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佞相之妻-第1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在等他开口,关于沈沛白的身世,一直扑朔迷离,有甚多的疑点。

    沈沛白脸色沉郁,一言不发,俯身将额头贴在地面。

    “十年多年前,父亲第一次带我来此地,我知晓自己的身世,这是我第二次过来拜祭先祖和母亲。”

    苏映雪意识到沈沛白口中的父亲是沈仲合。

    山风飘忽而过,万千树木婆娑靡动,林深之处,隐约有子规鸟在啼鸣,风带起了沈沛白的衣袍和发丝,经过这段日子的休养和食补,沈沛白瘦削的身体渐渐多了一些肉,但是比起之前还差了很多,也难怪他扮成张晟,毫无违和之意。

    沈沛白目光落在燃烧的纸钱上,看着火焰将黄纸吞噬成灰烬,他的表情说不出有多难过,甚至还有种局外人的感觉,但是苏映雪知道他此刻心中一定很不好受。

    “三十多年,萧家是江湖中四大名门之一,我外祖父萧汝堪之武学在江湖可以名列前十,他与我师父亦是相交多年的好友,而我的母亲萧素是江湖中有名的美人,那一年她不过是十八岁,有一日出城打猎之时,无意间救下了两位被山匪打劫的世家公子……”

    这两位世家公子称自己姓徐,是从京城而来,是为了去柳台拜厉府的老爷子为师,谁料竟然遇到了山贼,两位公子倒是会一些武功,但是双拳难敌四手,山匪人多势众,小厮和仆从被杀的七七八八,他们的东西也被抢了,若非他们滚下山坡,差点亡命于此。

    这两位公子是两兄弟,年长那个二十多岁,生的俊美无俦,剑眉星目,一身威严之气,虽然狼狈,但是言语和动作透着高贵,丝毫不见窘迫之意,年纪小的那个十五六岁的模样,发育有些迟缓,个头还没有萧家小姐高。

    因为丢了进厉府的举荐信,又身无分文,萧素就把两位公子暂且带回了萧家养伤,兄长摔下山的时候摔断了一条腿,萧素就每日都过来给他换药,谁料一来二去之间,两人情愫渐生,互相喜欢上了对方。

    徐大公子腿伤好了之后,就暂且留在了萧家习武,与萧素情谊渐浓,每日写诗习武,又给萧素送花弹琴,尽自己所有的才能,来逗萧素开心,萧素也觉得与徐郎在一起的岁月,是她这辈子最开心的时候。

    徐公子对着萧素许下了承诺,说等回了京城之后,定会禀明父亲,八抬大轿迎娶萧素为正妻,萧素听了自然是心中欢欣,对徐郎感情更加深厚。

    然而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没多久,徐公子就接到了一封招他回京的家书,徐公子一见就变了神色,他告诉萧素说家中母亲重病,他要赶回去见母亲最后一面,临别前徐公子留下了一块玉佩,让萧素等着他。

    谁料萧素在柳台一直等了半年多都没有等来她的徐郎,不仅如此她还有了身孕,徐公子离别那日,她将自己交付给了他,萧家虽然是江湖世家,萧汝堪更是胸怀宽广,但是女子名节大于天,知道自己的亲生女儿不仅失了清白之身,而且还被人给欺骗了,气了个倒仰!

    萧素性子洒脱,到没有跟普通闺阁小姐一般寻死觅活,她跟他爹大吵了一架之后,回房收拾行李准备离开柳台,去京城找徐郎,她心中想着徐郎绝不会欺骗她,也许是因为要守孝,所以才耽误了时间,哼若是对方真得欺骗了她,那她就一剑斩了那负心汉的头颅便是。

    她进了库房,准备给自己找一些暗器迷药之流防身,谁料外头却传来了打斗之声,萧素心中一惊,正要离开,却见两个萧家弟子神色惊慌的冲了进来:“小姐!外面有人夜袭,庄主让我二人护着你从密道离开!”

    “是谁偷袭我萧家!我爹娘呢!”萧素直接往外冲去,却被两位弟子拦下:“小姐,别出去!对方用了下三滥的手段,老爷和少爷们,他们——他们都中了对方的毒烟,你出去只能罔送性命罢了!”

