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还珠红楼之梦非梦-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夏凝珏才会担心夏清莲的感受。
夏清莲继续道:“即便是在现代,我也不可能再有那般炽烈的感情,何况在这古代,我又能和什么人去相处了解?与其考虑那些不着边际的事情,不若考虑一些更实际的东西。我答应了母亲要将瑜儿抚养长大成才,我喜欢黛玉,想要改变她悲惨的命运,我更希望你和墨玦都平平安安的,如今最好的机会放在我面前,我有什么理由不去抓住?”
夏凝珏歪头看了她一会,眼底有清浅的光,突然轻轻笑起来,道:“不管你打算如何,不要撇开我就好。”
之后,夏清莲便给谢嬷嬷透了话,却也告知,她在济南是被退了亲的,原因是同族的一个堂姐未婚生女。这件事情,他们一家到了苏州后,并没有说出去过,连舅舅家也是不知道的,否则早被赖氏传得沸沸扬扬了。但是,如今若真心想要结亲,这件事情是不能够隐瞒的,否则将来事情暴露,反而难以收拾,倒不如一开始就将选择权交给对方。而且,她也是信得过谢嬷嬷他们的为人,不会将这件事情宣扬出去的。
谢嬷嬷听了,便有些犹豫。说要回去问过老爷。夏清莲也知需要如此,便也不在意。反正,在她看来,这事成了固然是好,不成,她也没有什么好难过的。
夏清莲又找了个机会跟林墨玦说了这件事情,林墨玦沉默了好久,方道:“若是成了,这样也好,如今便是你护着我们,将来我们也定会保护你的。”
林墨玦和夏凝珏在这件事情上,倒是难得得一致了意见,没有去纠结那些“不要你为我牺牲”的无聊理由,因为他们自知,若是换个处境,他们也必然会做出相同的选择。在自己没有能力的时候,一味地逞强并不是勇敢,只有相互搀扶着,才能行得更远。
谢嬷嬷回了扬州后告知了林海关于夏清莲曾被退亲的事情和缘由,林海只想了一想便说不在意,他的经历使得他比任何人都有体会,有一些糟心的族人,是很无奈又无辜的事情。
所以,谢嬷嬷没几日便又转回了苏州,告知夏清莲,林海会在夏家出孝后,派人上门来提亲。
谢嬷嬷虽觉得很是高兴,毕竟知晓轻重,这件事情也不过几个当事人自己知道,对其他人则一点口风都没有漏。
☆、黛玉婉言拒进京
黛玉和林墨玦回了扬州后,又过了一个多月,贾家便派了贾琏来接黛玉回贾府去。
林海把黛玉和林墨玦一并叫到前厅见了贾琏。
几人互相见礼后各自坐下,贾琏便道:“老太太自林弟弟和林妹妹离开之后,便一直心情郁结,冬日里便病倒了,这不,河水一解了冻,便遣了我来接林妹妹回去。”
回去?林海听了眸色一暗,道:“倒是劳烦老太太挂心了。”说着,咳嗽起来。
黛玉忙端起茶,用手在茶盏边沿试了试温度,才递给了林海,林海接过茶盏,欣慰地看了黛玉一眼,喝了一口热茶,压下喉咙里的痒涩感。
林海接着道:“我这些日子以来倍感不适,家里又冷清得很,多亏得这两个孩子在我身边,我才觉得松快几分。如今只能厚颜辞了老太太的关切牵念,留玉儿和玦儿在我身边了。”
贾琏一听,这是不打算让黛玉跟他回贾府了,顿时有些着急,道:“老太太挂念林妹妹,都病了许久了,如果不能接回林妹妹……”
林墨玦一听,这话简直如同威胁,难道姐姐不跟着回贾府,这老太太的病就得由姐姐来承担责任不成?再说,真病假病还不知道呢。据他所知,贾母年岁虽高,身体却一直康健,后来过世也是因着抄家之祸受了打击所致。
但林墨玦看黛玉眼中透露出了些担忧和犹豫,便觉得有些不妙,眼珠子一转,打断贾琏的话道:“琏二哥,外祖母病得重不重?二表哥和三位姐姐呢?他们难道都不在外祖母身边侍疾不成?待我写信骂他们去!”
贾琏忙道:“他们自是在老太太面前伺候的。”
黛玉一听,便恍然想到,这外祖母身边,并非只有她一个,二表哥和三位姐妹都是养在贾母身边的,贾母生病了自是有他们前去伺候的,并非非她不可。再看看父亲,前几日着了凉,咳嗽不断,脸色还有些苍白,弟弟又实在年幼,难道他们就不需要照料了?
