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着话儿,一老一少两个妇人就开了院门儿,结果乍然见到陌生人都是吓了一跳。那小媳妇儿下意识就半关了门板,高声问道“你们是什么人?”
紫竹刚要说话,董蓉却是上前两步,微微点头一礼,这才笑着开口道“这位大娘和妹妹,抱歉这么晚敲门叨扰你们。我带着孩子和仆人南下探亲,因为贪赶路程错过了投宿的镇子,无奈之下这才敲门。若是家里还有空房,大娘可否收留我们借宿一晚,实在感激不尽。”
那小媳妇儿瞪着眼睛上下打量董蓉几人好半晌,才轻声同婆婆说道“娘,看着不像坏人。”
老太太许是视力有些不好,手下拍着儿媳笑道“你这孩子,天下太平,哪有那么多坏人。快开门迎客,出门在外都有个艰难的时候,咱们能帮一把是应该的。”
小媳妇儿闻言,尴尬的笑了笑,这才大敞了院门儿,招呼道“家里简陋,这位夫人若不嫌弃就快进来歇歇吧。”
董蓉再次道谢,这才带着噶尔迪和紫竹进了院子。云睿帮着甲一把马车赶去院角儿,待得卸了车,两人就一个提水一个翻出草料照料马匹,完全没有进屋歇息的意思。
那小媳妇儿冲了茶从灶间出来,见此又偷偷松了口气。紫竹从包裹里拿出点心盒子,见茶水到了就笑着接了过去,忙碌着给主子们倒茶解渴。
老太太借着昏黄的油灯光见了,就笑着“这位夫人真是调教的好丫头,这孩子真是勤快。”
董蓉笑着先端了一碗茶给老太太,应道“大娘夸赞了,这丫头天生伶俐,待我又细心,我也把她当妹妹看呢。”
说罢,她又扯过噶尔迪给老太太行礼,说道“这是我的长子迪哥儿。”
噶尔迪自小聪慧,一口汉话说的流利,这些时日又跟随董蓉识字学礼仪,如今低头行礼间倒也有三分富家小公子的模样。
老太太和小媳妇儿赶紧避让,一迭声的夸赞着“小公子真是俊秀,长大了必定是个有出息的。”
紫竹惦记主子们还没吃晚饭,于是就拉了那小媳妇儿说道“这位嫂子,我们车里带了很多生食,能不能借你家的锅灶一用,我给主子们做点儿饭食。”
那小媳妇儿不等应声,老太太已是懊恼的拍着自己脑袋,说道“我这人老了,真是不中用了,就忘了客人们还饿着肚子了。金枝儿,快去准备饭食。家里那腊肉也摘下来炒一盘给客人们下饭。”
那小媳妇儿笑着应了就带着紫竹下去了,董蓉陪着老太太说闲话儿。两人从风俗说到田里收成,很快就亲近起来。
待得紫竹端了饭菜上来,老太太已是拉着董蓉得手笑得脸上皱纹都堆在一处了。董蓉扫了一眼菜色,见得大部分都是先前路上采买的,米饭也不是农家糙米,这才笑着邀请老太太一同吃饭。
但老太太却摆手说已经吃过了,死活不肯上桌子。董蓉无法,只得带着紫竹和噶尔迪坐下,低声问道“云睿和甲师傅那里送去了?”
紫竹一边盛饭一边点头,应道“夫人放心,送去了,一人一只大海碗,饭菜装得满满,够吃了。”
“那就好”董蓉说这话儿就拿起了筷子,可惜还没等夹菜,甲一却是突然从门外窜了进来,禀告道“夫人,有四五个官差过来了。”
“官差?”董蓉惊得直接站了起来,沉声问道“可是冲着我们来的?”
甲一摇头“估计是路过,夫人不要惊慌。若事有不妥,您只管护好自己和少爷,旁事交给我们。”
他的话音刚落,院子外面就响起了马蹄声,居然好似直奔这座小院儿而来。
紫竹慌得一把扯了噶尔迪藏到了自己身后,倒是董蓉事到临头反而镇定下来,低声道“许是见得这里有灯光,他们才过来。随机应变吧!”
甲一和紫竹低头应下,果然,院门儿很快就被拍得震天响。有人高声在院外儿喊叫着“屋里亮着灯呢,别给大爷装死,赶紧出来开门伺候,大爷是官差!”
