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孤女悍妃-第1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好要让我帮忙呢!”慕云岚拍了拍手,“说起大师兄,差点忘记了被留在外面的大白,好些时日没有见它了,待会儿让人把它带到皇宫来。”
越景玄感觉有些搬起石头来砸了自己的脚,他方才之所以那么说,就是想让云岚主动参与进来,可以和他一起帮大雍国恢复生机,谁知道半路跳出来一个凤惊羽还有一只白老虎,简直让人气得肝疼。
“云岚,要帮助百姓重新回到家乡、恢复耕种,也需要不少时间和心力,我自己恐怕忙不过来,你难道不帮一帮我吗?”
慕云岚很是意外的眨了眨眼睛:“皇叔手下不是有那么多臣子吗?再者说,我听爷爷说了,后宫不得干政,你方才说的那些都是属于前朝的政务,我可不能卷入其中,我还是想想该如何帮师兄重建芳华阁吧,对了,还有父亲那边,之前不是有消息传过来,说是大获全胜吗?我也该准备一下,看看把慕家重新修缮一番,等父亲凯旋而归,可以住进崭新的府邸里。”
越景玄沉默了片刻,忽然开口道:“云岚,虽然说现在还没有进行正式的封后大典,但你的身份已经是皇后了,那你可知道身为一国之母最大的职责是什么?”
慕云岚略显疑惑:“最大的职责?”
越景玄扬起唇角,弯腰将人抱了起来:“身为皇后,最大的职责自然是为朕开枝散叶、绵延后嗣,记住了吗?”
“皇叔!”慕云岚按捺着惊呼一声,伸手环上越景玄的手臂,“皇叔,现在天还没黑了,你可不要胡来,你现在是一国之君,你的……唔唔……”
胡闹了一番,慕云岚躺在床上累的不想动弹,越景玄将她环在怀里,眼中带着眷恋之色,他们一路相携走到了今日,其中经历了多少磨难和苦楚,往日种种都变成最为珍贵的记忆,沉淀再心灵深处,让彼此的爱意更加浓烈醇厚。
“云岚?”
“嗯?”慕云岚累的狠了,此时迷迷糊糊的应了一声。
“我心悦你……”

☆、第357章 清理蛀虫

慕云岚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半夜,只觉得肚子咕咕叫,整个人饿的厉害,想到之前和皇叔一番胡闹,竟然错过了晚膳的时间,不由得脸颊一红,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睛向旁边瞧去,床边没有发现越景玄,被子也是凉的,顿时她眼中的睡意快速消散下去,起身披上衣裳向外间走去。
外殿的书桌旁,越景玄快速的浏览着一份份呈报上来的折子,手中的朱笔不断地额批示,眉心紧紧的皱着,听到脚步声,连忙回过头来:“云岚,你醒了?晚膳错过了,所以让人在膳房温着吃的,吩咐一声便能送上来,可觉得饿了?”
慕云岚走到越景玄身侧:“皇叔,这么晚了还要看折子吗?”
越景玄向旁边挪了挪,拍了拍身下的椅子,示意她坐下:“也就是最近这段时间会忙乱一些,过些日子理出头绪来就好了。”不深入了解不知道,现在看到各地搜罗来的信息,才发现整个大雍国已经是满目疮痍。
慕云岚靠在越景玄的肩头,感觉十分心疼:“皇叔,我知道你看着现在大雍国的状况必定是忧心不已,可该休息的时候还是要休息,只有把自己保重好了,才能有更多的时间来帮大雍国恢复元气。”
越景玄眼中道道暖流闪过:“好,听你的,正好我也饿了,我们一起吃点东西,然后便去休息如何?”
