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平笑道,“回师母,这包子叫白玉豆腐包。弟子家中长姐得知先生平日对弟子很照顾,所以特意亲手做了这些吃食送来,只盼着先生能身体康健。”
杨师母想起自己对家中小儿的殷殷期盼,极有感触的点头赞道,“难得你姐姐一片苦心,君诚定要努力读书啊。”
“谨遵师娘教诲。”董平恭敬应了,末了亲手伺候杨先生喝茶漱口,最后才拎着空食盒回去了。
杨师母扶着杨先生躺好,沉吟着说道,“这董君诚论人品学识都是好的,只不过董家门第有些低了…”
杨先生挑挑眉头,应道,“怎么,你想把碗音许给他?”
杨师母嗔怪的瞪了他一眼,反驳道,“老爷难道没这心思?”
杨先生哈哈一笑,一边捋着胡子一边点头道,“董平可是我的得意弟子,将来科考仕途皆会平顺。难得是这孩子不骄不躁,品行极好。若是将琬音嫁他,想必定然是段好姻缘。”
杨师母不愿随意将宝贝女儿许人,赶紧拦阻道,“左右女儿年纪也不到,还是再多看看吧。”
女儿婚事历来都是娘亲决定,杨先生无可无不可的点点头就闭目养神了。杨师母替他掖好被角,这才走了出去,心下盘算着如何打探董家的底细。
董平不知他已被杨家当了备选女婿,一路往住处走着一路琢磨着如何把书箱和洗衣篮介绍给同窗们。正巧迎面碰到好友徐茂走了过来,他刚要打招呼,不想徐茂却是一把抓了他的手臂笑道,“哎呀,君诚你跑哪里去了?姜先生要带咱们去他家别院赏梅,顺便画副寒梅傲雪图当课业交上去,今晚许是要外宿,你还不赶紧拾掇东西去?”
少年人皆是玩心甚重,听得这话董平也是喜得眉开眼笑,然后暂别徐茂赶紧回去自己院子。
喜子是个麻利又勤快的孩子,又极喜欢家里送来的书箱雅致,这会儿早就兴致勃勃帮主子往里面放换洗衣衫、杂物和文房四宝等物,突然抬头见得主子回来就欢喜嚷道,“公子,家里送来这箱子真好。”
董平看了看书箱里的用物很是齐全,于是就取了两本平日常读的书放进去。末了想了想又取了平日舍不得穿的那件石青色斗篷笑披在身上,这才说道,“你这次不能随我同去。”
喜子立时失望的苦了脸,还要开口求情的时候却不想董平又低声在他耳边说了一番话,直听得这小子眼睛越来越亮,一迭声的应着,“公子放心,这事儿就交给小子吧。”
董平摸摸他的头,一手拎起书箱一手推门就走了出去。书院大门口早就等了十几个学子,都为难得出去游玩而兴奋的大声说笑着。
董平刚刚走过去,姜先生的马车也行了过来,老头儿打开车窗扫了一眼众多弟子,笑道,“原本老夫打算寻几辆马车接送你们,不过其余几位先生却觉你们平日太过养尊处优,偶尔也要吃点儿辛苦。否则它日大考之时,一入考棚五六日,未等写完考题恐怕就要昏死过去了。所以尔等今日步行四五里,权当锻身练心吧。”
一众学子听得这话立时小声哀嚎起来,姜先生平日最是和善,没想到折磨人居然也这般狠毒。这般大风大雪的天气要步行四五里赶去城东姜家别院,简直是要人命啊。
姜先生也不理会满面愁苦的弟子们,关了窗子就吩咐马车先行了。董平平日常在县城与果园来往,家里没有马车的时候,也是经常步行。所以此时倒没什么惧色,他紧了紧斗篷钱襟的布带儿,又戴了风帽背了书箱,末了招呼好友们,“走吧,早些赶到也能找些歇息。”
一众学子们无法,只得随着他出门走进了风雪之中。不知是不是老天爷也想考验一下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学子们,今日居然刮起了西北风,冷如刀子的寒风夹杂着雪花砸在身上,不到片刻,寒意就能浸得行人全身麻木。
徐茂前几日患了风寒,刚刚痊愈,这会儿经了冷风又是喷嚏不断。董平等几个好友把他围在中间,想着尽力帮他裆下一些寒风,但依旧收效甚微。
董平无法就招呼众人在路边找了个大树暂时躲避一下风头,然后他迅速脱下身上的斗篷同徐茂交换穿上,末了又打开书箱在最底层拿出一只裹了棉套的竹筒,倒进一些淡黄色的粉末,摇晃均匀之后就递给徐茂说道,“赶紧喝了,否则不到地方你就病倒了。”
众人疑惑的看着徐茂手里的竹筒,隐约见得有淡淡的热气冒出来,于是好奇问道,“这是什么啊?”
