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盯着书本不放的李香寒,郑氏抱歉地说道:“张姑娘别见怪啊,寒儿这是见到陌生人怕羞,并不是有意冷落张姑娘的。”
她的女儿是不是怕羞郑氏自然清楚,不过她并不想给外人留下她女儿是个清高孤傲的人的印象。
张牡丹柔柔地笑道:“没事的,郑嫂子。不过寒丫头竟然识字,可真是厉害!”
这一句倒是真心赞美。在她的认知里,她周围可都没人会识字的。如今这寒丫头才几岁,就能看书了,她说不羡慕那是假的,所以语气里不免掺了几分羡慕。
“哪里,不过是识得些许罢了。”郑氏不过谦虚了一下,将话题从女儿身上引开,“不说其他的了,既然张姑娘和兰丫头是来学绣花,那我们开始吧。你们先坐,我去拿针线。”说着还给二人各自倒了一杯茶,那是她们母女先前准备的,如今正方便,不用另备。
郑氏先前在挑黄豆,那是准备过一阵子种在新开的荒地上的,如今李香兰二人上门请教,自然先把这活放下,去房间里拿来针线,开始教二人。
郑氏的针线活是原来的主家花了钱请人教她的,加上她本人有天分,又刻苦,所以自然是学了个通透,绣出来的东西活灵活现。也正缘此,她才能成为马小姐身边管针线的大丫鬟。
如今李香兰和张牡丹上门讨教,郑氏也没藏私,认真地教导二人,至于二人能学成几分本事,就要看她们个人的天分和努力程度了。
“想要学好绣花,基本针法很重要,只有掌握了针法,后面的就简单多了,不过这针线活讲究的就是个灵气,至于绣出来的东西有没有灵气,就要看个人的见解和领悟了。我看了你们的绣品,兰丫头的针法功底还有待提高,至于张姑娘,针法还算好,不过也要加强练习。所以现在咱们就从针法开始讲解……”
以郑氏的手艺,教导这二人不过是小菜一碟,但她也没有敷衍了事,而是认真地讲解。
现在郑氏说的这些,李香寒早在四岁的时候就学过,背都能背下来了,奈何只有理论知识,至于动手能力,那就是个渣。
李香寒的重点当然不是在郑氏所说的知识上,更不是在书上,而是在学习的二人身上。李香兰可能是之前没有这么系统地学习过,而且她那绣活也确实不怎么样,但是看刘氏就知道。刘氏绣出来的东西也不过与一般人寻常无二,她教出来李香兰自然也越不过她,况且李香兰也学了没几年。现在有这么好的机会学习,李香兰听得很认真,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也会问郑氏。
反观张牡丹,心不在焉的样子。这下更是让李香寒觉得,这人上门绝不是学绣花这么简单。
不仅是李香寒觉察到张牡丹的心不在焉,就连郑氏都觉察到了。她刚为李香兰解答了一个问题,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忍不住问道:“张姑娘,你有什么问题吗?”
“啊?”郑氏的问话将张牡丹从思绪中拉回现实,见郑氏和李香兰都看着她,李香兰的一双眼中更是满是疑问,连忙说道,“哦,没问题,没问题!”边说边露出些许讪讪的表情。
她能说她在想怎么都没见到李承文吗?自然是不能的。要是郑氏知道自己的肖想她的丈夫,那自己还不得被轰出门去!所以她不但不能说出来,就连表露出一丝那个意思都不能。
第八十二章 爹回来了
李香兰并不知道原先她娘和她姥姥的打算,更不知道张牡丹的心思,毕竟这种事大人们会有意避开她这个小丫头,因此她以为张牡丹是单纯地想要过来学绣花而已。
只是张牡丹现在在做什么?学习的时候明显地不在状态,这哪里是学习的态度?要是惹怒了二婶,二婶不肯教她们了怎办?她可不想被张牡丹连累。
李香兰心里着急,更不喜张牡丹了,要不是碍于亲戚情面,她才不想理她呢。但是现在怕惹得二婶不喜,她不得不从中劝解:“二婶,相信表姨不是故意走神的,接下来她一定会认真学的,表姨是吧?”
