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还珠红楼之梦非梦-第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便是迎春和惜春,对探春也有些疏离,毕竟自打探春进了宫,她们还真是没什么机会相见。
可到底是曾经一起长大的姐妹,黛玉走后,三人还是定下了日后再聚的约定。
探春不由得在心底松了口气。
爱新觉罗家的男人,宠侧福晋多过嫡福晋的,不在少数,探春倒是不怕嫡福晋进门之后自己会失宠,只是她摸了摸自己的肚子,要是一直不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儿子,再多的宠爱,也不能够换来自己后半生无虞。
想着,探春的眼底满是苦涩。在国孝期间,探春曾经怀过一个孩子,却只能无奈悄悄地打掉了胎儿,若非如此,嫡福晋进门之前,她也会有一个孩子傍身。可她不仅仅是失去了一个孩子,更因为掩人耳目又提心吊胆怕人发现,她没能好好得到休养,竟是伤了身,虽不至于再不能够生育,却也是怀胎不易了。
探春也恨,乾隆在世的时候,她的肚子死活没有消息,可那个小生命,却偏偏在错误的时间来到了,那种把自己的希望掐死的剜心之痛,旁人是不能够理解的。
也正是因为对这一点的愧疚,永璇才会在嫡福晋进门之前,给她请封侧福晋。可探春不可能利用永璇的这份愧疚一辈子,她需要用旁的办法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所以她才会千方百计地想要拉拢姐妹们,她们虽然没有自己嫁得好,可夫家也都是实权人家,未来不可限量,只要她们姐妹情深,自己也算是有了靠山。
而黛玉却是她最想要讨好,却又憷于讨好的人。夏清莲乃妇科圣手,若探春还想养好身子生儿子,夏清莲是她最好的选择,所以她必须讨好黛玉,让黛玉帮她请夏清莲出手帮忙。可是当年在选秀时,她给黛玉下过药,她不能够确定黛玉是不是一直不曾知情,故而心中发憷。
只是她也不必犯愁,因为黛玉全不给她机会亲近,纠结于讨好还是远离,根本就是没有意义的事情。
虽说探春给黛玉下药是受贾圆春指示,更兼之被夏清莲顺水推舟的利用,但她心思不纯,心生恶意却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夏清莲全没有凑上去以德报怨的心情。
探春身为侧福晋,能够出府的机会不多,也没资格做东请客,和迎春、惜春也很少有见面的机会,平日里不过借由下人传话,攀不上黛玉的关系,迎春和惜春虽和她往来,与小事上也愿意帮她,可也有她们自己的原则,总是不会不问缘由、不顾后果地去帮探春巩固她的地位。
所以直到后来振华皇帝只肯娶一个皇后,不纳妃嫔,一夫一妻的风气逐渐兴起,探春还是没能养好身子诞下子嗣,倒是嫡福晋章佳氏,生下一子一女,受社会风气影响,永璇虽然对探春仍然极好,但到底还是更尊重嫡福晋,也再没为了探春而下章佳氏的面子,更因着子女,而逐渐与章佳氏更加交心,对探春也日渐淡了。
此是后话,暂且不提。
却说惜春婚后,迎春做东请了她们过府赏花,探春求了永璇同意,到了达克萨家。
永璇和章佳氏的婚礼在即,以后探春能够出府的机会,就不多了。
惜春成亲之后,与富察皓祥两人性情颇为契合,正是新婚燕尔,蜜里调油的时候,容色看起来分外娇艳。
迎春见惜春的模样,自然心中高兴,拉着惜春道:“如今可总算都是苦尽甘来了。”
探春见状,虽觉得迎春和惜春都没有她嫁得好,可都是正房嫡妻,不必似她这般,苦心想着如何争宠夺权,生怕被正妻压得再无出头之日去,便忍不住想破坏她们那种温馨的气氛,便道:“二姐姐和四妹妹都是有造化的,只是我想起宫中的娘娘和宝……姑娘,就难免觉得……”
