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千头万绪的事,里府上下的衣服,吃的喝的,各处收礼和送礼,还有各种器皿物品的摆放回收,林林总总。刘年忙的脚打后脑勺,还好没出什么差错。看着最后各处东西都归置好,她心里总算把石头放下了。
瑞香长进不少,起码刘年屋里的事她和翠竹安排的丝毫不乱,等一切结束,刘年重赏了上下,府里交口称赞她。
刘年足足休息了几日,王妃找了她。
只见王妃斜倚在罗汉床上的狐狸毛毯子里,让云香捧了一件衣服出来,说道“这衣服是我出嫁时,我娘给我备的,料子是蜀锦,是京里锦衣坊的针线,料子针线都还使得,我看你我身量差不多,就给你穿吧。”
刘年见这件衣服颜色朱红,抖动间闪烁着光泽,衣服上的绣的是一只孔雀掩映在一树桃花间,衣服的扣子是宝石做成花朵形状,滚边和系带让整件衣服浑然一体。
刘年不敢拿“这衣服看着像艺术品,还有这颜色,我不能穿的。谢娘娘美意。”
王妃笑道“这又不是正红色,是朱红色,也不是让你平时穿的,没得让你糟蹋了。过阵子让你认个亲,那时候你穿。”
刘年好奇“我认什么亲呀?”
王妃喝口奶茶,这还是刘年特意为她调的“明年陛下六十大寿,王爷是要回京贺寿的,你也去,一来照顾王爷,二来到了京里你才能上玉牒,上了玉牒才是名副其实的侧妃。”
刘年眨巴着眼“哦,那多谢娘娘了。只是陛下大寿,娘娘不回去吗?”
王妃轻笑“我这身子骨可再经不起折腾了,况且毅儿也不回去。”
刘年担心道“娘娘不去,会有人说什么吗?”
王妃笑道“说什么?一个病歪歪的王妃去贺寿,半道上没了岂不晦气。”
刘年马上呸呸呸起来“娘娘你又胡说!小孩放屁,大风吹去!”
王妃哈哈大笑,发现奶嬷嬷和云香都是不赞同的看着她,王妃调皮的眨了眨眼。
就是这样,年后王妃还是病发了一回,好在不严重,大夫看过配了药,大家严严实实的照看了一阵。
五月出头,王妃给刘年找了青州的一户人家,恰好也姓刘,世代书香,在青州也是大户人家,人也不迂腐。家里儿子多,有两个儿子科举出身,都在为官,女儿一个都没有。
王妃派人一说就同意了,查了吉日,就请客摆酒,把刘年记在为官的大儿子名下。刘年多了一对祖父母,一对父母,两个便宜哥哥,和好几个叔叔伯伯。
刘年穿着王妃给的衣裙,由自己的便宜母亲拉着各处见礼,收了一大堆见面礼,也给出了许多红包。
最后皆大欢喜的散了。回到王府,冯嬷嬷还叮嘱道“娘娘如今也有了娘家,日后节礼什么的不能疏忽。”刘年点头称是。
第24章 往事
王妃对奶嬷嬷道“你让冯嬷嬷把京里的事告诉阿年吧,省得她回去两眼一抹黑。”顿一下道“周家的事也说吧,没什么好瞒的,到了京城,娴娘想必要见阿年,让她心里有个数。”
在一个春日的午后,刘年看翠竹教瑞香打络子,正在闲谈,冯嬷嬷说道“娘娘可知王妃为什么会嫁给王爷?”
刘年转过头看着冯嬷嬷道“皇子的婚事不都是皇上指的么?”
冯嬷嬷点点头“不错,奴婢说些京里的事给娘娘听吧。”
刘年双眼闪着听八卦的光,特意让瑞香给冯嬷嬷倒了茶“嬷嬷你讲!”
冯嬷嬷笑着接了“多谢娘娘。”想了下道“娘娘知道我们王爷排行第五,其实大皇子是前皇后所出,二皇子是现在的皇后所出,三皇子贵妃所出,四皇子德妃娘娘所出,我们王爷母妃早亡,后面成年的六皇子七皇子母亲都在妃位。”
“除了大皇子年纪长些,余下几位皇子没差几岁。大皇子的王妃是前皇后娘家侄女,往下几位皇子的婚事,当时是京里的热门。”冯嬷嬷忽然转了话头“我们王妃从生下来就有心疾。”
刘年啊了一声!先天性心脏病!
冯嬷嬷继续道“夫人自小就疼王妃多些,其实老爷夫人从没打算给王妃说人家,太医说过,王妃的身子只能静养,不能大喜大悲,女子生产对于王妃更是危险。”
刘年心里的惊讶都浮现在脸上,为什么不能嫁人的王妃最后还是嫁人了!这里头有什么事?
