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淮咧嘴乐,双眸闪亮而坚定,“我一定会的。”
“好,好。”柳苏识欣慰点头,心下也是为着闺女有了归宿而开心。
他转身看向正低头揪衣角的柳三月,“既然决定在一起了,以后就好好跟他过日子,要多为他着想,别耍小性子,知道了吗?”
“我知道的,爸。”柳三月揉着衣角点头,声音低低的,有些含糊。
她就是过年来看看爸爸,给爸爸送些东西,怎么突然就变成带着男朋友见家长了。
柳三月脸上烫的不行,被陆淮攥着的那只手紧张到被汗浸湿,热热的、湿湿的,好不难受。
她挣了挣,想将自己的手抽出来,却没有挣动,陆淮反而因为她的动作而攥的更紧。
柳苏识看着两个孩子,越看越满意,“两个人过日子,互相包容、互相关心,那便没有过不好的,只要你们俩好好的,我便就放心了。”
从农场出来后,柳三月不住的埋怨陆淮,“你怎么也不提前跟我说一声,突然来这么一下子,我都没个准备。”
成功获得未来岳父认可,陆淮正欢喜着,跟在柳三月身后,一边下阶梯,一边笑眯眯说:“只是跟伯父说一声,又不是马上就结婚,你要准备什么?”
说着扯了脚下不稳,眼看着要摔的柳三月一把,“你想些什么呢,看着点儿路呀。”
他把柳三月扯的转身面向自己,陆淮本就高,又是在上面,得弯着腰去看下头的小矮个儿,面上突然紧张起来,“这么心不在焉的,你是不是不想嫁给我,所以心里头不开心了?”
柳三月没抬头,只把个漆黑的脑袋顶露给上头的陆淮,咬了咬唇,“不是,就是觉得太快了,我们以后总是要回京城的,可以等回京城再准备结婚的事儿嘛。”
她如今十六,马上满十七,到十八岁也就是一年多的时间,那时还没回京呢。
在这大垮子东,两人长辈又都不在,总觉得太草率了。
陆淮蹙眉,弯着腰,伸手捏住柳三月的下巴迫使她抬起头来,粗浓的眉毛拧巴着,深幽的双眸满是委屈,“我马上就二十三了,等回京那可就真差不多要到三十了,你忍心让我等到那时候去?”
柳三月下巴被控制着动弹不得,她看着委屈的陆淮眨巴眨巴眼,泄了气,光想着自己的年龄去了,倒是把他年龄给忘了。
也是,他都二十三了,真等至少四五年以后回京再说,可不就差不多快三十了,这个时候结婚都早的很,真要让他等那么久,好像也是不大好。
她抬手挥开陆淮的大手,揉了揉下巴,“好啦,那就在这里结吧,谁让你年纪大呢,我让着你就是。”
说着转身继续朝下头走去。
陆淮扶额,这又是嫌弃他年纪太大了吗?
等俩人回了家,才不过下午两点多,唐平还没回来,吃完年夜饭,怎么也得八九点才能回来吧。
家里谁都没有,就他们俩,好歹也是大年三十,怎么也得热闹一下不是。
这会儿他俩也懒得去别人家了,干脆俩人自己动手,合力做出了一桌丰盛的饭菜。
等俩人甜甜蜜蜜吃完,正儿八经的过了个二人世界,唐平也从葛队长家回来了。
就这么在年节里伴着烟火鞭炮声过了几天清闲却又热闹的日子。
直到初六,大队上带着各小队召集的盖房人手过来了,准备开始建校。
葛队长早在队里选好了位置,就在队里的西面有一块儿挺大的地方,只不过上头生了不少大树杂草。
却是正好把树给砍了用来盖房。
大队上召集的人手不少,葛队长自然也把自己队里的人都给号召过来一起。
不过十来天,便盖起了一片简易的教室,泥巴糊墙,木头上梁,铺上稻草,完事儿。
趁着盖房期间,大队长向各小队知会了要在知青里召老师的事儿,各队知青们自然是踊跃报名。
当老师可比下地干活儿轻松多了,而且每月由大队里分粮,据说年节可能还会有别的福利,再加上寒暑假,谁能不乐意。
这么一来,人数反而多了起来,大队底下现有知青足有六十八人,最低都是初中学历以上,所有知青全都报了名,非常积极踊跃。
而新学校一年级到六年级六个班,大队长决定的是一个班配两个老师,这样老师们轮着来上课,不用一天到晚一个班接一个班的忙,还能喘口气儿。
多了也没必要,选定的老师每个月可是由大队里给发粮发福利,自然是能省则省。
十二个名额,大垮子东就占了三个名额,也就是说目前要在剩下六十五名知青里选出九名知青任希望小学的老师。
所以,这个竞争,还是挺激烈的。
