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是说。。。。。。。。”韩三无声的张了张嘴,口型比划出‘兵器’一次。
“应该差不了。”世间能重到这个地步的东西,也只有铜铁之物。看着下面忙乱中透着整齐有序,穆归心里暗暗敬佩:“漕帮本来就是个江湖组织,况深浅难测。”
“这笔钱看来是省不下来,无论是水路还是陆路的,总得选一个供养着他们。”韩三愤愤不平的说道,水路是快,可漕帮的费用怕是不比驼队马帮的便宜,更是更贵。
“反正这批货还能留到出了年,我们再商量商量。”水路快,但价格肯定更贵,驼队太慢,而且只能吃进晋商们不要的货,对他们大为不利,更何况每走一趟大大小小的东西都见腐烂,根本划不来。
“嗯。”他们得再多打探一番,选择一种最为适合的方式把损失降到最低。韩三眼波一转,俊美的脸上显出几丝异样,“你不是不喜欢贾家的吗,怎么还想着让小妹去看看。”
“她嘴里不说,你还瞧不出来,自打她外祖母过世之后,总是闷闷不乐的,与其藏着捏着贾家的消息,倒还不如大大方方的让她去瞧瞧,瞧过了,心也就淡了。”夹起一粒盐炒花生米丢入嘴里嚼着。
“就担心看着那家人落魄的样子,一个心软。。。。。。。。。”耸耸肩,韩三的意思不言而喻。
“所以,我不没跟着去。”瞥了眼韩三,穆归并没把他的话当回事,这一切他早就料到了。
“老大,我一直以为你是个老实人,看不出来啊。。。。。。”韩三哈哈大笑,举起茶杯,敬了穆归一杯。
怪不得老大给安婶的银子只够疏通牢头的,只要老大不去,黛玉没钱自然不能做些什么。
穆归幽幽叹了口气:“还是不要去瞧的好,就怕眼下瞧着他们落魄,又生事端。”他默认让黛玉去牢里探贾家众人与他内心想不想让黛玉去,还是两码事的。
“你啊,怕是这辈子都过不了美人关了,当年那个。。。。。。。”像是知道韩三要说什么一样,被穆归狠狠瞪了一眼,缩了缩脑袋“怎么就耸成了这样。”
“日子还是平静点的好,有些事情过去了就过去吧,莫再提了。”尤其是不要在某人面前提起,他可不想留下一个坏印象。
“前两天村里的王婶来城里,正好路过铺子门口,我就请她进来歇歇脚,喝杯茶,正巧聊着聊着就说起了你。”缓缓的左右摇晃着茶杯,韩三酝酿着情绪,凝视着水波,眼中闪过一丝皎洁,暗自低头笑了起来。
“哪个王婶?”穆归皱眉思索着。
“就是那个王媒婆,她说一直挂心你孤苦伶仃的一人,想在村里给你寻摸几个好姑娘相看一番,要是成,早日就把人家定下来。”韩三一边学着王媒婆说话的方式,一面蹙眉打量着穆归的神情,心里暗爽不已。
“用不着多事,我一个人挺好的。”他反正左右一人,上无父母,下无子女的,成不成婚都无所谓。
“老大,你可别想逃,我可替你答应下来了。”一个杯子飞了过来,韩三立马跑出了三丈远,拿起桌上的托盘挡着脑袋:“这上次该说的话,我们都说过了,趁着现在你俩还没到那个地步,就当完全没那么回事,大家还是相安无事的过日子。若是你们俩之间。。。。。。。。。她对你有意还好说,若是没有,窗户纸戳破了,大家多难堪。”一连挡了四个杯子,没了声响,韩三这才放下托盘,绕过碎片回到位子上。
“和她无关,我只是习惯一个人了,猛的来一个要和我相处一辈子的陌生人,真的没把握能担当起一家之主的重任。”没有与父母相处的经历,也不知道普通人家夫妻间是如何沟通的,这样的他真的适合成家吗?
