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孽海情天梦红楼-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凤姐点头说道:“晚上催宝玉早点睡觉,早上早点叫他起床。”
一会儿,周瑞家的叫人带信回来了:“袭人之母已去世,不能回来了。”
凤姐先报告了王夫人,又带着人给袭人去大观园拿她的铺盖。
晴雯、麝月收拾了袭人的铺盖送出去。卸去残妆,换好睡衣。晴雯怕冷,坐在火炉边烤火。
麝月:“你别装小姐了,我劝你也干点活。”
晴雯:“等你们都走了,我再干不迟。有你们在一天,我就享受一天。”
麝月:“好姐姐,我去铺床,你把穿衣镜的套子放下来。”
晴雯:“人家的小屁屁刚刚坐暖和了,你就来闹。”
宝玉听晴雯这么说,就把镜子的套子放下来,说:“你们暖和吧,我都做完了。”
晴雯:“我想起热水袋还没拿过来。”
麝月:“他这屋暖和,用不着热水袋。”
宝玉:“你们都去那边睡,我外边没人,我害怕。”
晴雯:“我在这里,麝月在你外边睡。”
服侍宝玉睡下,麝月便去外边的暖阁睡了。
三更以后,宝玉在睡梦中呼唤袭人。叫了两声,无人回答,醒来,才想起袭人不在家。晴雯醒了,叫麝月:“我都听见了,你守在他旁边还不知道,真是个挺尸的。”
麝月伸着懒腰:“他叫的是袭人,与我无关。”
宝玉:“我要喝水。”
麝月翻身起床,穿着红绸小棉袄。
宝玉:“披上我的棉睡衣,小心冻着。”
麝月披了,洗完手伺候宝玉喝了茶。
晴雯:“好妹妹,也赏我喝一口。”
麝月:“越发上脸了,自己倒去。”
晴雯:“好妹妹,明晚我伺候你。”
麝月只好伺候她喝了。
麝月笑道:“你们两个别睡,说着话,我出去走走就回来。”
晴雯:“外头有个鬼等你呢。”
宝玉:“你尽管去,外面月亮很亮的,我们说着话等你回来。”
麝月开了后门,掀起帘子,果然月光很亮。
晴雯看她出了门,就蹑手蹑脚的跟着,想吓唬麝月。仗着自己平时身体好,也不穿外套,只穿了小袄出去了。
宝玉:“别冻着,快回来。”
晴雯摆手,出了房门,只见月光如水,一股微风吹来,冰凉刺骨,不禁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心想:怪不得人们说热身子不能被凉风吹,果然厉害。看见麝月在前面蹲下了,刚要吓唬她,忽听宝玉笑道:“晴雯出去了。”
晴雯忙回身进屋:“哪里就吓坏了她!”
宝玉:“一是怕你冻坏了,二是怕你吓她把人吵醒了,说袭人一天不在,你们就见神见鬼的,不好。过来给我掖掖被子。”
晴雯掖好了被角,把手伸到被窝里暖和。
宝玉:“我说不让你出去吧,你偏不听,好冷的手。”说完,见晴雯的两腮如涂了胭脂般通红,用手一摸,也觉得冰凉,说:“快进被子里我给你暖暖吧。”
话音刚落,麝月慌慌张张地跑进来了:“可吓死我了,山石后的黑影子里像一个人蹲着,我刚要叫人,一只大锦鸡飞了出来。晴雯哪去了?是不是出去吓我了?”
宝玉:“在我这里暖和着呢,要不是我叫她,还真得吓你一跳。”
晴雯笑道:“不用我吓她,这小蹄子就心惊肉跳的。”一面说,一面回自己的被窝睡了。
麝月:“不要告诉我她就是打扮的这么伶伶俐俐的出去了。”
宝玉笑道:“恭喜你答对了,她真就这么去了。”
麝月:“你死也不拣个好日子!出去站一会儿,皮都能冻破了。”说完,把炉子里的炭重新埋了埋,灭了灯,也睡下了。
晴雯刚才冻了一下,如今又暖和过来,不禁打了两个喷嚏。
宝玉:“怎么样,还是感冒了吧!”
麝月:“今天早上她就说不舒服,一天也没吃饭,自己不注意,还跑出去吓唬人。等明天病了,叫她自作自受!”
宝玉:“摸摸额头热吗?”
晴雯咳嗽了两声,说:“庄户人家的孩子,没这么娇贵。”
话音刚落,在外屋值班的老嬷嬷说话了:“姑娘们睡吧,有什么话明天再说。”
宝玉悄悄的说:“咱们也睡吧。”
第二天一早,晴雯果然咳嗽、鼻塞、咽喉痛。
宝玉:“你不要声张!太太知道了就会强迫你请病假回家治病。回家好是好,但不如这里暖和。你就在里间屋里躺着,我叫人请大夫去。”
晴雯:“还是告诉大奶奶一声吧,不然,大夫来了,人问起来,怎么说?”