不等董平回答,徐茂已是一口喝了下去,末了吧嗒一下嘴巴嚷道,“是姜汤啊!君诚你怎么还在书箱里拿了热水,不怕沾湿了衣衫书本啊?”
董平笑而不语,但好奇心最重的同窗们已是毫不客气的动手打开他的书箱细看。
“怪不得呢,这书箱里面有油布啊,防水防雨!”
“是啊,还能分层放东西呢。这是草梗儿编的,比木箱子拿着轻巧多了。”
董平也不多解释,一边帮徐茂把斗篷系得严实些一边说道,“这是村里擅手工的老辈儿人编的,我正巧见到就给了一百文买来用了。”
“君诚,这样好的书箱你怎么能自己独吞?你再回家时候帮我定一个!我给一百五十文!”
“我也要一个!”
“我也是!”
董平笑着一一应下,末了又催着大伙儿一起上路。徐茂平日同董平相处最多,这会儿肚子里装了热乎乎的姜汤也来了精神,偷偷扯了董平笑道,“你今日拿我做垡子,是不是也该分我些红利啊?”
董平却是摇摇头,指了他身上的斗篷低声说道,“你身上穿的斗篷是我姐姐挑拣母鸡身上最细的绒毛,一点点儿攒起来,然后缝给我的。你方才喝的姜汤也是我姐姐怕书院煮姜汤不方便,特意替我备下的。”
徐茂越听脸色越红,别人不知道还罢了,他可是最清楚董平待他家姐的敬重,哪怕是再小再普通的物件儿,只要是他姐姐送来的或者亲手缝制的,他都会像宝贝一样珍惜。今日这般毫不犹豫的拿出来给自己穿戴使用,除了待自己真心之外再无其余杂念了。反倒是自己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平白污了好友一片挚诚。
“君诚…我…”
董平拍拍一脸愧色的好友,点头示意他自己不会介意,末了再次替他挡着大半风雪,然后重新上路了。
(早晨爬起来码的,今天争取两更啊。加油!)
正文 第一百零四章 有情人终成眷属
不提董平这里如何替家里拉了第一笔生意,只说喜子这会儿也在笑眯眯同一群小书童显摆自家的洗衣篮。要知道书院里虽说有统一的粗使妇人替学子们洗衣,但脏衣衫却要自己送到下院儿的。有些人胡乱用胳膊夹着,有人用柳条筐子装了,经常有拿错或者刮破的事情发生。
喜子赶在人最多的时候上前打开手里的提篮,一件件拿出自家公子衣物让那粗使婆子看过,然后就将整个篮子递了过去。那篮子上挂着的布条清清楚楚写着董平的屋舍编号,就是再笨的人也不会弄错。
粗实婆子自觉省了力气分拣也很是欢喜,赞了两句。小童们和几个读书郎看得眼热,纷纷出言问询,当听说这样方便实用的篮子才要二十文,纷纷开口嚷着要一个。不必说,喜子超额完成了任务,想着自家公子许下的十串糖葫芦,这馋嘴小子笑的眼睛都眯成一条缝儿了。
四季园里这会儿也是忙的热火朝天,明日就是迎亲的正日子,今日楚家要提前把姑娘的嫁妆送来。虽然楚家恼恨闺女不守规矩,衣衫首饰等物才陪送了两箱,但先前准备的那些家具木器可都一样不落送过来了,而且还都是于桂生的手艺,很是精巧别致。
前来帮忙的小媳妇儿们纷纷笑着赞了几句也就散了,于老太稍稍放了心,但转身望着坐在屋里大吃大喝的楚家三兄弟,眉头又皱了起来。儿子有了这样几个舅哥儿,以后的日子怕是也消停不了啊。
不管老太太如何担心,家具陆续被摆进了西屋。东主贵主正,于老太原本住了西屋是表示对主家的恭敬,如今娶了儿媳,必须分开住。她就住东屋,把西屋让给了小两口。很快,梅hua等人从城里买了吃食用物回来,三间土坯房前就更热闹了。
妇人忙碌着洗菜切肉,今晚帮忙的人最少要开两桌席面儿,明日起码四桌儿,都要提前把材料准备出来,更别说还要蒸出七八锅两合面儿的馒头了。
男人们则动手打扫院子,重新支起两口灶台,爬梯子往屋檐下挂大红灯笼,同样也是忙得脚下生风。
如此,众人齐心合力之下,一日之内所有琐事都拾掇齐整了。
第二日一早,果园新买的马车挂了两道红绸子就被赶上了山路,于桂生穿了一身簇新的袄裤坐在车辕上,紧张不安的不时揪着头上狗皮帽子。一旁帮忙赶车的赵青山见此,想起当初自己娶媳妇的时候好似也这般模样,于是忍不住哈哈笑出了声。
虽然这几日风雪大了些,但好在山路两旁都长满了树木,路上并没有存下多少积雪,马车走得又稳又快。待得到达楚家的时候,日头也不过才升到东山顶。
