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娇悍-第1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秋平等人顿时脸色严峻起来。
这就还是怪罪他们不肯带兵回京了啊,而且竟然还动用了兵符!
隆庆帝这是打算将天下人都杀进来平息流言吗?
“这也太过分了!”杜秋平皱眉道,“对付手无寸铁的百姓,竟然要动用大量精兵,真是……”
到底涉及到隆庆帝,杜秋平也不好说得太过分。
再说了,这样的事情又不是没有过,想想当初引颈待割的数万晋阳百姓。
冯异心头沉沉,难不成京城很快就要成为第二个晋阳城了……
当初隆庆帝下令坑杀数万晋阳百姓,是为了对付晋王这个曾经继位呼声最高的兄长,现在又是为了对付谁?
仅仅是已经败逃的汾阳王吗?
冯异不大相信。
尤其是见过萧稷,明晓他的身份之后。
隆庆帝既然知晓白氏母子几人从内有汾阳王严密控制、外有勤王军队严密把守的京城逃了出去这件事情,那不会想不到这其中还有帮手。
凡事总会留下痕迹,隆庆帝如果顺着这条线查下去的话,查出除了汾阳王,还有另外一股势力暗中蓄势窥伺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隆庆帝此次坚持调回西北大营的将士,或许并不仅仅如诏谕中所说的那样,只是为了平息京城中的流言。
冯异沉吟片刻,打断杜秋平等人的议论纷纷、义愤填膺,起身道:“你们这几天暂且留在侯府,有家人的也只管接过来,大家聚在一处,万一发生什么事,相互之间也好有个照应,总归能安全些。”
反正武安侯府占地广、房间多,多住几十口人完全没有问题。
“你抓紧时间写封信,日夜兼程送往西北大营,让李副将千万要想法子顶住朝廷的压力,尽量多拖延一些时日,咱们也好在京城中准备。”冯异吩咐杜秋平。
当初他本来是打算将杜秋平留在军中辅佐李达的,但是却被杜秋平拒绝了。
“将军觉得属下得用,或许李副将还觉得他手下的文书本事呢。”杜秋平当时颇有深意地回了这么一句。
冯异一想也是,“一臣不侍二主”,二主也未必想用一臣,便也不再坚持。
现在想想,他倒是有些后悔了。
若是当初他能够坚持让杜秋平留在军中,此时也不至于这么忙乱无主。
倒不是说李达不值得托付信任,但是李达也会有自己的打算,未必能像杜秋平一样坚决地执行他的命令。
冯异心里乱糟糟的,摇摇头,赶走这些无谓的假设和喟叹。
杜秋平自知事关重大,当即领命,命人准备好文房四宝,援笔作书。
“大家伙需要回家接家人的,就赶紧回去准备吧。”冯异遣散众人。
他无意帮助萧稷对付隆庆帝,可同样也不希望自己的部将和妻儿成为隆庆帝争权夺势的牺牲品。
眼下他心里乱糟糟的,也想不出什么主意来,只能先走一步看一步了。
一切安排妥当,冯异这才起身前往颐和堂,免得白氏和冯淑嘉悬心。
果然,他人还没到颐和堂,白氏和冯淑嘉母女二人就已经忍不住担心地迎了出来,两人脸上虽然都带着笑,然而眼底的忧愁却浓郁如塞在秋云,舒展不开。
冯异不想妻女太过于担心,更不愿意武安侯府上下因此而人心惶惶,忙调整好心绪,笑迎了上去。
“你们不必担心,我这不是好好地回来了吗!”冯异笑道。
一边说话,一边和母女二人回了颐和堂。
“怎么不见援儿他们三个?”冯异扫视了一圈屋子,笑问道。
白氏和冯淑嘉相视一眼。
冯淑嘉便开口吟吟笑道:“他们三个还是孩子呢!懂什么?我和母亲有话要对父亲说。”
腊梅听冯淑嘉这么说,便极有眼色地领着屋子里伺候的丫环婆子出去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她想多了,这次侯爷归来,大家好像都不太高兴……
她倒是挺开心!
一别数年,终于又见到那个梦中心里挥散不去的人了!还是那么一如既往地儒雅温和,谦谦君子。
只是经过多年边塞风沙的磨砺,渐渐地有了军中将士的英武,少了一抹文弱书卷气。
不知,他是否还如先前一样坚定,坚定地拒绝她的心意……
腊梅眼底的欢喜激动渐渐地散去,只剩下忐忑和黯然。
屋子里,一片寂静,针落可闻。
冯异觉得不自在,笑着出声打破沉默:“你们母女俩有什么话要对我说?”