“当时,你把小妹从棺材里救出来的时候,也不过是个陌生人,现在不也接受了。”在韩三看来,这一切都是借口。
靠在椅背上闭眼沉思了很久,穆归最终点了点头。
一辈子当兄长疼宠着她也未必不是一件坏事。
第46章 媒婆(上)
勺柄处抵着中指,而拇指与食指弯曲各自捻着勺柄的两端,舀起一勺蛋花汤,半低着头,浅尝一口。
顿时蹙眉撇开了脸,“安婶,怎么是鸭蛋?”浓浓的鸭腥味在口中弥漫反复,即使用白糖煮成的甜汤底都无法抑制丝毫。
“姑娘,这可是自家产的顶顶好的农家土鸭蛋,味儿是重了点,可耐不住它确实补的很。”东家姑娘的喜欢清净,也从未养过鸡鸭,可姑娘身子弱,每天早晚都要一个鸡蛋鸭蛋补补身子,时间一长,她干脆和东家提了提,在乡下买了几只鸭子公鸡的放在她家里养着,每回下了蛋,第二天来上工便送来。
又咬了一小口,“这味儿比鸡蛋的还要重上几分。”端起放在桌上的茶水,一口下去,嘴里的鸭腥味去了好几分。
“使不得,使不得。姑娘你身子不好,大夫特地嘱咐了,大清早起床的不能喝茶。”安婶赶紧抢过了黛玉手里的茶杯,顺带着连桌上的茶壶都端了下去。
“安婶,这味。。。。。。。。”头痛的看着满满一大碗的蛋花汤,“还是端下去吧。”娟帕擦拭着嘴角,黛玉不愿再吃一口。
“姑娘你还是再吃几口,这样两个东家回来我也能有个交代,你说是不是?”安婶深知黛玉的脾气,也对那张极为挑剔的嘴愈发的无所适从,她在娘家的时候,这手艺就是有名的,而她也自得了大半辈子,没想到栽在一个小丫头片子的身上。每回上好的食材,祖传的手艺这才把这位小姑奶奶哄的多吃几口饭。
看着被冷落在一旁的蛋花汤,黛玉并没有强迫自己一定要去吃之类的,只是微微颔首,答应先把这碗放在桌上。
“姑娘吃好就会屋子歇着,趁着这日头,我先去集市上挑选些新鲜的菜来。”这个时辰正正好好,不早也不晚,该摆的摊子已经全部都开市了,而菜的种类也是最多的时候。
不多时,安婶提着菜篮子出了门,而黛玉吃了小半个窝窝头,感觉有七八分饱了,就放下手上的另一半,打算回屋子把这些日子一直在绣着的衣服给收个尾。
“咚咚咚”,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这里的穆归的家吗,穆归在家吗?”一个听上去有几分熟悉的声音传进了黛玉的耳中,顾不得披上外衣,抱着手闯过院子,抬起门栓。
“咦,怎么是你,那天那个新娘子?”只见眼前的妇人扑着浓妆,一身衣服鲜艳至极,高高挽起的发髻上插着两支红花,下巴上的红痣亦是惹人注目。这是标准的媒婆装,让人一眼望去,便能与寻常妇人立见分晓。
“你。。。。。。。。。。”透过门缝,黛玉拿起娟帕抵着鼻子,难以忍受妇人身上浓郁的脂粉味,思索一番之后,细声细气道,“那天的。。。。。。。”在她记忆里,这人好像是媒婆,可怎么会到这里来?
“对对,就是我。。。。。。。。”韩三口中的王婶见黛玉还认识她,高兴的拿着帕子咯咯直笑。而她其实就是那日黛玉了无生趣,企图出家时遇上的那个媒婆,在娘家时闺名唤作红娘,后嫁与一户王姓人家为妻,村里小一辈的都称其王婶。“还以为你不记得我了呢,当时我可把临近几个村都打听遍了,愣是没人说有见过这样漂亮的姑娘。”还得她还以为是同行的抢生意,差点没把同村的张寡妇家的门给砸了,否则怎么好好的一大活人,说不见就不见了。
“你来这做什么?”不喜与这种人打交道,黛玉自然也不想给好脸色,冷冷的开了口,疏离厌恶之意显而易见。
媒婆这活计,虽然家家户户的都少不了在儿女婚嫁的时候去求上几回,借着媒婆的人脉找个好的儿媳妇或是女婿,可大多数媒婆都是指着麻子说天仙,就连后街卖猪肉家的痴傻儿子也愣让她们这嘴说成了样貌俊秀,容貌并重的上上之选。又加上见着缝隙就往里头死命捞钱的本性,让大多数讨次老婆,嫁趟女儿的寻常人家每每办个婚事就像经历了一场难以承受的劫难。久而久之,媒婆成了下九流的一种,若是没什么事情,大多数人绝不会与之为伍。
“姑娘这可说笑了,人说‘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婚’,王媒婆指了指天,又踏了踏地,“我这媒婆媒婆的,还不是给人做媒来了。”大大咧咧地依靠着满是缝隙的围墙,王媒婆丝毫不在意黛玉的冷言冷语,她们做这行的,要是脸皮不厚,哪里还混得下去。
“我们家没有需要做媒的人,你还是请回吧。”抬手就要把大门重新推回去,原本就衣着单薄,又与这个没脸色的媒婆在寒风里吹了许久,黛玉心里愈发的不悦。可也知道,这年头无赖的到处都是,她根本无可奈何。
“诶”,一只脚卡进了门缝,“姑娘,这有没有人做媒可不是你说了算的,若是没人大张旗鼓的把我从乡下请来,我怎么会现在在这儿站着和你闲聊呢?”
