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熊孩子贾琮-第6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卫卒以为他会骑快马赶过去,不想他依然慢悠悠做轿子,急得跌足。

    陈府离吴王府不远,纵抬轿子也不用走太久。陈瑞文下了轿一瞧,王府门外果然不止一种兵士。吴军与福建军皆握着火。枪对持。陈瑞文咳嗽一声。吴军头目立时上前:“陈大人可算来了!”

    陈瑞文问道:“王爷如何?”

    “被贼兵围困。”

    陈瑞文眉头禁皱:“本官过去看看。”遂疾走而入。

    到了望宸院,只见院子外头、院墙上头皆是福建兵卒,且人家那火。枪看着都强似吴国的。门口有个老太监早已望眼欲穿,喊道:“陈大人来了!”陈瑞文顾不得多礼,跟着他匆匆进了院子。

    前院也有福建兵卒立着,并正堂门口亦守了几个。陈瑞文大步迈过门槛,只见屋内上首端坐了一人,站起来迎着自己拱手:“陈大人,多日不见、别来无恙。”正是甄藏珠。

    陈瑞文冷笑一声,看甄藏珠身旁坐着位年轻的小将,乃向他道:“吴国与福建素来井水不犯河水,何故来犯。”

    那小将闲闲的道:“甄大人给了我们好处。”

    陈瑞文一噎,方才预备的词儿统统派不上用场了。

正文 第823章

    甄藏珠借来福建兵马; 将吴王与王妃沈氏围困于吴王府望宸院。重臣陈瑞文赶到,与甄藏珠对坐于堂。陈瑞文思忖片刻道:“甄大人,你也是念过书之人。”

    甄藏珠立时道:“我是武将。”

    陈瑞文郑重道:“武将亦当知道; 以臣犯君天下必群起而攻之。你当真要做这个逆臣?”

    那福建小将“扑哧”笑了,向甄藏珠道:“这个真的就是吴国陈瑞文?”甄藏珠点头。小将道,“一个傻子是怎么做上重臣的?”

    甄藏珠道:“他不是傻; 是墨守陈规。依着寻常的谈判规矩,双方相见后不能直奔议题,而是得先斗会子嘴。这斗嘴不是争吵; 更不是各抒己见,只不过是掉书袋子罢了。”

    “那甄大人待会儿也要掉书袋子么?”

    “原本是应该的。偏我不曾读过四书五经; 故此不会。让他一个人说会子,咱们吃茶。”甄藏珠道; “他说完了,给他一盏茶的功夫休息; 咱们便可以正经谈判了。”

    小将长长的“哦”了一声:“我明白了。犹如唱戏之前要先跳加官。”

    “不错。”甄藏珠看了看对面; “下官不会跳加官,烦劳陈大人一个人跳了吧。多谢; 辛苦你。跳完了告诉我一声。”

    陈瑞文半晌说不出一个字,乃拍案吼道:“甄藏珠!你孤军深入; 以为能走得了吗?”

    甄藏珠道:“这不是来谈判么?有王爷、王妃和陈大人你在手,还走什么?”

    陈瑞文打出生起便只能对付讲道理之人,甄藏珠与福建小将这样的他根本对付不了,憋得满面通红。偏会子屏风后头忽然走出一名侍女; 向众人行了个万福后低声告诉陈瑞文:“陈大人,娘娘有请。”陈瑞文忙告了个罪跟着她走了。

    走到隔壁耳房门口,外头守着几个福建兵卒。侍女打起帘子。这耳房不大,陈瑞文在门口便看见一位穿绿罗袍的年轻女子端坐于楠木交椅上,发髻松挽,素面无脂粉,娇艳如牡丹枝子一般。陈瑞文心知这必是沈妃,忙上前作揖:“娘娘。”

    沈妃站了起来,满面惊惶:“陈大人救我~~”

    陈瑞文见屋内并无外人,领路的侍女也已阖上了门,几步上前低声问道:“娘娘,世子现在何处?”

    沈妃亦低声道:“我已将他藏起来了,贼人找不着的。”

    陈瑞文道:“此处危险,贼人狡诈且阴狠。求问娘娘世子所在,微臣先设法将他救出去。世子为吴国之根基,万万不可出差池。”

    沈妃连连摇头:“大人不知究竟。眼下大人没法子救他出去,他极安全。只待贼兵退去,自然平安无恙。”乃指了指墙,指了指耳朵。

    陈瑞文立明其意。眼珠子转了转,做了个写字的姿势。沈妃依然摇头。陈瑞文低声道:“可否请娘娘赐下文房四宝?微臣欲写篇檄文。”