“哦,是,是的,我会认真学的。”张牡丹附和道。
“那二婶咱们继续吧。”
“对,继续吧。”张牡丹应道。
郑氏本来就不在乎张牡丹的态度,学不学,用不用心的这是张牡丹自己的事,她不过是看在李香兰的面子上答应教她而已。刚才要不是她心不在焉,东张西望的,她也不会停下来。如今当事人都表态可以继续了,她自然也不会深究,而是继续先前的讲解。
接下来张牡丹没有再东张西望了,只不过那心思还是不在刺绣上面。郑氏也有所觉察,只是没有点破,但她还是把重心放在了李香兰身上。
虽然说她和大嫂刘氏的关系不好,但大人的事到底与孩子无关,现在李香兰想要跟她学习刺绣,她自然不会跟一个孩子计较,而且李香兰的态度认真,她也很欣慰。女儿家有一手好绣活总是好的,以后出嫁了也能有一技傍身。
只是自己的女儿没天分。郑氏在心里叹息:寒儿天赋高,学什么都快,偏偏在女工一事上就练不好,果然人无完人!
郑氏对她的态度,张牡丹并没有觉察,因为她现在心里正愁着呢。她本以为只要能过来就能找到机会与李承武独处,再与他扮柔弱诉衷肠,说不定就能俘获他的心了呢。谁曾想这都老半天了,李承武连面都没露过,而且这郑氏母女都在家,她要如何探得李承武的行踪,又要如何寻到机会与他独处呢?
如果不能与他独处,自己的打算岂不是要落空?
尽管张牡丹是个会掩饰内心想法的人,但郑氏和李香寒都不是简单的人。李香寒两世为人自不必说,郑氏出自京城官家,自然见识了不少因私之事,更是见过不少两面三刀、心怀鬼胎之人,所以张牡丹心里的不甘,母女俩多多少少都看出来了些。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太阳渐高,眼看就到午饭的时候了,李承武还没有现身,张牡丹心里愈发着急,面上不自觉的显露出来。
郑氏看在眼里,对于张牡丹更是不喜了。她之前不过是隐隐有些猜测,现在再看张牡丹这样的表现,心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不过想到李承武对她的保证以及公公那边的态度,郑氏心里总算好受了些。
抛开这些事,郑氏也有些焦心,这相公怎么今日出去这么久没有回来?往常这个时候他早已经回来了的。
正当郑氏和张牡丹各有所想的时候,门铃响了。
“娘,我去开门。”说完,李香寒放下手中的书,也不给郑氏反应的机会,立即向外面走去。
根据她的猜测,这定是爹爹回来了,她要先一步去见他,与他通个气,避着张牡丹些。既然已经猜到张牡丹的意图,她自然不能让她得逞。
李香寒的身影消失在几人的视线中,张牡丹才问道:“郑嫂子,刚才那铃声是?”
“哦,因为院门离主屋太远,听不见敲门声,所以就想了这么个法子。”郑氏浅笑着解释。
李香兰也跟着说道:“就是刚才我们来时那样,一拉线铃声就响了。”
她来过这边,自是知道这个事,当时她还感叹想出这个法子的人聪明来着。
“这样啊,这个法子还真好。”张牡丹赞叹,然后问道,“这个法子是李二哥想出来的吧?对了,怎么来了这么久,都不见李二哥?”
