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田园嫡妃-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地方离大青山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

    丈量的工作并不困难,很快几人便测出了五十亩的面积并做好记号,然后村长又带着人离开。

 第十七章 图纸

    想到明日便可拿到官府的红契,那么房子的事情也该开始准备了。李香寒回到自己的房间开始绘制房屋的图纸。

    昨天晚上他们一家人已经对房子的建造讨论了一些想法,李承武提了几点后就让李香寒来绘制图纸。

    李香寒找了根木炭,凝眉沉思,并不急于动笔。思考良久,李香寒才开始在纸上慢慢勾勒出一幅图。那是仿照现代四合院来设计的。因为李承武说不要太过打眼,她便只设计成一进的。不过饶是如此,总面积也占了超过一亩的土地。

    正房五间,中间是待客的堂屋,左右两边各两间用来做卧室,现在他们家还没有这么多人,她打算抽出一间做为书房。东西厢房各三间,东边的厢房用于做客房,西边靠近正房的第一间是厨房,第二间是公共浴房和净房,第三间用于堆放杂物。倒座四间,她打算以后买了奴仆后用作下人房。另外,每间主卧还单独设计了现代化的浴室。家里所有的浴室净房都通过底下排污管道通到屋外远处的排污池。

    大门设在倒座的正中间。李香寒打算在中间的空地上也铺上青石路,在厨房门口附近打一口水井,青石板路两旁留一些空白种上防蚊虫的花草,既美观又有驱虫的功效。

    这么一来,需要定制管子,需要铺地板,看来需要花费的银子还是挺多的,李香寒在心中盘算。不过,房屋就要住着舒心才是最重要的不是么?银子没了再赚就是了。

    再有,房子建好后配置的家具是自己打造还是定制?上一次在县城的木匠铺子她并没有见到有现成的家具,也没有见到家具铺子,看来还是自己设计好了。李香寒暗自思量后又提笔在另外的空白纸上勾画起来。

    李香寒拿着画好的图纸给李承武和郑氏过目,两人都露出吃惊的神色。

    李承武沉思了片刻方才问道:“寒儿,这也太大了吧?咱们家就三个人。而且这也太打眼了些,只怕……”而且找这么建好后那可是李家村头一份,就连村长家都没有这么大。

    这已经很小了好么!李香寒劝说道:“爹,娘,这赚了钱自然要享受的,怕什么!而且你们的眼光要放长远些,以后咱们家肯定还会添置人口的,你们不想以后有奴仆伺候着吗?那样你们就是老爷夫人了呢!”她没说还要郑氏给她添弟弟妹妹的事,以后她身体彻底好并且怀上了才是惊喜不是吗。

    “这孩子,就想得这么远了。还老爷夫人呢,只要你们都好好的娘就开心了。”郑氏感动又有些没好气地说道。她是个孤儿,被家里的亲戚卖到大户人家当一个伺候人的丫鬟,好在跟了一个好主子没吃什么苦,现在又只有这么个女儿,她就盼着他们这一家人一辈子平安喜乐她就知足了。

    “娘,您放心吧,女儿肯定能让你和爹过上好日子的。”李香寒搂着她的胳膊说道,娇娇糯糯的声音让郑氏比吃了蜜还甜,她笑着说道:“好好好,咱们的寒儿是最厉害的,娘相信你。”

    “爹也相信我们的寒儿。”李承武也附和道,然后也同意了按照这图纸建造,“既然图纸和土地都定下来了,那么现在就要开始准备了,初二那天便可直接动工。”

    “那我明儿去找大石兄弟帮忙找人。”郑氏说道。

    于是建房一事就这么确定了下来。

    傍晚,趁着郑氏去做饭的功夫,李香寒打来一盆热水给李承武洗脚敷腿过后才拿出自己的一套银针,准备给李承武针灸。

    苏大最擅长的是内科,至于骨科就极少涉及,所以李承武的腿疾主要是李香寒在医治。前世她一手银针使得出神入化,但那只是用于杀人,至于怎么治腿,她只有一些理论知识,所以她也是一边在书店找书研究一边慢慢摸索。