“夫人后来又有了二小姐和三少爷,大少爷比王妃年长三岁。几位少爷待王妃很好,好吃好玩的都拿给王妃。二小姐也是娇惯着长大的,人前待王妃也是极好,就是背了人喜欢问王妃要东西,王妃也喜欢自己妹妹,她要什么从来不拒绝。”
“老爷夫人见他们兄弟和睦,很是欢喜,王妃因身子的缘故不能多出去见客拜访,二小姐大了就随夫人出门,渐渐的人人都知道周家二小姐的名头。二小姐得了好东西也拿给王妃赏玩,姐妹俩比小时候还好些。”
“几位皇子到了年纪要成亲,周家也是皇上考虑的对象,奴婢们不知道上头怎么考虑的,就是当时传闻二皇子妃的人选是二小姐。不知道怎么的,皇上下旨周家嫡女为五皇子妃,邢伯爵家的小姐成了二皇子妃。”
“二小姐在家里和老爷夫人哭闹,被老爷关了祀堂,王妃去看望并劝说二小姐,两人闹了个不痛快,后来二小姐被放了出来,也不知道怎么的,在三皇子府上赴宴时,二小姐被发现和二皇子在一处。”
刘年嘴巴大的能塞下鸡蛋,这滚滚的天雷和狗血真精彩啊!
“后来府里闹哄哄的,嫁给五皇子的就成了我们王妃。”冯嬷嬷总结了一句。
刘年问道”那二小姐呢?”
冯嬷嬷嘴角冷笑“二小姐得偿所愿,嫁给了二皇子做侧妃!”
刘年发誓从冯嬷嬷嘴里听到了仇人不痛快我就痛快的的感觉。
这番八卦听下来,刘年脑子里翻腾着,这件事算起来王妃肯定是无辜的,被个亲妹妹坑的。秦烨也好不到那里去啊,原本定下的王妃还能被二皇子截了胡,补上的还是个病秧子,换谁心里不别扭?
这时刘年倒是佩服起秦烨来,毕竟他没迁怒王妃呢。
刘年不禁说道“王爷倒还好,没有说什么吧?”
冯嬷嬷叹气道“刚开始王爷也是不高兴的,后来对王妃还不错。王妃新婚就有了身孕,夫人担心的了不得,王爷请了太医在王府住着,王妃七个月就产下了小殿下,太医没断了看诊,还好母子平安。此后王爷没在王妃处留宿过。”
刘年都不知道说什么了,怪不得自己总觉得王妃和王爷相处很奇怪,还自己给自己解释,古人夫妻相处都是如此的!原来□□在这里。
这个故事刘年消化了好几天。等再见到王妃,刘年脑子里还在想,她看王妃的眼光都和以前不一样。
王妃奇怪道“你怎么了?”
刘年赶紧摇头“没什么。”
王妃笑了“被冯嬷嬷告诉你的吓着了?”
刘年知道冯嬷嬷告诉她这些,肯定是王妃授意的。她并不介意用王妃给的人,反正她坚持觉得自己和王妃没利益冲突,王妃也不会想要她的命。
况且在王府这么长时间,王妃对她颇为照顾,她的身份地位;能在王府站稳脚跟并且理事,都是王妃在支持。
刘年从没觉得自己聪明,就是知道自己不能贪心,也时刻提醒自己不能越界,看清自己的地位,做自己能做并且该做的事。也因为这样,王妃一点点的信任她。
王妃微微一笑“你怕什么,这些都过去了。告诉你,是让你进京后心里有个底,行事知道分寸就好。”
刘年扯下嘴角“我倒是没怕,就是有点说不出的感觉。您妹妹到底在想什么呢?”
王妃微微叹气“娴娘自小就觉得父亲母亲疼我比疼她多,哪怕我把她喜欢的东西都给她,她还是觉得不开心。等长大了,她倒是没这么表现,后来我才知道,她不过是把不满藏在了心里,不说罢了。”
刘年觉得不可思议“她不知道您的身体?”
王妃道“她从没见过我发病,自小母亲就照顾的我极好,就是犯病也不会让别人看见。现在想来娴娘的不满是一点点累积的,看着人人把我捧在手心,她同是嫡女,心里如何能开心。”
刘年也知道姐妹之间不一定要好,她还是想不通“那二小姐和二皇子的事情到底是谁主谋呢?皇上已经下了旨,二小姐不怕触怒皇上吗?”
王妃平静道“这件事两人都有意,二皇子责任还多些,所以皇上没有处罚周家,且皇上的旨上写的是周家嫡女,没特意指定是娴娘,周家嫡女除了她还有我呢。”
刘年眨巴着眼“二小姐图什么啊?就图做二皇子侧妃?”
王妃反问道“你可知二皇子的母妃是谁?”