憋了许久,她终于把这个问题问出来了。不过她一个未出嫁的姑娘这么打探一个男子的下落,终究不好,而且还是当着人家娘子的面。所以这话一说出来,张牡丹有些忐忑不安地看着郑氏,生怕她看出些什么来。
只是张牡丹不知,郑氏从她出线的那一刻已经隐约猜到她的意图了,只不过没有明说罢了。
对于张牡丹的忐忑不安,郑氏故作不知,只是笑笑,然后淡淡地说道:“他呀,出去忙活去了。”
至于具体去做什么,她就不说了。
至于刚才的铃声,她猜测一定是自己丈夫回来了,既然如此,这张牡丹二人也该回老房那边了。这般想着,郑氏便说:“这针线活呀,还是得靠自己勤加练习,今天我要说的也说完了,你们就先将我今日所说的针法练熟悉了,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学习,不如今日先到这里吧。”
不怪她这么不客气,任谁在面对想要抢夺自己幸福的女人都会不客气的。她能平心静气地对待她已经是很大的让步了,可别想她能大方地给她提供机会。
“好的,今日多谢二婶了。”
李香兰顺从地告辞,可是张牡丹却犹豫,“郑嫂子,这……不如……再教教我们吧,这一时半会儿的,还学不会呢。”
“这针法我已经说了,接下来靠的是多加练习,不过张姑娘,不知你是哪里不明白呢?”郑氏耐着性子问道。
张牡丹不过是随意找个借口而已,刚才她没有认真地听,现在自然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
郑氏又说道:“这会儿都快午时了,想来老房那边正等着你二人吃饭呢,让他们等久了不好,我也就不多留你们了。”
这是在明着赶人了,张牡丹就是再厚脸皮也不好意思继续留下来了只得带着李香兰告辞离开。
李香寒开门后发现果然是李承武回来了,便跟着他一起去了茅草屋那边,又找了话题将他拖延在那边,最后李承武也觉察出了她的意图,笑着问道:“说吧,寒儿,为什么要将爹留在这边?”
第八十三章 刘氏撵人
有些事情一旦开了头,就有势不可挡之势。张牡丹目前就是如此。
自从第一天上门请教后,她就每天拉着李香兰一起过来,美其名曰请教绣花,但是一旦到了真正学习的时候,又总是心不在焉,甚至暗暗打探李承武的事。
这下,就连李香兰这个十岁的丫头都觉察到了张牡丹并不是真心地想学绣花,不过她并没有猜出张牡丹的真正意图。饶是如此,她也很抵触,觉得自己被她利用了。
所以当张牡丹再次拉着她过去的时候,李香兰拒绝了。更何况,经过郑氏几日的指点,她的绣技有了较大的进步,而且正如郑氏所说,绣工主要靠个人的练习。她觉得自己现在正是需要多加练习的时候,就是再去那边也不能马上学习新东西,所以便找借口拒绝了。
李香兰不肯带她过去,张牡丹自然着急了。她前几日虽然日日过去,但是都很少有机会能见到李承武,唯一一次见到他还是郑氏母女和李香兰都在场的情况下,而且那时候郑氏正送她们离开。
不过是一段时间未见,她觉得李承武又俊朗了许多。不过是往那里一站,就给人一种安全感。看得她的心不住地扑通扑通跳。
如今李香兰不肯跟她一起过去,那她怎么办?几日相处下来,她也感觉到了郑氏对她的疏离,这样的情况下她要是一个人过去不知会不会被拒之门外?
忧心自己心愿落空的张牡丹不知道,李香寒早已识破她的意图,并事先隐晦地告知了李承武。为了避嫌,李承武自然是想方设法地避开她的,所以才有了她很难见到李承武的情况。
对张牡丹有微词的不仅是李承武一家和李香兰,更有大张氏和刘氏。
大张氏对于张牡丹给自己二儿子做平妻一事自然是乐见其成的,但是这并不表示她乐意让张牡丹在他们李家白吃白住啊。眼见张牡丹来李家已经十天了,可是看看她都做了什么?除了刚来几天还帮忙做些活计,后面几天那是天天往老二家跑。往那边跑就算了,还次次都算计落空!
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大张氏暗暗咬牙,不能再让她待在李家了,再待下去村里该有闲言碎语了:哪个像她一般年纪的好人家的姑娘会在亲戚家待这么多天的?而且这亲戚还是拐着弯的!
别到时候算计不成,还带累他们老李家的名声!加上这些天白吃白住的损失,那她可是亏大了!
