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喊道:“不行,我不同意!我绝对不同意那个贱丫头进花家的门!”
众人被突然出声的温氏吓得够呛,花善民忍不住抱怨道:“娘啊,这法子这么好,你为什么不同意?要知道那丫头手里可是握着大把的财富,等我们拿到手,溪儿嫁去了柳家,荣华富贵可不就都来了么!娘,您要想得长远些!”
花洋也跟着帮腔:“奶奶啊,这如今家里不少人要科考呢,这路费盘缠可都是一笔很大的开支,前几天您不都在为这事发愁么,再说了,咱家也很久没吃上一顿好的了,也是时候改善改善伙食了!不过就是在族谱上添几个名字,奶奶就当她们不存在么!等事情成了,就让花卿颜少来老宅,奶奶您眼不见为净么!”
花卿颜回花家确实是利益大过于弊端,但花家其他人好说歹说,温氏就是不肯松口,耷拉着眼皮盯着被褥也不知在想些什么。良久之后,温氏才开口,“我不同意,这花家有我,就没有花耀宗一家!你们若是想要将花耀宗写在族谱之上,那就将我婆子划去!”
温氏的固执让众人无奈又有些不解。温氏是花继祖和花耀宗兄弟俩的后母,但是温氏进门没多久,花耀宗就离开了,也没听说两人之间有什么仇怨。若是说温氏是忌惮已经去了楼氏的话,那花继祖那边也是说不通的,因为温氏对花继祖虽然没有花善民和花盼盼那般的关心宠爱,但却也没有漠视和虐待。
对温氏没辙的众人齐齐将目光投向花家的当家人,也盼着他能给出个好的主意来。
花齐用半阖的眼瞟了瞟温氏,嗒嗒的抽了口烟,说:“就按袁茹说的办!改天请花卿颜上门吃顿饭,将事情说一说,你们也先别提方子的事,委婉些探探她的口风。至于你们的娘这边,不用管了,这花家族谱上的人,还是我这个当家的说了算!”
正文 第40章 睿王 上
与靠山村的微凉不同,雍京成此刻已经是冷风凛冽,随口呼出的气就能凝结成白雾,一个个都穿着毛皮大麾才敢出门,院子里仅剩的落叶上还结着冰晶,瞧上去亮晶晶的,但也让人觉得一阵寒意。
寅时,雍京最中心的皇城门口已经开始进出马车了,宫门口的侍卫在寒冷中依旧尽忠职守的检查着来往的每一辆马车。一辆辆马车可没有了夏日的华丽,纷纷包裹着厚厚的皮毛,和特质的棉布褥子,力求保温。
各官员的马车在宫门口排着长长的队,这时一辆极其普通的马车缓缓驶过来,穿过那些车队径自驶到宫门口,路过侍卫时,只见厚厚的窗帘被掀开了一点点,然后侍卫纷纷下跪,恭送马车进了皇宫。没有检查,没有盘问,就这样径自放行了。
不少官员探出头来观望,瞧见那马车上不显眼的家徽纷纷表示诧异。
那家徽是个弯月形,上面却是有些镂空的花纹。那花纹很繁复,但仔细瞧就会发现是一朵并蒂莲花。
雍京城的人都识得这家徽——睿王府的家徽即文雅又好看。
没错,驶进皇宫的马车就是属于当今圣上最最宠爱的王爷,睿王。也只有他才能享有进出皇宫不用下马,不需摘掉佩剑这样的殊荣!
睿王这是来上朝了?
众官员面面相觑,要知道从睿王回京后得知花元帅一家被判卖国求荣,满门抄斩且已经无力回天之时,就在大殿之上当众甩了圣上的脸,在众目睽睽之下拂袖而去,再也没有进过宫!
就连圣上生病多日,睿王都没进宫瞧过一眼!
众官员纷纷猜测,这睿王是不是已经跟圣上闹翻了,他们甚至已经在考虑如何站队,以保住往后的荣华富贵!
如今睿王进宫不知所为何事,众官员心中急切,纷纷想要跟上去一看究竟,不少人忍不住催促门口的侍卫检查得快些,给他们放行!
晨光熹微,金銮大殿,那九五之尊的龙椅还空着,大殿两边已经站了不少的官员。小太子赫然在列。皇帝未到,所以大殿之上有些熙攘,众人纷纷扎推说着这几日的见闻和分享着消息。不过大家口中无一不提到两个字——睿王。
“听说今日睿王进宫了,你可知所谓何事?”
“不知,睿王此次不会是想与圣上摊牌吧?到时候你站哪边?”