故此,起身对贾琏盈盈一拜,道:“琏二哥,父亲身体欠佳,弟弟又年幼,玉儿身为长女,自当在家中孝顺父亲、照料幼弟,外祖母生病,玉儿也十分忧心,幸好外祖母身边还有二表哥和三位姐妹,玉儿相信他们必然可以照顾好外祖母的。可父亲和弟弟身边,却只有玉儿一人,请恕玉儿无法跟随琏二哥回转京城,无法亲自在外祖母身边尽孝了。”
贾琏一听,一时也没有话说。难道还能说你的父亲和弟弟都没什么关系,只有外祖母才是最重要的不成?而且看林姑父的脸色,确实不大好,论年纪,跟自己的二叔父相差不了几岁,但看起来确实要显得老一些。
贾琏想着,回去怕是要被老太太责备一通的了,却也无可奈何。
贾琏临走,林墨玦想把雪娟和雪莺让贾琏带回去,贾琏却说什么也不肯,直说那是老太太赐下来的人,他可不敢擅自做主带了回去的。贾琏心中虽不知贾母的具体意思,但也知道这两个丫头是贾母放在林家姐弟身边的眼线,哪里敢随随便便带了回去?
林墨玦见说不动贾琏,便也作罢了,想着那爱搅事的雪娟是留在他身边的,少让她往姐姐那儿去,再加上林府里又没有什么贾宝玉真石头的,一时也出不了什么岔子。再说,再过得一年,林府真正有了女主人,两个丫鬟,还不好安排么?
林海知晓了,也没有说什么,贾敏去世之前,他很少过问内宅事务,便是这两年来,见识了各种内宅阴私手段,倒还不至于和两个小丫鬟多做计较,但对于贾家这种怎么也要留两个丫鬟在林家却又不肯交付身契的行为越发看不上眼,只交代谢嬷嬷多看着这两个丫鬟,别出什么幺蛾子,府里的事务,能瞒着的,也不必让她们知晓。
原本他还打算和贾家透个口风,说他打算续弦的事,如今却觉得还是瞒着的好,等到夏家出了孝,下了聘后,再给贾家去帖子便是。否则,他们怕更是要来软磨硬泡接了玉儿走的。
日子平平地过去,林海给林墨玦请了个先生,名古文山,也是个中过进士,任过官的,只是为人古板,不通官场规矩,不愿与人同流合污,故自辞了官职,幸而家中有几许薄产,勉强也能度日。
古文山的学识自是极好的,否则也不会一举考取进士,而林海看重他的,最重要的自然是他的学识,更多的却是他为人十分古板的一面,用来约束林墨玦过于跳脱的性子正合适。
而古文山多年来,深刻体会到百无一用是书生的道理,家中产业他不擅打理,变得坐吃山空,又不愿自降身份,去做那私塾先生,所以当林海登门聘他做他嫡长子的先生时,自是极乐意的。只听得林海说“小儿顽劣”时,觉得又是一个被宠坏的衙内公子,略觉不满,但看在丰厚的束修及林海的地位上,还是应承了下来。
古文山教导了林墨玦几日,便是古板严苛的性子,也不由得称赞林墨玦的聪慧懂事。林墨玦虽然性格活跃,但于学业上极是肯学刻苦,且记忆力极佳,大有过目不忘之势,古文山很是欣喜,毕竟没有哪个先生不期望自己的弟子成才的。故此,古文山对林墨玦是倾囊相授。
林墨玦虽不喜八股文章,但学得确实极认真的,他生于林家,自是要担负起顶门立户的责任的,且他身为独子,从军怕是行不通的,那么便只有走科举入仕之路,他前世是文科出身,记忆力又较一般人强上许多,如今读起书来着实事半功倍。
古文山古板而重规矩,林墨玦刚开始时没少被打手心,但林墨玦毕竟不是真的无知稚童,耍赖告状倒是没有做。他也深知,以他的性子生活在这古代,年纪小的时候还好,待得大一些,便有些不合时宜了,倒不如趁现在规范自身,将来也不至于无意间犯错惹祸。故此,林墨玦也表现得极听古文山的话,使得古文山深觉“顽劣”之说,大概是林海的谦虚之词。
林海见林墨玦与古文山之间,竟似相处还算融洽,也是啧啧称奇,深觉这真的是一物降一物,又有些担心林墨玦真被教导成古文山一般性子,倒有些后悔自己的选择来。只后来见林墨玦私底下依然是嬉笑无忌,撒娇卖傻,只在下人及外人面前越来越有林家大爷的风范,才放下心来。林海清楚,林墨玦将来必定是要入仕的,而在官场之中,太清或太浊都不妥,只有适应环境与周围的人,而又不失本心,方是大道。