慕云岚点点头,伸手拍了拍椅子,轻声的嘟囔道:“还以为这宝座有什么好坐的,让越景云沉迷到那种地步,现在看来硬邦邦、冷冰冰的,一点都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改日我让人做几个软垫放在上面,皇叔坐着能舒服一些。”
越景玄骤然笑开:“说起来我也觉得这张椅子太硬了,放些软垫正好。”皇位,若是只顾自己开心享受,自然是好做,若是兢兢业业想要使国泰民安,那就要费一番功夫,像越景云那样的皇帝还真是不多。
做好的膳食被送了上来,负责验菜的内侍拿着银筷想要先行为菜品试毒,慕云岚挥手示意他退下:“以后我和皇叔一起用膳,就不用你率先尝菜了。”凭借她现在的用毒手段,还没有什么毒药能够逃过她的眼睛。
“按皇后吩咐的办,你先退下吧。”越景玄也不喜欢内侍在一旁候着,让人下去之后,亲自拿了碗筷帮慕云岚夹菜,“说起来已经有好些年没有吃宫里做的东西了。”
慕云岚眼中兴致勃勃:“我可是听说,身为皇上每一顿吃的都格外的精细,什么龙肝凤髓都能尝到……”打量着眼前的菜肴,看着倒是不错,可是尝到口中,不由得咧了咧嘴。
越景玄忍不住笑出声:“宫里的菜也就那样,御厨的手艺都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味道上一直都是差不多,唯独有一些特殊的贡品还能尝一尝。”
慕云岚眨了眨眼睛:“还真是白白期待一场了,过些时日可以将我们王府里的厨子带过来,他做饭的手艺格外的好。”
“好。”越景玄自然没意见,他现在最想做的就是宠着慕云岚,让她怎么开心怎么来。
夫妻二人吃完了东西,便相拥着躺在床上睡了过去,不到两个时辰,外面就传来内侍的叫起声。
慕云岚迷迷糊糊的就要睁开眼睛,越景玄连忙帮她拉了拉锦被:“我要去上朝,你接着睡一会儿,若是饿了就先吃,若是不饿就等我回来陪你。”
慕云岚抱着被子蹭了蹭,迷迷糊糊的应了一声,直接陷入了梦乡。
还期待着会有个一一惜别的越景玄不由得笑了笑,极为无奈的看了一眼床上睡得脸颊泛红的慕云岚,轻手轻脚的整理好衣衫,到大殿之中去上朝了。
朝堂之上,每个官员都竭力的打起精神来,仔细的想着有什么事情能够用来博得新帝的好感。
“皇上驾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越景玄步伐平稳的走到宝座上坐稳,叫起之后直接询问,“诸位爱卿可有什么事情要禀报?”
官员们纷纷看向单独站在一侧的良宥、李元洲等人,他们都是皇上现在的心腹,有什么事情跟着他们说总不会出大错。可是等了半晌,见以他们为首的云南官员似乎都没有开口的架势,让官员们有些发懵。
越景玄语气有些清冷:“怎么,难道说今日朝廷上下一片平静,都没有值得你们禀报商议的事情?”
终于,有人站了出来:“皇上,微臣有事情禀报,皇后娘娘的封后大典已经选定了几个吉日,需要您亲自定下来,另外,还有礼仪规程,是按照以往封后的规矩办理,还是重新拟定,需要皇上定夺。”
奸诈!
下面的官员在心中对着礼部尚书破口大骂,眼下谁不知道皇上最在意的就是皇后娘娘,甚至在自己的登基仪式上,亲自携皇后娘娘并肩而行,说封后大典的事情,必定能够讨得皇上欢心,说不得还能让皇上高看一眼呢。
越景玄果然极为满意:“嗯,你把往年的礼仪规程写下来,明日给朕送过来,写的仔细一些,朕研究好之后再告诉你可有能更改的地方。”
“是,皇上。”
“其他人呢,有什么事情要禀报?”
接下来又有几名官员站出来,说的都是一些整修帝都街道、城墙之类的小事,越景玄一一准了,让人统计出需要花费的银两,到时候一并报上来。
说完这些之后,越景玄再问,就没有官员往外站了,纷纷低着头不再作声,大殿之中顿时安静到了极点。
越景玄伸出手指轻轻地叩击着桌面,微微的眯起了眼睛:“既然你们都没有什么可以禀报,那朕就问了。兵部,大战结束,可有统计伤亡兵将,可有明确如何补偿?军资耗费了多少、剩余了多少,可有明细?”
兵部尚书战战兢兢的站出来:“皇上,时间紧促,正在抓紧统计,等到结果一出来,必定第一时间给您送过来。”
“给你十日时间,必定要将事情落实,你做不了,朕就换人去做,有的是人想要顶替你的位置。”
“是,皇上,微臣定然竭尽全力。”兵部尚书冷汗淋漓的应了下来。
越景玄视线一转:“工部,要帮百姓恢复耕种,那么可有省力的农具配发,农田周围可能兴修水利?若是再发生如前年一样的旱情,可有办法缓解、应对?”