那老太太和小媳妇儿方才听得一头雾水,这会儿吓得双双凑在一处不知怎么办才好。
董蓉示意甲一去开门,然后轻声安慰婆媳两个“大娘,妹子,估计是过路的官差,看到咱们家里亮着灯就找来歇脚儿的。你们不用怕,说起来也是我们因为招待我们才没熄灯,连累你们了。一会儿他们要吃要喝,所有hua用都算我们的,你们只管放心。”
老太太慌忙摆手“那怎么行,这事也不怪你们。我们也是在等家里人回来,左右都是要点灯的。”
说着话儿的功夫,四五个官差已是大摇大摆进了院门,除了一个呼喝着要云睿伺候马匹,剩下的齐齐进了堂屋。一见桌子上摆了饭菜,几人都是笑起来“咦,今日真是好运气,随便找个落脚地就有现成饭菜吃。”
领头那人却是扫了董蓉几人一眼,冷冷开口问道“一个农家破院子,客人倒是不少?”
董蓉淡淡一笑,上前一步行礼说道“各位官爷有礼了,我们也是错过了投宿,见得这里有灯光才找来借宿。不想居然同官爷们想到一处了,这桌饭菜是我家婢女刚刚整治好的,官爷若是不嫌弃就勉强垫垫肚子吧。大齐太平无事,全赖官爷们奔波,这桌饭菜就当小妇人代大齐百姓孝敬官爷的。”
正文 第二百二十九章 善缘善果
那领头的官差好似有些讶异,但脸色却是好了许多,笑道“这位夫人谬赞了,萍水相逢,怎好平白受这厚待。不如一同坐下吃几口吧?”
董蓉摇头,很是恭谨应道“多谢官爷看重,小妇人夫家虽然行商,但母家却是读书人家,礼仪看得甚重。官爷慢慢享用,小妇人这就带人退下了。”
那领头的官差还要说什么,他身后的几个同伴却是耐不住饥饿,纷纷大模大样坐下,嚷道“头儿,你就别客套了,人家也是诚心孝敬。咱们赶紧吃吧,这一路从海宁跑来,大伙儿都饿得半死了。”
其余之人也是附和,末了又喊着老太太婆媳“赶紧烧水去,大爷们跑了一日马,泡个脚解解乏,还要继续赶路!”
“哎,是,是!”老太太慌忙应了,带着儿媳就要同董蓉等人一起下去。
小媳妇儿转身的时候,遮挡住的灯光就照到了噶尔迪身上。他那双棕色眼睛,白日里还看不出如何异常,不想在灯光下却极明显。那领头官差脸色一变,一把就抓了他的胳膊,高声喝问道“这孩子是哪里来的?”
噶尔迪被惊了一跳,下意识就要反抗,董蓉却是赶紧抱了他,满脸疑惑的望向那官差,应道“官爷,这是我儿子,哪里…不对吗?”
那官差眯了眼睛,仔细打量噶尔迪好半晌,又问道“这孩子是蛮族?”
董蓉瞪大了眼睛,赶紧摇头,还要说话的时候,门外却有人突然喊道“哎呀,东家,您怎么到小的家里了?”
众人都被惊了一跳,齐齐闻声望去,只见门外不知何时站了个年轻后生,身穿粗布衣衫,肩膀上搭了个鼓鼓囊囊的褡裢,正是一脸惊喜的望向董蓉等人。
那小媳妇儿第一个跑上跟前抓了后生的袖子,小声说道“二娃儿,你可回来了,家里来了好多人。”
那后生进了屋子,半点儿不理几个官差,当先跪倒给董蓉磕了头,末了高声问着“东家,去年小人流落京都的时候,承蒙东家收留在布庄做了几月小伙计,这才勉强得以活命。后来走时,东家还赏了小的几副疗眼疾的药材,否则我娘的眼睛也不会大好了。小的一直想要报答东家大恩,不想东家今日居然来了家里。您这是路过吗,难道小少爷的眼疾又犯了?”
董蓉心下瞬间转过无数个念头,脸上却是添了一抹淡淡愁苦,一边伸手扶了后生一边应道“你可是二娃儿,一年不见,倒是差点儿认不出了。那些药材本来是给迪哥儿准备的,没想到倒对了你家老娘的病症了。可惜迪哥儿的眼睛却没有半点儿好转,这才琢磨回老家找名医再诊治一番。本来天晚找个地方借宿,哪里想到居然到了你家,真是巧了。”
二娃儿还要说话,那官差却是狐疑着松了手,问道“这孩子眼睛不好?”
二娃儿好似才发现屋里还有外人一般,惊得赶紧上前打躬作揖“官爷恕罪,恕罪。小的突然见到恩主,一时欢喜,慢待官爷了。劳官爷动问,我们小少爷自小得了怪病,白日里眼睛还好,晚上就什么都看不见了,偶尔还冒青光,实在怪异。我们东家几乎散尽家财了,也没医治好啊。”
那官差听得这话就去了疑心,挥手道“天下怪病多了去了,这白日里不耽搁看路就成了。”
“可不是,就是矫情,这有啥治的,难道还怕耽搁晚上看女人不成?”一个官差随口接了句荤话,惹得几个同伴都是哈哈笑了起来。
董蓉装了敢怒不敢言的模样,高声吩咐二娃儿“有空闲屋子给我们找一间,官爷要用饭,我们就不碍眼了。”
说罢,她就扯了噶尔迪走了出去。
那说荤话的官差又调笑道“这谁家的婆娘,好大的脾气啊,方才对着咱们头儿怎么温柔有礼的,到我这里就恼了?”
