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农田玉直接无视,现在不是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大冬天的,住的房子还没着落呢,还谈什么拜师学艺?
村民被自己的亲人解救下来,一个个坐在雪地上都手软脚软,一场夺人生死的审判最终在药王的参与中以闹剧的形式结束。
陈乐璃见事情已了,连招呼也不打就自行离开,药王见了连忙跟上,小子可能生气了。
农田玉看了一眼村长,村长反映过来,他咳了两声宣布:“你们的房子已经没了,而宝柱一家正打算盖房子,谁家愿意出力的都可以来我这里登记,到时那些出了力的人家可以租住在宝柱家的房子,租金都算最便宜,直到你们房子重建为止,租住时限为一年,大家有没有意见?”
村长话刚说完,大家就像炸开了的锅,一改之前的无精打采,这根本就是天掉下来的好事,大冷天的谁愿意住帐篷?大家都不愿意耽搁下去,围着村长就叽里呱啦地要登记。
农田玉十分满意这个效果,但家里的小院子她可不愿意让那么多人住进来,人多是非也多,她打算在村里买一块地作竹制品作坊,这样工人以后住的地方有了,村民也可以暂时住在那。
宋氏听了却吓呆,她怎么不知女儿有这个打算的?
众人登记完后都没有马上离开,看着宋氏和农田玉,大家的神情复杂,有不安,内疚又夹着感激,过后又悲伤,有人嘴巴张开又合上。
宋氏不再纠结于建房子的事情,看着这些平时相处起来关系不算差的乡里,也不知说什么好。
有人终于鼓起勇气说:“宝柱嫂子,我,我……”他结巴了大半天也说不出什么话来,将人家闺女绑走然后要用锄头打死,不是一句道歉就能当没事发生过的。
宋氏张了一下嘴就合上,也找不到说话的由头。
忽然,刘二婶走到农田玉跟前,她眼神呆滞,一边咯咯笑一边将脸凑近农田玉的脸,之后瞪大双眼问:“房子盖好了我小宝就能回来吗?”
“啊?”农田玉被她的疯颠吓了一跳,躲到宋氏身后探着身子看着刘二婶。
刘二婶这话一问,那些因这场雪灾有亲人离开了这个世上的村民都不由低声啜泣,渐渐地哭声渐大。
农田玉眼圈不由自主就红了,从宋氏身后走出来,看了眼唉声叹气的村长,又看了看摇头晃脑傻笑的刘二婶,她如果说不会回来,这个可怜的女人肯定不会相信,说回来她上哪找个小宝出来给她?
想了想说:“刘二婶,小宝他去学艺了,走的时候嚷着让他娘给他再生个弟弟出来陪他玩。”
刘二婶一听开心得手舞足蹈,“真的,小宝真的这么说的?”
农田玉违心的点点头说:“真的,刘二婶快回家去,小宝可不喜欢自己娘不在家。”
刘二婶点点头,“嗯,我要回家给小宝生弟弟,我要回家……”神智迷糊的刘二婶一摇一晃地离开,至于是不是回家就只有她本人才知道了,人群中也没有看到刘二,唉,人果然要有目标才有生存的希望。
村长叹了一口气,对那些哭泣的村民摆了摆手,说:“各位还是节哀顺变,这次的事差点就酿成大祸,如果不是宝柱闺女放过你们,你们就等着坐牢吧,好啦,都散了。”
村民离开后,农田玉被宋氏和农田禾几个围上前检查伤势。
村长站在一旁看着,心里也觉得惊险万分,小丫头身上的淡青色棉衣上大片血迹,这可是致命伤来着,他也凑上前看了几眼,然后十分内疚地对农田玉母女两人弯下腰作揖道歉。
“宝柱家的,叔真是对不住你,差点害了你家闺女。”
宋氏摇摇头:“这事与村长叔无关。”
农田玉眼珠转动了几下,甜甜笑着道:“村长爷爷,我要买地。”
村长大吃一惊,“啥?买地?!”他慌得后退几步,紧张得又摇头又摆手,“没,没没没,没地可卖,没地可卖。”
------题外话------
作者小时候去外公家,外公家附近有一户人家门前的猪圈里关着一个疯女人,那时作者只有六七岁,觉得她很可怜,每次经过都觉得又好奇又害怕,心想,她为什么疯了?她家人为什么不管她了?