“回禀皇上,微臣接下来定然努力……”
“也就是说你之前都没有想?既然你不能想朕之所想,急朕之所急,那要你何用?来人,把工部尚书摘去顶戴花翎,打入大牢审问清楚这么多年来可有犯错,一并处置了,工部的事情,暂时由工部侍郎左逅担任。”
官员们心中仿佛有凛风刮过,一个个心神剧颤宛若成了鹌鹑一般。
越景玄将他们的神色收在眼中,心中闪过一丝冷笑,大浪淘沙,他是要清理朝廷的蛀虫,可是也不能一味的将所有的人都驱逐出去,那样的话,整个朝廷就变成了一副空架子,他要看看哪些人是好的,哪些人还有救,那些应该直接拔除:“吏部,眼下朕登基对官员们的了解不甚清晰,再加上这两年年景特殊,官员们的升迁和政绩考核,你们可有着手准备?”
“回禀皇上,已经着手准备考核官员了,之前的天灾加之后面的动荡,许多官员都出现了问题,吏部正在加紧时间整理,一个月之内,必定整理清楚呈报到皇上面前。”
“嗯,倒是不错,那户部呢?”
户部尚书连忙站出来,因为太过紧张,说话的声音都变得尖利了:“回禀皇上,臣已经想着让人统计各地的百姓人数和田产数量,因为百姓人口减少, 许多地方的土地都荒着,要统计需要一定的时间。”
“嗯,还有呢?”
户部尚书一愣,连忙补充道:“各位大臣们捐献出来的银两也要统计出来,这笔银子必定要善加利用,如此才能行之有效,落到实处。”
“嗯,还有呢?”
还有?户部尚书额头冒汗,还有什么,快想、快想:“回禀皇上,要鼓励百姓返乡回复耕种,可其中定然也是有许多人不愿意回去的,或者出来的太远,着实没有办法再返回,这样的话,户籍方面就要重新统计落实,微臣也会让人去办。”
“嗯,还有呢?”
户部尚书浑身都被汗水湿透,整个人像是被人从水里拎出来的一般,说话恨不得都带上哭腔了,还有?还有什么,到底还有什么?忽然,他脑海之中灵光一闪:“回禀皇上,还有赋税,这赋税的减免也要落实,一定要让百姓对皇上心存感恩。”
“嗯,还有呢?”
户部尚书都要昏倒了,他实在是想不出来了啊,户部还能做什么,这些还不够吗?他都怀疑是不是皇上看他不顺眼,这样一直询问;就是想想要找个借口,把他也像方才的工部尚书一样拖下去查办:“皇……皇上……没……有了。”
越景玄点了点头:“不错,身为户部尚书想的如此周全,可见是个好官。”

☆、第358章 老奸巨猾

听到这话的户部尚书双腿一软,直接跪倒在了地上。
越景玄极为诧异的看了他一眼:“你这是怎么了?”
户部尚书只觉得仿佛在生死关头游走了一圈,整个人虚脱的厉害,回话的时候声音都在打颤:“回禀皇上,微臣心中惭愧,没有把需要做的事情提前写成折子禀报给皇上,反倒是要劳累您亲自开口询问,心中着实愧疚。”说着也不知道是真是假,竟然掉下眼泪来,看的周围的官员们暗自撇着嘴在心中大骂,他们敢确信户部尚书绝对不是因为愧疚才哭,而是单纯被皇上给吓得。
越景玄看破却不说破,微微的点了点头,开口让户部尚书起身。接下来不等他再去点名提问,官员们纷纷按照品阶大小,上前回禀应该做的事情,以及手中事情办理的进度,一时间不知道急得多少人面色发白、仓皇不已。
这些官员们都是熬了多年资历的,今日的场景让他们骤然想起了刚刚入仕的时候,那时候便是如现在这般战战兢兢,竭力的把事情想得周全之后才开口说出来,生怕因为一点差错而影响自己的形象和前程。
许多官员面上露出恍若隔世的神情来,越景玄看在眼中,心头微微的一松,还能有所感触就证明这些人人还有救,他也就不必对朝廷上下进行一场大清洗。至于那些毫无触动,甚至连话都说不利索的人,直接找了借口把人拖下来打入刑部大牢,仔细审问过往可有做了什么错事,该清算的清算、该惩处的惩处,按照他们的所作所为,这辈子大抵是无法全须全影的从牢中走出来了。
经过官员们一番陈述,对于眼下要做的事情,竟然一件一件的明晰起来,完全不像之前那般摸不着头脑。
越景玄这才感觉满意了一些:“你们身为朝廷的肱骨之臣,吃着朝廷的俸禄,受着百姓的敬重,理应该多想想如何让百姓安居乐业,希望以后不用什么事情都要朕亲自提点,若朕什么事情都记得,那还要你们何用?”