宝玉听着有理,就叫了一了婆子过来:“你回大奶奶去,就说晴雯稍微有点感冒,不是大病,想请个大夫来看看。袭人回家了,如果再让晴雯回家养病,屋里就没人了。”
婆子去了,一会回来:“大奶奶说知道了,如果吃两付药好了便罢,如果不好,还是回家吧。传染了人事小,耽误了姑娘治病就不好了。”
晴雯在里屋里只咳嗽,气的喊道:“我又不是什么瘟病!怕传染了人,有本事我出去了你们都别头疼脑热的!”说着,就要起来回家。
宝玉按住她,笑道:“别生气,这些话都是冠冕堂皇的外交辞令,她怕太太知道了追究她的责任,所以,才加了这么一句。”
正说着,大夫来了,宝玉躲到书架后面,丫头们也都回避了。进来两三个婆子,放下床上的大红绣幔,让晴雯从幔子底下伸出一只手。那大夫见晴雯手上有两根指甲三寸长,上面还有指甲花染过的痕迹,忙回过头去。婆子拿了一块手帕盖了,大夫才回过头来诊脉。
看完病,到了外间,大夫对婆子们说:“小姐的病也算是个小伤寒。幸亏不是很严重,吃两服药疏散疏散就好了。”
李纨已通知园子里各处丫鬟回避,偌大的园子,大夫并未见到一个女子。出了门,大夫在小厮们的办公室开了药方。
婆子:“大夫略坐坐,我问问我们爷还有没有话说。”
大夫:“难道刚才看病的是位爷?这不科学呀,那屋子明明是一间绣房,而且也放了幔子下来。”
婆子笑道:“怪不得小厮们说今天请了一位新大夫,你不知我们家的事。那屋子是我们小哥儿的,那个看病的是他屋里的大丫头。不是小姐,小姐的绣房哪能这么容易进去!”
说完,拿了药方子进去。
宝玉看了看药方,说:“该死!男女有别,吃药也是一样。这些药是给男人吃的,女孩子怎么受得了。谁请来的大夫?快打发他走吧,再请个好大夫来。”
婆子:“再请王太医倒也简单,但是这个大夫也要给出诊费的。”
宝玉:“给多少?”
婆子:“少了不好看,至少要一两银子。”
宝玉:“王太医来了给多少?”
婆子:“王太医、张太医跟我们家签了合约,都是年薪制的,一年给一次。”
宝玉让麝月拿钱。
麝月:“钱都是花大奶奶管的,我们不知道在哪。”
宝玉:“我常见她从那边的小柜子里拿钱,我跟你找去。”
说着,二人来到宝玉堆放东西的屋里,翻箱倒柜的找,终于,在一个抽屉里找到了几块银子,还有一杆小秤。
麝月:“哪是一两的星儿?”
宝玉:“真搞笑,你问我吗?我怎么可能认识!拣块大的给他就是了。”
麝月拣了一块掂了掂:“这块差不多够一两了,宁可多了,也别让他笑话我们小器。”
婆子站在外头台阶上笑道:“那是五两的银锭子夹开的,至少二两。姑娘再拿块小的吧。”
麝月:“谁有那功夫,多了你拿着吧。”
宝玉:“快叫茗烟请王大夫来。”
婆子接了银子,去了。
一会儿,王大夫来了,说的病症相同,只是药方里少了那些枳实、麻黄等药。
宝玉:“这才是女孩子用的药。”
宝玉让婆子们煎药,晴雯:“去茶房里煎吧,别弄的这里一屋药味!”
宝玉:“这叫药香,我这屋什么都有了,就是缺少药香,这下齐了。”
宝玉安排好了一切,到贾母屋里吃饭。正好凤姐跟王夫人商量:“天又冷又短,不如让大嫂子带着姑娘们在园子里吃饭,等天暖和了,再来回的跑,可好?”
王夫人:“这个主意是极好的,后园门那里有五间大屋子,腾出来给她们做厨房,要钱、要东西,去总管房里领就是了。”
贾母:“其实,我也是这么想的。”
 第五十二回 晴雯带病坚持工作
上回说到,王熙凤提议,天冷了让宝玉和姑娘们在大观园吃饭,贾母说:“其实,我也是这么想的,我就是没说。为什么不说呢?怕你们抱怨我只疼爱这些孙子孙女儿,不体贴你们当家人的难处。今天,既然大家都在,你们说说看,谁还有她这样的想法?”