林黛玉如今虽无先生教书,但她毕竟是绝顶聪慧的人儿,平日里林墨玦下了学后也会与她一同探讨书上的知识,黛玉每每有精辟之语,让林墨玦有茅塞顿开之感。
林墨玦顿时觉得奇怪些,原着中黛玉似乎和那贾宝玉一般,是不喜仕途经济文章的。
再想想,原着中的黛玉确实有些目下无尘、视金钱如粪土的性子,否则也不会被贾家墨了林家家私还被说吃喝皆用贾家之物。所以她不谈论仕途经济也属正常,毕竟她在贾府长大,身边所伴之人不过是姐妹丫鬟,能与仕途经济牵扯上关系的,不过一个贾宝玉,而贾宝玉又是极讨厌这些的,她又与谁去谈论这些?毕竟她是从未想过要贾宝玉这好风送她上青云的。
至于说不喜仕途经济,林墨玦不禁哂笑,这怕是那贾宝玉说出来的托词罢了,为的不过是给他逃避上学、不愿上进找的借口罢了,而一旦有了美人——秦钟相伴,他倒是迫不及待要上学去,这时倒是不提林妹妹不喜仕途经济了。
贾宝玉却从未想过,他的这个托词会给黛玉带来多少麻烦,贾政、王夫人都会嫌弃黛玉勾着贾宝玉不学好,还不如个秦钟,还能督促着贾宝玉进学。所以,贾政之于黛玉,竟如隐形的一般,若他多少关心一下嫡亲妹妹的女儿,王夫人行事也不至于那般肆无忌惮,毕竟要管束王夫人,贾政比贾母更权威一些。可是,贾政虽每每喝骂贾宝玉,却是最希望贾宝玉能成才的人,对于勾着贾宝玉不学好的黛玉,又怎么会有好印象?虽说这些风言风语都是袭人和赵姨娘等人推波助澜的结果,可祸根却是贾宝玉自己先说了这些话,贾政如何能不信、不恼?
故此,黛玉在贾府,除了贾母,竟无其他人可以依靠。说起来,贾赦、贾政是她嫡亲的舅舅,可她的待遇竟还不如王夫人的亲戚。
林墨玦想着,眯起了眼睛,如今有他在,无论如何都是不会让黛玉再进贾府去住的了,贾宝玉爱找谁当借口就找谁去,他林墨玦的姐姐,可不能让你随便当挡箭牌。
作者有话要说:突然想起第一次看红楼梦的情景。那时月染才念初中,在地毯上买了一本《红楼梦》,囧,还记得是十块钱。然后看到贾宝玉和警幻仙子那一段,惊恐了,黄书啊!忙忙藏起来,不敢再看下去,所以不知道贾宝玉转头又和袭人……咳咳……后来书又被翻出来,亲戚家长辈说拿回去给他女儿看,我不敢反对,但又特别害怕,怕他跟我妈说我看黄书……真是往事不堪回首啊……
话说,偶们这里的方言念“楼梦”和“流氓”一个音啊……真是囧囧有神啊……
☆、贾母洞悉生事端
且说贾琏回了京,贾母见没接回黛玉,自是劈头一顿训。
就是贾宝玉,也是又哭又嚎,非要亲自去扬州接林妹妹,说林妹妹不肯来必是因为没有见到他的缘故。
贾母忙揽着贾宝玉一顿安慰,最后保证说让贾琏过些日子再去接黛玉,这才消停了下来。
贾琏看着宝玉撒泼卖痴,心中微微有些发冷,他长途奔波,不仅没有得到半句关切之语,反倒像是个给贾宝玉跑腿的,心中着实有些不痛快。
回到房中,平儿上前服侍他换上家常的衣裳,贾琏心中正自气闷,扯过平儿好一阵揉搓,却被王熙凤进来看见,顿时一阵冷嘲热讽。
贾琏顿时觉得无趣,打发平儿出去,摊在炕上,对王熙凤道:“我好歹出门数十日,回来竟没得人关心一句,还要安慰那个宝贝蛋,哼。”
王熙凤见他虽换过了衣裳,脸上毕竟有些风尘之色,也微微有些个心疼,便贴着他坐下,道:“原是你没办好了差事,怨不得老太太恼你,至于宝兄弟,他惯来如此,怎如今和他计较起来?”
贾琏怨道:“你说老祖宗干嘛非要接林妹妹来不可?林姑父病着,林妹妹要尽孝,难道我还能强拉了人走不成?”
王熙凤笑道:“我的好二爷,别说你不知道老祖宗的心思。”
贾琏道:“我虽是知晓,可林妹妹将来毕竟还要选秀,能否落到宝玉头上,可还不知。”
王熙凤嗤笑一声,道:“要不我说老祖宗精明呢,若是林妹妹和宝兄弟一处长大,将来选秀之前,和林姑父说好,到太后面前求个恩典,可不就能自行聘嫁了?”