    萧素心中又惊又怒,是谁!谁敢如此迫害他们萧家!她不肯离开,但是却被那两名弟子拖进了密道之中。

    三人才入密道,萧素就听到了一声惨叫,那是……她爹的声音,萧素提起剑想要往外冲去,却被两名弟子死死拉住,这时秘道外传来了一个声音。

    “萧家小姐呢!”一个陌生的男声在外面响起。

    “都找遍了,没有找到。”

    “那东西肯定在萧家小姐的手中,继续找!”

    “是!”

    “……”

    萧素满目赤红,只觉得自己胸腔中有烈焰在熊熊燃烧,她的父亲,母亲,还有兄长,侄儿……

    他们所有人……竟是因为自己的而亡!

    他们在找什么?萧素心中已经无暇顾及这个,她脑海之中只剩下,血海深仇四个字!

    说到这里,沈沛白看了苏映雪一眼,眸中有了几分犹豫,几瞬之后这分犹豫转为了坚定,他原本是想瞒着苏映雪,自己了却这些事情,但是他若是实行那个计划,苏映雪最终还是会知道所有一切,或许她心中早已经有所猜测,她这般聪慧敏锐,不开口问自己就是一直在等自己开口。

    “他们究竟想要找什么东西,竟如此残忍屠戮萧家满门!”

    沈沛白开口道:“你不是一直好奇我的影卫从何而来?”

    苏映雪抬头看他,眸中满是疑惑。

    “前朝宁国皇室有一影卫所千余名,此影卫专为守护帝王而生,潜伏在皇宫四处,行踪难测,各有异能,宁国灭时,余下几百影卫奉命保护一个尚在襁褓之中的宁国皇子血脉,杀出了皇宫流落到了江湖之中,谁料此皇子生来就是个傻子,养到了十多岁连读书写字都不会,而周朝中有人得到了这群影卫的行踪,将此消息献给了当时二皇子肃王。”

    沈沛白顿了顿,眸中有了几分嘲讽之意,“肃王得此消息之后,就暗自赶到了那个地方,想要收服那群影卫为自己所用,即将收服之际,谁料影卫之中发生了内乱,双方交战困乱不堪,那皇子也在无意中被人乱箭射死,而肃王也不小心落下了山坡……”

    “莫非那玉佩……就是可以号令影卫的证物?”

    沈沛白苦笑着点头。

    话说到这里,苏映雪才明白过来,之前一直疑惑的点,自此全部清晰起来,她原本就有了一些推测,沈沛白的生母为何会找到将军爹,为何萧家的坟墓会立在这荒芜之地,沈沛白的影卫又是怎么来的,这一切从头到尾都是一条丝线轨迹,如今真相大白,这并非是丝线,而是悬在沈沛白心中的蛛网,层层叠叠的真相如同蛛丝一般,将沈沛白网在其中,不可自拔。

    萧氏一家,恐怕是皇宫里派人灭的口,凶手不是开国皇帝,恐怕也是先帝!

    她终于想起来三十年前发生了什么大事,三十年前,二皇子肃王密谋造反,无数官员被波及抄家问斩,将军爹当时是肃王的好友,却不得不撇清关系,所以沈沛白生母到达京城知晓了所有事情之后,为了不连累楚府,所以选择离开,结果却依然逃不过追杀。

    她曾听说父亲说起来肃王,说他用兵如神,在军营之中深受士兵拥戴,又素有仁义之德,才学之名,当时的皇帝很宠爱这位皇子,若非已经立了太子,很有可能就要把皇位传给这位肃王。

    “肃王当日将玉佩交给了母亲之时,恐怕就已经得知了他进京也许会有这么一劫,只是他却没有料到,这信物不仅把自己害死了,也害死了母亲一家。”

    沈沛白眸中只有嘲讽之意,他从未承认自己是赵家的血脉,他的父亲如此聪明绝顶之人,怎么会将这么危险的东西留在身份,他留在萧家的目的怕是只有一个,萧家乃江湖世家,等闲之辈不敢轻易犯之,而对方也绝不会料到他会将影卫的信物交给别人。

    果真是无情最是皇家人,丝毫没有考虑过若是有人知晓信物在萧素手中,会给她、给萧家带来怎样绝顶的灾难,最聪明绝顶的人,反倒被聪明所误,最终落得被身边之人背叛的下场。

    所以当年楚将军告知自己所有真相,将那块玉佩交到自己手中之时,他第一反应是想要砸了这块沾染了多少鲜血和冤魂的信物。

    但是,一想到这是母亲留给自己的唯一东西,他又将它收了起来,将它藏在了一处没有任何人知晓的地方,他曾经想自己也许不会用到这位影卫的机会,但是最终他选择了进入了朝廷,那群沉寂了二十余年的影卫又排上了用场。