    沈妃眼圈子一红:“大人,秀才遇上兵,写文章说道理皆无用,反倒惹得贼子起疑心。不若与他们诚意谈判,先让他们退兵再说。我这些侍女惊吓得厉害。”

    陈瑞文不是没见过美人。这女子庄而不媚,分明自己吓得厉害还硬说是侍女、又有几分楚楚可怜,心上犹如被捏了一把似的。只是他哪里有法子让这些人退兵?乃宽慰道:“娘娘休怕。你乃一国王妃,他们也并非盗匪而是福建官兵,不敢当真冒犯娘娘。下官之檄文必能令他等闻风丧胆。求娘娘赐文房四宝。”

    沈妃霎时满面失望,微微垂头思忖片刻,道:“檄文当真无用。不过……也不是没有别的法子。”

    陈瑞文忙问:“娘娘有何良策?”

    沈妃站了起来,望着他嫣然一笑:“还请大人回避片刻,我这就出去与甄大人商谈。”

    陈瑞文皱眉:“娘娘乃吴王正妃,贸然抛头露面只怕不大妥当。”

    沈妃一叹:“小命都在人家手里,还说什么妥当不妥当。”遂命侍女去她屋里取脂粉首饰过来。侍女答应一声出去了。屋中霎时只剩下两个人。陈瑞文见沈妃颓然坐着,双手与脖项雪白如玉,心痒得了不得,赶忙移目别处。

    过了会子,侍女捧了沈妃的妆奁过来,扭头瞧了陈瑞文一眼。陈瑞文赶忙告退。

    侍女遂帮沈妃装扮起来,口里讥诮道:“没成?”

    沈妃有气无力道:“成了一半。”

    “没有什么一半。”侍女道,“就是没成。”一面替她打开发髻梳头。

    沈妃叹道:“吴国美人都在王府。这王府里头何尝有女人能盖过我去?”

    侍女道:“此人不是不好色。然美色较之权势,登时被比下去了。吴王也一样。”

    沈妃喃喃道:“史书上褒姒妲己以色祸国,莫非是那时候的男子都不爱江山?”

    侍女哑然失笑:“千百年才出几个以色祸国的女人?难道她们当真艳绝前后数百年?江山代有美人出,谁也不输给谁。不过是数百年才出一个为女色所迷的君王罢了。”她顿了顿,“然世间惑于女色之男子从来不绝,盖因美人见得太少,骤然得之犹如淘沙泥工见了珍珠。”

    沈妃苦笑了下,悠悠的道:“你说的很是。早年我曾在四个男子身上下功夫。两个被我拿捏得死死的,皆是下等人。一个虽为我所迷,他媳妇说找不着我也便罢了。另一个已有心上人,视我如无物。”

    侍女道:“娘娘是世间罕见之绝色,毋庸置疑。然罕见并非无双。美人本来燕瘦环肥各各不一,何况红颜易老。”

    沈妃又是一叹。不多时,侍女已替她装扮好了。沈妃往镜中一照,自觉光艳照人。瞧了会子,她忽然问道:“你知道那位局座大人是男是女?”

    “男。”

    “可曾娶妻么?”

    侍女含笑整了整沈妃的衣裳:“他媳妇是他费尽心思从对头手里挖墙角挖到手的,如今以成一时传奇。”

    沈妃眼神一动:“你可见过?美么?”

    “我没见过真人,只在报纸上看过照片。那气度……岂能是一个美字可形容的?”侍女想了想,“大概唯有京中林丞相能比吧。”

    沈妃怔了怔,道:“改日请人给我也拍张照片儿。”镜子搁案上,沈妃从镜子里瞧见侍女立在她身后嘴角一抽。乃站了起来,“出去吧。”

    侍女应道:“好。”沈妃面色微动,抿了抿嘴。

    这会子陈瑞文已回到堂上。便听屏风后头有人喊“娘娘出来了。”赶忙扭头。只见沈妃盛装翩然而出,身后跟了两名侍女,恍若仙人下界,不觉盯着看了会子。猛然回过神来,移目看地上青砖。乃上前行礼:“参见王妃。”

    沈妃轻启朱唇:“大人辛苦了。”陈瑞文连说“惭愧”。

    甄藏珠冷冷的道:“你就是妖妃沈氏?”

    沈妃道:“甄大人唤我做妖妃,与陈大人唤甄大人做逆臣有何不同?”

    甄藏珠怔了怔,浅笑道:“仿佛也没什么不同。”

    沈妃款款于客座上坐了,直道:“我这妖妃除去掩袂攻谗、狐媚惑主,也有点子别的本事。”

    甄藏珠定定的看了她片刻:“比如?”