赵青山一路赶着马车进村就很是疑惑,放在一面坡里,若是哪家嫁闺女,左邻右舍和亲朋好友都会赶来相送。但楚家这村子却好似无人知情一般,路上冷冷清清,就是楚家也只出来两三个人迎了于桂生进去,很快就让他把新媳妇儿背了出来。除了隐约听见一个老妇的哭声,别人没有一个面露不舍,甚至好似还有些如释重负。
于桂生把媳妇儿放进车厢,末了冲着楚家人行了礼,然后就催促赵青山赶车。赵青山这大半年在果园做管事,别的没学会,论及察言观色可是进步太多。这会儿哪里会开口询问,一甩鞭子就赶车出了村子。
一路无话,马蹄哒哒,很快马车就到了果园。比之楚家的冷清,于家可是热闹太多了。马车刚刚拐进果园大门,一大挂炮竹就被点燃了,噼里啪啦震天响。十几个小孩子跳着脚的大喊,抢夺着梅hua儿扔出来的hua生果和栗子枣子等物,衬得烟气弥漫的院子更是热闹了三分。
新媳妇儿跨了火盆到堂屋拜了天地就被送到了西屋新房,农家人也没那么多礼节,于桂生扯了秤杆子直接挑了盖头,露出楚四莲含羞带怯的脸孔。两人就此算是结成了夫妻,以后生儿育女,同甘共苦,相守到老了。
一众看热闹的乡亲聚在门口喊着百年好合,早生贵子,羞得小两口脸色红得都要滴出血来,末了才哈哈笑着去外面吃酒席。
于老太是个刚强好脸面的,她原本有些积蓄,董蓉又给了五两,于是这酒席就办得极丰盛。四荤四素,两合面儿的馒头管够儿,男客那两桌席面儿还有一坛子包谷酒。
众人吃得是心满意足,纷纷夸赞于家行事大方,以后的日子必定不会差了。
董蓉原本也打算去凑个热闹,但转念想想若是她去了,很多人都会不自在。于是也就借口染了风寒头疼留在家里做针线,傻柱见媳妇儿不去,自然也不会离家。小两口把大坑烧得极热,窝在一处说笑,偶尔逗逗难得醒来的果果,倒也自在。
中午时候刘嫂子用食盒送了饭菜上来,说起于家儿媳看着是个勤快又和气的,董蓉这才想起明日这小两口要上山给她行礼,于是吃了饭就去隔壁找了一盒胭脂水粉一块银红缠枝莲纹的锦缎备着。
果然,第二日一早于老太就领了儿子儿媳上山来了。于桂生夫妻恭恭敬敬行了大礼,董蓉和傻柱坐在主位上看着他们拜完才伸手虚扶他们起来,董蓉取了见面礼给楚四莲。
但凡是女子,特别还是有几分姿色的,哪有不喜欢梳妆打扮的。楚四莲虽然极力忍着,但眼角眉梢的喜意还是掩也掩不住。董蓉想起她那日大喊要嫁于桂生的模样,对这敢爱敢恨的女子倒是多了几分钦佩。这里可不是〖自〗由恋爱的现代社会,闹不好要丢了性命的,若不是足够英勇,谁敢私奔啊。
众人说笑了几句,于老太就带了儿子儿媳下山回家了。楚四莲许是见得山上没有伺候的奴仆,每日早起做饭洗衣拾掇屋子,然后就会爬上山来,替董蓉做些小活计。
这倒提醒了董蓉要赶紧买个人手回来,偶尔同于老太说起这事儿,老太太就笑道“东家怎么守个聚宝盆,就是看不到呢?那些流民里大半都是妇孺,经过这场劫难,许是很多都无家可归了。东家不如在其中选那品行好的留下一两个,她们本就受您大恩又得了安身之处,定然会用心做活儿。”
董蓉也觉这主意好,正好梅hua儿来送这月开销粮食的账本,董蓉就拉了她问了起来。
梅hua儿想了想就道“平日里我带着做活儿的那些妇人里倒是有几个品行不错的,我回去问问。若是有愿意留下的,我就带过来给东家过目。”
董蓉点头,嘱咐道“最好找老实本分的,我不喜多嘴多舌的。”
梅hua儿满口应了就赶回村去了,她也是个麻利脾气,第二日就带了一个妇人一个年轻小姑娘上山来了。
董蓉一边问询两人擅长之事一边仔细打量两人衣着神色,那妇人长相普通,虽然穿着当铺买回的旧袄裙,但却洗得极干净,头发也梳理的整整齐齐,说话很是爽利的样子。年轻小姑娘模样倒是很清秀,许是有些害羞,双手扭着衣角,声音也很低。
众人正说着话,傻柱儿就推门走了进来。董蓉早起炖了锅豆腐羊肉,想着冯老大夫年岁大了,清风又年纪小,这么冷的日子一老一小不知怎么胡乱对付吃食呢。于是就让傻柱送去一份儿,顺便也去玩耍一阵,省的他日日窝在家里当炕头王。
结果不想他回来这般早,冬日里的冷风好似也有些欺软怕硬,董蓉每次出门都要冻得脸色通红,可是傻柱却一点儿寒色都没有,墨黑的长发束在头顶插了杨木簪,玄色的披风裹着高壮的身体,乍一看上去很是俊朗不凡。
董蓉笑着起身迎上去,帮他脱了披风又倒了茶水,这才小声问道“冯叔身子可好?”