众人笑得更是大声了,二娃儿干笑着赶紧拱手行礼“官爷,官爷!小的家里还存了一坛包谷酒,这就抱上来给官爷们解解渴,如何?”
“有酒怎么不早说,赶紧抱来。晚上一步,打折你腿!”
“哎,哎,这就来,这就来!”二娃儿谦卑应着就跑了出去,很快就抱了一坛子没开封儿的好酒跑了进来。几个官差就着桌上的菜色,很快就被酒喝光了,又打着饱嗝洗了脚,这才心不甘情不愿的拖着身子出门上马。
其中一个抱怨道“都怪那个什么狗屁中山王,害得咱们兄弟南北折腾,大晚上连个好觉都不能睡。”
那领头的官差瞪了眼睛呵斥道“闭嘴,左右差事也办完了,回到京都有你歇着的时候。”
说着话,他们就出了院子,纷纷翻身上马,呼喝着跑远了。
董蓉在厢房里听得动静,长长松了一口气。紫竹小心翼翼凑了过来,低声问道“夫人,咱们可要连夜赶路?”
董蓉想了想却是摇头“不用,除了嘎尔迪的眼睛,咱们也没露出别的破绽。若是现在就匆忙上路,反倒更可疑。若是他们返回来看看,岂不是立刻就知道我们有问题了。”
紫竹搓搓手,心下实在有些担心,但主子决定了,她也不好说什么。倒是甲一赞成道“夫人说的有道理,还是明早再赶路吧,我先给王爷他们送个消息,天亮时候汇合。左右剩下不到二百里路了,一起走也不会有事。”
他们正低声商量着,二娃儿却是走了进来,未等开口又是跪倒磕头“小的李二娃儿给东家磕头,方才眼见东家有难,一时情急插嘴,还望东家恕罪。”
“这是说的哪里话,方才还要多谢小哥儿打圆场了。”董蓉赶紧亲手扶起李二娃儿,末了问道“只是不知,你唤我东家,难道真在我家做过工吗?”
李二娃儿挠了挠头,憨厚笑道“请夫人去堂屋安坐,我家老娘和媳妇儿都要给夫人重新行礼。”
董蓉满心疑惑,但还是带着众人回了堂屋。果然,李老太太婆媳都是一脸感激的跪地磕头。李老太还一个劲儿的哭着骂自己眼拙儿,没有认出大恩人。
众人听得更是一头雾水,好在李二娃儿很快就说出了实情。原来去年他和老娘因为家乡这里旱灾,流落到青县乞讨求生。果园招收流民做工的时候,他们就到了果园,不但得以安度严冬,甚至李二娃凭着草编手艺还赚了足足三两多银子。娘俩开春时候回到家乡,凭借那些银子重置了家底儿又娶了儿媳进门,日子比之先前过得还要好上三分。
娘俩都不是忘恩负义的人,每每想起在一面坡村的日子就叹气,想着这辈子许是没有报答东家活命大恩的时候了。李老太就在自己屋里立了长生牌位,早晚两柱香,盼着东家百病不生,长命康泰。
没想到今日董蓉一行居然借宿在他们家里,李二娃儿本来进城去卖草编,回来晚了,却也赶巧解了围。
他的话一说完,董蓉等人都是松了一口气,也越加亲近起来。各自说着别后之事,都是感慨不已。
李二娃儿搓着手犹豫半晌,还是开口问道“东家,城里贴了海捕文书,您这是…”
董蓉虽然自觉这人可信,但事关重大,还是不能明言,于是含糊说道“家里遇上了一点儿官司,暂时有些麻烦。我们此次是投亲而来,许是要住几年再回北地。”
李二娃见得东家神色平和,不像如何辛苦惊惧模样,也就勉强放了心。
“东家,我们这村里大半都是当日在果园做过工,若是听说东家到了村里,怕是都要赶来磕头。东家,您看…”
董蓉摇头,笑道“我们只是路过,身上又带着官司就不惊动乡亲们了。这次巧遇投宿在你家,也算是记住地头儿了,以后来回走动,说不得还要再来叨扰。到时候再同乡亲们见一面,叙叙旧吧。”
李二娃儿赶紧点头“好,就听东家的。我这就让婆娘准备吃食,东家垫垫肚子就赶紧歇下吧。今晚我就守在院门口,东家尽可放心安歇。”
说罢,他就找了家里的砍柴刀去了院门口,李老太和儿媳也忙碌着重新准备饭菜。很快董蓉等人就又吃上了热饭菜,可惜,她们今晚注定是不能吃顿安生饭了。