    “比如传信。”沈妃伸手跟侍女要茶。侍女忙送了茶到她手里,她低眉吃了一口,乃捧茶在手道,“隔着贵军如雨的火。枪,我依然把信送出去了。”

    甄藏珠哂笑道:“不知送给哪位将军?该不会是南美卫若蘅吧。”

    “不是将军。”沈妃道,“我与王爷、陈大人若有个三长两短,会有人将先世子放了。”

    甄藏珠愕然:“放了?”

    沈妃点头:“放了。放走。他会去哪儿、找谁、做什么,就不得而知了。”甄藏珠面色徒然一变,杀气骤然迸裂而出。沈妃又吃了口茶,“或是上南美找卫若蘅与包家那两位爷们也未可知。”

    甄藏珠眯起眼看了她半日,嘴角勾起强扯出半个笑意:“沈娘娘开玩笑呢。”

    沈妃微抬了抬头,笑若春风拂面:“甄大人觉得我像是在开玩笑么?”

    甄藏珠面上犹如变杂耍的耍旗子一般,忽红忽绿忽白忽黑。良久,他乃坐直了脊背,向沈妃正色道:“既这么着,咱们两方便扣了环了。沈娘娘可有建议?”

    沈妃微笑道:“我就知道甄大人识时务。”乃伸出纤纤玉指,在跟前横着划了一道,“各退一步,二一添作五。”

    陈瑞文大惊,脱口而出:“不可!”

    甄藏珠皱眉,思忖片刻:“娘娘之意是,将吴国分了?”

    沈妃双手合拢茶盏子悠然道:“楚国不是分做了十来块么?”

    陈瑞文喊道:“万万不可!”

    甄藏珠又想了半日:“那娘娘想要哪块?”

    陈瑞文愈发大声:“吴国强盛,本来有国土较之别国略大的缘故。若因些许小事裂土,置王爷于何地?!”

    沈妃道:“我们世子自然便是要吴国。”

    甄藏珠挑起眉头:“难道我们太孙要南美?”

    沈妃一笑:“甄大人肯答应?”

    “自然不肯。”

    “我也知道,你们这几年精神都花在上海上。我若想将那港拿来,只怕也拿不着。”

    甄藏珠点头:“委实拿不着。不然陈大人早伸手去拿了。”

    沈妃也点头:“既这么着,我们也就不要了。”

    话音未落,陈瑞文再喊:“娘娘不可!王爷还在呢!”

    沈甄二人可算扭头去看他了。甄藏珠朝沈妃做了个手势,意思是你们窝里的事儿自己解决。沈妃苦笑道:“我又何尝愿意分国裂土。这不是全然没有法子么。陈大人若还不明白,只管出去问问守在府外的王将军。”陈瑞文一怔。沈妃长叹一声,“横竖这望宸院离府门也不远。我们在这儿候着,陈大人快去快回。”

    陈瑞文迟疑片刻,看看甄藏珠、此人面色讥讽;又看那福建小将,此人得意洋洋。又想了会子,朝沈妃拱拱手:“下官这就回来。”沈妃微颔。

    陈瑞文撒腿跑到府门外,无人拦阻。乃向外头的吴国兵士打听王将军在哪儿。此人乃吴王护卫营首领,这会子正靠着王府围墙而立,面上冷若冰霜。陈瑞文忙跑上前低声问道:“王将军,可派人去请援兵了么?”

    王将军缓缓摇头:“请什么援兵?也不看看人家使的是什么火器。射程比我们整整远了一倍。来多少援兵死多少。”

    陈瑞文倒吸一口凉气,呆了半晌:“那……可如何是好?”

    王将军抬目看了他会子:“我哪里知道如何是好。火器比人家差得太多,要打仗决计是只败不胜的。敢问陈大人如何是好?”陈瑞文眼睛一花,脚底下晃了晃。

    半晌,陈瑞文磨蹭着回到望宸院,垂头丧气。那福建小将军登时笑道:“陈大人这是让太阳晒晕乎了?”甄藏珠淡然吃了口茶。

    沈妃一叹:“陈大人已明白了?”陈瑞文点点头。沈妃乃命,“来人,取吴国地图来。”

    过了会子,有太监从书房取来地图铺在案头。沈妃与甄藏珠围了上去。陈瑞文迟疑片刻,坐在椅子上没动弹,扮作受惊太过的模样。他深知,如今甄藏珠借来精兵又拿住了王爷王妃,显见占的是上风,分国裂土之时八成会想抢下些便宜。而事后吴国朝野少不得诟病。他自己若不曾掺合,黑锅便归沈妃一个人背了。横竖她是女流,名声于她并不要紧。

    不想那两位竟然分得挺快,一炷香的功夫便已分好了!陈瑞文上前一瞧,地图上拿墨笔划出边界线。有金陵的这块写了个“吴”,带上海那块写了个“越”。甄藏珠并未得什么好处。正经是二一添作五,两块地方差不多大。

    陈瑞文皱眉:若是那头叫越国,与吴国不大吉利。乃道:“那边可否换个国名?”