白氏也不掩藏,忧心问道:“圣上是不是责怪你了?因为我和孩子们离京的事情。”
冯异一惊,没想到长居内宅的白氏竟然也会想到这一点。
冯淑嘉见状苦笑道:“爹爹,如今的京城早不是你离开时的模样,我和母亲要是不多长个心眼儿,只怕早就成了别人手里的棋子,用来对付您了……”
简单的一句话,然而其中的艰辛酸楚又怎么能够说得尽?
冯异心里一痛,想到方才在御书房里隆庆帝拿白氏和孩子们的性命威胁他从命的情形,肝胆郁郁愤愤。
事到如今,显然已经没有再瞒着白氏和冯淑嘉的必要了。
冯异遂将今日面见隆庆帝的情形简略地说了。
“真是太过分了!”冯淑嘉愤怒失声,“竟然拿西北将士和母亲与我们的性命威胁父亲,实在是,实在是不当人君!”
冯淑嘉努力地压住心口的怒气,勉强找出一个温和点的措辞,免得吓到了冯异。
无论前世今生,隆庆帝都不过是将冯异,将整个武安侯府,当作是可以随意玩弄的玩意儿。
不,今生因为萧稷的提前发难,隆庆帝甚至将整个西北大营的将士也玩弄于鼓掌之上,当作可以随便牺牲牟利的工具!
冯异黯然,冯淑嘉说的不错,隆庆帝的所作所为,实在是不当人君……
杨家:弃隆庆帝,保太子,


第三百九十章 劝说
“那爹爹你打算怎么办?”冯淑嘉追问道,“继续为这样的君王卖命吗?”
有了前世的仇怨,别说是卖命了,要是有机会,冯淑嘉恨不能手刃汾阳王和隆庆帝这两个仇人。
冯异大吃一惊,实在是冯叔家的话太过于骇人听闻。
然而白氏却一副接受良好的模样。
对于一个成家有子的女人来说,谁要是敢伤害她的孩子,破坏她的家庭,不管对方是什么来头,她都能以命相搏,挣个鱼死网破。
冯异看着愤恨的妻女,第一次觉得自己“忠君爱国”的坚守,是不是太迂腐了。
先前不论是何山的劝说,还是萧稷的亲请,他都没有松口,坚决地拒绝,所坚守的不过是“忠君爱国”“从一而终”的信念罢了,所以心里总是寄希望于隆庆帝还没有昏聩自私到那一步。
可是如果君王已经不顾念臣子,如果自己的坚守会给家人朋友带来灭顶之灾的话……
冯异低头沉默,良久,才抬头无奈道:“爹爹也知道嘉儿说的有道理,然而,食君之禄,担君之忧……”
他虽然没有读过多少书,但是这点道理还是懂得的。
可是这一回他话还没有说完,冯淑嘉就“无礼”地打断反驳道:“独夫纣而已,哪里是人君?”
既然不是人君,那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忠诚不忠诚了。
冯异默然一刻。
他知道冯淑嘉说得有道理,然而这么多年来坚持的信念,让他没有办法立刻答应下来。
冯淑嘉也知道冯异心底的犹豫痛苦挣扎,因此也不再继续逼他做出决定。
到底是她的父亲,哪怕她再想要手刃隆庆帝报仇,也还要顾忌冯异没有她前世的经历,因此如今还在将隆庆帝当作君主看待尽忠。
让忠臣背主,显然是一件极为痛苦难以抉择的事情。
接下来的几天,隆庆帝都没有再召见冯异,显然是在等着前往西北大营调兵的使臣传回消息来,再做进一步的打算。
冯异因此空闲了下来,每日除了分派人手查看京城的形势,就是陪着妻子儿女,享受着这难得的“安宁祥和”。
直到有一天,门房上递进来一张帖子。
冯异接过帖子一看,眉头顿时皱了起来。
冯淑嘉见状便开口问道:“父亲又遇到了什么为难的事情了吗?”
这几日相处下来,冯异对于自家大女儿的聪敏和果敢体会是越来越深,也佩服她的见识,因此很多事情都不会再特意避开她。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杨淳熙杨大人的帖子,说是邀请我明日下衙茶楼一叙。”冯异皱眉道,“咱们家和杨家一向没什么往来,杨大人怎么会突然想到给我下帖子约茶?”