作者有话要说:最近可能是更太多,有些反弹,实在码不出了。
今天我只码出了这一章,明天我看能不能多码点儿。
第90章
学校教室一经建好,只待晾个两天便得马上开学,而剩下九名老师的人选就必须得在开学前确定下来。
六十五名竞争者为了能抢到名额,想方设法的跑去讨好大队长和葛队长,又是拍马屁又是送礼,一个个的挤着、抢着的来,大队长和葛队长家的门槛都要被踏破,也是头疼不已。
不仅仅如此,他们其中有些人甚至找到了陆淮、柳三月和唐平,想着他们三个是大垮子东的,又已经确定要担任希望小学的老师,怎么也能在葛队长面前说的上话。
说的上是说的上,不过每天帮忙盖学校就挺累的了,剩下的一点点空闲时间还要被围追堵截,谁会愿意去管这个事儿。
“同志,同志,我俩是隔壁安福小队的,我叫罗明,她叫徐璐,我俩也是打京城过来的,咱们还是一个地儿的呢。”
中午休息,回家吃饭的陆淮和柳三月就这么被拦在了离家几步远的菜园子外。
对面拦人的也是一男一女,男的不太高,女的不太矮,两人都是模样周正,年纪不大,带着一脸讨好的笑。
手里也不意外的各拎着一个篮子。
都不用看,陆淮和柳三月就能知道里头是些什么,无外乎就是米、肉、鸡蛋这些。
不得不说为了老师名额,这些人还真是舍得。
这都不知道是这些天的第几波了,柳三月懒得应付,礼貌的冲罗明和徐璐俩人笑了笑,便干脆利落的退到了陆淮身后,并悄悄捏了捏他的手,暗示:全靠你了,同志。
收到暗示的陆淮抿了抿唇,真是个没良心的小东西。
没办法,同志不顶用,只能自己上。
陆淮微微弯了弯眼角,弯曲的弧度让人都无法确定他究竟是笑了还是没笑。
清清冷冷说了句:“你们好。”
就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再没别的多余的话,也没有在遥远南方简单老乡的激动,就像初春即将融化的雪,冰冰的、凉凉的、冷冷的,淡薄的很。
说话的罗明当即扯唇勉力一笑,怂了,默默的后退了一步,看模样似乎是打起了退堂鼓。
一旁没说话的徐璐瞪了罗明一眼,推开他挤到了前面,两只不算细嫩的,米黄色的手斯文秀气的将篮子提在身前,冲着陆淮甜甜一笑。
“同志,我家是京城东直门儿的,不知您家是……?”
不得不说,这姑娘模样只能算周正,但是笑起来是真心好看,一口小白牙亮亮晶晶,又整齐又干净,唇旁两个深深的小酒窝,带着眉眼弯弯,瞧着就讨巧就甜。
柳三月瞧着都不由觉得喜欢。
陆淮却是不为所动,一手插兜笔直站着,面上没什么表情,直截了当的说:“老师的事儿由大队长和葛队长定,我们做不了主,你们若是为了这事儿来,我劝你们还是直接去找葛队长吧,他这会儿应该是在大队部办公处,正商量着这事儿,你们这会儿过去,正好。”
徐璐笑容僵了僵,大概是没想到陆淮说话会这么直接,他们就是刚从大队部赶过来的,要是有用,也不用多跑这一趟了。
“同志,”徐璐调整了一下面部表情,复又甜甜笑起来,“您看您能不能帮我们跟葛队长提一提?我和罗明都是京里大学毕业,正经的大学生。”
说着她扭头一把抢过身后罗明手上的篮子,回身甜笑着将两个篮子举了举,“这是一点儿腊肉和鸡蛋,不是什么好东西,您拿回去尝尝。”
说完右眼快速而灵动的眨了一下,俏皮、可爱又灵气十足,柳三月不知道被电的陆淮当事人是个什么感受,她这个背后看热闹的反正是被电的一个浑身一个激灵。
厉害,太厉害了,光凭着笑和眨眼就有这么大的魅力,这要是搁几十年以后,当个积极阳光有活力的偶像剧女主角也是当得的。
柳三月不由摸着下巴悄咪咪仰头看向陆淮,想看他会怎么回应这位小甜妹子。
“大队长和葛队长都是绝对公平、公正的好领导,只要你们有真本事、真能力,就不会被埋没。”陆淮说的正儿八经,一板一眼,声调也不带任何起伏。
“所以,无功不受禄,东西你们还是拿回去吧。”
他一把拉住柳三月的手,将她拉到身旁,紧贴着自己,礼貌一笑,“我们还得回去吃午饭,吃完就得赶去去学校干活儿,你们还请自便吧。”
说完拉着柳三月绕过二人头也不回的朝着小院儿走去。
前头走着的两人还能听到身后刻意压制的对话。
“行了啊你,人都不稀得理你,你还想干嘛去?”