傻柱笑着点头,应道“好,他说下次要吃红烧肉。”
董蓉忍不住好笑嗔怪道“这老爷子,年纪大了还喜欢油腻的菜色。”
小夫妻俩说了两句,董蓉就重新坐了下来。那妇人照旧半垂着头,很是规矩。可那小姑娘一双杏眼却不时扫向傻柱,眸底深处隐隐存了好奇惊艳,甚至是…爱慕!
董蓉眉头微微一挑,继而不动声色的继续问询两人擅长之事。妇人自称擅长煲汤,小姑娘则说擅长针线活儿。
董蓉于是顺手指了那个叫文娘的妇人笑道“我这里缺个做厨下杂活儿的,要签死契,卖身银子给十五两,以后每月还有三百文零hua儿。你若是能够接受就留下吧!”
文娘抬起头,好似有些犹豫,最后开口请求道“小妇人愿意伺候东家一辈子,只是…求东家让小妇人把外甥带在身边照料”
说着话,她就跪下了,再次苦求道“小妇人一定会看好他,不给东家惹祸。我也不要月钱,只求东家让我把外甥留在身边。我姐姐去世的早,这孩子被后母赶出来,实在无家可回…”
梅hua儿听得心酸就开口帮腔道“东家,文娘的外甥我平日也是常见的,很勤快的一个小子,您留在家里做些砍柴挑水的杂活儿也不错。”
(我脑子要变成木头了,呜呜,终于两更了!)
正文 第一百零五章 好兆头
董蓉本觉这个文娘规矩老实,这会儿再见她这般重情重义,心下更是多了三分喜爱。于是就应承道,“好,孩子可以不必签卖身契,若是当真勤快本分也开一份儿月钱。”
“谢东家,谢东家。”文娘大喜,又磕了两个头就要起身。不想傻柱不小心把手边的茶碗碰下了桌子,文娘一个扭腰伸臂,极轻松就把茶碗拖在了手里。
董蓉惊奇,问道,“文娘,你身上有功夫?”
文娘微微红了脸,小声应道,“回东家的话,我爹原本在镖局做过把头,可惜去世的早。我小时候淘气练过几年小巧功夫,后来嫁了人就扔下了,待得夫主病死更…”
董蓉忍不住笑了,这真是意外之喜。怪不得这文娘长得柔柔弱弱,却能带着外甥在千里逃亡中活下来,原来还有这等本事。以后有她在身边,自己出门安全也有保障了。
“既然你有这本事,月银就再加二百文。今晚找张管事把卖身契签了,明日就带着外甥来果园上工吧。暂时同于家大娘住两月,开春儿家里盖好新院子再搬回来。”
“是,夫人。”文娘低头行礼应下,脸色略带喜意的退去门旁等候。
那小姑娘一见自己被拙落许是有些不甘心,趁着众人说话间隙也跪了下来求肯,双眼甚至不时瞄向傻柱,好似期待他能为自己求情一般。可惜傻柱不但没有开口的意思,反倒不耐烦的皱起了眉头。
董蓉示意梅花扶了小姑娘起身,淡淡说道,“明年开春儿还要再选人,到时候再说吧。”
梅花儿许是也看出小姑娘有些不妥,赶紧扯了她告退。董蓉嘱咐几句就送了她们到门口,那小姑娘走在山路上依旧不舍的回头张望。惹得董蓉醋意大发,狠狠在傻柱腰上掐了两记,恼道,“让你回村送锅汤,你打扮这么利索做什么?”
傻柱委屈得都要撞墙了,出门之前明明是媳妇儿给自己梳头换的衣衫,这会儿怎么就成了招蜂引蝶的罪证了…
不提小夫妻俩如何醋海生波,只说过了两日张管事再次赶马车进城,送了文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