“是,臣等以后必定思虑周全,为皇上分忧。”
“嗯,良城主和李城主你们呢?没有什么事情要向朕回禀吗?”问完了朝廷的官员,自然就轮到了良宥和李元洲等人,俗话说学坏容易学好难,这些人可是大有用处的,万不能跟着朝廷的那些官员一样坏了习气,需要实时提点、考察。
昨天商议捐献银两的时候,李元洲吃了率先开口的亏,所以这一次皇上开口提问,他并未抢先回答,反而是等等看其他人该如何说。而这一次良宥却主动站出来,从衣袖之中掏出一个厚厚的册子,打开之后直接念了起来:“回禀皇上,承蒙皇上厚爱,微臣心中着实惶恐不安,因此回去之后苦思冥想、彻夜未眠,略微总结出来几方面……”
看着良宥手中厚厚的册子,李元洲等人彻底傻眼了,想了一会儿之后,骤然反应过来:果然,姜是老的辣,狐狸是老的滑,又上当了,他手中拿的哪里是奏折,那厚度分明都是一本书了,等他将上面的内容念完了,他们还有什么可说的?
良宥也不管自己说的内容有没有和之前那些官员们口述的重复,自顾自的念叨了大概两刻钟,内容涵盖方方面面,上到朝廷六部、下到地方官员,几乎是想到什么说什么,努力做到让别人无话可说。
李元洲等人在一侧恨得牙痒痒,朝廷官员们更是听得目瞪口呆:难道说平日里,云南的这些城主们向皇上禀报事情都要做到这般细致吗?若是参照良宥的标准,怕是他们这些人一个能入皇上眼的都没有。
越景玄一开始只以为是良宥故意气李元洲等人,可是听着听着,神色不由得认真起来。良宥想的极为仔细,甚至很多连他忽略的细节都被提了出来。越景玄仔细的听完,将一些细节点暗暗记在心中,而后示意一旁的内侍将奏本拿上来,当朝观看起来。
良宥念完之后,也是一阵口干舌燥,微微清了清嗓子,垂首站在一侧低垂着眼眸休息,将李元洲等人恶狠狠的眼神全然摒弃在外面,丝毫没有放在心上。
越景玄看了一遍之后,脸上罕见的带上了笑容:“不愧是安国侯,想得格外的细致周全,朕赏赐你白银千两,今后必定要更加努力,为朕分忧才是。”
良宥连忙俯身跪下来,面上诚惶诚恐:“微臣吃着朝廷的俸禄,为皇上分忧,本是分内之事,怎么能够领受赏赐?”
越景玄连忙让人将良宥扶了起来,面上带着感动之色:“若是所有的大臣都能够如安国侯这般,朕不知道要省多少心思?赏赐是你该领的,不必再推辞了。李城主,你难道没有什么要说的吗?”
被点到的李元洲愣愣的站在原地,仔细的思量了好一会儿之后,大脑中仍旧是一片空白,方才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让良宥说了一遍,现在他能怎么样?忽然脑海中灵光一闪,热血冲上脑门:“皇上,微臣仔细的想了想,如今云南已经并入大雍国的国土,微臣也不应该继续占据着城主之位,隆城的各项制度和律法应该和大雍国保持统一,因此,微臣请求移交手中的权利,由皇上您斟酌分配。”
身为一城之主,他们五个人拥有掌管一城赋税、拥有守城兵将的权力,以前为了发展壮大云南倒也不觉得有什么,现在王爷已经登基称帝,成为了一国主君,他们若是继续拥有这样的权利,就显得极为碍眼了,哪怕是皇上看在他们功劳卓著的份上不予计较,朝廷的官员也必定会不安生的想要搅事情,时间长了,难免让君臣之间心生芥蒂,还不如痛快的把权力移交上去,由皇上统一分配。
段琪等人瞪了瞪眼睛,心中有一抹异动闪过,不过这样的结果早就在预料之中,也就是早一日晚一日而已,因此也就是不甘心被李元洲抢先做了个好人,倒没有多少反抗的情绪。
一路跟随着皇上走到现在,对于这位主子的性情可谓是极为清楚,只要他们能安下心来踏实做事,总能有个锦绣前程。当初他们几位城主除了昝家是世族大户,一辈辈承袭下来,其他的都是凭借自己的能力挣来的,因此也极为清楚想要让家族强盛,只能让后辈子孙争气,不要想着走一些歪门邪道,不然当初的昝渊就是前车之鉴。
越景玄倒是没有着急收回他们手中的权力,毕竟他们五人都是跟着自己一路走过来的,其中的情分不是其他人能比的,总要给他们尝些甜头,有对比之下,才能让朝廷的官员们知道该如何努力:“这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