“是现皇后吧?”刘年看了冯嬷嬷一眼,然后忍不住敲桌子“不对啊,大皇子的母亲也是皇后啊,比二皇子更名正言顺呢,难道王妃您的娘家支持二皇子?”刘年目瞪口呆道。
王妃忍不住笑了“阿年,你很聪明啊,就这些你也能想这么多?”
刘年不好意思了,这不是她想的多,而是上辈子看书和电视多,估计拉几个出来一问,都能得出这个结论。
王妃有了些兴致,她笑道“你觉得,大皇子和二皇子谁更好些?”
刘年摇头“我一个都没见过,不知道谁好谁坏,就是按道理,大皇子更名正言顺些,除非大皇子被人知道干出些大逆不道的事,否则二皇子没多大机会吧?”
王妃道“你看的倒是透彻,我父亲也是这么看的,所以周家没打算站位,娴娘本就准备许配给我们王爷的,后来出了这个事,父亲都气病了。娴娘在二皇子府得侧妃位,也是父亲向皇上请求的。”
刘年觉得姜真的是老的辣,这么一来二皇子的心思大半就落了空,她小心问道“那二小姐在二皇子府过得还好?”
王妃道“随王爷就藩前,听说过得还不错,二皇子挺宠她的,她还见过我,和我道歉来着。”
刘年心里冷笑“鳄鱼的眼泪!”她道“那娘娘怎么和她说的?”
王妃笑了下“我说没进皇家门我们是姐妹,如今身份有别,没什么可说的了。”
刘年一拍巴掌“娘娘说的好啊!”
王妃喝了一口茶道“娴娘是自误了,二皇子早就有心拉拢父亲,对娴娘也就上了几分心思,女孩子家被花迷了眼,哪里分得清好坏,连父母的话也不听。母亲也因此气病了,直说没教好她。” 王妃沉默了好大一会。
“有时候我也想过,是不是我有做的不好的地方,让娴娘如此偏激。”王妃忽然道。
刘年小心道“娘娘想多了吧,按说你和二小姐受的教育都一样,为什么你没这样想呢,有时候人的天性也是占多数的。”
王妃低头想了下,忽然笑道“你说的也对也不对,娴娘小时候就嫉妒我,她说家里所有人都围着我转,好东西都让我先挑,我一味觉得她只是小孩子脾气,我多让让就好了,从来没有想过去掰正她,去告诉她长幼有序,亲口告诉她我身体不好,我看的日出日落,肯定没有她看的多,我想我还是有责任的。”
云香和奶嬷嬷担心的看着王妃,刘年觉得这个话题她没法发表意见。
刘年嗫嚅了一句“路都是自己选的,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担负责任。娘娘如此自责,当初可想过自己进王府会面临什么”
王妃抿嘴而笑“想过啊,当时想着王爷再怎么恼怒,我也只能承受,最好身体争点气,不要死的太早。”顿了下道“王爷比我们想的心胸宽广许多,他从没责怪过我,有了毅儿以后更是去宫里请了太医在王府住着,说起来我们周家对不起王爷多些,我身体不好不能服侍王爷,挑了两个通房丫头,王爷也不见得喜欢。你来了吧,又说了那些话,我就怕王爷恼你。”
说着王妃微微皱眉,颇为烦恼的样子。刘年听的嘴巴一咧再咧,原来她觉得王妃一直想把她塞给王爷的根源在这里!这个逻辑也是醉了。
刘年赶紧道“这个吧,我觉得娘娘万万不可强求!王爷一个大男人,想要什么样的女人没有?或者你可以对王爷说,他看上眼的,只要身家清白,你就愿意接回来,那不是都解决了!”
王妃白了她一眼“看你说的胡话,王爷身子不要了?知疼着热的一两个就罢了,摆一屋子女人,你看着不烦我还烦呢!”
刘年觉得今天的三观真是再三的颠覆,她以前对王妃和王爷之间相处的模式很好奇,现在听着怎么这么像母亲对待儿子呢!王妃像养儿子一样对待王爷!
刘年觉得自己找不到词语表达现在的心情,她只能嘿嘿嘿的傻笑。
作者有话要说:
人不如猫系列一:老爸养了一只田园猫,我给小猫买了一小包猫粮,小猫接受良好,三天后老爸发我信息,猫粮没了,小猫断粮了!星期天请带回来。星期天带了一大包猫粮回家,老爸很满意,吃饭时说你妈最近很忙,下个星期天你们就不要回家了,反正猫粮已经回来了。
第25章 规矩
王妃接着道“罢了,和你也讲不清,你么,大事上看着是个明白的,小事情上就是个糊涂蛋,明年你和王爷进京,京里不比青州,你的规矩还是要再学一下的,我让冯嬷嬷多督促你,每天理完事情,你过来一个时辰,给我看你的规矩!”