家里一共就三个人,黛玉想破了脑袋也不知道是谁找的媒婆,多心的性子一下子就犯了,愣了愣,一阵晕眩袭来,不会,不会是他们俩个嫌她是累赘要赶她走吧?
不,不可能的。从脚底油然而生的无力感一时间掌控了她的身体,整个人向后倒退了几步,恰好瘫软在大门与墙角的缝隙中。
有什么不可能的,先嫡亲亲的外祖母都能随时随地的不要她,更何况只是两个素昧平生的的陌生人。
呵,用的着这样吗,嫌她累赘,她随时可以走,何必拐弯抹角的。眼神涣散,一口气堵在胸口,让她甚至觉得难以呼吸。
王媒婆张口打断了沉浸在自己思绪里的黛玉,“你怎么和穆归在一起,这小子也是,都有这么漂亮的美人在跟前摆着了,还用得着我这个跑腿的替他东家吆喝西家相看的。”怎么都没想到,那样一个没父母没长辈的穷小子居然能讨到这么好的媳妇,这可真是老天不开眼啊。
“你。。。。。。。你说是。。。。。。是给谁做的媒?”不可置信,不,简直是难以置信,怎么可能。。。。。。不,不可能的。。。。。。。一时间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力气,黛玉紧紧盯着王媒婆,深怕错过一丝一毫。
“当然是穆归小子找我来的,瞧瞧,我自打接到这单生意之后,可没白天黑夜的忙活,喏。”从怀里掏出几本花名册,“上面十里八村未嫁的姑娘可全在上头,再没比这个更详细的了。”
理了理思绪,与先前的恍然无错不同,现在的黛玉又不知是被哪里来的一股气驱使着,咬了咬唇,狠狠的把门往墙上一摔,自顾自走回了屋子。
要娶亲是吧,行,你娶,我才不当那讨人厌的绊脚石。
王媒婆见黛玉给路通行了,亦步亦趋的跟在黛玉身后,走进了厅堂,小心翼翼的打量着屋子,心里啧啧感慨着,谁能想到一个没爹没娘的小子,既然还能混到这个地步,可比他们家二狗子有出息多了。
见黛玉没理她,她倒也不生气,一会儿看看这个,一会儿摸摸那个的,心里计算着这回要多少的媒婆红包才合算。还以为这回是单赔本买卖,不过是个穷小子的,也没个家底,能有个两只眼睛一张嘴的女人配上已经了不得了,还想怎么样,找天仙啊,这不,她特地把压在柜子底下的花名册给淘换了出来,上面尽是些多少年都出不了手的老姑娘和没了男人的小寡妇。
谁想到,才多久啊,这都了不得了,幸好她还想着跑下家,特地一起带着几本适龄且家世清白的姑娘家的资料。见黛玉没注意她,王媒婆偷偷转过身,打算把手里拿着的与怀里还揣着其他的几本偷偷换个个儿。
“拿来给我瞧瞧吧。”看着王媒婆左手右手的全是蓝面簿子,不知在想些什么的黛玉突然间开了口。
“不知姑娘是?”虽然眼前这女子还是姑娘家的装扮,可说不定是穆归那小子没过门的媳妇,该不会是还没娶大的就想弄个小的养着了吧。
那这生意她可不接,忒缺德,更重要的是,说不定下一秒就能出来十几个人把她猛揍一顿扔出去,太划不来了。
“我是他妹妹。”见王媒婆皱起了眉头,黛玉知道这个人和穆大哥是一个村的,对穆大哥的比起其他的陌生人更为了解,又加了一句,“以前走散了。”
“哦!这就没错了。”王媒婆松了口气,拍着胸脯,“我还以为你是那小子的媳妇呢,要是这样,那这笔生意,我指定不做。”哪里有光明正大当着大老婆面给男人找小老婆的,要弄也得是偷偷的。
“谁跟那浑人有。。。。。。”那种关系,愤愤的瞪了眼眼前这个不识趣的媒婆,突然间不知怎么的一个想法闯进了黛玉的脑海,怎么都挥之不去。
为什么他要娶亲,第一个想到的人不是她?