迎春和惜春不知宫中情况,倒是探春可以偶尔进宫探视贾元春,此刻听探春说起,难免问上几句。
“自打……后,德太贵人娘娘的日子也就过得冷冷清清的了,也没什么人和她说话,我每次进宫,她必是要拉着我坐上半日的。”探春说起贾元春,毕竟还是太妃的身份,也只能略提个一两句,详细的却是不能、也没什么好说的。
贾元春没有子嗣,自然不能够被接出宫来赡养,可这后宫里如今也没了她们这些太妃争宠的余地,只除了到太后那儿请安略坐坐说说话,平日里竟是连寝宫的门都极少出的。这日子且眼看着没有尽头,贾元春的神情,已经越来越显得灰败,如同死灰一般。
可比贾元春更倒霉的,却是薛宝钗。薛宝钗心计手段都在贾元春之上,无奈何没有一个好的身份,更有家人拖累,想要上青云,只能自己步步为营。可等到她慢慢地接近目标的时候,目标却突然没有了。
薛宝钗费了心思才到了金锁身边,正等着能够更进一步接近乾隆的时候,乾隆却驾崩了,她的算计便全落了空,这几年过去,她也只是金太贵人身边的一个大宫女罢了,也许过几年会被放出宫来,可那是连家都没有了的薛宝钗,还有什么好的出路吗?也难怪她立意留在宫里做个管事的姑姑也不愿意出宫来。
只是薛宝钗终究是个不甘平庸的,她又擅长揣摩人心,哄得金太贵人和十五阿哥都极信任喜爱她,将来若是十五阿哥分府,她想做个内管家,还真不是什么难事。
只可惜愉太妃吃够了令妃的亏,如何肯叫十五阿哥亲近薛宝钗多过自己?金太贵人是十五阿哥生母尚且不去计较,薛宝钗又算什么牌面上的人物?愉太妃可经不起十五阿哥成为又是一个永琪,所以对薛宝钗十分不满和防备。
后来找了个由头,夸薛宝钗善体人意又擅长照顾人,荐给太后拨去照顾还珠格格紫薇去了。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这位似水般柔情,却又偏偏固执地八匹马也拉不回来的紫薇格格了。西藏驸马福尔康的死讯传回来之后,她怎么都不肯嫁人,太后劝了几次便作罢了,拨了漱芳斋给她住着,由着她日日弹琴唱曲,哀哀戚戚的,只不许她踏出漱芳斋的门。
而紫薇所言要“为福尔康守节”的话,是被瞒得死死的,没有人知道。
紫薇的日常用度有太后关心,缺不了她的,可除此以外,宫里就似没有她这么个人似的,只怕再过得几年,就没有多少人记得有这么个格格的存在了。也不知她的曲子能唱多少年,她的哀戚又能维持多少年,可若真是这般过一辈子,便是好吃好喝、用度不愁,想来也是一件极痛苦的事情。
而薛宝钗进了漱芳斋的门,这辈子就被困住了,看着漱芳斋头上那四方方的一片天,默然长叹。
作者有话要说:本来主打是迎春的,其他人的结局也一并交待了,内容占了不少字数,就分了上下两部分来写
下的内容主要是迎春了
☆、第146章 元迎探惜(下)
且说迎春请了惜春和探春做客,因是姐妹间说些私密话,并没有请说书的女先儿或是戏班子,更没有旁的客人,席间安排得妥帖细致,更全是顾及到了两人的喜好。
探春和惜春进门后就去给老太太见过礼了,老太太道她们姐妹难得相聚,很不必陪着她,自去说话就好。
故而三人坐了一桌,连下人都打发了出去,迎春亲手给两个妹妹倒了些果酒,自己有孕在身,自然是喝不得酒的,却以茶代酒,也陪两人一回。
三个人近几年来难得的相聚,却有种物是人非的沧桑之感,至于以后,迎春和惜春还有机会再聚,探春却是并不方便常出门,尤其嫡福晋进门,她这个侧福晋的身份,也就没那么自在了。
席面上的酒菜,都是探春和惜春喜欢的,极丰盛和精致,迎春频频给两人布菜,吃着吃着,几人却都微微地红了眼眶。
惜春吸了吸鼻子,强笑道:“今儿难得高兴,谁都不许说扫兴的话。”
迎春和探春也都笑着点头,挑了高兴的话来说,仿佛还似当初在贾家时一般。