冯淑嘉心思一动,道:“娘家是皇后娘娘的娘家,也是殿下的外家,现在京城人言涌涌,圣上坐不安位……会不会,是太子殿下因此而担忧,却又不便出面,便辗转托了杨家来试探?毕竟,皇后娘娘惹了圣上厌弃,如今被囚禁在坤宁宫,太子殿下心中不安,多方筹谋,也是正常。”
杨皇后的事情,何山早就在萧寂的授意下和冯异说过了。
对于重情重义私下供奉晋王一家香火的杨皇后,冯异心中十分钦佩。
冯异捏紧帖子,眉头紧锁,一时拿不定主意要不要去赴宴。
冯淑嘉见状遂劝道:“杨皇后端方慈善,杨家在京城也素有贤名,所以虽然此次李奉贤爆出太傅杨临帮着圣上毒害先帝以继承大统的旧事,杨家却没有因此而受到太多的冲击……我觉得,爹爹明日不妨应约一见。”
如今隆庆帝打算如何对付武安侯府尚未可知,与其在家中坐以待毙,倒不如出去看一看是否有解开眼前的困局的良机。
冯异闻言思索一会儿,点头应下,然而眉头并不曾舒展开来。
“父亲不必担心。”冯淑嘉又笑道,“如今武安侯府周围虽然布满了圣上的眼线,然而萧公子也一直在暗中派人保护咱们,若是父亲不想被圣上察知明日之会,萧公子肯定有办法让父亲避开圣上的耳目的!”
冯异闻言失笑,这几天,自家闺女儿还真是不遗余力地帮着萧稷那个臭小子说好话呢!
虽然心里有些酸酸的不开心,然而却不能否认,萧稷待冯淑嘉真的很好。
当然,冯淑嘉也值得!
冯异念及此处,笑叹一声:“真是女大不中留啊,胳膊都知道朝外拐了……”
冯淑嘉被冯异当面打趣,难免脸上挂不住,双颊通红一片。
虽然口中娇嗔责怪,然而心里却很开心。
能说出这样的话来,至少冯异对于萧稷“爱护”她一事并不反感。
既然如此,那将来即便是冯异依旧不打算现在萧稷一方,却也绝不会与他为难。
这已经是极大的进展了。
见自家闺女儿娇羞如花,冯异只觉得心里酸楚更甚,不服输的牛脾气一时也上来了,抬头扬眉道:“你爹爹我纵横疆场多年,若是自认斥候第二,没有人敢认第一!区区几个耳目罢了,哪里用得着一个外人帮忙?!”
想娶走他的宝贝闺女,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冯异这副“争风吃醋”的模样,让冯淑嘉忍不住“咯咯”地笑了起来,脸上的热意也渐渐消散。
“是了是了!”冯淑嘉笑道,“大梁战神武安侯最厉害了!”
冯异哈哈大笑,自信得意道:“那是当然!”
笑闹过之后,冯异又正色道:“话虽如此,我却并不打算避开圣上的耳目。
“杨家意图未明,圣上猜忌多疑,与其躲躲藏藏的惹人怀疑,倒不如坦荡赴约。
“我冯异行得端坐得正,无惧任何人盯梢!”
这番豪气坦荡,让冯淑嘉忍不住击节而赞。
这就是她的父亲啊,论前世今生,境遇如何,都是一个顶天立地的汉子!
对于冯异的决定,冯淑嘉自然是举双手赞同。
当然也没有忘记让萧稷留守在武安侯府附近的人跟上。
杨家此番到底是为了隆庆帝出面,是为了太子萧秬出面,萧稷必须要及时知道。



第三百九十一章 父子离心
萧稷第一时间得到消息,惊愕万分,沉默许久,感叹道:“这还真是父子天性啊……”
隆庆帝当初能够为了帝位弑父杀兄,如今太子萧秬也能够为了帝位,而抛弃隆庆帝这个几近身败名裂的“累赘”。
一脉相承的凉薄。
荔山居士却沉默半晌,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太子殿下不应该是这样的人……”
萧稷闻言挑眉,不置可否。
他对于萧秬有过调查,然而萧秬作为大梁的储君,能呈现在众人面前的事情都是些浮于表面的文章,其内里品性具体如何,他也很难妄下断语。
荔山居士见状遂道:“大约是因为皇后娘娘的影响,太子殿下一向亲近皇后娘娘和杨家人,对于圣上则一直是畏惧多于敬爱……”
因为名气的原因,他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太子少师,对于萧秬虽然谈不上十分了解,但是大略的品性还是知道的。
子肖其母,不论是在外貌上,还是在品性上。
大概是因为这个原因吧,隆庆帝在即位之后,对于萧秬这个嫡长子同样也亲近不起来。
所以后宫才会有那么多的人按捺不住,妄想要取而代之。
萧稷闻言收起了先前的不以为然,凝眉静思。
良久,他才开口平缓而坚定地说道:“不管萧秬是什么样的人,这和我要替父王正名,将当年的真相暴露于人前,并没有什么冲突。”
反而萧秬主动和隆庆帝分道扬镳,父子离心,对于他来说,恰是一件好事。
萧稷知道荔山居士担心的是什么,然而他不了解萧秬为人,所以并不能贸然许下诺言。
君子重然诺,既然答应了,就一定要做到。
如果做不到,那就不能轻易许诺。
荔山居士听萧稷这么说,虽然依旧忧心难解,却也略略释怀。
至少目前为止,萧稷都目标一直都是为晋王平反,为自己正名,而不是争夺那把人人向往的龙椅。
欲壑难填呀,但愿萧稷是个意外。
冯淑嘉得知杨淳熙是受萧秬所托约见冯异,并且还是意图避过隆庆帝而和冯异结盟时,很是惊讶。
前世对于这个早早被废的太子殿下,冯淑嘉所知甚少,因此一时也猜不透萧秬的心思。
“杨大人怎么说?”冯淑嘉凝眉问冯异。
冯异冷笑一声,道:“文人巧舌如簧,说的比唱的还好听……
“但是意思却很明确,说是太子殿下可以从圣上手底下保住我武安侯府上下。
“这是什么意思?还不是想以此利诱,让我投诚!”