    甄藏珠撇脱道:“不换。”

    沈妃道:“不过是个国名罢了,并不要紧。”乃望了几个男人一眼。“此事就这么定了?”

    甄藏珠点头:“可。”乃含笑朝沈妃拱了拱手,“沈娘娘名不虚传。既为兄弟邻邦,日后还请吴国多多照看。”

    沈妃欠身万福:“吴国亦请越国多多照看。”

    “好说。欢迎吴国来上海港出货。”

正文 第824章

    吴王妃沈氏与甄藏珠议和将吴国国土一分为二。沈妃与陈瑞文扶持新封的小世子得北边这块; 依然沿用“吴”做国名,金陵为都;甄藏珠扶持先王孙得南边那块,定国名为“越”; 以杭州为都城。

    方才甄藏珠一副随时要翻脸的模样,这会子已和蔼多了,还与沈妃、陈瑞文二人闲聊了几句。一时惋惜道:“王爷不肯重用先杭州知府张源; 人家已经被挖去做贵州巡抚去了。”

    陈瑞文忙问:“张源是怎么与燕国搭上的,甄大人可知道么?”

    甄藏珠摇头:“我哪里知道。横竖燕国总有本事从别国弄走怀才不遇的之官员。与张源同时到任的还有云南巡抚沈钊。这位原先不过是蜀国一个小小的县令,被他兄长牵连丢了官去做苦役; 后写了篇文章揭发金矿管事贪墨、方得自由。这样的人物都让贾家发现了。他与张源都是能官,本事不俗。”

    陈瑞文哼道:“张源不过是个乡野大夫之子; 捐的官儿罢了。”

    甄藏珠道:“他在吴国多年,每到一处则富庶一地; 如何会输给科举入仕的?可惜王爷不肯重用,巴巴儿放走了。”

    他两个只管说话儿; 沈妃变色一变; 声音微颤道:“敢问二位大人,你们方才说; 云南巡抚名叫沈钊?”

    “是啊。”甄藏珠道,“与娘娘乃是同宗。”

    “他本为蜀国县令?二位大人可知他在何处做过县令?”

    “本为泸州县令。”

    陈瑞文瞧出异样来:“听说娘娘乃蜀国人?”

    沈妃霎时垂泪:“沈钊只怕是我叔父!”

    甄陈二人大惊; 齐声喊:“什么?!是你叔父?”

    沈妃眼泪已滚了一脸:“家父因本为蜀国重臣。因偶然与蜀王四子诗文结交,惹世子疑心,冤死狱中。叔父受牵连丢官罢职。”乃取帕子拭泪,“本以为他早已死了; 纵然没死这辈子也必再无音讯。”

    屋中静了片刻,甄藏珠点头道:“原来如此。令叔也算因祸得福,在蜀国未必有他用武之地。”

    那福建小将笑道:“云南那边与外邦接壤,且多产珍惜药材和玉石。沈钊到任这几年广推种植橡胶树,又大肆修路说是要做什么旅游业,让人过去看山水民风,倒是与寻常官吏不同。”

    甄藏珠道:“此乃能人。敢为天下先已是难得,偏他还做得成。沈娘娘,沈大人那云南亦有奇珍,若想送出外洋卖去,也欢迎来上海港出货。”

    福建小将笑道:“甄大人开口闭口做买卖,倒如商贾一般。”

    甄藏珠道:“商贾又如何?我吴国不就是靠着商贾起家的?”

    沈妃心中悲喜交加。甄藏珠等人只随口说笑,听在她耳中却犹如天籁一般:她有身份了!不用只靠美色与手段在这吴王府中活命了。陈瑞文听着却另是一般滋味:沈妃原为外乡孤女,居后院不得出,世子还不是亲生的。只等吴王一死,吴国便是自己说了算。如今凭空跳出一个做巡抚的叔父来,日后还得忌惮一二。

    过了会子,甄藏珠乃含笑道:“裂土大事自然不能是王妃做的决定,必须得是王爷之意才是。”

    沈妃微怔了霎那,立时笑道:“不错,委实是王爷之意。”

    甄藏珠向陈瑞文拱手道:“陈大人,在座唯有你一个读书人,这拟旨之任非陈大人莫属。”

    陈瑞文再三推脱不掉,只得强打起精神提笔拟旨。他本有文才,不多时拟妥。只是还需盖上吴王大印。吴王还没死呢。陈瑞文立时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