“自然是睿王这边。这么多年睿王所做的一切百姓可都是看在眼里,”那官员抚摸着自己的胡须,眸色深沉,“睿王骁勇,不仅政绩卓越,更是我大麒的战神,若是睿王坐上那个位置,必然是天命所归!”
那官员是兵部侍郎,曾经和睿王一起上过战场抵御大麒西北边境的强敌大辽,见识过睿王的用兵如神。如果花耀宗花元帅是一尊悍将,那么睿王就绝对是天生帅才!
排在队伍最前方的小太子听着这些对话,不免为自己的皇叔担忧。如今圣上多疑,这些话若是传到了圣上耳里,怕是兄弟两的感情会遭到分化,到时候兄弟相残,可不是他想看到的。
就在他有心之时,一抹雍容华贵的明紫出现在大殿之上,睿王踩着从容不迫的步子迈进来,周身似乎有一股气势让所有的议论都隔绝在外。
小太子眼睛一亮,面带喜色的快步迎上去:“皇叔,你今日怎么上朝来了!”
睿王清冷的眸子打量了一眼小太子,今日的他穿得与平日不同,穿的是黄色的太子官府,头戴羽冠,身量虽然还不够高,但瞧着精神奕奕的。睿王满意的拍拍太子的肩,淡淡的回了句:“左右无事,来看看。”
“那皇叔,下朝之后去我殿里坐坐吧,皇叔很久没来了呢!”小太子睁着大眼睛,其中满是希冀。
睿王想了想,还未回答,旁边就有一人插过话头来,“不如皇叔去我那坐坐,府上今日可是做了不少新鲜菜色呢,都是观澜居新推出的,想必皇叔会喜欢。”
眼看着要被人截胡,小太子心里不乐意,但面上却依旧是一副淡定模样,仿佛不管睿王的答案是什么,他都能接受,只是那垂在身侧藏在宽大袖袍里的紧握成拳头的手出卖了他的紧张。
说话的男子,也就不过十七八岁的年纪,同样头戴玉冠,五官较之小太子要明显许多,但却少了小太子的几分精致。男人穿着黑色官服,身高手长的,但比睿王依旧矮了一个头,正仰着头看着睿王,双眼微微眯着,里面全是令人瞧不真切的深意。
睿王轻瞥了男子一眼,依旧淡淡的开口:“三皇子,皇上该来了。”说着就往大殿中央那半高的台阶上走去。那里,在龙椅之下还放着一把雕着四爪飞龙的金丝楠木椅子。睿王在那椅子上撩袍坐下,动作瞧上去有些无尽的韵味。
睿王刚坐下,就听传话的小太监尖着嗓子喊道:“皇上驾到!”
三皇子和小太子就算再有不甘,此刻也不敢放肆。众大臣纷纷列队站好,朝着龙椅跪拜下去,同时三呼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模明黄快速的走进大殿,当今圣上麒元帝瞧着立在台阶之上,在这大殿之中有如鹤立鸡群格外醒目的睿王,面露喜色,径自走过去想要拉住睿王的手,但是却被睿王轻轻躲开。麒元帝此时高兴,也没在意睿王的闪躲,欣喜的说:“小墨今日怎么来上朝了,这天寒地冻的,你怎不再府上休息?不过你来上朝,皇兄甚是高兴!”
“皇兄严重。”睿王完全没有麒元帝的兴奋,语气依旧冷淡,“上朝是微臣的本分。”
“诶,怎么能这般说!”麒元帝有些不满的挥手,“都说了不用自称微臣,这样子会让为兄觉得生分。且我也说过,小墨可不用天天上朝,想来便来,这大麒可没人敢说一句你的不是!”
麒元帝在睿王面前连“朕”都不称,配着他的话语,可见麒元帝对睿王这个弟弟的维护和喜爱,可谓是到了宠溺的地步。好在睿王与麒元帝有着血缘关系,且睿王就像长相再出众也是个男子,不然这天下的百姓都要以为麒元帝这是宠心爱的女子呢!