刘年一下子垮了肩膀“还要学规矩啊,我觉得学的够好的了!”
王妃轻描谈写道“背个你刘家的谱系我听听。”
刘年傻眼“谱系?刘家?我家没这玩意吧?”
云香别过头偷偷笑起来,奶嬷嬷瞄了冯嬷嬷一眼,冯嬷嬷觉得自己老脸早都丢光了,她四平八稳的对刘年道“侧妃娘娘莫胡说,青州刘家的谱系老奴早就给您看了,也让您背过得。”
刘年腾的红了脸“哦哦哦,这个呀,背过背过!”
王妃拿茶杯盖轻轻撇着茶杯“那就背给我听听。”
刘年如坐针毡,好像面对班主任“那个那个,我背过,就是背,过,了呀!”
王妃是笑非笑的看着她“你是忘了吧!我觉得也挺有意思的,冯嬷嬷告诉我你背起来可快了,可惜忘起来也快,隔一天你基本上都能忘个七七八八,你这本事是哪来的呀?”
刘年呵呵呵的笑,能告诉你这是为了应付考试锻炼出来的吗?
王妃挥手“去吧去吧,好好学规矩去!”
刘年夹着尾巴灰溜溜的走了。
现在她除了管理王府内务,每天还要去王妃那里演示自己的规矩,行走坐卧,与人交谈。
王妃看着刘年用标准的姿态从门外进来,向她问好,然后规矩的坐下,用期待的眼神看她。
王妃觉得眼睛疼,她转头问奶嬷嬷“嬷嬷你看,她这规矩我挑不出不好来,怎么看着就是别扭呢!”
奶嬷嬷一针见血“刘娘娘像是一个木头人,动作虽然标准,看着就像是假的。”
王妃点点头“确实如此。”她对冯嬷嬷道“冯嬷嬷做一遍给你们娘娘看看。”
冯嬷嬷照着刘年的样子进门行礼然后坐下,一套动作虽然没有仪态万千,也是行云流水,看着舒服。
刘年没心没肺的拍手叫好,王妃觉得手痒痒,很想把手里的杯子砸过去。
“阿年,你的不行!重来!”王妃干脆说道。
刘年只能再做一遍,做完她不服气道“娘娘,我那个地方做的不标准?”自己又不是小燕子,知道规矩的重要性,练习的时候也没偷懒,每个动作都是很认真的好吧。
王妃叫人搬来一面大铜镜,让刘年和冯嬷嬷一起对着镜子做,刘年总算知道自己哪里出问题了,她的动作如同机器人,标准是有了,毫无美感。
这里王妃折腾刘年的规矩,秦烨知道后,怀着不可告人的小心思,去找王妃谈事情,每每刘年觉得练得不错的时候,秦烨就来一句“腿弯的太下,是平礼,不是下跪!”
“喝汤不能舀太多,没人和你抢!你居然还能把汤洒了!”
“笑的太假,一看就不安好心!”
“转头要控制幅度!肩膀不能塌!”
“你连衣服也不会配吗?红裙子配绿罩衣!”
刘年忍无可忍“王爷您外头没有事要处理吗?我学规矩这种小事您也要看着?”
秦烨皮笑肉不笑“你和我回京,你的规矩代表我的面子,这可不是小事,我不过偶尔过来看见,点拨你一句,你还不服气,看样子规矩是没学好!”
悲催的刘年学规矩学的一把辛酸泪!
脑袋上顶书已经不算什么了,按秦烨的说法,她要顶的是罐子,从空罐子顶起,慢慢里面装水。
晚上躺床上刘年就在被窝里嘀嘀咕咕的骂“什么玩意,顶水罐!当我是印度人啊!你要是落我手里,我让你好看!”
接着绝望的发现,秦烨不会落她手里,倒是自己自动跳进他手里了!
痛定思痛,刘年觉定不要脸一回,她难得开始巴结秦烨起来,各色小吃糕点流水似的送过去,偶尔听见小德子说王爷喜欢那什么奶油蛋糕,刘年马上开炉烤蛋糕,小巧玲珑的一个个,还摆出造型来。
王妃也笑眯眯吃着蛋糕,明知故问道“平时不见你做这些,最近怎么了?”
刘年睁着眼说瞎话“平时练习规矩忙啊!现在想着再忙也要孝敬王妃和王爷,你们督促我规矩也辛苦啊!”
小殿下嘴里吃的鼓鼓的“刘母妃,规矩是要好好练习的,先生也是这么说的。”
刘年弯腰笑眯眯道“殿下说的是,我一直好好练习来着。”
此举效果还好,秦烨果然不再横挑鼻子竖挑眼了,刘年松了一大口气,王妃看戏看的津津有味。
天气渐渐热了起来,这天刘年从王妃的庄田回来,把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