贾琏顿时有些瞠目,道:“那岂不是……林妹妹的名声……”
王熙凤帕子甩到贾琏的脸上,道:“那有什么关系,进了我们家的门,还不是知根知底的亲眷,林妹妹是什么品性,我们自家知晓,又哪里会看轻了她?”
贾琏却仍是皱眉,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的地方:“那也不必非把林妹妹接来住着。”
王熙凤压低了声音接着说道:“依我冷眼看着,老祖宗怕是不愿意林妹妹选秀的。林妹妹如今年纪还小,可已经能看出不俗的风姿来,过得几年长开了,真参加了选秀,那必定是要进宫当主子的,那可是要碍了咱们家宫里那位的路的。”
贾琏道:“怎会阻了路?相互帮衬着,岂不更好些?”
王熙凤冷笑道:“相互帮衬?能拿捏的才是助力,可你别忘了,妹妹姓林,别因为人家在贾家住了些日子就以为人家姓了贾。便是真要林妹妹进宫帮衬咱们家的贵主子,也该接来好生笼络一番才行,否则,常年不来往,凭什么让人家对咱们贾家死心塌地的?”
贾琏听得憋闷,道:“难道你也是来训斥我的不成?”
王熙凤见他恼了,却是笑了起来,贴近道:“我倒不是恼这个,只是有些可惜,今年妹妹不住在我们府里,竟是少了许多进项,这林家面上看来不显,只怕家底不薄。”王熙凤却是觉得可惜,这林家姐弟去年住在府里,府里不仅没有花费,还多了许多礼物进项,虽大多给王夫人拢了去,但她也不是没有落了好处的,只恨那起子下人,因着王夫人不喜林家姐弟,竟传了些“姐弟俩吃喝均是贾家”的混话,只怕黛玉不肯回贾府,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在。毕竟亲生父亲犹在,谁又喜欢被人说成是打秋风的?
贾琏回想了下在林府看到的摆设,确实是的格局,看起来极雅致,不似自家金雕玉砌一般,可那些字画古玩,确实个个价值不菲。一时竟也有些惋惜没有将黛玉接回来了,不过再想想,王熙凤银钱上面把得那般紧,便是她得了好处也落不到他头上来,转而又生了些幸灾乐祸的心思来。
不再去想这些个事情,便觉得两人贴在一处的肌肤热了起来,贾琏这些日子奔波在外,也好些日子不曾沾王熙凤的身了,一时心痒难耐,拖了王熙凤上炕,上下其手起来。王熙凤也半推半就的顺了他,两人顿时厮闹在一处。平儿在外间听得里面的声响,啐了一口,还是搬了个绣凳,守在门口做起了针线。
不说贾琏和王熙凤的小别胜新婚,贾母那边的气氛却是有些凝滞。
王夫人和邢夫人站在地下,看贾母沉思的表情,有些摸不着头脑,在她们想来,不过没有把黛玉接来而已,又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老太太何至于眉头紧锁?
王夫人一时心中有些不快,她自是不喜林黛玉的,没有接来更称她的心思,如今见老太太竟因黛玉不回来而如此郑重其事,不由得又想起贾敏未嫁之时,老太太也是如此,看重宠爱贾敏,竟不给她这新媳妇半分脸面的。
贾母想了会儿,道:“姑爷这怕是想要续弦了。”
王夫人和邢夫人都不知贾母如何突然飞来这一句,都有些怔愣。
贾母接着道:“玉儿无女性长辈教导是绝不可以的,而姑爷却不愿让她养在我身边,可见是存了续弦的心思了。”贾母也有些懊恼自己的心急,连玦儿都不喜宝玉频频闯玉儿的房间,他回去和林海一说,林海怕是也要不喜的。
“可惜我们家没有合适的姑娘,否则嫁给姑爷做继室倒是一桩美谈。”这豪门大族联姻之事,若是姑娘早逝,视姑爷的身份送嫡出或庶出的姊妹去做填房,以照顾前面的姑娘留下的子嗣,却是常见。只可惜,贾家竟是没有合适的人选的。金陵倒是还有十几房族人住着,但毕竟远了些关系,怕是不好拿捏,万一生了什么心思,害了自己的嫡亲外孙、外孙女可不好了。贾母又想了想史家,和贾家境况也是相同,同样没有合适的姑娘。至于王家和薛家,虽同是四大家族,却是不必考虑的。王家如今两个女儿掌了贾家的管家权,再让他家的姑娘掌了林家,再加上王子腾是个干吏,这贾家的四大家族之首的位置,怕是要让给王家的了。至于薛家,就更不必想了,虽说是皇商,但毕竟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