睿王没有接话,而是将视线从依旧跪拜在大殿之上的大臣们身上扫过,提醒道:“皇上,该议事了。”
麒元帝这才从见到睿王的欣喜中回过神来,让睿王在专属于他的椅子上坐下,这才坐回龙椅,大手一挥:“众爱卿平身。”
待大臣们站好之后,麒元帝又匆匆说:“有事启奏,无事退朝。”那语气非常急切,边说还看向睿王。
就在大臣们面面相觑,相互推让的时候,三皇子走到大殿中央,朝着龙椅之上的九五之尊半躬下、身,恭敬的说:“启禀父皇,儿臣有事奏。”
“说!”麒元帝甚是不耐。
“如今以快入冬,但是南方却依旧发生了多起洪涝,儿臣人为朝廷该派人去南方赈灾,为他们送上物质的同时,还能安抚他们的情绪,以帮父皇稳住民心。”
麒元帝深思了片刻,随口问道:“老三觉得谁去合适呢?”
三皇子深吸了口气,目光在前排的众皇子们身上扫过,最后落在一个人身上。
三皇子慢悠悠,且掷地有声的开口:“自然是太子殿下最为合适!”
当今圣上有五个皇子,小太子排行第四,前头三个哥哥最大的已经加冠,但都未封爵,可时皇帝允许他们上朝听政,也算是一种提拔和爱护。而最小的五皇子,如今不过才四岁。
这五个皇子,只有小太子和小皇子才是皇后嫡出。
大皇子乃皇帝未登基时的宠妃萧氏所生。萧氏个性温婉,不善与人争辩,但这大皇子却是个争强好胜的,凡事都要争上一争。
二皇子和三皇子乃是一奶同胞,生母是盛宠一时的密贵妃。这密贵妃母族强大官拜一品,所以密贵妃仗着这些在后宫里横行霸道,飞扬跋扈的,甚至不将皇后放在眼里,。若不是当今太后还在,能压住密贵妃已投,不然她就要无法无天,一统后宫了。
不过她虽嚣张,但却生了两个谦逊有礼的儿子。只是相较于三皇子的温润如玉,二皇子就显得放纵许多,况且平日里最喜欢和三皇子唱反调。
果不其然,三皇子提议让小太子代圣上南巡这话一出,在众大臣还未有所反应之时,就遭到了反对,自然就是大皇子和二皇子。
大皇子往前一迈出列,躬身说,“父皇儿臣觉得不妥!”
二皇子紧跟其后,“儿臣也不赞成三弟的提议。太子还年幼,怎能独自南巡!”
三皇子面色不变,依旧带着温润的笑容,反问道,“父皇当年戴天子南巡时难道就比太子年岁大?皇叔更是在太子这般年岁就已经是誉满天下的常胜战神了!大哥二哥这是不信太子的能力么?”
三皇子这话里可谓是充满了陷阱,回答是与不是,都会引来微辞。三皇子心机之深,可见一斑!
大皇子面色已然发沉,用沉默做回答。
倒是二皇子却是轻轻一笑,那明媚的脸上迸发出异样的光彩,“三弟这般想让太子出京,是有了打算么?”说着似笑非笑的瞥了眼三皇子,又看了看高高在上的两位。
二皇子这话让众大臣皆是心头一惊,吓得瞌睡都没了,这话往开了说那可就是要命的啊!不管三皇子是打算在南巡的路上对太子出手,还是对京中的圣上出手,那都是杀头的大罪!
有些大臣瞧着三皇子带着怒意的表情,觉得这事应该不可能如二皇子说的那样,三皇子可是出了名的爱护弟弟,而且对凡事都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瞧着应该不会如此的大逆不道。
不过有些大臣却是眼神探究,他们没有瞧三个争执的皇子,而是将目光落在了沉默站立的太子身上。太子是皇后嫡出,也是皇上亲封的东宫,若是往后无错,等皇上驾鹤之后,这九五之尊的位置必然是他的无疑。但是如果,这其中有了意外呢?
南巡,无疑是对太子的考验。
只是不知这局面,年幼的太子要如何应对。
而且这上座的两位可都还未说话,此事究竟要如何,还需那两人决断。
正文 第41章 睿王 下
麒元帝也不知有没有听到下面几位皇子的争执,脸上依旧还挂着淡淡的笑容。他的心情似乎很好,不过从他略显青黄的脸色依稀能瞧出他的疲惫。从年后麒元帝染了风寒之后身体就开始渐渐的垮了,也是常年亏损的厉害,如今一并爆发的缘故。麒元帝的精神时好时坏的,御医也是束手无策,只能请皇上多多卧床休息,好些操劳。
今日是听随身的公公提起睿王进宫了,心情好了精神也还算不错。只是现在,在这空乏的大殿之上座久了,身子有些受不住了。
麒元帝突然低头咳嗽起来,起先还是轻微的咳嗽,两声之后竟然忍不住捂住嘴,咳得非常的剧烈。
“父皇,您可还安好!”