    当是时,宁国逃出来的影卫有五百多人,内乱后只剩下了三百余人,当年肃王与影卫交易,他答应给对方重新安排身份入世,若是他有事的时候,对方不能抗拒他的命令,谁料还未安置妥当,自己就被亲兄弟构陷叛国通敌罪名,被关押囚禁起来。

    二十年后,那三百余名的影卫沈沛白只召回了不到两百名,后又不断编收新人进入,如今潜伏在暗中的已有四百二十人。

正文 第189章 厉府世家

    第189章厉府世家

    这些事情沈沛白原本并不愿苏映雪知晓,不过时徒生烦恼的事情罢了,然而如今苏映雪与他已成共同体,他的计划已然展开,瞒不住也不想瞒住苏映雪,而如今这个计划之中,苏映雪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当然他绝对会护着苏映雪,不会在这个计划之中受到一点伤害。

    二人烧了纸钱,点了香烛,之后又将香烛和纸钱痕迹消弭无踪,只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沈沛白和苏映雪二人做事都十分谨慎,能想到事情都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这点上来说,他们二人倒是绝配。

    牵着马下山,苏映雪跟在沈沛白的后面,结果沈沛白突然停下了脚步,导致苏映雪低头看着路,一不留声撞到了沈沛白背脊。

    “怎么了,为何——”她的声音戛然而止,视线落在远处。

    山路下端,上来了两个人,两个男子,前面的是个年过五十的老者,穿着一件石青的长袍,面容清癯,两鬓半霜白,他腰上悬挂着一枚淡黄色的和田玉,手中举着一根竹杖,徐徐而来,让苏映雪瞬间想起来苏东坡的那首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那老头一边走一边吟起了诗,正是跟苏映雪脑中的想法一般。

    苏映雪心道,此人穿着不凡,神态不怒自威,定是个久居高位之人。

    目光向后移,看到后面那人之时,苏映雪眸色一动。

    是他!竟是昨天她进客栈之时碰到的那个男子。

    那个男子此刻穿着一件灰袍,衣襟洒脱不羁的敞开着,腰带乱七八糟的系着,腰上还挂着一个酒葫芦,一副江湖浪子的模样。

    那老头走到他们的跟前,停下身来:“两位小哥,你们莫不是也来看飞仙峰的奇景的?”

    沈沛白点了点头。

    那老头又问:“不知前面还有多少远啊,本以为老朽能一口气爬上去,没想到这幅身子走得倒是有些吃力呢。”

    沈沛白指了指山头,言简意赅道:“两柱香的时间。”

    老头道了一声,一边往上走,嘴里哼着不成调的山歌,敞着胸膛的男子就大摇大摆从苏映雪的身边经过,苏映雪目光在他身上一扫而过,跟在沈沛白的身后继续往前走。

    “你怎么知晓这飞仙峰的位置?”苏映雪问,她心中担心这两个人是不是有问题,“他们两个人不是是跟踪我们上山而来的吧。”

    “不像是。”沈沛白回答,“此处山坡时常有人来看风景。”

    说罢他抬手一指着不远处的山峰,道:“那块山石就是飞仙峰,像不像天外飞仙一般横在山顶上。”

    苏映雪认真看了几眼,诚恳地摇头道:“天仙倒是没看出来,倒是觉得有点像跳起来的癞蛤蟆。”

    沈沛白愣了一下,突然放声大笑起来。

    苏映雪却是怔住了:“你应该多笑笑。”

    沈沛白执起她的手,低声道:“夫人莫不是觉得张晟的面容比为夫好看不成?”

    “不是。”苏映雪随口道,“你的眼睛笑起来很好看,当然你的脸也很好看,比全天下的男子加起来还要好看,只可惜京城中的女子为你癫狂若斯,你却被我这双辣手给采撷啦。”

    “男子好看有什么用。”

    沈沛白哭笑不得,他从小就讨厌别人说他好看,他儿时在苍山派时,他的师兄们都把他当成女孩子,他的岫儿从前就总是爱说这些来逗他,如今二人分隔多年终究是有些生分了,好在以后他们还有大把的时光可以拉近比较的距离,培养专属于两个人的默契。