薛姨妈、李纨等都惭愧的说:“这个还真没有。也只有她真心疼爱着小叔子、小姑子。对老祖宗也是真心孝顺。”
贾母点头说道:“我虽然疼她,但又怕她太伶俐了也不是好事。”
凤姐笑道:“老祖宗这话说错了。世人都说太聪明、太伶俐的人活不长,这话谁信都可以,唯独老祖宗不能信。为什么呢,因为老祖宗聪明伶俐过我十倍,如今福寿双全。我以后也许还能胜过老祖宗一倍,我活一千岁以后,等老祖宗归了西,我再死。”
贾母:“一千年以后,世界早已没了这些人,单剩我们两个老妖精,谁能来解开缠绕我们两人的寂寞?”说的众人都笑了。
宝玉记挂着晴雯、袭人等事,早早的回了园子。进了屋子,药香满屋,只见晴雯脸烧的绯红,独自一人躺在炕上。用手一摸,烫手。宝玉忙把手在炉子上烤暖,伸进被子中摸了摸身上,也是滚烫。
宝玉:“别人不在还说的过去,怎么麝月、秋纹也这么无情,都去哪了?”
晴雯:“我刚撵了秋纹去吃饭。麝月是平儿叫出去了,两个人鬼鬼祟祟的,不知说什么,我猜,肯定是嫌我病了不出去。”
宝玉:“我能说你猜错了吗?平儿不是那样的人,她来找麝月有事,偶然知道你病了,所以进来看看。你就算不出去,也跟她没什么关系。你们平时关系不错,不要为了这点小事伤了和气。”
晴雯:“我只是想她为什么要瞒着我?”
宝玉:“你等着,我从后门出去,到窗户底下听听她们说什么。”
说完,宝玉顺着墙根到窗下窃听:
麝月:“你怎么找到的?”
平儿:“那天洗手时不见了,二奶奶说不让吵嚷。出了园子,奶奶就给园子里各处的妈妈们下了密令,让她们仔细查访。刚开始,我们把邢姑娘做为重点怀疑对象,以为穷人家的孩子没见过世面,偷着拿起来还是有可能的。不曾想原来是你们屋里的,刚才宋妈妈拿了镯子过去,说是小丫头坠儿偷的。宝玉是个争强好胜的人,又对你们用心留意的。那一年,你们家出了一个良儿偷玉,刚刚忘下这事,又出了个偷金子的,还偷到街坊家去了。幸好奶奶不在屋里,所以我叮嘱宋妈妈,千万不要告诉宝玉,只当没这回事,这事传出去,你们脸上不好看,老太太、太太听了也生气。刚才我回二奶奶说,镯子找到了,我去大奶奶家的时候,发现镯子金灿灿的躺在草丛里,可能那天雪太深了,没看见。二奶奶相信了。我今天来告诉你,是要你防着坠儿点,别使唤她到别处去。等袭人回来,你们商量着,找个理由辞退了就完了。”
麝月:“这个小娼妇也见过些东西,怎么这么眼皮子浅?”
平儿:“不要告诉晴雯,她跟张飞一个脾气,告诉了她,她忍不住,或打或骂的,传出来不好,记住了没?”
宝玉听了,又喜又气又叹:喜,平儿体贴自己;气,坠儿是个小偷;叹,坠儿还是个聪明伶俐的小偷。
回到房中,宝玉把平儿的话一五一十的讲给了晴雯听。又说:“平儿说你现在病着,怕你听了生气,要等你病后了再告诉你。”
晴雯听了,蛾眉倒竖,凤眼圆睁,即刻就叫坠儿。
宝玉劝道:“你这样闹出来,岂不是辜负了平儿待你我之心了?不如以后开除了她完事。”
晴雯:“我咽不下这口气!”
宝玉:“你安心养病就行!”
晴雯吃了药,夜间虽然有些汗,但烧仍旧发,头仍旧疼,鼻子仍旧塞。第二天,王太医又来调了调药方,吃了药,烧退了,头还是疼。
宝玉对麝月说:“拿鼻烟盒来,让她痛痛快快的打几个喷嚏,就好了。”
麝月取来了一个盒子,里画着金发赤身美女,晴雯只顾着看画:“这长着翅膀的女人就是传说中的天使吧?”
宝玉:“别闹,快嗅,跑了气就不好了。”
晴雯用她葱一样的指甲挑了些嗅了嗅,忽觉鼻中一股辛辣只透囟门,接连打了五六个喷嚏,眼泪鼻涕齐流。忙收了盒子,笑道:“了不得!快拿纸来。”小丫头递过一摞面巾纸,晴雯一张张的擤鼻涕。
宝玉:“好点没?”
晴雯:“果然痛快了许多,只是太阳穴依旧疼。”
宝玉笑道:“干脆中西医结合治疗吧。”转身对麝月说:“你去二奶奶家里,要那种进口的专治头疼的膏药‘依弗那’(估计是音译)。”
麝月去了半天,果然拿来了两块指肚子大的膏药,用火烤了,给晴雯贴在太阳穴上。
麝月笑道:“病的蓬头鬼一样,贴上这个,漂亮多了。”说完,又对宝玉说:“二奶奶说,明天舅老爷的生日,太太吩咐叫你去。”
宝玉答应了,起身去惜春家里看画。刚到院门口,看见宝琴的小丫头小螺从门口走过。
宝玉:“去哪?”