三人说了半天的话,到底还是要分离的,迎春将二人送出门去。
临走探春扫了一眼迎春身边的下人,除了媳妇子司棋,其他俱都是生面孔。
“怎不见你奶娘?”探春好奇问道。
迎春微微一怔,道:“奶娘……犯了错处,他们一家都已被我撵出去了。”
探春和惜春俱是一愣,倒是都没说什么,迎春奶娘是什么品性,两人再了解不过的,迎春肯下狠心将人撵走,不管怎么说,都不是坏事情。
探春上马车之前,又回头看了一眼达克萨家并不显赫的门庭,有些怅然。
今日所见,她很清楚地发现,迎春早已非当初那个在贾家懦弱可欺的二木头了,虽然依然温柔和顺,但她的所有吩咐,下人们都半分不敢拖延,房间摆设布置,也见用心。处处细节显示,迎春这个当家奶奶并非只有名头,而是真的掌了权、当了家。如果当初的迎春是被石头压弯的小草,那么如今的她,已经搬开了头上压着的石头,长直了茎叶,焕发生机。
听说达克萨家的老太太性格强硬,听说达克萨过世的妻子是老太太的娘家侄女儿,听说他们家的大姑娘七八岁上就开始学习管家,听说达克萨为人木讷冷硬……种种的听说都叫人觉得,迎春这个小媳妇的日子怕是不好过,可只有真正了解迎春的人才知道,如今的她的模样,比之过去,才是好了许多许多。
探春和惜春不知迎春经历了什么,迎春自己才最清楚,嫁进这样的人家,比她原本的预期,已是千好万好。
迎春进门时,继女婷芳的已经十多岁,已经说好了人家,是由老太太早先就定下了的,迎春需要操心的不多,只是婷芳上面有个母亲,哪怕年纪比她大不了几岁,这做亲的时候,总是要好看好听一些。
婷芳幼年丧母,是由老太太一手带大的,性格爽利,当家管事颇有能力,迎春进门之前,就是由她和老太太一同管着家中的庶务,等迎春进门,这情形一时间也没有改变。
迎春从来就没想过要夺什么管家权,而且她也没有学过这些,真要叫她管起来,她还觉得心虚呢,所以也就安心地晨昏定省,无事就窝在房里做针线。
婷芳对迎春倒是没什么敌意,只瞧不上她那软绵绵的个性,且瞧她半点儿不想管家,真是不知该气还是该笑。
过了两三个月,老太太和婷芳见迎春当真是个不争不抢的,并非作伪,也就对她放了心,有心要将管家的权利分去给她,毕竟婷芳也要准备出嫁,如今交接起来正好,毕竟没个一两年,迎春恐是管不过来的。
只是迎春性子太懦,房里贾家陪嫁来的奶娘和她媳妇儿,甚至小丫鬟都不怎么尊敬她,只一个叫司棋的媳妇子还算忠心,可到底有自己的小家,并不能做到面面俱到。
老太太一瞧这样不行,娶个儿媳妇回家她自然会护着,可不是让贾家的下人来作威作福的,迎春当姑娘时如何她管不着,可她不能让个下人踩到主子头上撒野,下人再体面,也不代表可以把主子房里的东西偷拿出去变卖了自己贪墨。
所以,老太太瞧着逮了个机会,捉贼捉赃地把迎春的奶娘给捉了个正着,借着这个由头,将一干不安生的下人全给赶了出去,换上了自己调教好的丫鬟婆子。
迎春的奶娘哭得凄惨,如今的贾家她是回不去了,而达克萨家,听说再立下些功劳,上面还能赐个爵位下来,作为当家奶奶的奶娘,将来的日子自不会差。可若是因为偷盗被赶出去,再没有哪户人家会雇了自己做活,儿子媳妇也会都没了活计,这日子可怎么过?
迎春的奶娘磕头求着迎春给她说情,却已经不习惯服软,话里话外还暗示自己是贾家的下人,达克萨家的老太太没权利处置她,若是处置了,便是下了迎春的面子,打了迎春的脸。
迎春是想着息事宁人呢,软软地求了几句。
老太太当真有些失望她这样的性子,可想着这样的性子有利有弊,好歹不会和自己的孙女儿有什么不睦,更何况媳妇都已经娶进来了,慢慢教导也就是了,只这些害群之马,是万不能留了。
所以也就不怎么理会迎春的求情,强硬地把这些手脚不干净、不尊不卑的下人给赶了出去,只是顾忌迎春的面子和心情,便也没送官,也算是放了他们一马,至于他们以后要靠什么过活,却如何去管他们?