第五十四章要买地
农田玉听到村长紧张的推搪之词,眉头皱起来,虽然土地是农民的根本,但一个村子的经济发展,关键时刻还是要靠领导人的决策,关门自守只会停滞落后,甚至走向灭亡,而她也并不是认为自己是救世主,只不过是想共同发展,别弄得到时贫富两极分化,惹人眼红,无端生出事端,她走近村长,抬头,阴森森地嗤笑。
“村长不想村民生活好是吗?”
“你胡说!”
村长忍不住大声斥责,村里穷他知道,但族田和地是他们的根,是刘氏一族的祖先在战争和灾难之后带着族人来到这片土地,历经了与原居民争得头破血流的代价才取代他们留在这里繁衍后代和开宗建族。
这里虽然叫青河村,但村民都姓刘,当初郭氏带着三个儿女流落本村,千辛万苦才求得族长的同意准予卖田地给这个可怜的女人,除此之外,村上外姓人都是青河村附近的几条村子嫁进来的媳妇,村里的教书先生陈夫子也不在本村居住,是从上山村请回来的。
所以这卖地根本不可能。
“那为什么不卖给我?守着地他们能住上青砖瓦房了?守着地他们就不用挨饥抵饿?守着地他们就能吃饱穿暖?守着地那些人就不用逃荒?”农田玉步步紧逼,说话时气势凌厉,但又一针见血,听得村长,宋氏和农田禾几个目瞪口呆,半天说不出话来。
村长有那么一刻甚至觉得村民吃不饱穿不暖,住不上青砖瓦的房子是他的错,他脑子嗡嗡响着农田玉的话,难道这就是村子穷的原因?
宋氏则自言自言:“智多近妖,这果然还是被那药王老先生教坏了,以前的怎么就没注意玉儿去哪儿玩了呢?”
无辜躺着也中枪的药王还不知自己在没收到徒弟之前就已经给农田玉背了一次黑锅,现在的他正苦逼的对着陈乐璃的阎王脸认真的在给叶庭御的娘做检查,而且还要找出原因,为什么一个人会被一层黑黑的泥垢包起来,然之后又无药而愈就醒过来了?
他打了一个喷嚏,看了一眼不懂得关心师父的小子,无趣地摸摸鼻子,天气本来就够冷,臭小子还冷冰冰的。
这一边的农田玉不管宋氏几人是怎样的,静静地等着村长的回复,她就不信村长对那种生活不向往?没人想一辈子熬穷的。
好半天……
村长终于从震惊中回过神来,他用不相信的语气试探着问:“就凭你今天早上的竹制品就让我们村过上好日子?你就没想过万一卖不出,连竹子的钱都收不回来吗?”
农田玉笑了,不上心就不会关心她的竹制品的销售好不好了,他这是对她的能力有质疑,看来多少是听进去了。
“这你不用管,你只回答我地卖还是不卖?!”她扭了扭酸疼的脖子,唉,人小还说个话都要看人鼻孔。
村长急了,这孩子也太咄咄逼人了,他虽然是村长,但土地买卖也要经过族长和几位族老的同意,然后再开村民大会,得到大家的认可这事才成,这宝柱家的小闺女还真是个小孩吗?
他定神地看着农田玉,结巴的问:“这,这,你,你真是只有五岁?”
农田玉一愣,说着说着怎么说到这个呢?呆了一下点头,“是的。”
“五岁就这么聪明,不是妖怪是什么?”
啊?!
农田玉被他这么忽然一句搞懵了,不是在说卖地的事吗?怎么说到这个呢?反应过来后她瞪了一眼村长,“村长爷爷请慎言!”
村长吓了一跳,对哦,他干嘛了?刚平息了事又胡言乱语,好在这里只有他们几个,他扯了两边嘴角不好意思的说:“哈哈,呵呵,糊涂了。”
“没事,我们继续说卖地的事。”
“嗯,这事要经族长的同意才行,我到时……”
“不!”农田玉打断他的话,打铁需趁热,而且不知村长能不能说服族长,“我和你一起去找族长。”
“啊?这不太好吧?你不是刘氏族人,祠堂这个地方可不能进去。”村长皱眉看了一眼从头到尾不吭声听着他和农田玉说话的宋氏,这也该时候管一下吧?