小螺:“我们家二位姑娘都在林姑娘屋里聊天,我也要过去。”
宝玉:“咱们一起去。”
潇湘馆里好不热闹,宝钗、宝琴、邢岫烟、黛玉围坐在火炉旁谈人生、谈理想,紫鹃坐在炕上做针线。
一见他来,都笑:“又来了一个。”
宝玉:“好一幅‘冬闺集艳图’。”说完坐在黛玉常坐的搭着灰鼠椅搭的一张椅子上。抬头看见一盘水仙,便赞:“好花。”
黛玉:“这花是大管家赖大婶子送给宝琴姑娘的,一共两盆,宝琴姑娘给了我一盆,你若喜欢,就端去吧,免的我满屋子的药香熏了它。”
宝玉:“我屋里也有一个吃药的,你怎么知道的?”
黛玉笑道:“我怎么可能知道?我无心的一句话,你至于心惊肉跳的吗?”
宝玉:“咱们诗社下次聚会有题目了,咏水仙。”
宝钗:“下次我做东,四个诗题,四个词题。每人四首诗,四阙词,可好?”
……
大家围绕着诗社,展开了新一轮的讨论,从古说到今,从国内讲到国外,最后,宝琴讲到跟父亲周游时遇到过一个金发碧眼的美人会作诗、会填词,场面顿时热闹起来。
“看看哪位国外友人来了?”湘云边说,边和香菱走了进来。
众人笑道:“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话音刚落,麝月来说:“太太刚才打发人来说,明天你去舅老爷家,就说太太身体不舒服,不能亲自过去了。”
宝玉忙站起身来说:“是。”
宝玉又问宝钗、宝琴明天去不去,她们说:我们不去,礼物昨天就送去了。
大家又说了会话,要走了,宝玉:“你们先走吧。”
黛玉问宝玉:“袭人啥时候回来?”
宝玉:“貌似要等送完殡才能来。”
黛玉感觉心里有话,但就是说不出来,出了一回神,说:“你走吧。”
宝玉也觉得心中有万语千言,只是不知从哪里说起,想了想,笑道:“明天再说吧。”
下了台阶,又回头问:“夜越来越长了,你一夜能咳嗽几次?醒几次?”
黛玉:“昨晚咳的不厉害,但只睡了两个小时。”
宝玉:“我想宝姐姐送你的燕窝——”还没说完,只见赵姨娘走了进来:“姑娘这两天好些没?”
黛玉知道她是从探春那里过来的,顺路的人情。忙让座:“难得姨娘想着,快请坐。”一面说,一面使眼色给宝玉,让他走。宝玉会意,走了出来。
第二天,宝玉一早打扮利索了,去贾母屋里请安。
贾母:“你穿着斗篷,外面下雪了吗?”
宝玉:“还没下,天阴的厉害。”
贾母命鸳鸯:“把那件乌云豹的氅衣给他吧。”
一会儿,鸳鸯拿来了一件金碧辉煌的斗篷,贾母笑道:“这叫‘雀金儿’,是哦啰斯进口的,用孔雀毛拈了线织的。前天,把一件野鸭子的给了你琴妹妹,这件给你吧。”
宝玉磕了头,披在身上。
贾母:“先叫你娘瞧瞧去。”
宝玉出来了,看见鸳鸯站在那里揉眼睛。(鸳鸯自那天发誓以后,一直不理宝玉)
宝玉:“好姐姐,你看我穿这个好看不?”
鸳鸯一甩手,扭头走了。宝玉只好去王夫人房里,又到园子里走了一圈秀,最后回来跟贾母说:“太太看了,叫我仔细穿,别糟蹋了。”
贾母:“你糟蹋了也没了,就这一件了。今天出去不许喝多了,早点回家。”
宝玉应着:“是。”
老嬷嬷跟着宝玉来到厅上,李贵、王荣、周瑞等六个人,带着茗烟、锄药等四个小厮,背着衣包,抱着坐褥,牵着一匹白马早等候多时了。宝玉上了马,前后左右的都有人跟着。
宝玉:“各位大哥,咱们走角门吧,我不想到了老爷的书房下马。”
周瑞回身笑道:“老爷不在家,书房天天锁着,爷可以不用下马。”
宝玉:“虽然锁着,但也要下来。”
周瑞:“爷说的对,咱们还是走角门吧。”
于是,一行人从角门出去了。然后,各种的遇见熟人,又是各种的打招呼。
下面我们的视线再转向晴雯。
晴雯吃了药,总也不见好,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