“我想干嘛?要不是你这么没用,我用得着这么没皮没脸吗?同样都是男人,同样都是京城人,你瞧瞧人家,再瞧瞧你自己,我当初怎么就瞎了眼跟了你了。”
再多的,已经进了小院儿的柳三月和陆淮也听不到了,不过听了那姑娘的抱怨,柳三月觉得就冲着她那灵气甜巧的劲儿,想找个更好的男人不能太慢。
那个罗明确实不咋样,一看就没担当,懦弱的很。
进了院子,陆淮便也不再顾忌,一把勾住了柳三月的肩膀,毫无形象的压在她身上,懒洋洋一笑,“想什么呢?想这么入神。”
“你给我起开,重死了你。”干了大半天的苦力,柳三月哪里还禁得住这个,使了力的去推陆淮。
陆淮仍是挂着,却是松了松力,没有挂实,又问了句:“问你呢,你想什么呢?难道是想刚刚那俩人?”
“对啊,”柳三月一边拖着陆淮往堂屋走,一边说,“我想人家小姑娘呢,笑起来真好看,眨眼也好看,跟蝴蝶似的,你说是不是啊?”
两人进了堂屋,陆淮松开柳三月,站直身子,摸着下巴,似乎在回味,“你还别说,你这比喻挺到位,那眼睛眨起来还真跟蝴蝶扇翅膀似的。”
……
让他说,他还真敢说,这个臭不要脸的。
柳三月抬起了头,眯眼盯着还在回味的陆淮,暗暗磨牙,“是啊,是不是呼扇呼扇,都扇你心里去了?”
陆淮捏着下巴,低头看向磨牙的柳三月,真就作出个凝神认真琢磨的模样,直琢磨到柳三月眉头拧巴,眼看就要炸毛,这才松了下巴,大笑着去揉柳三月的脑袋。
“是挺像蝴蝶,但是我也不喜欢蝴蝶不是,我就喜欢你这样的小蚂蚱。”
柳三月抬手拍开菊花哥的大手,彻底炸毛,指着陆淮的鼻子跳脚大吼,“你说谁小蚂蚱呢?”
“凭什么她小蝴蝶我就是小蚂蚱?”
“再怎么的我也能是个小蜻蜓。”
陆淮挑眉,闷笑着说:“你现在咋咋呼呼的模样,绝对不是小蜻蜓,绝对就是小蚂蚱。”
“什么小蜻蜓、小蚂蚱?”不知细情的唐平从屋外走进来,愣头愣脑问了句。
“这个季节没有蜻蜓和蚂蚱了吧?”
“奥,”柳三月淡定下来,撇了笑的开怀的陆淮一眼,“陆淮说他可爱起来就跟小蜻蜓和小蚂蚱一样,这不正自己高兴着呢吗。”
唐平:“……”
他龇嘴怪模怪样的看了陆淮两眼,赶紧说了句:“你们聊,我去做饭去了。”
说完脚下抹油,溜了。
“这下心里可痛快了?我的小蚂蚱。”陆淮笑眯眯调戏着。
柳三月都懒得搭理他,撇嘴哼了哼,“赶紧做饭去。”
自己却是一头钻进了屋里,今儿她要罢工,不给他烧火了,让他自己忙去。
陆淮低低一笑,自去做饭去了。
等做好了饭,去喊人的时候,柳三月倒是挺给面子,只喊了一声,直接便出来了。
三人围着桌子坐好,唐平呼噜呼噜开始扒饭,扒了两口他突然说:“我刚刚又遇着俩别队的知青了。”
这些日子,不光是柳三月和陆淮,唐平也总是遇着求帮忙说好话的知青。
柳三月夹了一筷子土豆丝,挑眉,“罗明和徐璐?”
唐平一愣,“你俩也遇着了?”
陆淮笑了笑,闲适的说:“小蝴蝶嘛。”
唐平一脸懵的看着陆淮,怎么又是小蝴蝶,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哦。
柳三月冷笑一声,把土豆丝扔进了碗里,“陆淮觉着那姑娘笑起来,眼睛像蝴蝶,你觉得像吗?”