宋氏已经被农田玉震惊得大脑一片空白,这又是卖地又是卖竹制品的,这是她女儿吗?所以没接受到村长的眼神。
“没事,我就在门口等族长出来,相信族长也乐意自己的族人安居乐业的,走吧。”
农田玉拽了一下村长的衣袖,“走吧,盖好房子好过年,有钱快快赚。”
------题外话------
这里说到青砖瓦房,
古时的房子有木头构造的,还有泥房子。
文中会出现青砖是为剧情需要,这和小和尚有关,在此就不剧透太多了。
虚构,勿较啊。⊙﹏⊙
第五十五章说服
刘氏祠堂建在村子中心,建筑面积不算很大,目测大概有六十平方左右,用的建筑材料是青砖瓦房,门楣上是一块大青石,上面刻着刘氏两字,门框两边同样是用大青石堆彻,门槛高半米,大门两边分别用金漆在漆黑木板题上一副对联,祠堂的结构成山字形,两边各有两间小屋,祠堂对着一口池塘,引水青河。
农田玉一路扯着不情不愿的村长终于来到饲堂,后面跟着宋氏和农田禾几姐弟。
村长喘了几口气才缓过来,甩开农田玉的手,小丫头力气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大,他的老骨头都快被拉散了,他交待了一句在门口等就进了去。
农田玉没跟进去。
毕竟这里是祠堂,里面供奉着别人的祖先牌位,她坐在门口的石墩上托着腮,宋氏张了几次口最终还是没出声询问。
过了大概一刻钟,村长走了出来,示意农田玉跟他进去,农田玉愕然,宋氏却急了,终于开口说话,“村长叔,这不妥吧?”
村长摆手道:“哎,这我也不知族长为什么这样做,宝柱家的先回去吧,这大晌午的,你们还没来得及吃饭就出事了,回去吧,宝柱他们应该也等急了,叔在这你还不放心吗?”
宋氏看了一眼农田玉,小闺女对她点了点头,没办法她只好木然地向村长点头,“那麻烦村长叔。”
“嗯,回去吧。”
目送依依不舍的宋氏和兄姐离开后,农田玉拒绝村长要抱她过门槛的好意,自己爬过高高的门槛进入祠堂,一进去,里头昏暗的光线与外面的雪光形成了反差,她眨了眨眼睛过了一会才适应过来,只见,黑暗中亮着四点幽光。
一把苍老的声音在前方响起:“小丫头快过来让我老头子瞅瞅是个怎样机灵的丫头。”
农田玉依言慢慢地走近,待到眼前出现一个身影才停下脚步,定神一看才知那四点幽光并不全然是烛光,其中两点是人的双眼。
老人身穿黑色棉袍,盘腿而坐,脸像风干的老树皮,深壑苍桑,头上只剩下几根头发,长长的胡子稀疏,双眼闪着精光,总体来说是个上了年纪但精神奕奕的老头。
老人坐的位置后面是供桌,供着三排牌位,农田玉掠了一眼,心里数了下大概有六七个。
农田玉打量老人的同时,老人也在静静地观察这个只有几岁的孩童,然后微不可见的点头。
农田玉双手交叠抵在前额,弯腰向老人行了一礼:“族长老老爷爷,田玉向您老人家问好了,祝您老人家健如松柏,寿与天齐。”
刘族长一听十分高兴,用手捋了一下胡子,呵呵地笑,对农田玉招招手,“小丫头挺会说话的,来,过来坐我前面。”
“哦,谢谢族长。”
农田玉搬了个蒲团放到老人面前,然后盘腿坐下,静静地看着老人。
“小丫头要买地?”老人直入话题。
农田玉点头回答:“是的,我要买宅基地,还要买田,开荒。”据她观察,青河村的田都是在曲折回旋的小山坡脚下,挨着青河,这些山从大青山到镇上这一条主道上大大小小至少有几十个,听一些老人说山上大型野兽没有,小动物却挺多的,不过在这次的旱灾中差点绝迹。
山上的竹子和树木倒没遭到多少破坏,如果这些小山坡好好利用的话,那是能发展成连锁产业的,当然,山虽然是在青河村,但却受官府管辖,不过村里可以使用,上报后交上一定税金就可以。
农田玉是想利用这些山来开梯田,种果树,养畜牧。
老族长听了农田玉的回答却说:“如果我老头子不答应呢?”