隆庆帝威逼,太子萧秬就来利诱,这父子俩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合着伙儿地双簧来诓骗他呢!
冯淑嘉却觉得未必是这样。
毕竟,杨皇后是因为祭祀晋王一家而获罪的,正好触了隆庆帝的逆鳞。而隆庆帝因为当初的登基内情,早就有心防范甚至是对付杨家了。
在这种时候,太子萧秬能够说服杨淳熙来当他的说客,那么他和杨家两方的利益定然是一致的。
“爹爹也不必如此气愤着急,且等等看再说吧。”冯淑嘉劝慰道。
冯异无奈地点点头,眼下也只能如此。
然而没两天,朝会上就闹出了大事件。
起因是翰林学士林嘉代表天下士子发声,恳请隆庆帝出面澄清流言,以安抚天下臣民。
言语之间不知怎么就惹恼了隆庆帝,被隆庆帝当廷杖责。
可怜一个风雅俊秀的读书人,硬生生被打得鲜血殷殷,当时就昏厥过了去。
隆庆帝原本是想杀鸡儆猴,所以见状并未容情,而是严命继续杖责够数,妄图一次熄灭了众人的心思。
谁知道别人都还没有说话,太子萧秬却在此时跳了出来,维护林嘉不说,还恳请隆庆帝不要效仿周厉王,使得百姓道路以目。
隆庆帝当时就气得火冒三丈,直接命令侍卫拿下太子萧秬,讲他押去东宫关押起来,没有他的诏命不许任何人探视进出。
此消息一传出,顿时京城上下震动。
萧秬可是大梁的储君,就因为仗义执言为民做主,就直接被隆庆帝拘禁了起来,这还得了!
一时间朝堂上吵吵闹闹,暗潮汹涌。
冯淑嘉得闻消息之后,私下里和严嬷嬷感叹道:“太子殿下还真是敢呐……”
这是兵行险招,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性命难保。
毕竟,这大梁还是隆庆帝的天下,萧秬只是储君而已,而且还是一个因为母亲和外家而不仅不被隆庆帝看重,甚至还被隆庆帝忌惮的储君。
“只怕太子殿下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严嬷嬷感叹道。
作为寿阳公主的心腹嬷嬷,严嬷嬷对于朝中后宫之事多有了解,尤其是事关杨皇后和太子萧秬。
“自打圣上登基之后,对于杨家逐渐从一开始的信赖和亲近而变得疏远和忌惮,因此对于皇后娘娘所出的太子殿下也不如早先慈爱看重……后来又出了拘禁皇后娘娘的事情……太子殿下只怕也是察觉到自身所处的危局,才不得已出此下策以图破局吧。”严嬷嬷感叹道,“不管今后太子殿下命途如何,至少朝臣百姓都会称赞他一声‘忠孝节义’。”
假如萧秬能够顺利登基的话,就会因此事而得朝臣百姓拥戴;假如被迫东宫易储,那萧秬也能凭借此事在青史上留下一笔。
如此看来,这倒还真是一桩稳赚不赔的买卖。
非旦如此,冯异得知此事之后,对于萧秬刮目相看,再想起杨淳熙当日的提议时,便不再愤愤指责,而是沉吟思索,认真考虑起来。
其实如冯异一样的朝臣,又何止是两三个。
一个是刚愎自用猜忌狠毒的君王,另一个是忠孝节义、为民仗义执言的储君,站在哪一边,是可想而知的。
萧稷听说这件事情之后,对于萧秬倒是感兴趣起来。
若是萧秬所做一切从心,那定然会是一位好君主;可若是这一切都不过是他招揽朝臣的“苦肉计”,那可就是个值得费心对付的对手了。



第三百九十二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