有了这样的念头,大张氏就想将张牡丹打发回家。想了想,这张牡丹既是刘氏带回来的,又是她表妹,那么让她来做这事是再好不过的了。
得了大张氏吩咐的刘氏脸色有些难看,但也不得不接下这任务,谁让这张牡丹是自己表妹,而且还是自己带回来的呢。
刘氏一边去找张牡丹一边在心里埋怨自己亲娘,怎么就想出了这么一个馊主意,现在好了吧,害得自己被那个老太婆责怪。同时又将张牡丹也一起埋怨上了,觉得她自甘下贱,竟然上赶着给人做小。而且还赖在李家不走,让自己难做。
满心沉浸在自己利弊的刘氏显然忘记了,当初她自己也是赞成这么做的,要不是她在大张氏耳边撺掇,也不会有现在的事了。
刘氏板着脸走进李香兰房里的时候,张牡丹正磨着李香兰过去李承武那边。
李香兰正被磨得快要控制不住自己脾气的时候,就见刘氏面色难看地走进来,吓得连忙站起身,诺诺地叫道:“娘。”
因为不公平的对待,李香兰心里对于刘氏是有些害怕的,尤其是在她脸色不好的时候。
刘氏这会儿没心情理会李香兰,所以对于她的问候听而不闻。她看向一旁的张牡丹,说道:“兰丫头,你先出去,娘有话要喝你表姨说。”
见刘氏如此吩咐,李香兰松了一口气,她还真怕她娘这火气是冲着她来的呢。既然没有她的事,那她自然要听话离开的,于是说道:“是,娘。”
说完便向外边走去。
见李香兰离开,张牡丹疑惑地问道:“表姐,什么事呀?”
因为李香兰还未离开,刘氏沉默着,直到李香兰走出门外,她一把关好房门,才看向张牡丹。
“什么?”
李香兰才出房间没走多远,就听到里边传来张牡丹的一声尖叫,惊得她的小心脏也跟着一抖。她很好奇她娘跟张牡丹说了什么,以至于让她反应这么大。
李香兰停下脚步,想要认真听时,里面的谈话声却是小了,什么也听不清。她有心想要靠近偷听,又怕被人发现,只好安奈下这份好奇心。
却说房间里,张牡丹不敢相信地问道:“表姐,你说什么?你要赶我走?”张牡丹咬着唇角,睁大双眼,似乎是受了天大的委屈。
然而她心里想的却是,李承文这个窝囊废,不是说好的要劝说他娘让自己留下来的吗?现在不过才十天,这就赶她离开了!真是个没用的男人!
面对张牡丹这模样,刘氏心里更来气。自己不过是让她回家而已,她就对自己做出这副样子来,好像自己欺负了她是的。出来这么多天了,难道让她回家不是应该的吗?
这样想着,刘氏更觉得自己没错了,于是硬气地说道:“表妹,你出来也这么久了,也该回去了,要不然小姨该着急了。”
想了想,刘氏又补充道:“这也是我婆婆的意思,而且为了你的事,我可没少吃挂落。”
刘氏觉得她不能背负这个臭名,至少得让她这个表妹知道,这个家是大张氏在当,而且让她回家也是大张氏的意思。你要怪就怪大张氏吧,我只是帮忙传个话而已。
“表姐,我……我……”
张牡丹低下头,说不出话来,刘氏也不急,就这么看着她。
过了好一会儿,张牡丹才抬起头,却已经是泪流满面,不过还是坚持说道:“对不起表姐,是我不好,是我连累了你……你放心,我明日,不,我今日便走,绝不给你添麻烦了。”
如今还不到午时,今日回去还来得及。
得到张牡丹的同意,刘氏也松了一口气,她说道:“既然如此,你现在就收拾东西吧,待会儿我让你表姐夫送你。”
事情一了,刘氏也不久留,转身离开了。她可不想对着那张梨花带雨的脸,看着心里就堵得慌。
这会儿的刘氏却不知,待会儿还有更堵心的事等着她呢。
第八十四章 说漏嘴
终于解决了张牡丹一事,刘氏心情舒畅,准备去给大张氏报备,却被刚从外边玩耍回来的李茂全一头撞上。刘氏也不生气,反而顺势揽着他,笑问:“全哥儿回来了,你爹呢?去将你爹找回来,让她送你表姨回去。”
“我爹去村口赌钱去了。”
过年时节,忙活了一年的农人们好不容易得闲,有那些好赌的便三三两两聚集在村口货郎家耍两把,李承文正是其中之一。
因为大家都不富裕,所以赌注也不大,都是一文两文钱的,大张氏也不管,刘氏更是管不住。所以现在听到这个答案,刘氏并不意外。她嘱咐道:“那你去把你爹叫回来。”
谁知李茂全从刘氏怀中抬起头,问道:“表姨要回去了?那爹岂不是不给我买糖吃了?”
对于李茂全来说,张牡丹这个表姨回不回去他不关心,他只关心自己有没有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