“那我们就举家搬往青山镇其他的几个村子,总有眼界远的族长会同意的。”
族长一窒,看着农田玉不说话,农家可是有三个小子的,这些小子成婚生子后到时可不止三个男丁了,长此下去必然枝繁叶茂,与刘氏一族并驾齐驱,这……他垂下眼睑,就像睡着了一样。
农田玉也不急,转过头问村长:“村长爷爷,剔除我家,刘氏一族现共有多少户多少人?从来到青河村立族第一代开始又是多少户?多少人?”
村长看了一眼族长,见族长没看他也没吭声,他犹豫了一下说:“共45户,418人,逃荒的有两户,嗯,至于第一代为18户,人数好像是148人。”
“那族田有几亩?”
村长不解了,“小丫头问这些干什么?”
“我这不是为了那田地的事作个统计嘛?”
老族长听到这个话,揭开眼皮看了一眼农田玉又闭上。
村长顿了顿说:“族田共有395亩,不包括旱地和各家自留地。”
啪的一声,农田玉忽然拍了一下手掌然后站起来说:“那就是了,族人会越来越多,现在族田都不够分,难道你们就不急的?”
村长听了脸上发烫,瞪着农田玉一阵气结,“我们会去开荒,这与你买田有何关系,卖给你我们的田才会越来越少。”
“那现在村民除了耕种外有哪些收入?”
老族长忽然睁开眼,摆手让村长别说话,他反问:“农人的使命就是耕种,说什么收入?平常养猪养鸡种菜拿去外面卖不就有收入了吗?我们不耕田做什么?”
“所以大家日子过得越来越穷,所以房子也是泥房子,所以只是一个很短时间的旱灾大家就没饭吃,所以只是下个雪就会压死人。”农田玉越说越快。
族长和村长越听心情就越沉重。
“我有办法让他们住上瓦房,吃得饱穿得暖,孩童有书念,问题是你们肯不肯卖地,算了,我饿了,回家吃饭去!”
农田玉转身就要离开,心想该说的都说了,不行就去其他地方,别的地方只要钱还怕买不上地?
“哎~小丫头~”
……
农田玉手上拿着一份宅基地契书,心情愉快地爬过高高的门槛,然后转过头对村长说:“村长爷爷别忘记到时和我一起去衙门办一下手续和问一下山头买卖的事情啊。”
------题外话------
农田玉前生只是个18岁的女生。
第五十六章刘氏借钱 村会
村长没有回答农田玉,待小丫头走远,他看了一眼若有所思的族长,还是问出心中的疑惑:“族长叔爷爷,您老人家真的相信这小丫头?”
族长点点头又摇摇头:“回去吧,好好在小丫头身边助她一臂之力,不然村里的人可不卖一个那么小的小丫头帐,回去吧,回去……”
说着说着他又闭上了眼睛。
农田玉拿着那份契纸开心的跑回家,刚进院子就差点被一个肥胖的身影撞倒,她稳住双腿,抬头一看才知原来是她的大伯娘刘氏。
“大伯娘好。”农田玉弯腰恭敬地打了声招呼。
刘氏刚想离开,听到农田玉这样的新奇的打招呼方式,她停下来,用眼角斜了一眼农田玉,然后往地上啐一口痰:“好个屁啊,原来是你个小丫头,怎么走路也不带眼?你不知你堂妹生病了吗?还好好好,好个鬼!呸,赔钱货!害老娘被那老不死的骂得狗血淋头,拿点钱出来救自个孙女都不愿意,我有钱还来借?哼!”
农田玉被刘氏一顿抢白真是哭笑不得,她不愿理会刘氏,一蹦一跳的跑回帐篷,见祖母郭氏果然板着脸生气,她娘爹在一旁劝解着,她走上前将契纸递到郭氏的面前。
“奶奶,你别生气,你看,这是我们家另一个房子的地契,买了四亩地,一亩地2两银子,待会村长会来收钱和商议盖房子的事情。”农田玉身上的银票不好当作村长的面拿出来,而且数额也太大了。
郭氏三人一听都用惊喜的目光看着她,特别是郭氏母子,为了在青河村安身,又冷又饿的母子几人在族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