    二人一边说着话,一边真的看起风景来,方才上山之时只顾着埋头走路,此刻见到沈沛白展露笑颜,苏映雪才感觉此处风景的确是不错,或许有爱人在身边,去哪里都是圣境吧。

    天色已经暗了下来,阴沉沉,即将下起一场大雨,两人赶紧骑上马往城门口方向冲去,走到城门口的时候,苏映雪无意间看到两个穿着短衣的男子推着一辆泔水车出城,她目光停在了他们两个人的脚底。

    这两个人有古怪,上半身装出一副很吃力的样子,但是步履却是很轻松。

    沈沛白也瞧见了,苏映雪不是多管闲事之人,也没有多加关注那两个人,直接进城去了。

    刚走到客栈之中,就看到一个仆从迎了上来:“二位是可是张晟张武大侠?我是我们老爷派来带你们去厉府的。”

    厉府坐落在城西,是柳台最大的宅邸,厉府的老爷子名叫厉恺群,如今已然是八十大寿,与大周朝同龄,正是儒松学院开创者,曾是龙图阁大学士,可以称得上是大周朝大部分朝官的老师,就算是皇帝见了也要称一声老师的。

    人生七十古来稀,古代人的平均寿命都在四五十岁,活到七十已经是非常难得,而像厉老这种属于老寿星了,这厉府是柳台最大的名门望族,门口摩肩接踵,黑压压一片人头都是等着送礼的。

    就连当日沈沛白生辰都没有这般盛景。

    若是一个人威望如此厚重,皇家怎么怎么会放任不管呢,这就是厉家家主最聪明的地方,当年儒松堂建立是多年之后,厉老就选择了告老还乡,先帝觉得他还能再干两年,厉老就老泪纵横,说老臣多谢皇上厚爱啊,老臣当年建立儒松堂都是因为皇上大力促成,功劳都在皇上啊,如今儒松院就井然有序,教育之事在千秋万代,也有了更优秀更年轻的官员能胜任此事之类云云,把先帝感动的无以复加,亲手给他题了一块匾额,上书四个大字:“天下师座。”

    任性如先帝,要是隔现在的皇帝赵延玦就绝对不会干这等蠢事,他最多也就会挽留一番,然后让蒋公公去库房拿点灵芝人参赏给人家,然后恩威并施一番,保不准还会派柳台的官吏盯紧这厉府,这老头精气神足着呢,怎么会轻易放弃这正三品院正之职呢?

    先帝在位时候,政事懈怠,只知吃喝玩乐,大张旗鼓建行宫,修桥梁堤坝,还让人开凿了两淮运河,意在功德千秋,想要自己的名字流芳百世,结果运河修了一半,上头官员拿一点下头官员又拿一点,导致预算超支,挖河道的劳工闹了起来,这皇帝知道了以后倒好,直接把上下经手的官员全体砍头,午门的血留成河,简直人间惨案。

    搞的朝廷官员战战兢兢,倒是没人贪皇家的钱了,而是改而从下头捞钱,这样下面的人捞来捞去的,大周朝国库年年赤字,皇帝还没有解决这些问题,就身子往后一仰,驾崩了。

    某种情况之下,苏映雪还是蛮同情赵炎彻这个倒霉皇帝的,也不知道这个皇位争来争去有什么意思,上位者就是替先帝收拾一大堆烂摊子的。

    话说远了,再说这位厉老到时没有占着先帝赐下的四个字作威作福,不仅如此他回乡之后,立下了家规凡是厉家子孙,不得入朝为官,此家规一出就震惊四野,你这十年寒窗苦读,不入朝为官,岂不是枉读圣贤书,再者你这么大的一个世家不入朝为官,难道还从商不成?儿孙前途都不要了吗!

    然而厉老这家规立下没有多久,皇帝的人就派到了柳台,皇帝下了一道圣旨,圣旨之上是厉老之功在朝在社稷在千秋,后世同享之才,需大加奖励,于是破例封了厉老为二品侯爵,虽然是虚职,也不是世袭,但这是皇帝能拿出来最高的奖励。

    并且尊重厉老的意思,以后厉家后人不入朝为官,但是儒松院算不得朝廷,以后厉家子孙中有才德兼备者,进士出身,可入儒松院为师,为莘莘学子广授学业。

    换言而知就是,厉府既然不当官了,那就负责教育吧,以后儒松院老师的职位就等着你们了。

    自此后厉府桃李满天下,不说厉老,每五年换一次的院正,其中半数都是出自厉府。

    要说这厉老怎么是人精呢,此举不仅将厉氏维持几十年不倒,接连几次躲过了朝廷清洗。

    就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