    她曾经想请教镇上平安堂里的坐堂大夫,谁知那人并不愿意教导她。这时代无论是大夫还是其他手艺人都轻易不会把自己吃饭的手艺教给别人的。

    好在她的研究还是有些效果的,至少现在李承武的腿疾就有好转的迹象,而她之前说的再有两个月能好的话并不只是安慰李承武和郑氏而已。

    为了使房间内更明亮些,李香寒在李承武躺着的床边点了好几盏油灯。她将那细长的银针放在火上烤了一会儿,才开始往李承武腿上扎去。

    只见她面色平静,双眼认真地注视着李承武的腿,手上拿着银针的手轻轻转动,银针便慢慢扎进李承武腿上。

    “爹,您感觉怎么?”李香寒一边扎针一边问道。

    “有一些涨涨麻麻的。”李承武回答。其实他一开始并不认为自己的女儿才学了这么几年便已有所成,能够治好他的腿,只不过看着女儿为了给他治腿那刻苦钻研的模样,他拒绝的话说不出口。

    算了,就当是给她实验罢了,李承武这样劝自己。没想到这一番治疗下来,还真有效。自己这个女儿呀,还真是天才!李承武忍不住在心里骄傲。

    “那就说明针灸有效果了。”李香寒嘴上说着话手上的动作却也飞快,很快李承武的腿上的各个要穴便扎满长短不一的银针。

    因为离取出银针还需要一些时间,李香寒便坐在床边的凳子上与李承武聊天,主要是接下来的打算。刚买了这么一大片的荒地,开荒也是一个问题,只能请人来做。而且她想在过年前能把地整理好,把种果树的坑挖好,那么该请哪些人,请多少人,一个人一天多少工钱……这些问题李香寒都要由李承武来决定。

    虽然他现在行动不便,但是李香寒并不想自己直接做决定,她不想让他生出一种他是没用的废人的念头。

    “现在粮食已经收回来,大家也都闲下来了,我看就在村里找人吧,也算帮衬帮衬乡里乡亲了,你李大叔知道村里哪些人是干活的好手,找他帮忙准没错。至于工钱,去镇上打工的一天是三十五文,咱们也照这个来吧。”李承武细细思量了一会儿才开口说道。

 第十八章 准备

    至于建房为什么不请李家村人,是因为他们要建的是青砖瓦房,村里没人有这个手艺,只能夯土墙,所以他们需要到镇上请专门的施工队回来,只是这样一来,就需要给工人做饭了。

    李香寒说道:“那就照爹您说的来吧,不过咱们要不要找几个婶子来做饭?娘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

    “是该请的,你刘奶奶和王婶算两个了,让你娘在决定另外两个吧,有四个应该够了。”李承武说道。

    父女两个商量了半晌,李香寒才把银针拔掉。这时,郑氏也刚做好晚饭。

    “寒儿,你们父女两个好了没?”郑氏走进房间问道。

    她知道今天又该给相公针灸了,不知道现在如何,便先过来看看。现在看到女儿已经将银针收好,她有些急切地问道:“怎么样?你爹的腿好些了么?”

    “娘,您放心吧,女儿我的医术可是很好的。”李香寒安慰道。

    “确实如寒儿所说,这次针灸过后感觉轻松多了。”李承武跟着回答。

    “在有一次的针灸,爹爹就可以开始尝试着走几步了。”李香寒补充道。

    郑氏脸上充满喜色,说道:“真的?那就好,那我就放心了。对了,饭已经做好了,我去端过来。”

    说话间郑氏已经匆匆走出去了。

    第二日一早,村长就送来了已经在官府上档的红契。看着那薄薄的一页纸,李香寒有些激动,从此这一大片就是他们家的了。

    吃过早饭,郑氏带着李香寒来到了隔壁的刘寡妇家,李大石兄弟还没有出去干活。

    这里秋冬季节开始种植冬小麦,刘寡妇家旱地不多,李大石一个人就可以侍弄得过来,所以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李大石在家打理田地,李三石去镇上找活干。

    现在不过刚吃过早饭,两人还没有出门,郑氏就带着李香寒过来了。

    “这……承武媳妇,这乡里乡亲的,不过是帮些小忙而已,哪里用得着给这么多银子。”刘氏听着郑氏说明来意并递上二两银子后便连连推辞,有些迟疑地说道。

    郑氏连忙解释:“刘婶,这也不是一天两天的,而是从头到尾都需要两位兄弟的帮忙,这样他们就耽误了他们的活计,而且我这也不过是按照市价给的工钱,并不算多,要是您不肯收的话我只能找别人帮忙了。”

    “既然如此,那你们两兄弟就过去帮忙吧,只是老三你镇上的活计……要不要去跟东家说一声?”刘氏答应下来,却也先问问李三石的意见。

    听闻刘氏的话李三石突然有些扭捏,迟疑地说道:“娘……其实……其实我已经两天没找到活计了,如今镇上也不太招像我这样的短工了,我之前没敢告诉您…。不过您放心,我一定好好地给承武哥干活!”