迎春性子软糯,奶娘欺到她头上,她也不敢吱声,但是这也意味着,她并不敢太过违逆老太太的意思,老太太一强硬,她也不敢吭声了,这奶娘一家在她身边已是尾大不掉,如今去了,她实则心底也是松了口气的。
对于身边伺候的人换成了婆婆的人手,她倒也不怎么在乎,说来说去,她也没什么是需要瞒着人的事情,她的嫁妆不多,又不求管家理事,想来也没什么是值得老太太算计的。
迎春身边没了倚老卖老的奶娘,老太太便将其日日带在身边教导她管家的事宜,迎春既惊且喜,学得倒也用心。老太太并不是个性情温和的人,迎春若是做得不好,她也是要训斥的,只不当着下人的面。
迎春惯来随遇而安,可有老太太盯着、赶着,只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她人本身就聪慧,很多事情老太太教导一二遍,她便能做得好,如此,老太太也算满意。
相处的时间久了,迎春也逐渐地安了心,老太太并非刻意为难于她,反倒是真心想要教导她,让她成为一个合格的当家太太,这是对她的重视,她不会因为老太太偶尔的训责而心怀怨怼,反倒觉得感激,因为只有这样,才表示她真正融入这个家庭里,而不是像以前在贾家那样,游离于外,有她没她,其实都没什么大的阻碍。
至于达克萨,从军的人并没有太多的温情软语,但明显看得出来,他对迎春还是极喜爱的,本来这媳妇儿就比他小上十来岁,迁就一些也属正常,故而几乎事事都顺着迎春,好在迎春并不是个多贪心的人,否则当真极容易生出骄奢任性之心。
如今迎春怀了身孕,一家人更是高兴,事事以迎春为先,倒是把她弄得十分不好意思。
然而,并非人人都盼着迎春好,没过多久,迎春便听说了一件事情,说是达克萨之前有过一个庶长子,只是因为不懂事冲撞了婷芳,就叫老太太送到庄子上给害死了。
迎春本能地觉得不可信,可打听下来,确实曾经有那么一个孩子,也确实是在庄子上溺水死了的,一时间难免有些惊疑不定。
迎春身边有老太太的人,很快就将迎春的状态告诉了老太太,老太太知道有这么个传言在府里流传,顿时大怒,下令彻查,查出乃孙姨娘所为,二话不说,将人发卖了出去。
孙姨娘是达克萨仅剩的一个姨娘,曾经生下过庶子的乌姨娘早已经不在,不过迎春进门之后,达克萨就再没踏入过孙姨娘的房门半步,难怪她如今沉不住气,想要害迎春了。
虽然处置了孙姨娘,但迎春心里还是存了一个疑惑,不知道那个庶子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家里几乎没人提起过。
老太太也知道这事再瞒下去,未免让迎春想歪了,便将她叫到面前,把事情都告诉她听。
原来达克萨虽然只有婷芳一个嫡女,早前也还是有一个庶子的,是乌姨娘在先福晋去世之后生的,而后被老太太抱到身边,和婷芳一同教养,平日里倒也允许那乌姨娘见那庶子。
只是婷芳的额娘是老太太的侄女儿,又联系婷芳从小没了亲额娘,老太太自然对她更上心些。
那乌姨娘本以为自己生育有功,达克萨又没了嫡福晋,她即便不能被扶正,做个侧室也是应该的,可是老太太一直没提,达克萨对这些事情又不上心,乌姨娘渐渐觉得失望,继而觉得恼怒。又见老太太明显更偏心婷芳,顿时觉得是婷芳的存在阻了自己的路,背地里难免在儿子面前露出几分来,甚至开始教导儿子跟婷芳争宠,打压婷芳,她相信,比起女儿,终究还是儿子更重要,她早晚有母凭子贵的一天。
那孩子也算聪明,听了乌姨娘的教导,在老太太和达克萨面前便十分乖巧,只偶尔对婷芳多有不敬。
若只是如此,倒也算不得什么,偏生有一次被老太太无意间听到乌姨娘和那庶子说话,叫他喊自己额娘,委屈万分的哭诉老太太和婷芳害得他们母子分离,又叫庶子听老太太的话,哄得阿玛高兴,将来好叫他继承家业。
那庶子年纪小,对自己的亲生母亲自然满含孺慕之思,如此听了,当即便表示自己会乖乖听阿玛的话,将来继承了家业,就叫额娘过好日子,把老太太和婷芳都送到庙里去吃苦。
小孩子的童言童语,其实并非罪大恶极,老太太气恨的是那乌姨娘不知感恩,竟挑唆姐弟不和,立时便打发了那乌姨娘,打算重新教导庶孙。
只是孩子的性格一旦养成,却并没有那么容易改变,再加上乌姨娘被老太太发卖了,小孩子的内心里更加固执地认为老太太和婷芳是害他们母子分离的元凶,一日日越发地憎恨她们。
那庶子从小被乌姨娘教着会装乖,只是一日日对老太太和婷芳的怨恨渐深,再掩饰不住,小孩子的怨恨其实更叫人心惊,有时候看着婷芳的眼神似要吃人,甚至借口喜欢叫人捉了蛇来玩,转身放到了婷芳的房里,好在下人以为这蛇是捉来给小公子玩耍的,是无毒且拔了牙的,可到底把婷芳吓到了,很是病了一场。
老太太眼见这孩子教不回来了,只怕若真有一日他当了家,她和婷芳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