。
却说荣国府众人这时候也不知道是什么感觉了,凭心而论,荣国府这几年一直都维持鲜花著锦一般的光彩凭借的自然是宫中娘娘。如今娘娘因罪被罚,还是因为这府中的缘故,只怕是便再也不能起来了,荣国府能依仗的势力也会小了很多。可是贾赦转而一想,这和自己到底也没什么关系,只要是大房和二房分家。娘娘便只是二房的,和自己家也没什么大的关系了。
倒是贾政被这样接二连三的重创打击的不知道如何是好了,不过这时候也不是考虑宫里事情的时候,倒是要先解决当下的问题才好。只要是府中有钱了,再想办法打点宫中,娘娘起复也不是没有机会,要是自己这边不成了。那娘娘才真是没有机会了。
“娘娘降为贵人,我们都不愿意,可是要是我们府中的人能洁身自好,也就不至于连累了她,说来说去,便也是我们这些做长辈的错,以至于连小辈人都受了连累。”贾母这两天被接二连三的打击弄的只是焦头烂额,便是连说话的声音都让人明显感觉到没有气力。娘娘降位,原也是自己家里的错。到底怪不得别人一星半点儿。只是贾母也从中看出来了,荣国府终究是再难有往日的辉煌。自己终究是要无颜面对老国公了。
王夫人听了贾母这话,便知道贾母这是在指自己,可是当初不同意给那林丫头嫁妆的并不是自己一个人,在场的人不是都不同意吗?为什么就直说自己一个人的错?何况这明明就是黛玉哪丫头的错,要不是她生出着许多事,如何能连累自己的元春。为什么到了如今所有的罪过没有人去找她理论。倒是要说自己?这公平吗?不,自己还有娘家可以依仗,要是哥哥知道自己在这府中受了委屈,定然是不会坐视不理,便是今日一定要分家,自己也是要大头。想着想着王夫人倒是支撑不住,一下子晕倒在地。
贾母忙就让人把她送回屋去,又让人去请了大夫来,却并不让贾政回去。贾政原是想借着这件事儿躲开去,可是却被贾母等人叫住。只能站着听。
“母亲,如今娘娘出事,就更不能分家单过了,要不然儿子不知道还会有什么样的灾祸降临。”贾政忙就跪在地上抱着母亲的膝盖说道。
贾母看着贾政两口子如此,到底是自己心疼了多年的儿子,所以也是有所不舍。可是事到如今又能如何?既然话已经说出口了,就只能这么做下去:“罢了,家产的单子我都已经让人列好了,你们兄弟两个各自看看,要是可以的话,便按照这个分吧。”
贾赦听了贾母的话,自然忙就从丫头的手中接过清单,除了贾母给自己留下旁生的三万两银子之外,其他的都分开了,细细一算,自己占了一半,剩下一半二房占了六成,其余四成是给贾琏长孙的,因此便觉得倒是也公允。因此边说自己没有什么不同意的,就按照这样极好。
只是贾政看了,便不是这样的感觉了,贾母素来心疼他,在他的想法中,自己便不是占多半,最少也是有一半,孰料如今只给自己三成,因此便有些不甘心。只是忙就说道:“母亲,这样的分法不免有些不公,大哥家中人少,可是却能得一半,这也就算是,为什么便是连琏儿也能得二成,儿子倒是只有三成。”
“这原也该是如此,嫡长子和嫡长孙便是多得些家产也是应该,次子不继承衣钵爵位自然该少些。你家中便是人多,可是你们府中的家产也不少,细心些过日子也是够了。”贾政还没来得及说话,便被人截断了,却是那位须发皆白的老者。
因为已经听说荣国府今日的事情,原本料想如今家产不多了,可是今日一看倒也是极多,便是普通人家几辈子也吃不完。
此人既然说了这话,便差不多是铁板上钉钉。贾政看着还有贾珍这个族长没说话,忙就上前说道:“珍哥儿,你是族长。倒是说句话。”
贾珍从当年和尤二姐的事情被凤姐撞破闹的人尽皆知以来,和荣国府的关系到底也是淡了许多,便是偶尔来一次也是尽量低调,不惹人主意,故而如今便是来了,也是不曾说一句话,唯恐被人提起当年的事伤了面子。
此时贾政要问,倒是也不好不说话,便也只是道:“倒是也算公允。二叔还是不要再争了。我们贾家从来便是如此分法。当初我们府中不也是一样?我父亲得了五成,两个叔叔一人二成,我得了一成,如今二叔是三成原也不少了。”
“你们两口子明日一早便收拾东西搬家吧,这原就是我当初的不是,要不然也不至于有了今日。如今我改了,只盼着祖宗能保佑我们家。”贾母说完这话。便对两位老者告辞,只说自己如今撑不住了要告辞。
这二人对荣国府发生的事情也已经知道,因此也不勉强,故而便只是起身也要告辞。贾珍也自然知道自己留在这府中多有不合适,因此自然也是跟着二人走了出去。贾琏人精一样的人,见要紧的人都走了,便随便寻个理由拉着凤姐也是回了自家小院儿不提。
却说贾赦这些年被贾政压着,只是十分憋屈,如今终于算是出了一口恶气。只是高高在上的语气对贾政说道:“二弟,原就该是我住在荣禧堂,你住了这么多年,已经算是占尽便宜了。所以便是今日搬出来也不该是这样的表情,只是你别耽误了时间,我明日还等着要搬进去呢。”
贾政张嘴,到底是没有说出话来。便只看到贾赦大笑着离开。心中也不知道该是什么感觉,怎么不过才一日时间,事情便闹成这样?这该怨悔谁?是自己还是王氏?其实说起来自己何尝是没有错的?便是自己平日不管府中的琐碎事情,可是却也知道当年贾琏从林家带来了不少的家产,可是再给黛玉准备嫁妆的时候,自己却也是只字未提,要是自己当初能没有私心的话,也许今日便不是这样了。只是到了此时才后悔,未免是有些太晚了。
第二日一早,贾政便请了病假再没去衙门。也是,发生这许多的事情,便是贾政也是觉得面子上搁不住的,如何还能有脸去上朝,倒是贾赦一大早便差人来请贾政搬家,贾政便是再不愿意。也只能搬离荣禧堂,到了之前贾赦居住的花园子里。便是家产极多,可是到底也是不够这一大家子人胡吃海喝。
因为娘娘已经降位,贾母又让人把大观园封了,里面的人都搬出来,妙玉暂且住到城外馒头庵,惜春因为死都不愿意回宁国府,所以就跟着贾母过,其余人各回各家。如此一来对于贾政的二房便是更加火上浇油了。一大家人挤在一处倒是不如以前宽松,又岂是宝玉何曾受过这样的委屈,便只是日闹夜闹,不肯有些许的安宁。当然这都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