“皇上保重龙体啊!”
听着这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咳嗽,众人都有些慌了,纷纷仰着头望着麒元帝,眼底满满的全是担忧。
睿王皱着眉头,从一旁的公公手中拿过茶杯上前两步递到麒元帝身边,“喝水。”
麒元帝抬头看了眼站在自己身边这个身姿欣长,光风霁月的弟弟,虽然他的语气依旧冷淡,但麒元帝依旧听出了其中蕴藏的担忧。麒元帝忍住嗓子的瘙痒,笑了笑就着睿王的手抿了一口水。或许是这杯水有奇效,又或许是睿王的关心让麒元帝心情舒畅,这一口水下去,嗓子居然不疼不痒,也不咳嗽了。
“好好,小墨你就是我的灵丹妙药!”麒元帝拉住睿王的手,笑棏像个得到点心的孩子。
睿王此次也没有拒绝皇帝的亲近,没有抽回手,而是顺从的站在他身边,淡定的转移话题:“南巡赈灾之事,本王倒是觉得,太子去最合适不过。”
睿王这话一出,原本来反对的人纷纷禁了声,就连之前斗得凶的三位皇子也是一副万分赞同的模样。
睿王都已经发话了,皇帝那边自然是不会博了他的面子,连连点头说:“甚好甚好,太子也不小了,是时候出去走走看看,瞧一瞧往后自己要治理的大好江山,瞅瞅民间疾苦。”
事情发展到这,太子南巡已然成了定局。好在太子从头到尾都未发表意见,只是脸上挂着与睿王如出一辙的表情,静静的站在一旁听着,仿佛之前几位皇子所争之事的主角不是他一般。这时候,太子才踏着沉着的步子走到殿前,躬身谢恩:“谢父皇和皇叔给儿臣这个机会,儿臣此去定不弱天家威仪,也绝不会让百姓继续受苦!”
这般掷地有声的话让一众大臣都觉得太子那看似瘦弱的肩其实已经能挑起天下这个沉重的担子了,纷纷暗暗点头,对太子表示赞许。
之后大臣们奏了些无关紧要的事,眼瞅着麒元帝愈发的没了精神,睿王一挥手宣布退朝,便扶着麒元帝起身,不过在临出殿之前,又回过头说了句。
“南巡之事,大皇子与太子同行。”
三位皇子的脚步皆是一顿,大皇子的面上明显的露出喜色,忙冲着睿王躬身:“谢皇叔,侄儿必然会好好的帮助太子完成赈灾,以确保百姓生活无忧!”
睿王看了眼喜形于色的大皇子,又瞧了瞧面色依旧带笑,眸子半眯的三皇子。眸色微微发沉,却是没有表露出任何的情绪。也没有再说话,一挥衣袖和麒元帝并肩行出了大殿。
睿王送皇帝回寝殿,一路上麒元帝拉着睿王的手说了好些话,从初春的祭天到夏天,再说到不久前的秋猎,一副兴致勃勃的样子,仿佛有说不完对的话。不过全程睿王都冷漠着一张脸,没有回一句话,也不曾有过笑脸。
到了皇帝的寝宫,睿王看着太监侍女们将麒元帝安顿好,并送上药伺候他喝下,转身欲走,却被麒元帝拉住手。
“书墨啊,你还是在怨我呢。”麒元帝哀叹了一声,“从花耀宗的事情结束后,书墨你这还是第一次进宫。为兄没有老糊涂,也没有病得神志不清,花耀宗的事情,我知道其中有隐情,不然怎会任由你使性子,让你去查?”
睿王神色依旧未变,眼神冷冷的看着麒元帝,良久之后才道:“你枕边风都听了,还不糊涂?”
睿王何尝又不知麒元帝对自己的放任,但实在忍不住冷嘲。在他眼里,如今的麒元帝已经不是刚登基时那般的胸怀天下,壮志宏图待抒发的新皇,而是满腹猜忌,眼里只有他的皇位江山的昏君!
只不过这个昏君还是他的兄长,除了花元帅之事外,还未做出更荒唐的事来。在睿王看来,这样的麒元帝还是有救的。
麒元帝无奈看着睿王,他清楚的知晓自己弟弟的个性,虽然看似冷漠,但内心绝对心怀天下,甚至嫉恶如仇,眼里绝对是容不得半点沙子,对冤案错判这种事更是不能忍。
花耀宗曾是麒元帝的知己,两人相扶持着一起躲过无数的追杀,一起上过战场。麒元帝登基称帝也有花耀宗的一份功劳在