    李三石说完转过头对郑氏保证:“二嫂子你放心,我一定会做得很好的。”

    李三石是个有些害羞腼腆的小伙子,话不多,至今已经二十岁了却还没有成亲。现在看着他这模样,李香寒有些好笑。她微笑着对着他说:“李三叔,我相信你。”

    想起自己家到时候要在荒地上种果树,或许后续还要种其他作物,爹爹一个人可能忙不过来,这李三石却是个好人选,于是补充道:“李三叔,要不然以后你来我家帮忙干活吧?这一大片的地我爹一个人忙不过来。”

    “这倒是个好主意,三石兄弟啊,到时候就要麻烦你了。”郑氏也同意这个提议。

    “这…。这么大的一片地,承武哥打算种什么啊?”李三石问道。

    “种果树啊,还有其他的经济作物。”李香寒笑盈盈地回答。

    种果树?那不是要卖到远方?能赚银子吗?还要那经济作物又是什么东西?承武哥可真大胆!李三石心下疑惑,却没有追问,只是憨憨得答道:“好啊。”

    李三石没问,刘氏倒是问了,她有些担忧地说:“承武媳妇啊,你们怎么种这种东西?又不能填饱肚子。有那闲钱还不如买些水田种粮食实在。”

    在刘寡妇的认知里,农民还是应当以种粮食为主,那什么经济作物的她也不懂,但是那水果什么的可不是粮食,要是遇到天灾,可不能当饭吃。

    “刘奶奶,这是因为我们家人少,做不来那么多,况且我爹的情况也不好下田,而且这荒地就在屋外,也好打理。”李香寒主动解释道。

    刘寡妇还是不能理解李香寒的想法,不过她也没有再多说什么,毕竟这是别人的家事,她也不过是好心提醒一句。

    和刘寡妇一家商量好后,李三石便去镇上找专门建造青砖瓦房的师傅和买青砖瓦片,他对镇上的情况熟悉一些,由他出面比较好。李大石则是去村里找人帮忙开荒。李香寒和李承武商量过了,人数就定为二十个。

    在房屋动工前就可以开始开荒的工作了,不过这几天不会提供午饭,所以工钱定为一个人四十五文一天。房屋动工后如果谁想在这吃午饭的,则工钱调整为四十文一天。

    李香寒也没闲着,她先是跟着李三石去镇上联系建房师傅,又跟着去预定了砖瓦,顺道还去了烧纸粗瓷的作坊定制了浴室和净房专用的管子。

    她原先想过要用铁来制作的,不过后来想到铁容易生锈,而且这个时代对铁的控制很严格,所以便换成了瓷管。她为此还特地叮嘱一定要烧制地结实耐用一些。

    李香寒在青山镇转了个遍,发现只有两家木匠铺,她仔细看过两家师傅的手艺,发现都不满意。又向李三石打听附近几个村庄是否有手艺好的木匠,最后发现村里的木匠也只是有些粗糙的手艺罢了。于是只得去县城里寻摸。

    想到再过几日便是去拿轮椅的日子,她打算留待那时候再去,反正房子还没动工,家具的事也不急。

    果然与李香寒预料的一样,他们家这又是买地开荒又是建房的,整个李家村都知道了。他们是知道之前李承武一家的情况的,大家都很好奇这突然之间李承武哪来的那么多银子买地盖房。

    后来大家从村长处得知是李香寒卖药材得来的,纷纷感叹李承武夫妇生了个好女儿。当然,也有不少的人心里有些蠢蠢欲动,也想去山上找药材来卖。可是他们认识的也就那几样普通常用的药材,而且他们也不敢进深山,所以最终这一想法没能实现。

    李家老房的一群人自然也得知这一消息,大房、三房以及大张氏反应各异。

 第十九章 老房反应

    “娘,你看吧,我就说老二一家是发财了吧!寒丫头那个死丫头不承认不说,居然还敢那样对您,实在是没教养!娘,难道您就这样算了?”只要一想到那天的事,刘氏就一肚子火,所以现在她可劲儿在大张氏耳边煽风点火,“还有啊,现在他们家招工居然没想到通知咱们,反而白白便宜了外人!”