霎时间黛玉羞红了脸,心里不住的责骂着自己:林黛玉啊林黛玉,人家拿你当亲妹妹看待,而你却没有丝毫的羞耻之心,要是让穆大哥知道,你指不定怎么难堪。真真是没羞没躁的很。。。。。。
为了掩饰这种不自然的状态,黛玉随手抽过一本花名册,翻看了起来。
徐家姑娘,年方十六,出得厅堂入得厨房,掌家算账样样都是一把手。王家三女儿,相貌甜美,一手好厨艺深的仙鹤楼王大厨真传,甚至连知府大人都夸赞不已。李家小女儿,十里八村出了名的养鸡养鸭能手,人家家的鸡每天下一个蛋,他们家的每天下三个。袁家第七女,虽然样貌一般,可袁家前六个女儿皆各个一举得男,是生儿子的最佳能手,这老七还没出嫁,已然是各家必争之人。。。。。。。。。。。
一页页的翻看着,黛玉心里的火气也越来越大,不知怎么地,她就是不想让某人这么安心的讨个什么都会人人称赞的好媳妇。
“按理说,姑娘你是做小姑子的,管不了这些事,既然你们家长辈的不在,那我也和你说道说道。”王媒婆本来就是个停不下来的性子,尤其是那张破铜锣嘴,见有人能和她说话,不管身份适不适合,都能接上去侃侃而谈一番。“这自古,小姑子和当嫂嫂的是最难处的,要是遇上个脾气软些的还好,若是那些心眼跟针尖一样的嫂嫂,这小姑子的苦也是有的受的。姑娘可以先帮着你兄长参谋一番,那些差的,不入流的,不讨你欢喜的,咱们都给去了。”王媒婆心里盘算着,要是这样能讨了眼前这个姑娘的欢心,说不定紧接着穆归的婚事,她就能接了这个姑娘的生意,凭这容貌和身段,就是放到了天大的富贵人家也准能拿的出手。
黛玉没有理会,她知道穆大哥不会娶一个她不喜欢的女人,只是这些花名册上的女人,怎么各个都是十项全能,不说绣花管家生孩,就是上孝父母,下管弟妹各个在行,相比较而言,她好像只会吟诗作对,按着安婶的话说,那些是不管饱的。
怪不得,考虑都没考虑她,原来他想娶的是这样的。
我偏不让你如意,偏就给你找个又懒又馋的。
未几,失落的笑了笑,好像她就是那个又懒又馋的。
几本花名册翻下来,没有一个符合她心意的,撑着下巴,已经垂头丧气的黛玉,随手翻开了最后一本,草草扫了几眼,立马就被吸引住了。
提溜着眼珠,认认真真的翻看着。
刘寡妇,嫁过三回,有名的克夫相。钱家大妞,年芳二十五六,小姑独处。王寡妇,男人在新婚之夜跟人跑了,还是清清白白的黄花闺女。连家养女,因为大火被毁容,至今未嫁。。。。。。
第47章 出人意料的结局
“这几个。。。。。。。。。”修长的手指点了点花名册上几个‘老姑娘’的名字,正酝酿着该怎么把话说的好听些的黛玉,还没怎么开口,王媒婆迫不及待的接了上去。
“这些都是上不得台面的,做不得数,做不得数,姑娘你还是看看前面几本,那上头我们临近几个村的姑娘,只要是没订下人家的,我敢打包票,一准都能在上头找着。”王媒婆见黛玉居然对那本她还来不及替换下去的花名册有了些许兴致,看不出是好是坏,以为是黛玉不满她把这些‘卖不出去’的老姑娘或是小寡妇都给弄来充门面,脸上不由得有些挂不住,蹑手蹑脚的站起来,局促地陪着笑。“这也是老习惯了,虽说很少有人家能瞧上她们,每回出门,我都得带着这本簿子,要是赶巧哪家给瞧上了,我也是功德一桩,姑娘,你给说道说道,我这做法对不?”反正当媒婆的,张嘴闭嘴都是胡话,她可不想让这姑娘觉得她是诚心把这本全是嫁不出去的老姑娘带来膈应他们一家子的。
黛玉并没有理会王媒婆在说些什么,不知怎的,对这些女子有了几分好奇,她不知道同是在一片土地上,大观园外的普通姑娘们都是怎么生活的。 “她们有人可曾嫁出去的?夫家可好?若是没有人家相看,又是怎么一番光景?”
“倒也不是没有,娘家哪里能容她们一辈子白吃白喝的,就是起早贪黑帮着家里干活,她们的嫂子还不是照样嫌她们是吃闲饭的,与其这样,倒不如随便挑选一户人家,管他是挑夜香的,还是当侩子手的,总比呆在娘家惹人嫌的好。”王媒婆重新退回了椅子上,绘声绘色说了起来,时不时捡一些东家长西家短的陈芝麻烂谷子念叨一番,“当然,也不全都是这般的,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