唐平皱眉想了想,为难的说:“我怪紧张的,没太注意,不过她眼睛也不知道是不是进沙了,一个劲儿的眨,我看着都替她难受。”
……
这可真是够不解风情的,那姑娘要是听到了,不得气死啊。
不过柳三月仍是凉凉斜了陆淮一眼,眼里意思:你看看人家,你再看看你。
陆淮无辜耸肩,委屈了,“怎么就成我说的了,一开始可不是我说她像小蝴蝶的,明明是小蚂蚱你说的。”
作者有话要说:晚上还有一更,九点多左右。
第91章
总之,经过半个月的荒唐闹剧,九位老师的人选总算是定了下来,而学校教室也搭建完毕,六间教室,一间老师办公室,其余一间多余的也没有。
倒是教室外面的活动场地挺大,因着一时半会儿的也弄不来那么多石头,便是用的木头桩子围出了一个院子,而知青院儿里的五星红旗紧跟着也挪了过去。
一块儿挪过去的还有门口的那块儿希望小学的牌子。
趁着新教室晾晒的那两天,第一天大队长和葛队长先组织所有老师聚在一起举行了一次隆重的会议。
会议指在让大家互相认识认识,以及商定学校的各项规则与措施等等细节问题,并且宣布由大垮子东生产小队的陆淮担任希望小学的校长。
毕竟在座十二名老师,论起能力和学历,还当属陆淮为最,况且葛队长也不可能同意让校长之位落在别队知青身上。
至于副校长、主任什么的,一共就这么大点儿的学校,这么几个老师,有一个校长够够的了,别的不需要。
柳三月特意注意了一下,其他九名老师中,有那么两三个当初都拦过她和陆淮,不过罗明和徐璐并不在。
第一天开会,第二天报名。
报名地点就设在新学校院子里,所有老师全部到齐,由两名老师负责一个年级学生的报名,学生自带课桌椅,并且需要交学费,一学期两块五,比着镇里小学便宜五毛钱。
不包伙食,不包课本,课本费单算。
至于教学材料与学生课本,大队长特意将希望小学报到了县里教育部,能自发建校,自发招老师,教育部自然乐见其成。
所以,如今大垮子东的希望小学可是一所正儿八经的公校,教材课本不用愁的。
因着教室现盖,学校报名日比着镇上晚了两三天,不过大队里的各小队都已收到了消息,特意没把孩子送到镇上小学去,都在家等着呢。
到了报名这一日,可不得了,扛着桌椅,拉着孩子,一家老小,四面八方齐聚而来。
这回可就不是去年开学时只大垮子东的那么三十来个学生了。
拥挤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简直恐怖,甚至还有以为跟镇上一样,可以住宿的,还扛了被褥和粮食过来……
柳三月和一位叫于红的女老师负责三年级的报名,一天下来,共收了竟有六十三名学生,连带着一家老少的围攻,人都要累傻。
这里跟几十年以后真的完全不一样,十个家长,九个都要说:老师,孩子不听话,您只管可劲的揍,用不着顾忌我们,只要给他留口气儿就成。
虽然知道这话夸张成分很大,柳三月还是心累的很,她看起来就那么像是会实施暴力的人吗?
所有老师忙碌了一整天,总算是收齐了所有学生,六个年级,共计四百二十八名学生,平均下来,每个班将近七十人。
当初两个班,三十多个学生就把她忙的焦头烂额,柳三月觉得,她完全可以预见未来的几年教学生涯,会有多么的恐怖。
紧接着,第二天便是开学日,新学校因着师资源还算丰富,不光设定了语文课和数学课,还多增加了美术课、音乐课、体育课和一周一次的课外活动。
当然,这些都是柳三月吹耳边风,然后耳根子软的陆校长决定的。
柳三月负责三年级和四年级的数学课还有美术课,本来陆淮是想让她任三年级班主任的,但是被她非常非常强烈的拒绝了。
班主任最是吃苦受累还不讨好,她才没那么傻呢。
于是,新的一年,知青们的教学生涯就这么开始了。
不管怎么说,老师生活有苦有累,有甜有乐,比起下地干活儿可要安逸太多太多。
转眼就是半年流逝,第一学期顺利结束,学生们正好放假回去帮忙秋收秋种。
而同时,国内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大事,这些大事对乡下的影响说大不大,说小却也不小。
六月份,高考被废除,各大高校开始禁止招生,而城里等待分配工作的各应届毕业生,也开始被强制性安排下乡。
这一天终于来了!
到了这个时候,已经不是你愿意不愿意的问题,国内各项矛盾开始爆发,国家根本负担不起这么多毕业生的工作安排,只能一股脑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