    此时郑氏吃完饭的时候,老房的一家人都坐在饭桌前。只不过这一大家子的人数太多了一桌坐不下,于是分成了两桌。李铁柱夫妇带着儿子孙子一桌,儿媳妇和孙女一桌。

    听了刘氏的话,一家人都有些沉默。

    好半晌,小张氏才弱弱地反驳道:“大嫂,这二哥已经分家了,就算不告诉我们也没什么吧。”

    这话就有挑拨的嫌疑了。分家就怎么了?分家就不是爹娘的儿子了?现在这么大的事都没有事先告诉爹娘一声,这简直是没把爹娘放在眼里!

    不过,刘氏并没有听出来,她和小张氏本来就不和睦,经过上一次的事更是记恨着小张氏,现在听到小张氏这么说,还以为她是在含沙射影自己多事挑起矛盾。刘氏忍不住说道:“三弟妹,你这是什么意思?你是想说我挑起事端还是说我觊觎二弟的银钱?我只不过是觉得二弟应该告诉爹娘一声而已,而不是像这样招呼都不打。”

    其实也不能怪李承武不告诉李铁柱夫妇,而是他现在行动不便来不了老房这边,而他深知自己亲娘的性子,要是让郑氏过来的话少不得要受委屈,他舍不得。

    而李香寒本人则是根本没将这边的人当成亲人,所以根本就没想起这事。

    所以,李家老房只能从别人口中知道了。

    “我可没这么说,我……”

    小张氏话还未说完便被大张氏呵斥打断,只见大张氏阴沉着一张脸看着两个儿媳妇说道:“好了,都别吵了!整天只知道吵吵闹闹,事都不会做!”

    自从刘氏被惩罚包揽下三天的活计后,刘氏干活懒懒散散的,说话还阴阳怪气的,她看着就来气。这两个儿媳妇没一个让人省心的,当然,已经分出去的那个更加不省心!

    “明天我和你们爹过去老二家看看,你们该做什么做什么去。”

    整个过程中都是大张氏在教训两个儿媳妇,李铁柱一句话都没说。一来是他一个做公公的不好呵斥儿媳妇,二来他这个人比较软弱,整个家都是大张氏说的算,他的话还真没什么分量。

    大张氏的一番呵斥,刘氏和小张氏都闭嘴不再说话,其他人也不敢开口。至于回到房间里各房怎么打算的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第二日,李铁柱吃过早饭便向李承武家的方向走去,一路上免不了碰到村人。

    “铁柱叔,张婶,你们二老这一大早的去哪呢?”一个挎着装有衣服的篮子的年轻妇人问道。

    大张氏脸上勉强挤出一个僵硬的微笑,答道:“这不是去我二儿子家看看。”

    “张婶,你家寒丫头可真能干,你们二老可有福了。”这妇人看样子不太清楚李承武家的事,此时笑盈盈地夸赞道。

    大张氏闻言脸上的笑意更僵硬了些,有福?他们有个屁的福气!那寒丫头眼里哪有她这个奶奶?她可没忘记那天那小丫头眼里的寒光,简直要撕了她似的。

    大张氏只得勾着唇角说道:“哪里,一个小丫头而已,哪里有什么能干不能干的。”一个赔钱货,再能干最后还不是别人家的。

    不过是一阵寒暄,两人复又继续往前走。

    “这张婶可真有福气,有个这么能干的孙女,以后可得享福咯。你说我家怎么就没有个像寒丫头这么能干的孩子呢!”见两人走后,年轻妇人对着身旁的另一个年纪稍长的妇人说。

    有什么福气!年长的妇人不屑的撇撇嘴角,有些嘲讽地说道:“你才来李家村的不知道,这李承武一家与老房可不亲近,当年他们一家被分出来的时候可是什么都没有呢!还有啊,”妇人稍微压低声音继续道,“据说当年张婶可是想要饿死寒丫头呢,为此寒丫头还发了一场高烧,差点就去了,好像正是因此李承武才会什么都不要也要从那个家分出来的。”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