吃到一半的时候,那几个官差居然去而复返,虽然嘴里说是把物件儿忘在院子里了,但走时却是手里空空。这明显就是起了疑心,回来探看。
董蓉等人惊得脊背寒凉,但依旧装作惶恐模样应付了两句,再次成功遮掩了过去。
如此战战兢兢等到天亮,众人赶紧起身整理车马。董蓉怎么想都觉李家三口有危险,于是开口邀请他们一同南下,李二娃儿也是个聪明的,半点儿没犹豫就应了下来。家里细软收拾了两个包裹,粗笨物件都收进屋里,一把大锁横在门口就拾掇完了。
马车骨碌碌碾压着洒落一地的晨光出了村子,很快就同等在村外树林里的慕容怀德等人汇合在一处,日夜不停的急赶,不过两日就接近了海宁县。
待得那几个官差怎么想都觉怀疑,第三次返回李家小院儿时候,已是人去楼空。待得挨个砸开村里人家问询,结果反倒被明白事情原委的村民们,激动的围在中间问个不停。
正文 第二百三十章 入海
几个官差见此,只得恨恨的无功而返,万般后悔自己居然错过了升官发财的好时机。村民们眼见官差走远,都是呸呸吐口水。莫说他们不知道恩人下落,就是知道也不会告诉他们一个字啊。不过,转而说起李二娃儿一家,他们又是真恼了,这小子见了恩人居然没有给大伙儿报个信儿,害得他们都没能给恩人磕头,等以后他回来一定要好好收拾他一顿。
几百里外正坐在车辕上赶路的李二娃摸摸发热的耳朵,疑惑的挠挠后脑勺,转而就又专心赶起了马车…
董平这些时日,日日戴了草帽钻在官道旁的甘蔗林里帮着陈家人收割甘蔗,但凡抬头必要望望远处是否有车队来往。
他自从到得海宁县做了父母官,第一件事就是带着辅官们走遍了县城周边的所有村镇,晒得掉了好几层皮,早不是原本的白面书生模样。如今头上扣一顶大草帽,身穿粗布衣裤,挽起袖口和裤腿,怎么看都同本地的后生一般无二。以至于,陈家的远房亲戚上门时见了,还要把自家闺女许配给他,倒是闹了个不大不小的笑话。
陈老汉知道他是惦记家里人,于是趁着歇息的间隙就拎了茶壶过来,劝道“二老爷莫急,许是东家很快就要到了。这天热的厉害,您先喝口水,坐下歇会儿吧。”
董平极力压下心里的焦躁之意,笑着接过茶壶直接对着壶嘴就灌了几口凉茶,末了笑道“陈伯,船厂那边可是遮挡好了,若是被外人见了,就有大@麻烦了。”
“放心,二老爷。”陈老爷子笑着摆手“老头子虽然糊涂,这事儿还是清楚着呢,我家老大带人看守着,别说外人,就是一只山猫都进不去。”
“那就好”董平稍稍放了心,又道“前几日捎带来的那些吃食,陈大嫂吃着可还顺口。我家那婆娘最近喜欢食酸,就一定缠着我带两罐腌渍梅子给大嫂,真是胡闹。”
陈老爷子想起儿媳大着的肚子,就笑得眯了眼,满口应道“老大媳妇儿可是高兴坏了,一日不吃几颗梅子就不舒坦的满院子走。也不知道她这一胎能不能生出闺女还是小子来,到时候和二老爷结了亲家,可是我们陈家祖坟冒了青烟。”
董平赶忙摇头“陈伯客套了,陈家祖上也是书香名门,若不是避守此处多年,如今也是大齐豪门,哪里有我们董家高攀的余地啊。待得两个孩儿落地,同为闺女或小子就结为姐妹兄弟,若是一闺女一小子就定下亲事。”
陈老爷子乐得嘴巴都要合不拢了,搓着手说道“若是我们家嫁女儿,那就是掉进福坑儿了,若是娶儿媳可是要委屈你家闺女了。”
“陈伯不用担心这些琐事”董平凑近陈老爷子耳边,低声说道“我家长姐旁事许是还有些欠缺,唯独这生财一道很是擅长。待得她赶来之后,必定会给大家谋一条好财路。到时候,陈伯怕是数银子要数到手软了。”
陈老爷子惊得瞪了眼睛,问道“主母这般厉害,那不是同财神奶奶一般了?”
董平笑得眯了眼,刚要再说话,眼角却突然扫到大路上远远行来一对人马,他立时扔下手里的茶壶就跑了出去。
陈老太太正好走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